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场阅读的沉浸式体验

读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一场阅读的沉浸式体验,第1张

读伊塔洛·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你在梦境中要寻找一种抽象的、绝对的时空,并沿着一条明确的路线前进。但是,当你觉得你快要找到的时候,你却醒了,发现你躺在床上并未动弹,只得一切重新开始。”

这本书由理性构建,阅读时觉得自己作为读者被卡尔维诺既尊重又排斥。

第一次体验这样的小说阅读,是一次很奇妙的阅读过程,一场沉浸体验式阅读。

这是一篇具有实验性质的超越小说,它尽可能的展现了文学的各种形态, “致力于开发小说叙述艺术的无限可能。” ,是作者对写作、对一本书的呈现的一种无止境的无畏探险。

书中以主人公寻找失落的后半本书为线索,串联起十个风格题材各异的小说故事:

《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在马尔堡市郊外》、《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不怕寒风,不怕眩晕》、《望着黑沉沉的下面》、《在线条交织的网中》、《在线条交叉的网中》、《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在空墓穴的周围》、《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作为文本的十篇故事,包含着对诸如 侦探、魔幻、心理、书信、日记 等各种小说类型的戏仿,最后又由标题串联成一个微型小说。

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只有开头,在高潮时就戛然而止,悬停在未竟的半空,让作为读者的你不停的在追问:接下来呢?然后呢?

但是作者却告诉你,一切书籍的下文都在彼岸。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

这种通过写小说来写小说,虚构出一个现实,在虚构中虚构,在现实中衍生出虚构感,让作者/读者/主人公身份交错,真真假假难以辨别,错综复杂,层层嵌套,如谜似幻的形式,既所谓的 “元小说” 的形式。

“元小说”( meta-narrative ),又译“元叙述”或者“超小说”,或者又被称为“后小说”和“后设小说”,就是 有关小说的小说,表示一种次序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

在希腊文中,“ meta ”一词表示“本原”,是作为前缀使用的,表示“在……后”。

在传统小说中,往往关心的是 人物、事件 ,是作品所 叙述的内容 ,而元小说则更关心 作者本人是怎样写这部小说的 ,在小说中往往喜欢声明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喜欢告诉读者作者是在用什么手法虚构作品,更喜欢交代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

为获取“真实可信”的效果,传统小说会有意隐瞒叙述者和叙述行为的存在,造成“故事自己在进行”的幻觉,而 元小说则有意暴露叙述者的身份,公然导入叙述者的声音,揭示其叙述行为及其创作过程,展现叙述内容的“故事性”和“文本性”。

在小说中交代叙事框架,谈论故事陈述的编码规则,把创作中的技巧、手段及及动机公诸于众……作者通过这样一份详细的 “叙事说明书” ,向读者坦承文本创作过程中的操作痕迹,以及人为性的东西。这种“自我拆台”的目的就在于揭开小说“虚构”的本质,即话语的本质。

元小说在文学形式上的这种革命性行为,无疑和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语言学符号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你这次颠沛的旅行早该靠岸了。除非找个大的图书馆,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更好地让你栖身?你为了寻找那些小说离开这座城市,走遍世界,最后又回到这里。这里一定有个图书馆,你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那十本你刚开始看便从你的手中飞走的小说都能在这家图书馆里找到。”

卡尔维诺在这本书中以其独特的方式从虚空中构造了一个世界,而又再在里面完成了一次自我建构。

无论你是否喜欢卡尔维诺,无论你是否饱读诗书,你一定会惊讶这前所未见的构思的。

这也是一场读者与作者间的游戏博弈。

文本形式与结构之美,翻开书页的那一刻,旅程便开始了。

书籍是具体明确的,生活经历却是不可琢磨的,阅读之时不仅只是与书中的人物交谈,更是与文字背后的作者交流。

这本书还可以分开来读,既除了把那几个标题可以串成一个开头的故事连起来读,还可以把男读者和女读者的故事串连起来读。

让整本书的结构不至于零散而统一成为一个封闭的圆环,正是由于故事中身为男读者的“你”一直在苦苦追寻着这些短篇故事的下文和那个神秘的却一直置身事外的女读者。

一个传统小说写作,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角色、剧情、场景,必须有个第三人称,必须使第二人称男性与第三人称的女性之间发生某种事情,再进一步发展,或以喜剧的方式结束,或以悲剧的方式结束,即历经人生的各个阶段。

而在这本书中,卡尔维诺一直十分注意让阅读本书的读者能够进入角色并与小说中的读者等同起来,因此作者在写作中,将主人公设为“你”,第二人称,也未曾给他起个名字, “他是一个“你”,而任何人都能在这个“你”中认出他自己的“我”。

这就大大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作为读者,我们也成为了卡尔维诺故事中的主人公,开启的是一段关于书的旅程。

