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找的是不是《百家讲坛》(蓝版)2008年第五期的《元稹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我只放了一部分,你可以看看是不是这个。其结尾是诗句是元稹的《行宫》
元稹对自己诸多本领也很自豪,他这样隆重地介绍自己:“能唱犯声歌,偏精变筹义。含词待残拍,促舞递繁吹。”能歌善舞,还精通筵席上最时髦、最流行的游戏——酒令,拥有这样多能够拿出来“晒”的本领,简直比韩国综艺节目里那些艺人还多才多艺,不像当前国内一些大碗,除了能歌一曲外别无它能。此外,元稹还能写一手好字,《宣和书谱》说他的楷体字“自有风流蕴藉,挟才子之气,而动人眉睫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前人总结道,那是因为“诗中有笔,笔中有诗,而心画使之然也”。明白地说,因为元稹的诗歌有风流倜傥之气。
元稹诗歌中的倜傥风流之气确实很浓,昔人有言:“元和以后,诗学*靡于元稹。”也就是说,从元稹开始,诗歌里靡靡之音开始多了起来。作为时尚先锋,元稹的影响力不容低估。“不胫而走”这个词虽然是孔融发明的,但当时是用来形容珍珠宝玉的收集或钱财的流通,最早用在人身上用来表示传媒的力量,还是白居易。白居易在元稹的墓志铭中说,元稹诗歌传播的速度真是迅猛啊,当时六宫粉黛、两都士子、八方民众乃至文化素质偏低的南蛮以及东夷,都在传写他的歌诗。“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简直比珠玉转手的速度还要快,放在今天可能就要赶上牛市期间股票买卖的速度了。
每当一个人走向成功,就会出现大批的模仿者、追随者,元稹也不会例外。在写给令狐楚的信中,元稹得意地说,当时江湖上那些写诗的,都来追捧他、模仿他,但是没有他那份的才气,于是就“颠倒语言,重复首尾,韵同意等”,把元才子的诗复制粘贴后据为己有。元稹的诗歌受到追捧,不仅仅是他的诗歌里有较多的靡靡之音,他不是一个靠身体写作的文人,他是一个“改造诗歌的祖师”——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这里作简单比附。元稹与他好朋友白居易对诗歌进行了大胆改革,把诗歌严肃的面孔换成了可爱的笑脸,让诗歌的服装丰富多彩起来,大量写作流连光景的“小碎篇章”与逞才使气的次韵酬和之作,使诗歌走上了娱乐化与通俗化的道路。白居易赞扬他“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夸张的成分并不多。
元大才子这么有才,却只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五十三岁那年,他就暴病而亡,虽比四十九岁的柳宗元强,但比起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就差了许多。尤其是无论当时后世,都是“元白”并称,但他的个人形象与白居易简直无法相提并论。一次没有结局的恋爱,使他背上了“忍情”的名声;妻子死后再娶,又得到了“薄幸”的评价;好不容易达到事业的顶峰,做上了大唐帝国的宰相,但位置未坐稳就被挤了下来,还让他背上了趋炎附势、卑劣无耻的骂名。
宋代以来,提起元稹,我们见到的都是讽刺、挖苦、批评。自以为耿直实则鲁莽没有头脑的石介,在《上郭殿院书》中发难说,元稹没有忠骨只有佞气,没有正色只有谀容,溜须拍马,侍奉权贵,虽然登上了宰相之外,可无所作为,对国家民族没有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君子鄙之,史臣讥之,万世之下,为后人贱”。
元稹有首诗《梦上天》,写他做梦时被人唤醒:“哭声厌咽旁人恶,唤起惊悲泪飘露。千惭万谢唤厌人,向使无君终不寤。”明人何孟春《余冬诗话》因此编造了一个故事,说元稹进入中书省办公后,讨厌他的人边驱赶苍蝇边唠叨:哪里来的苍蝇,这样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也混到这样来了。何孟春先生还说,听到赶苍蝇者的唠叨,元稹是不是该从梦中醒过来呢?
在当今有些读者眼里,元稹的形象似乎有所好转,至少大家不把他比喻为苍蝇,顶多看成一只花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不知疲倦,不愿驻足片刻的那种花蝴蝶。大家都说,元稹虽然多情,但他痴情。每一朵儿面前他都说着动人的情话,这情话如此动人,连他自己都被感动了,以为自己会从一而终。不过,看到下一朵花时,他又深深地感动了。这博爱的形象,让人马上联想到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那位段皇帝。
最权威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则认为元稹根本不是多情而是多奸诈。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微之年十五以明经擢第,而其后复举制科者,乃改正其由明经出身之途径,正如其弃寒族之双文,而婚高门之韦氏。于仕于婚,皆不惮改辙,以增高其政治社会之地位者也。抑更推言之,微之之贬江陵,实由忤触权贵阉宦,及其沦谪既久,忽尔变节,乃竞干谀近幸,致身通显。则其仕宦,亦与婚姻同一无节操之守。惟窥时趋势,以取利自肥耳。综其一生行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岂其多情哉,实多诈而已矣。”
陈寅恪先生说,元稹抛弃初恋情人改娶名门望族女子,抛弃原来痛恨宦官的立场而依附奉承,都是没有操守的表现,瞅准时机,取利自肥,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实惠与好处。他哪里是多情博爱,情不能已,分明是狡猾得很。权威的评论,自然少有人敢质疑。于是元稹薄情而奸诈,几乎成为时人共识。要想给他翻案,就要有超人的力气。还是先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打击他。
陈寅恪先生说,元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为可恶也”,意思是政治这东西——封建时代的,本来不太干净,耍点手腕,出卖气节,换个高官来做,虽然不可取,但也不那么令人讨厌,反正官员们(封建时代的)都彼此彼此,这样做也不醒目。可恨的是元稹玷污了纯洁的爱情,把婚姻也当作向上攀附的阶梯,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元稹如何出卖自己纯洁的爱情?一般人都认为,最有力证据是他自己的供述。元稹写过一部著名小说《莺莺传》,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风度潇洒而意志坚定,凡是不合乎礼的事他从来不做,即使有些场合要牺牲身体去应酬,他也只表面上逢场做戏般敷衍着,所以二十三岁的人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女色。他自己的解释是,他不是没有感情,而是没有遇到让他动情的人。不久,张生到蒲州游览,寄居在当地的普救寺。恰好崔家夫人带着一家老小要回长安,路过蒲州,也暂住在这个寺庙中。更巧的是这位夫人姓郑,排起来是张生的“转折亲”,是他远族的姨母。不巧的是,当时官兵失去控制,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多,顿时惶恐起来,后来张生挺身而出,托关系找到人马来保护崔家人。
郑姨母感激张生的恩德,摆酒席款待张生,还让自己的女儿莺莺出来拜见这个远房的表哥。本来张生以为自己只是见义勇为,没有英雄救美的不良动机,但一见表妹,神魂颠倒,再也迈不动双脚。后来绞尽脑汁找上莺莺表妹的丫鬟红娘,用艳词——当时的情书表达出自己的心事。莺莺表妹动情了,约好日子邀他去西厢幽会。张生兴冲冲赶去,莺莺又变脸了,将他训斥了一顿。正当张生徘徊无主、感到绝望之时,莺莺又主动前来与他幽会,并经常性同居。
过了几个月,张生离开寺庙前去首都参加考试,谁知考试失利,于是他不得不滞留在京城。莺莺表妹深明大义,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书信表示慰问,并奉上贴心的小礼物。这封信文采飞扬,比现在的有些“宝贝”写得还要好。张生很得意,把表妹的这封情书拿出来四处炫耀,一时间让京城的才子们相顾失色。不过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莺莺的幸福,张生还是理智地与表妹分手了。大约一年后,张生有了自己的家庭,莺莺表妹也顺利的嫁人了。等到后来张生路过表妹的婆家希望再见上一面时,已为他人妇的莺莺表妹坚决拒绝了,张生很惆怅,莺莺表妹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略通款曲:“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后来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首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两人彻底断绝了音信。
这个故事,大家肯定越看越眼熟:邂逅惊艳,一见钟情;诗柬传话,小婢通容;花前月下,幽会西厢;海誓山盟,私订终身……这不就是《西厢记》吗?连约会的情诗都是一样,当年学习《西厢记》,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首《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幽会的情书都写得这样雅致,真让人仰慕。不过,结尾有所不同,《西厢记》是有情的终成了眷属,《莺莺传》却是劳燕分飞,天各一方。问题也正出在结尾上。《西厢记》大团圆的结局,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这也是文学史上所强调的进步意义;而《莺莺传》站在表妹莺莺的角度来看,则是表哥张生始乱终弃,这种薄情寡义的举动注定要遭到历史的唾弃,尤其是随着妇女地位的不断高涨,涨到张生难望其项背的程度。
更重要的问题,则是张生犯了错误后态度很恶劣,不仅不自我反省,不做出一副追悔莫及、撕心裂肺的可怜模样,还振振有辞地自我辩解。在作者元稹问及他为什么要与楚楚可怜、深情款款的莺莺表妹分手时,张生义正词严地说:莺莺表妹乃天生尤物,诱惑力与破坏力都过于强大,当年商纣王、周幽王都是为这样的尤物而葬送了江山,遭受天下人嗤笑。现在,我的德行还不足以克制表妹那样的尤物,我只有克制自己的感情了。
把绝情都说得这样正大光明,说得这么崇高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也让人佩服有时候人真的可以无耻到那种地步。最致命的问题则是,宋代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认定《莺莺传》这部小说是作者的自传,元稹就是张生的原型。这群专家里包括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如刘克庄、胡应麟、鲁迅、陈寅恪、汪辟疆,他们众口一词,咬定张生就是元稹。既然权威们言之凿凿,大家就都对元稹痛恨起来。为人应该讲良心与道德,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即使偶尔做了也千万不要说,一个人偷偷去笑可以了。最可恶的是做了坏事还把它写成小说,得意洋洋地到处宣扬,惟恐别人不知道,这就有些“衙内”风范了。
也不是没有人为元稹辩解。大学问家王士祯就在《池北偶谈》中说,元稹在他的作品中教育小朋友时称自己行为端正,从来不涉足烟花场所,是一个典型的正人君子,“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他怎么会做出这等风流之事呢?马上有人批评王士祯:这种自我吹嘘的话也能作为证据,太幼稚了吧,更何况是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即使经常出入这种场所,只要不抓现行,他都会死不认帐。退一步说,不进倡优之门还不等于没有感情失足。于是张生就是元稹的“马甲”几乎成为定论。
陈寅恪是二十世纪最痛恨元稹的国学大师,另一位也让我们崇拜得不敢呼气国学大师钱钟书,却在这个问题上与陈寅恪大师打上了擂台。1978年,钱钟书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欧洲汉学家第26次大会,并作了《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的宣讲。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 使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就是说,少了一些烦琐无谓的考据、盲目的材料崇拜,多了一些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学习研究,他说:譬如解放前有位大学者(其实就是陈寅恪先生)在讨论白居易《长恨歌》时,花费博学与细心来解答“杨贵妃入宫时是否处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比西方研究的“济慈喝什么稀饭?”“普希金抽不抽烟”等话柄更无谓的。
后来,钱夫人杨绛先生对钱先生的意思进行了清楚地阐释,她写了一篇《事实——故事——真实》的文章,明确反对陈寅恪大师的说法(当然,也包括研究方法),认为文学真实不同于历史事实,文学形象不同于是历史人物。陈先生是在以读史的方法读诗。
如今,又有人持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考据的角度论述张生原非元稹。以陈寅恪为代表的考据派精心搜集的证据有那些呢?
