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书是指《兰亭序》《祭侄季明文稿》《黄州寒食诗》。“天下第三行书”一一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正是苏轼在人生最落寞的时候写的。45岁这一年,苏轼仕途不顺,被贬黄州,生活上拮据无靠,团练副使仅是个八品小官,俸禄微薄,生活窘迫,不足以养家。
寒食帖
《寒食帖》是他谪居第三年的一个寒食节,刚好遇到雨天,连月不停的雨季,海棠先是盛开,又在血风腥雨中凋败,如脂如雪的海棠,最终却飞落泥沼。窗外的乌鸦吊着值钱飞过,仿佛迷失很久的灵魂,已找不到归宿。冰冷的炉灶,潮湿的芦苇,郁结的愁绪,似穷途末路。苏轼心中顿生悲凉,于是,提笔写了这首诗:“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字字凄凉,《寒食帖》写的可谓炉火纯青,情感波澜起伏,特别是“哭涂穷”这三个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现在读者而前,产生令人心惊胆战的视觉冲击力。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出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书法也是起伏跌宕。
历代书家对《寒食帖》的评价都非常高。
苏轼的好朋友黄庭坚认为,这幅作品兼有唐朝颜真卿、五代杨凝式、北宋李建中三位书法家的笔意;
元朝的鲜于枢给天下的行书作品排名,王羲之的《兰亭序》排第一,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排第二,接下来,就是苏轼的这卷《寒食帖》;
明代的董其昌声称,自己见过30多件苏轼的书法作品,《寒食帖》是其中当之无愧写得最好的。
如果对这些书法家和书论都不熟悉,还有一个最直观的方法可以证明《寒食帖》的优秀:乾隆皇帝在《寒食帖》之前题了“雪堂余韵”四个大字,把自己的题跋裱在了苏轼作品和黄庭坚题跋之间,并在上面盖了很多章……
然而,细看《寒食帖》就会发现,单从内容上来讲,苏轼写的不过是吐槽自己人生际遇的两首诗。
第一首诗
第一首诗说的是: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我来到黄州以后,已经过了三次寒食节了。每年我都惋惜春天的离去,但春天它也留不住啊。今年春天更糟心,春雨跟秋雨似的下个不停,海棠花都被打落了掉在泥里狼藉一片。这与少年卧病在床,起来之后发现自己头发全白了,又有什么差别呢?
第二首诗
第二首诗,流露的心境更加沉重,差点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了: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春雨下得江水高涨,都快漫到家里来了,雨却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我的小屋就像江中的小舟一样在水云之间漂荡。锅里煮的还是冬天储备的菜,炉子里烧的是湿乎乎的芦苇。看见窗外的老乌鸦叼着纸钱,才想起来今天是寒食节。皇宫重门深锁,离我万里之遥。估计死了以后也不能回京,就埋在黄州这地方了。想要放声大哭,却感觉心如死灰,哭也哭不出来。
一向以乐观豁达面貌示人的苏轼,在这两首诗中,为什么流露出如此悲凉的愁绪呢?这就要说到苏轼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挫折——“乌台诗案”。
事情还要从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说起。
这一年,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按照惯例,当时的官员在人事调动之后,需要给皇帝上表谢恩。苏轼作为一名话痨型选手,在呈给皇帝的《湖州谢上表》里除了谢恩,还对这次调动发了点小牢骚。不过苏轼没有在意,把谢恩表呈上去之后就到湖州做官了。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湖州谢上表》里发的牢骚,其中有两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御史何正臣抓住了把柄。
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政的阶段,而“新进”“生事”两个词正是人们用来贬低新法的词语。何正臣见了这两句,脑海里的弦一下子绷紧了,开始在宋神宗面前指控苏轼诽谤新法。
其后,御史李定、舒亶等人又找到一本已经出版的苏轼诗文集,发动显微镜技能,在诗文集里发现了更多所谓“诽谤新法”的证据,还一句一句地解析给皇帝听:
陛下要整顿吏治,苏轼的诗里却说“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却无术”,这肯定是讽刺;陛下要兴修水利,他就说“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这更是讽刺;陛下推行盐禁,他就说“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这都不是讽刺了,这是明目张胆地反对您推行新法!
之前,宋神宗想要推行新法,却遇到了很大阻力,本来心情就不好,听了御史们的话,更是觉得苏轼就是变法阻力的主要来源,于是下令:免去苏轼的湖州太守职位,派人到湖州去,把苏轼抓回京城!
从湖州到当时的首都汴梁,要走二十多天,对于被免职的苏轼来说无异于一路示众,“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心态再怎么强大的人,也受不了这种“公开处刑”。
元丰二年八月十八,苏轼被送进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被正式提讯。因为这件案子由御史台提出并审理,御史台的别称是乌台,又是根据苏轼的诗文给他定的罪,所以这个案子在历史上也叫“乌台诗案”。
苏轼知道,自己性格直爽又话多,这些年对朝廷没少发牢骚。面对御史台的指控,他承认得还算比较快:我不跟你杠,一切都是你对。我讽刺过盐法,讽刺过青苗,讽刺这讽刺那。你们满意了不?
