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科特勒在1998年写的一篇文章

菲利普科特勒在1998年写的一篇文章,第1张

菲利普•科特勒的三部曲:市场营销的新大陆

读科特勒的三本营销著作

圣路可商务顾问 孙路弘

诠释科特勒这三个字构成的品牌含意和影响意义是需要相当高的水平和有实力的思想的。尽管这个想法在心中萌生已久,毕竟,作为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区的高级营销顾问,为老板摇旗呐喊也是应该的,但是,真的要落实到文字来体现科特勒对商业界的贡献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然也不会有俞利军先生的感慨。俞利军是国内公认的翻译科特勒著作首屈一指的大家,科特勒本人曾亲口对他的中国员工(就是本人)说:“全球,无论是德国,法国,还是日本,对他的作品翻译的最好和最贴切的,得到最多读者认同的是中国,就是俞利军先生翻译的《市场营销》”。为此,俞利军先生在他新翻译完成的《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一书后打电话给我请我写一篇书评,其实,我也是怀揣着渴望的心情,一来再次领略和欣赏科特勒的作品,二来有机会再次品味俞利军先生的中文功力,同时深有感触的是,俞利军教授在译者序中表露出的内心深处的感慨:“要是朱生豪和傅雷在世的话,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地翻译波特和科特勒他们吧。”至于俞先生是由于翻译科特勒而成为了学术界认可的一个营销权威,还是由于他原来就是一个营销权威而被选中翻译科特勒的作品的问题其实已经不是问题了。俞利军先生本人对中国的营销现状看法和有关的观点以及贡献、思想可以在他大量的翻译作品的序言中读到,因此,在学习和阅读科特勒著作的同时,还可以欣赏中国译者的见解才是读者应该庆幸的价值。

无出其右的教科书才是对整个市场营销有着深远的,重大的影响力,无论是研究市场营销的学者,还是实际市场中操作营销活动的经理们,无一不受到营销学教科书的影响,而创造这个影响力的人就是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其他许多学科几乎都没有这个现象,那就是一个作者几乎占据了这个领域并主导这个领域长达37年之久,而这一切的最初源头其实都起源于1967年,那年,科特勒博士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营销教科书《营销管理:分析,计划以及控制》,自此以后,科特勒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名字那么简单了,这三个字已经就是等同于营销管理或者营销基础的名词了。

科特勒作为一个学者,他首先必须是学生,他于1962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加入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他在麻省理工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哈佛的博士后方向是数学,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的是行为科学的研究。截至到2004年,他已经在学术领域获得了各种荣誉,奖励不计其数。1978年获得保罗成就奖,1985年美国营销学会杰出贡献奖,1995年国际营销高级年度奖,2002年科学营销协会颁发的营销教育学术年度奖,2003年营销管理协会的创新贡献营销大奖,他是唯一一个连续三次获得营销论丛杂志的AKP(AKP是1904年在美国纽约大学创立的一个商业专家社团)大奖的学者,全球的学府中他获得有九个名誉学位,作为营销专家他是唯一一位获得三次营销管理著作大师称号的教授,分别是1998年肯尼迪奖,1998年格理纳奖,2002年布朗奖。

科特勒还是一个多产的作者,全球标注有科特勒名字的图书仅在校园内就有多达3百万册,被翻译为20种不同国家的文字,他日常不断更新的流行的著作有11个不同版本。美国时代财富杂志已经永久性地将《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这本书评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50本商业图书之一;他在1980年与加里•阿姆斯特郎合作撰写的《营销原理》已经是大学营销相关课程的首选课本,这本教材已经编辑到第11版;另外一本《非盈利组织的战略营销》(1996年)是与艾伦•安德里森合作的,也已经升级到第5版,其他不断经常更新升级的著作还有许多。对于一个领域的专家来说,有这样三本奠基性的专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对于科特勒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随后他分别与不同领域的作者合作撰写了29本不同领域的营销著作,1984年,2002年与保罗•布鲁姆以及汤姆•黑亦合作的《专家服务营销》;1992年合作的《会议营销》;1993年的《营销渠道》;1997年《国家的营销:建立财富国家的战略途径》;1997年的《票房营销》;1998年的《博物馆之战略与营销》;1985年的《教育领域的战略营销》;1996年的《服务旅游业营销》;2003年的《资本市场营销,全球化品牌》;同年与德•波诺合作的《水平营销法》;同年他还出版了一本《营销词典A到Z:需要知道的80个营销基本原理》。通过他涉及的广泛领域的一系列著作,美国著名的保罗学者大奖在1979年时将科特勒与毕加索进行了比较,发现他们有三个方面的相似之处,1量化模型,通过大量的案例收集和研究以及应用得到的模型提炼,2概括和提炼为通用的营销管理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应用,3政策层面的考量。如果用中国战略家毛泽东的语言那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菲利普·科特勒 博士 (Dr Philip Kotler)

菲利普· 科特勒博士,科特勒咨询集团(KMG)首席资深顾问,合伙人之一。他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市场营销学之父”。科特勒博士的市场营销著作和论文浩如烟海,其中《市场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第一版1967出版,已出到第十版,翻译成14语言,被业界赞为“营销圣经”,成为无数企业的营销体系基础。科特勒博士被欧盟管理中心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营销战略实践专家”,他最新著作《科特勒谈营销》被《时代》周刊评为现代最佳商业著作之一。

米尔顿·科特勒 博士 (Dr Milton Kotler)

米尔顿·科特勒是科特勒营销管理咨询集团(KMG)的主席,合伙人之一 美国美中商务委员会(SUBC)的主席,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拥有30年丰富专业经验的世界著名实战派营销战略大师。和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 科特勒一样,米尔顿·科特勒在营销学领域有深厚的造诣,他研究发展了大量的营销分析和系统工具,并在营销和商业流程变革领域出书立著。

曹虎 (Dr Tiger Cao)

曹虎,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中国)合伙人,中国区总监。武汉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MBA,美国加州大学UCLA营销学博士。曹先生在工作其间曾任:德国汉高(Henkel)化学集团亚太生产经理,德勤企业顾问(多伦多)公司管理咨询顾问,加拿大技术管理协会(TMA)管理咨询顾问,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中国)业务发展总监,中国区总监。

