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方面的知识

美学方面的知识,第1张

美学(希腊语:Aesthetica),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学属哲学二级学科,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尽管在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等人已经开始讨论美学问题,但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在中国,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但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道”、“气”、“象”、”无“、”虚“、”实“、”虚静“、”玄鉴“等等,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中国古典美学的意象说,中国古典美学的意境说,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都发源于老子的哲学和美学。在当代,美学在人文学科当中地位日益凸显,审美体验的意象性特征被认为在应对现代人类文明的危机当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美学在中国近现代历次启蒙运动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美学定义:

美是什么?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每位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它可以辐射世界的本源性问题的讨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一本《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经典著作

》四篇对美学范式具有开启作用的文章

柏拉图开启美的哲学的《大希庇阿斯篇》

夏夫兹伯里开启审美心理学的《论特征》

巴托开启艺术哲学的《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

维特根斯坦对美学语分析具有影响的《美学讲演录》

》七本对美学体系具有影响的专著

康德《判断力批判》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结构美学上有两大特点:一,从以审美判断力为中心,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去探讨审美的本质的。得出一种主体的普遍性(类似于美的本质)是审美的基础。二,划分两类审美判断力,美与崇高,即两类最普遍的审美类型。

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美学》在结构上有三大特点:一,从美的本质定义出发,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用理念确立了美的核心,用感性区别于理念的其它表现形式,从而解释一切美的现象。二,理念显现在感性上是有等级的,这个等级是与宇宙进化历史相一致的,无机物是感性的最低级,艺术是感性的最高级,美有统一的定义,艺术是美的最高和最典型的形态,美学只须研究艺术就足够了,艺术门类有七,但具有典型的是五,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诗包括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美学只研究这五门艺术就可以获得关于美的普遍法则。三,五门艺术从审美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象征型(建筑)、古典型(雕刻)、浪漫型(绘画、音乐、诗歌),三大审美类型囊括了一切美的对象。你只要掌握了美的本质、五大艺术、三大类型,就掌握了宇宙间的美。

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

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坚持美学各部分统一性的美学原理著作。德索的本意不是要用此本书建立一个美学体系,而是要想通过这本书建立两个理论体系,一个美学体系,一个艺术体系。首先,他要把艺术科学从美学里独立出去,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两个学科的明晰;然后,在把艺术独立出去之后,又要看到,美学与艺术学在很多方面是联系在一起,二者经常都在“联合行动”。因此,最后,通过一本书把这两个体系放到一起来讲。这样一来,从实际的效果看,又变成了一个包含审美对象、审美经验、艺术为一体的美学体系。此书又代表了西方美学原理的一个转折,在第一部分不是讲美的本质,而是讲审美对象。

朗费德《审美态度》

朗费德《审美态度》是美的本质消失后单从审美心理学来结构一个美学原理的典型。朗菲德以三大部分组成了自己的体系:第一,把欧洲的心理美学理论综合起来予以体系化,具体来说,就是把闵斯特堡、普芙,布洛和心理距离理论,浮龙·李,谷鲁斯的内模仿理论,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这三大学说综合起来,构成心理学美学的基本框架。第二,用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实证性和经验性来规范欧洲的心理美学。美国自然主义是一种泛化的美感论,这样会使欧洲理论失去其优美的结构和逻辑的整一,因此,朗菲德在用美国理论质询欧洲理论的不实之处和空泛之处的同时,把审美心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艺术方面,用艺术史的实例去证明欧洲审美心理学原理的正确,二是形式美方面,对欧洲审美心理作了形式美方面的引申,同时,一方面用形式美来完善了欧洲审美心理体系,另方面,形式美即在艺术之中,把美学的艺术方面结合了起来,形式美也在自然和社会之中,把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进来。因此,朗菲德的理论,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审美主体,这是基础;二,艺术作品,是审美主体的确证和艺术外化,三,形式美法则,是审美主体的广泛外化和逻辑确证。朗费德的《审美态度》还与朱光潜《谈美》形成一种对照,显示了中西美学在写审美心理学美学原理时的同与异。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重建艺术哲学型美学原理的典型。此书以卡西尔的象征符号学为主导,承接着罗杰·福莱(Roger Fry)和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克罗齐到朗菲德的审美主体美学,桑塔耶纳和杜威的自然主义美学中的思想,把八门艺术——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组成了一个艺术哲学体现。朗格把艺术基本分为四类:时间(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空间(音乐)、力(舞蹈)、生活(文学、戏剧、**)。在朗格对艺术门类的论述中,第一,以幻象作为总的基础,再在各门艺术中显出幻象上的二级乃至三级差异。从这里可知,艺术的自主性和审美的独立性,构成她的艺术哲学的一大主旨。第二,在对每门艺术的不同幻象的论述中,始终把基本幻象、艺术形式、艺术形式中内蕴的情感形式连在一起。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把审美心理与艺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美学原理的典型。它在结构上有四大特点:一,从何为审美对象开始,区分了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在说明了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把审美对象集中于艺术。二,讲解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向主体呈现的基本结构。三,讲解审美主体对人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知觉时的基本结构。从而不离开审美对象来讲审美主体,也不离开审美主体来讲审美对象。较好地而且辩证地解决了美学的基本问题。四,从哲学上探讨审美是如何可能的,人为什么需要审美。

迪基《美学导论》

迪基《美学导论》是美的本质被概念分析取代之后,把美的哲学(概念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结合起来的典型,同时也是把美学史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的典型。此书是一个层套结构,而且是一个可逆性的灵活结构,这一结构还是两个层套,只是这两个层套没有主次之分,从古代看过来,凝结为艺术理论,再从艺术理论平向推开,为艺术理论、审美态度、美的理论。六个方面构成整个美学理论的结构,这一结构,有历史,有今天,有在时间上的演化,有在理论上的逻辑,形成了一种美学原理的类型。

