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杀生会有哪些恶报?

举例说明杀生会有哪些恶报?,第1张

小业分别经

“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杀生,残酷,手常血腥,专事杀戮,对众生类无同情心。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 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短命。年轻人,这就是导致短命之道,即:杀生,残酷,手常血腥, 专事杀戮,对众生类无同情心。

在 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舍杀生,离杀生,放弃棍棒,放弃刀枪,有惭耻,同情、怜悯一切众生类而住。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 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长寿。年轻人,这就是导致长寿之道,即:舍杀生,离杀生,放弃棍棒,放 弃刀枪,有惭耻,同情、怜悯一切众生类而住。

在 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情。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 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多病。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多病之道,即: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 情。

在 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不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情。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 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健康。年轻人,这就是导致健康之道,即:不用手、用石块、用棍棒、用刀枪恼害诸有情。

杀生的后果和各种条件相关。首先和所杀动物种类有关。越有智力的业障越大。

如果是被迫(比如当军人必须杀人,或者当农民必须使用杀虫剂)业障比主动杀小。

如果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比如杀蚊子,业障也会小一些。

为了口腹之欲,为了享用肉食或者皮毛或者丝绸,为了娱乐杀生,业障很大。

如果是真心修行的话,那有因果而且后果更严重。为什么呢?因为普通人不知因果,是不知而犯。修行人知因果,知因果而做,就是心明确的选择,决定要做这件事,那就是明知故犯。

      相信采访1000个放生的人,是否从小就戒杀放生,有999个人会回答,以前哪懂这些啊,以前杀生害命什么都干,后来才慢慢开始放生的。那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让这些人从一个“屠夫”走上放生之路?

        去买物命时,很多人一听是买来放生的,都会在一旁嗤之以鼻“放吧放吧,在哪放,我去捞。”或者“鸡鸭鱼生来就是为了被吃的,花钱放生,脑子有病,信谜掉了。”试问世人都追求享乐。没有人会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省下来,不用于喝酒吃肉,不用于霸麦K歌,而是用来买物命放生。难道仅仅是一句“信谜掉了”就能解释的通吗?世人都是精于算计的,谁都不傻,谁都不会长期干赔本的买卖。这些放生的人更不是傻瓜。

      这些人之所以乐此不疲的买生放生,一定是在放生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真好处。往往这些“真好处”是他在以往多年里夜以继日追求而没有求到的。

      有一个同修A,她母亲因为和她弟媳妇吵架,和农药自杀了。送到医院抢救,医生已经放弃了,拒不接收,往其他大医院推。A听人说放生能救命,就想拿一万元为母亲放生,和弟弟商量,本想弟弟如果不同意,她就自己出这笔钱,没想到从来不信这些的弟弟听说还有一线希望能救母亲的命,直接把自己仅有的七万元钱全拿出来为母亲放生。没想到,在准备放生的过程中,原本医院是坚决不收的,后来在他们软磨硬泡下医院答应全力抢救。最开始医生判断脑细胞损伤太严重,可能成为植物人。随着八万元的物命返回大海,她母亲经历一系列的抢救,也苏醒了,并且恢复的完好如初。医生个个称奇,讲从医几十年了,没遇到过恢复这么快这么好的人。

放生就是这么神奇。

附: 放生十大功德

(1)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

(2)放生就是还债

我们今生及累劫以来所造的杀业早已无量无边,放生就是出钱、出力来救赎众生的性命,以偿还以前我们所积欠无数的杀债。

(3)放生就是改命

我们今生的命运遭遇是因为多生以来所造就无数的善恶因缘所呈现的一个结果,造善因就得善果,造恶因就得恶果。但未来的命运却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通过积福行善,诚心忏悔,我们的命运可以完全改变过来。而放生的功德最大,既直接又快速,改变命运的力量最为显著。

(4)放生就是解冤

每一个众生在多生累劫以来,都曾经与我们结过冤仇,冤仇既结,怀恨在心,必当伺机报复。而放生正可以解冤释结,化敌为友,避免彼此的冤冤相报!

