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读书是英国哲学家 瑞·蒙克 写的两卷本的 《罗素传》 。
《罗素传》分上下两册:上册 《罗素传:孤独的精神1872-1921》 讲的是罗素的早年经历,包括在一战之前罗素主要哲学贡献完成时期和一战爆发后在一片爱国的狂潮中为和平奔走呼号的孤独时期;下册 《罗素传:疯狂的幽灵1921-1970》 讲的是罗素50岁以后大起大落的人生。
罗素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西方哲人,他继承的是苏格拉底的传统,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他的人生却跟他的思想并不一致。罗素是个矛盾体。他爱理性,但却知道理性的局限,他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自己原有的理论;他爱人类,但却无法带给身边的人们情感上的慰藉;他喜欢参加政治活动,但说到政治这种游戏,他基本上就是个白痴。
在他的自传中,罗素写过一段很有名的话,能够概括他的一生。罗素说:
这段话是破译罗素人生密码的关键。他替我们做了很多人生的尝试,那么,这三种激情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人生启示呢?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概括罗素的哲学贡献,可以说罗素的哲学探索是, “有心种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
罗素在哲学方面期许甚高,但他并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但是,在他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中,罗素启发了很多哲学家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哲学演进的方向。罗素最早的雄心是 用逻辑推导出数学 ,这在数学界被称为 “逻辑主义” ,这是很多哲人的梦想。
罗素是一个无神论者,在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之后,他试图从哲学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研究哲学的主要动机就是要找出确实可靠的知识。这是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式的虔诚。
在谈到数学研究的时候,罗素总是能够找到诗意。他写到:“数学世界其实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它与生死无关,与人们的肮脏形态无关。它是永恒的、冷漠的、无情的。对我来说,纯数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之一。”他还说:“数学是我们知道的唯一可以达到完美的东西,在思考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变成神灵。”罗素会把研究数学和哲学当作一个逃离烦恼的世外桃源,而且在研究数学和哲学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可以替代宗教的神圣感、神秘感。
遗憾的是,罗素的尝试并没有成功。在试图用逻辑推导数学的时候,罗素也不得不借用了几个辅助性的数学公理,也就是说,他做不到纯粹地用逻辑推导出所有的数学定理。在研究的过程中,罗素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漏洞。比如,他注意到有些集合会涉及到以自己为元素的问题。罗素也推翻了自己原来的理论,但他的思想却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数学家,如计算机学科的先驱艾伦·图灵和约翰·冯·诺依曼的研究。直到1931年, 哥德尔 提出了 不完全性定理 ,指出 用逻辑推导出数学体系是不可能的 。
如果我们想认真地过完自己的人生,对人生做一些认真的哲学思考,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但遗憾的是, 企图通过追求知识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也是不靠谱的 。这是因为, 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牢笼,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受到知识的限制也就越多 。就好像是学经济学的人会戴着“经济人”的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学法学的人会喜欢每件事情都辩个谁对谁错。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需要与人深度沟通和交流。罗素年幼的时候失去了双亲,是由严厉的祖母带大的,他内心里对爱情的渴望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罗素写过一些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 《婚姻与道德》 ,曾用书名《性自由》、《婚姻革命》。这本书可谓毁誉参半、风行一时。1940年,这本书在纽约引起一场反对罗素的运动,让罗素失去了纽约城市学院的聘任,但在十年之后,这本书却让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公允地讲,罗素的观点虽然在当时被视为异端邪说,但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罗素谈到, 过去的社会观念和宗教信念认为性是有罪的,但是这种道德准则其实是“由生活在一个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中未受过教育的人提出的古代禁律” 。罗素认为, 性关系应该“尽可能建立在男女之间的深挚、认真的爱情之上,这种爱情溶进双方的整个人格并且导致一种结合,使每一方都从中得到丰富和扩展” 。而且, 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孩子就应该使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充分的关照 。这其实都是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婚恋观念。
