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夜雪》袁中道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①自叹每有欲往 往___________②辄复不遂 辄___________③任之而已 而已___________12.“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11.答案:①去,前往 ②就 ③罢了评分:每小题l分。共3分。12.答案: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张岱游湖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袁宏道则有以山水为乐的情感。“崇祯五年十二月”流露出对亡国的哀思,“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写出了作者的孤寂,面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辽阔、浩渺,流露出人在宇宙间的卑微渺小,有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孤寂感,全文弥漫着淡淡的哀愁;袁宏道认为西湖月景“别是一种趣味”,这种乐趣不能向凡夫俗子述说,作为趣味高雅的士大夫,作者颇以能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自得。
《山中雪后》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赏析:《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白居易这首《夜雪》,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