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看懂简谱

如何学习看懂简谱,第1张

http://wwwjoyocom/detail/product-moreaspprodid=zjmu351757&c=editorcomment去购一个

简谱学习入门(VCD入门教学系列跟名师学音乐)花不了多少钱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国广泛流传。

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过去有人认为简谱简单、不科学,因而否定了简谱在现实音乐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错误的。应该承认:简谱对音乐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简谱将会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简谱的创造和发展过程,因为缺乏有关的材料,还不能作准确的介绍。法国的加林(1786-1821)和舍维(1804-1864);英国的格兰威尔(1785-1867)和葛尔文(1816-1880),在简谱体系方面,都曾作过研究和整理。我国的简谱是由日本传来的。这种体系与舍维的体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维体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线,都加在音符的上方。

然而日本的简谱到了我国,特别是解放后十年来,又起了许多变化和发展,现在只将现行的简谱作如下的简单介绍。

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暖和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这几个音的相互关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为全音。

标记: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要准确地表示音的绝对高度,还要应用调号标记。调号标记是用1=F、1=G……等来表示的。

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过多的加点,在合唱、合奏谱中,往往应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来记低声部或高声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记谱;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记谱等便是。

音的长短是在音符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表示的。

在简谱体系中也应用附点。但只到四分音符为止;再长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则继续用增加短横线来表示。

附点全音符: 1- - - - -

附点二分音符: 1- -

附点四分音符: 1

附点八分音符: 1

附点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号是0。为了表示不同长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数目、在0的右面加附点来标记。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附点全休止符: 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附点二分休止符: 0 0 0

四分休止符:0 附点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0 附点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0 附点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附点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横线)

长达数小节的休止,可用长休止号。写在小节内,上面的数目字表示休止小节的数目。

仅有长度而无一定高度的音,用X记号来表示,音的长短则用在X后面或下面加短横线来标记。

在简谱体系中不存在谱号问题。它的音高是通过音符和调号来表示的。

简谱中的拍号和五线谱一样,用分数标记,它和调号一起记在乐曲名称的左下方,先记调号后记拍号。乐曲名称的右下方则词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标记和表情术语记在第一行乐谱开始处的上面。

在多声部的记谱中,小节线多半是分开的,各声部单独记写。但有的器乐曲的小节线是按照乐器的分组连起来的。不论是分开或不分开,各声部的小节线一定要上下对齐。

记谱时要注意音符的空间距离,使小节与小节,拍与拍的距离大致相等,一拍之内音符少的要写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写紧一些。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低音点要记在短横线下面。

简谱体系中音值组合法的规则,基本上与五线谱相同。只是在复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节的一个音符,而用连线把音符按单拍子分组后连结起来。

休止符的组合法和上面所谈情况相同,当然不必再用连线。

连音记号记在音符的上面,用开口的括弧加上表示连音的数目字来标记。

简谱中的移调非常简单,只要把调号改动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调的乐曲要移高大二度时,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简谱中变音记号只用升(#)、降(b)和还原三种,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

在简谱体系中,较长的确定的转调,不用临时变音记号,而用转调后的调号来标明。

五线谱中所用的装饰音记号、省略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基本上都适用于简谱。

为了避免代表断音的圆点和高音点相混,在简谱中断音用▽或▼来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标记,写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并用连线与被装饰的主要音相连。

前奏、过门、尾声和五线谱一样,用小音符标记,有的也用括弧括起来。

记写和弦时,音符下面的短横线,仅在最低音下记出。

关于简谱的记谱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以上所谈的仅是简谱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识,是很不全面的。

小毛驴钢琴简谱:

1/2

2/2

该歌词如下:

《小毛驴》

专辑:贝瓦儿歌

演唱:贝瓦儿歌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扩展资料:

《小毛驴》是林重冏词曲的儿童歌曲。这是一首传唱广泛,伴随很多儿童成长的经典儿歌。歌词亲切生动,饶有儿歌情趣。曲调活泼甜嫩,曲式浅简,节奏欢快,念唱结合,易学易唱,受到儿童们的欢迎喜爱。