要说书里 令人不安的地方 ,那可能是他 关于“不忠”所持的宽容态度 ,即对开放婚姻的认可。在他看来, 男女双方都没有权力支配对方的人格和需求 。罗素写到: “不应把不忠视为可怕的事情”,要“坚信深挚而永久的爱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是比妒忌牢固得多的纽带。罗素非常 强调平等而完整的人格之间的交流 。罗素持有他所谓的升华爱情观。他经常讲到, 爱情采取的形式是一个自我与另外一个自我融为一体 。在罗素看来,幸福的婚姻存在于相互尊重和深挚感情之中。他所说的互相尊重,就是不能去干涉别人的自由。在他看来,有了这些,男女之间的真正爱情就是“整个人生中最富有成果的经验”。
罗素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是平等的个体,然后才能互相融合。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这是 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缺陷 。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就认定,每个事物都有一个不变的本质。 在罗素看来,自我就是一个不变的本质 。
罗素的观点看起来很公允,很有逻辑,但在现实中,爱的规律却不是这样的。罗素结过4次婚,有过无数情人,他的个人生活恰如一条漫长的情感之路,这条路坎坷崎岖,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罗素在个人情感方面有严重的缺陷,跟他熟悉的人大多认为,罗素根本无法去爱别人。
罗素的个人尝试告诉我们, 任何人想要完全挣脱基因、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都是徒劳的。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罗素关于独立平等的自我互相融合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爱情不是逻辑推理,它有其自己的规律, 要爱就必须放弃自我,而只有敢于放弃自我,才能获得自我。自我是不断变化的,我中有我,自我本来就是个矛盾体。我们必须突破自我的界线,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只有敢于抛弃自我,才能更好地得到自我。 这就好像很多人在恋爱的时候都会想,我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最适合我的那一个。这种想法其实是错的。我们能够找到的都是毛胚, 好的情侣是由共同经历的患难和甜蜜一点点打磨出来的 。这是罗素所不愿意接受的真相。
通过参与政治活动表达对人类苦难的怜悯,是知识分子最可贵、也是最可悲的特性。可贵之处在于,很少有人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关心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 可悲之处在于,知识分子往往会错估自己对现实的了解程度,夸大思想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罗素身上,尽管罗素非常积极地参与政治,而且在公众中的声望很高,但他写的大量关于政治的文章、发表过的评论,实在难以令人恭维。这是让《罗素传》的作者瑞·蒙克也很纳闷的一件事。为什么像罗素这样的天才,要把时间花在这么多无用、无聊的政治活动上呢?
维特根斯坦是罗素的学生,也是一位不世出的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对罗素早年的哲学成就非常景仰,但对他后期写的时事评论却嗤之以鼻。维特根斯坦说,罗素的著作应该被分成两种,关于数理逻辑的应该标为红色,这是学习哲学的学生的必读书,而关于伦理和政治的著作应该标为蓝色,这是学哲学的学生都不应该读的东西。罗素只能作为一个批评者,不断地刺激这个社会不要犯重大的错误,但他提不出有价值的建议。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过, 对文人来说是优点的事情,对政治家来说就是灾难。罗素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个文人,他对政治游戏缺乏亲身体验,也不关心实际操作的具体问题。他所提出的改进意见往往缺少说服力,不是流于空想就是难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执行。他跟真正的大众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隔膜。
社会是个复杂体系,而我们经常会忘记这一点。从学者的角度来看,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发表意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且,即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内发表对公共政策的看法也要慎重。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更是如此。
总之,没有激情,罗素的天分就不可能得到发挥,但仅仅有激情,却是不够的。我们看到,这三种激情和努力都不足以找到确凿的人生意义。就拿罗素来说, 他追求知识,但最终限于不可知论;他追求爱情,但却害怕与人亲密接触;他关心人类的命运,但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 。罗素和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觉得人生的意义一定是存在的,很可能就在某一扇门的后面,所以,我们就会去一扇一扇地敲门。
但是,诚实地说,在每一扇门的后面,我们都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因为 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敢于直面这个真相,同时还能把日子过好,过得有意思,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挑战。
幸福在哪里?罗素说,幸福的诀窍是十分简单的。
“将自我完全自然地融化于生命之流中去吧,美妙无穷的幸福在向你招手!”