大致内容

美学的范围与宇宙同在,与人类同在,作为一本美学原理,应该讲哪些内容呢?这不但涉及到美学作为一种学术按自身的逻辑关联的内容,还要涉及到教育体系的学科分类对美学的具体呈现的制约,在中国,一是放在哲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的美学,二是艺术学下面的四个一级学科里:艺术理论、美术与设计学、戏剧与影视艺术学,音乐与舞蹈学;三是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面关于文学的诸学科和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下面的各国文学,四是一级学科建筑学下面与建筑艺术相关的学科和林学下面的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这里最为重要是因艺术学与美学的分离而产生出来的艺术概论(或艺术学概论)与美学的关系。可以说,美的艺术类型与艺术概论所讲的内容甚多重合。因此,还要对学科分工的内容加以考虑。在综合这两个方面方面之后,一本美学原理,一是要列出所应讲的问题,二是在这些问题讲清之后,要让人对整个美学问题有一个整体性的领悟。基于此,一本美学原理,最需要讲的问题如下:1,审美现象学,讲清楚当人面对美,做审美欣赏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审美是怎样开始的,怎样进行的,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2审美类型学,讲清楚美分为几个大的基本类与型,如美、悲、喜等大类,类下有小型,如美之下有优、壮美、典雅,这些类型各自的特点是怎样的。3,审美文化学,讲清楚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和形式。4,形式美法则,讲清楚超越文化和时空的美的基本法则,如形、色、对称、均衡等。5,美的起源。从人类文化学来看,美是怎样产生的,人是怎样认识到美的。6,美学的学科历史,讲清楚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规律是什么。在这六大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审美现象学、审美类型学、审美文化学、形式美法则,作为教育体系中的美学原理,知道了这四大方面,就基本上把握住了美学。

世界美学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大阶段:一是从4万年前仪式和艺术出现到公元前4千年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之前出现的原始时代,这一时期人类关于美的观念在原始艺术中体现出来;二是从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始的五大文明(埃及、两河、印度河、中国夏商周、美洲奥尔梅克文明)到公元前700年轴心时代之前的神庙文化时期,这一时期人类关于美的观念用一种国家型的宗教艺术来表现;三是从2千年前的轴心时代到17世纪现代性开始的时期,这时各大文化,包括希腊、希伯来、波斯在内的地中海、中国、印度,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文化、东正教文化等,实现了哲学突破,用一种理性的思想来看待人和世界,开始了用理论形式来讲述美学,其中,西方文化从柏拉图追求美的本质始,建立了一种谈论美的学科形式。而中国和印度,用的一种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方式来谈论审美现象。四是从现代性以来至今的400多年历史,这时,一方面西方文化的美学以自身的逻辑不断地演化,另方面,非西方文化在西方这一世界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学习西方,按照西方的学科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美学,构成了西方美学与非西方美学之间的互动。在这四大阶段中,第一和第二阶段是潜美学,从学科的角度,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第三和第四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美学演进,构成了世界美学的历史大线和整体风貌。

西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是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欧美的美学思想发展史。西方美学史源远流长,著名的美学家、著作和流派极多,影响遍及世界。近现代中国美学也受到它的影响。

中国美学史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从奴隶社会开始,中国思想家就把审美与艺术问题同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考,虽在表述和论证上显得不够系统,但在根本上贯穿着自己独特的深刻的哲学观念。在古代文明发达的几个国家中,中国美学自成一个独立的严整的系统。

中国美学研究 “美学是伴随世界史的全球化进程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美学研究有一个引进、传播、发展及创新的过程。

》美学在中国的引进

清末民初,以王国维先生为代表的留学知识分子,将西方美学的思想方法、学科体系引入中国。以王国维先生修订的教学大纲将《美学》列入教学计划,标志着美学在中国的确立。后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学家,进一步将西方美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特别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使美学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美学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美学研究在形成最初的原理著作时,基本上是移植西方的美学原理著作,从1917年到1930年,中国共出版了标准的美学原理著作6部(萧公弼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概论》、吕澄的《美学浅说》、陈望道编著的《美学概论》、范寿康的《美学概论》、徐庆誉的《美德哲学》),另有美育原理著作3种(李石岑的《美育之原理》、蔡元培等的《美育实施的方法》、大玄、余尚同的《教育之美学的基础》)。如果说,朱光潜和蔡仪的美学代表了中国美学在学科上对西方美学和苏联美学的移植,那么,王国维的方向,即用美学的观念来重讲中国材料,特别是重讲中国艺术,表现在宗白华和邓以蛰的著述中,特别是宗白华在西方斯宾格勒思想和国内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从一种世界文化比较的背景中去探讨中国美学的独特性,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美学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界展开了一次关于美的本质的学术大讨论。在以美的本质为基础的美学类型里,讨论美的本质,成了共和国前期重建中国美学体系的基础工程。该讨论得出了四种观点:1、客观派: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2、主观派:美是主观的,以高尔泰和吕萤为代表;3、主客观统一派: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4、社会派: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这四种观点互相争鸣,从20世纪50年代争论到20世纪80年代,80年代的美学热是这四派争论的继续及各派的体系化的完成。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

