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点?

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点?,第1张

  农家望晴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诗中描写的场景是,正当农民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这样的农谚与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好坏关系到一年收成。一场大雨,将会使很多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的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二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着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用近似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更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这首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读者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如同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读者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言绝句体裁较小,意象必须集中,必须使读者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这首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诗人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尽在不言之中了。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满意回答

《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

赏析: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 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 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 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 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 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 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 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 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 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 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中重税 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 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 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 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 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 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 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 ,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 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 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 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 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 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 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 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 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 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 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 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 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 ,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 心。

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撼了 ,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 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 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 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 、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 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 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 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 心,尤其是 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 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 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 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 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 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 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 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 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 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 对比。

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 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 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 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 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 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要理解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一诗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的态度,就必须结合唐末社会动荡、民生凋敝这种境况来分析。全诗这样写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诗歌开篇就描写了封建社会农村中出现的一种典型怪事,“寅吃卯粮”——“卖青”(即把尚未产出的农产品低价抵押),“挖肉补疮”,这是何等惨痛的社会现象!触目惊心的描写揭示了农民忍饥挨饿,无以生存的艰辛苦况。结尾两句又用“绮罗筵”和“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尖锐的两极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与《观刈麦》表达的思想感情一致,同《伤田家》一样,揭示了农民的困苦生活及当时赋税的繁重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伤田家也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2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