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现实么?

网恋现实么?,第1张

我觉得挺现实的。

我和我对象就是通过探探认识的,好像是17年的时候我们互划就认识了。当时我是刚玩就加了他一个人的微信,聊了几句他就约吃饭见面,感觉很不靠谱,然后也有点害怕,我就拒绝了。之后就把探探卸了,同时也很忙也就没怎么聊天。

差不多一年之后吧,我闲着没事突然看见他的微信了就给他发了个消息,以为他把我删除了呢,结果并没有。我们就聊了一会儿,之后好几天就一直聊着,还知道了他还是个警察。聊了差不多一个星期吧,他就向我表白了,我没答应,就说先聊聊看。

然后还发现他在离我家很近的地方当警察。哈哈哈哈哈哈哈,有点巧。我放寒假的时候回家就和他见面了(首先觉得他是警察,应该不会有什么过分的行为。第二反正在我家那边,也拐不走我。第三通过聊天感觉他人还是挺好的,所以答应见面了)。

见面之后发现本人比照片好看多了,而且还特别的温柔,没忍住,第二次见面就答应在一起啦。在一起之后对我特别的好,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学校找我,我实习的时候也会去我实习的地方陪我,即便我实习没有时间也愿意来找我,说能见我一面就行。

真的对我特别的好,他抽烟,我不喜欢烟味然后他就把烟给戒了,我不喜欢他喝酒现在他就只喝一点点啤酒,感觉出去我都比他喝的多了。虽然我现在换了地方实习了,但是他还是差不多一两个星期来找我一次,每次等我一两个小时也不会催我,也不会生气, 脾气真的超级好。

每次打游戏都叫着我,我不打的话他也不会打。我经常会闹一些小脾气,和他吵架,有时候把他都委屈哭了。但是只要我主动和他说一句话他就马上和我和好,还会哄我。我们已经谈了一年半啦,还是和以前一样。所以网恋现不现实,看你和谁谈咯。

有句话叫看热闹不嫌事大,很多人喜欢围观。

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因:

第一、好奇心驱使,通过围观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

如果走在路上,突然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不管发生什么事,大多数人会选择走过去看一眼。“路人围观情侣吵架被打成十级伤残”是个血的教训,如果实在忍不住看热闹,那还是劝你站远点。

第二、精神生活匮乏。

看热闹现象在欠发达地区显得更为普遍。现代人很多不爱看书,不爱思考,内心比较空虚。看热闹跟看爆米花**是一个道理,无需费神去思考,图的是轻松和热闹。

第三、缺乏对个体尊严的尊重。

比如,围观情侣吵架,其实是对他人隐私的窥探。

第四、幸灾乐祸。

人们看到别人倒霉自己会获得愉悦感。好多喜剧片都是通过制造倒霉的现象,让观众开心。比如频繁的摔倒、溅一身污泥、挨打、被甩等等。

第五、看热闹能给吃瓜群众带来新鲜感,还能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比如城管执法让小摊把东西收回店铺里,无争执无打闹,就这点事儿,看热闹的都能把路堵的死死的,聊得热火朝天。

总结一下,是否喜欢看热闹,其实与一个人的价值观、文化水平、生活阅历等都有相关性。精神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一般不会热衷于看热闹。

1、 不再为感情琐事吵架,不再凡事主动,以前,总会有一个人打电话让你记得早点回家,不要熬夜,不要喝酒,路上注意安全。而如今,没有了,只是虚拟的摆设。主动久了,总是会累。感情不需要一个人热火朝天,另一个冰冷寒冬,这样迟早维持不下去。

总有一个人会无理取闹,但后来那个人变得懂事独立明事理。追其原因,只是不爱了,不值得自己再傻里傻气地考虑对方地感受。分手的征兆,瞬间长大,不再傻里傻气。

2、看什么都不顺眼,看什么都很糟心。以前觉得对方身上什么都是优点,后来在一起之后看对方身上什么都是缺点。互相挑剔,互相指责,以前会假装看不见,现在无法忍受直接破口大骂,处处针锋相对的理由,不过是一句:我不爱你,我们分手吧。

爱情里缺少的夸奖和赞美,只剩下责备和谩骂,那么生活多么无聊多么随意。只有坦然接受对方的不足,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感情才能走得更加长远。所谓的不顺眼,只是不爱你。

3、你和谁在一起已经无所谓了。不再查手机,不再关心你下班之后先去了哪里,不再评头论足你身边的每一个异性。我不爱你时,你就是一个陌生人。当你和其他异性聊天,心中再无一丝波澜,无动于衷已是此刻最好的表现。