奥彤 (Austin)

奥彤先生是国内著名地产策划专家,15年资深行业经验,清华大学MBA房地产中心高级讲师,深圳知名房地产和营销战略专家。

何麻温·卡塔加雅 (Dr Hermawan Kartajaya)

何麻温·卡塔加雅博士是亚洲领先市场营销战略家、世界营销协会主席。1989年,他创立Marketplus&Co咨询公司,其客户包括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如Indofood、固特异轮胎等),该公司被SWA评为印度尼西亚最佳战略咨询公司。1996年,卡塔加雅重组了印尼营销协会,使之重新活跃于业界;1998年,卡塔加雅获选担任亚太营销联盟主席。

约翰·门罗 (Dr Joe Monroe)

约翰·门罗博士,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中国区咨询总监,市场营销策划、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营销研究方面的专家。他的营销经验包括为许多行业的领先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约翰·门罗博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密歇根大学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托尼·科特勒(Tony Kotler)

托尼·科特勒是科特勒咨询集团(KMG)的合伙人之一,高级咨询顾问。他管理和咨询了很多客户项目。托尼·科特勒当前的工作集中于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衡量和传播他们的B2B商务向市场提供的产品的价值。他已经在很多行业的咨询项目中工作过,如石化行业、药品行业、 企业软件和中间产品行业、自动化行业和造纸行业等。他是多种营销管理法则的专家,包括商业市场品牌的建立、定价、市场研究、营销规划、营销培训以及销售和营销工具的设计和开发等。

巴瑞·杜驰(Barry Deutsch)

巴瑞·杜驰,科特勒咨询集团(KMG)资深咨询顾问,金融营销实践***。他在金融投资机构战略,组织设计,金融服务市场营销领域有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巴瑞·杜驰先生工作的最重要部分是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组织内部行为,因为组织内部行为往往是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他的咨询实践是国际化的,他服务过的客户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各类企业。 在银行业中,他为多家国际著名银行服务,他最近的咨询项目包括:信用卡,保险和投资工具的营销咨询和组织设计。

黄海波 (Paul Huang)

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中国)高级品牌战略顾问。黄先生曾任友邦前进策略顾问副总经理,蓝色光标资深顾问,摩石咨询资深顾问。拥有10年品牌战略规划和整合营销传播专业经验。

吴晓兵 先生 (Ricky Wu)

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中国)高级品牌战略顾问。吴先生具有十年战略规划,品牌战略和营销咨询经验。曾任职于德隆国际、灵思公关、中宣国际等著名投资和咨询机构,先后担任项目经理、PR经理、品牌总监等职位,在战略管理、品牌规划、营销管理和公共关系方面有丰富咨询经验。

罗毅 (Amanda Luo)

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高级咨询顾问,有着十余年市场营销实战经验,是营销界极其稀缺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咨询顾问。

王亚娜 (Esther Wang)

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 高级咨询顾问,是澳大利亚蒙那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旅游与城市规划硕士。具有多年产业园区和地产项目的咨询和研究经验,擅于在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特色为依据做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李宏伟 (Great Lee)

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研究总监,获得吉林大学数理统计硕士学位,具有10年市场和消费者研究从业经验,具有丰富的主持大型市场研究项目(项目额度超过1000万)的经验。

芮新国(Holman Rui)

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高级营销顾问、营销讲师、培训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工学及经济学双学士,美国Central State University工商管理硕士(MBA),并曾进修于加州州立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集训班)。新国先生系国内著名营销实战专家,也是市场开发、管理及提升领域的资深营销专家。

傅博 先生 (Bruce Fu)

科特勒咨询集团(KMG)(中国)副总裁,资深营销顾问,傅先生是一位融合营销管理、心理训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才,一直致力营销及品牌管理的实践和研究,曾担任某世界著名品牌中国市场总监,某知名咨询机构CEO。傅先生因其对中国营销事业的贡献和热爱,获得2007年度中国七大营销专业精英人物称号、被业界评价为中国最具责任感的青年营销咨询专家。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其《营销管理》在营销界,是被视为《圣经》一样的存在,下面给大家分享营销管理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营销管理读后感1

 营销无处不在。我现在写这篇文章,也是和别人做交流,也是在营销自己。营销的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沟通的过程。当我们和其他人或其他组织交流时,不管是当面或非当面的交流,既是沟通的过程,也是营销的过程。营销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沟通理念,第二步系统阐述,第三部展示案例。不管你是营销个人,营销组织,营销产品都可以分成这三步。

 营销个人,有种典型的活动是面试,面试的过程就是营销自己的过程。首先,沟通理念,别人要部分或全部认可你的理念,别人才会和你进一步的交流。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要系统阐述,交流的时候要系统化,逻辑性的讲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别人要问你如何给他们带来价值,你就要展示案例,或者叫示术。就是你要和别人讲述你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案例最好是你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的,对别人有帮助的。只有是你自己的案例或你已经深刻领悟的案例,才可以经得起别人的推敲。

 营销组织,有种典型的活动是招生宣讲会,招生宣讲的过程就是营销学校的过程。首先,沟通理念,讲他们学校的相关的核心理念,潜在的咨询者认可他们的理念,然后,在系统化和逻辑性的讲述他们的学校政策,最后,讲过去的招生情况,让学生现身说法,还有的领咨询一起参观现有学校。

 营销产品,有种典型的活动是顾问公司推销产品,推销产品的过程就是营销理念的过程。首先,顾问公司会讲他们的理念,然后,系统化和逻辑性的讲解他们如何帮助你做企业的问题诊断和解决问题,最后,给你演示在知名企业或相同行业做过的经典案例。

 我想肯定有人会想,我进行了上述三步,最后我们没有实现交易,没有实现交换,没有实现营销。这里就和大家分享另一个理念,就是要想更好实现盈利性交换,可以先进行非盈利性交换。非盈利性交换,就是不以钱为目的的交换。所以说,我们当准备与他人或组织进行盈利性交换,我们先不要谈盈利性交换,先谈感情,共同爱好,相互帮助(非盈利性交换),然后在不谈盈利性交换的情况下,顺其自然的谈盈利性交换,从而实现营销。

