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的区别 速求!最好详细一些,比如说演奏乐器、唱腔等,有何区别的方法

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的区别 速求!最好详细一些,比如说演奏乐器、唱腔等,有何区别的方法,第1张

上党落子发源于黎城,原名“黎城落子”,分布于上党和河北的涉县,流行于晋东南,晋南的安泽、洪洞、乡宁、曲沃、夏县、闻喜,晋中的榆社、左权,河北涉县等地。1955年被山西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定名为“上党落子”。山西第五大剧种

上党落子的旋律简朴动人、亲切悠扬、节奏分明,音调有流有动,既可叙事,又可抒情,富有激情高昂的特点,深受劳动人民喜爱。

2006年,“上党落子”被公布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历史渊源

据《黎城县志》记载:“上党落子”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在黎城东仵村的李锁柱向武安农民喜顺(逃荒到东仵村)学习武安落子唱腔的基础上,揉合本地流行的一种叫“十样锦”的小花戏,形成饱含着浓郁黎城乡土气息的地方剧种。到1884年至1908年间,经过王四虎(子镇村人)、王三和(东仵村人)等老艺术家在音乐、唱腔、服装等方面不断改进,增加文、武场,从初期简单的地上演出发展到演袍带戏为主的台上戏和祭神戏。1911年七月初一,王三和挑班的“落子”戏班在潞安府的火神庙(今长治市东方红影院)古会上演出,在三个上党梆子戏班脱颖而出,为黎城落子向较大剧种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除在潞安八县演出外,还频繁出演于平阳府的安泽、洪洞、翼城以及彰德府的林县、涉县、武安、磁县等地,并向蒲剧、豫剧、武安平调,河北梆子等姐妹剧种学习,使艺术日臻完善,且在音乐唱腔上受上党梆子、蒲剧梆子的影响,在原武安落子柔和婉转的基础上,兼备高亢激昂之音。为区别于武安落子,把“黎城落子”称作“大落子”,把“武安落子”,称作“小落子”。上党落子的音乐唱腔是宫调式的,以板腔体的唱腔为主,曲牌体唱腔为辅。板腔体的板式,最主要的有“流水”、“清流水”、“散板刀”。其中“流水”用量最大,它适应性强,能紧能慢,分为“漫流水”、“二性流水”、“紧流水”三种速度,能够表现平静、喜悦、悲哀等多种情绪;“清流水”,节奏清新稳健,长于叙事;“散板”,有眼无板,节奏自由,曲调高昂,宜于表现人物的激情。落子里还有一种从上党梆子“霸王鞭”演化而来的慢板“霸王鞭”,它速度缓慢,抒情性强,宜于表现深沉、烦闷不安等多种情绪。

上党落子的曲牌体唱腔,有“凹板”、“八板”、“锁板”等。它以四句体乐段为基础,最后与“流水”板连接,大部分都是专曲专用。如“凹板一,曲调轻快、活泼,常用它来表现丫环、**喜悦、欢快的心情。上党落子音乐唱腔,具有炽热奔放而又清新委婉的特点。除花脸腔外,其它行当的唱腔区分不大。关于它的唱腔流派问题,过去虽有“西府派”、“东府派”或“黎城派”和“潞府派"等说法,但究其根本,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上党落子的曲牌分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种。丝弦曲牌有“小八板”、“备马牌”、“春天乐”、“万年花”、“天下乐”、“小桃红”等约三十余种。唢呐曲牌有“大开门”、“辕门鼓”、“一支花”、“到春来”、“普天乐”、“水龙吟”、“将军令”、“万花灯”、“朝天子”、“遍江南”等共四十多种。这些曲牌大都是从上党梆子和“八音会”等民间音乐中吸收的,也有少部分是吸收其他兄弟剧种的。

上党落子的乐队分文、武场(亦叫上下场面或东西场面)。过去武场所用乐器有:手板——用核桃木自做,比京剧的稍大,音色尖脆;小鼓——亦叫二黄鼓,与京剧所用虎皮板鼓相同;老鼓——上党地区制做的双面牛皮鼓,鼓面直径较大,其声如雷。以上三件乐器由鼓师(头手场面)一人操作。另外,还有小锣——上党制做,音调高而尖脆;大锣一上党制作,锣面比京剧的稍大,中心有一凹点,其声宏大宽舒;铙钹——上党制作,发音酥脆;梆子——用枣木制成,由执大锣者兼;小镲专配唢呐。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铜器家伙的音高也很讲究,如大锣取“l”音,以配头把胡胡的外弦“1”音,小锣则取“2”音等,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乐器合调谐和。