(5)放生就是消灾

灾难不幸之所以发生,都是源于我们以前所结的冤业、所造的杀业而来。放生解救众生的命,免除了众生的死难,也同时消除了我们的宿业,免除了未来原本应该偿受不幸的业报,这是因果必然的道理。

(6)放生就是治病

其实疾病绝症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以前我们杀生所感召的杀业而来。既造杀因必结杀果,既造成杀业必受杀报,解决之道就是放生,偿还杀债,消除了疾病根本的杀因,病苦自然好转。

(7)放生就是救亲

每一个众生在无始的轮回中,都曾与我们互为父母、子女、手足、亲眷,只因彼此业缘不同,今朝我幸而为人,彼不幸沦为畜牲,放生就是救拔我们累世以来的亲友眷属,使其重拾生机,安享天年!

(8)放生就是延寿

每个人都希望长寿,放生救赎生命,延长了无数众生的生命。也必然同时延长了自己的寿命,这是因果永恒不变的真理。

(9)放生就是福善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每一条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所以救一众生,功德已无量无边,更何况救众多生命!放生就是积最大的福!放生就是行最大的善;积福行善,所有功德,莫过放生!

(10)放生能助生西

放生三施俱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一举尽得。修行人以念佛(念佛--忆念觉悟的意思)为主,放生为辅,如此修行,如顺风之帆、顺水之舟,用力少而成效多,以此无上殊胜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大业必能稳操胜券,高登西方九品莲台必是指日可待!

哇,那死定了,此人邪见,必落鬼道(神鬼同属鬼道,鬼里有福德如城隍这类就叫神,一般福报差的叫鬼,所以鬼和神是一样的,在佛经常并称鬼神)。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里,断杀心清净明诲里佛说: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注释

“其心不杀”:即使在心中亦不起杀念,更何况会发动身业去行杀事?

“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其”,指杀心,则不随杀心而堕于生死相续。

“如不断杀,必落神道”:“神道”,即鬼神道,以鬼与神系同道,唯神福报大,鬼福报小。而鬼神皆贪“血食”祭祀,故其杀不断。

“上品之人为大力鬼”:“大力鬼”即天行罗刹,《楞严正脉》云:“今人间尊奉,称帝、称天者,多是此类也。”不但称“帝”、称“天”,亦多有称“君”、称“王”者。此上品之人,以其禅智胜于杀业,神通较大,福德亦胜,便成为大力之鬼。

“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中品者,其所修禅智与所造之杀业相等,其神通与福德则比上品者为低,故成为飞行夜叉、及诸鬼帅,如山林鬼神、城隍等。

“下品当为地行罗刹”:下品者,则其所造杀业胜于所修之禅智,故其神通既微,福德亦劣,因而成为地行罗刹,如大海边之罗刹鬼国。

“各各自谓成无上道”:连这些鬼神也自称已得无上道,未得谓得,未证说证。如有些人,为鬼神所附身,其鬼神对此人有时宣称说:“我是观世音菩萨来降你身。”有时说:“我是阿弥陀佛显圣于你”等,不一而足。

义贯

“阿难,又诸世界”中之“六道众生,其心”中若“不”起“杀”念,“则不”会“随其”杀心而堕“生死相续”流转不断。

“汝修三昧”之目的,“本”是为了“出”六道“尘劳”,然而若“杀心不除”,则“尘”劳必“不可出;纵”使现“有多”世“智”,甚至相似“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心、杀业,“必落”于鬼“神道”中;成就“上品”禅定“之人”即成“为大力鬼”;成就“中品”禅定与杀业之人“则为飞行夜叉”及“诸鬼帅等”;成就“下品”禅定之人“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拥“有徒众,各各自”妄“谓”已“成无上道”。

