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奖罚孩子

如何正确奖罚孩子,第1张

  怎样批评孩子才能不出格?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可是,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

  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

 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乐暄之家家庭治疗中心宫学萍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批评的目的:公平教育

 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批评,往往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是什么。就拿青琳的例子来说,孩子打了妈妈,我们可能一时气极说,你竟敢打妈妈,真是个坏孩子!但这样会把一件具体的事,扩大到“坏”和“好”的区分,给孩子留下长远的影响。

  批评的方法:一事归一事

 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我们只要明白自己的批评,是为了他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而不是为了伤害他或给他打上“坏孩子”的标签,就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宫学萍建议,我们的批评一定要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孩子回家后又忘记洗手,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回家后都要洗手,不洗手是不对的,而不要扩大到其它事情上。而当孩子的错误举动涉及人际关系时,最理想的方式是用两个步骤去“完成”一次批评——先把自己对于孩子某个行为的感受直接告诉他,然后,平静地告诉孩子,你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只是这次做错了。

会导致孩子心理异常的育儿行为

 养育者(通常指父母)的行为特点和个性,也会成为孩子发生问题的原因。比如养育者酗酒、犯罪,父母不和、父母有精神障碍(不安、不满、精神病质等等)、智力低下、乱搞两性关系等都会给孩子的异常行为带来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在实际上,很少能象表中那样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各项之间都互相交织在一起,在考虑原因时也要充分考虑进去。

 下面就各种教育方法再稍加详细说明。

  拒绝

 这就是对孩子的推卸和排斥的态度。

 (1)拒绝孩子的父母在下面的父母中比较多见。

 ①在社会看来结合得不般配的人;

 ②夫妇总吵架的人;

 ③婆媳不和的人;

 ④丈夫不关心妻子的家庭;

 ⑤讨厌妊娠的人;

 ⑥担心对孩子有恶性遗传的人;

 ⑦受强制而结合的人;

 ⑧遭到亲戚的反对而结婚的人;

 ⑨作为一个女性参加社会话动但并不顺利的人。

 (2)拒绝的原因据说属于下面①④项的较多。

 ①当父母有心理上的问题时——父母有精神病,不安,经济上的问题等前面所提到的各种问题时,就会把其不安和敌意发泄到孩子身上,拒绝和刁难孩子。父母的一方为了讨好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就会与另一方一起虐待孩子。孩子虽然是自己亲生的,但也有采取这种态度的人。

 ②当孩子成为拖累时——私生子对于母亲来说也有成为累赘的,还有出去工作时因要照顾孩子,于是就厌烦了而拒绝孩子。

 ③孩子不能象父母所期待的那样而使父母失望的时候——指望生了孩子以后,丈夫能恢复对自己的爱情。但事实却相反,因而感到受骗而失望肘,就会虐待孩子。另外,本想按自己的要求去养育孩子,但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粗野而灰心丧气时,父母就会把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

心理专家:珍惜打小报告孩子的善意 但不能鼓励

 孩子爱打小报告 不能鼓励

 经常听到有人感叹,自己家的小孩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向老师告状,一方面担心这样会不会造成孩子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一方面也担心这样会不会对孩子性格养成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担心归担心,又不能强行的要求孩子不能跟老师“告状”,讲道理孩子太小又不能明白。“看到小朋友做了坏事,不该告诉老师帮助他改正吗?”被孩子这样反问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过不知道怎么回答的窘况呢?

 有些孩子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尤其是幼儿,譬如同学上了厕所不洗手、蛀牙了还吃糖,这些行为对幼儿心理会有什么影响?家长应该如何指导、纠正孩子?我们今天邀请到广州市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高级心理治疗督导师沈家宏老师,来为不知道该如何教育“打小报告”孩子的爸爸妈妈们支支招。

  案例:

 宝宝在幼儿园一直都很乖,能唱能跳,还会画画,和小朋友们也相处的很好,放学前还会帮老师整理玩具,一直以来老师总是跟宝宝妈夸奖宝宝。

 但是,最近宝宝妈妈却很困扰,因为幼儿园老师告诉宝宝妈,宝宝爱上了“打小报告”,有小朋友打架了;有小朋友跟别人抢玩具;有小朋友把不爱吃的东西偷偷丢掉了……每天,宝宝都会跟老师报告。回到家也是,会跟宝宝妈说幼儿园里这些不乖的小朋友。

 宝宝妈很担心宝宝在幼儿园会不会被小朋友们讨厌,但是每次宝宝向她“告状”的时候,语气和样子都很期待,似乎是想得到她的夸奖。该怎样告诉宝宝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呢?宝宝妈很头痛。

  网友热议:

 网友小小宝:我家宝宝的小报告内容,从无足轻重的小事到真正的大问题都有,而且经常有一些愚蠢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比如“他故意对我喷气!”。这是小孩性格的问题,等他大点了,再教他那些该说那些不该说。

 网友HZY:偶尔报告一下是可以的,具体要看是什么事。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跳来跳去,那就是小报告。如果他告诉你弟弟正在床上玩火,那么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网友lancoo:要慢慢让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可以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要总麻烦他人。你只需要分析情况,给出一个大概的建议,并鼓励他自己解决。

 网友夏禾:孩子来告状的时候,我一般是先跟她说:“妈妈知道了,等一下妈妈来处理,我们先来吃饭……”。等到孩子情绪平复的差不多了,再跟她好好讲道理,譬如她说哥哥抢了她的玩具,我会跟她说哥哥只是拿去玩,等下会还给她的,如果她也想玩,可以去跟哥哥商量,大家一起玩。

  孩子为什么喜欢打小报告?

 孩子们打小报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孩子抱有想把他人从道德和行为的错误中拯救出来的心态,有些孩子认为父母的惩罚是对付犯错误的人最有效的方式,而有些则希望在别的孩子表现很差的时候,为自己贴上好孩子的标签。

 沈家宏:打小报告的孩子常常都带有好的动机,他们通常只是想帮助那个违反规定或有不好习惯的孩子改掉那个不好的东西,想把他也变成一个好孩子或老师希望看到的那样的孩子。他不仅想帮助被揭发的那个人,也想帮助老师。像案例中提到的宝宝就是这样,只是想替老师来尽一些责任,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要理解孩子的善意,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引导。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了解,那个被打小报告的孩子,则可能会感觉到被人在背后打了一枪,他可能从此会嫉恨那个打报告的人,也可能从此不再信任那个同学,甚至可能从此不再相信其他的人。

 对于小孩子爱打小报告的行为,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控制。

  打小报告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有何影响?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家时,父母长辈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于是孩子会同样想借助老师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很多时候,孩子打小报告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惩罚其他人,只不过是想借机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罢了。

 沈家宏:打报告的孩子很可能会受到老师的鼓励,可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羡慕,可能会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行列,于是更多的孩子成了老师的耳目,于是更多的孩子成了另外一些孩子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的来源。

 再则,打报告的孩子会以揭发别人的缺陷或污点为乐,看到他人被批评或被惩罚时更会觉得是罪有应得,在内心里有感受到一种平衡或释放,由此会升起一种快感,从此这些孩子内心就失去了同情,失去了接纳,失去了宽容,失去了温情。

  应该怎样引导爱打小报告的孩子?

 沈家宏建议:对于打小报告的孩子,要保护孩子的帮人之心,告诉孩子这种方法可能会帮不到对方,可以用尊重对方的方式来直接表达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如:“上厕所不洗手会生病”或“糖吃多了牙会长虫”等尊重的方式直接向对方表达,而不是采用向老师打报告的方式来间接或借助第三方来表达。

 对于被打报告的孩子,要告诉他打他报告的那个同伴是想帮助他改掉不好的习惯,是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让同伴看到对方的爱,这样他的心中也会充满爱。

  正确引导孩子的小Tips:

 1、用简洁的话语对孩子表示肯定。“我很高兴你告诉我。”这会满足孩子想要获得注意的需要,既肯定了他,也不是在表扬那种打小报告的行为

 2、别太以孩子为中心。从出生起,孩子俨然就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依赖思想。要教育他们:宝宝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有啊,如果宝宝只顾自己,那爸爸妈妈的事情就没法做了。

 3、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可以在家里一起玩模拟告状游戏:比如爸爸把图贴反了,可以引导孩子帮爸爸正过来;爸爸把桌子弄脏了,告诉孩子,可以提醒爸爸注意,并跟爸爸一起把桌子擦干净,而不是向妈妈告状。这样,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这样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于打小报告。

 4、给孩子一点小挫折。有些孩子在同龄小朋友中很强势,他们像“小大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秀,做什么事都喜欢指挥别的小朋友,这样就很容易形成骄傲心理。可以有意的给他们安排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让小困难不时挫一挫他们的傲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其实跟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有做不来的事情。

 5、用幽默来将大事化小。用一种生动而夸张的方式来回答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哦,不!你是认真的吗?他真的那样做了?他可能在和你开玩笑!”通常,这种回答会让他们的冲突变得微不足道,而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会感到跟你说这件事情很愚蠢

