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

怎么评价“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第1张

德高望重

我认为于谦是一个大英雄。在瓦剌进犯北京,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虏,二十多万明军精锐丧失殆尽。瓦剌首领也先认为抓住明英宗是奇货可居,以英宗做人质要挟明朝各地守城将领就范,很多城池不攻而克。蒙古军队很快打到北京城下。

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有部分胆小的大臣主张迁都南京。朝堂上群臣吵做一团,是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啦!于谦——这个英雄挺身而出,挽救明朝与危亡!他联络一些主战大臣坚决反对迁都。力主另立新君以绝瓦剌之望,这在当时是冒很大政治风险的,因为明英宗并没有死,万一以后英宗回来要秋后算账可就麻烦了。但是于谦不顾个人安危得失,而是以大明江山社稷为重。在他力谏下,孙太后也支持,于是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彻底断绝了瓦剌的念头!然后于谦又在城内积极备战,整顿军纪,鼓励士气,调派各地军队勤王,打败了瓦剌,也先害怕后路被切断,被迫撤军!

后来,明英宗回到国内,趁明景帝病重发动夺门之变,重新掌权,在奸臣建议下处死于谦。锦衣卫搜查于谦家里时,发现于谦家里家徒四壁,除了一些日常衣物和皇帝赏赐少量物品外,空空如也。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于谦是个非常清廉正直、一心为公的大臣。所以于谦的所做所为赢得了后人的尊敬,你不这么认为吗!

要论于谦就得先了解于谦。

于谦(于忠肃,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兵部尚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由永乐辛丑进士出身,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巡抚山西、河南等地。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释放后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继任兵部尚书,指挥明军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英宗复辟,于谦被诬下狱。明宪宗时,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于谦!!!

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他不能做到的事情了。

而于谦就是这样一个人。

于谦的一生事迹有很多,但单单就站在德胜门之外的那一刻,他就无愧于清白二字。

武将不怕死,文臣不贪财,则王朝可兴!而于谦就是这样的武将,也是这样的文臣。

于谦的《石灰吟》,诗以铭志。 历史 上的于谦,是一位忠心爱国、智勇双全、耿直诚信的一流名臣。“中华民族的脊梁”,大明于谦担之无愧。

于谦是个文武双全的忠臣,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正直爱民。为国家立大功,如果没有他守住北京,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将成为第二个北宋,靖康之耻将重演。

一一这首诗是选自明代于谦《石灰吟》。全诗四句: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一也有作《咏石灰》的。写作此诗时,诗人年仅19岁。

一一于谦(公元1398一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人(今浙江省杭州市),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江西巡按、兵部尚书等职。在职期间,敢于抗上,曾当面斥责汉王朱高煦叛乱之罪,义正词严。巡抚河南、山西时,清廉刚直,不畏强暴,平反冤狱,赈济灾荒,兴修水利,深得民心。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军在土木堡战败,英宗被俘,蒙古军进逼北京。这时于谦力阻朝庭南迁,坚决主张抗战。并拥立景帝,调集重兵,组织军民保卫北京,击败蒙古军。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在英宗还朝复位后,于谦被诬以“大逆不道”之罪处死。

一一于谦写的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托物言志,使石灰的特性和人的精神形象浑然一体,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诗忧国忧民,感情真挚,风格质朴刚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自勉自励的座右铭。

他是明代 历史 上的重要人物,其赫赫功业与高洁的品格一直受人景仰,而其悲剧性命运更令人扼腕。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除了各种难以避免的客观因素之外,于谦本人的性格也确实存在一些缺陷,对悲剧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将这一切综合起来考察,于谦的悲惨结局实在有其必然性 。

于谦悲剧概述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首领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不久,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

皇弟朱祁钰监国,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于谦坚决反对朝廷中有些人向南迁都避敌的主张,后来朱祁钰即帝位。

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师,于谦不为所动,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迫使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

英宗被接回后,安置于南宫,称太上皇。

景泰八年(1457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要另立太子,谋迎外藩。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其妻与子于冕戍边,籍没时家无余资。

成化年间,其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冤,明宪宗亲自为其平反。

明孝宗弘治时,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

于谦死后,归葬于故乡杭州西湖之滨,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清代袁枚有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确实,于谦和岳飞一样,都是以悲剧收场的。

