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第1张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细腻、泼辣的情感、三道弯体态。胶州秧歌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

胶州秧歌是民间舞蹈和秧歌小戏结合形成的北方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胶州秧歌起源于宋元时期,后经过传承演变,正式形成于明末清初。

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及代表作有:

1、胶州秧歌的基本角色为鼓子2人、棒槌2人、翠花2人、扇女2人、小嫚2人,角色们在秧歌小戏中演绎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开场时,先以锣鼓声招人,然后跑大场,由鼓子带领众角色跑出,演员相遇时对舞,男角多做翻扑技巧动作,女角则对舞而过,即兴发挥各自技艺绝活。

2、由于旧时胶州秧歌女角皆由男性扮演,男演员穿跷板扮女角时,前脚掌着地,裤腿下只露小脚以模拟缠足步态,所以形成了“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舞姿特点。

3、秧歌小戏对白和唱腔皆为胶州乡音,多反映邻里之间、妯娌婆媳之间、夫妻之间的日常生活。秧歌小戏大多是口头传授。传统秧歌小戏有《大离别》、《小离别》、《关东五更》、《四劝》、《拉磨》、《三贤》、《想娘五更》等35出。

狐狸之间的友情、爱情或牺牲。根据《幻狐》剧情显示,幻狐舞蹈通常包含一些神秘的元素,如狐身人面、精灵古怪等,这些元素为舞蹈增添了幻想和神话的色彩,舞蹈表达了友情、爱情、牺牲等。《幻狐》舞蹈是一部以幻想和神话为主题的舞蹈作品,情感和主题是虚构的,可能基于创作者对幻想和神话的理解和想象,舞蹈的编排和动作的设计可能反映一些情感和主题。

1、舞蹈形式多样化

东北秧歌的舞蹈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舞蹈表演风格,可以划分为三类:地秧歌、寸跷和高跷,地秧歌不受表演场地和群众年龄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舞动起来。地秧歌的舞蹈服装设计简单,颜色鲜艳,腰上系着鲜亮的彩色绸子。

寸跷秧歌主要是在表演者的脚上装上矮跷,大约有五寸,由木头制作而成,并以长裙遮盖。高跷秧歌,最具有代表性,也最能体现东北秧歌的艺术特色。舞蹈表演者脚上踩着长跷,穿着夸张的长腿裤子,舞蹈起来摇摇晃晃,生动有趣。

2、舞蹈审美多元化

东北秧歌的审美多元化主要集中在视觉审美和心理审美的双重体验上。在秧歌舞蹈服装和道具面,女舞蹈表演者的服饰颜色亮丽浓艳,搭配协调,夹袄配长裙,头上配有冠状头饰,给人以醒目的美感。男舞蹈表演者的服饰颜色统一,夹袄配长裤, 头上戴着毡帽,增强了人物的视觉感。

3、舞蹈表演生动化

东北秧歌表演的生动化概括为"稳、艮浪、俏”,所谓“稳”,主要是指舞蹈表演者的舞姿要保持扎实的稳定性,每一个舞蹈动作都非常饱满。所谓”艮”,主要是指东北秧歌自身所散发出的一种特有的艮劲,这主要表现在舞蹈表演者对舞蹈动作力度的把控上。

所谓“浪”,这主要表现在舞蹈表演者的身体动态上,胶幻的舞姿和生动的表情去抒情达意。所谓”俏”,主要表现在舞蹈表演者的情感表达中,在秧歌的扭动过程中,呈现出东北秧歌的俏皮和欢快。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可以总结为“三弯九动十八态”;动态形式归纳为“扭腰、脚拧、小臂划8字圆、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动律特点概括为“碾、拧、抻、韧、扭”;律动特点形容为“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表演过程中有效地将舞蹈的情感、景象、意境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主要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扭”、“棒花”、“丑鼓八态”等,表演程序有“开场白”、“跑场”、“小戏”三部分,跑场队形有“大摆队”、“四门斗”、“十字梅”、“绳子头”“两扇门”、“正反挖心”等。

 胶州秧歌中的女性舞蹈颇具美感,“抬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扭断腰”、“三道弯”为其代表动作,“三弯九动十八态”为其动态特征,“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生动贴切地展现了胶州秧歌的独特韵味,这些特点源于起初的胶州秧歌表演时要踩着“跷板”(为仿照过去的缠足妇女特别制成的小脚鞋)。胶州秧歌中“棒槌”的动作轻脆洒脱,技巧丰富;“鼓子”的动作有丑鼓八态,韵味奇特。  