 6、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对于爱打小报告的孩子,家长要告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优点,应该多学习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对于小朋友的缺点也要尽量包容,要学会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不能只知告状。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统计,在2000年至2006年间,医院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每年都在成倍数增长,在这些患者中有60%的人因为患上了心理疾病被迫退学、下岗、退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他们患病的原因则以家庭、社会影响和心理暗示为主。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问题多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情绪状态产生什么影响?不久前有关单位进行的一项联合量化调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哈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专家张一介绍,这项研究以哈市9所小学五、六年级1912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自编情商测量表,设计了情绪稳定程度、情绪紧张程度、恐惧情绪程度、敌意情绪程度、羞怯情绪程度等10个问卷项目;同时对被测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并将家庭结构分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四个类型。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前三类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

 统计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儿童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的儿童精神紧张,有568%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儿童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同样,单亲家庭儿童中有严重情绪忧虑的人数高达211%,这与他们经历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时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关。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的情绪异常。”张一说。

  不要轻易在乎别人的评价

 张一告诉记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好坏自己不能够做主,决定权交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很多孩子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百般挑剔,如:个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头发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责怪自己为什么生在了农村,怨家里太穷等等,他们妄自菲薄,陷入无尽的痛苦烦恼和孤独之中。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种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给自己设下种种障碍,不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会严重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许多心理疾病来自暗示

 可能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本来穿了一件自认为是很漂亮的衣服去上班,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说不好看。当第一个同事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只是她的个人看法,但是说的人多了,你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和审美眼光了。于是到了下班后,你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衣服换下来,并且决定再也不穿它去上班了。

 “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能使人的情感和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张一说。

 据张一介绍,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这使人们能够接受智者的指导,作为不完善的“自我”的补充,这是暗示作用的积极面。

 暗示也有消极的方面,那就是容易受人操纵、控制。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与神经类型是不同的,对暗示的感受程度和结果也就不相同。人从气质上来分,有胆液质、神经质、多血质和黏液质4种,大多数人又同时具备这4种气质类型中的几种类型。胆液质型的人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而黏液质型的人对心理暗示的反应较慢。大多数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老年人和儿童比青年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出人意料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心理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的作用。心理暗示虽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信它,完全被它所左右。因为外界的鼓励或是批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总是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自己的话,那就永远也不会成熟。

听话的孩子 心理问题多

 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啥是啥,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受老师喜爱。

 这可以说是家长们的公识,可心理学家指出,这样的“听话”孩子很有可能是问题儿童。

 因为这样的孩子心理上往往过于防卫,一切按大人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在成长中不能形成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往后发展很可能导致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甚至束缚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不应对儿童管教过严,更不要把孩子往既定的模子里套。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

打骂教育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 71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 2528%,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09%。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郁闷

 “滥用体罚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指出,儿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现在孩子们过得并不开心。最近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手举办的调查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孩子中竟然有78%感到不开心。

 肖峰主任分析指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郁闷的主要原因。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点,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点,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点,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

 “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肖峰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肖峰特别指出,体罚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肖峰认为,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的效果。体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滥用,父母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取有些孩子所咕哝的:“ 动不动就打,只会打”。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滥用体罚不能真正让孩子明辨是非

 国外有专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来体罚孩子的众多后果,跟踪分析了打屁股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她认为:通过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听话,但问题是,孩子心里并不特别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屁股……”,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了,孩子们就不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了。

 滥用体罚还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日前,美国一个专家小组分析调查了过去60年有关“打屁股”的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童年经常挨“屁板”的人们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会的行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无论是打还是使用别的方式处理或惩罚孩子的过失的意义,不是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的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与重点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当孩子对可能被惩罚的方式、轻重等考虑的越多,就越不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越少!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的是非善恶。

 肖峰主任肯定地说,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据公开数据,肖峰英现年51岁,是中国著名演员。他在198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随后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为演员。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横在独木桥上的女人》、《十二生肖传奇》、《破冰行动》等。其中,他在《横在独木桥上的女人》中塑造了复杂的角色形象,以严谨的身份、感人的情感和强烈的表演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和赞誉。肖峰英在演艺事业中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他的演技备受肯定,被誉为中国影视界的实力派演员之一,他的成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浙江新闻打开

入围率仅1%!海宁这位青年女画家获得国际荣誉!

海宁日报公众号海宁日报

2018-06-23 16:07 317万+阅读

近日,

80后青年女画家孙晓岚,

凭借一组描绘杭州风景的油画,

获得2018印尼日惹国王世界成就奖。

鲜为人知的是,

这位女画家是我们海宁人!

报姐了解到,这个奖项由印尼群岛王国联盟和日惹皇室联袂举办,旨在表彰在艺术或文学领域造诣深厚,享有国际盛誉、或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奖项实行全球区域委员推荐制,对入围者要求极为严格,入围率为1/100左右。

海宁骄傲!

谁能想到,

在一众“科班出身”的艺术家中脱颖而出的她,

最初是一名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文科生。

跟着报姐来认识一下这位青年女画家吧!