那么,于谦的悲剧是如何形成的

皇室内部的复杂关系

正统十四年英宗亲征时,命皇弟朱祁钰留守京师。

土木之变发生后,朝廷一片混乱。国不可一日无君,孙太后遂命立英宗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因太子年幼,无法理政,又命朱祁钰监国 。

应该说,这种安排无论是从国家大局出发还是从孙太后的个人意愿出发,都是合适的。在当时国家千钧一发的危急情况下,必须要有一个年长的皇室成员主持政事,收拾局面,所以由朱祁钰监国。

而从孙太后的个人 情感 来说,这也是最理想的安排。因为英宗朱祁镇与朱祁钰虽是兄弟,并非一母所生,而孙太后作为英宗的母亲(虽非亲生,但外人及英宗本人均不知)。

从人情上讲,她当然希望皇位能由英宗保持,即使英宗不能回朝,她也希望皇位能由英宗之子继承,因此决定立英宗子朱见深为皇太子。而朱祁钰与英宗朱祁镇兄弟二人关系一直很好,很受英宗的信任。

否则,英宗在亲征的时候,也不会让他来留守。

朱祁钰监国后,一开始可能也没有什么非份之想,然而权力特别是皇权这种东西,像有魔法一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想法就会发生变化,希望能真正地登上大宝之位。一个月后,朱祁钰果然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帝,以明年为景泰元年。

此时,朱祁钰虽做了皇帝,但英宗之子朱见深仍为皇太子,将来皇位还是会回到英宗后人手里。

对于这种结果,孙太后虽勉强接受,但并不满意。

然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 朱祁钰既然做了皇帝,当然就希望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景泰三年夏五月,朱祁钰废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这一次的举动非同小可,因为它意味着皇位从此就从英宗一系转到景帝一系手里,英宗的后人彻底与皇位无缘。

因此,不但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也必然引起孙太后和太上皇朱祁镇的不满。虽然皇太子朱见济不久就病死了,但朱祁钰一直拒绝恢复见深的皇太子之位。

这就埋下了后来"夺门之变"的伏笔。

孙太后与英宗的感情甚深,对于景帝和太上皇朱祁镇之间的斗争,居于其间的孙太后的态度举足轻重。以太后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朱祁镇要想复辟,不取得她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于谦当时的处境及他可能采取的对策。

英宗亲征时,于谦与兵部尚书门楚极力劝谏无果,后来决定邛垫随驾,留于谦处理部里的事务。不料发生土木之变,五十万明军精锐全军覆灭,连英宗也做了俘虏。

这对于谦来说无异是晴天霹雳。作为受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于谦虽然具有忠君思想,但在大敌当前、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情况下,他还是冷静地建议皇太后以觑王监国,并劝说哪王接受。

他说得很清楚:"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 。

朱祁钰监国后,于谦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极力辅佐,反对南迁之议,积极部署北京的防守事宜。这个时候,邮王把于谦当作自己的左右手和国家的支柱,对其非常信任,很快提拔为兵部尚书,而皇太后对他也非常倚重。

然而,陷在敌手的英宗给于谦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他成了也先要挟明朝的工具。于谦接受要挟,明朝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国将不国;而于谦如果不接受其要挟,就意味着要置明英宗的死活于不顾,才能坚持抗敌,保卫京师,这必然会使他和英宗的关系受到影响,甚至招来祸殃。于谦虽然明白这一点,但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他毅然将个人的安危生死置之度外。(其实,他早年的明志诗《石灰吟》就已经将他这种精神 境界展示无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抱着这种信念,在面对也先的要挟时,于谦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顶住压力,坚持抗敌。

客观地说,正是因为于谦坚持抵抗,使得英宗在也先手里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他才有机会被放回,但于谦的这种态度却得罪了英宗,并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

当朱祁钰称帝,特别是废立皇太子之时,于谦并没有激烈反对,最后都接受了事实,为此还受到进士杨集的指责:"奸人黄赠献议易储,不过为逃死计耳,公等遽成之。公国家柱石,独不思所以善后乎"这也成为他后来被杀的理由之一。