诠论

《楞严正脉》说:世间有心邪之人,想要积福而求来世成神道(作神),而不知那其实是堕到恶趣,且邻接于地狱道,易堕难升,故其发心实是愚痴;而且这神鬼道必须是带杀修禅者(习禅而不戒杀)才会堕于此道,并非只是杀生便可生于神鬼道;若只是杀生而无修定,则是直堕地狱道。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注释

“自言食肉得菩提路”:欲习禅者既不可带杀而修禅,亦不可食肉而修禅,以食肉即同助杀、教杀。《楞伽经》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故知食肉与杀生皆是杀业,习禅者断不可为。而今末法之中,世衰道微,邪说横行,竟有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者,真是鬼话连篇!又,前说之某教派,不但*禅,也与世人一样吃肉:有人问:“×师,你为何吃肉?”辄答:“不妨,我吃前先念咒净一净就行了。”或曰:“我虽吃它,但我吃它时都念咒超度它,所以我吃它就是超度它,也是有缘,也是它的福气!”这又是某教派自欺欺人的妄语!

“五净肉”:即所谓: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而杀、自死、鸟残(即鹰鹞等所食之残余)。佛于声闻教中通常说三净肉(即前三种:见、闻、疑),有时亦说五净肉,即加后二种(自死、鸟残);然此皆是佛见声闻人不发大悲,行不究竟,故作此权说,为渐摄引入于大乘。至于大乘了义经中,皆不许食众生肉。《楞伽经》中即说:“一切肉皆不净,更何况有三净、五净!”《大涅槃经》云:“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食肉,应观是食,如子肉想,夫食肉者,断大悲种。”又,《楞伽经》云:“大慧,我有时说遮五种肉,或制十种,今于此经,一切种、一切时,开除方便,一切悉断。”又云:“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尚无所食,况食鱼肉,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是故不听令食子肉。”由此可知,佛于了义经中,皆不听许食众生肉。

“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命根”,识、煖(xuān)、息三者,连持色心,以为命根。佛世时之五净肉,皆是如来一时权便所化,故佛涅槃后,绝不听许食肉。

“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某教派人食肉,问他们为何吃肉,多答:“我们那地方,地多高山,气候寒冷,没有蔬菜。”可是他们到了他国,例如美国或台湾,还是照样吃肉,就不知要如何解释了。

“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楞严正脉》云:“此可见凡佛许食肉者,皆佛在权便渐引慈化耳,及灭后,即实夺命之肉,可更食哉?而深经废权不许者,皆将示实,极护末法之误堕也。有志者务从实,而不可引权自欺矣。”“释子”,释门中之出家弟子。

“似三摩地”:“似”,相似。相似三摩地,即于外表非常相像,但确实不是真的。长水子璇说:这是鬼神定,“亦能令人知过去,未来事,与善定相似”,故名相似三摩地。

义贯

“我灭度后”,于“末法之中,多此”种“鬼神,炽盛”于“世间”,皆“自言食肉”可证“得菩提路。阿难,我”今虽“令比丘食五净肉”,然“此”等“肉皆”是“我神力”之所“化生”,其中“本无”有情之“命根”。由于“汝婆罗门”所处之“地多蒸湿,加以沙石”,故“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于“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之人,仍自“名为释子”!

“汝等当知,是”等“食肉”之“人,纵得心开”,所得者亦不过是相“似三摩地”,终非真实三昧,“皆”成“大罗刹”鬼,“报”尽寿“终必沉”沦于“生死苦海”,永堕鬼道,故此等人“非”是“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今犹“未已”,命债难了,“云何”可说“是人”能“得”解脱而“出三界”?