孙晓岚,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深造于前中国美术学院院院长肖峰油画高研班,现为杭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开明画院特聘画师。

作品曾入选浙江省女美术家作品展、浙江省美术作品展、“浙水千秋•最美杭州”—杭州市美术作品展等。

2017年创办岚艺术时光沙龙,2018年成立杭州油然而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线下创办了缪斯艺术馆,致力于线上线下油画艺术的推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体验油画这门艺术。

包含油画线上线下教学、公益性的艺术讲座、青年艺术家推广等。

14幅杭州风景油画获得世界荣誉

孙晓岚的获奖作品是14幅描绘杭州的风景画,西溪、飞来峰、千岛湖、西湖荷花、青山湖等熟悉的景物,在她的笔下特别具有一种细腻明媚的风情。作品创作的时间为2015年至2018年之间。

来来来,跟着报姐手机刷刷刷!

▲《杭州太子湾的春天》创作于2018年(100cm,100cm)

▲《杭州临安青山湖》创作于2018年(100cm,100cm)

▲《杭州秋天的南山路》创作于2018年(100cm,100cm)

▲《杭州西湖雪景》创作于2018年(100cm,100cm)

开启尘封的艺术之路

其实,孙晓岚从小对绘画情有独钟。在她的记忆中,大概五六岁吧,那时候还生活在海宁斜桥镇仲乐村,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她家中的墙上挂满了许多中国的山水画的挂历。

“咦,这些山水画好有意境,到底是怎么画出来的?”这是孙晓岚时常思考的问题,虽然不是很懂,但从她痴迷的眼神中就能看出热爱。

对孙晓岚来说,水乡是温婉、宁静的。她喜欢观察天上流动的云朵,这一看就能欣赏老半天,特别是夏天的火烧云,就会让她联想到《西游记》里的人物形象。

都说,绘画来源于生活。夏夜里的银河和满天的繁星、小河水潺潺、鸭群嬉戏、一亩一亩的桑园、养蚕的农妇、到处采桑果吃的小伙伴、立夏的野炊活动、端午节裹粽子、腊八节喝腊八粥、过年要做年糕……都为她的绘画事业埋下了伏笔。

▲记忆中的海宁老家《夏日回忆》创作于2017年(50cm,60cm)

父母干农活的时候,她就找来纸笔,比较本能的涂鸦。画房子、树、美丽的公主等。开始尝试临摹山水画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暑假假期比较空闲,想到了临摹家里挂着的一些山水画。画的还挺不错,左右邻居看到了都夸好。

人生第一次熬夜也是在那时候,她当时是为了赶制一幅画,参加学校的一个美术作品选拔的活动。被选拔出来的优秀作品会被贴到学校橱窗里展示。后来,如愿以偿被选上了,她的内心激动万分。

孙晓岚说,因为生活在农村,很少能看到真正的艺术品。在外做生意的父亲带回的带有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画作的杂志。这些挂历、杂志画中的天神、圣母,是孙晓岚最早接触到的欧洲艺术。“那会儿我甚至不知道这些名画的具体名字和作者,但开始试着临摹。那些充满魅力的画面一直深深印刻在我脑海里。后来真正走上艺术之路后,再看到她们,忽有浮生若梦之感。”

孙晓岚说,父亲很疼爱她,只要出差和自己学习时间不冲突,就会带着她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所以,小时候就跟着父亲跑遍了中国从南到北10多个城市。最南边去过昆明,最北边去过齐齐哈尔。

这些游历也让她从小开了眼界,思维活跃,对自己未来的路期望的比较远,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会反复思量。

当然,想走艺术之路,仅仅有天赋是不够的。“小时候,父母亲对我的期望非常高,一直希望我能考上名校。”一直以来,孙晓岚的学习成绩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原本,孙晓岚是想要报考美术专业的。但家人希望她走一条“平常安稳”的道路:进入英语专业,毕业后当一名英语教师,孙晓岚也只得从命。最后,孙晓岚成了一名翻译,供职于一家外贸公司。

在外贸公司工作节奏比较快,不曾想到绘画的事情,不过做外贸有机会经常出国,只要时间允许,一定会抽时间逛各大美术馆。

▲法国橘园看莫奈作品留影

那会还没有想到自己未来要走画画这条路。纯粹因为潜意识里喜欢,所以去逛美术馆。

2010年的一天,孙晓岚颈椎劳累过度,不得不在家修养几天。“我在无聊之中,突然想到拿起笔画画。翻出那些过往的临本和画作,那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就涌上来了。原来这才是我真心喜欢的东西。”从那天起,孙晓岚毅然放弃工作,开始努力学画。

▲《蝶系列一》创作于2017年(60cm,60cm)

用她自己的话说,当时就下定决心画一辈子,从来没有这么明确肯定的给自己下过决心。一开始家里人也没说什么,以为我工作累了,停段时间在家画画也无妨,但是没想到我这么坚持这件事。

