初次养鸡因注意什么

初次养鸡因注意什么,第1张

不管养什么,最重要的是找准一个比较信任的技术员,让他给你指导,不能谁的都听,不然就养不成了,因为每个技术员的说法都不一样,也可以辅助参考一个关系比较好的老养鸡户辅助指导,更多的就靠自己了,找技术手册学习,提高。

雌雄鸡的区别在外在形态上没有成年鸡明显。出生几个小时内,可以把鸡固定在手上,看看肛门里有没有米粒状的肿块,如果有,就是公鸡。你也可以举起一只鸡的脚。如果头向后勾,翅膀用力拍打,就是公鸡。从动作上来说,同样大小的鸡和母鸡都很慢。

怎么区别小鸡公母

1、外部特征

当鸡破壳几小时内能自己站起来时,将鸡固定在手上,用手指轻轻按压鸡的肛门并打开,用强光照射。如果你能看到一个小小的米粒状突起,那它一只公鸡;如果没有突起,它这是一只母鸡。公鸡身上的羽毛的翅膀和上下两层一样长。母鸡的翅膀有两层,下面一层比较长。

2、头部翻转

选择年龄差不多的鸡,抬脚,让头倒立。这时,观察鸡群头转过去。如果鸡头下垂,多为翅膀无力,头向后勾,翅膀大力拍打的母鸡,多为向上挣扎的公鸡。

3、换毛时间

如果长到蜕皮期,就有明显区别了。母鸡换毛比公鸡早,羽毛长得也快,脖子上有**细纹,胸前有褐色菱形斑块。公鸡的羽毛生长缓慢,羽毛颜色会夹杂红色条纹,初步显示出长大后的形态差异。

4、行动区别

同期的鸡和母鸡反应相对较慢。走路时双脚交叉,动作缓慢,排便时微微下蹲。公鸡走路平稳,走直线,排便时不后蹲。你也可以通过听叫声来辨别雌雄。公鸡的呼声更高了。

母鸡打鸣这种情况在农村还是经常能够见到的,不过对于出现这种母鸡打鸣的情况很多家庭都是比较忌讳的,老人们认为这是一件很不吉祥的事情,有民间的说法认为母鸡打鸣意味着家庭要衰落,还有的说法认为母鸡打鸣预示着家中会出现变故,总之就是母鸡打鸣是凶兆,自然是不能留下来的。

会打鸣的母鸡都有两个特征母鸡打鸣有什么预兆:一、鸡龄长,已经停产了半年以上。二、很肥,鸡冠长高,红而发亮。老母鸡如果具备了这两种特征有的确实会鸣叫,但它鸣叫时不像公鸡那样是在夜晚时呼唤黎明,而是偶尔或受到惊吓时学着公鸡啼鸣,啼叫时似像公鸡声而非像公鸡声,不完全具备公鸡的起落鸣声。

相关说明

过去,如果是谁家出现了这样的鸡,特别是不懂养鸡知识的人家就会大惊小怪,老人们还会认为这样的事出现后会有大灾大难来临,因此,请巫师巫婆到家消灾,把打鸣的母鸡砍头砍脚送到十字路口上驱鬼等。

其实,母鸡偶尔学着公鸡叫并非奇怪。无论是公母鸡其体质都有雄性和雌性激素,只不过是公鸡是雄激素占主导地位,母鸡是雌激素占主导地位,一但母鸡年老停产后,它的雌性激素就会慢慢退出,此时雌性激素与雄性激素就会失去平衡,所以,这种母鸡的声音就会产生变化。

许多人因忌怕母鸡会打鸣,因此,一但听到母鸡其异的叫声就认为它打鸣了,要出怪事了。实际上所有的母鸡都会鸣叫,只不过是它们和公鸡的鸣管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家庭养殖的母鸡会学公鸡叫时不要感到奇怪。

