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 年纪大的都爱听戏曲或者爱唱戏?

为什么老年人 年纪大的都爱听戏曲或者爱唱戏?,第1张

一般来说,戏剧欣赏与生活经历有关,戏剧需要细细品味,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不太愿意花时间慢条斯理欣赏,再加上当时特定的环境因素才使年纪大的都爱听戏曲或者爱唱戏曲。但是,也不是楼主所说的只有老年人才喜欢戏曲,现在中青年人也喜欢,虽然不是很多但它确实存在。她不象音乐,给人广泛的想象空间。戏曲是我国的一种古老艺术,有着她丰富的韵味和内涵。相信只要了解了她再去学会欣赏她,你就会真正的喜欢上她——我国的的戏曲!

大家在农村生活,一定参加过一些红白事,对于一些红白事的讲究也都有所了解,但同时也对一些风俗感到奇怪。

就比如说在有些丧事之后,会有唱戏之类的关节,这种风俗就让现在的年轻人很奇怪,明明是丧事,为什么要办的这么热闹呢?这种风俗源自哪里?寓意又是什么?

其实,并非所有的丧事都是有唱戏这样的环节的,一般这种“热闹”的环节,多是出现在一些喜丧之上。而且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并不是唱戏,而是请响器班子,也就是吹唢呐之类的乐器。

所谓喜丧指的是福满的老人寿终正寝,没有受苦的离开这个世界。比起其它的逝世方式,这种方式的确是要好上很多的。

不过即便说是“喜”,但对是逝者的子女来说也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所以子女才会用响器来表达情感。而且响器也不是以“热闹”著称,而是为了表达子女对逝者的悼念,以及为灵堂增加意思悲伤和庄重。

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响器也慢慢的变成了戏班子,甚至到现在的流行歌曲,原来庄重肃穆的氛围也消失不见,彻底变成了热闹甚至是胡闹。

这种原本寄托哀思、悼念的文化也慢慢的演变成为了一种陋习。

陕西十大怪指的是:

1面条像裤带

陕西关中地区自古盛产小麦,因此,自古以来关中地区人们以面食为主,一天到晚三顿饭,天天离不开面食,其中以面条和馒头为主。关中地区面条的厚、宽、长超出人们的想象,其形状如同腰间所系的裤带。

2锅盔像锅盖

陕西关中地区,烙制锅盔用的锅可不是一般的小锅,而是用来做十几人饭菜的大锅。这样的锅直径约在七八十公分,而且这样的锅上面用的锅盖也是隆起的,所以说烙好的锅盔就象锅盖一般大小,一般模样。

3泼辣子一道菜

陕西关中人一般先把辣椒拌一点盐面,然后再将菜子油在铁锅中加热到七八分热,趁着这个功夫,将热油浇在辣椒面上,一边浇油,一边搅拌,等到辣椒油冷却以后,就可以食用了。

4碗盆难分开

关中地区把饭碗不叫饭碗而叫老碗,正宗的关中地区大老碗,碗深而圆,其容量起码有一般吃饭用的小碗七八个之多。关中人吃饭无论是青壮年、老人、孩子还是妇女,一律都用老碗。

5手帕头上戴

由于关中地区地处北方,这里日照强烈,干旱少雨,而且风沙天气较多。所以农村妇女在辛勤劳作的时候,都要头顶着手帕。手帕既可以防止强烈的日光对皮肤的侵害,又能阻止尘土进入到头发,而且头发也不能被风吹乱。

6房子半边盖

由于关中地区地处内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干燥气候,因此关中一带天气干旱、风沙大,加之当地木材稀少。所以人们根据当地的条件,就发明了半边盖的房子。建造这样的房子,用当地黄土和成泥,打成高40厘米、长50厘米、厚10厘米的泥胚,凉干以后用来砌墙。

7姑娘不对外

关中地区对于自家姑娘的保守意识,那更是出了名的。自古就有关中地区姑娘不对外的传统。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关中人自家的姑娘只限于在关中地区内部交流,而很少和外地人通婚。

8不坐椅蹲起来

陕西关中地区喜欢蹲在凳子上吃饭、抽烟、聊天,在关中地区的农村,在闲暇时候,一般上年纪的老人都喜欢不穿袜子,光脚穿着布鞋,嘴里叼着一根哈烟袋,手里掐着收音机,蹲在凳子上,一边喝茶,一边抽烟。

9睡觉枕石块

关中人不喜欢柔软的枕头,而选择木制的枕头和石制的枕头。在关中地区,当夏季酷热难耐的时候,庄稼汉晚上睡觉的时候,更愿意枕着一块砖头或者石头当作枕头,枕在上面而酣然高眠。

10秦腔不唱吼起来

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农村,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对于辛勤劳作一年的人们来说,最大的享受就是听一场秦腔。如果有老人在过大寿时候,儿孙们要是能请上一个戏班子,美美地唱上那么一回,那可是莫大的荣耀了,这可得让十里八村乡亲起码能唠叨好几个月。

——陕西十大怪

因为你可能是用手机上网的,所以可能看不到,任何一个用电脑上网的都能看到我的回答的右下角有个图标“点击下载”,只要点击它就能下载

问了问题要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请尊重他人劳动,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319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