》美学在中国的创新

21世纪初年,美学在中国进入了本土化的创新时期,有三个突出亮点:1、曾繁仁生态美学流派的创立。曾繁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了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中西交流对话的产物,曾繁仁看到的正是生态美学所包含的深厚的世界性和中国性理由,生态美学是要把一种新型的美感注入人们的心灵中去,让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其特点为:第一,它不但与世界主流思想相应和,也与中国发展带来的生态形势相关联;第二,中国美学的主潮一直把美学提升到一个世界观的哲学高度,生态美学代表的是一种美学整体观点的转变;第三,这一流派为中国美学的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基础。2、张法美学原理理论的创立。张法《美学导论》(1999年12月第一版,2004年10月第二版,2011年7月第三版),在十多年里连出三版,标志着张法先生十年磨一剑,致力于美学原理理论的创新。其特点为,第一,它使美学原理成为真正的“美学原理”:具有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特别是指导性,成为指导部门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第二,它创新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美学难题——如美的起源与美的本质、审美体验与美的指认、部门美学与美学原理、美感客观化、符号化,美的审美类型,美的文化性质等;第三,其基本理论为部门美学奠定了学理的基础,标志着中国美学原理的创立。3、陈昌茂旅游美领域的新发现。陈昌茂先生在长期的旅游研究、旅游教学和旅游工作实践中,提出并论证了“旅游美”的范畴,从而从学理上继艺术美、自然美、技术美之后开创了一个新的美学领域。其特点为,第一,它指出了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旅游美;第二,旅游美体现为:五种美感经验: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五类审美对象:拟态景观、风景景观、环境景观、场所景观、旅游纪念品景观;五种审美境界:象境、实境、艺境、场境、幻境;第三,该体系开创了中国旅游美学研究的新范式。

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继承了卡西尔的符号学思想,并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艺术符号学的本体论。她认为,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一般意义上的多数特征。“符号的最主要的功能——亦即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观照、逻辑直觉、认识和理解。”艺术符号同样具有这种构形功能,即赋予无形的人类的情感经验(内在的主观生活)以形式,从而便于人们的感性知觉和观照。

1

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并不是客观的事实。很多时候,美是由比较产生的,和丑同时存在于我们头脑中。

美的修养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和习惯养成的。太关注实用和名利的人比较缺乏欣赏美的能力,要丰富对美的体验,必须超越功利心。

美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和丑可以相互衬托和转化,它们是同一个事物,并没有明显和本质的区别。

世界并不存在单独的“美”或单独的“丑”,它们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并不存在于现实。

有时候,美是一种短暂的新鲜感和陌生感,会随时间迅速消失。

适度产生美感。赏花要在半开时。花开了一定会凋谢,花给人的美感享受是转瞬即逝的,很快会变成无奈和伤感。世间的一切美好,都是梦幻泡影,昙花一现。

初看广州珠江夜景,美得令人震撼,但是几分钟后,美感就没无影无踪了。所以熟悉的地方没有美,近处没有美,只有厌烦和沉闷。

美都在远方,在陌生的地域,难以到达的地方,在已经过去的时光里,其实都是回忆或者想象出来的。

叔本华说,我们生命的景象好像镶嵌粗陋的图画,从近处看,看不出什么东西,要发现它的美,就必须从远处看。

和谐也会产生美。科学定律是公式的和谐搭配,是万物内在秩序的有条不紊,书法美是线条的完美组合,绘画是色彩和形象的统一,音乐是声音节奏的悦耳动听。

它们都是人创造出来的美,需要相应的素养才能欣赏。对于没有审美修养和趣味的人,任何艺术都没有精神的意义。

活得有趣就是善于欣赏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善于给自己创造乐趣,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化腐朽为神奇。发现美就是创造美。离开人,一切就无所谓美或者丑。

人的趣味就是对美的欣赏与创造,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真实的世界。如果有,那就是空。空,固能现一切有。有,还必须归于空。

简单和朴素也是美,化繁为简就产生美。科学公式既简单,也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具备美。所以“真、善、美”其实是一回事,一而三,三而一。

弘一法师的字、画、音乐、诗都非常简单,丰子恺的画简到极致。这两位大师的艺术美到极致,做人也善到极致,智慧到极致。

复杂的东西容易模仿,容易实现。但是简单却难以模仿和实现。大道至简说起来容易,证悟却很难。

“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 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克里希那穆提《关系的真谛》)

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简单,都是美。世界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净化心灵,审美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具有高度审美能力的人心灵必然也纯善纯净。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这种充实是一种修养和德行。

独一无二的东西也是美的,是一种绝对的美。没有比较时,一切都美。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这里的“大美”就是绝对的、超越比较的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可能很难体会到这种大美,只能在心里向往和想象,只能在孤独沉默中感受。

克里希那穆提说,太多的美丽,总是在你不在意自己的境况时才被发现。你的头脑,其实一直在制约你得到真实美丽的东西。 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时, 美丽细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现。

艺术品的珍贵就在于唯一,不可复制。重复、复制都不是美,不是艺术。有智慧的艺术家不会重复别人,也不会重复自己。在智者眼里,一切都是美。

自然美容易被感知,品德之美和智慧之美就比较难以拥有和被赏识,而这两种美是能够长久的,可以给中老年人增加心灵魅力。自然美则如秋霜,如朝露,如石火电光,只属于年轻人。

(20170217初稿,20180729修改)

2大美

①谓大功德,大功业。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陆德明释文:“大美,谓覆载之美也。”

王先谦集解引宣颖 云:“利及万物不言所利。”

三国·魏·杨修《答临淄侯笺》:“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

宋·范仲淹 《上执政书》:“盖古之圣贤以刍荛之谈而成大美者多矣,岂俟某引而质之。”

②指才德、品质上的优异。

《吕氏春秋·举难》:“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

《汉书·陈汤传》:“论大功者不録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附录壹:

美名人谈

1、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2、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苏联