这条尘封的艺术道路,就这样再一次开启了。

成长:师从多位顶尖画家

后来随着她画得越来越好,也受到了很多老师、朋友的肯定,家里人也开始支持她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支持她重新去学习绘画专业,支持她去欧洲游历各大美术馆学习。

那时候经朋友介绍去德高望重的王德惠老师那里学画,王德惠是主攻中国画的画家。那时候,他已经90岁了。

▲与王德惠老师合影

“老师特别亲切,会亲自示范绘画过程,还会让我看很多书!让我学习了绘画技法,也了解了很多名人的自传。”王德惠老师告诉她,成为画家,不是一条平凡的道路,必须有超越常人的坚持,就像小草一样顽强。

王德惠老师夸赞她悟性好、进步快。孙晓岚的坚持和认真更是超出了他的预期,所以他很乐意栽培孙晓岚。

孙晓岚跟着王德惠老师学了一年的国画,后来想要学油画,于是王德惠老师就把她推荐给了前中国美院院长肖峰老师,因为肖峰老师是第一批去国外留学学习油画的画家,而且肖峰老师刚好准备办一个油画高研班,汇聚很多名师一起来授课。

▲《窗边的阳光》创作于2016年(40cm,50cm)

孙晓岚就这样机缘巧合进了肖峰班,成为了肖峰的弟子,跟着很多油画大家学习纯正的油画。

肖峰班的老师有:肖峰、白仁海、秦大虎、章仁缘、张定钊、何红舟、崔小冬、王羽天、朱卫东等。

在高研班的两年里,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每天的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也在专业上给了她很大的帮助,“用同学的话形容我,是以‘坐火箭’的速度在进步。”

▲《孙晓岚自画像》创作于2018(50cm,60cm)

肖峰老师评价她道:“晓岚是我比较喜欢一个学生,她从一开始接触绘画,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痴迷,乐此不倦,勤奋钻研。她在绘画方面胆子大、敢于表现,对色彩的感觉有很好的悟性。”

课程结束后,孙晓岚开始了独立的创作,也长期追随肖峰、白仁海、何红舟等名师,作品陆续入选省、市级的重要美术展览。

▲与自己入选作品《红》留影

感动于真实的美好世界

成为职业画家以后,孙晓岚对自己为什么喜欢绘画这个问题,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因为热爱生活,眷恋这个世界。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消失在这个世界里。但是我希望我是历史长河里那颗闪烁着光芒的小沙粒。

偶尔还会被人想到或者提及。偶尔还有人可以看到我留下的那些作品,她们会证明我的存在。”孙晓岚说,画画时的她内心特别安定,画完后又特别激动。这安定与激动,是她独得的美好感受。

因为画画家里多了四个书架,满满当当的书。有书有画相伴,内心很富足。

未来的路还长,既然做好了画一辈子的准备,我她愿此生能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

老师对她的评价

肖峰: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晓岚是我比较喜欢一个学生,看着她从初涉油画到现在挥洒自如的表达,其进步令人高兴。

她从一开始接触绘画,就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痴迷,乐此不倦,勤奋钻研。

▲2018年,肖峰老师赠与福字

我和身边的几位老师一致认为,她在绘画方面胆子大,敢于表现,对色彩的感觉有很好的悟性。难得她对文学艺术的全面修养比较全面,开拓了她的视野。

近两年来,她一直钟情于杭州的风景题材创作与写生。深得欧洲印象画派的启示,将秀色江南的美景,通过油画的艺术语言表现得惟妙惟肖,可喜可贺!一个画家能发现自己身边的美,通过自己的所感所悟,用艺术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十分可贵的,

愿她今后的艺术之路日臻成熟、越走越宽。

白仁海:前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为晓岚良好的天赋和后天的勤奋所取得的成果由衷的高兴,并对他寄予厚望,愿她在今后从艺探索的征途中,经得住艰辛、曲折和磨练。

▲俄罗斯游学期间与白仁海老师和师母一起合影

要像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的那样,使自己成为追求“精神浩瀚,想象活跃,心灵勤奋”的艺术家。期待晓岚不断有更多、更美、独具魅力的新作问世。

何红舟:中国美院油画系主任,全国美展金奖得主

孙晓岚活泼、开朗的性格让人记忆犹新。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出的作品,时常有些别样的地方让人觉得活脱、率真。

▲与何红舟老师在他绘制孙晓岚的肖像画前合影

画中的动人之处更多体现在本能的涂抹中表现出的有趣造型,以及展现出的优秀色彩感觉。在不加修饰的表现中总能显现出她天然清新的性情。

我们在孙晓岚描绘中国江南风景的画面中可以看到她对于绘画形式、油画语言的关注,她在表现江南四季的景色中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感受。

带给观者“生活如此美好”的感觉是孙晓岚始终一以贯之的审美态度,其中总是充满了温馨的真挚情感。

我们海宁人才辈出!

