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第1张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了解清楚孩子的发育,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很重要,那么,幼儿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哪些

  (一)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1、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机能,即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幼儿时期(3~6、7岁)身体发育速度较3岁前有所减慢,但与后期发展相比还是非常迅速的。身高每年约增4~7公分,体重每年约增加4公斤。新陈代谢旺盛,但幼儿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差。

  如:幼儿骨骼的硬度小,弹性大,可塑性强。如果长期姿势不正或受外伤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幼儿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和损伤,肌肉群的发育不平衡,大肌肉群先发育,小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善,表现为手脚动作比较笨拙,特别是手,还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幼儿心肺体积相对比成人大,心脏收缩力差,脉博每分钟90~110次左右。

  (二)幼儿心理发育特点

  人的心理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先天遗传和生理发展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则是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没有好嗓子成不了歌唱家,而有了好嗓子没有适合其发展的环境、教育、也成不了歌唱家。有些先天素质并不突出但却得到了好的环境、教育,反而成才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说,先天遗传只为孩子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物前题,而后天环境的优劣,对个体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教育则起主导作用。环境、教育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也就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在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期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幼儿认识活动的是无意性占优势所谓无意性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进行的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称为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幼儿认识活动发展的趋势是从无意性向有意性过渡的。所谓有意性,是指有目的的,需要经过意志努力的心理活动。

  以上就是本文主要内容,希望家长能了解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会让孩子慢慢地接受身边的新鲜事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出现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顺序性和阶段性

  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身体发展,是从头部、躯干向四肢,从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发展的;行为的发展是先爬后行再跑;记忆的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情感的发展是先有喜、怒、惧等一般情感,而后出现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等。

  个体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它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如在童年期思维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情感特征是不稳定且形于外;而在少年期,其抽象思维已有较大发展,对情感的体验开始向深与细的方向发展,但很脆弱。

  ②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如学龄初期儿童的总特征是身体发展较缓慢,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学龄中期儿童的特征是身心急剧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性增强,特别是情感较丰富,又不容易控制自己。

  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如我国现在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远远超过解放前的青少年身高和体重,这说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特征。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③不平衡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甚至同一方面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从出生的50cm增长到75cm),第二阶段在青春发育期。有人对人的智力发展进行研究,发现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想像等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

  ④差异性

  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其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也有差异。研究者估计: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的孩子时,他事实上面临着一群能力不同的儿童,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岁到11岁。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如下。

1智力发展显著。

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他们的感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力不断增强,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提高。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2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或者说是对自我及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个体进入青少年时期,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并且凭借这些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3X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青少年X机能逐渐成熟。这一变化反映在心理上会引起X意识的觉醒。所谓X意识,一般指青少年对X的理解,体验和态度。X意识的觉醒,指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两X的差别和两X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如有的青少年对自己的X特征变化感到窘羞和不安,对异X的变化表示好奇和关注等。早恋现象在中学生身上很普遍,也是基于此原因。

4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并非孤立存在,它们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

一、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急骤变化,智力迅速发展,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及形式日渐丰富,集中表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1过渡性;

2闭锁性;

3社会性;

4动荡性。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础上,与性生理特征、性欲望、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也包括了与异性交往和婚恋等心理状态。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机能的成熟,中学生对性的关注加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性心理发展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对性的敏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意识的出现

性意识是指人对性的认识和态度,是人类关于性问题的思维活动,它左右着人的性行为。中学生性意识的特点为:

1渴望了解性知识;

2对异性充满好奇和爱慕;

3在异性面前容易紧张和兴奋;

4性冲动和性欲望的出现。

(二)性情感的发展变化

性情感是指在两性活动中有关爱慕、吸引或憎恨等感情的发展变化。中学生性情感的发展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疏远异性阶段;

2接近异性阶段;

3异性眷恋阶段;

4择偶尝试阶段。

三、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指导

(一)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

(二)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三)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处理性冲动、恰当地与异性交往。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是:

1、生理的成熟与变化:人一生中有两个生理快速成长的时期,一个是婴儿刚出生的最初两年,另一个是进入青春期的两到三年。

2、心理与生理成熟的差距:虽然大学生在生理的发展上已经相当于成人,但是心理上的发展往往不如生理上那么快速。

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

扩展资料:

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发展是人对客观现实反映活动的扩大与改善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②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

③反映认知机能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

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在个体的一生中,整个身体所有的系统、组织、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有一个生长、成熟、衰退的变化过程。个体生理上的成长,沿着由头至尾、由躯干至四肢的方向进行。个体的形态与身体各部分比例的改变有力地表明了这一点。 