3、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卢梭

4、啊,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中支找寻。——泰戈尔《飞鸟集》

5、假如认为美就是善,那是多么离奇的幻想啊!——托尔斯泰

6、美高于善,善胜过丑。——王尔德

7、美就是真,真就是美。——济慈

8、善较之美价值更高。——阿尔拉

9、朴素是美的必要条件。——托尔斯泰

10、美!这是用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到的东西。——儒贝尔

11、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亚里士多德

12、应该学会在无价值的事物中寻找美好的东西。——高尔基《公墓》

13、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托·阿奎那

14、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15、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普利什文

16、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17、美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完备的东西,它包括了自然的不可企及的神秘目标。——罗·布里奇斯

18、美会在凝视者的眼睛里。——刘·华莱士

19、美在已经涉足和尚未涉足的领域中创造着。——塞·丹尼尔

20、如果两眼生来为着注视,美就是她存在的原因。——爱默生

附录贰:蒋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的学习,有时候不是增加,反而是拿掉。有没有可能在某一个夜晚、在没有灯光的地方,我们带着孩子去看天空的繁星,让他惊叫出来。

美并不是一种知识,美可能是比知识还要高的心灵上的感受。美其实是一种分享。美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种财富,越分享,就拥有越多。

美,有没有可能帮助拿掉压力,在美的世界当中,感觉到生命本元的一种热情、生命本元的一种渴望和追寻?我相信美不是给人压力的,美也不应该只是 一种沉重的负担和知识,美反而是一种知识的解脱。

每个人完成自我,才是心灵的自由状态;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完成自己,那就是美,完全不必有相对性。

美,将我们的生命扩大到极其丰富的状态。美是感性跟理性的平衡,美是自己在快感的官能刺激及美感经验的心灵状态里的平衡。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思是说,天地之下可以无所不美,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特殊性。美的觉醒,其实只是使你“看到”、“听到”、“嗅到”、“触摸到”、“品味到”生命美好的存在。

很多儿童都不喜欢吃苦瓜,不喜欢苦味的东西。可是很奇怪的,随着生命的成长,我们会开始 接纳“苦”这个重要的味觉。苦,毕竟是生命经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命的滋味,有过受宠的甜美,有过失败时的辛酸,有过劳苦当中一种像流汗一样的咸味,有过非常巨大的、失败挫折里的痛苦。嗅觉很像是非常私密的感情,私密到你会记得最亲近的人身体的气味,你知道这个人就在身边。

所有分散的都要再相聚,叫做团圆;所有缺陷的最后可以再一次完成,叫做圆满。所谓的“五味杂陈”,是味觉丰富到混杂在一起出现了,难以形容它是什么味道,它是一个这么丰富的生命记忆。

▌美其实是一种朴素

空白,可能是感受美非常重要的一个开始!

花有比文字更美好的智能。潮汐的涨退是有声音的,我们叫做海潮音,是一种美丽的声音。声音可以是母亲的手,如此温暖宽厚;声音也可以是最锐利的狼牙,残酷噬咬人最柔软的心灵。

美其实是一种单纯; 美其实是一种朴素;美其实是一种感官的节制,而不是感官的放纵。

所有大自然的声音,其实都是有秩序的声音。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声音里面找回自我。存在于大自然的声音无所不在。

如果有机会闭上眼睛,静静地坐下来,你会发现:静,原就是一种声音。

当我们的心灵无法打开、无法感受任何事物的时候,即使五官健全,所有美好的事物也无法进到我们的世界了。

一个圆周本身,每一点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它头尾相衔。我们常常在考试的最后去核对答案的对与错,而忽略过程之中的对与错。

曾几何时,因为在都市里住久了,我们的灯光赶走了星辰。感觉的记忆和感觉的经验,需要经常地比较与替换,于是我们才发现自己是会遗忘的,可以立刻重新启动。

我相信一个孩子站在花的前面,他会懂得许许多多的生命,如同古老的《圣经》里所说的:“所罗门王最富有的时候,所有的财富加起来,其实比不上一朵野地里的百合花。”

读到一篇小说、一首诗,我们仿佛被文字或者文学里某一种非常深刻的东西触动了生命里面的一种情怀,心里觉得激动,可是往往说不清楚。

观察一朵花的绽放,对生命的诞生寄予祝福: 花开时刻,懂得珍惜;花落凋谢,领悟这是生命的 必然。豁达的心态在生命里产生了智慧。

美,常常是一种智能,而非知识。

附录叁: 丰子恺《美术与人生》

形状和色彩有一种奇妙的力,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众的心。例如春花的美能使人心兴奋,秋月的美能使人心沉静;人在晴天格外高兴,在阴天就大家懒洋洋地。山乡的居民大都忠厚,水乡的居民大都活泼,也是因为常见山或水,其心暗中受其力的支配,便养成了特殊的性情。

用人工巧妙地配合形状、色彩的,叫做美术。配合在平面上的是绘画,配合在立体上的是雕塑,配合在实用上的是建筑。因为是用人工巧妙地配合的,故其支配人心的力更大。这叫做美术的亲和力。

例如许多人共看画图,所看的倘是墨绘的山水图,诸人心中起壮美之感;倘是金碧的花蝶图,诸人心中起优美之感。故厅堂上挂山水图,满堂的人愈感庄敬;房室中挂花鸟图,一室的人倍觉和乐。优良的** 开映时,满院的客座阒然无声,但闻机器转动的微音。因为数千百观众的心,都被这些映画(** )的亲和力所统御了。