 最后,我想讲将上述方法运用的好的公司有很多,尤其是直销。安利公司的直销模式就是非常好的案例,一开始,安利并不卖你产品,先谈感情(非盈利性交换),然后和你说安利是有人帮,帮助人的事业,安利可以创造有钱有闲的未来(沟通理念),再逻辑性和系统性讲述他们的赚钱方法(系统阐述),最后,让成功的人现身说法(展示案例),最终实现交换,达到营销的目的(盈利性交换)。

 总之,营销无处不在。要想更好的实现营销,可以先进行非盈利性交换,再进行盈利性交换。营销的步骤有三步,一沟通理念,二系统阐述,三展示案例。

营销管理读后感2

 今天我有幸拜读了最新的、第13版(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它从21世纪的市场营销的角度出发,用了一个平常而又极具有代表性例子,瞬间把遥远的理论带到具有现代气息的社会。

 菲利普科特勒是世界上市场营销学的权威之一。他曾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研究生院国际营销学教授和SC庄臣学者。

 本书分为8篇22章,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解释问题,来理解营销管理之21世纪的市场营销。以制定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的角度出发来洞察市场、通过收集信息和扫描环境营销调研与需求预测来密切联系顾客、培育强大的品牌、创造顾客价值、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组织市场识别细分市场与目标市场、开发市场供应物、交付价值、沟通价值、创建品牌资产、确定品牌定位、应对竞争成功地实现长期成长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我首先阅读了第一部分理解营销管理的第一章节21世纪的市场营销,第一个案例是这样的:

 两个小女孩来到了上海当地的星巴克。其中一个来到拥挤的柜台,用星巴克顾客友情卡换取了薄荷味香浓奶茶和饮料,另一个则找了一张桌子坐下,并玩起了联想ThinkPadR60笔记本电脑。在几秒钟的时间里,她就使用星巴克的无线网络(中国移动的网络)接入了互联网。接着,她通过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领先者百度来搜索由中国盛大公司发布的最新网络游戏信息。除了链接到各种评论网站、新闻网站和游戏迷的网页之外,百度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中还提供了网络聊天室的链接其中有上百个其他的游戏网友围绕游戏展开讨论并进行交流。接着,这个女孩进入了聊天室,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已经玩过该游戏的网友是否推荐他人玩这个游戏,并征求相关的建议。在发出帖子以后,很快就收到了许多积极回应。于是,她在百度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网页中选择并点击了一个赞助链接,然后就出现了百度提供的竞价推广的网站把这个女孩带到了盛大公司的网站。在这个网站界面上,这个女孩为自己开设了一个账户。

 这时,她的朋友端着饮料回来了,迫不及待地炫耀她父母送给她的新年礼物色彩鲜艳的粉红色摩托罗拉RAZR手机,这是由位于芝加哥的年轻的设计师团队在经过几个月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测试之后才设计出的新产品。这时,这部精致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文本广告短信:可以把盛大公司最新游戏下载到手机上。看到这条信息,这两个女孩更是对这款手机赞不绝口。然后,这两个女孩就要开始操作笔记本电脑,以便在网上查找有关该手机版电子游戏的网络评论。

 读罢,我思考很多:不同于以前的案例,此案例涉及到了目前社会生活的内容,正是人们所熟悉的场景。星巴克、无线网、竞价推广的网站、最新游戏下载、电子游戏、等等关键字眼,正是人们所感兴趣的和所追求的。相比起以前书上所引用的陈旧的案例,这个事例无疑是新鲜的和有吸引力的,无论是对于入门者而言,还是对于饱学者而言。

 由此可以看见,市场营销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使利益相关者和企业都从中受益。eBay公司发明了网上竞拍业务;宜家公司(IKEA)创造了可拆卸与组装的家具业务。所有这些都证明:市场营销可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转变成商机。因此,可以说,市场营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当今的环境中,好的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就其实质而言,市场营销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且,市场营销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成功的市场营销绝非偶然,而是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的必然结果。

 掩卷沉思,收益良多。营销无处不在。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可以把营销管理看成艺术和科学的结合,来获得顾客、挽留顾客和提升顾客。

 余下的精华在以后的`时间里再次拜读吧。

营销管理读后感3

 《营销管理》这本书被称作营销学的圣经;该书从理解营销管理,获取营销洞察,了解与认识顾客,培育强大品牌,开发市场供市场,交付价值,传播价值,到实现成功的长期成长。

  一、市场营销的现实意义

 所谓市场营销,就是识别并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要,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事件,体验,人物,产权,组织,信息等等。营销无处不在,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在当今的环境中,良好的营销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必备因素。市场营销不仅对于对于企业是重要的,因为那是他们知名度和利润的创造方式,但是营销杜宇社会也是重要的,从一个新产品的投入到消费者的认可,都需要企业把社会责任投入进去。营销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活动,随着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扩张,产业交融,以及消费者的多样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要做的还有很多,要从企业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创新生产观念,产品观念,以及各种营销观念和方法。

  二、预测市场需求

 识别市场的重大变化是营销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要分析宏观环境,收集需求信息做出对现在和未来的市场需求估计。首先要分析宏观环境中需求理念的变化,然后是人口因素,自然环境,技术,政治环境等因素。其次要建立自己的营销信息系统,庞大的信息系统是做出正确决策的依据来源,比如订单收款循环系统,销售信息系统,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营销情报系统都是正确决策和营销效率的背后数据支持。然后展开营销调研,编制好调研计划后收集分析信息,在此结果上做最后的营销决策。虽然这些步骤都是老生常谈,但是本书中给出的方法很详细,比如如何组织焦点小组访谈,如何让详细的设计问卷等。

  三、创造顾客满意

 与以往相比,现在的顾客他们拥有更现代化的而生活环境,更好的教育,他们能从琳琅满目的企业宣传中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它们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是寻求利益最大化的,顾客总是选择他们能感知的最高价值的产品,而高满意就会带来顾客忠诚,所以顾客满意既是营销的目的,也营销的工具。顾客满意包括产品满意、服务满意和社会满意三个层次。所以企业在生产产品时要关心客户在产品的内在质量、价格、设计、包装、时效,另外社会满意也不可忽视,企业的经营活动要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要使顾客在每一次的购买过程和购后体验中都能获得满意,因为每一次顾客满意都会增强顾客对企业的信任,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的盈利与发展。

