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民国人喜欢看电影?那时候的追星族是啥样的?

为何民国人喜欢看电影?那时候的追星族是啥样的?,第1张

**作为一门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早已经融入了现代人的业余生活。

事实上早在十九世纪末的英法美等国家,随着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娱乐需求也不断提高,“**”这种新兴产物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清朝一直都是,腐朽、落后、陈旧的代名词。但是在其王朝统治末期由于“洋务运动”,以及来自西方列强瓜分的影响,为行将就木的晚清注入了一股,错综复杂的新鲜思想与意识形态,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西方文明。

“**”作为西方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衍生物,不仅再一次证明了工业革命的成功性,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现了“电气时代”的优越性。当中国社会尚处于工业启蒙之时,西方国家早已经向更加高端化的娱乐产业发展。

笔者认为“**”其实就是西方社会,对外输出文化亦或是文明的一种重要途径。当中国人还在津津有味地观看“皮影戏”,以及来自天南地北五花八门的戏曲时。西方人早已跨入了更为现代化的影院时代。

据史料记载公元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内,当放映机内的活动画面投射到幕布上时,现场所有人无不为眼前的景象而欢呼雀跃。

作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放映的“西洋影戏”,不仅拉开了中国**发展的序幕。同时,也为民国时期**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民国时期的娱乐文化与**热潮

1中国**起源历史

1895年12月28日**诞生于法国,在时隔不到一年之后便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时人将这种有画面但没声音的**称为“西洋影戏”, 1896年8月11日可以说是**在中国放映的最早记录。这部由法国人带入中国的**,也同样被记录在中国**史中。

事实上**来到中国之后一直都处于“无声”状态,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当时社会的“哑剧”。为了更好的诠释这种“洋玩意”,当时中国人还把它称为“电光影戏”或“影戏”,这其实就是现在社会中大家耳熟能详的**。

如果从中国**起源角度来讲,实际上在**问世之后的第十年,中国就诞生了第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

公元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为当时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拍摄了其代表剧目《定军山》片段。

这部影片也标志着中国**正式诞生,任庆泰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之父”。虽然按照现代**艺术评定标准来看,这部《定军山》影片并未达到**标准。但是作为第一部由中国人摄制的**片段,也算开启了中国**之门。

但由于此时正处于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时期,再加上社会各方面配套设施并不完善,所以“无声**”并未引起时人的关注。但当时的**人却依没有放弃,这种可以表达社会情感与娱乐精神的**载体。

直到民国建立社会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之后,人们才对“影戏”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当时**技术逐步趋于完善,**才会在民国社会掀起一股娱乐热潮。

1926年12月虹口新中央大戏院试映美国有声短片,至此中国**从无声走向有声影片时代。

2民国时期的**文化

民国作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历史阶段,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极具特色。尤其是在文化发展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当时社会由于受到中西结合思想的影响,戏曲、歌曲、**等娱乐文化形式,在民间呈现出了“三足鼎立”之势。

人们在茶余饭后不仅喜欢去茶馆听戏曲或相声表演,同时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人群来说,他们还特别愿意去歌舞厅观看舞蹈和听歌曲。《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以及《夜上海》、《天涯歌女》等在当时都曾风靡一时。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文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在听歌唱曲之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恋人、情人或家人一起去戏院看**。

当时北平就有四座比较先进的**院,大华大戏院、世界大戏院、首都大戏院、新都大戏院。

生活在北平的老百姓虽然不能像现代人一样,想什么时候去看**都有影片放映,但是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却都可以,携家带口去大戏院观看自己喜爱的影片,这其实也是中国**文化最早期的雏形。

3民国时期的知名**与影星

民国时期看**绝对是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绅士与名媛的最爱。《马路天使》、《小城之春》、《神女》、《渔光曲》等,由民国时期炙手可热的影星拍摄的影片,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绝不亚于现在的商业大片。

由于当时人们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少,或者说能够与社会接触的面比较窄。所以当大家都聚集在大戏院中观看**的时候,很多即使是第1次参演**的演员,也会在**上映之后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比如,由袁牧之导演的《马路天使》,不仅捧红了周璇、赵丹、魏鹤龄等主演。就连周旋演唱的影片插曲《四季歌》、《天涯歌女》,也都随着**火爆全国之后而成为街头巷尾的流行歌曲。一时间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关于**内容以及与影星相关的事情。

