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美德论
美德论是美德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又被称为德行论或品德论。它以品德、美德和行为者为中心,研究和探讨人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有道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或品格?
(二)医学美德论
医学美德论是传统的医德学的理论,它以医学品德、医学美德和医务人员为中心,研究和探讨医务人员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有道德的医务人员是什么样的人,医务人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或品格?
二、医学美德(医德品质)
(一)医德品质的涵义
所谓医德品质、即医学品德,是医务人员在长期的医德行为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状态。为了准确地把握医德品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二)医德品质的构成要素
1、医德认识
所谓医德认识,就是医务人员对医学道德的所得。它包括对社会的医学道德要求、即医学道德规范的所得和对个人的医学道德品德的所得。医德认识与医学伦理实践关系密切。
2、医德情感
所谓医德情感,就是医务人员具有的或所得的引发医学道德行为的情感。包括先天具有的和后天习得的,后者又包括对社会医学道德要求的情感和对于自己或他人的医学道德行为的情感。
3、医德意志
所谓医德意志,就是医务人员在医德行为中,克服困难从行为的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
3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和医德意志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的医德情感形成于他的医德认识等活动;医德意志形成于他的医德情感和医德认识等活动;医德认识则形成于医学道德实践等活动。一个人的医德品质就是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之和。
(三)医德品质内容
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医德品质的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在当今社会和医学背景之下的优良医学品质体系。在这里我们主要阐述五个方面的内容:仁慈、诚挚、严谨、公正和节操。
1、仁慈
仁慈,就是仁爱慈善,具体说来就是医务人员具有人道精神的品德。医务人员是仁慈的化身,仁慈是医务人员的人格特征,仁慈最能体现医学人道主义思想和道德要求,仁慈是长期一贯遵守"医学人道"道德要求所形成的医德品质。
2、诚挚
诚挚,就是医务人员具有的坚持真理、忠诚医学科学;诚心诚意对待病人的品德。
3、严谨
严谨就是医务人员具有的对待医学和医术严肃谨慎的品德。
4、公正
公正就是医务人员具有的公平合理地协调医学伦理关系的品德。具体地讲,主要是具有的按照社会医学道德要求合情合理地对待服务对象、人己关系、公私关系的品德。
5、节操
节操是医务人员扬善抑恶、坚定遵循医学道德规范的品德。
在医学,涌现出许多"富贵不能、贫富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具有节操的医德典范。如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不为权贵所屈服,一心为民除疾,宁死不屈;宋代名医何澄医不贪色;明代名医严乐善见利思义,坚决制止利用医学害人。
(四)医学美德的养成
1、进行医学道德教育
如上所述,医德品质与医学道德规范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医德品质是医务人员在长期遵守或违背医学道德规范的行为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心理自我。医学道德规范是个人医德品质的社会内容,医德品质是医德规范在医务人员身上的积淀。既然医德品质是在一定的医学道德规范的指导和制约下养成的,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道德教育,让他们把握在当今医学和社会背景下的医学道德规范体系,就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学美德的前提和基础。
2、加强医学道德修养
医学道德教育仅仅是医务人员养成良好医学美德的外在条件,而医德品质是医务人员个体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状态,这就决定着在医学美德的养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根本条件,是医务人员的医学道德修养。在医学美德养成中,医学道德教育是外因,而医学道德修养是内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只有医务人员自身加强医学道德修养,把外在的医学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学道德规范,由医学道德认识开始,经过医学道德情感、医学道德意志中介,最后树立医学道德信念、形成医学道德行为习惯后,医学美德才能形成。
三、医学美德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医学美德论的意义
医学美德论在医学伦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医务人员塑造完美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医学美德论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伦理学是关于医学道德的理论体系,是由如下三者组成医学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元医学伦理:医学道德制定之方法;规范医学伦理:优良医学道德之制定;美德伦理:优良医学道德之实现组成。这样,优良医学道德的实现——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医学美德无疑是医学伦理学的归宿和目的,医学美德伦理无疑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医学美德论有利于医务人员塑造完美人格
医务人员的完美人格,除了具有健康的体魄外,无疑是德才兼备:一方面,具有精湛的医术,另一方面,具有高尚的医德。"大医精诚"、"医乃仁术",古人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医学美德论为医学界提出的优良美德的德目,就成为医务人员医德修养的目标和方向。医学美德论有利于医务人员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
(二)医学美德论的局限性
医学美德论是医学伦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仅仅反映美德医学伦理,它是医学伦理学发展的初始的知识积累阶段,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医学美德这样直观的具体的医学道德现象,并对此进行了理论概括。但是,如上所述,医学道德规范是医学美德的前提和基础,对人类医学道德需要进一步认识,需要对医学美德背后的医学道德规范进行揭示和研究,研究医学道德规范的内容,并使之发挥作用。
但医学美德论在这里就显示出其局限性,医学义务论是对此研究的理论,医学义务论弥补了医学美德论在医学伦理体系建构中的这个缺陷。
一、医学道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行务人员的内在品质,是把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的重要一环。
2、有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形成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
3、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促进医学科学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过程
1、提高医德认识。
2、.培养医德情感。
3、锻炼医德意志。
4、坚定医德信念。
5、养德行为和习惯。
扩展资料
比较完整的道德教育过程,一般包括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确立信念和培养行为习惯等主要环节。与通常的知识教育相比较,道德教育具有广融性、同时性、多端性、重复性、强烈实践性和渐进性等主要特点。
确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和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一般采取正面疏导的方针,实行传授道德知识和总结受教育者的道德生活经验相结合,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榜样激励和舆论扬抑相结合的方法。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人民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提高人民的历史主动性,推动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的不断改善。它既从现实经济政治关系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又着眼于人民道德境界的不断升华。它不仅注重清除一切旧道德的消极残余和影响,积极配合和保证政治、法律、知识、审美等方面的教育,而且更注重于培养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选择能力。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表现在现实中呈现多样性和层次性,具体描述了其不同类型,深刻分析了内在原因,揭示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同情、博爱、公正、尊重的现代医学职业道德情感的走向和要求。
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不是理性因素单一作用所致,而是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医学实践贴近人性中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医生医“生”也医“死”,从医的过程和经历往往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观察人性的绝好机会,以至从生命最本质的“生”、“老”、“病”、“死”中,体验到最深刻的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