其实,以于谦当时之地位,他很难动摇朱祁钰的决心,说服他改变主意。时人唐枢即认为"以景皇之锐念,不可以口舌争"。王世贞也以为"景帝之信谦,谓其能御圉,非有布衣腹心素。一不合则睽,再不合则去。夫人主以私爱欲易太子,虽留侯不能得之汉高,而谦能得之景帝乎哉"真实地道出了于谦当时面临的困境。

遭人嫉恨

作为景泰年间的名臣,于谦才华横溢。

于谦志向远大,品行高洁,为官不贪不贿。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大臣争相献金求媚,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都是两手空空。有人劝他送些当地的土特产,于谦笑着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于谦如此刚正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极度不满,王振借故将其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后来,因为贵人相助,才将他释放。

于谦不事田宅,多次拒绝朝廷的封赏,这也引起那些信奉"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原则的官员不满,招致其强烈反对,因为这挡了他们的财路。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论功行赏,加于谦少保衔,总督军务,于谦固辞:"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景帝不允。

景帝改立皇太子,命兼任东宫官者领两份俸禄,唯独于谦两次谢绝。因为于谦的居所简陋,景帝特在西华门赐给他一所府第,于谦也坚决拒绝:"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实在推辞不掉,他也从来没去住过,只把景帝赏赐的东西保存在里面,每年去看一看而已。

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于谦在当时的朝廷上显得比较孤立、无助。

于谦自身的性格与其对立面的形成

在正统、景泰年间的大臣中,于谦有德有才,然而其性格中确实有一些致命的缺陷,致使他与同僚的关系紧张,甚至最终将一些人推向对立面。

其一,于谦"性故刚,待人严苛,不容人过。”所谓眼里不揉沙子,如发现官员有过错,就当面斥责,丝毫不留情面。其"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不给转圜的余地。

土木之变后,朱祁钰命群臣商议战守事宜。侍讲徐理认为星象有变,应当南迁避难。于谦马上厉声斥责:"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徐理当即被赶出朝堂。

后来他又以为于谦阻止其升迁,"尝切齿谦"。为了自己的前程,徐理不得已,只好改名徐有贞,最终成为夺门之变的主谋人,并将于谦送上了断头台。

大将石亨本以于谦荐举而得重用,对其充满感激之情。北京保卫战获胜后,石亨因守卫德胜门之功被进 封侯爵。他觉得于谦的功劳在他之上而没有封侯,心里不安。于是就向朝廷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反应强烈。其实, 不管石亨的做法妥当与否, 完全是一片好心, 于谦即使不接受, 也完全可以婉言谢绝, 大可不必在景帝面前指责石亨, 导致两人由并肩作战的战友变成仇敌。

其二, 恃才傲物, 刚愎自用。于谦才能出众, 勇于任事, 这本来是好事, 然而过犹不及, 过于专断, 盛气凌人, 就会招致别人的反感, 对自己不利。

于谦与石亨共事时, “ 谦论议断制, 宿将叹伏, 而亨不能赞一辞, 衔之” 。后来, 石亨联合其他人发动夺门之变, 拥英宗复位, 随即唆使言官陷于谦于死罪, 以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恨。时人李贤亦认为“ 亨辈不过因于谦平日总督军务, 一切兵政, 专而行之, 不遂其意, 因乘机图谦” 。

故而《明实录》评于谦“ 恃才自用, 矜己傲物, 视勋旧国戚若婴稚, 士类无当其意者, 是以事机阴发, 卒得奇祸。 ”

总结

于谦悲剧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他无意中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场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面对英宗、景帝兄弟的争斗, 他难以抉择, 而以他所受的教育, 也不可能抛弃君父、社稷急流勇退, 避祸保身, 最终成为令人惋惜的牺牲品。

于谦性格中具有明显的缺陷, 使他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其他朝臣之间的关系, 创建比较和谐的执政环境, 从而将许多同僚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最终使悲剧无法避免。

性格决定命运, 由此看来, 此言不虚。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毫无疑问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

在后世的我看来,于谦是一个真正的以国事为重的政治家,完全无愧他诗中“粉身碎骨全不怕,为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誓言。

不久前曾回答过一个问题时曾评价于谦“谋国不谋身”,他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学习典范,是忧国忧民的良臣、忠君爱国的忠臣、刚正不阿的直臣。