本书中的“男读者”其实只是处于一个抽象的状态,只是一个代名词,这个以“你”,第二人称叙事的小说不仅指男读者,还有书中的女读者。

男读者和女读者,你们两个是两个互相分析的但又比原来结合的较为紧密的“你“,你们互为读本,每一个人都能在另一个人身上,阅读到自己那段不用文字书写的历史。

“我才明白我的反劫持计划被一项不知受谁指使的反反劫持计划瓦解了。”

这本书就是在这样一层一层进行的同时又在反复提醒你,你的意识与书中第二人称在同时进行。

故事的最终巧妙和书桌前的我的阅读行为的结束,重合在了一起,完成了代入。

“文学的”文本世界是一个被投射出来的世界,它与日常世界保持着间隔,它轻易就能倒置、重置我们与真实的关系,以至于作者也能轻而易举地掌控每个在阅读时空里的读者的命运。

因此,卡尔维诺还在书里强调了,作者创作小说就应该是讲故事,而且是只管讲故事,一个接一个的讲,不强加给读者某种世界观,只让读者看到故事展开的曲折过程,就像看到一棵树的生长,看到它枝繁叶茂纵横交错,而故事背后所隐藏、所蕴含的种种,就应该是让读者见仁见智。

“我期望读者能在我的作品中看到他不知道的东西。”

卡尔维诺说,最好也不要认识作者本人,因为真实的人从来不会与读书时想象的作者形象吻合。

作者在书中也把作为一名读者的心境写的迷人且贴心极了: “仿佛打开了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读书是个孤独的行为,她把书当做牡蛎的贝壳,钻在书里就像牡蛎躲在贝壳里一样安全。”

将读者、作者与书中人物放在一起对话,让你调动你的经历,让你跟随他的步伐,前往未知的碎片时间与碎片篇章。

碎片化的文字片段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阅读习惯,却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加开放和自由的世界。

在那里,我们是读者,也是作品中的角色,我们和作者一起,探寻故事的结局——一个可能的结局。

这还是一本关于作者旁观分析并预估读者的阅读行为的书。

“你改变不了你的过去犹如你改变不了你的名字。”

阅读总是这样:

这里有件东西,一件写出来的东西,有形的东西,物质的东西,它是不会改变的,通过这件东西,与那个未写出来的东西相比较,那个东西属于非物质的,不可见的世界,只能思考,只能想象,因为它过去曾经存在,现在已不复存在,因为它过去了,丧失了 ,看不见了,摸不着了,仅在“死人”中间,而 看书就是要迎着那种将要实现人们对他尚一无知的东西前进。

“时间的维度被打碎了,我们只能在时间的碎片中爱和思考,每一个时间的碎片沿着自己的轨迹运行。”

时间的断裂性让它们拥有了自主性和自行生长的可能,于是纷纷展开枝桠打破各层次元壁,让作者所属的“现实”空间与文字所营造的“虚拟”空间(包括作者与角色之间对写作导向的话语权),与读者自身的阅读经验与投射于书本产生的 共情体验 ,让创作者、读者以及书中人物渐次加入创作进程,这种梦幻般的想象其实仍基于现实逻辑—— 作品得到读者的阅读才能具备作者赋予其的功能。

至于如何认识世界呢,世界何时展示自我呢?

"只有当人们可以这样说的时候它才能表现自己:『我阅读,因此宇宙在写作。』"

这是一场由卡尔维诺发起的,作者、读者、译者、出版商、小说人物,以及真书伪书、残缺故事构筑的迷宫游戏。

书的开篇就写着献给丹尼埃勒蓬奇罗利,这是当时一个非常有名的总编辑。男读者追寻作品的经历越发离奇、荒诞不经。作者与读者相互影响,真作品与伪作混淆不清,革命与反革命相互渗透。文学审查制度或许才是书被阉割太监、绝版消失的真正根源。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俨然已不再重要,作者在书中打通了作者与读者、书籍生产方与读者、书籍传播方与读者等多条线索。

在书中,窃笑着乜视未来以研究此书乞食的学者和评论家们:出版社的编辑们,每天收到那么多的书稿,他们在挑选翻阅时,只能凭借关键词和情节草草了事,文学评论家们,因为世界各国语言上的不通,而只能凭翻译家们的转述,世界此时已变成一张薄薄的纸,上面只能让你写些抽象的名词,仿佛一切具体名词都不存在了。

剥离了小说的外在故事结构,小说的内在主干其实是在 论述写作与阅读的意义: 你如何读书,如何买书,如何思考小说, 书本身在这里不过是个不重要的载体。

关于小说的阅读与写作本身,关于时代的改变带来的阅读的改变,思考跃然纸上,却又隐藏在小说之后。

写作是怎么把无限的非文字世界通过有限的写作行为变成可阅读的世界的,而这种反映又究竟到了如何的程度。

“小说中未言明的东西比言明东西更加丰富,只有让言明的东西发生折射才能想象出那些未言明的东西。”

“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那部分。”

