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解离症情感淡漠症的人,是怎么和恋人相处的?你们的感情顺利吗...

情感解离症情感淡漠症的人,是怎么和恋人相处的?你们的感情顺利吗...,第1张

情感解离症是精神分裂的一个类别,和恋人相处对方一定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否则,只会带给患者更大的伤害。

分裂症,是一个医学上的名词,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双重人格。 人格分裂在学名上称为 "解离症(Dissociative Disoders)"; 它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而常见于戏剧,小说中 分类 人格分裂(解离症)可简单分成下面两类:

1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 Amnesia) 概述:反应性精神病是指一组在严重或持久的精神创伤下引起的精神障碍。 其临床症状特点和病程经过与创伤体验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可见急性应激反应及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通过变换环境、支援性心理治疗及镇静安眠治疗,效果较好。 症状体症:

1意识恍惚及意识朦胧状态;

2感知迟钝、运动减少,呆滞;

3情感淡漠、心境抑郁;

4睡眠障碍、类似痴呆样表现;

5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心悸、多汗、潮红。

诊断依据:

1强烈过一性或持续性的精神刺激因素,出现于起病前数日至3个月以内;

2有敏感(对声音,光等)、紧张(将会引发自我保护心理导致极端行为)、不稳定素质(各种人格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临床症状直接反映或重演精神创伤情境的内容;

4在刺激消除,适应能力改善或转换环境之后,可迅速获得完全缓解。但当原环境恢复后,主次之间会不会发生未可知的转换。 2多重人格症 多重人格症(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此类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个别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多重人格(MultiplePersonality)一种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碍,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碍。