报姐为海宁有这样的画家感到骄傲!

新媒体编辑:胡晓琳

综合杭州日报

要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用历史的眼光来审阅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分为两类:与科学教育相关的概念有科学、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观、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教育相关的概念有人文、人文学科、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教育、人文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科学与科学教育经历了从近代的崛起到当下的贬谪。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经历了从主流到退隐、从复到抗争的过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复杂关系是教育理论中远没有解决的话题,现在还存在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熟悉误区,即似乎只有人文学科内含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似乎就是加强人文学科的教育。这种误解遮蔽了科学教育内含的另类人文资源,使人意识不到科学教育独特的价值。假如不走出此种熟悉上的误区就难以在新世纪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文精神。因此很有必要从历史的视角来审阅相关的概念,历史地熟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互关系。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两类,一是与科学有关,包括科学与科学主义、科学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观与科学主义教育观。二是与人文有关,包括人文与人文主义、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人文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这些概念都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语境性。贝尔纳(1901—1971)在谈到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时说:“科学的本质是不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过于刻板的定义有使精神实质被阉割的危险。”[1]贝尔纳的这一思想对于历史地分析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很有启迪意义。

一、历史视野中的“科学”

从词源上看,科学是指知识、聪明和研究形式。12世纪的宇宙论者威廉认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在梵语中“科学”一词指非凡的聪明,最早给科学以明确规定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从观察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再返回到观察的活动。在17世纪中叶,science翻译为“格致”,即指分科之学,意为专门的知识和专门的学问。19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对科学的熟悉呈现出多元的观点。罗素(1872-1970)把凡是诉诸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诸于权威的一切确切的知识,称之为科学。李凯尔特(1863—1936)从方法论上区分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贝尔纳强调科学的探索。丹皮尔(1867—1952)对科学的界定重视的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与结果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巴伯所注重的是,科学必须是理性在处理可经验的客体时所生之物。杜威认为,在思维过程的意义上,科学是一种方法,在思维的结果上,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近现代国人不像西方学者那样对科学进行不同视角的审阅,而是十分注重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911年,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文中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严复在《原富》一书的按语中写道:“盖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已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学主知,术主行。”在这里,“学”指的是科学,“术”指的是技术。对科学概念的历史考察带来两点启示:其一,人们对科学的熟悉,在19世纪最初关注的是科学活动的结果。20世纪之后,逐步注重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其二,不同时代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对科学的定义有不同的视角,所强调的侧重面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规定和说明科学的含义:第一,科学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客观存在就狭义而言是指物质世界,就广义而言,它既包括物质存在也包括精神存在。第二,不管是广义的科学还是狭义的科学,其知识形态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它不同于意见、猜测与传说。第三,科学不仅包括熟悉所获得的结果,也包括熟悉的过程与方法。第四,从过程的角度看,科学是一种批判性的探索未知的创造活动。本文中的科学取狭义的科学,在与“人文学科”相对的意义上,用自然科学代替科学一词。对科学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也采取类似的话语方式。

二、科学教育:从近代的崛起到当下的贬谪

科学与科学教育在历史过程中曾有过飞速发展与迅速倔起的黄金时代,也曾遭受指责,并陷入误解的困境。近代以来,它们经历了从崛起到贬谪的演变,但是不可能被驱逐出人类的熟悉视野和精神领域。

近代科学的发展引发了科学主义思潮,科学主义在教育领域表现为科学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观。科学主义是指:“一种主张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推广应用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内的所有领域的观点,是一种坚信只有这些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获取知识的信念。”[2]“主义”并非用来一般性地表示某一种学说或主张,它是与形而上学相伴产生的一种等级化、中心化和权威化的知识阐释系统。从后现代的立场看,“主义”乃是十足的贬义词,它凭借虚构的中心,垄断了对世界的阐释权。“主义”不仅以某一个概念为其中心,而且力图借此使自己在整个知识阐释的空间成为权力性的中心机构。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科学主义”,就是以“科学”为其中心,凡是非科学的知识都需要在它的法庭上接受其检验,或者被科学化,或者被迫放弃其生存的权利,似乎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选择。因此,科学一旦“主义”便不再是科学,而是流变为一种支配其他一切知识话语的“元述事”。欧文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崇拜”,韦莫斯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信仰”,郭颖颐认为,科学主义是一种从传统遗产中兴起的信仰形式,科学成为文化设定的“公理”。科学主义有两个特点:第一,强调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典范,用它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世界的一切,包括生命、情感、思想、精神等,迟早都可以化约为科学熟悉的范围与对象。第二,科学的方法应该用于包括人文学科在内的所有知识领域,只有科学方法才是熟悉世界的唯一正确的、有效的方法。