于谦在永乐十九年间进士及第,历仕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和景泰帝五朝,曾追随明宣宗出征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

于谦为人刚直清正,不畏权贵,进京述职从不带任何礼品,自言只带“两袖清风”,因此得罪了大太监王振,被诬陷下狱,不久迫于压力而释放。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携大胜之势大军南下,进攻大明京师北京城,这时候是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力排众议,坚持防守,坚决反对迁都南下,在朱祁钰、于谦等人的调度指挥下,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瓦剌军无奈撤回草原。仅仅这一件事就足以使于谦千古留名!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在新帝景泰帝朱祁钰的支持下革除弊政,整肃军纪,严肃政纪,加上于谦本身严于律己,很快使得已经开始走向衰败的明王朝又有了转机。

但是由于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支持朱祁钰登基,同时尊奉朱祁镇为太上皇,让朱祁镇把他列入朱祁钰一党。再加上于谦当政期间严格执纪执法得罪了不少权贵(主要是“夺门之变”那几个主谋),因此在朱祁镇复位之后没来得及下令废除朱祁钰的情况下,先下令处斩于谦。

于谦一生清廉,死后家无余财,被养子于康葬于杭州西湖湖畔。

他对于大明来说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管朝廷怎样对他,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讳,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他都回去做,根本就不怕掉脑袋。

《大明风华》里的于谦还原度很高。

于谦,于永乐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登进士第。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为人刚正,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

明英宗时因不畏权贵入京觐见时不向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百姓、官吏乃至藩王都请愿,使他官复原职。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他主张反对南迁,坚守国门,升任兵部尚书。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他是这么以诗言志的,也是这么躬身践行的。于谦,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土木之变”中,他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他为官清廉,忠耿正直,却被诬陷处死,留下了天下奇冤。 评价他这样一个人是困难的,困难在于仰望不知其高,感佩不知其深。让我们来回顾他在 历史 重要关节点的表现,试着走近他。

扶保代宗得罪英宗

这是他最大的亮点,也是他最大的“原罪”。 1449年8月,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在权监王振的“瞎指挥”下,被瓦剌包围在土木堡,兵败被俘,明王朝面临分崩离析的巨大危机。有人建议迁都避祸,于谦坚决主战。他联同其他大臣,支持监国的郕王调集各地军队防守京师。铲除王振余党,支持郕王即帝位为明代宗,正肃朝纲。组织北京保卫战,打退了瓦剌的进攻。瓦剌用明英宗威胁,他回以“社稷为重,君为轻”。同时,他不准其他边关将领与瓦剌接触,让瓦剌挟天子以谋利的愿望落空。瓦剌送回英宗,他继续支持代宗为皇,英宗被软禁南宫七年,过着惊恐不安的生活。1457年,明代宗病重,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迎接明英宗恢复帝位,诬陷于谦谋反,于谦惨被处斩。 于谦在皇权的争夺中没有站在明英宗的一边,这是他被诬陷的根本原因。

位高权重遭人嫉恨

直接诬陷于谦的人是石亨、曹吉祥、徐有贞。 这三个人分别代表武将系统、内官系统和文官系统,三个权力系统又统一于皇权。 “土木之变”后于谦任兵部尚书,选将、练兵、设垒均自他出,在军队各级中威望很高。于谦本对石亨有恩,但不愿与石亨结党营私而反目成仇。徐有贞建议迁都南京,被于谦斥责,对于谦恨得咬牙切齿。内侍曹吉祥是王振门下,深恨于谦。于谦受到明代宗信任,国事、政事、人事每多问于他,很多人的利益受损。 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于谦,以前有明代宗这把“保护伞”,现在皇帝是也恨于谦的明英宗,于是于谦成了“人人皆曰可杀”的“叛逆”。

官场清流不容于世

于谦早年就因为不送礼得罪过王振,被判处死刑。后来百姓联名上书救了他。他历来为官清正,任职的每个地方都受到老百姓甚至是藩王的拥戴。他主持兵部后,明王朝危机加深,他机变行事,即使是勋臣老将不守法度,也请旨责备。明代宗很了解于谦,对他推荐的人提拔重用。有些没有得到推荐的人就非常怨恨他,连御史也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 这些事实说明,不是为官清正就人人拥护你,在明朝整体官场贪污腐化的背景下,于谦的清正妨碍了别人图利,这些人联合起来要置他于死地。其实,贪腐也是一种影响力非常大的政治生态环境,清官不容贪官,贪官更不能容清官。风气不正,贪官都是一窝一串,在他们的政治生态环境下,清官无容身之地,无生长空间。