  四、做出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细分为产品定位、企业定位、竞争定位和消费者定位。但总的来说,企业要设法在自己的产品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进行市场定位时也要依据一些原则来定位,如根据具体的产品特点定位,根据特定的使用场合及用途定位,根据顾客四、做出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具体可以细分为产品定位、企业定位、竞争定位和消费者定位。但总的来说,企业要设法在自己的产品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进行市场定位时也要依据一些原则来定位,如根据具体的产品特点定位,根据特定的使用场合及用途定位,根据顾客得到的利益定位,根据使用者类型定位等等。市场定位是企业全面战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及其产品如何与众不同,与竞争者相比是多么突出。细分市场时一般用两大变量,人口地理因素,心理行为因素,但是无论用哪种,关键都在于营销计划能都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而消费者心理或者行为上的差异做出自己的调整。关于人口地理因素,一般要考虑到民族,年龄,生活阶段,性别,收入等,这是做出市场定位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细分也不是百利无一害的,市场细分注定了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会提高调研成本和销售成本,不一定会带来销售额的增加,但是市场定位能让企业在目标客户心目中树立产品独特的形象,争取竞争市场上的一席之地,长远来看对企业是有利的,所以要辩证看待并正确运用。

  、创建品牌资产

 现代品牌理论认为,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没有消费者,就没有品牌。所以营销界对品牌资产的界定倾向于从消费者角度加以阐述。即使用与不使用某一品牌,消费者对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会不会有不同的反应。也就是说,品牌能给消费者带来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也只有品牌才能产生这种市场效益。市场是由消费者构成,品牌资产实质上是一种来源或基于消费者的资产。品牌创建就是整合利用三大工具:品牌构成的要素、配套的营销策略组合以及影响顾客对品牌联想的各种辅助性工具,进而在顾客心目中建立起知名度和品牌联想,最终创造出品牌的价值。很多企业会采用对品牌战略,数不胜数,也有的企业在进行着品牌延伸,但这是一个危机和机遇共存的选择,一个企业最好做好自己的现有品牌并最好质量管理,再去思考品牌延伸和多元化战略,建立好自己的品牌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品牌无形资产做出努力。

  六、总结

 我觉得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就是市场细分和营销组合还有客户关系管理,市场细分是一个企业进行自我定位的基础,营销组合是它进行自我价值实现的方法,客户关系管理是保持长期发展的保证,其他的理论围绕着这三个进行,就是一整套营销理论了。但是营销不是理论的高楼大厦,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况且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管理者唯有在这些理论为前提的基础实践才能为企业发展掌一盏之路明灯。

 这本书和我们的教材《市场营销学》有点相似之处,但是又有区别,教材比较浅显易懂,科特勒版本更加专业而且涉及到更多的细节,我想这也是选后者做教材的原因吧。本书中还涉及到了营销渠道,大众传媒,全球市场和营销组织的长期管理,我没有进行深入的阅读,只是把前面的基本的营销的概念,目的,顾客满意的概念,市场需求的预测,市场细分的方法,品牌资产的管理重点拿出来看。虽然这本书提供了关于营销的方方面的理论,但是它并不能代替实践,不过我在努力寻找作者的思路,逻辑和思维方式,尝试着在作者提供的一种现实世界的静态框架里找他们存在的现实意义。

男女间表达爱慕,为什么要送德芙?因为德芙的英文名称是Dove,音译为“Doyouloveme”;冰箱为什么要买海尔的?因为“张瑞敏大锤砸冰箱”的事迹很早就进入了消费者的心智,都觉得海尔冰箱服务好、品质好。品牌营销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讲故事,打造一个易于流传的品牌故事不仅能够有力为品牌宣传造势,最重要的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前面德芙和海尔的例子,已经为大家验证了这一点。但想要讲好品牌故事,绝非一个花哨的视频、一篇博文、一个公关噱头或是单纯充斥着艺术气息就能做到的。以下,从几个核心点出发,教你讲好品牌故事。以产品为核心讲故事品牌故事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实体的支撑和支持。就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产品往往作为品牌的真实依托,通过产品研发、产品工艺、产品包装、产品细节、产品卖点、产品口碑等环节的塑造,提升品牌故事的可感度,呈现出品牌故事所传达的品牌理念。比如女性护肤品中的高端产品海蓝之谜就是典型案例,在他们官网上有这样一则故事,麦克斯·贺博士在实验室遭遇意外,脸被烧伤,为修复皮肤他便开启了寻找材料与实验之路。故事并非要真实,可虚实结合带有“戏剧性”,但不能把其“匠心精神丢掉”。农夫山泉长白山广告片,“你喝到的水,是长白山松软雪花的味道”,也是通过介绍产品的开发源头来展示企业的品牌理念和价值。以企业为核心讲故事一个企业或品牌的创立,背后往往自带故事感,而讲好品牌创立故事往往也与创始人故事分不开,所以这里就将其归到一起讲。这类故事往往以创始人的初衷、信念、精神等作为原点,通过动心起念或者曲折经历等感染人,进而制造认同感,拉近用户和品牌的距离。不论是国外的谷歌还是facebook,国内的阿里,还是字节跳动、滴滴等,创始人都会宣传自己在地下室或宿舍基于某个想法而开始创业的。又比如乔布斯与好友在自家车库内成立苹果电脑公司的故事,为人传颂经久不衰,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对白手起家战胜世俗偏见和不可能的情结所致。聚美优品在早些年有则叫“我为自己代言”的宣传片,相信依然还有很多人没忘吧,在当年电视圈可是轰动一时,就算到今天,这则故事依然有人记忆犹新,为什么?因为品牌故事,故事是载体,能够引发共情、锚定认知才是关键。以人物为核心讲故事这部分除了上述提到的创始人故事外,最典型的莫过于品牌与顾客之间发生的故事。与创始人故事自上而下不同,品牌与社会发生的故事等多属于自下而上的,这种故事公众会以更直接的方式将时间、精力、情感投入其中,而且往往会因为主人翁意识和社交性而主动口口相传。比如农夫山泉《最后一公里》品牌短片,讲述的就是农夫山泉西藏业务代表给网点配送农夫山泉的故事。还有美团在2020疫情到来之际,通过美团餐饮用户的海报,介绍商户的故事,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故事,用行走的信念,面对困难,逆风翻盘,向阳而生,不断破局”,激励更多餐饮行业人员,让他们成为更多人行动的标杆。菲利普·科特勒曾经对故事营销做过一个解释:“故事营销是通过讲述一个与品牌理念相契合的故事来吸引目标消费者。在消费者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品牌信息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植入。”品牌故事其实就是通过故事化沟通进行品牌信息传递,这种方式润物细无声,将诉求转化为故事传播,是品牌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讲道理不如讲故事,也许故事才是你的品牌最佳表达方式!