首先,元稹为一位姨母郑氏写过墓志铭,里面叙述了元稹曾在战乱中保护她们一家人——问题是这是宋人说的,原文谁也没有见过。
其次,元稹年轻的时候到过故事发生的那个蒲州,元稹的经历同张生很接近。同时,元稹写过很多诗,就是回忆当年同居的岁月,如元和四年(809),三十一岁的元稹所的写《嘉陵驿》其一:“墙外花枝压短墙,月明还照半张床。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那墙、那床、那西畔廊,分明就是十年前幽会的场景。时间过去了将近十年,他还清楚地记得那些片段,试问:他若不是主人公,又怎会有这样刻骨铭心的记忆?
又如元和十四年(819),四十一岁的元稹所写的《春晓》:“半是天明半未明,睡闻花气醉闻莺。狌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看看《莺莺传》:“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二十年在庄严肃穆的寺庙里发生的那段缠绵爱情,那段同居的岁月,随着钟声又浮现在诗人眼前。
最后,《莺莺传》原名《传奇》——比张爱铃的小说要早许多,侵权的应该是后者——唐传奇虽有开始出现有意识的虚构,但许多作品都有史实的影子存在。
但是,反对派说,即使有这样一个姨母,到过蒲州,经历接近(他们认为所有的这些说法都缺乏有力的依据),就能说明张生就是元稹吗?
也许有人要问张生是不是元稹这个问题有那么重要吗?目前比较负责任的答案就是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涉及了两位顶级国学大师,涉及到了两种阅读唐传奇的方式或角度:究竟是重史料还是重想象,这是个问题,是一个学者们必须思索的问题,好比哈姆雷特必须思索是生还是死一样。
至于对元稹本人,反而不那么重要了,即使他不是传奇中那位薄情的张生,他在读者中的形象已经不会有本质的改变,毕竟臀部上的那块红斑已经深深地映在人们的脑海中了,人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风流才子来作为谴责的对象,写这样故事的人、宣扬忍情的他不下地狱,谁入地狱?何况后来者从他身上已经吸取了教训,不再给人留下把柄,**电视开头都要强调“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故事里的事,不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
陈寅恪先生的双重证据法是二十世纪的重大贡献,据说对传统文化研究者的思维方式都所改变。在材料的挖掘与利用上,陈寅恪先生别具只眼,往往能从寻常材料中寻觅出旁人难以察觉的线索,他不仅考证出了张生就是元稹,还进一步考索出莺莺表妹的真实身份。陈先生认为由于《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而“会真”为当时习用之语,为遇仙或游仙之谓,唐代“仙”之类的名称多用作妖艳妇人或风流放诞女道士之代称,亦有以之来称呼娼伎者。这样,莺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有宽厚的学者说,莺莺出身寒族,且颇有伎女之嫌疑,而伎女在当时亦为之一种,其身份介于婢妾之间,兼带伶人性质。当时娶伎女为妾者甚多,而娶伎为妻则仍为时论所不许。
倘若是这样,那么人们对元稹的好感就会增加若干。唐代举子与青楼女子间的故事很多,据说后来差不多成为了一个传统。描写他们故事的传奇也很多,其中固然有一波三折而终成眷属者如《李娃传》,但毕竟是少数,其几率略低于今天买**中头等奖的概率。娶这样的女孩子为妻子,在当时而言,惟一的可能性就是男主角如《李娃传》那样被自己的家庭所抛弃,而且女主角又立下了惊天的功勋。
元稹早年的生活虽然不太顺利,但也没有象《李娃传》中的郑生那样流落街头。在他八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两位兄长谁也不愿奉养后母和这位小弟弟以及两位妹妹。但元稹还有伟大的舅父与姨夫,他们不但照料元稹母子三人(元稹的二姐已出家为尼)的生活,还督促元稹好好学习。据说元稹九岁的时候,姨兄胡灵之就开始辅导他写诗作赋。当然,由于姨兄当“家庭教师”,管理上不免松懈,少年的元稹度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幸福时光,经常可以去走马打猎、欣赏歌舞乃至看人赌博。
元稹学习条件很不好,他自己似乎也不太努力,从来没有听说他因为读书写字而口舌生疮的故事,但十五岁那年,他就明经及第了,可见他确乎是个天生的才子——有学者通过认真考证认为元稹是十五岁参加考试,第二年才公布成绩,所以应该算十六岁登第,那就姑且算作是十六登第吧,十六岁登第的元稹还是一个天生的才子。唐人都认为明经科考试难度远远小于进士科,不过在我等后人看来,背诵那些经书及其注疏远比胡诌几句打油诗更难。
登第后的元稹一直寓居在长安的开元观里,等待吏部安排工作。大约在二十岁前后,传说他到过蒲州,但究竟为什么而去,具体何时而去,还不太清楚,或许就是为“保护”莺莺表妹而去蒲州的吧。总之,二十二岁那年,也就是贞元十六年(800),元稹肯定回到了长安,因为他明经及第已经七年了,按照规定,吏部给他安排了工作。
贞元十九年(803),是元稹的幸运年。这一年三月,他与白居易八人一起通过了制科考试,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仕途上的一个重要关口。明经科出身的人,总会遭受一些白眼。传说当年他去看望李贺,送上名片,李贺当即关门拒绝,说他与考明经的人没有共同语言。现在,他通过平判科考试,终于扬眉吐气了,好比一个三流大学的本科生终于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可以大声地和周围的人谈论文凭问题了。
这一年,他与白居易成为了朋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而是那种能够进行心灵交流、真正相知的朋友,这也是白居易在《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说的“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才华相捋的两人,相互敬重,其情谊之深厚,放在今天甚至可能引起误解。《本事诗》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元稹为御史的时候,到梓潼去办案。白居易在京城与人游玩慈恩寺后花下小酌,想念老友而赋诗一首寄给元稹:“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元稹正好到了褒城,也寄来《梦游》诗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诗中说,他梦见白居易在慈恩寺游玩。于是前人感叹说:“千里神交,合若符契,友朋之道,不期至欤。”白居易谪居江州时,元稹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让后世敬叹:
残灯无焰影憧憧,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一年,元稹还成为了新郎官,新娘子韦丛是韦夏卿的幼女。韦夏卿何许人也,前年为京城最高长官即京兆尹,此年三月时为太子宾客,十月即为东都留守、东都畿汝防御使。可见韦丛身份尊贵,与莺莺表妹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新娘子只是普通官宦的女儿,即使元稹曾经做过始乱终弃等伤天害理的事,也不会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响。如今,即使元稹是与莺莺表妹友好分手,也不能阻止他人对有些事有所联想。
元稹主观上应该有攀附权贵的故意,不过更主要的是遵从习俗,陈寅恪先生指出:“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这样的婚姻,元稹会感到荣耀,但作为才子,失落、无奈的情绪也会出现。婚后,他与妻子随岳父到东都洛阳,在诗歌里,他自嘲道:
紫垣驺骑入华居,公子文衣护锦舆。眠阁书生复何事,也骑羸马从尚书。
这里,他分明感受到自己与岳丈一家不太和谐,高头大马昂然进入奢华的公馆,锦衣绣袍簇拥着华丽的骄子,一介书生骑着瘦马不紧不慢地跟随在后面,难堪的情绪里还有那么一丝清高、一份矜持,趋炎附势的丑态还是看不出来。
元稹从这么婚事获得了多大实惠呢?可能增长了一些见识,有机会欣赏为高级官员奉献的歌舞演出:“谢傅堂前音乐和,狗儿吹笛胆娘歌。花园欲盛千场饮,水阁初成百度过。”诗中的“谢傅”,就是他的老丈人。至于元稹的经济状况与仕宦环境,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他的生活依然拮据,看看他回忆当年生活的诗篇: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家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簪。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尤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结婚的当年,他就清楚地知道丈人已经准备隐退了,并希望他老人家走得更坚决:“谢公潜有东山意,已向朱门启洞门。大隐犹疑恋朝市,不如名作罢归园。”更何况,婚后第二年,老丈人就奔赴黄泉而去了。至于元稹在官场上成功,主要得力于他潜心的复习,得力于婚后第三年的那场考试,得力于兵部尚书裴垍的赏识。
元稹在这场婚事中最大的收获,还是美满的爱情与甜蜜的幸福。七年后,妻子韦丛死后,元稹写了大量诗篇寄托自己的哀思,如《谴悲怀三首》、《离思五首》、《六年春遣怀八首》、《杂忆五首》、《妻满月日相唁》等,看看下面这首: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闲坐时想起了你,心中的悲苦就难以抑制,为你伤悲也为我自己。没有你在我身边,就算能活到一百岁,又有什么滋味。晋朝的邓攸没有儿子,他知道这是命中注定的;潘岳丧妻后写《悼亡》诗,也换回不来妻子的生命。分离的结局,难道真的是上天注定?除了死后我们会埋葬在一起,还能期望什么呢?来生相见,更是奢望!如今惟有长夜不眠来报答你当日的痴情。很难想象,一个薄幸之人,一个“巧于婚”的人,能够写出如此深情的诗歌。最让人难忘的,还有那首《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对他的婚姻生活这样愤怒,为什么有人抓住普救寺的那件事情死不松手?唐朝的才子灿若群星,有几人如此深情?又有几人对他们的妻子念念不忘?倘若韦丛地下有知,看到这样的诗篇,定会认为自己是唐朝最幸福的女人。即使是莺莺表妹,看到元稹那些怀念往日幽会的诗篇,也定会感动:一二十年过去了,表哥还如此挂念,比起那些一场游戏一场梦者,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挟妓游东山”、流连花丛者,很少受到谴责,而付出了真情,还备受斥责。宋代野史《云溪友议》说韦丛刚死不久,元稹又与女诗人薛涛有了绯闻,而且又是始乱终弃的那种。元稹自己可能会嗤之以鼻,因为薛涛年龄比他整整大上了十九岁,且两人未曾谋面。但这种消息,又怎么会让看客轻易放过呢?今天戏说“元稹”者,依然津津乐道于这点“风流韵事”。
元和十年(815)左右,元稹又与裴淑成婚,此时元稹三十七岁。有人跳出来质问元稹:你说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什么妻子死去了四、五年就变心呢?看看王维,也是三十出头丧偶后,但人家终身未再娶。
王维不再娶妻子,却不能说明他痴情,因为他痴迷的是佛教。把他作为忠贞守节的榜样,想必王维也会不自在,因为这不是他的初衷。还有一些才子丧偶后将近十年未娶,如柳宗元,不过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到门当户对的女子,在这十年同居的女性不止两三人,非婚生子也不止一、两个。
元稹与裴淑的关系如何呢?有两个故事不能不让大家知道。长庆三年(823),四十五岁的元稹由同州刺史改任浙东观察使,裴淑不高兴,元稹写了一首诗《初除浙东妻有阻色因以四韵晓之》来安慰她:
嫁时五月归巴地,今日双旌上越州。兴庆首行千命妇,会稽旁带六诸侯。海楼翡翠闲相逐,镜水鸳鸯暖共游。我有主恩羞未报,君于此外更何求。
大和四年(830),五十二岁的元稹出镇武昌,写了一首《赠柔之》: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柔之就是裴淑的字,诗歌下有一小注:“稹自会稽到京,未逾月,出镇武昌,裴难之,稹赋诗相慰,裴亦以诗答”。意思是说,元稹从江南的会稽到京城,没有过一个月,就要远走出镇武昌,裴淑当然不愿意远走,于是元稹就写诗安慰她,裴淑也回赠了一首诗。在外为官,还很在意夫人的感受,在唐才子里也是绝无仅有的。大事尚且还要反复给妻子解释,给以劝慰,平时对妻子的尊重可想而知,这是不是唐代的好男人呢?但有人又不屑一顾了,说这是元稹哄骗女性的手腕而已。老婆情绪低落,能够主动去哄骗得她高高兴兴,这种境界不也是值得景仰吗?至于看客又云:“元稹的负心薄幸似有报应,先后曾有八个子女,七个一一夭折,只剩下一个女儿,算是绝后,这恐怕也是对他滥情的报应吧。”即使是戏说,还是厚道些好。在一个宣扬“夕阳红”的文明年代,对于元稹的合法再婚还指指点点,还要求他死去的妻子守节,未免与现代文明的宗旨背离甚远。
元稹有首《行宫》,煞是生动。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人生漫漫,闲极无聊的宫女们扯着玄宗的“八卦”来消磨岁月。元稹是否想到,自己也成了大家闲话的对象。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揭傒斯全集
作者: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
分类:I214
尺寸:
书号:
定价:
形态:510 页 - 846 章节
浏览: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网上冲浪更快更爽,下载 工具栏的 Firefox
全文目录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揭傒斯全集
揭傒斯全集目录
前言
诗集
卷一
杂诗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诗续集
文集
卷一制表
卷二书
卷三序
卷四序
卷五记
卷六记
卷七碑
卷八铭
卷九杂文
文集补遗
揭傒斯全集辑遗
诗
文
附录
附录一传纪
附录二赠答题咏
附录三序跋著录
附录四评论佚事
题饶家桥
江涨一首时西师未息
桃花鹦鹉
题江道士清虚馆
寄题信州德元观何真人长春亭
桂林歌赠胡秀才
送袁先辈之〓江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
衡山县晚渡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饮张氏别墅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
寄南岳圆上人
湖南宪使卢学士移病归颍舟次武昌辱问不肖姓名先奉寄三首
正月十二日寻卢学士船至汉口留诗为别
题张彦辅枯木
黄鹤山听雨得清字
至岳阳寄武昌诸生
三月二日闻西师捷口号
三月三日奉陪宪使程公游麻原第三谷宴藏书山房白雪楼
题曾观颐文集后
临川女
题王仲山所藏潇湘八景图
潇湘夜雨
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
平沙落雁
山市晴岚
江天暮雪
烟寺晓钟
渔村晚照
宿华盖山赠赵尊师
以事暂如武昌发临川
女儿浦歌
登古头陀寺最高处得照字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省
送尹十六善叟谒告归茶陵会〓贤兄处士
送黄五舅得武陵校官还辰州寓居省侍
山水图
远归曲戏赠李九时毅还江西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
秋兴亭得南字
寄题傅氏吾一齐
贫交行
送赵履道虞叔常还江右
晓坐张先生朝阳轩
张氏宅饮饯酒醒作
别武昌
