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这位同学能对这部**深度地思考。
我的个人理解是: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标榜的增加凝聚力的东西(比如制服、班歌等),没几个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中他们也是乐在其中。集体主义的力量很大,他们可以威风地赶走混混流氓可以以集体的名誉为所欲为。你有没有注意最后他们在剧院里为他们的集体体制欢呼?这就是这种凝聚力的甜头使他们晕头转向,而其中有人极力愿意继续这种模式,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可是如果这种力量一旦被野心家利用呢?
德国人拍这部**,我个人觉得也是对二战的一种反思。 我们都知道日耳曼这个民族应当算是个不错的民族,可是他们曾一度使世界变得灰暗。二战后有人说,德国士兵十分优秀,遵守命令,他们在战争中团结一致,行进有序……可惜优秀的民族在希特勒这个疯子手中走向了歧途!
所以说,集体主义虽然没什么不好。可是如果整个集体的方向选择错了,又或者是这个集体被野心家利用,那么这个集体不是成为“烧火棍”就是成为“屠刀”。
德国人热爱思考。他们在战后对自己的历史进行了认真反思。这部**,中国人也完全可以加以参照和反思。
很好看,看完让我明白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让我们回到1967年4月克柏莱中学的那场试验。更让我为什么法西斯当时会如此狂热,而我们的文化大革命怎么会有如此的疯狂,所有一切源于信仰,当人真的有信仰时,不管信仰的正确与否,都会不顾一切,包括财富,家庭,亲人,甚至自己的生命。“浪潮”如果控制得当,可以发电,为民造福;如若任其发展甚至推波逐浪,谁知道是否会变成一场海啸,铸成一次灾难呢?
内容:《浪潮》这部没有任何厉鬼魔怪的“惊悚片”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影片中,惟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新学期伊始,学校举办了一个以“国家体制”为主题的活动周。富有才华而又精力充沛的体育老师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由Jürgen Vogel 饰)本来已经选定了“无政府主义”的课程,没想到却被同事捷足先登;他只好无奈接受了“独裁政治”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一致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面对着这些大部分只为修学分而出勤的学生们,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政治。于是,“浪潮”诞生了。被激发了兴趣的学生们商定了统一的标志(即右图中的红色浪头)、服装(白衬衫)与手势(即“挥手礼”,右手在胸前做波涛状),而文格尔老师则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当堂,他便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并爱上了它。于是,兴奋的学生们或粘贴、或涂鸦,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名格外狂热的学生为此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尚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圆形屋顶上喷涂上一个巨大的标志——次日,这座楼上的标志便登上了报纸头条;他还携带了手枪,捍卫自己,甚至整夜坐在Wenger的家门外,捍卫自己的领袖文格尔先生……“浪潮”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们甚至自发占据了学校的某运动场地,不准非“浪潮”成员进入。渐渐地,一些学生,以及Wenger的硕士妻子,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太对劲。他们劝他立即停止这场闹剧,然而此时他也已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与成就感中无法自拔。他曾因自己与妻子间悬殊的学历差距而自卑,然而在“浪潮”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那些觉悟的学生们想方设法试图阻止活动的继续,却被同学视为叛徒而遭到孤立甚至报复。终于,妻子的决然离去以及第五天一场水球比赛上学生们的大打出手,让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于是,他在第六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点明一周以来他们所作所为之恐怖,意图就此结束课程。然而晚了,那名狂热的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打伤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极其弱势的,而集体的力量却大大超过个人力量相加之和,所以当一个人长期遵从于集体的规则并处于集体带来的各种"保护"(即各种利益)之中,个人便会认为集体的利益便是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下集体做出的决定便会超越道德与法律,即使是明显的错误,个人也会认为集体会化解这个问题,而当这个集体出现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在消灭了其他不同意见者之后,形成个人崇拜,然后形成独裁主义。
这个过程形容起来就是:成立集体组织,建立集体目标与规则,灌输价值目标,将不赞同组织规则者隔离并剔除出组织,形成个人(目标)崇拜。 这点在各种传销组织,邪教组织上都有应用。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法西斯主义被消灭60年之后,特别是在德国这个法西斯主义盛行的地方,经过60年几代人的教育反省,为什么还会出现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经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轻易的进入那种狂热状态?