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为“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一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是独立的、自主的,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说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阶段,内陆诸意识层的只有一种身份,称为主体人格。此时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体人格的方式活动,不显出另一身份的痕迹。不定期一段时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转变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后继人格的方式行事。这时,个体对过去的身份完全遗忘,仿佛从心理上另换了一个人。从一种人格到另一种人格的转化通常是突然发生的,当后继的人格开始“执政”时,原先的主体人格刚开始是意识不到的,并忘却业已发生过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多重人格的实质是心理过程的分离,一部分行为和经验被单独保持,彼此之间没有交流,后继的人格通常能意识到主体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为客体(“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我”),当分离尚未全面时,主体人格还有可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他”、“她”或“它”。可是,当分离全面进行时,主体人格便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并由后继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学家P。费登所说,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经验类似纪觉,从中产生的‘思想’被体验为好像它是一种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觉’”。当主体人格或是客体人格共存时,有几率使双方或是多方的意见不和,而导致极端行为。 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在其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时甚至处于剧烈的对立面。在主体人格是积极的、友好的、顺应社会的和有规可循的地方,后继人格可能是消极的、攻击的、逆社会的和杂乱无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约翰逊的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在童年期年处的家庭环境是蛮横的和忽视的,则儿童的需要就会常常遭受挫折,从而引发愤怒或不满。如果这一环境对儿童的愤怒或不满拒绝接受,或者说在儿童的愤怒或不满出现时立即予以处罚,则儿童就会被迫压抑真正的情感,仅仅展现社会认可的遵奉行为。又由于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有可能被保持下来,儿童时期所受的刺激导致儿童在儿童时期的性格将会被同时保留,而且这种性格有可能被新衍生出来的人格压制。于是,儿童处于矛盾或冲突之中:一方面为避免处罚而压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压抑的情感并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计出来表现一番。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只有通过创造想象中的游戏伙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体验成客体(“他”、“她”或“它”),借此与孤独或寂寞作干斗争。尔后,凡那些无法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为,或者经常受到处罚的冲动,便有可能被分离出来,压抑入想象中的游戏伙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坏人。这里,“我”是主体人格,“他”是另一种人格或后继人格。此时,主体人格尚能意识到另一种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为主体,把另一种人格看作为客体(即想象中游戏的伙伴)。(作为伙伴,主客体之间有一定的几率产生相互间完全信任的关系,所以当客体要求暂时接管主体时,主体将会欣然接受。但当客体所作所为违反主体直接意识时,主客之间即可马上发生冲突,导致极端行为。) 但是,当挫折继续时,当愤怒或不满因为不断的拒绝或惩罚而变得日益增强时,所引起的愤怒或不满就会越来越多地被压抑入分离的人格部分。积累的愤怒在大脑中不断分离解剖催化使这种极端愤怒愈是加剧。为了释放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后继人格和主体人格之间的“隔墙”就会加厚,使双方或多方之间不可渗透,互相独立。慢慢的,主体便不再意识到它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青春期,环境对个体的外部要求有可能变得更大。对个体来说,由这些外部要求引发的挫折和不满也有可能变得更多!于是,在“隔墙”的那一边,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所占“空间”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削弱了主体人格。由于那个被隐匿和分离的人格过份强烈的要求表现自己,它就会周期性地接管主体人格,成为后继人格。这种接管的原因同前。这种接管方式是以激烈的和交替的人格变化表现出来的,具有周期性的性质。当后继人格在一特定时间接管主体人格时,它的攻击和憎恨,以及其他主体人格无法接受的紊乱行为,会变得格外明显。极端的表现是:如果这种后继人格指向他人,便会导致杀人;如果指向主体人格,便会导致自残或自杀。当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表现出这种三性的行为。 基本上根据我上课老师的说明,人格分裂是非常非常非常罕见的例子,从有人格分裂的纪录到现在大约100多年,但是例子却少的可怜,而且正确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怀疑,治疗法目前还不是说很确定,可能有融合.理情治疗.催眠疗法等,但是是否能治疗目前也不能肯定,而类似第五位莎莉或是24个比利,这些具有号称真实故事的书,但是也有一定程度的作者加料,让小说变精采,所以故事中的事情不全然是真的 人格分裂指的是”多重性格”,在最新的精神疾病制诊断分类中,称此为”解离性认同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此种患者会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我认同和性格状态,各对环境及自体有某种的知觉、关系、想法,各不相同,而存在患者不同时间的表现,而且可以一再完全地控制此患者的行为,而一些属于其他人格的重要个人资料就不会记起来,并非因为药物或一般医学状况的因素影响,在儿童患者,也并非是因幻想导致的. 此类患者的原因是儿童时期的不正当教育!不正当教育致使儿童停留在某一特定的阶段,像个阴谋家一样等待时机,释放自己的阴谋。好奇,贪婪,贪玩,幼稚为儿童在儿童时期的主格。主格使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时期同时接受或排斥正当与不正当的诱导与诱惑,从而产生分离,分离的人格将会暂时潜伏在主格的压制之下。使分格患抑郁症。次格有可能分离性的表现在主格的生活之中,而主格有可能暂时或长期无法意识此类表现,从而招致更多的来自外界的压制。恶性循环。 分离的人格会依据环境与外部刺激长期接管或暂时性的接管主格,使主格完全丧失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使分离的人格完全独立,为所欲为。 长期生活在矛盾之中会使主格与各个人格之间的矛盾激化发展,从而使所有人格毁灭,也就是死亡或是紊乱(实际意义的疯子)。 环境对儿童的诱导极其重要。

多重人格治疗

1.催眠分析要比经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疗效;

2.当治疗者与多重人格患形成一种良好的移情关系,避免对患当中任何一个人抱以反感或恶意时,治疗最具动力;

3.鼓励各分离的人格之间的内部交流,因为这种内部交流有助于“拆除”置于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之间的隔墙;

4.分离人格的产生有些是因为未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对此应考虑需要的功能,不能轻率处置;

5.治疗者的责任是帮助患者将后继的人格返回到它们最初的目标上来,以便转移后继人格与主体人格的对立立场;