如果从如火如荼的民国**业中,找出几个最能代表民国时期**风格的女星,笔者认为一定非这十大民国女星莫属。王丹凤、白光、李丽华、周璇、胡蝶、陈云裳、陈娟娟、孙景璐、罗兰、龚秋霞。

她们不仅是民国**发展的直接见证人,而且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她们用自己的美丽外表与艺术情怀,为民国**乃至中国**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就算是曾经繁荣一时百花齐放的香港**,其实都与民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许多上海**工作者,都在特殊历史背景影响下曾蜂拥南下香港。这些有创作经验以及人生经历的人,为香港国语片空前兴旺做出了重要贡献。

毫不夸张的说香港**的辉煌十年,其实都是因为这些**工作者打下的坚实基础。

4民国时期的“追星族

“追星族”并非是喜欢追逐星星的天文爱好者,而是一群以崇拜**明星或歌星为主的年轻人。民国时期由于**业态十分发达,在这种前提下不仅产生了大量**明星,而且还促成了一群以追星为目的的追星族。

相比较于现代社会的“追星族”来说,民国时期的追星族相对来说更加豪气。这一点其实从清朝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很多八旗子弟由于社会地位较高,再加上生活条件十分优渥。所以他们为了找乐曾不惜一掷千金,就是为了博得美人一笑或者捧自己喜欢的“角儿”。

(1)上流社会的追星族

由于清朝时期人们只能听戏所以戏子就是当时的明星。尤其是在清朝末年徽班进京之后,京剧曾一跃而成为自上而下都喜欢的国粹。

很多京剧名家在当时社会都十分受人青睐,而前来听戏的各路人等也都不惜金钱去追捧自己喜欢的名角。

这种风气其实在清朝末年就已经达到了一定高潮,民国时期的“追星族”其实,也只是延续了民国末年追捧名角的习气罢了。由于民国时的**明星多为美丽动,亦或是清纯可人、妩媚动人的女子,所以很多巨贾官商都会不惜金钱,只为了能博得美人一笑。

从这个角度来看民国时期的追星族构成其实比较复杂,既有政府中的军政要员也有大富之家的公子哥。尤其是在当时社会复杂多变的局势影响之下,很多军阀及其子女其实也都是比较狂热的追星族。

(2)民国时代年轻追星族

除了这些既多金又有脸面的上层追星族之外,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市民、学生等群体,其实也是民国时期追星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当时追星只是上游社会的一种消遣游戏,但是在民间其实也有一大部分狂热的追星族。

很多民国时期的年轻人都对看**特别着迷,因为**在当时社会作为一种新奇事物,对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年轻人非常有吸引力。大多数年轻追星族甚至还以能模仿,**中的各种桥段或者歌唱主题曲而受到欢迎。

虽然当时社会依然处于波谲云诡的态势之中,但是擅于接受新思想的年轻人,却依然成为了民国**最忠实的观众。

同时,他们也是**明星以及歌星的忠实粉丝,其中大多数人甚至还因为热爱**,在毕业之后从事了与**有关的工作。

笔者认为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年轻人,之所以会对**这种新鲜事物特别钟爱。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因为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从未出现过一种如此有吸引力的娱乐文化形式,所以当**出现之后才会让民国人,如此热衷。

结 语

如果说二十世纪初一直到四十年代末其,除了战争之外还曾留下过玫瑰。笔者猜想这些所谓的玫瑰就应该是民国女明星。因为玫瑰不仅有炽热鲜红的外在美,同时还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尖刺。当民国女明星遇到多金多才帅气的绅士时,或许才会沦陷在爱情的泥淖中。

对于现代人来说**就是一种普通的娱乐文化,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去看**。如果说民国时期的**是一种群体性文化活动,那么现代社会中的**就具有一种独享意味。

因为即使一个人去看**也不会觉得孤独,尤其是去看偶像拍的**时更有韵味。

民国**文化其实既是中国**文化的开端,同时也是后世**文化的重要积淀。以**为中心而形成的娱乐文化,虽然在民国时期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却为香港以及整个中国**行业,都做出了无法替代的重要标志性贡献。

三国时期大战小战无数,汉中之战的影响力可能无法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大战役相比,但它却是一场对曹操和刘备双方来说都极为重要的战役:曹操胜就可以保持对刘备的战略优势,刘备则是如鲠在喉;刘备胜则整个益州都归其所有,还可以虎视曹操关中地区,所以双方为了争夺汉中那是名将云集精锐尽出,那么此战表现出色和最为抢眼的有哪几位名将?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各有两人。