科特勒博士著作众多,许多都被翻译为20多种语言,被58个国家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宝典。其中,《营销管理》一书更是被奉为营销学的圣经。其它也被采用为教科书的还有:《营销管理》、《非营利机构营销学》、《新竞争与高瞻远瞩》、《国际营销》、《营销典范》、《营销原理》、《社会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市场专业服务》及《教育机构营销学》。去年又出版了《亚洲新定位》和《营销亚洲》。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领域包括:高科技市场营销,城市、地区及国家的竞争优势研究等。他创造的一些概念,如 "反向营销"和"社会营销"等等,被人们广泛应用和实践。

《营销管理》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我整理的《营销管理》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营销管理》读后感1

 读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后,作为营销者,我们不能把营销当成一种把戏,一时的欺骗,暂时的高额利润,单纯的一种活动,营销的功能太强大了,因此营销的任务是艰巨的,做好营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么,在这整个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的对待营销,虽然营销需要运气和机遇,更需要原则和方法,但是菲利普科特勒的经验告诉我,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学习。

 一个重要的概念全面营销,包括四个部分:国际、整合、关系、社会责任营销,四个方面。国际营销简而言之就是组织中的人确保要能适应现代的营销法则,尤其是高层;整合营销就是要确保产品、渠道、宣传这的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关系营销,不是拉关系,走后门,而是指要确保顾客、渠道、合作伙伴这个产业链上个各环节能够保持多角度的关系,从而更紧密,最优的发挥效能;社会责任营销这个最难理解,我看名字以为是我们老板常在政府面前说的企业责任。但是解释为“了解营销中的民族、环境、宗教和社会影响”

 在书中,提到了“公司不能只集中于国内市场,而无论它们的`国内市场是多么的大。世界许多行业在全球化,它们的领先公司进入国际舞台获得低成本和高的品牌知晓度。贸易保护主义者只会阻碍先进商品的引进,公司最好的防守是向全球挑战。”那么,在公司发展到一定的时机,我们就必须努力大胆的走出去,让我们的产品走向国际化,让全世界的大型企业都认识到我们海洋王产品的魅力,让全世界的大型企业都用上我们海洋王的照明产品。虽然目标还很遥远,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总有一天这个目标也回实现。

《营销管理》读后感2

 读《营销管理》时用的就是科特勒最新版的市场营销管理英文版教材。很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时间细读那么多的书,光案例就够我们折腾了。在此惭愧地告诉诸位,当时连很多营销概念都不懂。

 最近决心将以前的管理书籍重读一篇,决定先看中文版,再看英文版。目前市面上各类翻译教材多如牛毛,但水平参差不齐,虽然都是中文字,但让人读了对有些东西不知所云。而笔者此次读的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华东理工大学梅清豪师丛其父梅汝和教授翻译,感觉译得不错。译者对有一些自己觉得可能对读者有误解的同时呈上了英文,供读者自己决断。

 整个教材797页,前后共花去本人约80个小时才将其囫囵吞枣地读完一遍。这是一个艰苦和令人受益不浅的过程,我为作者的博大精深的学识和智慧所叹服,原作者真是名不虚传的国际级市场营销管理大师。

 一、大师的专业令人叹服。

 面的博士后和和在芝加哥大学从事行为科学方面的博士后工作。中国之所以缺少国际级大师,我们的教育应该负很大的责任。我们很多的管理学者与国际大师相比,一是缺少国际级公司的工作经历;二是缺少较高的数学素质,当然英文就不用说了。目前我国也正从这些方面努力来培养博士生,但一时难以取得较大的成效。

 二、案例之多引人入胜。

 科特勒教授在书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给读者呈现丰盛的精神食粮。虽然案例时过境迁,里面的数据已经今非惜比。所幸的是,我们今天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案例要用到的数据。

 三、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与时俱进的观察。

 要写成这样的一本书,光在金字塔里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与外部世界息息相通,随时观察业界进展。我们的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就缺少这种与产业界随时联系和与时俱进的观察的经验。

《营销管理》读后感3

 最近读了一本书,严格说是一本教材,即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644页。

 因为菲利普科特勒的盛名,因为《营销管理》的名气,我才决定膜拜阅读的。

 这本书共644页,庞大的数字,可怕可怕,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当然,我没有精读,只是粗略地读了一遍。

 其实,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本书。我读到一半时,越觉得不对劲,怎么科特勒先生自己写的书里还会出现“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里说”这种字样啊。后来,我上网查了下,果真出问题了,这本压根不是大师写的那本《营销管理》,而是哪位仁兄山寨出来的并且名字都一样,我被骗了。之后,我在想,要不要继续下去呢?几番纠结后,我还是决定读到底。

 其实,这本山寨版写得还是挺全面的。只是,像这种学术专著类的文章,学院式枯燥乏味的写作风格,读起来真的很让人头疼,甚至有放弃的冲动。我觉得,读这本书跟读政治书差不多,看着看着,感觉那些道理我也懂,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论述。可是,一合上书本,你让我复述刚才学到了什么,我还真不知自己学会了什么,说不出来,哑口无言。我想,可能是它理论性太强的缘故吧。

 有时候,我觉得这种书用来作学术论文还是不错的,但如果用它来作市场实战操作指导的话,你立马会发现它一无是处。比如,让你给一家实体店铺写份可操作性的营销策划,你想想,这本山寨版的《营销管理》能给你提供什么具体的思路吗?答案是,不能。当然,不是说这种书不好,只是它的立意太高,格局太大,它可能给了你战略思想,但绝对无法给你具体的战术。这就好比练武,这种书就像内功心法,它能增强你的内功,却无法教你一招半式。所以,有时候我想,我就是把整本书都背熟了,我最终也只适合考场,不适合战场。

