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龄前的儿童更是通过游戏进行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可以帮助儿童消除紧张的心里和焦虑情绪,使其从游戏中获得欢喜,和愉悦的情感体验,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诸如:捶桌子,扔玩具,攻击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过激行为。此时,成为考验幼儿老师教育智慧的一大难题。
对于那些在游戏中屡次不听话的孩子,如果常规的说理教育收不到实效的话,采取诸如暂停游戏,隔离活动,“冷处理”等方法,可以对其产生一定的心里效应。在美国,笔者曾目睹了小孩子在课堂游戏中乱掉东西宣泄,结果被老师暂时隔离到一个独立的房间,使其无法与其他小孩子进行正常的游戏活动,暂时不论这种做法是否可取,但可以想象的是,那些被终止活动的儿童在心里上肯定会在心里上感到不适,因为老师对其行为做出了消极否定的反应。儿童在得到老师的负强化以后,如果得不到有效调适,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受阻的情绪。当儿童问“为什么不让我玩时,这是引导儿童学习反思的一次机会。止时,老师应该向其解释不让继续玩游戏的原因,使之加深对他人心理的理解,从而使游戏惩罚变得富有启发意义和情感性。
笔者坚决反对那种只进行惩罚而又不给予儿童合理解释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导致一部分人对游戏惩罚教育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游戏惩罚。第一种是缺乏理解情感的游戏惩罚。如前所述,断然采取惩罚方式却不予以理解和安抚,实质上是对儿童的一种心里伤害。第二种则是建立在理解情感基础上的游戏惩罚。它不仅是简单地制止儿童某种的错误行为,而是先留心观察,了解其行为背后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再引导儿童正确认识错误,进而改正其过失行为。相比较而言,让儿童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下改正错误,远比冷漠的眼神,尖刻的训斥更要来得贴心,更温暖,更能在孩子的心里刻上上印记,也更富有人性的智慧光环。而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的惩罚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了惩罚能够获益的地方,教师就应该使用惩罚。在必须使用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其实,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普通都有。笔者认为,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惩罚是必要的,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如,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和有意识的控制,有时难免发生一些与教育者要求相违背的不良行为。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适当的采取游戏惩罚可以在游戏中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因为,当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了取消参与游戏资格的惩罚,孩子的心里上是很难受的,他们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惩罚,避免再次失去参与游戏的机会,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他的幼儿通过观察就会明白,如果自己发生了不良行为,那么也会受到同样的惩罚。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幼儿就会自觉地避免那些不良的行为的发生。因此,游戏惩罚既能使犯错的孩子受到教育,也能对其他的幼儿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即通过惩罚一个幼儿达到教育全体幼儿的目的。
再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自律,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游戏惩罚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内化规则,学会控制自觉的行为,从小树立正确的纪律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要想让游戏惩罚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幼儿应该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提升幼儿的责任感,从而减低幼儿违反游戏规则现象的发生。我们还可以把一些破坏游戏进行的不良行为拿出来让幼儿讨论:怎样做才能让游戏继续进行?让幼儿通过讨论,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得出游戏的具体规则。通过师幼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相信违反规则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老师也不能盲目地冲动地对幼儿进行游戏惩罚,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些胆小,内向而又缺乏自信的幼儿时,在他们无意中违反了游戏规则以后,老师可以先拿出来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引导大家一起帮助他进行游戏,但如果是一些孩子出于好奇,调皮而故意干扰游戏,老师也可以针对他的情况,让全体幼儿一起进行讨论,给他正确的引导,让他先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再次给他尝试的机会,如果他还是明知故犯,则可以暂时对他进行游戏惩罚。