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Rainer Wenger只是想做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独裁体制的产生。这应该只是一个教育性质的实验,灾难性的的后果确是谁也没有料到的。
一开始只是诸如纪律、集体这样的概念,渐渐地却转变成了一场运动,一场名为“浪潮” 的运动。有了团体便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便有了斗争。
这部片字是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
当时主持这个实验的教师 Ron Jones 主页上对此事的描述
http://wwwronjoneswritercom/wavehtml
你可以进去看看
《浪潮》是我最喜欢的**,最后一个镜头我仔细看了好多遍。
我就讲讲我自己的理解吧,毕竟这个**含义太深刻了。
在车上,刚开始他看向车窗外:熟悉的环境却物是人非,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然后他埋着头,双手搓脸:不敢相信这一切是自己做的,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再次看向车窗外:怀疑、疑惑……在如此和谐的社会环境下,怎么可能造就这么极端的团体,极端的人;
转头看向前方(明显有个无意间发现什么的动作),使劲的一眨眼(发现了什么很重要的事),变成最经典的表情(害怕,焦急,吃惊):
可能性1,引申**主题,最有可能的解释(文学、**作品的惯用伎俩)。5天时间就能创造一个小型的(和谐)主义团体,他产生了极大的危机感,一个小小的老师都能做到,那么整个国家呢?乃至整个世界呢?(警惕啊!世界随时都处在危机边缘!)
可能性2,发现浪潮的强大,浪潮还没结束(欧美大片惯用伎俩,续集呢?三部曲?本句吐槽)。最后自杀的那个学生只是个代表,那么多的参与者,有很多都不希望”浪潮“结束……所以说,”浪潮“失控了(这也是真实事件的结局,虽然最终悬崖勒马)。可以想象后面的发展,核心成员转入地下工作,继续发展对现实不满的人。自杀事件的发生并没有消灭浪潮,而是让浪潮升华了,从一个课程变成了一个恶性的组织,遇到机会就会爆发出强大的毁灭性。所以表情如此。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原创内容,谢绝转发。
香港新浪潮**知识介绍
香港**新浪潮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一般认为是1979年—1983年期间)香港**的一个潮流,参与者多是在外国留学、有电视制作经验的年轻导演,如徐克、许鞍华、严浩、谭家明、方育平等等。香港新浪潮的导演主要在美国或英国攻读**课程。他们在1970年代回到香港后都加入了电视台发展。他们在电视台接受一番磨炼后,离开电视台发展**事业,在此期间拍摄的一批风格清新的影片。1978年8月18日出版的**杂志《大特写》(《香港**双周刊》的前身)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香港**新浪潮:向传统挑战的革命者》,首次用新浪潮一词来期待香港的新**。
出现背景
七十年代末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香港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腾飞、独立**制片机构的风起云涌,具有正义感的影视工作者鄙弃“四头”(噱头、拳头、枕头、鬼头)影片而开拓新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从国外**学院毕业回港并从事电视编导工作的年轻导演,他们本着对**的热诚,及年青人的独特创意和社会触觉,拍摄出了一批完全不同于传统香港**的充满个人色彩的新潮**。为香港**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这批影片的卖座虽然不是特别高,却为港片在编导手法和摄制技术上呈现出异於传统香港片的新风貌。
1976年,梁普智、萧芳芳导演的《跳灰》一般被认为是新浪潮的先声,1978年,严浩导演了《咖喱啡》,打响了新浪潮的第一枪。之后是1979年,三位青年导演分别推出了他们的**处女作:徐克把科幻和武侠合二而一,推出了“未来主义武侠片”《蝶变》,许鞍华的《疯劫》根据一起真实案件改编,把悬念和推理结合起来处理凶杀案件,章国明的《点指兵兵》以逼真自然的光影展示警探和罪犯的搏杀。这三部影片标志着新浪潮的正式诞生。随后,严浩、刘成汉、方育平、蔡继光、谭家明、黄志强、单慧珠、唐基明、张坚庭、黎大炜、于仁泰等相继掘起,拍摄了《父子情》、《夜车》、《投奔怒海》、《似水流年》、《喝彩》、《欲火焚琴》、《师爸》、《山狗》、《冤家》、《表错七日情》及《墙内墙外》等新观念与新形式相结合的影片,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在短短的时间内,竟有几十位锐气十足的年轻导演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不仅票房价值颇高,还获得了**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受到制片人的青睐。