科学与教育联姻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即“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所谓科学的教育化就是指科学走进教育领域的历程。科学的教育化强调在教育内容上应吸纳科学,消解古典人文学科的独尊地位,甚至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在现代世界,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能用其检验并解决自己问题的知识。这是通过科学和科学方法给予人类的知识。”[3]。科学的教育化走向极端就暴露了其内在的局限性,即过分强调科学教育内容而忽视或排斥非科学教育内容。这种极端思想可以称为“科学主义教育”。教育的科学化则是指,极力主张教育理论的发展要依靠科学,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的科学化强调,在研究教育的方法上把教育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这可以称之为“科学教育观”。例如拉伊(1862—1926)认为实验教育学的目标是“根据生物学、社会学以及道德学的规律和规范,用实验、统计和有系统的观察,来解决教学上和教育上的问题”。[4]教育的科学化是针对旧教育理论的空疏无用而提出的,应该说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教育的科学化”走向极端就演变为“科学主义教育观”。概言之,科学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近代科学进入教育领域有一个合法化的过程。近代科学的形成始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哥白尼到牛顿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完成。但科学在教育中的地位直到19世纪才得到基本的认同。“在19世纪的工业社会中,伴随着民众教育制度的发展,自然科学以公认的现代化形式在中学出现……欧洲国家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这是对传统的以古典文学课程为主的中等教育的挑战。但是,对自然科学学科的顺应,是在19世纪末对自然科学的地位和认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才获得的。[5]然而当现代科学在社会中产生巨大双重影响之际,科学教育也就遭遇被贬谪的处境。与人文主义教育比较而言,科学主义教育似乎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三、历史语境中的“人文”

“人文”概念的内涵丰富多彩而又歧义丛生。在古代汉语词汇里,“人文”一词有三个基本的含义:[6]第一,与“天文”相对,指诗书礼乐等以人自身为观察和思考对象的文化内容。第二,泛指人世人伦之事,意味着与人生事物的某种关联。第三,与人道相通,指为人之道或道德规范。在当今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关系问题的纷争中,人文有两个基本的含义:一是指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二是指人文精神。在英文词汇中,来源于拉丁词humanitas(人性、教养)的英文词humanity,其意思有四个:第一,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第二,人性。人类的属性;第三,人文学或人文学的研究;第四,人类。

西方的人文学科(拉丁词humanitas)一词最早出现在古罗马作家的著作中,西塞罗(前106—前43)用humanitas来表达一种教育理想,即通过教育或教化而使人获得完整、圆满的“人性”,也用这个词来表示具体的课程体系,即成为“自由民”必修的科目,包括哲学、语言、修辞、历史和数学等。在中世纪,古典的人文学科经过奥古斯丁(354—430)和其他神学家的发展,又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基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科成了专门知识的独立分支或流派。在14、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1304—1374)等人,通过整理与发掘古罗马的文化遗产,主要是西塞罗时期的文学作品,发现了一种与宗教神学完全不同的人生哲理。于是“人们转而面向古人的作品。这些作品成了研究的对象。这些作品被当作人文科学”。[7]

这时的“人文学”被称为人文研究(studiahumanitas),与神学研究(studiadivinitatis)相对立,它包括语言、文学、哲学、艺术等关于人自身的知识学科以及这一时代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学”一词的出现,不仅折射出当时学术方向的改变,还意味着一种以世俗的人为中心、提倡人性或人道主义的新世界观代替了宗教神学的旧世界观。人文学科被当作培养“巨人”的手段。作为教育纲领的人文学科包括语法、修辞、诗学、历史、道德哲学以及古希腊古罗马的语言和文学。人文学科被当作完整的教育纲领,其最终目的在于练习人的多方面的才能,并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如今的人文学科范围十分广泛,“人文学科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研究领域:现代与古代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评论、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以及具有人文主义内容,运用人文主义方法的其他社会科学。”总的来说,在文艺复兴之前,人文学科指古典的教育思想和与之相关的教育课程体系。近代以来,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相对应。”人文学科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知识。”[8]