6.坚决不能操纵或离间主体人格和后继人格,因为这种策略通常会导致治疗的失败; 7.后继人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强烈抵御企图消灭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疗者不能去消除它,而应该注重它与主体人格的同一性,设法整合它们,使之像正常的情绪变化那样操作;

8.通过宣泄,把主体人格“诱导回来”,让其对原先无法接受的愤怒、不满、冲动等承担责任,并用更为建设性的办法处理它们。由于诱导主体人格的过程也是发泄后继人格的过程,因此置于两者之间的隔墙便会自动解体,两者的交流得以实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们对多重人格研究的兴趣日益增强,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碍中最难理解和应对的领域之一。

人格分裂者最害怕的问题是记忆碎片,也就是遗传基因产生的紊乱会扰乱脑部,使记忆遗失分裂出的每个人格对原先人格的记忆,性格都有一定了解,如果分离人格遗失前者记忆,患者有可能被另一人格完全占据 [编辑本段]表现特征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一般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人格分裂难以至于治愈, 困难程度不亚于用2008年的科技去制造一座地球与火星相连接的桥。放弃,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真正的人格分裂,在脑部将拥有 永远的创伤记忆,最好的方法是,别让这种创伤发生, 如果发生了, 它会永久性的 沉淀在患者的脑中,即使环境有所改变……

对婚姻和爱情,我还是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

1 相信真爱。真挚的感情和爱情依然存在,只是在现代社会很难找到和维系。相比过去,人们现在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强的自我意识,但真爱仍然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体验之一,需要去发现和珍惜。

2 婚姻更务实。现代婚姻已经变得更加务实,人们结婚更多考虑的是生活状态的匹配和理性需要,而不仅仅是感情因素。这使得婚姻的稳定性增强,也给婚外情留下了空间,两者需要在现实中寻求平衡。

3 自由意识更强。现代人自我意识更强,不再自动接受传统婚姻观念的限制,更注重个人自由和发展。这使人们在感情和婚姻面前会更加自私,但这也促使彼此在相处中体现出更多的包容、理解和妥协。

4 生活压力加大。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加大,工作忙碌和生存压力容易瓦解感情,影响婚姻质量。但越是在逆境中维系的感情和婚姻,其价值也会越发凸显,这需要双方共同努力。

5 心态需要从容。在现代环境下,婚姻和感情需要从容的心态去面对。既不过于 DX,也不过于绝望,保持积极的信心和开明的思维。人生各有起落,感情也同样需要经历磨难而后成熟,这需要以从容的心态去体会和应对。

所以,总体而言,尽管现代社会环境比较复杂,但是真挚的感情和稳定的婚姻依然值得追求。它需要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强的包容心,更从容的心态去发掘和面对。在适当的条件下,婚姻和爱情依然是实现人生幸福和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关键在于对感情和婚姻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

感情越来越淡是一种很痛苦的感受。感情越来越淡的表现:

1、对方不再关心你的仪表和打扮

这种行为的主要表现就是即使你再邋遢地出现在对方面前,对方都不会对你说什么,亦或者是对方开始不在意你的打扮,那就说明你是什么样对对方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毕竟已经没有那么在乎了。

2、对方不在你面前保留形象

其实,不管再大大咧咧的人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都会保留一点形象,但是如果对方对你的看法并不在意,这就说明对方已经懒于去博取你的关注,所以说,在你面前变得毫无形象可言是感情变淡的一个标志。

3、日常生活中视你如空气

不管你是和对方谈论什么事情,对方都表现出一副你做主就可以的样子,对于对方来说,并想管这些事,所以是变相冷漠的一种方式。当对方即使和你在一起也是独来独往的时候,你就要引起注意了。

4、尽量避免和你共处一室

当一个人开始对另一个人产生审美疲劳的时候,就会变得连和对方待在一起都会觉得厌烦,这种来自于真心的反应是绝对是很难掩盖的。所以说,如果对方很长时间不和你说话,甚至会尽量避免和你在同一个空间呆着,就说明你们之间已经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了。