然而宋神宗看着审讯的进展,却起了疑心:苏轼承认得这么爽快,难道是想包庇某个后台,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还是御史台对苏轼用了私刑屈打成招?神宗下令:继续严查,一定要把与这起案件有关联的人全都查出来!
到了九月,御史台已经查出了有“诽谤新法”嫌疑的诗文一百余篇,其中有很多是寄赠亲朋好友的作品。于是,苏轼的亲朋好友39人,包括王诜、司马光、黄庭坚等,都受到了株连。
苏轼在御史台的监狱中,见到自己牵累了这么多人,心中绝望,便偷偷藏起了一些毒药,决定一旦判他死罪,他就立刻服毒自杀。他的儿子苏迈负责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早和老爹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听到了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早做准备。
没想到过了一些日子,苏迈因银钱用尽,需要借钱,将送饭的事委托给亲戚,却忘记告诉这位亲戚“不能轻易送鱼”的约定。也是巧了,那个亲戚偏就挑了一条熏鱼给苏轼送去。苏轼见鱼大惊,以为自己死定了,便凄怆提笔,给弟弟苏辙及妻儿写下了诀别诗——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是写给弟弟的。“因为我的愚蠢和口无遮拦,连累了自己也连累了许多人。以后的岁月不能和你一起度过了,但我们因缘未断,如果有来世,还要做兄弟。”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这是写给妻儿的。“监狱里阴森寒冷。我心向往着远方,但肉身就像待杀的鸡一样等着被人宰割。自己活了这么多年也没什么积蓄,真是愧对妻子和孩子啊,死了以后,就把我葬在浙江一带吧。”
按照惯例,苏轼的绝命诗是要呈给皇帝的。事情也因此出现了转机。
神宗下令逮捕苏轼,一开始就没想处死他,只是觉得他有时候太皮,想借此打击他一下,看到情真意切的绝命诗,更是大为感动。再加上当时朝廷里有很多人为苏轼求情,连太皇太后曹氏都出面了。连新法的带头人王安石也劝神宗: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于是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
苏轼终免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就这样结束了。苏轼也因此到达黄州,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寒食诗帖》。
虽然这两首诗写得苍凉惆怅,悲观消极,但苏轼在诗中寄托的感情却是真的。他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悲哀的心情下有感而出,笔法、线条都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有了奔腾充沛的情感推动,通篇作品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气呵成,痛快淋漓。
这不仅是书法的力量,更是情感的力量。
苏轼的铁哥们儿、同为著名书法家的黄庭坚也注意到这篇书法的出众之处在于其中情感的不可复制性。他在《寒食帖》的题跋中写道: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把两首诗与汪洋恣肆的李太白诗作比较,认为这两首诗在某些方面来说是连李白都无法超越的。而没有了那个环境,没有了那个心情,让苏轼再写这样的诗这样的书法,恐怕也写不出来了。
今人与古人,虽相隔千年,而情感相通。这或许就是《寒食帖》受到无数人激赏的原因所在吧。
-END-
编辑|东门之云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行为主。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明。其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朴多姿。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也没法绕过苏字。
《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名,其艺术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开篇之始,书写平缓,字体端正,其后由于感情的变化而使作品的用笔、结字急剧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促,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象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最后又复归平缓。苏轼写这件作品时,由于被贬职流放,正是处于人生的低潮。“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诗写得苍凉惆怅,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黄州寒食诗帖》苏轼撰诗并书, 墨迹素笺本, 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
《黄州寒食诗帖》原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帖》是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17行,129字,由两首五言诗组成。其大意是: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三次寒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匆匆离去,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
春天江水高涨将要浸入门内,雨势袭来没有停止的迹象小屋子像一叶渔舟,漂流在苍茫烟水中。厨房里空荡荡的,只好煮些蔬菜,在破灶里用湿芦苇烧着,本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看见乌鸦衔着纸钱,才想到今天是寒食节。想回去报效朝廷,无奈国君门深九重,可望而不可即;想回故乡,但是祖坟却远隔万里;本来也想学阮籍作途穷之哭,但心却如死灰不能复燃。
苏轼生于1037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并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我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与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与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与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而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可谓一代画派宗师。
苏轼的书法代表作品之一《黄州寒食帖》,其用笔或清俊劲爽,或沉着顿挫,字体由小渐大,由细渐粗,有一种徐起渐快、突然终止的节奏。
《黄州寒食帖》意境起伏跌宕,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之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顺手断联,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
苏轼曾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又说:天真烂漫是吾师。