不结朋党无以存身

于谦身上,具备中国传统文人的完美性格,他们仗节死义,从不结党营私为自己考虑。无朋党则祸至无依。于谦被冤,为他辩护者少 ,落井下石者多。也许,他早就感受到身处危墙之下,但崇高的家国情怀,大道为公的宏愿,不允许他退缩。 于谦处斩后抄家,家无余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共哀之。于谦最后由他养子于康归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于谦死后几年徐有贞被充军,石亨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于谦冤情真相大白。于谦被百姓记在心中,杭州、河南、山西等奉拜祭祀于谦至今。

结论: 于谦政治上清廉自守,能力上超拔于群,律己上一身正气。他的死,是封建王朝的结构性悲剧,是给明王朝敲响的葬钟。但于谦是英雄,他是黑暗中点亮的微光,他是怒海中显露的桅尖,他是黎明中眩目的亮红,他是中华5000年 历史 文化中值得我们推崇、值得我们怀念的那一部分美好!

1、明代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

于谦少年立志,十二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十二岁时于谦即写下明志诗《石灰吟》。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为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宣宗朱瞻基亲征。授御史,后官至兵部侍郎。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皇弟_王朱祁钰监国,将于谦擢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向南迁都避敌,于谦挺身而出,驳斥了各种投降主义的论调,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持保卫北京,继续抗敌。九月_王即帝位,为明代宗。十月,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京师,于谦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弟孛罗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当时闽浙有叶宗留、邓茂七,广东有黄肃养分别叛乱,湖广、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少数民族作乱,都被于谦平定。

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理案件,判定于谦犯谋逆罪,判处死刑。英宗以于谦对国家有功,不忍心杀他,徐有贞奏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其子于冕充军,发戍山西龙门,其妻张氏发戍山海关。《明史》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没时家无馀资。锦衣卫发现于谦的正屋大锁牢牢锁著,里面放著皇帝御赐的蟒衣、剑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泪。成化年间,其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平反,明宪宗亲自审理,弘治二年(1489年),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赐祠于其墓曰“旌功”。万历年间,明神宗改谥号“忠肃”。留有《于忠肃集》。后世尊于谦为民族英雄。

2、明代于谦的诗有哪些:

(1)《咏石灰》年代:明作者: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2)《岳忠武王祠》年代:明作者: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3)《荒村》年代:明作者:于谦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4)《除夜宿太原寒甚》年代:明作者:于谦

寄语天涯客,

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

只在屋东头。

(5)《咏煤炭》年代:明作者: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敬佩仰慕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人品操守,于谦更是清廉如水,家无余财,纵是后来摄行皇权十载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恐亦逊色三分。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时间群民共愤,联名上书,可见于谦名望极高。

国士无双,讲事功,于少保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土木堡之变,朝野震荡,若非于少保一力支撑,中国历史上就是北明南明,讲操守,少保位极人臣,任人唯贤,不谋私利,不治产业,抄家之时家无余财。

  明朝于谦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著名的诗人,下面是我为你搜集诗人于谦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代于谦是谁

 《明史》曾评价于谦说:“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那么,明代于谦是谁。要想全面地了解明代于谦是谁这一问题,需要从于谦简介开始说起。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为文天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为了学习文天祥不屈的气节,于谦经常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座位一旁,每当读书困倦时,于谦都会以文天祥的 故事 来激励自己。于谦七岁时,有一个和尚在无意中看到了于谦相貌,并且告诉于谦说,小于谦长大后,会是一名拯救朝政的宰相。公元1421年,于谦时年23岁,因为参加考试一举夺得辛丑科进士,进而进入明朝廷为官。不久之后,于谦跟随明宣宗镇压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因为于谦在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中立下显赫功绩,因此明宣宗提拔于谦为巡按江西一职。