雕塑是立体的,故其亲和力更大,伟人的铜像矗立在都市的广场中,其英姿每天印象于往来的万众的心头,默默中施行着普遍的教育。又如入大寺院,仰望金身的大佛像,其人虽非宗教信徒,一时也会肃然起敬,缓步低声。埃及的专制帝王建造七十呎高的人面狮身大石雕,名之曰“斯芬克司”。埃及人民的绝对服从的精神,半是这大石雕的暗示力所养成的。

建筑在美术中形体最大,其亲和力也最大;又因我们的生活大部分在建筑物中度过,故建筑及于人心的影响也最深。例如端庄雅洁的校舍建筑,能使学生听讲时精神集中,研究时心情安定,暗中对于教育有不少的助力。古来帝王的宫殿,必极富丽堂皇,使臣民瞻望九重城阙,自然心生惶恐。宗教的寺院,必极高大雄壮,使僧众参诣大雄宝殿,自然稽首归心。这便是利用建筑的亲和力以镇服人心的。饮食店的座位与旅馆的房间,布置精美,可以推广营业。商人也会利用建筑的亲和力以支配顾客的心。

建筑与人生的关系最切,故凡建筑隆盛的时代,其国民文化必然繁荣。希腊黄金时代有极精美的神殿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有极伟大的寺院建筑,便是其例。现代欧美的热中于都市建筑,也可说是现代人的文化的表象。

附录四:

肯·威尔伯《美》

到处都是一堆堆的残雪,它们紧贴着苍松的根部,安逸地覆盖在屋顶上,阳光就在这些残雪上戏耍着。万物从神性的空寂中生起,这无限延展的空间就是我们每个当下无拣择的觉知。它的美令我臣服,使我屏住了呼吸,并迫使我向自己最深的境界降服,我就在这份美感中完全脱落。

这也是为什么“美”一向具有深邃的意义。在那无拣择的觉知中,在“一味”彻底的单纯中,所有的次元从粗钝的身心到大自然,全都美得令人心悸。这时美开始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重要性。这里所谓的美,指的是所有领域的美:肉体的美、心智的美、灵魂的美与灵性的美。万事万物一旦被视为神性的表达,一切都变得深幽而又美得令人心悸。

昨日我在购物中心坐了好几个小时,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每个人都像绿宝石一样珍贵。欢乐虽然偶尔出现在他们的话语中,但他们脸上的表情却多半是痛苦的,眼神带着哀伤,迟缓的步履带着沉重的负担――这些印象我都没有存留下来。我只看到一颗颗的绿宝石散发着光彩,每个人都像行走的佛陀一般。虽然并没有一个“我”在那里看着一切,然而颗颗的绿宝石依然历历在目。人行道上的尘埃,街道上的碎石,孩子们的哭闹声,购物中心看起来就像是天堂,而谁又曾怀疑过呢?

附录五:美学

①美学(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ή;英语:Aesthetic)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

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需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他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美学属哲学下级学科之一,该专业从属于哲学。要学好美学需要扎实的哲学功底与艺术涵养,它既是一门思辨的学科,又是一门感性的学科。美学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②定义

美是什么?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每位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这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它可以辐射世界的本源性问题的讨论。

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

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而一本《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

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

③经典著作

⑴四篇对美学范式具有开启作用的文章

柏拉图开启美的哲学的《大希庇阿斯篇》

夏夫兹伯里开启审美心理学的《论特征》

巴托开启艺术哲学的《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

维特根斯坦对美学语分析具有影响的《美学讲演录》

二七本对美学体系具有影响的专著

1康德《判断力批判》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结构美学上有两大特点:一,从以审美判断力为中心,�联系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去探讨审美的本质的。得出一种主体的普遍性(类似于美的本质)是审美的基础。

二,划分两类审美判断力,美与崇高,即两类最普遍的审美类型。

2黑格尔《美学》

黑格尔《美学》在结构上有三大特点:一,从美的本质定义出发,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用理念确立了美的核心,用感性区别于理念的其它表现形式,从而解释一切美的现象。

二,理念显现在感性上是有等级的,这个等级是与宇宙进化历史相一致的。无机物是感性的最低级,艺术是感性的最高级。

美有统一的定义,艺术是美的最高和最典型的形态,美学只须研究艺术就足够了。

艺术门类有七,但具有典型的是五,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诗包括史诗、抒情诗、戏剧体诗);�美学只研究这五门艺术就可以获得关于美的普遍法则。

三,五门艺术从审美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象征型(建筑)、古典型(雕刻)、浪漫型(绘画、音乐、诗歌),三大审美类型囊括了一切美的对象。

你只要掌握了美的本质、五大艺术、三大类型,就掌握了宇宙间的美。

3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

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坚持美学各部分统一性的美学原理著作。

德索的本意不是要用此本书建立一个美学体系,而是要想通过这本书建立两个理论体系,一个美学体系,一个艺术体系。

首先,他要把艺术科学从美学里独立出去,认为这样做有利于两个学科的明晰;

然后,在把艺术独立出去之后,又要看到,美学与艺术学在很多方面是联系在一起,二者经常都在“联合行动”。

因此,最后,通过一本书把这两个体系放到一起来讲。这样一来,从实际的效果看,又变成了一个包含审美对象、审美经验、艺术为一体的美学体系。

此书又代表了西方美学原理的一个转折,在第一部分不是讲美的本质,而是讲审美对象。

4朗费德《审美态度》

朗费德《审美态度》是美的本质消失后单从审美心理学来结构一个美学原理的典型。

朗菲德以三大部分组成了自己的体系:第一,把欧洲的心理美学理论综合起来予以体系化,具体来说,就是把闵斯特堡、普芙,布洛和心理距离理论,浮龙·李,谷鲁斯的内模仿理论,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这三大学说综合起来,构成心理学美学的基本框架。