 最近我发现,每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前,光看题目,我会对它充满着无限遐想和期待。可是,读完以后,往往让我大失所望。原因是,书文的内容,和我脑海里想象的内容大相径庭,不是我想要的。比如,这本《营销管理》。我一直以为,我读了之后,会对“营销管理”有更深的认识,但结果恰恰相反。作者写的“营销管理”并不是我之前脑海里想象的那种“营销管理”,很奇怪吧。但是,你若让我阐述一下我想象中的“营销管理”是什么样的,我也说不上来。所以,我常常很被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找不到想要的书,这就导致我常花了大把的时间,却劳无所得,徒劳无功,没有收获,悲剧啊悲剧。

 当然,这本书也不是那么的烂,至少它普及了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且我还了解了好几个新的名词。老实说,这种书我还写不出来呢,因为它的专业性和理论性太强,不是我的风格。

 哪位仁兄有正版的《营销管理》,给我看一下,感激不尽。

 读书有风险,选书须谨慎。好了,就这样吧。

营销大师科特勒说:“营销就是发现、创造和传递顾客价值”,让我们从大师的专著中跟随大师的脚步,看如何发现、创造和传递甚至是裂变顾客价值。

发现价值——《到第一线找营销点子》(艾尔•赖兹, 杰克•屈特): 到顾客第一线找 你的服务或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竞争优势

“魔鬼全在细节里。你可能发展出一套高明的全球策略,但完全无法执行。真正好的策略必源自对细节的熟悉——了解实际执行者的能力、市场、时机等。我喜欢从细节着手,慢慢研究出大方向。”

                                                                                  ——英特尔董事长 安德鲁•葛洛夫

《到第一线找营销点子》的作者赖兹与屈特认为,观察过去数十年来最伟大策略的成功故事会发现,能够想出成功策略的人,都是深入了解市场后才取得战略的优势。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资深管理阶层通常是与消费者实际生活距离最遥远的,也是全公司最不可能了解消费者想法的一群人。

资深管理阶层可能会提出无法有效执行的策略,没有任何战略可以成功达到策略目标。而中层管理阶层可能为求安心而同时采取几项战略,寄望其中一项能成功。结果造成公司营销资源分散到不同的地方,因此削弱营销效能。

作者提出,只有自下而上的逆思考营销法才能发展出能充分发挥战略效益的长期策略。

逆思考营销法依循下列步骤:先找出目前已有成效的短期营销战略,据以发展长期的策略,集中全公司的资源将此战略发挥到极致。

逆思考营销有下列优点:

1、营销战的成败取决于战略而非策略,只有战略能决定成败,逆思考营销策略必是建立在某种成功的战略之上。

2、传统营销做法的规划者总想迫使效果产生,逆思考营销的规划者则是找出可以善加利用的机会。

3、 传统营销做法的管理者追逐既有市场,逆思考营销的管理者则会寻找获利的新契机,包括新市场。

4、 发展逆思考营销策略的关键是实际到第一线去,了解你的产品与潜在顾客直接接触的情形。你必须花时间观察潜在顾客对你的产品如何产生印象,如何据以采取行动。

逆思考营销实例:

维克斯公司推出的新感冒药有嗜睡的副作用,但公司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改以“睡前感冒药”作为营销诉求,于是奈奎尔成为维克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新产品。这是以“第一种睡前感冒药”为战略,引导“推出重要的新感冒药奈奎尔”策略的例子。

小凯撒披萨连锁店采用买一送一的战略,想要吸引必胜客、教父、达美乐的顾客。为了将此战略转化为策略,小凯撒专注经营只提供外卖这种消费方式,省下服务生的人事费用、餐厅店租等经常性支出。接着小凯撒推出广告活动,以“买披萨送披萨”的宣传口号来强调买一送一的战略。小凯撒就是运用这个简单的战略,成为目前最成功的披萨连锁店之一。

迪斯尼公司发现,最赚钱的**必须多一些性与暴力,但在一般迪斯尼影片中你很少发现这些镜头。然而当他们以迪斯尼的标志发行成人的**时,消费者受制于既有的印象,不愿意看迪斯尼成人**。为了扭转大众的印象,迪斯尼公司另外成立试金石**公司来处理所有的成人**。这个战略非常成功,试金石**公司发行了不少票房极佳的**。

传统营销的策略认为,产品线延伸可以有效提高市占率。有些公司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妄想大小通吃,结果往往不敌专注单一产品的公司。

相反的,逆思考营销是想办法进一步强化目前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奏效的战略,然后再根据这个战略拟定公司一贯的、有效的营销方向。不管竞争对手如何因应,或面对任何外在因素,这种做法都可确保可行性与获利能力。因为在消费者心中,专业型公司总是比综合型公司更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创造价值——《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菲利普·科特勒):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战略,为目标顾客创造价值

        产品、服务和品牌,都要围绕构建顾客价值而展开: 菲利普·科特勒在书中把产品定义为向市场提供的,任何引起注意、获取、使用或消费以满足欲望或需要的东西,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还包括服务、事件、人员、地点、组织、观念或者上述内容的组合。

       为了使提供给顾客的产品能够差异化,除了简单地制造产品和传递服务,各行各业的企业为了创造顾客体验,都在对其传统产品和服务进行重新设计,创造和管理顾客对企业和品牌的体验。

        例如,Verizon重新设计的智能商店不仅仅出售手机,它们创造生活方式体验,鼓励顾客更频繁地惠顾、流连和体验移动技术的奇妙之处。店内设计出了数个互动的移动生活方式区,顾客可以试用各种精巧的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健身区”提供积极的运动和健身组合;而“乐趣园”汇集了许多游戏;还有为对远程监控和能量管理感兴趣的人设计的“远程智能家居区”。在讨论区域,Verizon的专家在一面巨大的数字显示屏前讲授相关知识和分享如何最大化使用移动设备及Verizon服务的诀窍。凭借这些新型商店,Verizon希望通过为其无线客户提供指导来建立更深的品牌互动和密切的顾客关系。