论自我与幸福
(节选)作者:罗素
幸福,部分依靠外界环境,部分依靠个人自身。我们考察了依靠个人自身的那部分,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与个人自身相关的范围内,幸福的诀窍是十分简单的。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一种多少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那么幸福是不可能的。许多自己并不幸福的人认为,他们的忧伤有着复杂而高度理智化的原因。我不相信这些是幸福或不幸的真正根源,我认为它们只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某些东西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东西也很简单:衣食往行、 健康 、爱情、成功的工作和来自同伴们的尊敬。对某些人说,为人父母也是很必需的。在缺少这些东西时,只有不平常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但如果一个人并不缺少这些东西,或通过一番并不大的努力能够获得它们,但他仍然感到不幸福时,那他肯定有着某种心理上的失调。
在外界环境不是绝对的多灾多难的地方,只要一个人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不是向内发展,他就应该能够获得幸福。因此,在教育中或在调整自我以适应环境的企图中,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极力避克自私自利的欲望,尽量获得那些阻止我们的思想永远专注于自我的 情感 和兴趣。
大多数人在监狱里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这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将我们紧锁在自身 情感 内的做法,何尝又不是在建造一所更加糟糕的监狱呢?在这类 情感 中,最常见的有恐惧、妒忌、负罪感、自怜和孤芳自赏。在这些 情感 中,我们的欲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对外界没有真正的兴趣,仅仅担心它在某方面会伤害我们或不能满足我们的自我需要。人们极不情愿承认事实,急切地想躲进暖和的谎言长袍里,主要原因当然是恐惧感。然而现实的荆棘撕破了长袍,寒冷刺骨的风从撕开处长驱直入,这时已经习惯温暖舒适的人,比一个从一开始就艰苦磨练自己的人,要遭受更多的痛苦。况且,那些自欺者往往心里也知道他们在欺骗自己,他们整天恐惧多疑,生怕某些不利的事情会迫使他们艰难地面对现实。
以自我为中心的 情感 的最大缺陷之一是,它们很少使生活丰富多彩。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当然不会由于爱的杂乱而受人指责,但到最后他必然会感到烦闷之极,因为他热爱的对象永远没有变化。一个受着负罪感折磨的人,必然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整个广大无垠的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在他看来,莫过于自己的品性高洁。
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他具有自由的爱和广泛的兴趣,凭着这些爱和兴趣,同时凭着它们使他成为他人的爱和兴趣的对象,他获得了幸福。 能成为被爱的对象,固然是幸福的一大源泉,然而索取爱的人并不就真的能够得到爱。广义说来,得到爱的人正是给予爱的人。 不过,如果像为了利息而放债那样,一个人在精打细算之后才给别人以爱,这是无益的,因为有算计的爱不是真诚的,得到爱的人也不会感到它是真诚的。
那么,一个被囚于自身之内因而感到不幸的人,又该怎么办了?只要他继续念叨着自己不幸的原因,他就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而跳不出这一恶性的循环。如果他要跳出来,他就得借助于真实的兴趣,而不是指望那些被当作药物一般接受的做作的兴趣。虽然困难确实存在,但如果他能正确地诊断自己的问题所在,他能够做的还是很多的。