我感谢你曾走过我的生命,但我们不会感谢你给过的伤害,它会让我们记得,但不会抹掉。我值得拥有更好的人,而你不关我事,你的一切已经无关紧要。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脸书无疑是现在人频繁使用的社交网路工具之一,你能想像一整天不上脸书、不在脸书上分享吗?当看到别人回应的点赞数不如心中预期,还会出现失落、焦虑感?为何会如此?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负向情绪呢? 动机影响期待

不同情绪反应来自不同动机 使用脸书有许多种方式,有些人会很频繁地报告当下的生活大小事,有些人则是较少做分享,却很积极地在他人的分享文下留言回应他人,有些人根本没有仔细看,把手指按一下赞当作是「已读」来使用。

财团法人天主教圣母圣心会怀仁全人发展中心临床心理师杜长龄说:「其实,使用者最初的使用心态与想满足的需求为何,也就是他们心理为什么会想要这么做,包括分享文字或照片,都会影响到他之后会如何去看待所得到的回应与结果。」换句话说,人们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与反应,与其最初的不同动机与预期效果有所关联,以使用脸书行为为例,每一个人使用的动机不同,就会影响之后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

何谓动机? 动机满足与否,影响正或负面情感体验 动机(motive)一词指的是一大群会影响一个人幸福感的诸多目标、渴望或需求。动机可能是意识层面或是潜意识层面的,当动机获得满足,人就会经验到正面的情感;当动机受挫时,一个人就会经验到负面的情感。

人际动机:人际亲和类vs 成就自我类 学者Baken曾提出,如果以概念化的方式来看人际动机,会假定在这个阶梯式层的顶端有两个非常宽广又抽象的类别,分别是「人际亲和类」(munalmotive)与「成就自我类」(agenticmotive),所谓的「人际亲和类」是一种想要与一位或多位其他人之间有着无我连接(selfessconnection)的动机,追求社交的动机也包含了结识新朋友或为人们做些好事等;而「成就自我类」则强调自己是一个与其他人有所区隔的独特单位,希望自己能与他人是不同的,甚至包括了某种想对他人有所影响的渴望,这个渴望一开始也属于人际层次(如,获得赞同、避免批评)。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外在行为常来自于多种动机的结合 难用行为推论其动机 《人际观点心理病理学》一书提及,许多的外在行为并非来自单一动机,而是诸多动机的结合;例如,一位乐于给他人建议的人可能基于不只一项理由那么做,他可能认为这么做可以表现出自己有能力且见闻广博(成就自我类)、能够影响他人(成就自我类)、能跟其他人产生连结(人际亲和类),因此,我们很难以单纯就外在的行为结果观察,推论出某人的初始动机。

做出相同行为,不一定拥有相同动机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知道同时有两个男生计画在本周邀约同一位女性,他们两个一定都是为了满足某种渴望亲密行为的动机吗?答案是「不一定」。其中一个人可能想追求亲密(追求人际亲和动机),而另外一个人可能是想获得这位女性的羡慕或钦佩(成就自我动机),一个目标本身的意义通常是模糊的,只有当我们在动机阶层上找到该行为的位置,才能理解某人做出此行为的意义;简单来说,即使不同人做出了相同的行为,并不表示他们拥有相同动机,得到的相同回应,也不表示他们的动机都有被满足。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按赞数不如预期,好难过?! 在脸书上分享照片或经验后,脸书上的朋友都不按赞或是赞数不如自己预期,有人觉得不以为意,有人却会因而影响自己的心情,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情绪反应?除了上述不同动机会影响到之后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之外,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表示,基本上,人都会想寻求他人认可或赞许,因此当他人对自己有所回应或正向回馈时,心中很自然地会因此产生愉悦或满足的感觉。

人格、个性的不同会出现不同情绪反应 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进一步指出,每个人的性格或想法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出现不同的情绪反应,举例来说,有些人向来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想做的是什么,对他们而言,可以很轻易地做到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与回应;有些人则是本身就比较容易感到焦虑,社交技巧上也没有那么成熟,以至于他会出现倾向利用比较间接的方式来建立关系,例如,使用利用网路媒介进行人际沟通就属于较间接的方式,这种方式会他感到特别自在,不过,当脸书上的回应不如他心中所预期时,可能也会产生较大的失落感。

低自尊者对他人反应越敏感 此外,有些人较为退缩、低自信、较缺乏自信心,有这样人格特质的人,可能也会容易出现对他人的反应非常在乎的情况,对按赞的次数是否达到心中预期,也会特别的敏感;甚至会出现想要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心态。「真正严重的个案,甚至会出现越频繁使用脸书,对自身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大,深陷其中而对真实的生活造成困扰。」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说。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使用社群网路媒体的可能心理状态