“阅读是个断断续续的、片片断断的行为。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书是一种点状的、粉末状的物质,在洋洋洒洒的文字之中,读者只能注意到最小的片段、词组、譬喻、句法联系。逻辑关系,以及具有丰富涵义的词汇特点。这些东西好比构成作品核心的基本粒子,其他东西都围着它们旋转。或者说它们就像漩涡的底,把水流吸引过来并吞噬下去。书中的真理,亦即书的实质,正是通过这些东西发出人们可以感受到的闪光。神话与奥秘是由知觉不到的微粒组成的,它们就像蝴蝶足上附着的花粉,只有理解这些微粒的人才能发现与解释那些神话与奥秘。”

当阅读者的想象开始蔓延的时候,其实你已经超越了文本本身。

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收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

真是一个冬夜经历的浪漫美好的旅程。

读完这本书之后,就像跳了一场欢快的恰恰舞,舞点前后,天旋地转。

一个人喜欢读书,最大的浪漫差不多就是睡觉之前和恋人一起读书,对方先说那一句,“咱们关灯睡觉吧,不早了”。如果是冬天,浪漫又多了一层。两人在一个枕头里小声讨论书的内容,争辩,摆论据,咬耳朵,其中一个倦了,嗫嚅几句没回应,另一个听了一会儿鼻息,也倦了。镜头拉到床的正上方,打上“灵魂伴侣”字样。

这应该就构成了卡尔维诺式的浪漫主义。

"你以为每一篇小说都必须有个开头又有个结尾吗?古时候小说结尾只有两种:男女主人公经受磨难,要么结为夫妻,要么双双死去。 一切小说的最终的涵义都包括这两个方面:生命在继续,死亡不可避免。 " 

我们想要从阅读和生活中追寻什么呢?

无论结尾是否早已在开篇写下, 重要的是阅 读当下,是生活本身,是追寻的过程 。

既然结局不可避免,那就好好享受打开一本书阅读的时刻吧。

元小说代表作:斯特因的《项狄传》,《旧死》,《虚构》,《死亡的诗意》,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胡里奥姨妈与作家》,唐诺《阅读的故事》,《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等待野蛮人》。

元**代表作:《昨天》,《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日以继夜》,《楚门的世界》,《盗梦空间》,《法国中尉的女人》,《开罗紫玫瑰》,《日以继夜》,《莆田行进曲》,《法国中尉的女人》,《青春梦工场》,《性、谎言、录像带》、《偷窥狂》、《暗恋桃花源》、《巴黎最后一班地铁》。

(元**的概念比较广,不仅仅是**中的**,和**有关的**这样的套层结构,更多的是特殊的**观念和对现实的反叛。)

 吉尔凡尼罗和赛瑞娜沿着铁路线散步。脚下是波光粼粼、沉郁碧蓝的大海;头上是片片白云、明净的天空。炽热的铁轨闪着微光。在铁道旁散步有很多乐趣,可以玩很多游戏——他和她手拉手走在两根并排的铁轨上,尽力不掉下来;或者一起从一根枕木跳到另一根上,脚不能落在枕木之间的石块上。吉尔凡尼罗和赛瑞娜本来是出来捉螃蟹的,现在他们决定沿铁路线一直走到隧道,去考察一下。吉尔凡尼罗喜欢和赛瑞娜一起玩,因为她和别的女孩不一样,不会被玩笑吓坏或者弄哭了。每当吉尔凡尼罗说“去那里”或者“这么做”,赛瑞娜总是没有意见地服从。

 乒!他们同时抬头张望。一根电话线从电线杆上掉下来,断开了,听起来就象一只铁鹳突然关上它的长嘴巴。他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没看见这一幕多可惜呀!现在,它可不会再发生了。

 “有火车来了,” 吉尔凡尼罗说。

 赛瑞娜并没有从铁轨上下来。“哪儿?”她问。

 吉尔凡尼罗经验十足地看看四周。他指着黑洞洞的隧道,那里面原来清清楚楚,才一会就被从石头上升腾的无形的热汽搞得一片模糊。

卡尔维诺的《恐龙》颇具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风格,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恐龙》是卡尔维诺最为奇幻的作品之一,充满奇异的想象、深刻的哲思和智慧的比拟,颇具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A奇异的想象。《恐龙》是由幻想元素组合成的小说。恐龙和新人之间演绎的故事,都是丰富想象的产物。呈现大跨度的时空跳跃和后现代的片断式拼贴,形成理念和情感意义上的完整与真实。

B深刻的哲思。《恐龙》设置了一个遥远的时间和巨大的背景,大自然和宇宙因而具有了本体论意义。新人对恐龙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和想象,却对“我”这只真正的恐龙全然无知,以至最终“我”也觉得自己“谁也不是”。或许是人类缺乏认识存在之真的能力,抑或是存在本身变动不拘,根本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C智慧的比拟。《恐龙》是寓言小说和科幻小说的结合,充满象征和寓意,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恐龙作为小说中被认知的对象,可以象征存在本身;新人渔夫们象征平凡的人类;凤尾花象征始终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混血女郎和儿子小恐龙象征缺乏自我认识能力的个体;“谁也不是”又象征本质的不确定性。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329。