5、总是不经意间夸别的异性能干

当你的另一半突然间总是不经意地夸奖其他异性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这是一种开始厌倦现在生活的一种表现,所以才会去羡慕别人。

6、在家和你无话可说

沟通对于维持感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当你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不仅如此,有时候宁愿去找朋友聊天也不想着和你聊一聊,那就说明对方是真的不想和你沟通了。

更严重的现象就是如果你在对方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参与进去,对方会表现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那这就是高级警报了,说明很排斥你。

情感的社会化失调引发的社会问题具体表现有:

1、没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人与人的情感交往不平等出现信任危机,社会人际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2、社会没有建立健全富于积极意义的情感制度和情感文化,造成社会情感角色混乱,产生情感角色冲突。

3、社会处于无序状态,非理性行为频频爆发,情感失范、情感反常、情感障碍等可以是个人所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所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他们的情感只是被“压抑”了。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们从来没有学会如何表达和描述情感。

也就是说,他们并非在某种潜意识水平感觉到了什么而防御这种情感,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感觉到了什么。

如果是防御情感的情况,那么咨询师的工作是洞察他们的防御机制,找到被回避的情感。

如果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感觉到有什么情感的情况的话,那么咨询师的工作,就是要慢慢教会他们如何用语言来表达那些没有组织好的体验。

其实我觉得这两种情况,在我们中国社会情况,背景下来说都是比较常见的。就七八十年代的父亲辈来说,他们的情感是克制的,比较符合弗洛伊德说的情感压抑的情况。

但是就我们90、20年代来说,我们的情感没有被很好的表达出来,甚至没有学会如何去表达。以至于出现了很多情感障碍等症状的孩子。

情感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可以理解对方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可以用情感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或许大家都发现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当今社会亲情友情淡漠,失去了最初的那一种感觉,会让人觉得这些情感都是不重要的,今天就来说一下导致的原因。

一、现实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这个社会早与原来的那个时代有很大的差别,这样就会导致人们思想的改变。绝大部分人都会比较的现实,不会把亲情友情看得很重要,觉得最重要的人还是自己,只要自己快乐就不会有多余的想法。

二、受到伤害之后的阴影

      人一开始都希望受到好的待遇,希望自己能够被周围的人善待,但是如果在亲人朋友身上碰了壁,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地方没有及时的到来,就会让他们的想法发生巨大的改变。对于自己而言,当自己最落魄的时候,对方视而不见,那么自己一旦跨过了这个坎,那么就不会对他们有任何的好态度,其实都是正常的回应对方而已。人都是很感性的,同时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当自己受到对方的排挤或者压迫的时候就会改变自己很多想法。

三、利己思想的延伸

      说到底,人的内心其实都是自私的,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当自己在亲情友情的面前需要抉择的时候,还是会义无反顾的选择自己。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那颗心在作祟,希望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样就会忽略到他人的利益。