公母鸡混养要断喙

断喙目的是防止鸡浪费饲料和相互啄羽、啄趾。小鸡对断喙的应激程度随鸡龄而增加,断喙日龄不应超过10日龄,雏鸡一般在6~9日龄断喙。断喙时,将雏鸡的头部向前稍倾斜,在喙尖于鼻孔1/3处断掉,并烧烙2~3秒钟止血,防止感染。若使用手提式断喙器,可左手拿焰铁,右手抓鸡,拇指和食指固定鸡喙并同烙铁倾斜至60度角烙断,公鸡宜9~10日龄。断后上喙稍短于下喙即合乎标准。断喙时,提前1天在饮水中可加红霉素和维生素K以防止应激,减少出血。断喙后,可立即给予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防止互啄而出血。注意观察,发现有流血的,应立即烧烙止血,以免失血过多而死亡。节粮型母鸡可以不断喙。若平养公雏断喙要比母雏留长一点,以免影响成年配种效果。

(一)断喙时间 雏鸡的断喙时间一般在8~10日龄时进行断喙前后应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维生素C,以减少断喙而产生的应激 (二)断喙方法 手术者一手握雏鸡的双脚,一手固定雏鸡头部(大拇指置于雏鸡头部后面,食指置于颈部下方轻按紧靠喙底的咽喉处,使雏鸡舌头缩回),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将鸡喙插入适当的断喙孔,大约切去雏鸡上喙的1/3,注意切掉生长点,烧灼约2秒钟止血,剩余部分的长度离鼻孔要有2毫米切断部位横切面上呈焦**,精确断喙可以一直保持到产蛋期

母鸡和公鸡配对方法如下:

1、公鸡给母鸡受精时,公鸡一般会咬住母鸡的鸡冠,站在母鸡背部,然后母鸡和公鸡会相互靠拢,这个时候公鸡会和母鸡授精,随后精子就可以进入到母鸡的卵细胞中,这样鸡蛋才能孵化成小鸡。

2、当精子进入母鸡体内侯,母鸡的卵细胞就会和精子进行结合,这样蛋黄部分就可以完成受精,为了确保鸡蛋授精成功,可以食用手电筒,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如果在蛋体的一侧有一小圈阴影部分,就表示鸡蛋受精成功。

3、鸡群中有些母鸡的产蛋量很高,但是产下的鸡蛋却不能孵化成小鸡,这是由于生理原因或疾病所导致,这一类母鸡一定要淘汰。

种鸡配种方法

1、大群配种

根据鸡的品种和类型的不同,把一定数量的母鸡,以适宜的性别比例配入一定数量的公鸡,使每一只公鸡和每一只母鸡都有均等的机会自由组合交配,采用这种配种方法,可使种蛋受精率较高,但无法知道雏鸡的父母,一般仅用于繁殖场。

群体的大小以鸡舍和繁殖规模的大小确定。2年以上的公鸡配种能力差,受精率下降,不宜做大群配种用。

2、小间配种

放入1只公鸡和12-15只母鸡。公母鸡均编脚号或带肩号,舍内配置自闭产蛋箱。种蛋要记上配种间号数和母鸡脚号或肩号,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雏鸡的父母,利于建立谱系。此法常被育种场采用。若公鸡生殖功能不正常,或对母鸡有选择性时,则会影响授精,应注意检查。

一只老鼠,两只牛,三只老虎本期,边肖将为您带来93年的婚姻属于什么生肖感兴趣的朋友,请耐心观看!

93年的人五行属金还是属水

回答:1993年出生的人,五行属水。

93年属什么生肖婚配

我在这里告诉你,1993年出生的人是属鸡的。下面是边肖对ta婚姻的介绍:

公鸡牛:婚姻美满,但男人一定要约束自己的言行。

公鸡和老鼠:很好的组合。即使偶尔吵架,也不会影响感情。

母鸡:美满的婚姻,双方都能实现各自和谐的生活。

母鸡和龙:关系很好,属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类型。

公母鸡和蛇:婚姻幸福。你们会经常讨论人生哲学,互相欣赏。

公鸡和母老虎:婚姻不完美,但也不尽如人意。

公鸡母马:婚姻是好的,但偶尔也会造成不幸福。

公鸡和野兔:不温不热。

公鸡和蛇:婚姻更和谐。你们可以互相吹捧,善于维护对方的面子,这样矛盾就会少一些。

公母鸡猴:因为双方距离较远,所以结婚比较困难。

公母鸡和公兔子:关系一般。

公鸡:婚姻幸福。

母鸡和种马:幸福的婚姻。

公鸡和猴子:不是很理想。女人永远不会满足于男人给她的东西。

公鸡和母龙:可以协调,但是男人更看重女人的事业和地位。

男母鸡和老鼠:生活很和谐,男人愿意忍受女人的缺点。

公鸡母狗:他们更快乐。

公鸡和母羊:可以,但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

母猪:不情愿。这个男人的言行让这个女人很生气。

母鸡和公羊:不太理想。男人无法理解女人的精神世界。

公母鸡和狗:最好不要在一起。如果男人能解放女人,事情可能会变得更好。

母鸡和老虎:幸福的婚姻。

母鸡和野猪:生活是和谐的,因为男人能承受女人的一切。

边肖,本期节目为大家介绍的就是93年的黄道婚姻。谢谢,下次再见!