本题知识点:卡尔维诺《恐龙》,

卡尔维诺的《猫和警察》是一部短篇小说,通常被视为作者对极权主义政权下警察和政治迫害的批判。这个故事以一个简单的情节为框架:一个警察到一个岛上执行任务,然后被一只猫迷惑了。在故事的过程中,警察试图抓住这只猫,但最终失败了,并被岛上的居民取笑。

在这个故事中,警察代表了权力和统治,而猫则象征了那些设法逃脱权威并超越它的人。通过这个故事,卡尔维诺表达了他的观点,即权力和权威并不总是像他们声称的那样强大和有控制力,而普通人也能在适当的情况下挑战他们。

总之,卡尔维诺的《猫和警察》提供了一个寓言,警示读者不要低估自己的力量,并揭示了权力和权威的脆弱性。

外国童话《[意大利] 卡尔维诺·银鼻子》鉴赏

[意大利] 卡尔维诺

相传,从前有个守寡的洗衣妇,她有三个女儿。母女四个辛辛苦苦地给人家洗衣服,可还是忍饥挨饿。一天,大女儿对妈妈说:“我打算离开家,到了外面,哪怕是给魔鬼干活也行。”

“别那样说,孩子,”妈妈说,“天晓得你会碰上什么倒霉的事呢。”

不久,一位全身穿着黑衣服的绅士来拜访她们。这位绅士很有礼貌,可就是长着一只银鼻子。

“我知道,您有三个女儿,”他对寡妇说,“您肯让其中一个去给 活吗”

母亲不喜欢那位绅士的银鼻子,要不是为这个,她本来会立刻答应的。于是,她把大女儿叫到一边,说:“世上没有人是长银鼻子的。如果你跟他去干活,以后很可能会后悔,因此,要处处留神啊。”

大女儿一心想离开家,妈妈说的话,一句也听不进,便跟着绅士走了。他们走啊,走啊,穿过森林,越过高山,最后看到远处有一片像火一样的红光。“顺路朝山下看,那山谷里是啥呀”姑娘问道。她心里不安起来。

“那是我的房子,是我们要去的地方。”银鼻子回答说。

姑娘跟着他向前走,不由得浑身哆嗦起来。他们来到一所豪华的房子前,银鼻子领着她进去,带她看了每一间屋子,这些屋子真是一间比一间漂亮。银鼻子把每间屋子的钥匙交给她时说:“不管有什么理由,你也不要打开这屋子,要不,你会后悔莫及的!除了这一间外,其他屋子都由你管。”

姑娘心想: 他一定有什么事儿瞒着我。因此,她决定趁银鼻子离开时就去打开这间屋子。当天夜里,她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睡觉,银鼻子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把一朵玫瑰花插在她的头发上,随后又悄悄地走了出去。

第二天早晨,银鼻子出去办事了。姑娘发现房子里只有她一个人,钥匙也全在自己手里,便跑去打开了那个不让打开的房间。她推开门的刹那间,一股股浓烟、火舌喷射出来。这时,她看见在这烈火熊熊的房间里,一群被打入地狱的人正在受着煎熬。她恍然大悟: 银鼻子是个魔鬼,那间屋子就是地狱。她尖叫着,“砰”地一声关上了门,拔腿就跑。可是,火舌已经把她头上戴的那朵玫瑰花烧焦了。

银鼻子回到家,看见那朵烧焦了的玫瑰花。“哼,你就是这样听我的话呀!”说着,他把姑娘一把抓了起来,打开地狱的门,把她扔进了火坑里。

第二天,银鼻子到了寡妇的家里。“您的女儿在我家里生活得很好,只是活儿太重,需要有人帮她忙。您肯让二女儿也到我们那里去干活吗”于是,银鼻子带着二姑娘回来了。他带着她在整所房子里转了一圈,把各间屋子的钥匙都交给她,并对她说,除了最后一间外,其他的房间她都可以打开。姑娘说: “难道您以为我会找理由去打开那间屋子吗我对您的私事才不感兴趣呢。”那天夜里,趁姑娘睡着的时候,银鼻子蹑手蹑脚地走进屋子,在她的头发上插了一朵石竹花。

第二天早晨银鼻子外出后,二姑娘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去打开那间不准打开的房间。门一开,浓烟、火舌立刻向她袭来。地狱里的人们发出一片哀嚎声,她听到了她姐姐的声音:“妹妹呀,把我从这个地狱里救出去吧!”可是二姑娘的腿都已吓软了,连忙关起门来跑掉了。她现在恍然大悟: 银鼻子是个魔鬼,她既瞒不过他,也逃不脱他的魔掌。银鼻子回来后马上看了看她的头发。石竹花枯萎了。于是,他二话没说,抓起她就把她扔进了地狱。