六个行当

胶州秧歌共有六个行当,两种表现形式,两种流派和一整套演出习俗。六个行当是膏药客,翠花、扇女、

胶州秧歌

小嫚、棒槌、鼓子。而两种表现形式则是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小调秧歌是胶州秧歌的舞蹈部分,常用队形有“十字梅”、“四门斗”、“两扇门”、“正反挖心”、“大摆队”、“绳子头”等。主要舞蹈动作有“翠花扭三步”、“撇扇”、“小嫚正反三步扭”、“棒花”、“丑鼓八态”等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特点的意思是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特别或特殊之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1

 东北秧歌的动律风格可概括为“稳中浪”,具有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情感特征,是汉族民间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舞蹈,而舞蹈中的艮劲儿、美劲儿给这一舞种增色不少。

 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与习俗,东北秧歌行成了稳中带艮,艮俏相融的审美特征。东北秧歌的“浪”,体现在身上的动律;“艮”表现在踢步的“出急落稳”中,“踢步”的节奏感特别强,单一的踢步在一拍里有三种不同的变化,踢出的那一瞬间是非常快的用力过程,这一过程犹如一个快吸气,落脚时仿佛突然呼吸的顷刻,但很快地又转化为一个长叹似的重心移动。在这三种变化中,踢出的一刹那体现了艮、俏、泼辣、爽快、干脆的特点,落地与重心移动充分地体现了稳、美、浪的动律风格特点,由此可见,踢步不仅表现了“艮”,同时也表现了“浪”。“浪”使人联想起弧线。

 东北秧歌的重心移动其实就是一个小弧线,做前踢步重心移动是下弧线;做后踢步与侧踢步,重心移动的感觉是上弧线。把这些弧线连贯起来,就是“浪”的弧线型动感了。

 而音乐的特殊性又使舞蹈动作突出“点”,延伸“线”,动静相宜。节奏明快富有弹性鼓点,则激发出泼辣的情绪,使东北女性特有的“稳中艮”得以更充分的表现。花样繁多的“手巾花”是东北秧歌富有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手巾花与舞姿,动态结合,细致地刻画出女性性格的不同侧面。“里外片花”带着内在的秀美;“出手花”的抛接体现出东北女性的泼辣果断。

 秧歌的核心动作“扭”,有扭腰之意,即扭在腰眼上,扭,最能反映出东北人的奔放、欢快、乐观、豁达、浪俏、幽默的性格。扭之稳,是指流动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它不是绝对的静止,应是这一动作的延续和下一动作的起式;是流动中的动作的戛然停顿,它应是这一动态中的情感延续和下一动态的情感转换。

 至于稳也是应踩在稳上。艮、俏、幽、稳、美的韵律风格及脚快、落脚稳、膝盖关节屈伸、富有弹性等,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有的风格及动作特点。如在手巾花的训练中,为强化和烘托出东北秧歌火爆热烈的艺术气质,在基本动态恒定的前提下,加强手巾花的技巧训练,从而扩大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缘物寄情的手段,增强了表现力。

 另外,东北秧歌的产生和发展,是受社会变迁直接影响的。由于历史时期不同,秧歌的表演内容、形式和伴奏音乐也有所区别。因此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其表演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内容,在不失去原有风格和艺术魅力的前提下,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2

 秧歌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云南花灯、鼓子秧歌。北方的秧歌质朴热烈,场面壮观;南方的秧歌则显得秀丽精致、婀娜多姿且一般都手持扇子、手巾花、彩绸等道具。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有关,具有强烈的北方地域色彩,乡土气息浓郁,多表现为广大人民喜爱的群众性歌舞形式,以脚下“艮劲儿的踢步”,带动“上肢的扭”“手腕的绕花”。舞蹈贯穿着“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表现出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3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一)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

 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眼劲”,这种“眼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如王晓燕跳的《大姑娘美》通过她的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一颦一笑,嗔怪娇状,再加上爽朗的舞蹈动作,将一个泼辣、任性又对爱情充满执着的东北gu娘的哏、俏、幽、稳、美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东北秧歌动律的基本特征:

 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动律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

 (1)“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哏、俏等美的慰藉。

 (2)“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3)“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4)“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如在吉林省第一届艺术节吉林市女中的学生表演的舞蹈《下雪了》,演员身穿天蓝色的服装头戴白色的围巾,手上是白色的手绢,在《下雪了》的舞蹈音乐中,16名女孩转动手中的手绢,运用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技巧“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加上队形的变化,背景是我们吉林市的江边的雪柳,满台是白色的手绢在飞,好似雪花在漫天飞舞,象一幅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好一片北国风光,真是太美了。

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 篇4

 1 东北秧歌的舞蹈风格研究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相传在康熙三十年,现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中记载的“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镫(伞灯)卖膏者为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乃舞,达旦乃已”,说的就是当时当地人民扭秧歌的情景。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诙谐、柔美、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绚丽的手绢花融合秧歌本身带有的节奏使舞蹈更加有味道,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北秧歌哏、俏、幽、稳等特点。在原生心态的制约下,对于体态、韵律、节奏与步法进行调整,积极地表达内心情感是东北秧歌的主要特征。