其实,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游戏惩罚”可以让孩子受到三种教育:一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增强孩子的纪律观念和纪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自觉地学会控制好自己,敢于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犯了错误就要敢于负责。二是在能力上,让孩子明白这种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其识别能力,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控能力。三是在认知上,让孩子懂得错误行为的危害,并知道这种行为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惩罚教育”达到了这些目标,就是有效教育,其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使用游戏惩罚终究还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奖惩一种教育方法的两个方面,两者具有辩证关系。奖赏和惩罚本身不具有教育性,只有加限了某些条件后才成为教育手段。滥用惩罚会给受罚者带来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伤害,其负面作用可能会影响受罚者一生。笔者认为,游戏惩罚不能滥用,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作为正在成长的人,孩子总是渴望被激励与赞美,更喜欢被肯定的感觉。因此,要强化幼儿的行为,我们应在平时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正如丘吉尔所指出:“你要别人具有怎么样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如果你期望孩子表现出你所要求的行为,就要给以他充分的鼓励,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给以应有的关注,然后把你满意表达出来。
遗憾的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老师的表现正好相反,当孩子的表现符合要求时,老师不去关注,甚至是忽视,因为他们觉得还孩子这样是应该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却会惩罚,其结果是好的行为难以保持,不好的行为,反而屡禁不止。认知行为规律告诉我们,对于一种行为,别人的关注就是一种强化,会提高这种行为的重复可能性。所以,如果你不想去鼓励不好的行为,那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不用刻意去关注,让它在谈化中逐步消失
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运用充满实践智慧的“惩罚教育”去教育幼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教育效果。
这是我在等电梯时,听到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一个神采飞扬,一个郁郁寡欢,让他们心情差异如此之大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是否给奖励。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对于奖励孩子乐此不疲,也有些父母奉行”棍棒教育“,秉持着”不打不成才“的想法,通过言语或者行为来惩罚孩子,然而 最终效果却差强人意,大失所望 。
乐乐妈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最近很苦恼, 一向学习成绩不错的乐乐,在这次开学摸底考试,考出了前所未有的差成绩 。接到老师电话的她夹杂着一丝无奈和惊讶,甚至怀疑老师是不是批错了试卷。
乐乐放学回到家后,乐乐妈让乐乐赶紧拿试卷给他看,结果不看不打紧,一看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前面简单的计算题、填空选择题几乎一片红叉,而后面难度较大的问答题却都做对了。
她连忙问乐乐怎么回事,谁知乐乐一脸不在乎的说:”一次没考好,很正常,下次注意就是了。“
乐乐妈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抑制住想发火的冲动,决定等乐乐爸回来一起商量商量,找找原因。
之后经过与乐乐爸的一番沟通才知道,问题出在那次陪乐乐逛商场的事情上。
上周六下午,父子俩一起去逛商场,乐乐看中了一个”变形金刚"的玩具, 乐乐爸觉得价格偏贵,而且家中已有类似玩具,一向有求必应的他,试图以“下次考试你考前三名,我再给你买“来拒绝。
没想到乐乐一直不肯妥协,在遭到拒绝后,他对爸爸说道:“你给我买,我就考前三名,不给我买,我就考砸给你看。”
乐乐爸一听,儿子居然敢威胁他,自是不允,最后父子的这场谈判以失败告终。当时以为乐乐只是说说而已,没太放在心上,结果没想到乐乐真的付诸了实际行动。
乐乐妈皱着眉头跟我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满是无奈地说:“ 真没想到乐乐会这样,我们都不知道还要不要奖励他了 。”
像乐乐妈这样的遭遇,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父母为了奖励孩子的良好表现,经常以金钱或物质来奖励。
然而一旦方法不对,很容易弄巧成拙,甚至会让孩子成为“财迷”,一味地为了钱去学习,如果没有钱的激励,那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关于这点,从经济学的“ 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即便一直给予激励,随着时间的失衡,要么孩子胃口大开,一旦没被满足,奖励反成为孩子要挟父母的帮凶,或者成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控制的砝码。
要么一味的奖励,会让孩子对奖励的兴趣随着奖励次数的增多,而有所衰退。这点从心理学上的“ 超限效应 ”中可以找到答案。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说不要奖励孩子,而是奖励时要掌握方式方法,不要过度奖励,惩罚亦如此。