第二天,银鼻子又来到洗衣妇的家里。“我家里的活儿实在太多了,连两个姑娘都干不过来。我可以请您的三女儿也去吗”这样,他带着三姑娘回去了。三姑娘露西亚是姊妹三个中最机灵的。银鼻子也带着她看了一间间屋子,对她说了向她两个姐姐说过的同样的话。当她睡觉时,他也在她的头上插了一朵花。不过,这次插的是茉莉花。第二天早晨,露西亚起床后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梳头。对着镜子一照,她发现头上有一朵茉莉花。“哎哟哟,”露西亚说,“银鼻子在我头发上插了一朵茉莉花。他想得真周到哩!可他干吗要这样做呢不管怎么说,我得让这朵花保持鲜艳。”她把花插在盛着水的玻璃杯里,梳好了头,然后说:“现在去看看那间神秘的屋子吧。”

她刚一打开门,一股火舌喷了出来。她看见无数人在烈火中受煎熬,人群中有她的两个姐姐。“露西亚呀!露西亚!”她们哀嚎着,“把我们救出去吧!救救我们吧!”

露西亚马上把门关紧,开始琢磨用什么办法才能把她的两个姐姐救出来。

魔鬼回来时,露西亚已经把茉莉花重新插在头发上了。她举止从容,好像这一天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似的。银鼻子看了看茉莉花,说:“哟,这朵花仍然很鲜艳啊。”“当然啰,为啥不应该鲜艳呢难道有人喜欢在头上戴朵枯花吗”

“哦,我不过说说罢了,”银鼻子回答说,“你看来是个聪明的姑娘。就这样做下去,我们以后永远不会吵架的。你在这儿觉得快活吗”

“快活!不过,要不是有件事儿使我心烦的话,我会更快活的。”

“啥事儿使你心烦呢”

“我离开妈妈时,她的身体不太舒服。眼下,她的情况我一点儿都不知道。”

“如果你只是为这事儿感到心里不安的话,”魔鬼说,“那我就顺便到她那儿去一下,看看她的情况怎么样。”

“谢谢你啦,你真好。要是你明天能去,我马上整理一袋子要洗的衣服。如果我妈妈的身体还好,她可以洗一洗。一口袋衣服对你来说不会太重的,是吗”

“一点不重。不论它有多重,世上所有的东西我都扛得动。”

那一天,魔鬼再次外出时,露西亚打开了地狱的门,把大姐姐拉了出来,装进袋里,扎上袋口。“卡洛塔,你在里面不要出声,”她对姐姐说,“魔鬼会把你扛回家去。但是,每当他想把袋子放下来时,你必须说: ‘我看见你啦!我看见你啦!’”

魔鬼回来了,露西亚对他说:“这就是一袋要洗的东西。你要直接把它送到我妈妈那儿去,你答应不答应”

“你信不过我”魔鬼说。

“我当然相信你。再说,我有特别的本领,能够看得很远,很远。要是你把这个袋子丢到某个地方,我会看得见的。”

“当然不会丢喽。”话虽这么说,但他不大相信她有能够看得很远的本领。他把袋子扛上了肩。“老天爷,这些脏东西真重啊!”他叫唤起来。

“那自然喽!”姑娘应声说,“你也不想想,你有多少年没有洗过衣服啦。”

银鼻子上了路朝洗衣妇家走去。可是,刚走到半路,他就暗自嘀咕起来:“有可能……不过我得看一看,这个姑娘会不会借口洗东西,把我家里的东西都拿光呢。”他把袋子放了下来,准备打开来检查。

这时,大姑娘在袋子里突然叫了起来:“我看见你啦!我看见你啦!”

“我的天哪,真有这种事!她竟然能看得这么远!”银鼻子嚷嚷道。他又把袋子扛上了肩,一直扛到了露西亚的母亲那儿。“您的女儿叫我把这些东西送来让您洗洗,她还想知道您的身体可好……”

银鼻子一走,洗衣妇就打开了袋子。可以想象得出,她一看袋子里是自己的大女儿,该是多么高兴啊!

一星期后,狡黠的露西亚又一次装着难过起来。她告诉银鼻子,她想知道母亲的情况。

她让银鼻子再送一袋脏衣服回家去。这样,他就扛走了她的二姐姐。他刚想解开袋子,里面马上就传出来“我看见你啦!我看见你啦!”的声音,所以他这一次也无法看到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洗衣妇这时已经知道银鼻子是魔鬼,当他来到时,她吓得要命,因为她想,银鼻子一定会要回上次送来洗的东西。银鼻子一放下袋子就说:“已经洗好的东西,我以后再来拿吧。这个袋子把我的腰都快压断啦,我想空身回去。”

银鼻子走后,洗衣妇很快地打开袋子,跟她的二女儿拥抱在一起。不过,她比以前更加为露西亚担忧了。因为她现在独自一人在魔鬼那儿。

露西亚怎么办呢过了不久,她又思念起母亲来。这时候,魔鬼已经厌烦,不愿意再背脏衣服了。可是他十分喜爱这乖巧听话的女孩子,因此没有对她说“不行”。天刚黑下来,露西亚就对魔鬼说,她头痛得很厉害,要早点儿睡觉。“我会把要洗的东西准备好,把袋子放在屋子外面的。要是我明天早晨不高兴起床的话,你就可以自己上路了。”