        通过三个层次增加顾客价值: 产品策划者需要考虑产品和服务的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会增加顾客价值。最基础的一层是核心顾客价值,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购买者真正购买的是什么?营销人员设计产品时,必须首先确定顾客所追求的旨在解决问题的核心利益或服务。一位购买唇膏的女士所购买的不仅仅是唇膏的色彩,同样,购买一款苹果ipad,可不只是购买了一台平板电脑,他们在购买娱乐、自我表达、效率以及与亲朋好友的关系——简直就是一个面向世界的个人的移动窗口。

        在产品的第二层次,产品策划者必须围绕产品的核心利益构造一个实体产品。他们需要构建产品和服务的特征、设计、质量水平、品牌名称和包装。比如,ipad就是一个实体产品。它的名称、构件、风格、特征、包装以及其他属性被精心地组合在一起,用以递送保持联系这一核心顾客价值。

        最后,产品策划者还要向顾客提供一些附加服务和利益,以便围绕核心利益和实体产品构造扩展产品。ipad不仅仅是一种数字设备。它给顾客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解决移动联系问题的方案。因此,当顾客购买了一部Ipad,苹果公司及其分销商还会向顾客提供一份对部件和工艺的保修单、一份教顾客如何使用的免费电话,以及让顾客有机会接触到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和配件的网站。苹果还提供种类丰富的应用和配件,以及将购买者不同数字设备上的、音乐、文档、应用、日历、联系和其他内容随时随地地整合在一起的Icoud服务。

        顾客往往把产品看做满足需要的各种利益的复杂组合。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营销人员必须首先识别顾客希望从产品中寻求哪些核心顾客价值,然后设计实体产品,并且找到扩展的途径,以创造顾客价值和最满意的顾客体验。

        顾客体验主要来自于服务,如图2所示,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服务有四大特性,企业在设计营销方案的时候,必须考虑以下特点:无形性、不可分性、可变性和易消失性。

        在本书中,菲利普·科特勒还指出,运用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的传统外部营销不足以满足服务营销的要求,服务营销还要求内部营销和互动营销配合。互动营销意味着,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接触过程中买者与卖者之间互动的效果。在实体产品的营销中,产品质量通常很少受到产品获得方式的影响。但是在服务营销中,服务的质量既取决于服务者,也取决于服务传递过程的质量。服务营销要挑选具有内在“服务激情”的人,同时要进行与顾客互动的技巧、满足顾客各种需求的培训。

        拉高服务差异化程度: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随着竞争的加剧、成本的提高以及生产率和质量的下降,服务企业面临三项主要的营销任务:拉高服务差异化程度、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生产率。

        菲利普·科特勒以迪克斯运动商品商店为例,讲述除了实体产品之外,如何通过提供让消费者感觉良好的服务使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迪克斯运动商品商店从位于纽约州宾汉姆顿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起步,通过提供互动服务使自己有别于一般的运动商品零售商,如今已经发展为在46个州拥有588家门店、营业额达58亿美元的巨型零售企业。顾客可以在迪克斯门店内的小径上试试鞋子,用现场高尔夫挥杆分析仪器测试高尔夫球杆,在箭术区内挽弓试射,并从驻店健身教练团队那里获得个性化的健身产品指导。正是这些差异化的服务使迪克斯成为“大多数运动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所热爱的采购运动用品的商店”。

        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下列措施实现服务提供方式的差异化: 1、更有能力、更可靠的一线员工; 2、改善传递服务的硬件环境;3、重新规划服务提供流程;4、还可以通过标识和品牌实现形象的差异化。

传递价值——数字时代营销手册(《哈佛商业评论》增刊):众创文化,重构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建设

阿莫斯·温特、维贾伊·戈文达拉扬认为,社交媒体问世10年以来, 企业仍没有找到有效的品牌建设方式。大型的社交平台,包括 Facebook、YouTube 和 Instagram 看上去掌握了话语权,尽管企业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却没有获得在文化上发声的机会。企业需要将重心从平台本身移开,去关注数字潮流带来的真正力量——众创文化。它才能为品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众创文化的崛起大大削弱了内容营销和赞助的效用,但却引入了一种新的品牌建设方法,作者将其称为打造文化品牌。

两位作者以墨西哥菜连锁餐厅Chipotle在2011- 2013年(在食品安全问题爆发之前)的快速崛起为佐证,证明它并非成功地利用了YouTube等社交平台,而是通过产品和沟通来支持食品去工业化运动,建设文化品牌,借助大众的力量,赢得了品牌的文化影响力。

具体来说,Chipotle采用了以下5个原则,成功树立了自己的文化品牌:

1、寻找文化正统         要打造文化品牌, 企业要奉行一种创新的理念,打破行业的传统观念。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须寻找:哪些陈旧的传统 观念需要被打破? 我称之为寻找文化正统。

20世纪初,一些食品营销公司炮制了美国食品工业化的理念。美国消费者开始相信,一系列伟大的科学发明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再加上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监管,大公司就能创造出丰富、健康和美味的食物。这一理念支持了快餐业,例如麦当劳在20世纪60年代的起飞。

2、寻找文化机遇         随着时间的累积和社会科学的进步, 文化正统的吸引力也逐渐衰弱。消费者开始寻找新的可替代的文化理念,这给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带来机遇。

对于食品工业化的理念, 转折点在2001年到来。 这一年埃里克· 施洛瑟的畅销书《 快餐 帝国》问世, 强有力地质疑了美国食品的工业化。 随后,2004年摩根· 斯浦洛克执导的**《 超码的我》和 2006年迈克尔· 波兰的畅销书《 杂食者的困境》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前, 这些作品的影响力仅限于社会的一小部分。 而众创文化则将这些批判作品放大,将人们对食品工业化的焦虑引入社会主流。如今只要和食品工业生产相关的问题, 包括食品加工中过量的糖和致癌防腐剂、牛奶里的生长激素、塑料 包装渗出的双酚、和各类转基因食物等等,都会在网络上飞速传播。像问题肉类这样的视频也在网络上疯传。家长无时无刻不在担忧孩子们的食物。 众创文化将一小部分人关心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广泛的公共挑战。

3、找准众创文化        反对食品工业化的理念已经存在了40多年,过去却被认为是无稽之谈。提倡 有机种植和牧场饲养的亚文化只限制在社区农场和农夫市场的狭小范围。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出现 了一系列不同亚文化,推动了食品创新的发展,其中包括营养食谱、可持续牧场、新环境 保护主义、城市种植者和农桌一体餐厅等理念。总而言之,一股庞大的支持食品去工业化的文化运动出现 了。Chipotle 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找准并利用了这种众创文化。