秋风一首送邓东白归金溪
望葛市有怀故人卢子仪以附他舟不得上岸相见予往赴主一书院时卢寔送予至长沙今经其里乃不一造门能无憾乎至樊口作
过江州
南康夜泊闻庐阜钟声
庐山连尊师求真阳诗久诺之而未作一夕梦中得之因书以赠
汉荼陵侯庙
春日杂言
山堂晚兴
饮酒篇悼亡后作
梦两雏
初夏和邻友见新蝶并次其韵
梦武昌
游麻姑山
云关
飞练亭
涌雪亭
三峡桥
麻姑坛
程学士将赴翰林八月十有二日再命议事中书奉饯一首
卢学士奉旨南祀海岳繇钟陵相别闻尚宿留会稽有怀奉寄
喜赵顺昌官满来归
伤足不愈遣闷示友
病夜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
送雷山人游山
感梦
大饥行
蘘荷山
彭氏具庆图
送阿英童归杨氏
归故园新居落成后作
寄题朱氏真朴堂
寄题永丰刘氏暖翠亭
史馆独坐
张君寿鹄山隐居
文会图
山水图
寄题徐道士野愚轩
蜡梅太平雀
寄题鄱阳严氏悠然楼
送人从军
山水
廖氏皆春堂
寄题胡氏园趣亭
山晖图为刘尊师赋
渊明归兴图
赋得海上云送良上人归径山
新安许氏兰秀轩
寄题上饶郑氏菊庄
云锦溪棹歌七首
寄题傅尊师兄弟所作宁寿道院
我我亭诗
寄题邺下樊氏钟秀园
送人之淮东
山行
北楼雪后酒醒独吟
野鸭词
寄题冯掾东〓园亭
宿梁安峡梦故室有感
三月八日携二侄游麻姑山
送陈教授赴郴州
送赵仲远赴瓯宁
出三洪峡
闻熊从正呕血亡
游禅林寺喜得昌上人
山庄晚立有怀舍侄沆督获临川
哭王十良仲
雨述三篇
雪中同程汉翁程志可登吁江从姑山
春暮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
寄寿程翰林
熊英德哀辞
哭周隐君
北上登小孤山
长风沙夜泊
扬州阻风
望岳
初至京师和答友人病中见示
不寐呈何太虚
何郎失镜词
赠青城侯尊师次韵
雪中访史馆陈仲刚兄弟皆疾未适坐语留赠
送何太虚南归
重饯何太虚
赠友
赠茅山刘尊师
暮归
晓出顺承门有怀何太虚
赠洪参军兄弟
留署丞宅观古图玩和田大夫
和吴真人大明殿元旦早朝
赠颠上人
庐陵玄潭观旧藏许旌阳斩蛟剑兴国有一道士过庐陵窃之至于京师以献吴真人邀予赋诗遣还本观
登海王庄古丘作
读蒋临淮碑
寄题太子文学张希孟凝云石
吴歌一首送张清夫提举征东校官先还吴中
居庸行
登怀来县古城
南城怀古四首
石鼓
铜仪
悯忠寺
长春宫
京城闲居杂言八首
雨渡桥干岭
次龙门
偏岭作
还宿泺河嘴望行宫
去妇词
四友诗
送郭祥卿架阁还姑苏省觐赴广德幕府选为中书礼部不就
送虞德修
谒告南归夜过安民亭有怀宁志道
是夕梦故人吴东之凄然感怀
徐州对酒和曾编修
宿宝应
高邮夜泊读曾可则诗集
烈山和曾编修
入秦淮和曾编修
二月七日早过池州周同知出郭相迓风急〓驶遥望黯然
泊安庆和曾编修
小孤山次韵
赠别曾编修归庐陵葬学士兄
赠〓者黄生
山水卷
寄题临川西磵范氏寓居
访所亲
寻舍弟将至东牟宿野店
赠王郎
别乡友徐明初
题寿昌寺
奇童诗
题姑苏陆友仁所藏卫青印
俞氏看雨轩
赵照磨虚舟
寒猿饮水图
余道士抱朴斋
画鹰
题罗稚川所画临川罗益谦溪居图
四清图
题南顿孔氏复明诗卷
青山白云图
次韵陈明仲喜雨时初免先子丧
程汉翁隐居新城山中偶入城府寓童使君西园既日获谈讌何太虚有诗赠问且并予次韵奉和
赋双陆
自〓之临川晓发
题聂积道庭池大室
题陈掾菊庄
泊安庆
待潮
蛾眉亭
渔父
高邮城
淮阴阻雨
济州初度
杨柳青谣
病目二首呈程承旨
读黎景高佥事重修汉阳郎官湖李太白祠记爱其高简有法赋诗十韵寄题祠下
城南宴集分韵得与字
题集贤赵待制赠黎使君罗稚川所画秋芦群雁图
杂诗四首寄彭通复
读黎佥事安南志见所书与陈键始末有感而作
献张平章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五首
寄何得之隐居二首
二贞诗
送吴士一南归
题张道士所藏宋复古古木寒泉图
集贤文学士挽词
竹雀图
寄题集贤周待制悠然阁
题祝道士龙虎山先天观图
送田大夫修甫赴甘肃省幕
卢沟风雨送别图
马氏岩溪图
山水图
周待制致乐堂
送道士薛玄卿归江东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
大明殿退朝和周待制
奉饯集贤黄大学士宣抚山东河北
送张编修德元弃官归养永嘉
赵道士山水图
云中四老图
哭刘恩州致政
祖生诗
白莲诗
孤雌行为郾城徐节妇作
春风双秀图
送管录事赴东平走笔作
燕氏救兄诗
送人归蜀赴官云南
答胡明远述怀见示
送华尊师以天寿节奉诏祀武当
送客省冷副使归豫章觐省
杜从事元美戏彩堂
庐山郭教授数相〓不见忽闻归省却赴官云南寄五言一首为别以答愿交之意
寄题卢沟桥符氏雅集亭
和酬马伯庸供奉史馆闲题见示
送秦从事岩卿赴迁安令
集贤王大学士生朝
送马雍古御史抚谕河西
送周山人之辽东
李宫人琵琶引
高隐君诗
题上都崇真宫陈真人屋壁李学士所画墨竹
大驾既还独候驿传未得和陈真人见示
题邢先辈西壁山水图
送李掾还泰山
集贤大学士赵国公王开府庆八十应制
陵阳牟景阳以名祖父之子孙负奇才劲气而与世抹摋自台州教授入掾翰林一语不合竟弃去不顾以诗为别
结羊肠辞
刘承旨父大司徒邢国公庆九十应制
送周待制奉母归番阳勒碑却赴官池州
题吴越王答周克俭谢赐物及陈事宜状帖
题胡氏茂清亭
砚山诗
题集贤商学士所画太乙崇福宫东西壁山水图为张真人作
读於潜谢氏三世圹记皆自作石柱桃花二〓处
送黄道士
渊明归去来图
寿陈道人
题孙教授所藏三画
楚山秋晚
天台图
雪霁图
奉送大名安治中守沔阳
送徐道士归豫章西山
寄题新昌漆隐君桂轩
漆隐君作寿藏屋东筑亭曰可居求诗
题百丈辉长老所藏李仲宾之孙岁寒图
河东何彦诚善八分书及署书携家入吴楚间有盛名虽贫泊如也其至京城予未之识艺文少监孙转臣为言其人且邀予赋诗
寄题湖广平章道童归耕亭
题宪台张史雪谷轩
寄题江东应天山天谷庵
送成宜叔编修归南阳迎鲁学士因省觐
寄题馀干张氏让堂
周氏敖山驿水木清华亭
蔡七祖真人得朱文公所书读书二字以名其斋因请予赋
赋得吴歌送人归吴中
走笔赠眉山郑县尉之官缙云
过族侄
碧溪堂诗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送孙志言远游
达摩西归图
题蒋氏倥侗集
赠戴逸人
兴国赠赵先辈
和酬李九时毅
秋涧吟
画鸭
梦游麻原
题聂氏陶轩
清江黄氏池亭
参禅图
送王员外还朝
送涂云章访旧武昌却入京师
初春以事暂之庐陵过临江望孔庙丽泽楼
归舟
小孤山晓发和蔡思敬韵
安庆阻风和李提举韵
三月晦日舟中送春得诗字
大信晚泊呈舟中诸公
扬州蕃厘观琼花和壁间郑损诗
入黄河和李提举韵
过古宿迁和李提举韵
白杨河看月
过吕梁宿云梦城下相传汉高祖伪游云梦至此而得韩信后人因以名其城即彭越之故都也故老犹能历历指其处遂与诸公分韵赋诗予得黄字
纪见和李提举韵
歌风台和李提举
永济渠阻风呈李提举诸公
入〓和蔡思敬
宿武城和蔡思敬
过陵州和蔡思敬
皇舅墓
晓发齐家堰和李提举即事
河间郡治宋熙宁初尝建门曰瀛海之门其废已久皇庆初右师刘郎中出为总管方营度重建以代去不果郡人郭氏者出私帑成之至是翰林胡编修持太常陈博士所为序求予赋之为赋长
蔡氏四适堂诗
齿落
子陵独钓图
鼯鼠食瓜图
哭信州仙源观徐尊师
送泗州赵判官佐湖广省幕
送张天师归龙虎山
赠陈尊师归江东
送蔡思敬还豫章有怀辽阳李提举
潇湘八景图
孔林图诗
寿栎山诗为吴真人生朝作
雪竹初齐图
寿王枢副
李将军歌送李天民赴邵武军口巡检
桃源图
送主簿宗公赴官长乐
送人归豫章
送王留守宣慰荆湖
集贤大学士枢密副使王公既悬车之明年即所居西偏旧堂扁曰康乐赋诗述意猥蒙示及辄依韵奉和
奉题王大学士延佑二年奉使宣抚山东河北行卷
梦题墨梅
奉和王大学士康乐堂夜坐见示
送叶道士还庐山
题张尊师画
送徐长公归豫章
吉安老人
送太常掾陈存道教授广东
送播州杨宣慰归藩
前卫亲军百户张合剌普华丧其母于京师躬舆榇还广平又自穿坟以葬枢密王公作诗邀予赋
送徐元山
寄题括苍王氏东野二亭
耕雨
心远
寒夜
十一月七日吴特进初度
送唐尊师祠武当
送詹尊师归庐山
河西刘守中所临秦友谅衰柳飞蝉图
孤松篇寿王大学士
和族子节京城客思
登蓟丘
送雷巡检赴雅州
寿王枢副致政
赠淳真子张太古
许判官挽词
送何秀才南归
题金人王仲宝墨竹
胡编修挽词
送陈讲主奉诏校经罢归余杭
秋夜长
廖母诗
送宁上人归五公寺
慈化寺〓上人题黄金书华严经
谦上人自牧诗
送玄上人
寄姑苏张大监
送茂公
栾城范节妇郭氏诗
立春病述
答程敬甫见和
元宵和张伯贞
和刘录事春雪二十韵
奉和傅与砺对雨见怀
和傅与砺近日二首
胡氏方齐诗
二月三日病中闻王少监东阁梅花盛开因寄赠
诸公见和梅花之作因王少监言先平章在时所蓄凡百馀株今无二三矣乃复用前韵
予卧疾两月中朝诸老皆为之忧及少瘥皆为之喜感而有作
读中书除目
送吏部段尚书赴湖广行省参政二十韵
夜坐