这时,露西亚已经制作了一个跟自己一样大小的布娃娃。她把它放到床上,盖上被子,然后剪下自己的辫子,缝到布娃娃的头上。这样布娃娃躺在那儿,就像露西亚在睡觉一样。露西亚钻到袋子里,在里面把袋子封住。

大清早,魔鬼看到姑娘蜷伏在被窝里,便扛着袋子出发了。“露西亚今天早晨病了,”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在路上赶路时,她不会再看着我了吧。这倒是个绝好的机会,让我看一看袋子里是不是要洗的衣物。”想到这儿,他便把袋子放下来,准备打开它。“我看见你啦!我看见你啦!”露西亚叫了起来。

“我的天哪!真是她的声音,丝毫不差,好像她就在这儿似的!还是别跟这样一个姑娘闹别扭。”他又扛起口袋,一直把它扛到了洗衣妇的家里。“我以后再来把所有的东西拿走,”他急急忙忙地说,“我得马上回家去,露西亚病了。”

就这样,这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由于露西亚还从魔鬼那儿带回了许多许多钱,现在她们能够舒适、幸福地生活了。她们在门前竖立起一个十字架,从那以后,魔鬼再也不敢靠近了。

(刘宪之译)

童话《银鼻子》开篇采取的完全是民间故事的忆态结构。“相传,从前有个守寡的洗衣妇,她有三个女儿……”这样的讲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一种亲切的、耳熟能详的“围炉夜话”的故事氛围当中。“相传,从前……”这样的构思视角和叙述口吻,正是童话的一种经典叙述方式和叙述技巧。

接下去的情节依然在常态的故事氛围中不断衍展。先是大女儿不满贫窘的生活处境,动了离家出走的念头。接着,反面主角“银鼻子”登场了。“银鼻子”提出的要求和大女儿的想法一拍即合。这样,大女儿就义无反顾地逃离了家门,迈入了不可预知的命运之门。

在这里,情节第一次脱离了以“洗衣生活”为轴心的常态氛围,进入了“银鼻子”的异态场景。由此,整个故事也以大女儿的新生活为契机,出现了第一个悬念。

可是,这个悬念却很快就被揭开了。“银鼻子”是个魔鬼。“银鼻子”不准进入的那间屋子就是地狱。而大女儿也为揭开“银鼻子”的秘密而付出了自由的代价。阅读中我们不能疏忽的一个细节是“玫瑰花”。花是洗衣女和魔鬼“银鼻子”心智较量的关节点。以我们作为局外人的身份看,魔鬼“银鼻子”用花作为“试金石”度量人心的伎俩简单而粗鄙,实在谈不上高明。可是,就是这样的雕虫小技,还是试出了大女儿的志大才疏、好高骛远。毫无疑问,在洗衣女与魔鬼的第一次交锋中,洗衣女输了。

魔鬼的贪婪总是没有止尽的。有了阴谋的第一次得逞,“银鼻子”很快又对贫苦的洗衣女伸出了魔爪。这次上当受骗的是“二女儿”。如同她的姐姐一样,才智平庸的“二姑娘”因窥探秘密的行为败露,同样被“银鼻子”投入了地狱。

这个阶段的情节发展采取的是回环反复的手法。同样的场景和事件,一次次由不同的人物充任主角,反复上演。这样的笔法在童话中是非常典型的。它能不断营造阅读的悬念感,保持情节迂徐有致的节奏和张力。

也就是在螺旋式的情节推进中,三姑娘露西亚登场了。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注意。在大姑娘、二姑娘出场的时候,她们是没有名字的,仅仅以“大女儿”、“二女儿”相称。而三姑娘则以名字相称,使她的出场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细心的读者可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变化上,读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在“银鼻子”老调重弹的伎俩面前,三姑娘露西亚的才智游刃有余。而对那朵让两个姐姐被“银鼻子”抓住把柄的花,她只需略使手脚,就骗过了刚愎自用的魔鬼。与那两个胸无点墨的姐姐相比,露西亚该是何等细心和机智啊。

露西亚的聪明才智在接下去的营救行动中体现得更加充分。她先是用温言软语解除魔鬼的警惕性,接着因势利导开始掌控魔鬼的行动。她的行动计划可谓举重若轻、周密之极。魔鬼“银鼻子”在不知不觉中就中了圈套,心甘情愿地替露西亚充当尽职尽责的脚力。故事情节发展至此,已经完全进入了喜剧的氛围。露西亚的机智勇敢和“银鼻子”的头脑简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到那个先前还穷凶极恶的魔鬼竟然转瞬间被聪明的露西亚玩于股掌之上,不禁令人哑然失笑。

故事最终是以露西亚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的。如同所有民间故事“大团圆”的结局一样,“这一家人终于团聚了……现在她们能够舒适、幸福地生活了”。

和卡尔维诺小说创作鲜明的先锋性和现代感不同,他的童话具有浓郁的传统格调。从情节构思上看,《银鼻子》就几乎和诸多欧洲民间故事如出一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卡尔维诺的童话创作与格林童话及民间故事之间的传承关系。