第二,用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实证性和经验性来规范欧洲的心理美学。

美国自然主义是一种泛化的美感论,这样会使欧洲理论失去其优美的结构和逻辑的整一,因此,朗菲德在用美国理论质询欧洲理论的不实之处和空泛之处的同时,把审美心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一是艺术方面,用艺术史的实例去证明欧洲审美心理学原理的正确。

二是形式美方面,对欧洲审美心理作了形式美方面的引申,同时,一方面用形式美来完善了欧洲审美心理体系,另方面,形式美即在艺术之中,把美学的艺术方面结合了起来,形式美也在自然和社会之中,把美国自然主义美学的内容逻辑地包括了进来。

因此,朗菲德的理论,实际上是由三个部分构成,一,审美主体,这是基础;二,艺术作品,是审美主体的确证和艺术外化;三,形式美法则,是审美主体的广泛外化和逻辑确证。

朗费德的《审美态度》还与朱光潜《谈美》形成一种对照,显示了中西美学在写审美心理学美学原理时的同与异。

5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重建艺术哲学型美学原理的典型。

此书以卡西尔的象征符号学为主导,承接着罗杰·福莱(Roger Fry)和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美学,克罗齐到朗菲德的审美主体美学,桑塔耶纳和杜威的自然主义美学中的思想,把八门艺术——音乐、绘画、建筑、雕塑、舞蹈、文学、戏剧、**,组成了一个艺术哲学体现。

朗格把艺术基本分为四类:时间(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空间(音乐)、力(舞蹈)、生活(文学、戏剧、**)。

在朗格对艺术门类的论述中,第一,以幻象作为总的基础,再在各门艺术中显出幻象上的二级乃至三级差异。从这里可知,艺术的自主性和审美的独立性,构成她的艺术哲学的一大主旨。

第二,在对每门艺术的不同幻象的论述中,始终把基本幻象、艺术形式、艺术形式中内蕴的情感形式连在一起。

6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是美的本质消失之后,把审美心理与艺术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美学原理的典型。

它在结构上有四大特点:一,从何为审美对象开始,�区分了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在说明了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把审美对象集中于艺术。

二,�讲解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向主体呈现的基本结构。

三,�讲解审美主体对人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进行审美知觉时的基本结构。从而不离开审美对象来讲审美主体,也不离开审美主体来讲审美对象。�较好地而且辩证地解决了美学的基本问题。

四,从哲学上探讨审美是如何可能的,人为什么需要审美。

7迪基《美学导论》

迪基《美学导论》是美的本质被概念分析取代之后,把美的哲学(概念分析)、审美心理、艺术结合起来的典型,同时也是把美学史与美学理论结合起来论述的典型。

此书是一个层套结构,而且是一个可逆性的灵活结构,这一结构还是两个层套,只是这两个层套没有主次之分,从古代看过来,凝结为艺术理论,再从艺术理论平向推开,为艺术理论、审美态度、美的理论。

六个方面构成整个美学理论的结构,这一结构,有历史,有今天,有在时间上的演化,有在理论上的逻辑,形成了一种美学原理的类型。

艺术的情感本质

                        第一节 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什么是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其内涵为:

第一,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客观事物是情感的根源,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弗学而能”但是“无故而生”。

第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做出的反应形式。

情感的反映与科学的反映不同:

科学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所作出的反映。如这是熊猫,那是灰狼;

情感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作出的反应,客观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就产生爱的情感,反之产生恨的情感。如可爱的熊猫,可恨的灰狼。

第三,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

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中有不同的需要和目的,因而对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

第四,由于人的需要和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因而情感也有高低层次之分。

仅仅满足主体生理需要和目的产生的心理体验称之为情绪,是低层次的情感。能满足主体社会需要和目的产生的心理体验是高层次的情感。

二、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

(一)、情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之一。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对社会生活的任何反映,都不可能以绝对客观、绝对中立的漠然心情去反映。人们带着欢乐与悲伤、希望与绝望、爱怜与厌恶的情感去反映社会生活。

一件艺术作品令人喜爱和厌恶往往是是因为喜爱或厌恶这件作品所表现的题材,但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喜爱或厌恶一幅艺术作品的根本理由是通过题材所传达出的情感。如鲁本斯的《画家之子尼古拉斯肖像》和丢勒的《画家之母的肖像》。

(二)、情感是区分艺术形象与非艺术形象的界限之一。

动植物教科书中的插图是不饱含情感的纯客观摹写,因而是非艺术形象,如毕加索为布丰的《自然史》做的插图《母鸡与小鸡》;而艺术作品的动植物形象却包含了人的情感,因而是艺术形象,如毕加索的《小公鸡》。

普通人写的字虽然是一个形象,但如仅仅是思想与语言的符号,不寄寓情感于其中,那也只能是非艺术形象。它与书法艺术中的字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后者表达了人的情感。

宗白华说:“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中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

    古人云:“书者,心之迹也。”又说:“心神不正,则字椅斜;志气不和,书心颠仆。”

    明代书法家陈绎曾在《翰林要诀·变法》中说:“喜怒哀乐,各有所分,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而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

(一)、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时的变形作用。

任何艺术形象都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发生符合目的的变形,或有所增,或有所减,或有所夸张强化,或有所删除弱化。如毕加索《小公鸡》。

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形象时,变性作用表现在哪里呢?