花朝连雨花皆未开与同舍诸君谈诗学书走笔作
十六日监中诸官长携羊酒相过许彦温照磨有诗次韵为答
有客自南来
奎章马典签作淮南招隐图其父伯庸中丞为之题以赠郊祀法物简库使索赋
墨竹
奉和吴特进送萧炼师还江东
奉题近臣所藏天历御赐渭川千亩图
前太常孙院判凡四哭子而两岁两得之麦著作有诗予亦次韵
题萧焕有历临江兴国二郡及广东帅府三照磨政迹
题宋好古墨竹二首
明仁殿说书闻一之归省新安
寄题江阳毛氏天光云影阁
寄题丁左司崧岩精舍
题台掾王仲能所藏二画
李遵道枯木
唐子华山水
题陈道之所藏林和靖谢工部惠河阳法酝道服布财帖
送吴宗师弟归鄱阳
送孔惟中归临江
国子博士赵继〓既为乃祖丞相忠简公建祠闻喜董泽故居又乞为潮州推官修忠简谪居故祠赠以长句
胡氏嘉树轩
刘氏清修堂
送邓医士归庐陵
有一近侍西域人颇读书好画竹石多技能家在湃渭间有母尚存以久客京师将归省士大夫多为诗文以夸道之释源宗主洪司徒亦西人独作五言诗三十六韵以大义责之谓多技为童坚
丹阳束氏山居图
送傅与砺从事安南
谢氏松巢
寄题庐陵林氏华峰堂
送李唐卿御史赴西台
简氏七便面拟唐宋七名家作皆逼真
送刘遵道循史赴南台
听竹轩为王晋之著作赋
读庐陵黄琮以翁集诗甚清婉词亦秾丽集句尤工因题其后
连旬病卧闻集贤同修撰亦困雨潦兼疾未瘥乃蒙遣问奉寄二首
前舒城长燮理溥化自迁乐安善政日闻荐牍交至病中有怀作诗志喜
施道士无一斋
烟江秋晚图
张真人象山图
送张尊师奉使龙虎山召天师赴阙
寄题刘氏城隐
莆田渊上人自号珠海近还自五台极言光景之异又言尝游补陀补陀亦有之然百无一二见者於其归赋诗以赠之
画马
十月十八夜南郊斋宿梦先帝召见便殿手赐橘花一枝有感而作
温日观葡萄
送周道士兼简江〓陈众仲提举
徐道士还茅山求友云诗走笔作
病中初度〓江严仁安周仕雅欧阳伯诚周伯达临江陈道之庐陵彭宗建乡友熊可大张伯贞九原陈伯丰各以歌诗见贻而楚国程文宪公之孙敬甫独宠以百韵仆故程公客也俯仰今昔慷
宣城张尊师玄谷轩
孙氏世德碑
送林彦广南镇行香
张节妇诗
题江东王使君所序张道士祷雨卷后
雪中脊令图
王宪章
寿吴大宗师
虎图行
题黄文学所作南康杂造局使曹君寿诗工粮记后
送简河源
云岩
送汪司徒致政归巩昌
题欧阳龙南所藏双龙图
题许参政所藏刘伯熙青山白云图
双秀图
题欧阳龙南所藏罗稚川秋江晚景图
张尊师夏山图
干勒源云山图为天台项子虚作
送熊秀才归江东
甯节妇诗
龙门和刘修撰
暘谷图
和刘修撰即事
早起宴坐和虞学士壁间韵
进士张子高得邛州判官归成都
赠项炼师
题御书雪林二字赐赵中丞应制
送仕虞掾刘立道分教沔阳
大驾既幸上都率奎章诸生之留京者读书宫南史馆中得大热疾势危甚项均子虚视之一药而起为赋五言一首为谢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御马图
杜节妇诗
文瑞图
敕勒秋风
乌桓夕照
滦河晓月
松林夜雨
天山秋猎
陵台晚眺
古木图
送李伯傅宰归善
赵永嘉敬叔为予言瑞安有隐者曰唐景瑞尝有荐于行中书省中书用为宗晦书院山长不起因自号清节处士求为赋诗
渊明归去图
送人赴广州医官
刘汉璋挽词
奉和翰林张学士寄题平江重建姑苏台
题贺张仲渊使君自平江拜吏部尚书诗卷
雪岩走笔次韵
追和虞学士陈助教宴董尊师城东杏花下之作
题何昭文所画归来图
和张太乙秋兴十首
题龚友辅缵古斋诗
河东周时用远临寓舍喜而有作
题张彦辅所画仙岩王氏野外堂图
大德己亥予拜清退先生王道傅於贵溪之西昂有谢惠陶原集诗后三十有八年其诸孙天明至京师忽以见示予览之愧甚亟欲毁去恐乖久要之情且欲存以为少作之戒因再用前韵志感
上在岭南时居独秀山寿甯禅寺有近臣宽者里不花自易名法恩愿为上出家祝厘赐御书为识及即位赐名亦辇真省吉日侍左右乃以旧所赐御书装潢请赋
临川曾君俊始自豫章从故人入京师未尝请於其父也及以书报父乃以诗寄之词意悃恳读而为之和
送许可与赴武昌水陆事产提举
寄题王氏孝义堂
题龙虎山张太乙竹石
和酬徐则韶见示九月游西山之作
题高丽幼上人所藏金人画苏子瞻游赤壁图
折枝十韵
梅
桃
来禽
栀子
茶
兰
葵
月丹
木香
月桂
张氏孝义诗
张氏望松亭
送笃御史赴南台
云山春晓图
保宝御史为南台从事时识文宗於潜邸尝御书其名以赐之因观宸翰感极成诗
寄题张尊师壶州道院
送奎章阁属王可宾归陈州
玛瑙石
送孔文学赴大庾巡检
题张使君弃官学道诗卷
渊明归去来图
秋夜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送龚立民之南康学正
题胡虔汲水蕃部图应制
耿孝子
奉同柯博士甘内掾下直赋
送秘书李道济赴峡州幕
送乡人佑上人从师归当阳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
送王伯循编修赴南台御史
二月朔日雪中题欧阳少监所藏宋好古画竹
送苏尊师归茅山
奉送全平章赴任江西
赵孝子
送阴阳萧教授赴浏阳
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送聂太祝赴潮州录事
送户曹掾于孔昭赴南台掾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
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词
柏堂诗
题内府四画应制
宋徽宗成平殿曲宴蔡京图御画御记
曹将军下槽马图
韩滉土星像
韩干马
题辛澄莲花观音像应制
忆昨四首
寄题张齐公庙
寄兄
寄题杨教授菊庄
送谭仲章归长沙
送郑司狱归衢州却赴调京师
六月七日得庐陵刘仲高及儿子汯书用集贤孙伯刚韵寄意
雨中感怀和壁间虞学士韵
我有八尺驹
关尊师松壑图
题临川黄炼师入京赠行诗卷
醉学士图
龚氏皆山楼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
赠吴主一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二首
赋得春雁送张郎中省觐扬州
所藏远山图
题陈氏松巢图
重送曾应奉及周邹诸君子
杂诗
写兴五首寿吴大宗师
雨中作
送刘旌德
题渊明抚松图
题赵子昂寒翠图
送冯尊师还岳阳
题芦雁四首
题李陵送苏武图
题风烟雪月四梅图
题牧羊图
题草虫图二首
再题二首
题石头和尚草庵图
题何尊师画牛图
题柯博士为方叔高所画墨竹
丘氏南陵月矶亭
题四梅图
题蒲萄
从他痛辞
赠许道士
题李见心小蓬莱
黄母吴氏挽歌
送墨工潘生还临江
武冈扶丘山紫府延寿宫宋张真人守静所居也至今祷雨旸辄应其徒纯真子饶君礼诚延佑中入京师为今玄教大宗师吴公所知居太乙延福宫十五年将南还山中诗以送之
题渔樵问答图
题刘商观弈图李伯时临苏子瞻跋茅君彦刻
题陈所翁双龙图为寅上人作
题玉笥山邵道士所藏宋方奉使赠刘道士
题彭尊师祷雨诗卷
题春龙听雷图
送黄判官归江西
和刘修撰十二辰诗
发临湘得风
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特封济南公致仕赠效忠宣力佐命功臣荣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齐国公谥忠襄张荣加赠推忠宣力正义佐命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
妻齐国夫人宋氏进封济南王夫人制
诸王忽都答儿追封云安王谥忠武制
诸王罗罗〓追封保宁王谥昭义制
申命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制
进至大圣德颂表
皇太后加尊号监修国史府贺表
天寿节监修国史府贺表
元旦翰林国史院贺皇太后表
天寿节代蒙古国子监贺表
上再即位奎章阁贺表
奎章阁贺正表
册皇太子奎章阁贺表
圣节贺表
奎章阁贺表
艺文监贺表
又
又
上李秦公书
与尚书右丞书
答胡汲仲书
与萧维斗书
吴清宁文集序
丰水续志序
萧孚有诗序
孔氏谱序
重修揭氏族谱序
送刘旌德序
通鉴纲目书法序
范先生诗序
书王鼎翁文集后序
城南宴集诗后序
送胡伯友拜孔林序
送张掾序
送陈文学序
赠医者汤伯高序
夷白先生集序
纯德先生梅西集序
送程叔永南归序
送族子时益赴南康主簿序
送李克俊赴长兴州同知序
送刘真叟赴广东宪幕诗序
宋史论序
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正序
送张都事序
送艺林库提点毕申达弃官归养诗序
送也速答儿赤序
〓溪先生文集序
无底书囊序
临江路张同知自然颂序
送燮元溥序
送彭仲宝赴水北巡检序
富州重修学记
全州学记
舒城县龙眠书院记
涿州孔子庙礼器记
增城三皇庙记
建都水分监记
安福州东岳庙记
浮云道院记
抚州灵感庙记
胡氏园趣亭记
杨氏忠节祠记
孝通庙记