 随后几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山西、河南一带履行巡抚的职责。公元1446年,于谦因没有贿赂王振而遭到其他同党的诬陷入狱。等到于谦出狱后,于谦更加明白肩上责任的重大。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于谦亲自率领将士抵抗敌军来袭。明英宗被抓之后,于谦以江山社稷为重,积极挽救明朝政权于水火之中。

于谦为何被杀

 通过复辟重新登位的朱祁镇,首先的问题就是如何确立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巩固自己的皇位,毕竟他已经远离庙堂高位8

 年了,现在朝堂之上的重臣都是朱祁钰在位时提拔的亲信。所以在改年号之外,如何处理朱祁钰的重臣又成了难题,特别是当初拥立朱祁钰称帝的头号功臣于谦。

 如果不处置于谦不但无法震慑众臣,而且不能清除朱祁钰在朝廷的影响,对他的统治极为不利。所以在徐有贞上疏进谏“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后,朱祁镇下了处置于谦的诏书,命曰“杀于谦,抄家产”,并且株连他的家人,一律发配充军。

 朱祁镇之所以要杀于谦,只是为了巩固他的权位清除朱祁钰亲信的帝王之谋。于谦是抗击瓦剌的功臣,他的死令 天下 之人惋惜,就连朱祁镇生母孙太后也感叹之。可惜朱祁镇为了皇权的稳固,对于谦却是非杀不可,哪怕罗列莫须有的罪名也得处死于谦。

 朱祁镇自己也知道于谦有功无过,对此甚为愧疚,于是在其逝世前特意留下密诏命继位的明宪宗为于谦正名平反。

 朱祁镇两次坐上皇位,他在遭受软禁期间,依靠旧臣的举兵拥戴,趁着朱祁钰病重的良机在奉天殿复辟。朱祁镇重登大位后,为了稳固皇权不得不下令处死了贤臣于谦,这使他颇为内疚,并留遗诏给于谦平反。

明朝于谦的后代

 通过资料记载得知,明代于谦的后代只有一人,即于谦的儿子于冕。有关明代于谦的后代资料少之又少,从寥寥数十字的史料得知,于冕一直为父亲于谦得以沉冤昭雪而奔走。话说,自从土木堡之变爆发之后,于谦发誓不和敌人共存。后来,于谦经常在值班的地方生活,基本上从来没有回过家。石亨等人为了清除于谦,便诬赖陷害于谦私自敛财,谋反忤逆。随后,于谦被下令处死。

 于谦死后,皇帝为了惩治于谦后人,便将于谦的儿子于冕发配到山西龙门流放,将于冕的妻子张氏发配到山海关一带流放。公元1466年,于谦的儿子于冕得以返家。随后,于冕上书为父亲于谦平反。接到于冕的奏折之后,明宪宗亲自审理了于谦案件。等到明宪宗为于谦沉冤昭雪之后,才将于谦的田产退还给于冕。明朝廷为了表示对于谦的歉意,便让于冕袭封“千户”之职位。

 后来,于冕将父亲生前所写的遗作都 收集 规整起来,而后出版,即为《节庵存稿》。近年来,**《龙门客栈》和《新龙门客栈》都是以明代于谦的后代于冕为父沉冤的故事为背景所创作的。于谦平反之后,于冕的官职也得以恢复。后来,于冕担任应天府尹一职。于冕去世后,因为膝下无子,于是,于家族人便让允忠为于谦的后人。等到允忠长大之后,便世袭了杭州卫副千户。

1 爱国诗书法作品

2 于谦保卫北京的历史故事

3 于谦的历史简介

4 历史上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

于谦的背景如下: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

人物评价: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于谦为人正直虽刚直不阿,大义凛然。但是对明英宗而言,于谦做为他昔日的大臣,却大力支持明代宗当权,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叛。因而明英宗复辟以后,马上以造反的罪行将于谦斩于市,他的家属所有放逐戍边。一代重臣结果却这般凄凉,不得不令人感慨政治斗争的惨忍与绝情。

明人都穆的《都公谭纂(zuǎn)》记载了下面的故事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

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可是,在外省任巡抚的于谦进京时却什么也不带周围的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写了首《入京》诗作为回答诗中这样写道: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古时,人们把随身的钱物放在袖中),免除百姓的不满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或表示贫穷,手头一点积蓄也没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30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