刘备麾下两人:黄忠和赵云

汉中之战规模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它不是一场单独的大战而是下辨之战、定军山之战以及汉水之战等几大战役的合称,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各有表现出色的名将,刘备这边表现出色的当属五虎上将中的黄忠和赵云。

战役之初刘备主力占据阳平关,张飞马超在下辨轻兵阻击曹洪不成,于是刘备南渡沔水退守定军山并猛攻夏侯渊和张郃所部,黄忠表现出色,《三国志》记载:“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这是三国少有的临阵斩杀对方主将的经典战例,黄忠也凭此战功得以进封为征西将军,刘备进位汉中王后黄忠升为后将军也和此战表现出色有莫大的关系。

定军山之战表现出色的是黄忠,汉水之战表现出色的则是赵云:夏侯渊被杀后曹操亲率大军前来,黄忠前去劫粮却陷入曹军包围之中,赵云率轻骑突入重围救出黄忠,面对追兵赵云还上演了一出漂亮的空城计惊退了曹操大军,战后刘备对赵云大加赞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此战也是赵云的成名战之一。

曹操麾下四人:张郃,徐晃,曹休,郭淮

张郃、徐晃虽然和于禁、乐进、张辽并称为五子良将,不过两人在曹操时期的地位不如其余三人,有两个明显的例子可以说明:第一,于禁是左将军,乐进是右将军,张辽是征东将军,三人级别高过张郃的荡寇将军和徐晃的平寇将军不少,张辽209年平定陈兰梅成叛乱时还曾“督张郃”;第二,张辽早在209年就假节了,乐进大概在214年左右假节,于禁则是216年假节钺,而张郃徐晃两人在汉中之战前并没有假节。

不过汉中之战却给了他们机会,此战两人表现出色:218年徐晃在马鸣阁道击退来犯的刘备部将陈式,保住了汉中和许都的联系,曹操大喜之下授予徐晃假节,《三国志》记载:“太祖闻,甚喜,假晃节”;张郃则先是挡住了刘备的猛攻,又在219年夏侯渊被杀后曹军军心不稳之际临时担任主帅稳定了涣散的军心,曹操也因此授予了张郃假节。

定军山之战成就了黄忠,汉水之战成就了赵云,而下辨之战则成就了曹休。汉中之战打响后曹操派曹洪曹休等人驰援夏侯渊,刘备主力在阳平关和夏侯渊对峙,下辨这边则是由张飞马超吴兰等人负责阻挡曹洪。

张飞虚张声势试图吓退曹洪,却被小字辈的曹休识破,曹休当机立断亲率骁勇的虎豹骑急行军奔袭下辨击破吴兰,兵力不足的张飞和马超只能退兵,曹休此战脱颖而出一战成名,逐渐成为曹魏宗亲第二代的****。

汉中之战曹操麾下表现出色的还有一人,此人就是日后蜀汉的主要对手之一郭淮,当时的郭淮职位不高是夏侯渊的军司马,夏侯渊被杀后曹军军心涣散,关键时刻郭淮挺身而出力主由张郃代理主帅才稳定了局势。

夏侯渊被杀后刘备准备趁势渡过汉水扩大战果,郭淮在对岸结阵试图趁半渡之时袭击刘备,此举使得刘备放弃了渡河的打算,曹操闻之对郭淮赞赏不已。

中国第一部**《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著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的诞生日。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家境较为富有,学过照相技术,后来到北京发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今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址已不存在)开设了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从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为“丰泰”。

后来他又开设和经营中西药房和汽水厂等生意,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了大观楼戏院,并在其中放映**。由于外国**的片源不足,任庆泰从德国商人在东郊民巷经营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的尝试。

1905年(具体时间一说为夏季,一说为秋天),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定军山》。

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任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

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因此,中国的第一部**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

以后的几年中,丰泰照相馆在任庆泰的主持下,陆续拍摄了一些其他京剧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许德义的《收关胜》、俞振廷的《白水滩》、《金钱豹》等戏曲的片段。

这些戏曲片段绝大多数是一些武功戏,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的京剧演员,这较为符合无声**的特点。 任庆泰的**摄制工作前后持续了4年,共摄成戏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馆遭遇了一场火灾,才停止了拍摄活动,他所拍的这些影片也没能保存下来。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桥》摄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胜利的隆隆炮声中,东北**制片厂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从此中国的**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77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