易州定兴县城隍庙记
庐江县学明伦堂记
靖州广德书院记
广州增城县学记
陟亭记
善馀堂记
进德堂记
常州通真观修造记
袁州宜春县逢溪山圣寿寺记
庐陵县丞冯君修造记
昭勇庙卷雪楼记
法印寺记
冲玄观记
彭州学记
大元敕赐修堰碑
重建济州会源〓碑
天华万寿宫碑
临江路玉笥山万寿承天宫碑
敕赐汉昭烈帝庙碑
双节庙碑
龚先生碑
严先生碑
乐丘碑
大元敕赐正奉大夫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董公神道碑
赵功可墓志铭
奔清甫墓志铭
处士杨君墓志铭
饶隐君墓志铭
萧景能墓志铭
郑隐君墓碣
杨隐君叔芳墓志铭
杨隐君叔宏墓志铭
甘景行墓志铭
故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吕公墓志铭
奉议大夫平江路嘉定州知州甘公士廉墓志铭
故赠奉训大夫滕州知州飞骑尉追封滕县男文君顺墓志铭
逸士徐君墓志铭
逸士陈君墓志铭
何先生墓志铭
靖逸处士熊公墓志铭
刘先生墓志铭
刘福墓志铭
吾读吾书斋铭
孝友堂铭
潭心斋铭
思无邪斋铭
读书处铭
忍恕堂铭
方寸间铭
天马赞
仙茅述
静虚解
杨楚经字说
题昔刺使宋图后
题邹福诗后
幽忧赋
故叔父常轩五府君哀辞
九招一首为故嗣汉三十八代天师张留公作
祭赵供奉文
李节妇传
桂阳县尹范君墓志铭
题明皇出游图应制
题季安中白翎雀
寄题武宽则湖山堂
题信上人春兰秋蕙
周氏慈云庵
题花鸟图
海棠
四爱题咏
望云道中
望云感秋
题玄妙观
开元宫碑诗
开元宫图诗
诗宗正法眼藏
傅与砺诗集序
送傅与砺序
欧阳先生集序
吴澄神道碑
金台集后序
潞阳郡公墓志铭略
王顺神道碑记
元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豫章揭公墓志铭
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揭公神道碑
元史揭傒斯传
丰城县志揭傒斯传
送程以文兼柬揭曼硕
遇曼硕有赠
酬揭曼硕重赠
访程汉翁不遇赋寄
酬揭曼硕赠别
和揭曼硕茂才揭尝过临不遇留题墙壁
题揭曼硕诗卷
和揭曼硕兼怀武昌名胜
读揭文安集
正月二十日寿揭学士
秋日怀揭翰林
夜宿揭监丞斋馆
奉和揭监丞立春病中之作
近日
揭监丞枉和仍韵奉谢
对雨怀揭监丞病起
和揭监丞闻王少监宅二月梅花盛开
重午寓揭公馆
九日同陈道之携酒过揭公
寄陈维祯兼呈揭公公许为故妻作传
题楼碧山为淦龚舜咨赋
揭学士舍我归丰城大雨阻江干五日
奉和揭学士听松轩
呈揭曼硕学士
题授经郎献书图
揭学士过武康山中十日薛外史江东未至孤坐予因戏笔破闷
省郎中检校陪集贤揭学士宴集约赋十韵得清字
天马
京城访揭曼硕秘书
挽揭曼硕学士
翰林国史院祭揭侍讲文
汲古阁本跋
千顷堂书目
补辽金元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则
豫章丛书本跋
木天禁语一则
辍耕录三则
柳待制文集跋
元史柳贯传
诗薮十三则
柳亭诗话一则
池北偶谈一则
漫堂说诗一则
说诗〓语一则
寒厅诗话一则
尧山堂外纪一则
古欢堂集杂著一则
元诗纪事二则
王映霞有一个昵称“菱角白”来形容她的美丽。她的父亲金炳勋去世得早,她和母亲住在祖父、杭州名人王二男的家里。跟爷爷学诗词,打好国学基础。她和郁达夫之间的感情纠葛是复杂的,因为它牵涉到李。王映霞二十岁时嫁给了郁达夫。郁达夫比她大十二岁,她从一开始就种下了矛盾的根。郁达夫给王映霞写了一封求爱信,信中说:“照我说的去做,就很难说了。对你来说只有感激和愉悦。若有变故,神人共击。”但订婚后,郁达夫并没有处理原配妻子孙权和她的孩子。当时,王映霞并不关心这些,而看中了郁达夫这位中年浪漫主义学者。婚后,王映霞发挥妻子的柔情,除了竭尽全力与郁达夫共筑爱巢外,还每天有目的地准备鸡汁、甲鱼、黄芪炖老鸭,尽力滋养丈夫的肺结核。郁达夫还以《九日记》的形式在报刊上发表他对王映霞的爱情,使人们知道他有一个贤惠、聪明、美丽的妻子。这时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夫妻俩更加恩爱,过了五年的甜蜜生活。1933年,他们一家从上海搬到杭州,在那里建了一个“简陋的小屋”居住。郁达夫这一次的举动是为了避免戴笠对王映霞的追求。郁达夫,军队系统的老大,惹不起。当他在上海时,他试图限制王映霞,告诉她少参加社交活动。到杭州后,郁达夫深居简出,每天读书、散步。过了平静的生活,很快就去了福州工作。杭州是王映霞的故乡,王映霞也迅速成为杭州社交场合的红星。女人都是水做的,女人都有很强的虚荣心,尤其是美女。如果有几个人替她出席,她会忘乎所以,失去理智。王映霞渐渐觉得她和郁达夫在过去的八年里生了四个孩子是一个错误。她被他们束缚住了,没有享受到幸福的生活。第三个儿子死了,她把剩下的三个儿子交给母亲王照顾,并请了两个姑姑帮忙。我无时无刻不在打扮,无时无刻不在社交,或者在风雨飘摇的小屋里招待客人。饭后不避男女,也不想废话,讲笑话不虐。风雨飘摇的小屋已经成为男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草堂的风雨,引来蜜蜂蝴蝶的魅力,已经铺天盖地,远在福州的郁达夫却毫无头绪。直到王映霞已经投入了别人的怀抱,郁达夫才意识到这一点。他一再敦促王映霞和他一起住在福州。虽然王映霞按照吩咐来到了南方,但他只住了三个月就以水土不服为由回到了杭州。此时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并于1937年8月13日对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杭州危在旦夕。王映霞随家人在浙西山区丽水避难,与爱人住在隔壁,引发不少流言蜚语。这个情人就是戴笠。犹达溧水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和她的家人去了武汉。我以为可以切断他们的关系,却截获了他们之间三封恶心的情书。郁达夫非常生气,他拍下了这三封情书,并在朋友中广泛传播,希望王映霞撤退。王映霞无所谓,只是不辞而别。郁达夫彻夜未眠。窗外王映霞洗过晾干的纱衫还挂在那里。郁达夫看着看着越来越生气,却又无能为力。他拿起一支笔,蘸上浓墨,在纱衫上写下:“下一任王妾再嫁之遗”!并写诗一首:冯去台,夜越来越长,拾灯便显嫁衣;教你晨穿金线,如此绣护玉堂。蓝天有星落,夜无横塘梦;武昌总是悲伤的,看着侯门更是心痛。当“后门”指戴笠府邸时,郁达夫只能对它“断肠”。但是
于是戴笠通过中间人做了郁达夫的工作,郁达夫在报纸上刊登了道歉启事,王映霞写了一封“悔过书”,于是双方言归于好。此时武汉局势吃紧,郁达夫带领家人逃到洞庭湖南岸的湖南汉寿。在凉爽的秋天,犹达独自去福州工作。一个多月后,汉寿面临战乱,王映霞带着家人坐火车东行,再到浙西江山。郁达夫甚至准备了一封信和一封电报,催促王映霞暂时离开他的岳母和两个孩子,王映霞和他的大儿子匆匆赶往福州。到了福州,郁达夫告诉王映霞:“我已经同意受聘于新加坡《星洲日报》,不久就要带你们母子去南洋。”王映霞惊讶地说:“那浙西的母亲和孩子呢?”郁达夫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已经请朋友们好好照顾我了!事情急,很难全面!”郁达夫的想法很明显。国内已经是烽火连天,他老婆总想在浙西山区瞎转悠,无非是旧情。为了逃避战争,也为了彻底断绝王映霞与旧情人的联系,他同意了《星洲日报》的婚约,带着王映霞去了南洋。眼不见心不烦,一切从头开始。寻找婚姻中的第二春。王映霞别无选择,只好跟随郁达夫来到南洋,那是1938年底。王映霞总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到了新加坡,他还天天惦记着她的浙西山区,天天和郁达夫吵架。郁达夫实在忍无可忍,就把《毁家诗》寄到香港《大风旬刊》出版。内容包括余和王这两年婚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19首诗,一个词汇,所有的细节都被记录和注释,用词犀利,没有回旋的余地。对王映霞的人品大发雷霆。写了几封信寄给《大风旬刊》,痛骂郁达夫是“欺世的流氓书生”、“披着人皮欺女的畜生”、“疯狂变态的小人”。于是他们互相揭伤疤,冷战分开,最后王映霞远赴辽内岛执行他第二次离家出走的消息。1940年8月中旬,王映霞独自回到中国。在香港飞到战时首都重庆后,于和王分别在新加坡、香港和重庆发布了离婚通知。王映霞走后,郁达夫平静下来,仍然想念她。