人际间的互补 如前所述,如果一个人的人际行为是源自于动机,那么对方的反应可能使这个动机获得满足或受挫。举例来说,当A君对B君夸耀有关自己的事时,A君在做的其实不只单单在列举自己的成就而已,A君其实在请求B君「欣赏我、尊敬我、敬重我」。如果这个沟通正确传达至B君,若双方就会有同样的了解,B君会给予欣赏或尊敬A君的回应表现;然而,在现实的状况中,B君也有可能没有察觉到A君的渴望而出现不同意或不回应A君的情况,因而会使双方都产生挫折感。

人际验证的概念 有时候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自尊,因而会创造人际互动加以确认或反驳有关对于自身的假设;例如,自恋型人格的人常想引起他人的钦羡,以「证明」自己是受到他人爱慕的。

社会支持 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人们将自己的问题告诉其他人以寻求社会支持,而一般对方的反应都是安慰的话语,社会支持会提高接收者的安适感。人的困扰也可以分为「人际亲和类」与「成就自我类」,对于问题的回应也可区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情绪支持」与「自尊支持」,前者提供温暖与结盟,后者提高了一个人的胜任感。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使用与满足理论 Katz与Blumler等人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理论的基本假设为阅听人是「主动」、「理性」的,不同人会因为不同心理上或生理上的需求,产生不同期望,进而选择不同媒介暴露其中,以求从中获得满足。学者Palmgreen也对原有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加以修正,将其应用到新的传播科技上,指出以下几点:

1满足具回馈性。 2个人的需求具有社会、心理的动机起源,导致不同效果。 3满足的获得是在「社会文化结构」以及「个人特质」的交互作用下产生。

使用与满足理论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对媒介的思考方式,强调阅听人是「主动的阅听人」,他们知道自己是基于何种社会、心理需求与目的,主动找寻使用媒介來满足自身需求,而非被媒介所影响控制。

展示表演典范 学者AbercrombieandLonghurst提出在展示表演典范(Spectacle/PerformanceParadigm)中,使用媒体的阅听人具备以下4个要素:

1花大量时间进行不同媒介消费。 2媒介完全渗透到日常生活,人们是活在一个「媒介渗透」(meida-drenched)的社会中,人们无时无刻皆受其影响。 3当代社会就是一个表演社会(performativesociety)。 4使用媒体的阅听人由展示(spectacle)与自戀(narcissi )相互影响。自戀者从别人眼中的反射(reflection)建构并维持自我认同。

简言之,真实世界与萤幕间的界线已模糊,使用媒体的阅听人已经跳脱出以往被动的角色,表演成为要件,主动的为了被注视而表演,AbercrombieandLonghurst延伸了心理学者所指陈的自戀,认为自戀不只是个人的心理狀态,更是整体社会文化现象!使用媒体的阅听人认为自己就是众所瞩目的焦点,无时无刻皆被注视著,更借由使用媒体建构起自我认同。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焦虑感由何而来?

何谓焦虑感?焦虑情绪从何而来?所谓的焦虑(anxiety)是指一种人类自我保护的反应机制,会促使我们做出某些反应与行为的紧张状态,焦虑也会有让人害怕的感觉,却不容易找出真正害怕的对象;所谓情绪(emotion)常由特定原因所引发,原因可能来自于外在因素,也可能来自内在因素,经由这些因素的 ,人体会出现生理反应。

新闻短波:脸书当机50 分钟,脸友焦虑「与世隔绝」 不少人每天都会用脸书,全球脸书大当机,大家哇哇叫,有人说无法上脸书感觉很焦虑,像是与世隔绝了!脸书花了快50分钟全部修复,网站公司编辑表示,半小时要在脸书上一则新闻讯息,遇到脸书大当机,工作停摆。网站编辑蔡**:「只要是没有在说话的时间,大概都在(脸书)上面。」网站编辑主任李冠颉:「我觉得我有种资讯恐惧症,心里非常焦虑,好像与世隔绝的样子。」脸书罕见的全球大当机,一当就50分钟,让很多脸书重度使用者很焦虑。(资料来源:TVBS)

我有脸书焦虑吗? 为什么一整天不使用脸书好像会觉得怪怪的?甚至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谈到,人类都有社交需求,脸书这个平台是满足人类社交需求的工具之一,但是,若将自身全部的人际需求与满足全都寄望在这个平台,并期待获得全然的满足时,便很容易产生失衡的状况,进而出现较为负面的情绪。