四、人文与人文教育:从主流到退隐、从复兴到抗争

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经历了“潮涨潮落”,从古代的主流地位到中世纪的退隐,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振兴到现代社会的抗争。这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衰密切相关。人文主义(humanism)由人文学科衍生而来。人文主义的狭义理解指14—15世纪发生于意大利的思想文化运动。“19世纪西方学者才开始用人文主义(humanitas)一词来摄括整个思潮。”[9]“广义的人文主义是远自古希腊近至二十世纪现代的一种观念,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基本上是一种着眼于人类既有尊严、又富有理性的哲学观。……其精神是现实的、宽容的,其学习方法则为教育,自由研究和启蒙。”[10]美国学者古德认为,人文主义是指:“强调人类在宇宙关系中的尊严、利益及重要性的任何哲学理论。”[11]总之,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倡导个性发展,关心人的幸福和命运。文艺复兴之后,科学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威力,使人类获得了一种与日俱增的“全能感”和“幸福感”,似乎凭借科学人类便无所不能,科学逐渐成为一种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实证主义把科学视为知识的典范。人文学科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走上了一条衰落、危机、复兴的“辛酸”之路。康德对事实与价值的划分,划分了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各自的领地。到了现代,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由相互区别到分离、隔绝发展到对立、甚至冲突,出现了两种互不理解的文化。历史地看,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并不必然发生冲突和对峙。但到了19世纪末之后,当它们变为“主义”时,二者的关系才变得紧张起来。在前现代时期,与人文主义相对立的范畴是蒙昧主义与宗教神学。当时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以对理性的推崇为联结的纽带,携手反对神学和宗教信仰。二者对人的一致理解是: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理性;理性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尊严、价值的体现;要拨开神性的迷雾,关键是唤醒人的理性,使理性复苏。19世纪末,人文主义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传统意义上的人文主义在费尔巴哈的哲学里出现了新的转向。费尔巴哈用肉体的感性的人取代了传统大学中那种无实体的精神的人。以推祟理性为人的本质的人文观念,在费尔巴哈自然主义的感性冲动中开始了最初的消融。现代人文主义把研究对象聚焦在对人的命运、价值、前途等的研究上,否认人的理性作用,否认科学的价值。认为只有人的非理性因素,诸如人的情感、意志、欲望等才是人的本质,而理性和科学只不过是意志的工具而已。反对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反’对沉没入的情感与个性,反对抹杀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认为科学主义只能把活生生的人机械地“冷冻”起来。现代人文主义希望把人从科学与理性的压抑中拯救出来,似乎唯一办法就是去发现和追求人的非理性,由此形成了意志主义(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对于人生苦难的揭示和消解,存在主义(海德格尔为代表)对于个体存在的自由境界和主人格的追求,生命哲学(狄尔泰、齐美尔和柏格森为代表)对生命主体的强调。

现代人文主义继续了传统人文主义推崇人性、反对神性的衣钵,却抛弃了它原来倡导的理性传统,走上了与科学主义相反的道路。它与非理性主义联姻,从理性以外的世界去找寻人的本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紧张与对立的局面由此而形成。现代人文主义对理性、科学的批判与反思、对人的生命的意义、道德、幸福、痛苦、焦虑等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固然有积极一面,但由此而把非理性的意志、情欲与本能视为人的全部本质,并进而否认科学的合理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导作用。现代人文主义思潮在教育领域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文主义者把人文学科认定为最高意义上的教育内容而排,斥或贬低非人文学科内容。“在课程的设置上,人文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学科。在他们看来,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比科学学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这些学科,人更能了解人类的苦难、痛苦、焦虑乃至死亡,从而对其有所预备,通过这些学科,人们对自己的熟悉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12]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审阅教育活动并形成相应的教育理念时,就形成人文主义教育观。人文主义教育观对研究教育有自身独特的观念:把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注重研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观方面、个体意识、精神以及进入价值意义结构的文化背景。教育追求的结果是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爱好的满足、感情的宣泄等,而不重视把握多少知识与技能。人文主义教育观重视学生的情感,强调个性,这对于把学生视为“机器”、“容器”的科学主义教育观,无疑具有纠偏的作用。然而教育的目的在于克服人的兽性而弘扬人性,片面强调人的非理性的一面,而忽视理性的一面,如此培养出来的人,依然是片面发展的人。

综合上述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历史透视与现实分析,我们熟悉到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的复杂关系,如下图所示。教育从内容上可以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片面强调自身的重要性就会分别走向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用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教育活动就产生了科学教育观,用人文学科的思想方法来思考教育活动就轻易形成人文教育观,两者走向极端化就分别演化为科学主义教育观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科学教育的对象不是物质世界,而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具有潜在发展能力的人,它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它要改变的是学生主观世界。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一样具有人文价值,但又是一种不同于人文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它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我们需要人文地理解科学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英]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3,325.

[3]Websterr‘sthird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1990.

[4][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华夏出版社,1987:499.

[5][德]拉伊著,沈剑平,瞿葆奎译.实验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

[6]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85.

[7]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6.

[8][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83:336

[9]EncyclopaediaBritannic.Vol81982:1180

[10]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M]1987:711.

[11]大美百科全书(第十四卷)[M].台湾:台湾光复书局,1990:286.

[12]陈照雄.当代美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86:5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47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