推荐:鸡公猴母的婚姻匹配吗?猴子配什么最好?

一、肉用种公鸡的发育特点

  1体重增长

  在4周龄时体重应达到标准或超出标准100~150克,光照时间必须调整到能使饲料采食完全。6周龄时体重应达到1000克以上,甚至达到1200克。在7~15周龄有条件的可以小心尝试把体重拉回到标准,使体重平稳增长,有可能在13~15周龄使体重逐渐拉回到标准或比标准高50~100克。在16~26周,无论此时体重大小必须保持周增重达标,因为此时睾丸开始迅速增长。

  2 骨架发育与胫骨长度

  适当的骨架大小与胫骨长度对种公鸡的交配非常重要,同时也会影响种公鸡产蛋期的体况。大约85%的骨骼在前八周完成发育,95%的骨骼在前十二周完成发育,不要错过种公鸡骨架发育的最好阶段,因为胫骨越长受精率越高。

  3 睾丸发育

  种公鸡睾丸大小和重量与精子、精液的数量和质量有直接联系,公鸡睾丸的发育与育成期体重增长与饲养管理有很大的关系,产蛋期公鸡睾丸大小与功能的保持和体重控制及其体况有关,公鸡睾丸发育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①在2~15周龄,睾丸重量的增加有限,但是精原细胞数量的增加非常快,精原细胞不但提供将来精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而且其数量多少对睾丸产生精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11~12周龄,睾丸开始发育后突然增大,而后停止发育,这期间尽可能避免妨碍种公鸡生长发育的各种应激发生,否则会影响睾丸的发育。

  ②15周龄以后种公鸡睾丸重量的增加开始加快,睾丸重量在加光刺激3周后增加更加明显,重的可达到22克,这期间体重增长不足、体重下降或者将超重的种公鸡体重拉回标准,对睾丸的发育影响非常大。

  ③在25~35周龄,睾丸重量和精液数量最高。35周龄成熟良好的种公鸡,睾丸重量大约在45克,输精管发育良好,并且睾丸上有良好的血管分布和健康的色泽。此期容易失重,应注意观察和触摸鸡只,保持适当的增重和避免各种应激。

  ④在35周龄以后,睾丸开始自然萎缩,血管分布明显减少,睾丸颜色苍白,输精管颜色和大小变差。精液数量与质量也逐步下降,受精率也随之逐步下降。保持公鸡良好的体重、增重和体况能延缓高峰后受精率的下降速度。

二、管理措施

体重增长

进鸡前准备公母分开饲养,种公鸡栏放在鸡舍前面,有条件的最好把公鸡单独放在1栋鸡舍内饲养。种公鸡应小栏饲养,每栏鸡数在500只以下,且最好手工准确加料。使用产蛋期相同的料线,料线高度要合适,18周龄后每只种公鸡料位为20厘米。种公鸡最好地面平养,但密度不超过35只/米2。

  2 早期管理

  首先要使用高质量的颗粒破碎料,粗蛋白含量达21%;其次最迟在15日龄开始每日限饲,拉长骨骼生长时间,使胫骨充分生长,尤其是平养时。如果不及时限饲,种公鸡会不长毛和骨骼,只长肉。此外,要控制体重使之达标或稍超标,确保各阶段周增重达标,生长曲线平滑。

  3 及时分群

  优良种公鸡的均匀度应在90%以上,分群时应达到性成熟,对断喙不好、体重太轻、骨架小且过肥、瞎眼、趾有问题以及体形不好的种公鸡,应淘汰。一般在22日龄前分群,这时限饲强度不大,鸡群均匀度好,以后如果没有料位不当、喂料不匀、串栏等问题,就不用再分群了。