首先,情感使艺术家观察到的是变了形的物象。贡布里希说:“世界上根本没有无偏见的眼睛。”

其次,情感使艺术形象必然对客观物象的形象有所改变。

如苏轼画竹一笔直上不分竹节,说:“竹生时何尝逐节生?”石涛却说:“天下之不可废者无如节。”因为苏轼要表达的是豁达高逸之情,石涛表达的是抱节不屈之志。一旦志趣情感发生了变化,创造的艺术形象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石涛后来两次见康熙,称其为“真明主也”,从此不再画竹,并说:“天下之可废无如竹”。

(二)、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中的动力作用。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因,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家总是要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没有情感就没有情感的传达,也就没有艺术。

托尔斯泰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又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的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君子之所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

作为艺术创作的情感动机可分为两类:

“缺乏性动机”是由于生活中的某种缺乏在主体和客体失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感情,主体之所需,就是客体之所缺。

主体需要和平、爱情、幸福、价值、知识、成就、理解、富裕,而客观生活中则与主体的生活相反。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手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如陆游的《钗头凤》以及伤痕文学等。恩格斯说:“愤怒出诗人。”

“丰富性动机”是在主体与客体平衡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情,主体之所需,就是客体之所有。

主体需要和平、爱情、幸福、价值、知识、成就、理解,客体也具有了这些事物,引起人们喜悦、乐观、自尊、自信等等。

如孟郊《登科后》,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鲁迅说:“创作总根于爱。”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感人作用。

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哲学、社会科学表现理智,因而以理服人;艺术表现情感,因而以情感人。

第二节 艺术情感的性质

一、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

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类:

追求自由的情感:既包括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的压迫中获得自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反对剥削、反对暴政、从社会压迫中获得自由的情感。

扼杀自由的情感:既包括破坏自然、破坏环境以获取暴利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在社会领域中奴役别人、压迫别人从而获得满足的情感。

艺术作品中确实有扼杀自由的情感,不过不是“歌唱”这些情感,而是揭露、批判、否定这种情感,也就是从反面间接地肯定了追求自由的情感。

总之,艺术表现的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而不是扼杀自由的情感。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艺术情感的其他特征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二、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

艺术作品表现谁的情感?在国外争议很大。

第一种意见认为艺术表现个人情感,艺术就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流露。只有当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集聚、浓缩,最终通过画笔爆发出来才能创作出感人的艺术作品。

勋伯格说:“一件艺术品,只有当它把作者内心中激荡的情感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情感的激荡。”表现情感实质上就是表现自我。他又说:“事实上,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只有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自己。”

第二种意见认为艺术情感并不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感,艺术表现也不是自我表现。

苏珊朗格说:“纯粹的自我表现不需要艺术形式。”“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要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然而当人们步入音乐厅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去听一种类似于孩子嚎啕的声音。”

确实,不能把艺术情感归结为个人情感,理由有二:

第一,艺术中表现的情感未必都是个人情感。

如莎士比亚表现过国王、王子、奴仆、勇士、少女、阴谋家等各种人物的情感,难道莎士比亚同时具有这么多人的复杂情感?

第二,个人情感未必都能表现为艺术。

苏珊朗格说,艺术情感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它是脱离了每一个人的情感的抽象物,或者说,是一种关于情感的概念。

问题在于,脱离了每一个人具体情感的抽象物,叫做人类情感也好,叫做情感概念也好,正如脱离了苹果、梨的抽象物的水果一样,是根本不存在的。怎么能表现艺术呢?

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如孩子为了糖而嚎啕大哭,是纯粹的个人情感,不能表现为艺术;而孩子的母亲被法西斯杀害而嚎啕大哭,就是包含了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可以表现为艺术。

这种情感不是彻底摆脱个人情感的抽象,而是与个人情感联系在一起,更准确的说,它就是个人情感的一部分。如李煜的词。

总之,艺术情感既是包含着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着个人的独特的情感,或者说,艺术情感就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

三、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

托尔斯泰在揭示艺术本质时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艺术只能表现“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而不能表现“立即”、“即刻”体验到的感情。

原因:

第一,理解感情是一个过程。

感情不仅是艺术的动力,而且是艺术的对象。艺术家并不能在情感产生的瞬间理解情感。

第二,人们只能用冷静的理智去理解情感,而不能用激动的情感去理解情感。

理解情感不能沉醉于这种情感之中。鲁迅说过:“我认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

从生活中的个人情感到再度体验到的艺术情感中间的时间过程,不仅是对感情的探测和认识的过程,而且是对感情的提炼浓缩过程。只有个人情感没有艺术,没有个人情感同样没有艺术。

艾略特说:“诗人的任务不是去发现新的情感,而是运用普通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注入诗中的时候,表达了根本不是现实情感的那种情感。……这是一种对现实的人来说根本不是经验的大量经验的浓缩,是在浓缩过程中生发出来的新的东西。”

生活中的个人情感和艺术中所表现的再度体验到的情感的质的差别:

第一,生活中的个人情感是粗糙的、朴素的、平淡的,而再度体验到的情感是精炼的、浓缩的。

第二,生活中的个人情感带有“琐碎的个人欲望”(恩格斯),所谓“对情感的躲避”并不是对一切情感而是对这种情感的躲避。而再度体验到的情感是摆脱了“琐碎的个人欲望”,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这种情感既不是对个人情感的照搬,也不是对个人情感的抛弃,而是对个人情感的浓缩。

四、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唯一的情感。

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

普列汉诺夫认为有两点错误:

第一,语言不仅表达思想也表达情感。比如诗歌正是以语言为工具的。

第二,艺术不仅表达情感也表达思想。“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最主要特点就在于此。”

艺术中思想与情感的关系是:融合为一。

思想就好比是盐,情感好比是水,盐溶在水中,可以尝出盐味,但是纯粹的盐已不见其形了。

其原因是:

第一,认识与情感不可分割。

思想来自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即思想)的时候,也必然感受到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即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第二,思想支配和制约情感。