如果他成功地消除了负罪感,那么真正客观的兴趣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如果他的问题在于自怜,那么他首先可以让自己明白.在他周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幸,然后再用上述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他的问题在于恐惧感,那么让他做一些有助于培养勇气的练习。自古以来,战场上的勇敢就被认为是一种美德。然而道德的勇气和智慧的胆略却不曾引起人们同样的重视,虽然这些品质,也有自己的培养方法。你得学会去如此感受:即使你在道德上、才华上远不如你的朋友们(当然事实并非如此),人生依旧值得体验。这种练习,如果能持续几年,最终必定能使你坦然地面对事实,并且在你这样做时,使你从大范围的恐惧中解脱出来。
当你战胜了自我专注的毛病,至于以后能有什么样的客观兴趣,那只能是你的天性和外界环境的自然而然的结果,你就不必为此徒费心神了。不要一开始就对自己说:“如果我能迷上集邮,我准会幸福。”并因而开始收集邮票,因为你结果也许会发现集邮并无多大乐趣。 只有真正让你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对你有益,不过,一旦你学会了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时,真正客观的兴趣就会产生,对此你完全可以相信。
在很大的程度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快乐的生活。
毋庸置疑,我们应该希望自己所爱的人幸福,但不应该用它取代我们自己的幸福。 实际上,一旦我们对他人或身外之物产生了真正兴趣时,那么自我克制学说所包含的自我与他人的对立便立刻化为乌有。由于有了这种兴趣,人才会感到自己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而不像台球自身只是一个坚硬的实体,除了互相碰撞以外,不再与其它台球发生任何关系。所有的不幸都基于某种分裂或不和谐: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不和谐,导致自我的分裂;由于自我和 社会 的联结要靠客观兴趣和爱的力量,一旦缺乏这种力量,又会导致自我和 社会 的不和谐。一个人,如果他是幸福的,就决不会遭受这两种分裂所带来的痛苦;他的人格既不分裂来对抗自我,也不分裂来排斥世界。这样的人觉得自己是宇宙的公民,自由地享受着它给予的壮丽景象和快乐的时光;他不被死亡的念头所困扰,因为他感到他与后继者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鸿沟。
将自我完全自然地融化于生命之流中去吧,美妙无穷的幸福在向你招手!
本文节选自罗素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幸福之路》)
朗读者:北辰
今日话题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想?
你的幸福之路!
点分享
点收藏
没有激情,罗素的天分就不可能得到发挥,但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我们看到,这三种激情和努力都不足以找到确凿的人生意义。
就拿罗素来说吧,他追求知识,但最终限于不可知论。他追求爱情,但却害怕与人亲密接触。他关心人类的命运,但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罗素和我们中的很多人一样,觉得人生的意义一定是存在的,很可能就在某一扇门的后面,所以,我们就会去一扇一扇地敲门。
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在每一扇门的后面,你都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又要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办法,那怎么办呢?
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怎样才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1对知识的追求
罗素是一位世纪老人,活了差不多100岁。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体验了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他是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但在公众中的名气却主要是由于参与各种社会和政治争论。他有时候备受冷落和诋毁,有时候又得到热情的欢迎和尊重。
假如我们以罗素的人生为案例,能不能从中悟出一些关于人生的道理?