此后,不少电视界的人才加入香港**界工作,两者的互动日益频繁,甚至有电视节目改编拍成**(如萧芳芳主演的《林亚珍》)。电视界举办的选美比赛和歌唱比赛等,也陆续发掘了一批新掘起的一代,促成了往后10多年香港影坛“明星制度”的勃兴。
香港**新浪潮的特征
“新浪潮”的“新”,带有与多传统及及传统分别的意味。同时亦意味着一种创新和实验取向,力求突破传统而别具一裁。如意大利五十年代的“新现实主义”是对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后的**事业的一次重新评述及振兴,而法国的六十年代“新浪潮”是源自对法国五十年代的商业**工业机制的不满,通过崭新的**手法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是对当时主流的“优质**”的反叛。香港“新浪潮”,**则标志着香港**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新浪潮”**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在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新浪潮”导演虽然都被冠以“新浪潮”之名,其实每位的**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警察和匪徒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的“作者论”美学。
大体上“新浪潮”导演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由于“新浪潮”主要导演大都有留学海外专业培训的背景,因而具有开放的视野和自觉的**影象意识。他们重视**语言创新,真实、鲜明、大胆、饱满、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在影片的叙事、结构、节奏等方面,尤其是在**取景、色彩、自然光使用,剪接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风格化特征。
不过,新浪潮导演在强调突出个性的同时,并未走向实验**的极端,而是巧妙地将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起来,兼顾**的商业因素和观众的娱乐要求。在“满足个人”和“满足观众”间求得平衡,以追求商业上的最大成功。他们是对香港主流**的突破,但并非彻底抛弃。比如,香港“新浪潮”**大都从类型**入手,然后进行创新和改造。徐克将科幻**与武侠**合为一体,刷新了香港**对于武侠**的观念,熟练有力的`导演手法也令观众耳目一新;在《疯劫》中,许鞍华将一件真实的凶杀案编写成一个极富悬疑和推理性的故事,创造出逼人的惊竦气氛;在《点指兵兵》中,章国明则描绘警察与凶手的摩擦,刻意表现警察焦灼的心理状态,拍摄十分讲究光源,主张推回自然。这些影片强调并突出个性,在“满足个人”和“满足观众”间求得平衡,而又偏重于“满足观众”,以便追求商业上的最大成功;这些影片重视**语言的创新,善于用较新的技巧创造“外在真实的表象”,以造成真实、鲜明、大胆、饱满、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视觉效果。这说明新浪潮导演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观众。
此外,这时期的**是低成本,不用大明星,这同后来港片标榜明星阵容,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截然不同。香港的**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年轻导演们对**的热爱与艺术抱负,在香港高度竞争的商业生产制度下,没有个机构和资金支持,迅即被商业浪潮裹卷而去。香港“新浪潮”**,从1979年掘起至1982年已成了强弩之末,到八十年代中期,新浪潮即宣告结束。大部分新锐导演都融入主流**,成为商业**的生力军。“新浪潮”后劲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香港是一个极商业化的投机城市,**剧作始终以纯大众娱乐为纲领。其次,香港亦因为其中西文化枢纽的位置,迅速收各类型文化资金,但亦因为急功近利,迫切于商业效益的应验,故每当欲把题材和形式推进至较深层面时,便往往显得情理不足,根基薄弱,而陷于一片混乱。许鞍华、徐克、章国明、谭家明、方育平、严浩、吴宇森等创意的**创作者,都在剧作上出现这种情况。尽管如此,“新的浪潮”对整体影业仍然带来新血和冲劲,有助于主流**的革新和转型。
“新浪潮”在八十年代中期分成两种取向,一是继承社会和政治题材取向,如《男与女》(1983)、《家在香港》(1983)以及方育平的**《父与子》(1981)、《美国心》(1986)等。另一个“新浪潮”是侧重艺术形式与主题追求的影片,具有代表性的是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最后胜利》(1987)等。谭家明影片着重庞大复杂的剧作结构,利用如“青春片”及“黑帮片”等类型**模式,而衍生出类型**叙事模式外的情感描述。