我们每个父母都期望做到奖罚分明,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从精神到物质,都希望能对孩子的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奖励是希望能激发孩子更高的热情和内心的成就感,增强他们浓厚的兴趣,以促进孩子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惩罚则是希望让孩子感到苦恼和愧疚,从而改正错误行为,抑制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尤其是在现今主张“爱的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都提倡不要惩罚孩子,给孩子积极正面的引导,以避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想状态很难真正地实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惩罚在所难免,完全不让孩子体验消极情绪是不太可能的。
毕竟,人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孩子终究需要体验不同 情感 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本就是互相成就的,体会不到被惩罚的悲哀,也就不可能体会到被奖励的快乐。
所以, 在 育儿 的过程中,奖励与惩罚如协同作战的朋友,缺一不可 。
那么如何进行惩罚和奖励,才能达到父母所期望的效果呢?主要是要遵循以下7点:
1、父母奖励与惩罚不看心情
奖励和惩罚只是教育孩子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本身。
所以父母在奖励或惩罚孩子时,不能全凭心情来决定,心情好,对孩子口头赞赏或物质奖励,甚至是对孩子的错误既往不咎。心情不好,看孩子哪都不顺眼,把孩子当出气筒,批评,责骂、体罚或没收玩具和零花钱等一股脑的发泄在孩子身上。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教育好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2奖励多,惩罚少
在实际执行中,要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优点加以赞赏,过多的惩罚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新的不良行为。
3、奖励惩罚要客观
在惩罚孩子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惩罚是针对他们某个不良行为,而不是因为父母不爱他们的表现。相反正是因为足够爱,所以希望他们改掉坏习惯,从而变得更好。
在惩罚的时候,要有一说一,不要因某行为惩罚孩子时,延伸到其他不良的行为,也就是老帐旧帐一把算的感觉。
而奖励则不同,当孩子有优秀表现,提出表扬时,可以提及最近好的表现,希望他们能好好保持住。
4、哭闹不是孩子受惩罚的理由
造成孩子哭闹的原因有很多,不舒服,受委屈,或者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等等。父母应第一时间了解清楚孩子哭闹的原因,再加以解决。如果孩子不想说,那也不要强求孩子,让他们保留心中的小秘密,借肩膀给孩子哭个痛快,将不好情绪发泄掉。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千万不要在不了解原因的情况下,给孩子做出某种承诺,这样会适得其反。
5、预防奖励惩罚会引发孩子说谎
有些孩子为了得到奖励和得到父母长辈的欢心,或者为了逃避惩罚会采取说谎的行为,所以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主动承认错误时,要给予奖励,而不是惩罚,要让孩子明白没有父母喜欢说谎的孩子。
6、不能用做家务、学习来作为惩罚的手段
若以做家务、学习来惩罚孩子,会让孩子将这些与惩罚划上等号,从而对此产生厌烦情绪。
7、奖励惩罚有规则
也就是说孩子份内的事情不应该奖励(如完成作业,吃饭、上学等),只有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进步成果才该奖励。同时,也不要因为孩子客观上无可避免的失误而惩罚(摔了一跤,不小心碰到别人等)。
总的来说,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孩子,都要让孩子明白是针对其行为本身所采取的行为,不会改变父母爱他们的事实,保持或改善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要以孩子原本应该要做的事情作为惩罚的手段,或者获取奖励的条件,做到赏罚有度,要避免因奖励或惩罚而引发孩子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
蔡明和郭达的小品《婚姻就像一辆车》中这样描述感情:最初的感情就像一辆崭新的车,上去就有激情,过了磨合期,车上的重量增加了还需要加大油门,人们常常只光顾着往前开车,忘记了也需要保养,需要维修。
在两性关系中很多人往往忽略了爱情行进过程中的保养和维护,矛盾一再累计逐渐激化,最终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当然对感情的维护不仅是彼此双方的,也在于对自我的坚持和要求,一路前行的路上,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风景,经得住诱惑,守得了初心是一个人在感情中的责任。
乱花渐欲迷人眼,男人比起女人更追求新鲜感,也更难抵御诱惑,在爱情的行驶中往往偏离原本的航道,选择背叛感情。
很多女人因为男人的背叛,生命一度灰暗,一蹶不振,实际上在两性关系中,男人若是背叛的感情,时间会给他最好的惩罚。
因果循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苏格拉底曾提出因果定律,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二者之间是一种循环状态
也正如前段时间抖音流行的一句话“百因必有果”,两性关系中,一个男人选择背叛感情,必然也要接受相应的结果。
前段时间热播的《三十而已》中,顾佳是丈夫许幻山事业上的引路人,把他从烟花设计师“改造”成了许总,为了丈夫的事业能够低声下气融入“太太圈”,是丈夫无论事业还是生活上的贤内助。
