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不惊——《道德经》

宠辱不惊——《道德经》,第1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得到宠爱或者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什么叫宠辱不惊?宠爱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灵不安,失去他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什么叫作贵大患若身?我之所以会有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倘若没有我这个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把天下看的和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交付与他;爱天下和爱自己一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责任交给他。

这节里老子对宠辱,进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宠指非常道,辱指常道。宠字的结构是宇宙中有龙的样子。中国人便有龙的传人之说。而辱字的构造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时辰分寸的样子。惊字为敬马之合。庄子说:万物一马,也就是道。

人作为情感的动物,对荣辱的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因为芸芸众生奔走于各种名利场,不可能完全摆脱荣辱的影响。面对荣辱人总会有所反映。

如,受到别人的恭维赞扬,心里会感到喜悦;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特点,得到宠爱并不会让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其实这都是人类的自身弱点决定的,因此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所谓贵大患若身,贵,以之为荣,看中;大患,极强的忧虑;若,如。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恐;把心中的忧虑看的和自己与自身的死亡同等重要,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世间一般人的普遍心态。

在老子看来人在荣辱面前的这种表现,虽是常态,但这也是不正常的。因为荣辱都是一时虚名,时过境迁之后便成云烟。人不能远离荣辱也不能成为荣辱的奴隶。只有看淡荣辱,超然自守的人,才能把我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自己的主人。

柳宗元被贬永州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无人不被他的文才折服,那优美清幽的写景之中无不透露出他失意文人的凄凉与无奈。宋代大文豪,大政治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则喜洋洋也。看来能宠辱不惊的人很少,即便是修养极好的大学士,大文豪也很难做到。这就需要我们多多修炼自己的心志,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傅雷教育儿子傅聪要学会宠辱不惊,学会坚强: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成功不骄傲,即败不馁,胜不骄,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看来我们需要一生去修炼自己的内心使之强大——宠辱不惊!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就是信实可靠的引人入道之言,必以真为本。有道者言语质朴简约。其文风既不像表现情感的诗词歌赋,更不像猎取功名的八股文章。虚华美言,也能传世以扬名,邀宠以获利,但不能启人本性,救人真命。老子的文风质朴无华,绝无“美言”媚世之病。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此处的“善”,不指狭义的“仁善”,而是有道之上善。有道者的“理论”风格是彻底的实事求是,必合于“大道至简至易”,其宗旨是知行合一,方有效验。因此不会搞繁琐哲学,更不会玩弄诡辩的概念游戏以惑人

取胜。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这里的“知”指觉悟了的宇宙-生命真相,可称真知。

“博”则是博学,指书本学问的广泛,也包括修炼理法

的博杂。修道是化繁为简、万法归一的实修实证,而非

求博学,因此最忌理障杂陈,使心不专。而有道明师的

启示形式,也是一理贯串,方可通达人心,不会显示博

学,喧宾夺主 、横生枝节。老子的“学说”形式之实质,就是始终不离于“道”性的无为大法、最上乘法、顿悟渐修之法、全方位高层次养生大法。

参考《现代道德经》一书

对于老子的《道德经》,大概没人不知道的。《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翻译最多的书籍,是经典中的经典。道德经也是一部人生的哲学,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这段讲的是什么呢?老子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老子其实用了辩证的方法,有无、难易等都是可以互相转化和相互形成的。凡事只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不强作妄为,自会水到渠成。而我们现在对于事物太过追求完美,凡事都要做到极致,却没有认识到事物总有两面性。不可能光有美,没有丑。只有幸福,没有痛苦。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思想,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痛苦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无法自拔。其实,圣人早已给出了答案,就是要做到无为而治。 这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我们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偏执。

  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智慧,足以让我们终身受用。当你遭遇到人生低谷时,不妨翻开《道德经》,读一读。飘雨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顺从本心,无为而治,挫败和低谷也终将会过去。

 

大致就是说老天对待一切都是一样的,没有偏袒。这就像是那些心存善意、懂得天意的人一样。

虽然《道德经》讲的大都高深,但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放下”,也就是不要太执着。因为既然老天对谁都是一样,没有厚待这一说,那不如就顺其自然,把心中的执着放下,这样才能顺应发展的规律,使自己从烦恼中解脱。

看似是“无为”,其实是“有为”。心存善意,用大爱的眼光看待一切的人,往往不会有太多无味的烦恼,因为他们懂得把心中的执念放下,还不如继续热爱,继续用心生活。

想想如果一个人是个小心眼,总是把事情装在心里,那这样的人一定生活很累吧,按照“天地无亲”,上天不会因为你有心事就会让你接下来的生活一切如意,那么倒不如看的开一点,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总是放不下,给自己“建造”一个强大心里港湾,像“善人”一样,看淡并放下,这样在生活的大路上才会奔跑的轻松一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561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