  4 断喙要整齐

  断喙一般垂直切掉上喙的1/3,上下喙必须齐,否则会影响交配和浪费饲料。断喙时要选熟练工人操作,并设专人检查断喙情况。

  5 密度适宜

  密度与饲喂面积会直接影响公鸡质量、均匀度和受精率。密度过大会造成饲喂面积不足,受精率低下。育成期密度一般为3~35只/米2,料位在5周龄、6~10周龄、11~15周龄、16~64周龄分别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18厘米。种公鸡发育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密度过大造成垫料潮湿、均匀度低下、睾丸发育不好等。

  6 公母混群

  ①混群前种公鸡选择。体重在平均体重范围(±150克)内,淘汰过大、过小公鸡;胸肌饱满,胫骨长度达标,脚和趾平直,冠、脸与肉髯红色,背直,喙整齐,眼睛明亮等。不要把未成熟公鸡混群,因未发育公鸡受早熟母鸡压制,会造成终生发育不良。混群时应逐只挑选。

  ②混群时间。加光后一周混群,一般在23~24周龄(等母鸡性成熟再混群)。均匀度不好可分次混群,23周先混5%,24周再混2%,25周将剩余的公鸡混入。

  ③混群后,每周称重2次,根据体重及时调整料量(100~160克/只·天不等)。不应只看手册,结合触摸胸肌来定料量,一旦摸到胸肌发软就应加料。

  ④公母比例控制。刚混群时种公鸡占85%左右就够了,不好的公鸡应及时淘汰,到最后种公鸡比例65%就足够了。

  7 产蛋期的管理

  ①公鸡喂料系统应具有简单、喂料量准确、分布均匀、高度适宜、不伤害鸡冠、能做到公母分饲等优点。

  ②架板高度要合适。若架板高度超过45厘米,45周龄后必须有爬梯;若架板高度超过60厘米,则需全期设置爬梯,否则种公鸡上去后,就不想下地面交配了,会严重影响受精率。反之架板过低,产蛋箱高度不够,鸡只在下面扎堆,垫料容易霉变,并影响工人捡蛋。

  ③注重种公鸡的日常检查。

  一是检查公母鸡是否互相偷吃饲料

  良好的喂料系统是防止偷料的关键,经常检查防栖栅,防止公母鸡互相偷吃饲料。每周还应检查公鸡鼻签是否正常,发现没有的应及时补穿鼻签。

  二是称重时检查种公鸡丰满度

  种公鸡丰满度评分:每周选15只公鸡,分5个等级,1级=太瘦,衰弱;2级=瘦但健康工作;3级=完美的,部分龙骨露出;4级=轻微过肥;5级=圆胸过肥。根据种公鸡丰满度,及时加减料。

  三是避免种公鸡失重

  种公鸡失重的影响:当刚开始失重时,精子质量与数量受到影响;当轻微失重时,精子质量降低;如果在5周内失重100克以上,精子质量、数量均降低;如果5周内失重大于500克,精子生产停止甚至有时是不可逆的。30周龄后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公鸡失重,如发现公鸡失重后可每天每只加料4~5克,超重后可减4~5克料。正常情况料量为130~135克,如母鸡偷吃公鸡料,料量最多可达160克。

  四是观察公鸡脸色

  混群后每周观察公鸡脸部变化,如发现脸色变白,证明营养摄取不足,性激素分泌开始下降。同时检查胸肌变化,如肌肉变软或消瘦证明营养摄取不足。五是检查肛门颜色和胫骨血斑。受精率高的公鸡肛门宽大、开阔、红润,胫骨布满血斑。

  ④及时淘汰种公鸡。将活力减退、藏在料线下、胸肌丰满度差、性未成熟、超重、肛门周围颜色淡、脸色苍白、腿趾不好、过度交配等不良的种公鸡及时淘汰掉。

  8 种公鸡替换

  种公鸡替换的优点有:增强新老公鸡交配活力、增加精子质量、提高受精率。一般建议鸡舍之间进行种公鸡调换。如果鸡舍之间调换25%~30%种公鸡,可以在4~8周内提高受精率4%~5%。鸡舍之间调换种公鸡,还可以减少由于外来公鸡进入造成的疾病问题。在受精率下降之前(40周龄)、种公鸡在鸡舍分布均匀、公母鸡混合均匀、种公鸡体况良好的情况下,内部调换公鸡效果更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89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