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花鼓戏的起源

西路花鼓戏的起源,第1张

“黄孝花鼓”约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有黄梅县紫云山、龚平山一带的茶农,由两人扮为一丑、一旦踩高跷演出的歌唱形式流传到孝感、黄陂两县。1882年前后,黄陂、孝感两地的民间艺人受黄梅采茶小戏的影响,于农村春节玩灯时仿效其歌舞,以踩高跷的形式,一边行进一边唱小调。继之乃去跷而走平地演唱,后来演出者又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演唱,并由单人演唱变为男女对唱和五至七人演唱,接着又配之以锣、鼓形成表演故事的“打锣腔”。

2014年,黄陂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省级14项、市级16项,区级61项。享有“楚剧之乡”、“泥塑之乡”、“武术之乡”的美誉。黄陂“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无陂不成镇”之说。民间文学木兰传说、曲艺湖北大鼓、和戏曲楚剧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陂泥塑、黄陂民间彩词、高跷故事亭子、黄陂榨油技艺等14项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民间技艺黄陂三鲜等16项入选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木兰武术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世纪80年代,黄陂区武术大家根据历史文献整理的木兰拳问世,被中国武术院正式确认为中国武术第130种拳种。

黄陂榨油技艺起于明嘉靖年间,在当地延续了400多年。已列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陂木版年画为民间画匠、雕刻匠、印刷匠纯手工工艺制品,作品产生于一匠多艺制作或多匠操作而成的简易家庭作坊。

黄陂泥塑:唐贞观年间,泥塑艺人即开始塑制寺庙、观中供奉的神像。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传统代表作。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是中国的雕塑之乡之一。

湖北大鼓起源于湖北黄陂,是一种流行于武汉、孝感、鄂州和黄冈一带的说唱艺术,原名“鼓书”,又称“打鼓说书”、“打鼓京腔”等。1950年为“湖北大鼓”定名的鼓王王鸣乐先生就是黄陂人。半个多世纪以来,黄陂陆续走出了陈谦闻、张明智等几代湖北大鼓传人,把这种曲艺形式传承至今。2007年,黄陂的非遗项目“湖北大鼓”成功入选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楚剧是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称黄陂花鼓戏、黄孝花鼓,西路花鼓戏。由民间划莲船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楚剧是湖北省代表性剧种之一,具有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等特色。演出剧目,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和传统故事。楚剧重唱工,特别是传统折子戏,多为二唱到底,唱腔用迟腔,优美动听。百余年来,楚剧久盛不衰,造就了一批遐迩闻名的名演员。李品三、李小安、江秋屏等。 黄陂话即武汉市黄陂区方言。属鄂东楚语系统,历史悠久,直白易懂,为武汉市非物质遗产。

黄陂话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交界处,兼有两个官话区的特点,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41个韵母和6个声调,楚方言词遗存较多,保留了古汉语中古去声的声调特征。 2014年,黄陂举办木兰山登山节和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等导向性全民健身活动10项次,参加人数达18000余人。节庆活动丰富多彩,黄陂区还成功举办第四届木兰杜鹃花节、第14届木兰旅游文化节、第5届“汉交会”,首届武汉赏花节,木兰草原风筝节等活动。黄陂武湖建成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等。

玩灯流行于武汉黄陂区特有的叫法,玩灯在黄陂是指集“舞狮、舞龙、彩船、竹马、黄陂长堰走高、鱼灯、蚌壳精”等于一体的一种庙会。牌子锣鼓、墨龙灯、竹马、高跷故事亭子都为黄陂特色灯会形式。全区270个行政村976个自然湾,有龙灯525条、狮子970个、彩船45只。

僵狮子是一种流行于湖北的武汉黄陂和孝感两地一带元宵节的民俗活动,是一种舞狮的游狮活动,尤其以武汉黄陂的僵狮子最为有名。

木兰庙会,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木兰庙会的第一天。木兰庙会是木兰山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通常有十万香客游客参与庙会。

自明代以后,由于昆腔、高腔,皮黄及梆子腔的兴起,影响和推动了各种戏曲艺术形式的发展。各路的花鼓在清代末年,先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分别演变为另外的几个剧种。