 11 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

 东北秧歌在表演过程中对体态具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身体必须保持微微前倾的状态,下颚向里收,进而保证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以此展现出女性身体上的三道弯,更好地表达出情绪的变化,每一个动作都应当蕴含充沛的情感。因此,东北秧歌的表演应当准确把握东北女性的心理活动特点;而东北男人则应当强调“逗哏”,也就是洒脱和情趣性,释放男性的阳刚之气。东北秧歌在很多情况也被称之为“扭秧歌”,根据这一词汇可知,在秧歌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腰部的扭动,通过“扭”这一体态充分展现出东北人民奔放、欢乐、热情和幽默的性格特征。

 12 东北秧歌的节奏特征

 通过分析发现,东北秧歌的传统节奏以2/4拍尾数,混合有少量的1/4拍以及4/4拍。且节拍的重音并不是一定存在于每一节的第一拍,偶尔会在小节的中间或是最后部分出现。这就意味着东北秧歌的节奏变化较大,尤其是大量运用附点音符,使表演中的节奏韵律非常丰富。在慢速或者中速的乐曲中应用较多。受到这种节奏特征的影响,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特征表现出“落脚稳、出脚快”的特点,旋律和韵味协调,具有非常独特的味道。

 13 东北秧歌的步法特征

 东北秧歌的基本步法有前后踢步、顿步、侧踢步、颤不、跳踢步等,并且在做踢步动作的过程中,表演者膝盖部分的全身动作必须要有弹性,这一过程非常短促,要求踢腿的动作小、速度快,两腿的交换力度集中、身体稳健,在踢步过程中保持体态不变,也就是上身要微微前倾,将腰胯适当上提,真显出“重心慢移”,但是落脚稳和出较快的反差,从而体现出东北秧歌的“稳中浪”以及“浪中哏”。这一系列特征都与东北踩高跷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强烈的收放、动静和强弱的对比也能够展现出东北人民心理活动的起伏特点。

 14 东北秧歌的动律特点

 东北秧歌的动律通常分为前后动率、上下动律以及划圆动律,这三种动律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每两个动律的连接都应当通过腰部下弧线的缓慢移动而完成,进而形成快速、稳健的舞姿。有人总结,东北秧歌最为基本的动律是走相、稳相以及鼓相。首先是“走相”,指的是流畅的步伐,在走动的过程中保持膝盖松弛,后位的脚腕微微向上勾起。在落地的时候对力度进行控制,产生有劲的感觉,而步伐的大小不受到拘束;二是“稳相”,具体指的是静态动作,但是强调静而不止,意思是稳相并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连接前后动作的相对状态,强调延续和开端;三是“鼓相”,主要构成部分有连鼓、叫鼓、鼓相和翻身,需要对每一个层次进行精细的处理,保持利落、一气呵成、层层递进。

 2 东北秧歌表演形式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传统东北秧歌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改造,前后最大的不同就是现代秧歌的动作幅度较大。动作幅度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舞蹈的表现能力,尤其是展现在舞台上的时候,新鲜元素的融入促使东北秧歌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舞者的内心,整体上增强了观赏性与艺术性。例如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增加原有步伐的动作幅度,表演者在保持稳健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最大化动作幅度,进一步体现出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以及东北人的热情与奔放。

 3 结论

 根本秧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东北人民的审美心态及艺术情趣,是情感、信仰和文化的综合体。通过本文分析,东北秧歌的主要特征有“逗”和“哏”,舞者在表演之前应当充分了解这些特征,感受东北人们的生活气息,才能够表达出东北秧歌蕴含的文化内涵。 ;

东北大秧歌民俗文化特点

 东北大秧歌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风格结合,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也渐渐形成秧歌音乐,由锣、鼓、镲、唢呐等奏出曲调。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东北大秧歌民俗文化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一、东北大秧歌的历史渊源

 杨宾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到关外宁古塔地区考察民风,编著《宁古塔诗杂》突出述说了关外满族秧歌的存在与演唱现场,其诗句:“夜半村姑著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童儿簇拥过。”

 在《上元曲》中说:“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傍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乃已。”

 杨宾在《柳边记略》中又说:“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人皆‘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

 二、东北大秧歌的文化底蕴

 (一)东北大秧歌的民俗风情

 东北大秧歌如今已是逢年过节必有的民间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是东北秧歌大显身手的时候。就其舞蹈而言,重点在一个“扭”字,所以俗称“扭秧歌”。