文场过去所用乐器有:胡胡——主奏乐器,桐木或椿木制作,里弦用皮弦,外弦用丝弦,弓子粗而短,演奏者戴铁指帽,四度定弦,里弦为“5”,外弦为“1”;二胡——中音,里弦为“1”,外弦为“5”;老胡胡——比胡胡音筒大,杆子高,系低音乐器,定弦为“5、1”;大笛——即唢呐,有两只,由头把和拉老胡胡者兼。笛子——文场靠其定弦;笙——配奏乐器。

以上文武场乐器是过去的配置,后来在发展过程中,板胡已替代了胡胡,现在文场所用乐器有板胡(头把)、二胡、老胡胡(或大提琴)、笛子、笙等。

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

目录

剧种简介历史溯源形成于泽州鼎盛时期传承发展形成发展上党地区早期歌舞戏曲活动的熏陶上党地区民间艺术的哺育上党地区乐户演出的导引外来的剧种的催生助产艺术特色舞台美术脸谱和其它行当的化妆服装舞台装置主要剧种唱腔流派角色行当表演程式伴奏乐队名家名角人才培养相关资料 剧种简介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因其产生和主要流布于秦汉时期的上党郡而得名。当地人称“大戏”,晋南人称“东府戏”,河北邯郸一带称“西府调”、“泽州调”,也曾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全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时定下“上党梆子”这个名字。 上党梆子过去的班社,除梆子外还兼演上党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和上党皮黄,共五种声腔。合称“昆梆罗卷黄”。近年来,昆、罗、卷已绝迹舞台,只是以梆子为主,有些剧团或唱些皮黄。 上党梆子的唱腔以板腔体为主,间亦用曲牌体。板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体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铃]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调。调式是微调式;除[紧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类板式中的过门,都是宫调式的。伴奏乐器:打击乐是音响强烈的大锣、大鼓,弦乐是巨琴、二把和胡胡。 上党梆子的基础功叫“三把”。它运用起来稳健大方,雄壮有力;不足之处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观。表现手法是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行当方面须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净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党梆子具有粗犷、健康的艺术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朴古老的特点,唱腔、音乐高亢、委婉、活泼,曲牌丰富,每种唱腔各有各的乐器和上演剧目。 梆子,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

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 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柱形木棒,以圆柱形的敲击长方形的木棒发音,音色清脆、坚实,无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剧、秦腔等梆子戏曲的代表性击节乐器,常用以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和增强戏剧气氛。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汉代上党郡治所在今长子县西南,统辖14个县:北到今昔阳南部,东到今河北涉县境内,南及今阳城东北,西到今安泽冀山。历代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从明清和民国年间,习惯以潞、泽、辽、沁四个府州19县为上党地区。民国初年,山西曾在长治设潞泽辽沁镇守使。抗战期间,日寇在长治设上党道。中国***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分属太行、太岳两个行署。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将左权(原辽县改名)、和顺、榆社划归榆次专区(今晋中地区);其余的16县和从中划出发长治市为长治专区(后改为晋东南地区,长治也改作直辖市)。希望能喜欢和支持这俩个剧种

上党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往东出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往南出进程越黄河就是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往北不远是太原,由于它特殊的地理存在,决定了上党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管在哪个朝代,上党在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

有不一样的地方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党是秦赵长平之战所提上党的一部分。

古上党说的是上党郡,是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左权一带和长治、晋城两市之间的高地,整个上党地区,韩赵魏各取1/3,长平之战后韩赵的部分全陷于秦,魏国不变。

上党战役则发生在长治境内。(不过,上党战役发生的地点,在战国时是在韩献给赵的上党范围之内!)

上党是现在的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左权一带和长治、晋城两市。

上党地区位于今天山西省的东南部,主要为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其东部、东南部是太行山脉,与今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南部为王屋、中条二山,与今河南省分界;西面是太岳山脉;北面为五云山。

上党地区简介

上党,是山西东南部古地名。包括清代山西省下辖的辽州、沁州二州与潞安府、泽州府两府。也即今天的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左权一带和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始设中国为36郡,置上党郡,治所位于今天的长子县。

初期包括沁河以东山西东南部大部分地区。汉代以后,其范围逐步缩小,先后分出乐平郡(今晋中东南)、建兴郡(今晋城)、义宁郡三郡。  乐平郡,在北魏时改为仪州(又称辽州,今晋中市榆社、左权一带)。

建兴郡,在北魏时改为建州、隋代又改泽州,清代雍正六年升为泽州府(今晋城市)。义宁郡,在隋代时改为沁州(今沁县、沁源、武乡3县)。其余部分的上党郡,在隋代改为潞州、明嘉靖八年升为潞安府(今长治市)。

至此上党郡演变出不同的郡州府,随后在宋代以后作为地名的上党郡便不复存在了。上党,地势高险,自古为战略要地之地。

境内主要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两盆地依丹朱岭、羊头山和发鸠山等山脉为界(自古为潞、泽两府的传统界山)。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759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