(李学斌)

文/涅阳三水

记得在读书时候,我看到过很多次卡尔维诺的名字。

可那时候,我对卡尔维诺一无所知,朋友们对他的作用极为频繁,这令我觉得自己相当无知。

后来的很多年,还是不断地从各种不同的作品中,看到这个名字,很熟悉,还是很陌生。

熟悉是因为看到次数多,陌生是因为依然不知道卡尔维诺是谁?他有过什么作品?这令我很是困惑,很是纠结。

可这一次,再一次遇到了卡尔维诺,终于知道了卡尔维诺是谁,也知道了他有怎样的作品。

~~

卡尔维诺提出了一个观点:

一个“重”字,表明了一个读书人的态度,放在动词“读”之前,也有一种炫耀的可能,尤其对于没读过某一本书的人来说。

一个“重”字,可以看出这本书对于某人的重要性,一遍读下来,有所收获,需要再读一遍,再读一遍,用一遍一遍的重新温故,来显示对它的喜爱程度。

这样的书,可以称之为经典。

毛泽东曾经把《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这《资治通鉴》无疑就是经典。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把水浒读了二十遍,这《水浒》肯定也是经典。

回想自己读过的书,有很多书是一翻再翻的,难道说都是经典?

~~

卡尔维诺说,一个人在成年时期,第一次读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和青少年时期完全不同。

因为这样的情况,卡尔维诺对经典又有了一层深刻的定义:

也就是说,经典作品是一种经验,对于喜爱它们的人来说,是一种宝贵的,丰富的经验。

想起来初读《红楼梦》的时候,还很年少,只知道贾宝玉林黛玉初见钟情,一直折腾到死,很有些荡气回肠的意味。

那时候只要遇到有人提起这本书,就会得瑟地插嘴进去:“我也读过这本书,贾宝玉怎么怎么,林黛玉怎么怎么……”

如今,对这本书一读再读,却越来越发现,里面很多场景,很多知识无法弄明白,再也不敢到处去说自己读了很多遍这本书了。

尽管如此,我又不得不承认,《红楼梦》的确是经典,是自己一辈子也参悟不到极致的经典。

~~

对于经典,卡尔维诺还有定义的滋生:

记得,中学时候读伏尼契的《牛虻》,当时为那个肩负重任又快乐无比的亚瑟欣赏多多,只知道做任何事情,在快乐的状态下便是最好。

再后来,工作以后,重读这本书,再看亚瑟的行为和表现,却是痛得不能自已。

一个人要在怎样的重压下,才可以望天而笑?要在怎样的环境下,才可以把重负抛之脑后,开怀与人大笑?

我无法再笑得出来,无法再自欺欺人的以为,任何时候都可以把笑当作哭!

再后来,《牛氓》这本书,就成为我的人生底座,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以亚瑟来鼓舞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砍儿!

的确,它可以让我负重前行!

为此,卡尔维诺还说——

《树上的男爵》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长篇小说,属于《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主要的故事情节是:出身于贵族的男孩克西莫,因为家庭气氛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关系,成长过程中一直过得十分压抑和叛逆。后来因为不满家中姐妹对动物的残忍,爬到了树上,过起了远离地面的生活。

克西莫在树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收获了属于自己爱情,却最终在这种原始的辉煌之后,因为爱人的离去而孤独着衰老。

(卡尔维诺)

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关于人生的启发。这些年我一直记得书中的一句话,说是“若想要看清这个世界,就必须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我逐渐长大,进入社会与人群的时候,我一直将此铭记于心。

卡尔维诺创造了一个与人间世界平行的树上的世界,那地方原始而美好,充满了正直的行为和坦荡的情感,虽然不被人类理解,却能够理解被人类世界遗弃的一切。这让我觉得向往,又充满了启示。诗意地度过一生,在人类社会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人间既不为了任何人而改变,也不值得所有人的倾力奉献,它有它的肮脏和世俗,也有它的规则和纪律。

但这一切,我们所渴望的一切,在远离人群的高处,我们可以做到。

这就是最重要的了。

而爱情,比起来虚假的互相奉承和小心翼翼,更需要的,则是原始的欲望和对彼此的疯狂占有与掠夺,我们本不需要将感情也安置得那样精细。

书中有对白说“你为什么让我痛苦?” “因为我爱你。”

这种力量感和相爱之人心中的撕扯,本才是最动人的。

阿呸姑娘前言:

本期介绍的书,来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后现代小说——《寒冬夜行人》(又名《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该小说发表于一九七九年,是卡尔维诺孜孜不倦探索小说创作的最终总结。卡尔维诺一生的文学创作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字:无限追求,追求无限。(摘编自百度文库)

而我之所以选这本书,则是因为,这是一场有关阅读的小说。读者的阅读历程,就是小说本身。而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又仿佛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让读者心甘情愿往下跳。这种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文学中的作者自说自话,读者成了主角,却又不停被作者这个幕后黑手坑。直到最后,读者从一个个坑中爬出来,才会如夜行人见到曙光,感受到强烈的、来自文字的冲击力。