诠论

关于三净肉、五净肉,《大般涅槃经》卷四云:“迦叶问云:‘云何如来先许比丘食三净肉?’佛言:‘随事渐制故耳。复有七中、九种。’”长水云:“今言五者,随经增减,以意配数。佛以方便权许令食,非究竟说。”诚然斯言!莫说三净肉、五净肉是权说,即使以法而言,整个声闻乘,乃至人天五乘,皆是化城权说,非究竟说;为佛大悲引摄,成熟众生,渐入真实之法故。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

义贯

“汝教世人”若欲“修”首楞严“三摩地”,于断*后,“次”应“断杀生”及食众生肉,“是名”为现在十方一切“如来”及过去“先佛世尊”修三摩地的“第二决定”不可改易的“清净”无染、智慧光“明”之训“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而“修禅定者”,即“譬如有人自塞其耳”,然后“高声大叫”却“求人不闻”其叫声,“此等名为欲隐”藏反而“弥露”(掩耳盗铃,欲盖弥彰)。“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时,为护众生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连有情所依的无情器界,都以慈悲于众生故,而不损毁,“云何”心生“大悲”之人,竟会“取诸众生”的“血肉”之身来“充”作自己的“食”物?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义贯

“如我此说”者,即“名为佛说”;若“不如此说”,而违于此说者,“即”是魔王“波旬”之说。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的无知和愚痴。无知在生命是相续的,无知在被杀者被杀后能明白真相。

  于是有了冤冤相报,于是有了“死鬼”索命,于是有了临终前、或病重时的怨魂相聚。为什么呢因为人或动物,是由神识与肉体的结合,构成为有情生命(没有神识,则为无情,如草木等);又因不同的业力作用,形成不同的生命形式。

  当人或动物被杀后的不定时间内,其神识即会离开身体形成中阴“意生身”,哪怕是在黑暗的情况下被杀,在其离开肉体后,即能了知被杀前后能感知的全过程,因为中阴形式的神识之本能是肉体形式之本能的九倍。何况这种被杀的痛苦场面,在他(它)未被业力牵引去投胎之前,每天的这一被杀时辰都将重复经历、重复显现,于是肉身时不能知道的、这时均能了知,因为神识有记忆和回忆的本能……那种痛苦啊,一次比一次难受,报复之心也就一次比一次强烈。

  假如是瞋心尚未泯灭的你,真相大白后你会做什么复仇尤其是瞋心重的动物,更是如此,第一反应必定是复仇,因为它们好像也没有别的事好做。

  即使它(他)报复的情形我们看不见,但可以想见扯、咬、打、撞、拌等等,假如是你,你能想到的估计都会用上,反正只要让杀它的人痛苦、难受,是不是身体及周围的生物场紊乱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让人生病、多病,多灾、多难、多障碍,乃至出现车祸等种种事故。

  即使受业力因缘相牵,去投胎轮回去了,一旦轮回报满,回到中阴身,忆起被杀之恨,必去寻仇。何况不是冤家不聚首,即使轮回又得到任何形式的肉身,也有记忆种子的相续,被狗咬、被蛇咬、被蜂刺、被蚊叮……都是有因果的报复啊!

  当报复的力量不足以伤害你的生命时,正好是个提醒,得赶紧忏悔罪业的杀戮了!否则,只要对方被杀的仇恨种子不消除,一世相遇一世怨哪,即使只有一次被杀,在它那记忆的八识田中显现过多少次,就将有多少次的寻仇,直到仇恨、索命的种子在报复、解恨的过程中自然消除……

  据《分别善恶报应经》记载,以下十种杀业:“一自手杀,二劝他杀,三庆快杀,四随喜杀,五怀胎杀,六劝堕胎杀,七酬冤杀,八断男根杀,九方便杀,十役他杀”,均得短命之果报。以下十种伤害和改变一切人与动物(包括其肉类的加工和食用)的思想行为:“一自坏有情,二劝他令坏,三随喜坏,四赞叹坏,五不孝父母,六多结宿冤,七毒心行药,八悭悋饮食,九轻慢圣贤,十毁谤师法”,均获多病之果报。

  总而言之,杀生者所得能得的果报有以下十大方面:

  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地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弃恶从善,方是出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37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