身体是人的物质实体,脑是心理的器官。所以,生理上的、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成长变化,对于心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儿童脑的成长很快,脑量增长十分迅速。

个体出生时,其脑量只及成人的四分之一,九个月时为成人的二分之一,到两周岁就已达到成人的四分之三,而到七岁时则已是成人脑量的十分之九了。个体生理成长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随着儿童的身体特别是脑的成长,他们的学习、记忆、思维的能力就日益增进,其兴趣、态度等亦在不断变化。

——心理发展

人类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人类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二)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脑科学的研究发展证明,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与发展,决定其以后的发展水平,因此,婴儿期年龄界定为0-3岁,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婴儿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其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1、0-1个月婴儿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刚刚离开母体,外界的环境对新生儿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刺激,新生儿必须建立能够独立适应新环境的各种心理活动,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个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活动就是新生儿的各种无条件反射,这也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在此基础上,在成人帮助下形成条件反射。

(1)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不学就能、遗传而来的反射。通常把引起这种反射的刺激物称为无条件刺激。例如,当手碰到热的东西,人们自然会把手缩回去;将食物放到新生儿口中即引起分泌睡液。这些都是无条件反射。手所碰到的热东西及食物即是引起这些无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

新生儿出生时,脊髓和大脑皮层以下部位的发展已相当完善,能够凭借无条件反射回应内外刺激,并和外界环境保持初步的交往。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主要有定向反射、食物反射、

防御反射、吞咽反射等,这些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是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此外,新生儿还出现一些与个体生存无关的无条件反射。如巴宾斯基反射,即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大脚趾会本能地竖起,伸开小趾,使整个足呈扇形张开。还有抓握反射、迈步反射等,这些反射在出生后第一年便先后消失。假如不及时消失,往往是不正常的表现,应予重视。无条件反射可以使有机体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却不能使有机体和经常变动的生活环境保持平衡,因此需要逐渐形成条件反射以适应环境。

(2)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后天一定生活条件下学会的反射,人类形成的各种习惯(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就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引起这种反射的刺激物称为条件刺激。以铃声为例,铃声本身并不引起动物分泌唾液,但如果每次发出铃声之后,接着就给予食物,如此反复数次之后,即使动物单独听到铃声,也能引起分泌唾液。这时铃声便是引起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铃声便是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使有机体可以对生活环境作广泛灵活的适应。它的形成是在条件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所谓暂时性神经联系,是说条件反射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也能在一定条件下消失。

人的一切活动,不论最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而言,都是反射活动。对于新生儿来讲,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取决于开始训练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因此,为了使新生儿更好地适应环境和今后的发展,要根据新生儿的发育特点,尽早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促进其身心发展。

条件反射的建立,标志着心理活动的发生。新生儿具有多方面原始的感觉,如东西碰到嘴唇会引起触觉,洗澡时过热或过冷的水会引起明显的温觉反应,出生1-3天的新生儿对不同的味觉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等,以后,感觉逐渐发展并变得复杂,并且和动作联系起来加以强化和发展。例如,新生儿在2-3周时。听到拖长的声响时,会停止一切运动安静下来,直至声音响完为止。到第4周成人对孩子说笑,也会引起同样反应。

新生儿具有人际交往的需要,在吃奶时,眼睛会不时地看着妈妈,接近一个月的新生儿,当视线直接对着人脸时,甚至会手舞足蹈起来。还有的新生儿当身体感到舒适时,会对看着他(她)的人做出愉快的情绪反应。

总之,新生儿在适应新环境时心理发展迅速。新生儿所具有的巨大发展潜力,为其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1-6个月婴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婴儿出生30天即满月之后,心理发展的速度仍然很快,人们常说孩子的发展一天一个样。半岁以前儿童不会坐,也不会爬,视野范围和活动范围都要受到限制,因此儿童的心理发展比较突出地表现在视觉和听觉的发生上。这个时期眼、手的动作也开始发展,逐渐能区分出熟人和陌生人。随着婴儿视觉与听觉、手眼协调动作迅速发展,婴儿开始认生,大约5个月以后的婴儿,己经能区别亲人的声音,能识别熟人和陌生人的声音,对陌生人会做出躲避的姿态,这就是婴儿认生的表现。婴儿认生能力的产生是婴儿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化。说明婴儿已经有了感知辨别能力。与此同时,婴儿人际关系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对亲人更加依恋,对熟悉程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