“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新小说《寒冬夜行人》 了。请你先放松一下,然后再集中注意力。把一切无关的想法都从你的头脑中驱逐出去,让周围的一切变成看不见听不着的东西,不再干扰你。”

这不是书评人给读者的提示,而正是《寒冬夜行人》的开头。这是一部为读者设定的小说,然而不幸的是,当你兴致盎然地读进去之后,你会发现,这更像一个为读者设置的迷宫,或者圈套——这是一场神秘的戏中戏。

作者以读者的视角,描绘了一场神奇的阅读旅程。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不,准确说是一个个故事的开头。男读者翻开一本名为《寒冬夜行人》的小说,在这个故事里,一个冬雨淅沥的夜晚,主人公走进车站附近的小吃部,等待一个前来接手皮箱的人,却意外得知自己被检举,被迫匆匆逃离。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男主角猛然发现书页装订有误,与另一本波兰作家塔齐奥·巴扎克巴尔的《马尔堡市郊外》装乱了。于是因此,男读者邂逅了同样前来换书的女读者柳德米拉。可郁闷的是,《马尔堡市郊外》也出现了问题,文中的人名并不像波兰名字——几经寻找,男读者方惊愕地发现,那是一本来自辛梅里亚的小说《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最后,在这场奇葩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们又发现了一本《不怕寒风、不顾眩晕》。每一个故事都在最精彩的部分被切断,吸引着读者千里走单骑般追寻着答案。而最后的答案,则是以男女读者喜结连理而告结束。

十个残缺不全的故事,永远不能完结,却让小说与现实时空交错。卡尔维诺只是耍了一个小花招,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述方式,便让这个故事永恒了下来。作者与读者的世界在此时融为一体,这篇小说的路线,属于每一个人。

“虽说《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这篇故事残缺不全,也许正是因为它残缺不全,它才成了辛梅里亚文学最有代表性的篇章……辛梅里亚的书都是没有结尾的书……因为它们的下文都在彼岸……用另一种语言写成的,一种无声的语言。”

卡尔维诺借教授之口,向读者阐述了一个无声胜有声真理。每一个故事的发展都有无数种生动的可能,只有将最精彩的部分留给读者,才能打破局限,带给读者更加广阔的天地。而读者们又是否理解这一点呢?

男读者是位有些可爱的偏执狂,正如我们每个读者的缩影。十篇小说的开头,都在精彩部位停顿,我们只能不断问:“然后呢?”继续卯足了劲读下去。这个过程往往是一鼓作气的,因为有悬念为动力,但是却背离了传统阅读的惯性,因此,或许过程并不愉快。这种不愉快极具现实意义,真实反映了读者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艰难、不快或是彷徨——但读者会明白,这样的过程如同清茶,喝下去之后才有回味。

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男读者发现了始作俑者、柳德米拉的老情人马拉纳,因此,他顺着无数个猎奇故事的开头,去向马拉纳探寻结尾。马拉纳只是一个为了挽回情人的可悲的伪造者,却无意中让男读者内心产生了质的飞跃。这种微妙的蝴蝶效应,也正是卡尔维诺想表达的:写作与阅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影响。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是孤独的个体。读者一遍遍掉进作者的坑,却最终帮作者完成了小说的表达。读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对世界的追寻与探求,本就不是易事。一幅完整的拼图如果缺了一块,势必引起完美主义者孜孜不倦的寻找。可是到最后也许会发现,最后一块拼图也许本不存在,但作为读者,得到的也许比完整的拼图、完美的故事更丰富。

《寒冬夜行人》是一个没有局限的故事。作者采用独特的叙事手法,一方面,叙述十个没有结尾的小故事;另一方面,男女主角却在温馨地发展一段爱情。

许许多多个小故事没有结尾,如同一个个碎片,充满着各种可能。但是小说,最终结局了。

男女读者喜结连理,这是个略带俗套却温暖的结局。故事中的男主角为了寻找错误的制造者马拉纳而毅然踏上旅程,却无功而返;但他最终却战胜情敌,和柳德米拉携手此生。这样的故事,让我想起《等待戈多》与《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永远不曾出现的戈多,和一场无利可图的豪赌,并非毫无意义。菲力亚福格从印度土王手中救来了自己的妻子,男读者也在追寻小说的过程中了解了许多新的东西。这些东西,亦因悬念而有魅力。而这样的大团圆结局,也正是卡尔维诺对读者奇幻阅读的肯定。即便最后一块拼图不复存在,它的意义依旧非凡。

故事完结了吗?在故事的最后,女主角依旧在体验着阅读的乐趣。马拉纳或许想让柳德米拉放弃阅读,孰不知却让人收获良多。也许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仍会有读者拿到一本来自马拉纳的错误读本,仍会苦苦追寻,最终却仍然读不完一个故事。但是请相信,那其实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场为读者精心准备的阅读盛宴——我想,这也正是“书没读完”的魅力所在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875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