      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比较的现实,很多时候只有自己才是最关心本人的,其他的人很多时候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忽略了自己,所以就会导致亲情友情冷漠。其实,在接触人的时候只需要用心的去感受,放低自己的要求,这样就会换来一颗真心,从而拥有值得信赖的人。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这当然是十分乐观的想法。其实,希望是对未来的向往,如果没有这种向往,如何面对以及承受眼前的考验呢?希望既不是止痛剂,也不是迷幻药,而必须先脚踏实地认清现在的状况,指出正确的方向,再付出高昂的代价,然后希望才有可能转化为美好的未来。因此,我将就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稍作深入分析,由凸显问题而启发答案,最后再作扼要的总结,以与读者互勉。现代人陷入三种困境:一是无根,二是无心,三是无情。一、大地是母亲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根源,所以自古有所谓的“地母”——以大地为母亲——的神话存在。这个观念为什么重要?因为人是生命体,而生命体本身便包含了各种大自然的韵律在其中,如人的生老病死。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动物,就在于人是唯一知道自己会老、会死,而懂得去选择过属于自己的生活的生物。生命从表面上看来,是一度空间的、单纯的生老病死,但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也是更替不已的。每年都有春夏秋冬的变换,但人的生命却只有一次,这显然不太公平。所以,人要设法向大自然学习生命的韵律,试着去感受自己也像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一样,在一次的生老病死之外,能重新开始。我们称那些刚考进大学的人为新鲜人,称那些刚踏入社会的人为社会新鲜人。由此看来,我们始终需要有一个阶段让自己重新开始,以建构生命的周期。透过这种周期的结构,使得人的生命不但只是量的积累,更可以是质的提升。由此显示:若没有大自然的启发,人类的文明就不会出现。但是,近年来由于工商业社会的发展、科技观念的进步,使得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从亲和到对立利用,最后演变成破坏,这样和大自然敌对关系的受害者却仍是人类本身。生态环境破坏事小,重要的是我们将会失去一个大地母亲、大地导师。于是人们喜欢在家里养些猫狗,种些花草,若没有根,就不会生长,即使你有再高的科技也是枉然。二、家是第二个根无根的第二方面可以从家庭来看,尤其近几年来我更深刻地体验到,家庭是人类的根源。四年多前,美国一本心理学杂志中,有个研究报告指出:人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有较长的幼儿依赖期。换句话说,人类生理方面的弱点是极为明显的,而这种弱点造成人在心理上和一般动物有所不同。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的另一项报导:有一家医院门口专门收容弃婴,并且给予衣食无缺的照顾,但这些小孩却有一些共同的特色,那就是目光呆滞、面无表情。不过其中有一个小孩与众不同,整天嘻嘻哈哈地见人就笑,经过观察,原来每天在医院帮忙打扫的老太太都会陪这个小男孩半个钟头;因为得到老太太的陪伴和关怀,这个小孩能够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地不同于其他的弃婴。这项调查的结果相当令人惊讶,原来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到这样的程度。正因为人类在生理上需要长期依赖父母的照顾,由此形成心理上的特殊结构,使人类成为所有动物中唯一如此需要互相关怀、互相肯定、互相安慰的。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的话,人就活不下去。很多人自杀并不是因为没有钱,相反,有一项调查指出:有钱人自杀的比例竟然远远超过穷人。为什么呢?有钱人往往在得到钱的过程中,把人的亲情当作一种手段而加以利用,结果在得到财富之后便不再有人关心他、肯定他,而使他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三、动物不会自杀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动物到底有没有自杀的行为。也许大家会听说过一群南极洲的老鼠集体游向海中或一群鱼集体游上岸的故事,而将其归类为动物的自杀行为。但问题却没有这么简单,动物能不能有自杀行为,要看它是否具备二个条件:一是自我意识,二是自由意志。若无法证明动物也有自我及自由,就不能说动物是自杀的了。那么对于动物集体死亡的行为又作何解呢?这只能说是一种本能的失误。《淮南子》一书中提到“慧星见,鲸鱼死”,为什么慧星一出现,鲸鱼就会死呢?那是因为慧星改变了地球的磁场,使动物的本能受到了某种强力的吸引而造成错误判断的结果。以家庭作为人类生命的根源,是因为在生理上每个人都需要家庭的照顾;在心理上,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间有亲密的关系,由此推展到伦理上的行为规范,可以做个正正当当的人。也就是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美国有一位专门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例的法官指出,受审的青少年,有百分之九十六是不上教堂的。而在台湾,青少年犯罪案的百分之八十是出于问题家庭。换句话说,在中国社会里,长久以来的传统,使得我们对家庭的依赖几乎等于西方人对宗教的依赖一样,所以以家庭作为个人生命的根源,对中国人来说尤其重要。但是今天的家庭已经慢慢瓦解了,一方面是由于各种形态(如单亲)的家庭已经出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庭的重心渐渐转移转到电视上,我们同情连续剧中人物的遭遇更甚于同情周遭的人。