《黄州寒食帖》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与“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精髓。
《黄州寒食帖》诗稿自诞生后,几经周转,传到了河南永安县令张浩之手。由于张浩与“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相熟识,1100年,张浩携诗稿到四川眉州青神县谒见著名书法家黄庭坚。
黄庭坚一见诗稿,十分倾倒,又思及当时又远谪海南的师友苏轼,心中激动之情难以自禁,于是欣然命笔,题跋于诗稿: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黄庭坚的论语精当,书法妙绝,气酣而笔健,叹为观止,与苏诗苏字并列可谓珠联璧合。
后来,历代鉴赏家均对《黄州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诗人张演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
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因为有诸家的称赏赞誉,世人遂将《黄州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或称《黄州寒食帖》为“天下第三行书”。
还有人将“天下三大行书”作对比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黄州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领风骚,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行书的3块里程碑。
后来,此帖印签极多:一些是天府的珍藏、御赏、神品、乾隆宸翰、乾隆澄心等数枚;又有雪艇图书、雪艇、雪艇王世杰氏为艺林守之、东湖长、艺苑遗珍等数枚;还有天历之宝、元文宗、图帖睦尔印签等。
印签另有:楞伽、成德容若、成子容若、容若书画、楞伽山人、楞伽真赏、神品等数枚;容斋清玩、容斋等印;献厂印签;金章世系景行维贤、小如庵墨缘、景行维贤、景贤鉴藏、虞轩等数枚。
另外印签还有:北平孙氏印签;嘉庆御览之宝;荆湖南路转运使印、宋官印;张氏珍玩、北燕张氏珍藏;寒木堂、颜世清印等。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也有跋语赞云:
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已摹刻于戏鸿堂帖中。董其昌观并题。
清代乾隆十三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已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者。坡论书诗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又云:读书万卷始通神。若区区于点画波磔间,求之则失之远矣。乾隆戊辰清和月上澣御识。
为彰显往事,乾隆帝又特书“雪堂余韵”4字于卷首。于是在清代,便将《黄州寒食帖》收回了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之中,可见其珍贵的程度。
《黄州寒食帖》
苏轼的《寒食贴》属于名副其实。
《寒食帖》之所以用寒食来命名自然是遵循了古人创作的老规矩,在哪天写的就用这个节日的名字来命名。苏轼虽然在古代的文艺圈里属于大红大紫的人物,但是当他被最高***贬去小地方做官时却瞬间变成了小可怜,不仅官职变小了,工资也成倍下滑了。本来人到中年压力就大,偏偏还遭遇了贬官的待遇,又不能和周边的人诉苦,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别人看到他都是一副落寞的身影。而在寒食节这天本来就只能吃冷饭,这和他此时的遭遇简直相得益彰,所以他在悲苦的状态下写下了举世神作。
都说感情是一副好作品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作品就如一潭死水。正因为苏轼此时的心已经哇凉哇凉的了,所以才能够把所有的悲凉情绪化作动力书写在纸上,整副帖子虽然笔法仍然苍劲有力,但是字体的大小却不统一,笔墨亦是浓淡不均,甚至还被别人发现了错别字,由此可见作者此时的情绪并不稳定。其实并不是只有字迹工整或者有个性才是好的书写作品,像这种临时发挥,通篇体现出作者意境的作品更是难得,它能够带领欣赏者解读创作者的内心,引起情感共鸣,这也是它的伟大之处。
除了心境和意境之外剩下的就要归功于他平时的积累了,可见没有厚积根本就做不到博发。这篇帖子的字体虽然没有整齐划一,但是布局却很严谨,可见平时没少用心写文章,而其中的每个字都集苍劲与超逸于一体,而又找不到刻意为之的影子,足以见得苏轼对于书法的理解以及自身率真的个性。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hóng)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内容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全诗的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内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的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了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黄州寒食帖作者是苏轼。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是其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这部作品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共同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
作品赏析
一:从内容上看
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对此诗做出了评价:“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言下之意,东坡的这首诗和李白的很相似,即使李白在世,也未必能写成这样。吴震启表示,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重大事件发生,人生也有着不同的际遇,那么诗人的才华和感慨也都不一样。所以,从内容上看这个评价很高。
2、从书法上看
从书法上仔细分析,吴震启认为有几个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一:写的非常潇洒自如。尽管他的情绪波动很大,但你看他的字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肥有瘦、有宽有窄、有斜有正,用笔既有中锋又有侧锋,把所有矛盾点放到一起,就能用线把它串起来。这根线就是它的情感,串起的这些字可以称作字字玑珠。
二:节奏美。一般人录自己的诗,写一两首,基本风格都是一致,起伏感没有那么强。东坡写这个作品,是随着他的情绪变化,开始沉稳,越写越激动,写到中间部分,就已经出现了高潮。他的情绪一激动,他的字也大了,开始饱满、恣肆,但是到了最后收尾,又开始慢慢恢复平静。这正好是有一个起伏感,说明诗人不仅情绪上达到了波澜壮阔的境地,他的理性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创作背景
1080年,苏轼因政治对手的诬告,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在宋朝是个闲差,因此苏轼在精神上郁郁寡欢,生活上穷愁潦倒。于是,在苏轼来到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他把心中的伤感和悲痛倾泻到笔端,写出了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