如何检视自己已经有脸书成瘾?或只将脸书当作一个分享获取资讯或自我纪绿的平台呢?杜长龄临床心理师提供以下3自我检验指标,做为参考:

指标一: 强迫性 所谓的强迫性指的是个体想法上已经知道或觉察自己已经耗费过量的时间在使用网路媒介,但行为上却无法改变,甚至无法自我停止,就是会一直继续耗费那么多的时间在使用网路媒介。

指标二: 耐受性 原本可能一天只会花个2小时在脸书上,但使用的时间与频率都越来越长,发现一天2小时不够,可能进而会花乘以倍数的时间在脸书上,还会因为那么做而感到身心获得放松。

指标三:对真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在虚拟网路世界的一切或使用网路媒介,对于本身的真实生活已经出现很严重的影响,却又无法停止,仍继续频繁使用。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如何处理脸书焦虑? 自我负责的理念 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表示,其实网路媒介是否过度使用,最终要回到自我负责的理念,如果使用者已经意识到自己出现了上述成瘾的行为,就要思考要有所改变,过程中,也要修正与重新调整自己对网路媒介的过度期待。

别让脸书成为自我满足的唯一媒介 此外,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变得只依靠脸书这个媒介获得自我满足?如果是,是不是太过单一了?」杜长龄临床心理师建议,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其他多元化的管道来满足人际归属的需求。

热爱分享孩子的生活点滴,我错了吗?

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谈到,许多家长在有了孩子之后,成为全职在家照顾孩子的主要照顾者,与孩子朝夕相处,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理所当然地会成为他们的生活主要重心,社交圈也会因而改变,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他们也许无法像没有孩子前那么自由地参与社交聚会,因此,他们也会很希望透过脸书这样的分享平台寻找人际上的连结与满足自身的需求,了解以上的心理状态,能够让我们对许多家长会不断在脸书上分享孩子生活细节点滴多一些同理。

孩子是某种自我的延伸 有些家长几乎每天都会在脸书上PO出十几则有关孩子状况的文章与照片,在个人使用媒介抒发记录的自由与让脸书上朋友产生反感两者间,究竟该如何拿捏呢?有时候看到朋友分享教养孩子的方式似乎是错误的,留言回应是不是只会引起无谓的争执笔战?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认为,其实,有关教养孩子方面的问题一直是跟人最深层、最真实的那个自我紧紧相扣的,这一点可以从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伤害上就能理解,我们也可以说,孩子几乎成为了他们自身的某种延伸,也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认同。

回应时,先思考与对方关系的亲疏远近 至于看到朋友分享教养孩子的方式,与自己所知有所违背时,究竟该不该留言回应?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认为,在留言回应前,不妨先想想看彼此过去的交往经验和对对方的认识程度,评估彼此关系的亲疏远近是不是能够让对方接受有这样的交流互动?

谁来按赞?脸书焦虑与成瘾! 脸书竟成为夫妻吵架的导火线?

有妈妈提到,自己很热衷为孩子做纪录,每次出游必帮孩子拍照,打卡上传脸书,爸爸却常常说:「出来玩可不可以好好玩就好,为什么要一直拍个不停?」夫妻间因而产生争执!

脸书有其正向功能 杜长龄临床心理师表示,脸书其实有其正向功能,人透过书写与抒发不仅可以获得踏实感,且在这样的纪录过程当中,也有可能出现很多对自我的觉察与反思,可以让自我有机会进行内在的整理,因此,用书写方式来纪录生活其实是有益的。

夫妻间可商讨出一个规则 上述情境中,首先,妈妈要先了解究竟先生感到不悦的部分是什么?若先生只是不喜欢妈妈都在拍照,那么妈妈可以试着与先生好好共同商讨出一个规则,不见得要变成全有或全无(往后出游都不拍照)的结果。

把握时间与家人互动相处比纪录更重要 此外,或许先生在意的并非单纯拍照这件事情,也许先生在意的是妈妈总是在拍完照后又很急切的要马上上传分享或是回应脸书上的朋友,这么一来,可能会让先生觉得妈妈人在心不在,甚至与家人相比,妈妈似乎更在乎网路上的社群,因此感到不悦;或许先生所希望的只是家人能够一起好好享受当下的天伦乐,若是如此,也是对妈妈的一种提醒,比起要捕捉到孩子每一刻的可爱神情动作立即纪录分享,或许在真实生活中好好把握跟家人的相处才是更重要的。

杜长龄 现职:财团法人天主教圣母圣心会怀仁全人发展中心临床心理师 学历:美国BostonCollege咨商心理学硕士 经历:台大儿青精神科研究助理、美国圣伊丽莎白医学中心住院心理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28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