最初,花鼓是由男女两人演出,男扮身挎花鼓,腰系彩绸,女扮古装粉面,头戴绣球。两人边歌边舞,活泼又有风趣。

当时演出时没有弦乐,乐队只有一个梆子,一个鼓,一个镲,一个锣,敲打起来非常单调,所以又叫“干砸梆”,演唱形式当然也非常单调,只能在小戏台上演出。

20世纪前期,花鼓艺人庞学文、杜学诗的花鼓班到济南后,得到南岗子戏院主人支持,赁借旧戏箱及全套锣鼓,开始登台演出。

并且,在群众、院主的建议和帮助下,女角脱去高跷,男角摘下花鼓,穿上戏剧服装,模访戏曲化装,首次登台演出,并由艺人王汉臣向京剧访师学艺,由此,花鼓向戏曲化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1934年,邹玉振的花鼓班与他们合班,称“大兴班”,群众呼之为“老梆子”。

之后,在商丘县演出时由院主、艺人燕玉成、许若海、王培军、庞士荣、刘玉顺等人共同研讨,根据花鼓中男、女演员均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且苏北花鼓中又有“平调”的名称,因而便提出借四平八稳之意,用花鼓“平调”之称,各取一字,定名为《四平调》,被广大花鼓艺人欣然接受。

后来,老艺人们下决心对剧种进行改革,邹玉振率领王汉臣、刘汉培、燕玉成、尹艳喜、郭镇芳、王华香、许若海、王庆元、庞世英等30多人,在安徽界首沙河刘集,请来了著名的豫剧弦手杨学智,坐地三个多月,对四平调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

他们在这3个月里日夜奋战、忍饥挨饿、殚精竭虑、苦心琢磨。这期间,他们的主要成就就是解决了弦乐伴奏的问题,并对戏剧唱腔进行了改革。

之后,四平调剧团排演了《陈三两爬堂》,邹爱琴扮演主角陈三两,王汉臣扮演陈奎,他们的表演技艺精湛,珠联璧合,使四平调迅速在苏鲁豫皖一带红火起来。

这期间,剧团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演员,他们的唱腔各具特色,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成了其他剧团学习的榜样。其中,邹爱琴以浑厚、奔放、淳朴、流畅的演唱风格成为四平调女演员的一面旗帜。

四平调就是这样,在老艺人们努力下走到了戏剧事业的顶峰时期。当时,剧种的足迹延伸到了东海之滨,秦晋高原。

剧团长期不辞劳苦,奔赴民间演出,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得到了群众的欢迎,使四平调成为了名震一时的戏曲。

四平调的唱词通俗易懂,乡土特色浓郁,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色。它唱腔旋律优美、纯朴、抒情缠绵,叙事性较强,有梆子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平调与二黄声腔很接近,因此四平调也叫“平板二黄”,它是从安徽青阳腔的滚调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在京剧传统剧目中除了花脸行当外,其他各行当均有四平调唱腔。四平调唱腔与二黄原板相近,兼备了西皮二黄两种风格的腔调,京胡要用二黄把位伴奏。

四平调的板式不多,只有原板、慢板两种板式,而这两种板式的旋律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行进速度上有别。因而把中速节奏的称为“四平调原板”,把慢节奏的称为“四平调慢板”。

四平调唱腔和节奏的变化甚为自由灵活,不管多么复杂和不规则的唱词都可以用四平调来演唱,四平调与二黄声腔最大的不同,就是上下句的落音十分随意。京剧梅派名剧《贵妃醉酒》基调就是四平调唱腔。

四平调与二黄唱腔的连接十分谐和。四平调的旋律委婉缠绵,华丽多姿,适合表达多样的情感。京剧旦角行当的各个流派,都有别具一格的四平调唱段。

四平调的传统剧目有《小借年》、《陈三两爬堂》、《三告李彦明》、《小姑贤》、《吕蒙正赶斋》等50余出,排演的现代戏有20余出,板式唱腔的名称,诸说不一。

根据花鼓戏的板式分为二四板、平腔、紧板、直板、散板等,基本唱腔通常由4个乐句组成,4句一翻。旦角唱腔近似评剧,小生近似京剧,须生和花脸唱梆子腔。除旦角外,其他角色有时行腔与弦音不一致,最后才统一起来。一般唱完一段时,最后一句留给其他角色唱。

四平调的伴奏乐器以高音二胡为主,还有笙、笛、唢呐、扬琴、二胡、三弦、琵琶等。

总的来说,四平调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戏曲剧种,《陈三两爬堂》、《小包公》、《哑女告状》等都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剧目。

同时,由于四平调从开创以来的演变发展过程脉络清晰,有证有据,被人称为“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四平调在我国的戏曲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四平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44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