儿歌的作用:

1、情感教育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2、启迪心智

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

如下图:

《感恩》由印青谱曲,陆坚作词,刘媛媛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于2009年8月1日发行的《印青创作歌曲精选》专辑中。

2007年12月,该歌曲获得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共青团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文化作品奖。

创作背景:

《感恩》2006年陆坚为红旗歌手刘媛媛创作的,刘媛媛和陆坚两人商量后决定请印青为该歌谱曲。

作曲家印青写过《走进新时代》等主旋律的大歌,当时他希望通过一首情感类的歌曲来转型。在看过歌词后,印青很快答应为这首歌谱曲,亲自为该歌曲进行编曲配器,在录音时又亲自到现场监制,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该曲的创作。

《一个人的浪漫》的钢琴简谱:

1/3

2/3

3/3

《一个人的浪漫》是俞灏明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张彰作词,谭伊哲作曲。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的插曲,歌曲于2009年08月08日开始发行。

扩展资料:

俞灏明带来的《一个人的浪漫》备受好评,俞灏明用独特的声音演绎了都市人的情感心事。他用声音表达了这样一种概念:两个人一起分享的浪漫是幸福,一个人独自品尝的浪漫又是什么呢。被不太了解的爱情伤害,一个人的浪漫便开始辛酸起来。

《一个人的浪漫》这首歌不仅契合了剧中“端木磊”的情感历程,并恰好与现代都市白领的爱情感受息息相关。因此也取得了非常高的网络下载量,并在各大网络排行榜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简谱中1=D表明该首曲子为D调演奏。

相关介绍:

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的后面的,这些记号叫做调号。调号总是只用同类的变音记号,即升记号或降记号。简谱的调号一般是用1等于A、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级号的调,则在字母前加#号或者b(降)号。

扩展资料

相关背景: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升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简谱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5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拍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卢梭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 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6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7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

  升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知高半音,如#1表示将1升高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高品位方向进一格。

  降号写在音符左上方,表示该音要降低半音,如 b3 表示将3降低半音,在吉他上的奏法就是向低品位方向退一格,空弦音降半音就要退到低一弦上去。

  还原号是将一小节内“#”或“b”过的某个音回到原来的位置。

  以上临时变音记号都是一小节内才起作用,过了这小节就不起作用了,一小节也就是|XXXX|。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a、si( 简谱-音符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 简谱-音符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法 时值

  全音符 5--- 四拍

  二分音符 5-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

  -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

  ≡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 半音与全音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 0 ”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 变化音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

  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

  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bb”(重降)表示。

  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ヰ”表示。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 节奏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下一上是一拍。

  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单拍与复拍

  单拍指每小节一个强拍。复拍每小节有一个强的,有若干个次强的。

  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是七个音左右)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

  把调式中的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叫音阶。

  大调式

  凡是音阶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的音阶,就是自 大调式然大调。这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调式。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小调式

  小调式有三种形式:

  a:自然小调:凡是音阶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结构的音阶,叫自然小调。

  b:和声小调: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叫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在自然小调音阶上行时升高它的4、5,而下行时还原5、4叫旋律小调。

  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 或3 开始,而结束在6上。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同大调一样,要想真正搞懂小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反复记号

  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装饰音

  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

  (1)倚音: 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倚音时值短暂。有前倚音、后倚音之分。

  (2)颤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

  (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

  (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个音。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两种。滑音除声乐能演唱这一技巧外,一切弦乐器都可演奏,但钢琴等键盘乐器是无法演奏这一技巧的。

  顿音记号

  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连音线

  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 小调式线。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重音记号

  用“>”或“□”或“sf”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坚强有力。当“>”与“□”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

  保持音记号

  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奏)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

  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换气号

  用记号“v”标记。表示在此处换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618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