顾佳为了家庭退居幕后,为了丈夫倾尽全力,但许幻山非但没有体谅妻子的辛苦,反而出轨刚毕业不久的女学生林有有。
为林有有在外租房,每天趁着妻子不在就去私会情人,在妻子面前还要展露一副好男人的模样,被网友称为“空间管理大师”。
最终许幻山因为林有有的原因不听妻子劝告,偷偷生产蓝色烟花,造成了重大事故,公司宣告破产,自己也锒铛入狱。
最终两人离婚,顾佳带着孩子开始了全新的生活,顾佳对于和许幻山的结局也大气回应说:‘我们俩的婚姻不是失败了,是结束了。’
人生在世,一切因果循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老话说的好“人在做,天在看”,一个男人背叛了感情,也必将因为这个“原因”而得到相应的“结果”。
百代过客,珍惜眼前人
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告诫人们要牢牢抓住眼前的一切,珍惜眼前人。
但很多人把爱情当儿戏,肆意挥霍和消耗感情,放下责任违背诺言,最终就会懂得人生犹如刘若英歌词里唱的:‘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电视剧《妻子的诱惑》中,洪世贤娶了贤惠顾家的林品如,在洪家当牛做马却不被婆家人重视,不被老公珍惜,洪世贤在外有了别的女人,在林品如掉入河中“淹死”后,毫不犹豫娶了艾莉。
当和艾莉结婚后,由于激情褪去,新鲜感已然全无,洪世贤爱上了林品如改头换面后的高珊珊,他再次选择抛弃妻子,和情人珊珊结婚,当品如摊牌对洪家进行报复后,洪世贤才真正觉得后悔。
这时的他已经爱上品如,后悔曾经没有好好珍惜,离婚后他厌恶艾莉,最终因为艾莉身患绝症又才明白她才是真正爱自己的女人。
网友调侃“艾莉对谁都坏唯独对洪世贤除外”实际上对洪世贤而言曾经有两个深爱她的女人,两次机会都没能好好把握,最终只能遗憾收场。
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两性关系中,男人背叛感情很多女人因此备受打击,实际上要相信上天所安排的每一场遇见和别离都有意义。
选择背弃感情的男人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人生的结果都是曾经种下的“因”。
而对于女人而言失败的感情无法逆转,变心的爱人无法挽回,唯一能做的是及时止损,不被过去的阴霾遮蔽未来。
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将失去群星。''
人生唯有挥别错的才能遇见对的,告别过去,才能迎接新的未来。
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而有的人的出现只为了一个转身,学会与自己和解,不因失败的情感而放弃对幸福法人期盼和追逐,与世界和解,要相信越过山丘,必将美不胜收。
孩子总是会犯错误的,是可以惩罚,但惩罚不可滥用。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励性质的批评,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一生受益,将一个人引向成功的。相反,一个伤害自尊重心,令人消沉的批评如:讥讽嘲笑,会让一个人从此一蹶不振,造成“破罐子破摔”。
对于处在道德发展第一水平前习俗第二阶段后的小孩需要权威,所以可以实施必要的惩罚。但是在实施中要注意孩子的个性是情感性还是物质性,如果是物质性的小孩直接剥夺物质或享受。情感性惩罚就需要保护小孩的情感,首先家长自身的情绪不能激动,不能用挖苦、说教、警告、谩骂、威胁等方式。并且在惩罚中不涉及人格,不说不要小孩、你好笨之类的话,具体实施时给孩子选择被罚方式的权利。具体做法是在惩罚时要明确而又强烈地表达不同意的立场,表明期望,提供惩罚方式的选择,然后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并采取行动。这样可以让他们明白这是犯了错误而体验歉疚感情,这种内化了的感情体验是使他们以后杜绝类似错误的最好方法。而过分的打骂将对孩子加深一层伤害,不良后果是多方面的,诸如挫伤自尊和自信,疏远严厉的父母和变得敌意和冷酷,并且这些后果的影响在以后的成长中会逐渐以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
惩罚是人们常用的老子方法,有些人甚至迷信惩罚。这是因为人们对惩罚的作用和如何运用缺乏了解。惩罚有时是必要的,便如何运用,才达到最大的效果呢?
a 时效性。惩罚是一种负性强化,是从行为效果的相反意义上接受教训。因此,在施予惩罚时,惩罚的时间与行为效果发生的时间越接近越好。如果孩子在做不好的事情之前就被训诫或警告,比他实际做错以后再被惩罚,前者的效果会好得多。
b 一致性。父母所持的惩罚标准应该前后一致。孩子受到无原则的惩罚,其错误行为的发生率比完全不受惩罚时还要高。所以,父母对待孩子,无论是表扬抑或是惩罚,很重要的原则是一致性。无论在情感上或在行为上均应如此。
c 解释理由。施以惩罚而不解释理由,这样惩罚的效果一定不好。应该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惩罚他。这样他就能吸取错误行为的教训而有所改变,以后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才会减少。
d 谁做惩罚者。父母在教育孩子中所起的作用有时是不同的。因而针对孩子不同的违纪行为,由谁去惩罚也应有所考虑。父亲或母亲与孩子关系越密切,施以惩罚的效果也越好。密切的亲子关系使他们彼此之间更易沟通,更多理解。语言的训诫或惩罚就易于被孩子接受。
e 惩罚的负性影响。惩罚有时是必要的,但是惩罚并不等同于打骂,施以惩罚也不必然与父母的粗暴态度相联系。粗暴的打骂等惩罚行为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它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很强的攻击性行为模式的印象,这样的孩子也会变得断肠草和养成好攻击的习惯。同时,过于频繁地使用惩罚,会使孩子变得逃避惩罚者,甚至会产生畏惧和无助感。由于无法逃避惩罚而变得畏缩不前,根本无助于改正错误。当孩子稍大以后,他们对父母粗暴、频繁的惩罚行为产生反感,会更加强助长知音情绪和敌对行为的发生。
无论施用哪种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或惩罚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都是出自父母对孩子的爱心。所以,父母运用惩罚时,一定不要单据用事和情绪激动,施以惩罚的重要原则之一,是冷静而慎重地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