有诗为证:大堤刘阳记伊一,将难得离此;茂陵人独留秋雨,野鸡齐飞野。有七个儿子对社会漠不关心,还有三个春天的爱情;听灯前话,我妈什么时候真的回来?郁达夫希望用母子之情打动王映霞,希望她悔过自新,回到他的怀抱。真是一厢情愿,太天真了。后来,郁达夫和在新加坡一家电台工作的李晓英住在一起。李晓英是福州人,在上海长大,毕业于暨南大学,获得文科学位。语文和英语都有过硬的造诣,都有过人的语言天赋。他们银铃般的声音令人着迷。那时候,李晓英是《寡妇》里的怨妇,郁达夫是个离了婚的鳏夫。他们同舟共济,不怕被人怕。后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火逼近新加坡。郁达夫逃到印尼,与华侨何结婚。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郁达夫被无端引诱出来杀害。五十岁没有模仿者。后来谣言再起,郁达夫被指控为日本宪兵队做翻译的汉奸。至今,郁达夫的死因仍是一个谜。商人们推测,大部分是戴笠的军政府利用了乱世。当王映霞回到重庆时,她不记得她在浙西的老母亲,她住在重庆农村的白沙河边休养。三个月后,戴笠被介绍到外交部,任文书科办事员。按说,她是一个34岁的女人,一个“烂人渣”的尴尬年龄。但是她拒绝变老。上班第一天,我刻意打扮,p
当她踮着腰走进办公室的时候,那些进进出出说外语的时髦人士顿时眼前一亮。王映霞清楚地知道,美丽往往会变老,她不再年轻。她必须有效地把握住所剩无几的美丽,努力摆脱“郁达夫弃妻”的阴影。所以我努力重塑淑女形象。除了化妆和衣服,过去在重庆是老朋友的,很少互相交流,要谨慎。很快,在小心应对之后,他再次公开露面。商会会长王成了她的普拉蒂尼。以她的家世,学识,美貌,机智,再加上岁月的磨砺,爱情的波折,人情世故,王映霞已经是一个世故的人了,还有人怕戴笠撑腰。真的是双向的。1942年4月4日,和钟在重庆百灵饭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何如云,连施蛰存都向她磕头。为她作诗:唇憔悴玉荣,一生当泪;我从小就是女婿,在今天的方硕我是一个疯狂的丈夫。想诋毁一本书,娶个妹妹都难。《渔沟》这首歌是绝对拒绝的,也没有在山里摘萝卜的意思。1946年,戴笠死于空难。王映霞辞去了外交部的文职工作,赶回来,过着朴实无华的家庭主妇生活。丈夫到芜湖后,她生了一儿一女。几十年后,人们仍然谈论郁达夫和王映霞的关系。郁达夫曾经当面骂王映霞是奸妇。直到八十岁,王映霞仍称郁达夫为“疯子”。为了维持自己的老脸,他从来没有悔改的意思。德国著名汉学家马汉茂出版了一本关于郁达夫和王映霞婚姻的书。发表了王映霞写给他情人的一封信,迫使王映霞写了一篇《郁达夫与我的婚变经过》的长文,发表在香港的《广角镜》杂志上。那不过是为自己打掩护,他从来不承认自己的丑闻。反正郁达夫已经死了很多年了,所以他只能让王映霞自圆其说。
简介
揭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市杜市镇大屋场)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并称“儒林四杰”。
生平揭斯生于南宋咸淳十年五月五日(1274年6月10日),幼年家境贫苦。其父揭来成是宋朝的一个“拔贡”,母亲黄氏。5岁从父就
读,刻苦用功,昼夜不懈,十二三岁博览经史百家,至十五六岁时已是文采出众,尤其擅长诗词、书法。年纪差不多的人,均敬佩他,拜他为师。揭斯青年时期,远游湖南、湖北,讲学谋生,直至39岁。一些名公显宦很器重他,湖南宣慰使赵琪素把揭看作“知人”,说他将来必为“翰苑名流”。湖南宪使卢挚、湖北宪使程钜夫也非常赏识他。程钜夫称揭斯为“奇才”,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他为妻。
元皇庆元年(1312年),程钜夫(字文海)在朝做官,其公馆设在宫廷门前。揭斯常居馆内少出,执主宾之礼十分谨慎,很少有人知道他是程钜夫的肺腑亲戚。那时元代开国遗老尚在,听说程公有佳客,都想见识见识。程钜夫只得引见。他们从交谈中发现,揭斯论文时意象飞动,气势豪放,论政时骋议驰辩,理正辞严。大家认为揭斯才华横溢,是国家栋梁之材,纷纷向朝廷推荐。知中书李益,看了揭斯写的《功臣列传》,赞叹不已,“这才是修史书的名手笔啊!别人修史不过是誊抄其它版本的史书而已!”。程钜夫的莫逆之交,深受元廷敬畏的集贤大学士王约(字彦博)力荐说:“与斯谈治道,大起人意,授之以政,当无施不可。”
延元年(1314年),揭斯由布衣授为翰林国史院编修。三年(1316年),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四年(1317年),迁升为国子助教。六年(1319年),朝廷提升揭斯为“奎章阁”供奉学士。不久,又提升为侍讲学士,主修国史,管理经筵事务,为皇帝拟写制表。当时提升不能超过两级,可是揭斯却连进四级,直至二品“中奉大夫”,实为罕见之事。
天历二年(1329年),图帖睦耳在“奎章阁”内聚集功臣于弟和皇亲国戚子孙就学,要揭斯担任授经郎。“奎章阁”设在兴圣殿西,揭斯每日早起,步行最先到达,从学的公子王孙共同商议;集资为老师买一匹好马。揭斯听说后,自己随即购置一匹马,反复让人看,然后又把马卖了,以此举表示自己不愿牵累别人。在揭斯门下求学而入朝做官的人,后来大都成为国家的重臣。他们之中很少有求人声援的,都不贪图功名利禄。揭斯任投经郎时,图帖睦耳(即元文帝)经常来到阁中咨访,与揭斯交谈,(揭斯)每次都对答如流。
至顺元年(1331年),预修《皇朝经世大典》,皇帝看到揭斯写的《秋官宪典》,惊讶地说:“这不是唐律吗?”又看到《太平政要》四十九章,更是爱不释手,把它放在床头,经常阅看。并把《太平政要顺》发给文武百官观赏,说:“这是我们的揭曼硕所写的,你们都得好好看看!”皇帝不直呼斯其名,而以“曼硕”唤之,以示亲重。
至正三年(1343年),揭斯以70岁高龄辞职回家。走到中途,皇帝派人追上,请揭斯回京写《明宗神御殿碑文》。写完后,他又要求回家。丞相问揭斯:“方今政治何先?”揭答:“养人。”丞相再问:“养人为何在先呢?”再答:“人才,当他的名望还没有显露时,休养在朝廷,使他全面了解国家政务,一旦用他的时候,他就会自觉地施展本领啊!这样就不会出现因缺乏人才而误大事的后患啊!”丞相钦佩,奉旨留下他编修辽、金、宋三史,任总裁官。丞相问揭斯,“修史以何为本?”答:“用人为本。有学问能写文章而不懂历史的人不能用,有学问能写文章且懂历史但缺乏道德的人也不能用,用人的根本应当把‘德’放在第一位。”并经常与同事说,“要想知道写史的方法,首先必须明白历史的意义。古人写史,虽小善必录,虽小恶必记。不然的话,何以规劝人们弃恶扬善?”故此,他自己毅然执笔撰稿,孜孜不倦。凡朝政之得失,人事之功过,均以是非衡量,不隐恶,不溢美。对根据不足的事物,必反复考证才写上,力求准确无误。至正四年七月四日(1344年8月12日),《辽史》修成,呈送皇帝,得到奖赏,并勉励他早日完成金、宋二史。揭斯深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唯恐力不从心,难以完成。他吃住都在修史馆中,每天天刚亮便起床,至深夜不歇,废寝忘食。那年盛夏,揭身染伤寒,仍伏案修撰。不幸于七月十一日(8月19日)以身殉职。朝中官员得悉揭斯去世的噩耗,都赶到史馆哭悼。次日,中书出公钞2500缗,率先为他办理丧事。枢密院、御史台、六部等,也送了赙金。这时,有外国使节来到京城,燕劳史局以揭公故,改日设宴接待。皇帝为他嗟悼,赐楮币万缗治丧事,并派官兵以驿舟送揭斯灵柩到故乡安葬。揭斯死后葬于富州富城乡富陂之原(秀市乡水洲村对面山坡上)。追封为豫章郡公,谥号文安。《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传。
揭斯有两子一女,长子揭被,次子揭广阳,女揭杨湘。
轶事揭斯在外为官,念念不忘故乡。丰
城本不产金,官府听信奸民商琼迷惑之言,招募三百户人家淘金,以商琼为总领。丰城人只好散往外地采金献给朝廷,每年上交自4两增至49两。商琼死后,三百户淘金人幸存不多,生存者也贫困不堪。上司责成丰城当局交不出黄金就用劳役来抵偿,丰城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揭斯从堂孙处获悉此事,向朝廷详述实情,获准徼免,县人感其恩德。揭斯性格耿直,好善嫉恶,表里如一。听到某郡县有廉洁奉公、爱护百姓的官吏,讲话、写文章时,必定旁引曲喻,称道廉吏的行为,宣扬廉吏的品德。听到某官吏贪赃害民,则必定在议论时批评这个官吏,并规劝他。有一次,一个郡侯以权势要部下百姓送礼做寿,并请揭斯撰文记他的德政。揭斯痛斥说:“你的所作所为怎么样?我能违背民意违背自己的心愿为你粉饰、阿谀奉承?”此人几经贿赂都以失败而告终。而遇到善良的人求助,揭斯总是热情地帮助他们。有一个客人为求他写文章,送给他酬金,揭斯写好了文辞,对客人说:“钱你拿回去自己用吧,你的心意我已收下了。”