3、6-12个月婴儿心理发展的特征

1)动作的发展:6-l2个月这一期间,儿童的动作发展较之6个月前的儿童更加灵活多样,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坐、爬、站、走等动作都是在这一期间学会的。由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活动的能力,儿童开始从成人的怀抱摆脱出来。儿童动作的发展、无论是身体动作还是手的动作是遵循一定规律,这些规律表现为:一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二是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三是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四是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手里接触啥,就抓啥,动作没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以后随着心理的进一步发展,动作越来越受意识的支配,也就从无意性向有意性过渡。

2)语言的发展:6、7个月的婴儿语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发出声音以引起成人的注意。7个月的婴儿还会用不同的声音招呼别人。招呼别人时常用“唔-唔”,“唉-唉”等声音,10个月左右能听懂成人讲的简单句子,大约12个月,听到“妈妈”一词,知道寻找自己的妈妈。这时儿童开始掌握具有信号作用的语词。

3)依恋关系的发展:依恋是儿童情感发展的一种基本表现。儿童大约在一周岁的时候,会对亲近的人产生依恋,对妈妈的依恋更为明显,更加注意妈妈,喜欢与妈妈在一起,与妈妈在一起会感觉很愉快,离开妈妈时会哭闹,当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时,婴儿的依恋情感表现得更强烈。研究表明,婴儿与依恋对象在一起,使婴儿具有安全感。有依恋对象在婴儿的身边,婴儿很少有害怕的表现,并且婴儿感到恐惧时,也总要寻找依恋对象。研究还表明,父母及亲近的人能否给孩子以足够的爱抚,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影响日后个性的形成。

4、1-3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1-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学会了走路,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感知觉不断丰富。开始学说话,借助于语词刺激可以形成复杂的条件联系,出现表象、思维、想象等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复杂化奠定了基础。

1)动作的发展:大约满周岁左右的儿童,在成人帮助下,开始学会走步,待到十三、四个月左右,儿童能够独立行走。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儿童在7个月大的时候就表现出更多地喜欢用某一只手而不是另一只手来抓东西的倾向,即利手的发展。1周岁以后这种现象更为明显。研究表明,右利手的儿童约占90%,左利手不会给儿童的发展带来任何影响,不要强迫改变儿童使用左手的习惯。

2)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这些活动儿童大约是在两岁左右形成的。

    表象的产生为儿童想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岁的儿童只能胡乱摆弄物体,2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拿着物体进行想象的活动。比如,他们会把手里的小椅子放倒当小马骑,拿着玩具小汽车,把它想象成是真的小汽车,嘴里一边模仿小汽车嘀嘀叫的声音,一边移动小汽车。这说明儿童已经出现了游戏的萌芽。2岁左右的儿童,能拿着笔画近似圆形的东西,并

想象成是太阳或“大饼”,出现了最初的绘画活动。

2岁以后的儿童能够区分性别和年龄,知道称呼岁数大的男性为“爷爷”,岁数大的女性为“奶奶”,称小男孩为“小哥哥”,称小女孩为“**姐”。这些表现说明,2岁以后的儿童已经有了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出现了人类典型的认识活动的方式——思维。但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是具体而直观的,并且是伴随着活动思维的,儿童大约到3岁时,其认识过程从感知到思维才初步形成。

3)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大约在1周岁之后,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不再像以前那么听话常常看到刚学会走路的儿童,摇摇晃晃的还走不好,就想跑,看到啥摸啥,到处钻,见到东西就扯,见到有洞的地方就抠。有时走到路上,看见了好奇的东西,停下不走,总要看个究竟,有时会把一个小木棍当枪玩,还有时在地上捡块小石子拿着玩,这些都是儿童出现独立性的行为表现。独立性的出现,使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表现,儿童知道把“我”和他人区别开来,在成人指导下学会了使用人称代词,从原来的说“宝宝要喝水”逐渐学会说“我要喝水”,这个时期儿童独立活动的愿望特别强烈,作为家长和老师对儿童的这种行为要因势利导,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4)独立性的发展: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它说明儿童有了自我意识,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心理特点。自我意识发展具有很复杂的内容,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这个时期儿童自我意识虽然是刚刚开始发展,但只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才真正开始形成人类的全部心理机能。

小学生的行为特点如下:

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平常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情绪波动比较大;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自控能力不足;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甚至不知道悔改;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更应该正确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呵护小学生的内心,关爱他们的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289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