在社会意识的庞大体系中,思想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情感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思想指导情感,支配和制约情感的性质和方向;情感中蕴含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才能成为艺术表现的情感。

脱离情感的赤裸裸的思想,例如勾股定理,是不能表现为艺术的;而脱离思想的赤裸裸的情感,例如婴儿的啼哭,也是不能表现为艺术的。

思想与情感如何交融,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方式。浪漫主义和西方现代派艺术中,情感压倒了思想;在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思想压倒了情感。

五、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

满足自己吃喝住穿的实用价值就叫做功利。由于吃喝住穿的满足而引起的情感就叫做功利情感。不满足吃喝住穿实际需要的情感就叫做超功利的审美情感。

超功利的审美情感并非与功利无关:

第一,从历史过程来看,“以功利观点对待事物是先于以审美观点对待事物的。”

第二,从社会性质来看,非功利的情感是以功利为基础的。

引起审美情感的对象必定是对人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有害的东西。我们面对和谐对称的图案会产生审美情感,因为它是有益的;而面对有着同样图案的眼镜蛇就不会产生审美情感,因为它是有害的。

六、艺术情感是不可言传的情感。

艺术境界的不可言传性根本原因就在于艺术情感的不可言传性。

而艺术情感具有不可言传性的原因,苏珊朗格说:“并不在于所要表达的观念崇高之极、神圣之极或神秘之极,而是由于情感的存在形式与推理性语言所具有的形式在逻辑上互不对应,这种不对应性就使得任何一种精确无误的情感和情绪概念都不可能由文字语言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

这就是说,根本原因在于情感与语言的“互不对应”,表现在:

第一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情感的具体状况而不是情感的概念;语言只能表达情感的概念,而不能表达情感的具体状况。

第二艺术所要表现的情感是在具体情境下所产生的个别的、特殊的情感,而不是情感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语言能表达情感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不能表达个别的、特殊的情感。

第三描述情感的语言是贫乏的、粗糙的、简单的,而情感的实际状况却是具体的、丰富的、细腻的、复杂的。从量上说,有不同程度的情感,从质上说,不同性质的情感互相交叉、互相渗透;而语言一般只能表达情感的最强烈、最突出的部分。

中国古代讲“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近代构造派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提出“感情三度论”,认为情感的基本性质只有三个方面:愉快与不愉快、集动感与平静感、紧张感与松弛感。

诗是情感艺术,也是语言艺术,但诗并未描述“任何一种精确无误的情感”,而是把情感比喻为其他事物,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让接受者体味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诗中的语言像任何艺术语言一样,表现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境界。如果接受者不善于联想和想象,就会对所要表达的情感一无所知。诗人的高明不在于对情感精确无误的描述,而在于引起接受者对这种情感的联想和想象。

第三节 情感的艺术表现

一、情感表现。

情感表现概括说来共有两种:情感的自然表现,情感的艺术表现。二者有原则的区别。

情感的自然表现包括:发泄情感、唤起情感与描述情感。

情感的艺术表现不是情感发泄。

情感发泄是躁动不安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者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对内在情感的外部表露。

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发泄情感只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而表现情感是人与人交往的手段,以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别人。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发泄情感随内心情感的产生而产生,随内心情感的消失而消失;而表现情感却是对情感的发现、创造、整理、组织、探索和加工,直到凝聚在艺术作品之中。

[if !supportLists]第三, [endif]发泄情感有如暴雨狂泻,没有理智、思想容身之地;而表现情感却将理智、思想融于情感之中。

情感的艺术表现不是唤起情感。

唤起情感就是引起接受着曾经拥有过的情感。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有明确的目的。

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表现情感是表现者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情感,而唤起情感则未必是唤起者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情感。

科林伍德说:“一个唤起情感的人,在着手感动观众的方式中,他本人并不必然被感动;他和观众对该行动处于截然不同的关系之中,非常像医生和病人对药物处于截然不同的关系中一样,一个是开药,另一个是服药。与此相反,一个表现感情的人以同一种方式对待自己和观众,他使自己的情感对观众显得清晰,而那也正是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

情感的艺术表现不是描述情感。

描述情感是对自己情感的陈述。

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内在情感的传达。

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描述情感使用的是共性的概念,科林伍德说,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描述是一种概念活动”,表现情感所使用的是个性的形象。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描述情感是对情感的直陈,而表现情感是把情感转化为意象,又把意象表现为形象。比如用“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表现“想死了!”

综上所述,情感的艺术表现与自然表现的本质区别是

第一,情感的艺术表现所使用的手段是形象,这是艺术表现的 主要特征 。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艺术表现的情感是细腻的、丰富的、复杂的,自然表现的情感是粗糙的、简单的、朴素的。

第三,艺术所表现的情感没有绝对相同的,是有差别的、富有个性特征的情感。不同的人表现同一性质的情感具有个性特征。

二、情感的符号性表现。

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符号是“ 一种可以通过某种不言而喻的或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去标示某种与他不同的另外的事物的事物。 ”同时,“作为符号的要比被表示的更容易感觉和把握”,“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为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

符号有两种:

推理性符号:由语言构成,它表现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陈述自己的思想和感觉。

表现性符号:由线条、色彩、体块构成,它表现情感,把人们的情感转化为可以看见的、可以听见的形象。表现性符号就是艺术符号,艺术就是表现性符号体系。

艺术符号是稳定性和变动性、明确性和多义性的统一。因其稳定和明确,人们才能通过符号领悟它所传达的情感;因其变动和多义,人们才不会感到符号索然无味,失去魅力。

如草在古代是小人的符号,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现代是革命力量的符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02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