意义
香港新浪潮运动只持续了两三年,其中严浩、许鞍华和徐克等导演,更成熟的影片反而出现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所以,新浪潮对香港**的最大贡献,并不在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而在于:一方面它为香港**培养了大批人才,给了一些有新想法的年轻人进入**工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它开拓了香港**的思路和视野。香港新浪潮的**语言观念与方法上的前卫性让人眼界大开,从而改造了主流**的现状,使之制作方式和包装手法得以更新;另外,其操作的中和性又使得一般的**人与**观众容易接受,从而使不同的**类、样式都得到改造,由此形成新的多元化的**创作格局。这些新浪潮导演其后叱咤香港影坛达20年。“虽然发展不一,但上世纪70年代末确实是他们独领风骚的年代,也在精神上启发了台湾和大陆的新浪潮”(焦雄屏)。
评价
三十年悠悠过去,如果以法国新浪潮的标准来比较,香港新浪潮的作品数量和成就明显远远不及。不少论者认为没有共同的信念和宣言,是香港新浪潮昙花一现的主要原因,影评人澄雨甚至毫不留情地批评新浪潮「姿势多於实际,包装多於内容」。在这当中不可忽略社会和时代的因素,好像欧洲新浪潮是伴随着反战、学运出现;日本方面,《美日安保条约》引起国内的不满,也激发了大岛渚、寺山修司等影人的创作。而台湾新**出现时,更是正值解严的关键时期。香港呢,新浪潮却与本地的社会运动失诸交臂,七十年代末社会走向稳定,新浪潮的爆发难免显得格格不入。
港产片八十年代以后的兴盛,固然有新浪潮的一份贡献,但最后获胜的其实还是主流**,新浪潮大部分导演拍了几部片后便退下火线。一路走来,到今天仍活跃**圈的就只有徐克、许鞍华二人,然而际遇已大不如前。近年《深海寻人》和《女人不坏》虽然仍可见到徐克的无限创意,观众却似乎不太领情,未能引起话题。至於许鞍华难得仍然坚持着人文关怀,但是《天水围的日与夜》要到获得金像奖后才受到注目,最近的《天水围的夜与雾》也是票房惨淡。
回看新浪潮**,虽然当中不无粗糙、单薄的瑕疵,但所流露出的真诚、冲劲、热情、勇气,隔了三十年后,仍然看得人热血沸腾,而这一份精神不正是今天港产片所缺乏的吗
代表作品
徐克
《蝶变》(1979)
《第一类型危险》(1980)
《地狱无门》(1980)
许鞍华
《疯劫》(1979)
《投奔怒海》(1981)
严浩
《茄喱菲》(1978)
《夜车》 (1980)
《公子娇》(1981)
方育平
《半边人》(1981)
《父子情》(1983)
余允抗
《山狗》(1980)
《师爸》(1980)
;相关影片有: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精疲力尽 [狂人皮埃罗][1965][剧情/歌舞][法国/意大利] 百度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8eav
精疲力尽
q9j4
[狂人皮埃罗][1965][剧情/歌舞][法国/意大利]
han4
本答案不专业,个人想法。
两部**都看过,浪潮是半年前左右,记忆新一些。现在给我的印象是,《浪潮》是一个老师带领一群学生,最终做了一件坏事。《死亡诗社》是一群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做了一件好事。
分开说,《浪潮》这部**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中的那个老师和最后开枪自杀的那个学生都有原型人物。这个**更像是纪录片,记录一个老师出于一种儒士情怀,带着自己的学生做一些改变现状打破现状的事情,渐渐的又几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一个队伍。学生也在这种行动和氛围中被鼓舞,界限也在慢慢被打破,最后发展成为一个悲剧的事情。
《死亡诗社》更像一个乌托邦的故事。如果两个**的故事拿来比较真实性和操作性,我觉得《浪潮》看起来要可信度要高得多,我完全相信《浪潮》的真实发生以及里面的表演,但是《诗社》我感觉上更像一碗味道鲜美的鸡汤。我有朋友非常非常喜欢《诗社》这个**,看了好几遍,我也是在他的推荐下看来的,我觉得它带给我的感觉并没有像带给我这个朋友的感觉一样好,可能他比我更中二吧。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两篇**的人物结构都是老师跟学生。我也从小很听老师的话,很以为老师说的都他妈是对的。但剧中的老师可跟我小时候的老师不一样,我的老师会告诉我每天要写一篇日记,暑假作业要全部做完作业没交没做完就罚钱,火车刹车要从几十里外就开始刹车不然停不下来。这两个老师都非常的有情怀,让我想起的是古代文人的儒士精神,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学生变成更好的人。这样的人人群中可不多,因为典型,所以被拍成**。
好的**故事,总是像打在你左前方的一束灯光,它指引你,但你想追到她,那就是想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