因此,现代人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无根,对大自然慢慢地疏远及家庭的意识渐渐模糊,造成现代人像浮萍一样地飘荡在社会中,做事情只凭借个人一时的利害,一时的快意,而没有考虑到生命其实是周期性的、有根源性的。四、养心功夫永不退休第二种困境是现代人都比较无心。心代表内在的世界。人一向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属于外在工作的世界,另一个则是内心的世界。外在的世界要求的是一个人的功能与作用,可以有升迁有发展,最后也会退休;而内心的世界则是属于自己,永远不会退休的。但现代人往往忽略内心世界的培养,只重视功能和作用。事实上,作用只是人在团体中一种暂时性的角色,而人是整体性的,所以内在的生命远比外在的生命来得重要,而如何培养内在的生命就是一个大问题。近年来,休闲的观念愈来愈受重视了。科技进步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就在于人能以更经济的方式达到原先所设定的目的,以至于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安排自己的休闲生活。休闲有三个主要概念:第一是“静”,真正的安静不是外在的没有声音,而是内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第二是“庆”,“庆”是一种快乐的、不会让你辛苦劳累的活动。人的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有目的,一有目的就不会真正的快乐,所以休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达到“庆”,只有在庆祝时,我们才是在从事一项真正快乐的活动。第三个概念是“全”,人的生命都有一个完整的要求,但这全体性却几乎被忽略掉了,只有在休闲时才慢慢又回到“我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这个观念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并作为生命的指标。五、珍惜人间情现代人除了无根、无心之外,还有第三种困境,就是无情。导致现代人没有感情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忽略了自己究竟能承受多少资讯。举例来说,我如果一天看了两小时的电视,一小时的报纸,在接受了各国的资讯之后,我一定是什么都不能做了,因为这些资讯超过我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人的情感是十分薄弱的。举个例子来说,当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有关非洲难民的报导时,满心的同情油然而生,于是捐了一笔零用钱给他们,原本以为这样一定对他们会有所帮助。但当同样的画面一周后再度出现时,我就产生无力感。两周后,又是同样的画面,使我产生无奈感。等到第三个礼拜后,还是一样的画面,就会让我觉得无聊了。因为对于同样的事,我们会慢慢习惯,似乎这世界没有灾难就不是世界,而人类若不受苦就不是人类。生命本身就有痛苦,久而久之,造成人不容易去同情别人,只等着别人来安慰自己,而结果是没有人会去安慰别人的。为什么人的感情越来越淡薄呢?一方面是资讯社会造成的影响。那么怎么办呢?我唯一的建议就是要先学习自我克制。例如路边有车祸或火灾时,我不去围观,因为这些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解决的。于是,渐渐地我会开始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而对这些范围以外的事则宁可不知道,久而久之便会对自己无法关怀的事不再滥情,于是自己的善意和同情就会在有限度之中保持下来。但是在积极方面,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我就努力去做,好好珍惜人间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在说明了现代人无根、无心、无情的三种困境之后,我们也许会发觉,其实现代人活得相当辛苦。表面上我们有很高的物质文明,但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品质中属于人整体的部分却渐渐被扭曲、瓦解而模糊了。在此必须了解,今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并不是一个乌托邦,也不要以为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因为整个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之下的解体是很明显的。以上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描写,我宁可以这种态度来看,是为了避免造成自己的过度乐观。六、有爱才有希望总结以上所说,现代人的处境虽然困难,但仍不是没有希望的。我们可以积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不可放弃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论资讯化、集体化、群众化的力量有多大,我们都应珍惜自己作为一个“独特自我”的角色,选择适合内心之知、情、意所需要的方向,去发展及实现自己。唯有对自己的未来抱着信心,才能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信心。第二,主动了解传统及回归传统。传统是指文化传统与信仰传统二者。以我来说,这一生若不深切明白儒家、道家与基督信仰,则根本谈不上对未来有无希望的问题。这些传统使我超越时空限制,进入人类生命长流,不再有疏离孤寂之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291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