揭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忧国忧民,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临川女》一诗描写一个世代为人佣耕的贫农盲女,由于父死家贫,母兄无力养她,忍痛要将她赶出门外的悲惨情景:我本朱氏女,住在临川城。五岁父乃死,天复令我盲。母兄日困穷,何以资我身?一朝闻密盲,与盲出东门。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我母为之泣,我邻为之叹。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所驱病与贫,遂使移中情。《杨柳青谣》中写道:“连年水旱更无蚕,丁力夫徭百不堪。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晓相参。” 揭斯步入仕途之后,写了大量颂圣、应制、赠誉之作,条理清晰,体制严整,阐述明达。《上李秦公书》说:“夫士志为上,时次之,位次之。农不以水旱怠其耕,商不以寒暑辍其负贩,故能致千金之产,登百谷于场,况士之志于道者乎!不逢于今,必显于后。有其时,有其位,道行于天下,天也。无其时,无其位,道不行于天下,亦天也。故士之所患者,志不立,道不明,不敢计其时与位也。……学富而得广,志勤而行实。不以摧困折辱而易其节,不以富贵显荣而改其度。天下之士,莫不厉其志、修其道,以待时之用已。”《与尚书右丞书》中说:“千尺之松,不蔽其根者,独立无辅也。森木之林,鸟兽群聚者,众材咸济也。是故自用无明,专欲无成,得众者昌,寡助者亡,此贤愚同知,古今一轨也。悬千金之赏,不患无徙木之人,市千里之骨,何忧无绝足之马?果能推诚折节,激昂鼓舞,则士必乐为用。士乐为用,何功不成?忠以出之,信以行之,忠信之人,天必佑之。”
成就 文学 揭斯是元代一大才子,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虞集称其“如美女簪花”。即便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改变之后,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并未忘怀,形诸诗文的仍然不少。在《送刘以德赴化州学政序》中有“旬宣之道未尽,廉耻之化未兴,诟病之风未除,职教之徒臃肿腆腮”之句。在《送吏部段尚书赴湖广行省参政二十韵》诗中写道“五岭缠妖棂,三湘困绎骚。罢氓贫到骨,文吏细吹毛。麟凤饥为腰,鹰鹋饱在僚。”《千顷堂书目》载有《揭文安公集》五十卷,明初已缺十三卷。尚存古代全集本有三种:《四库全书》本(十四卷)、《四部丛刊》本(十四卷,又补遗诗一卷)、《豫章丛书》本(十八卷)。1985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编辑出版了《揭斯全集》。揭斯的《渔父》、《高邮城》、《杨柳青谣》、《秋雁》、《祖生诗》、《李宫人琵琶引》等诗,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现实社会生活不合理的现象。尤其是《秋雁》诗,别有寄托,写出了当时民族间的矛盾。诚如《至正直记》说:“揭曼硕题雁,盖讥色目北人来江南者,贫可富,无可有,而犹毁辱骂南方不绝,自以为右族身贵,视南方如奴隶,然南人亦视北人加轻一等,所以往往有此诮。”揭斯还有一首《女几浦歌》,用民歌体描写大孤山下的船民,不管风浪如何险恶,总是无所畏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刚毅勇敢。
揭斯的散文多宣扬封建伦理思想,但也有一些可读的作品。如《与萧维斗书》、《送李克俊赴长兴州同知序》,都认为“独善其身”不是一个政治家的风度。《浮云道院记》、《胡氏园趣亭记》,反映出一种封建时代文人的闲适情趣。欧阳玄《豫章揭公墓志铭》说,揭斯“文章……正大简洁,体制严整。作诗长于古乐府,选体、律诗长句,伟然有盛唐风”。
书法 揭斯善书法。朝廷典册、元勋铭辞,多出其手。法书肇伏羲氏,愈变而愈降,遂与世道相隆污。能考之古犹难,况复之乎,……思见圣人之治,法书之复,其在兹乎。然天下之期复于古者,不止法书也,而于是观也,则盛氏之书,其复古之兆乎。(《中国书画全书》)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等。 作品 寒夜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秋雁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别武昌欲归常恨迟,将行反愁遽。
残年念骨肉,久客多亲故。
伫立望江波,江波正东注。
和欧阳南阳月夜思月出照中园,邻家犹未眠。
不嫌风露冷,看到树阴圆。
天清照逾近,夜久月将远。
墙东双白杨,秋声隔窗满。
自盱之临川早发扁舟催早发,隔浦遥相语。
鱼色暗连山,江波乱飞雾。
初辞梁安峡,稍见石门树。
杳杳一声钟,如朝复如暮。
山水卷稍稍云木动,蔼蔼烟峰乱。
远浦引归桡,双崖临绝岸。
方思隐沦客,欲结渔樵伴。
水阔山更遥,幽期空汗漫。
黄尊师高轩观鹅因留宿开轩南岳下,世事未曾闻。
落叶常疑雨,方池半是云。
偶寻骑鹤侣,来此看鹅群。
一夜潺里,秋光得细分。
衡山县晓渡古县依江次,轻舆落岸隈。
鸟冲行客过,山向野船开。
近岳皆云气,中流忽雨来。
何时还到此,明月照沿洄。
重饯李九时毅赋得南楼月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寄题冯掾东皋园亭时雨散繁绿,绪风满平原。
兴言慕君子,退食在丘园。
出应当世务,入咏幽人言。
池流淡无声,畦蔬蔚葱芊。
高林丽阳景,群山若浮烟。
好鸟应候鸣,新音和且闲。
时与文士俱,逍遥农圃春。
理远自知简,情忘可避喧。
庶云保贞和,岁暮委周旋。
庐山香炉峰色紫生烟,一入京华路杳然。
云碓秋闲 水,雨犁春卧种芝田。
书凭海鹤来时寄,剑自潭蛟去后悬。
忽报归期惊倦客,独淹微禄负中年。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
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
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
梦武昌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鼓角沈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送詹尊师归庐山香炉峰色紫生烟,一入京华路杳然。
云碓秋闲舂药水,雨犁春卧种芝田。
书凭海鹤来时寄,剑自潭蚊去后悬。
忽报归期惊倦客,独淹微禄负中年。
渔父夫前撒网如车轮,妇后摇橹青衣裙。
全家托命烟波里, 扁舟为屋鸥为邻。
生男已解安贫贱,生女已得供炊爨。
天生网罟作田园,不教衣食看人面。
男大还娶渔家女,女大还作渔家妇。
朝朝骨肉在眼前,年年生计大江边。
更愿官中减征赋,有钱沽酒供醉眠。
虽无余羡无不足,何用世上千钟禄。
大饥行去年旱毁才五六,今年家家食无粟。
高大廪闭不开,朝为骨肉暮成哭。
官虽差官遍里闾,贪廉异政致泽殊。
公家赈粟粟有数,安得尽及乡民居。
前日杀人南山下,昨日开仓山北舍。
捐躯弃命不复论,获者如囚走如赦。
豪家不仁诚可罪,民主稔恶何由悔。
高邮城高邮城,城何长?城上种麦,城下种桑。
昔日铁不如,今为耕种场。
但愿千万年,尽四海外为封疆。
桑阴阴,麦茫茫,终古不用城与隍。
曹将军下槽马图曹霸画马真是马,宛颈相摩槽枥下。
卓荦权奇果如此,岂有世上无知者?
朱丝不是凡马缰,天闲十二皆龙骧,
曾从天子平四方。
画图仿佛余骊黄,华山之阳春草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