罗素讲到他的生命中有三种激情,一种是对知识的追求,一种是对爱情的渴望,一种是对人类苦难命运的怜悯。他替我们做了很多人生的尝试,那么,这些激情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对知识的追求。从他的自述,我们能够知道,罗素是在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之后,试图在哲学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研究哲学的主要动机就是要找出确实可靠的知识。罗素在谈到数学研究的时候,总是能够找到诗意。他写到:“数学世界其实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它与生死无关,与人们的肮脏形态无关。它是永恒的、冷漠的、无情的。对我来说,纯数学是最高的艺术形式之一。”他还说:“数学是我们知道的唯一可以达到完美的东西,在思考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变成神灵。”
对人生做一些认真的哲学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设想有个农夫只靠向天祈祷,想让他种的西红柿收获更多。另一个农夫则天天琢磨怎么种西红柿,该怎样浇水施肥除虫,结果他收获的西红柿会更多。但是,头一个只靠向天祈祷的农夫也能收获几个西红柿,所以,他可能会认为这几个西红柿是他向天祈祷出来的。很多不思考人生的人,都像这个只靠向天祈祷的农夫。如果你想认真地过完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像第二个农夫一样,不仅依靠运气和经验,而且要留出一些时间,认真地思考一些哲学问题。
当然,企图通过追求知识找到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不靠谱的。罗素都找不到,更何况我们这些人呢。这是因为,知识本身就是一个牢笼,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受到知识的限制也就越多。学经济学的人会戴着“经济人”的有色眼镜看这个世界,学法学的人会喜欢每件事情都辩个谁对谁错。罗素年轻的时候曾说:“我希望在为数不多的专家心目中获得知名度。我的主要愿望,作为我调控生活原则的愿望,是纯粹以自我为中心,旨在获得思想上的满足,探索让我感到困惑的事物。”如果他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人生会更平静、安逸,但也就少了那些令人惊心动魄的体验。
2对爱情的渴望
再看对爱情的渴望。人是一种情感动物,需要与人深度沟通和交流。罗素年幼的时候失去了双亲,是由严厉的祖母带大的,他内心里对爱情的渴望比一般人更为强烈。
但是,罗素特有的贵族身份、诗人气质、学者本色,阻碍了他真正地掌握这门爱的艺术。
作为贵族,罗素在生活方面难以自理。他在给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艾丽丝的信里写到:“虽然我诅咒贵族,但他们的不良习气却束缚了我。如果没有仆人,我是无法获得幸福的。如果让我独自生活,我会进入一种恐惧状态,言行愚蠢,完全无助。”所以,他不得不依赖妻子照顾自己的生活,但又对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兴趣。
作为诗人,罗素总是喜欢夸大自己的情感。比如,当他遇到怀特海夫人的时候,自称在五分钟之内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喜欢怀特海夫人,但又不能和她在一起,怀特海夫人当时生病了,罗素以为她倍受病魔煎熬,其实,怀特海夫人的身体很健康,只是得了一种假性心绞痛,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症。生活不可能是像诗歌一样高潮迭起,罗素对爱情的过高期望总是会落空。
作为学者,罗素坚持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是平等的个体,然后才能互相融合。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这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深蒂固的缺陷。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就认定,每个事物都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在罗素看来,自我就是一个不变的本质,但我们现在知道,自我是不断变化的,我中有我,自我本来就是个矛盾体。罗素还尝试过自己教育孩子,但他借鉴的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我们在讲平克的《白板》时介绍过华生。华生的学说看起来很像是科学,但其实是错误的。罗素最喜欢大海,但他的儿子约翰很害怕大海,罗素就把约翰丢进海水里,希望能够消除他对大海的恐惧,结果,约翰又多了对父亲的恐惧。
3对人类苦难的怜悯
再说对人类苦难的怜悯。这是知识分子最可贵、也是最可悲的特性。可贵之处在于,很少有人跳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关心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可悲之处在于,知识分子往往会错估自己对现实的了解程度,夸大思想的影响力。
当我们关心人类苦难的时候,我们关心的是抽象的人,还是具体的人?这有很大的区别。我建议你读读乔治·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混迹在一群社会底层中间,他在巴黎的小酒馆里当过洗碗工,在伦敦的社会救济站领过施舍的食物。奥威尔告诉我们,我们对底层的民众都缺乏了解。从好处说,流浪汉其实并没有威胁,他们大多数都是非常温驯胆小的,从坏处说,穷人也有其可恶之处,比如,当你接受别人的施舍之后,你不会感激施舍的人,相反,你会恨他们,因为被施舍的感觉非常不好。
当我们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是要帮助个别的人,还是改造整个社会?帮助个别的人相对容易,虽然很可能比你想象的难。改造整个社会就难很多。我们讲过改革其实比革命更难,我们讲过个人的命运往往是和他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也讲过历史、地理和传统都会影响到一个社会,那我们该从何下手?是推倒重来,还是修修补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