4、引入新的理念。 Chipotle利用两部短片推广食品去工业化理念。 2011年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动画短片《 回到起点》。短片中,一座老式农场变形为一座超现实的工业化农场:把家畜集中到一座水泥仓中,然后运送到生产 线上,在那里给它们注射催熟的 化学制品, 然后被压缩成一个个方块, 运送到一辆辆大卡车上。农场主人被这种景象吓坏了,决定让农场变回原来的样子。

第二部短片《 稻草人》则讽刺了一家食品工业公司用自然农场的伪装自己的产品。这家公司实际上是一座大工厂,那里的动物不但被注射药物,还惨遭虐待。公司制造的成品食物标上“ 100%牛肉之类”, 毫不知情的小孩则在狼吞虎咽。一个在工厂工作的稻草人看 到这番景象感到十分沮丧,它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将花园里的农作物送到城市里,开了一家小小的墨西哥快餐店—— Chipotle的复制品。这两部影片推出时几乎没有媒体关注,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 大受欢迎。两部影片都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观看数量达到千万,引来了媒体的关注,并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销售额和利润。 

两部影片还都获得了戛纳广告节的大奖。Chipotle的影片被很多人错误 地认为是内容营销的成功案例。 实际上,它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们超越了娱乐的范畴。 尽管两部影片艺术水准颇高,但有成千上万的高水准短片并未获得影响力。它们的故事也并非前所未闻, 过去10 年有大量类似情节的作品出现。它们之所以能在社交媒体上大热,是因为它们抓住 了食品去工业化这一 众创文化的精髓。Chipotle 的影片里描绘了美国重返传统的田园农业生产传统, 解决了今天食品系统中的诸多问题。

食品去工业化的主要批判对象是快餐,因此一家大型连锁快餐企业带头推行去工业化的理念,自然在公众中获得了强大影响力: Chipotle 向加工肉类宣战! 此外,精品有机食物一般都比较昂贵,而在 Chipotle,人们只需要7美元就能享受到让人放心的墨西哥卷饼。由于Chipotle 解决了众创文化中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因此它们的短片无须具备很强的娱乐性,就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5、利用文化热点, 持续进行创新        要保持品牌的文化影响力,企业可以挑战那些与理念相关,且引人关注或充满争议的社会问题,从而获得媒体的关注。本杰瑞冰激凌就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地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理念。公司利用新产品发布的机会,戏谑地挑战了里根 总统执政时期的种种政策,例如核武器、雨林破坏以及打击毒品等。要获得持续的发展,Chipotle 需要利用文化热点事件,来开发新的产品和理念。

裂变价值——《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格拉德威尔):引爆流行潮裂变价值

作者认为,不论是时尚的流行,还是流行病的传播,都源自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无论是畅销书的朗诵会,还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的人数不能超过150人。

作者以一本意外畅销的小说《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为例,讲述了小规模流行如何在环境威力法则下进行裂变的。

1996年,丽贝卡·韦尔斯出版了《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一书。她做过演员,还是一位剧作家。这本书的面市算不上是文学界的一件大事。韦尔斯在此之前还写过一本书,名叫《处处祭坛》,曾在她的家乡西雅图掀起一阵小小的偶像热。书出版后不久,她在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尼治郡举办了一个朗诵会。当时听众一共7个人。朗诵当中,她不时胡乱地评论一通,赞扬的话居多。结果,她的书(仅精装本)就售出多达15000册。

一年以后,《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出了简装本,第一次印刷的18000册在面市的第一个月就出售一空,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到了初夏,其简装本的销售量已达30000册。韦尔斯和她的编辑都开始意识到,奇特而美妙的事情将要发生了。“我在书上签名,一群一群的妇女聚拢过来。”韦尔斯后来回忆道。韦尔斯的编辑黛安娜·雷韦朗去找公司的营销人员,说该是开展广告活动的时候了。于是,他们在《纽约客》杂志的目录页买下一整块版面做广告。结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该书销量翻了一番,达到60000册。在国内巡回举办朗诵会时,韦尔斯注意到听众的人员结构在发生变化。“首先,我开始发现母亲们和女儿们来了。女儿么,都是40出头或将近40的年纪;妈妈们呢,则是在‘二战’期间读中学的那一代人。然后,是三代人一起来,20多岁的人也来了。再后来呢,这真让我高兴,十几岁的孩子和五年级的学生也来了,虽然这是在很久之后了。”

《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那时还没有被列为畅销书,直到1998年2月,经过48次印刷,突破250万册时,该书才登上排行榜。如果有重要的妇女杂志刊登文章介绍该书,或只要该书得以在电视节目中亮相,韦尔斯就能成为名人,然而,全国的媒体那时还没有开始关注。但是,由于口碑相传,她的书已经开始流行了。“对我来说,转折点可能是发生在加州北部,在平装本上市后的那个冬天。”韦尔斯说,“那次的朗诵会一下子来了780多人。”

《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的成功与韦尔斯高超的表演技巧分不开,她简直是一流的推销员。然而,它更与流行潮的最后一条法则“环境威力法则”相关。它证明了某一特定因素举足轻重的作用,即某一群体在社会流行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引爆点》这本书的结尾,格拉德威尔意气风发地说,别看我们身处的世界看上去很坚固,或者说很顽固,雷打不动、火烧不化,其实只要找到那个点,轻轻一触,它就会倾斜。这个点,就是格拉德威尔所说的“引爆点”。希腊神话中,扛天的巨人是半人半神的提坦族的一员,名字叫阿特拉斯,引爆点就好像是阿特拉斯身体上的敏感部位,一触,阿特拉斯就会发笑,阿特拉斯耸耸肩,地球就会发生变化。

菲利普·科特勒(1931年-),生于美国,经济学教授。

他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是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国际市场学S·C·强生荣誉教授。美国管理科学联合市场营销学会主席,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理事,营销科学学会托管人,管理分析中心主任,杨克罗维奇咨询委员会成员,哥白尼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GMC制造商联盟国际营销专家顾问。

主要著作

《营销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29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