 扭秧歌不分男女老少,着上盛装,摆动彩扇,几十人或数百人排成队列,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尽情扭跳。在表演过程中,乐手们常常即兴发挥,使乐曲的变化丰富多彩。演奏的方式出现很多超人绝技,有的唢呐艺人能一人演奏5支唢呐,致使场子气氛极为热烈。”

 (二)东北大秧歌中萨满文化的体现

 1、从早期秧歌典型人物角色扮相看其满族秧歌文化特征

 典型人物叫“克里突”,也称“外鞑子”。涂黑脸,头顶扎抓髻小辫,他反穿皮袄毛朝外,下穿花裤,斜挎串铃,手里拿一鞭子。以此甩出各种声响,帮指挥队形变换。从其角色功能、化装、道具等方面分析,这是极典型萨满文化遗存。面部涂黑与萨满祭祀前脸涂黑,男扮女装相同,头顶系抓髻与萨满发辫通天观念一致。其反穿皮袄毛朝外和萨满神帽、神衣、神裙多条皮带装饰寓意神鹰观念相同。串铃和鞭子均是萨满祭祀跳神法器。

 综上这一角色是全方位北方满族等萨满文化载体,是研究满族秧歌的“活化石”。

 2、从秧歌走大场(走花场)可看其满族等族人文化传统

 满族秧歌人数多者以三百人组成队,这是满族军事组织文化史遣存。并在此基础上秧歌队又以诸多军事布阵法中演化出满族秧歌中的几十种“走阵花样”,如“六合阵”、“八卦阵”、“十字阵”、“葫芦阵”、“蛇脱皮阵”、“八面阵”、还有“盘肠大战”、“十字盘旋阵”等,这是满族秧歌中极珍贵历史文化,在满族民间补绣品中都有较多图画遗存,这些阵法图形随着时间流逝历史变迁,这些花样逐渐简化,但其主要特征仍然在东北各地区大秧歌中有遗存。

 三、东北大秧歌的风格特征

 东北秧歌在表演上和扭法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媚、逗、浪、良、俏五个字。东北秧歌以“稳中浪、浪中民、良中俏”为主题风格,它主要表现在女性和男性两方面的特点。

 (一)女性风格特点

 1、动态的'“根元素”(基本动律、基本步伐)提取

 以“根元素”为核心的动作的训练层次及可变性,探究各种可能的延伸角度以丰富的训练组合,尽力拓宽动作的可舞性,强调并注重动作的过程展示,发力提示,重视“点”与“点”之间的“线”,以强化“韵”的到位。

 2、注重心态体征的提示,强调“以情带动”

 现在的东北秧歌在地秧歌及高跷秧歌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目前课堂上的东北秧歌是徒步做的,体现为“良劲儿”的步,带动上肢随中心移动的“扭”,波及到手腕的“花”,以及“出脚急,落脚稳,慢移中心”的步伐要点。

 3、以“根元素”为依据,探索、出新,扩充民间舞的表演流动空间

 比如在手巾花的训练中,为强化、烘托东北秧歌火爆热烈的艺术气质,在基本动态及心态“恒定”的前提下,加强手巾花技巧训练的内容,从而扩大这一道具的使用范围,拓展了缘物寄情的手段。增加了表现力。

 (二)男性风格特点

 以“扭”、“稳”、“浪”为主体,强调逗眼的情趣与洒脱及豪放的阳刚个性。

 1、动态体现

 (1)扭秧歌。“扭,有“扭腰”之意,即扭在腰“眼”上。

 (2)扭中稳。是指流动中的“稳”,即流动中的动作突然静止,它不是绝对的静止,应是这一动作的延续和下一动作的起式。

 (3)稳中浪。是指一种身体动态和情感高度合一所达到的“浪”的境界,带有狂放不羁之意。

 2、情态体现

 逗哏,是指动态中的情感部分,但它必须与动作完美合一。逗哏能传情达意,更能自成“别”趣,还有“丑态和傻态”之意,即东北人特有的情趣。

 3、洒脱豪放的阳刚个性

 主要是指东北秧歌中的一些大气、夸张和倔强的动态。如:头跷步、顿步、朝阳步的慢板等步伐及与之协调配合的舞姿动态变化。准确把握住这一点,才能不缺遗憾地展现关东大汉的风采。

 (三)东北秧歌中“形”与“神”的和谐结合

 著名京剧教育家钱宝深先生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他说:“开三,劲六,心意八,无形者十”。当形、劲、心意融汇贯通于一体之后,从而进入到一个更深的艺术境界,即“无形者”,那即是真正的“形神统一”、“无迹可寻”了。这正是舞蹈训练和艺术表现的真正目的所在。

 东北大秧歌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从理论方面对历史和社会大背景下的东北秧歌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既可以使东北秧歌具有一定的普遍理论解释,又可以使东北秧歌在文化风格与东北民俗所包含的文化意蕴被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312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