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知青岁月

难忘的知青岁月,第1张

2021年12月26日是我们71届初中毕业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的纪念日。光阴流逝,当年的知青岁月,是历史造就了知青,它曾给这一代人谱写了一曲青春时代的凯歌,铺筑一条无法选择的人生轨道。知青也造就了历史,它以成为一个时期的历史产物,并将载入历史的史册,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个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前,我和同学一样告别了学校,离开了城市,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我们班同期下乡共有21名同学,有19人分别来到了辽阳县柳壕公社,下乡插队务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分配在该公社转轴大队,共计五人,我被分配到该大队第四生产队。这是一段历史潮流,也是一段令人回味的峥嵘岁月,可歌可泣的历史颂歌!

回顾了五十年前的一段往事,仿佛就在眼前,就象**一样,一幕幕的场面不断的呈现在脑海里,至今,仍然记忆犹新。记得1971年,国庆节过后,在校应届学生即将毕业离开学校。有一天上午9时左右,突然有人把我从教室里叫出来,引进校办白宝章老师办公室,有二位辽阳市公安局(当年称之为公安为军管会)的同志在此等候。当时我并不知情,简单聊了一会,一位公安老同志主动递给我一份人民日报,交给我手里,选了一篇文章,先让我阅读一遍,之后又让我朗读一段,被叫停后,让我叙述文章中共划分几个段落,大体内容是什么,我简单表述后,填写一张履历表。后来,我才得知他们是在应届毕业生中,挑选从事公安工作人员。因文革时期,家庭的成份和历史关糸十分重要。因此,在审核中,我受外祖父、外祖母的历史问题影响,被取缔入选公安系统的资格,这也是我失去留城市工作的第一个机会。外祖母生前年迈90岁高龄时,他老人家还一直感到内疚!但是我并没有放弃寻求留城的机会,所以,我又开始选择第二个机遇,当兵去,我异想天开,心血来潮的给辽阳市武装部写一封信,数天后,将我的信件和一份回复信,同时退返学校。记得,白宝章老师还亲自找我谈话劝说,现在回想起来,感到有些天真幼稚,又可笑。在文章中述说一下,让同学们知道我的一个小秘密。

大约在11月中旬左右,我们71届初中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就将开始了。在同学们都不知道实情的前题下,学校里就已经进行暗箱操作了,有的家长,托熟人做工作私下里搞运作。记得我们班主任陈万丰老师,找我谈话,非常明确,动员我说:你是班级干部要带头上山下乡,而且,你体育又好,下乡后,可以考取体育学院。更不可思异的是在660名本届毕业生中,学挍号召同学们主动积极报名上山下乡,并决定临时采取火线加入共青团组织的举措,激励应届毕业的同学们。我是第6位积极报名带头下乡的。并且,还担负着校方交给动员其他应届毕业同学下乡插队的劝说工作。

在火线上,我也光荣的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可以说,这是对我下乡,乃至步入社会,走上从军的人生道路,奠定了一定的政治基础。

70年代初期,在辽阳地区,我们71年应届毕业生,有四个面向可以分配工作,即上山下乡,进工厂,选调公安政法糸统,入读卫生学校。绝大多数同学还是下乡插队了。那年代的知青岁月是苦中作乐,有过知青生活的人都难以忘怀。知青是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独有现象。那时候工业落后,城市就业能力有限,毛泽东同志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战天斗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我们仅是一名初中毕业,文化并不高,俗称为“知青”,我也是当年千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员。

初中毕业后,我被学校首批宣布下乡到农村插队的,可以说,这也是我个人在失去尚未留城机会之后的一项自愿选择。当时有一种愿望,那就是下乡后,可以当兵到部队去锻炼,在有就是考取大学读书深造。这就是当年选择走知青道路的唯一信念。我的知青生活经历并不长久,仅有一年的时间,劳动,生活太苦太累的体验也不多,但在我人生的经历中,曾经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峥嵘岁月,对此,我一生无悔。虽然,自己下了乡,又实现了个人预期意愿,在农村我入伍参军来到了部队,军旅生活二十年,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但是,我也渴望知青上山下乡切不可重来,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命运所决定的 !

本篇文章中,所描述的见闻,是我亲身经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并没有夸张和虚构,本人所见的凡凡事事,虽然,带有一些负能量,但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心目中,尤其是在知识青年的生活里,占有普遍性,其主要因素,就是国家贫穷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准也不高,根本没有生活质量所求,解决吃穿温饱就足够了,也许会在知青同学中产生同感。

我对知青生活的体会最为深刻,而且,终身受益的,就是练就了朴素、善良、乐观、敬业、永不认输、笑对人生的积极生活态度。

我是1971年12月27日奔赴农村这个广阔天地的,如今,己有50年了。当时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曾记得有一个顺口溜在辽阳市知青同学中广泛流传,即"眼望白塔尖,眼泪在眼圈,要想回辽阳,不知那一天"!

因此,在大多数知青心里,都隐藏那段知青岁月,不可忘记的历史,己成为知青同学心中的一个秘密,甚至,有的,平时心门紧闭,只在电光石明的一刹那,才会心事翻涌。尤其是女知青,回忆知青岁月,若发至感言时,也许会突然哽咽起来,满眼泪花。这就是历史的现实写照。

知识青年,是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 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群中,大多数年轻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文化教育。我们当年属于初中毕业,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达到初中的文化水平,被迫下乡做农民,务农几年,荒费了青春年华!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后果,比如,大部分下乡知青在生活上不能自给,知青下乡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安置知青的国营企业人满为患,大部分招工返回都去往集体企业和从事服务行业,劳动生产率逐年下降;在人多地少的农村社队,还形成知青与农民争口粮、争工分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党和国家以及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知青下乡后,虽然,看到农村以及农民的落后、贫穷、丑陋、愚昧,大为震惊,个别村社的宗族歧视还很严重,我清楚的领略到此民情的实际状况的。

但当年,对于相对远离了喧嚣的革命气氛城市,转眼间来到了农村生活,对农民纯朴忠厚诚实,也感化了知青,或者说软化了知青同学们在长期革命教育下已僵化、硬化的思想与感情,多了不少人性与人情味。

我认为, 知青所受到的最有意义的影响就是:认识了真实的农村与农民,认识了社会的真相、人生的真谛。但同时,信仰崩溃了,理想破灭了,对前途深感茫然。特别对下乡三年以上的老知青,在情绪上造成一些消沉低落,思想消极悲观现象,这也是历史时期客观现实的写照,在众多知青的心灵中不可抹掉的。

我所下乡插队的农村社队,相离市区大约90公里,当年,隶属辽阳市沙岭区柳壕公社,转轴大队第四生产小队,位于太子河下游,生产队有部分农戸村民,仍居住在太子河沙滩河床上,房子的地基,高于河床3米之多,主要防止洪水侵袭后,内涝的侵害。下乡所处之地,距太子河入辽河口很近,地势较低,称俗下口子,水网稻田地发达,渔塘,小溪,灌渠排水站较多,夏季雨天过后,这块土地人不亲土亲,黄黄的泥土,粘粘的贴在脚下。这里,四季农活不断,对于乡亲们来说,是生存的唯一来源和保障,可是,对于我们十七八岁的城市里成长的孩子,用幼小的身躯,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真是强加所难。我所在的大队,当年,知青26人,分别有68,70,71三届初中毕业生,分布两个青年点,汉族和回族点,男生9名,其余都是女生,年等不等,稍大的是26岁回族女知青同学叫马维坤,最小的就是我本人了,当年19岁,同时,来到青年点的,还有同班三名女生,一名男生,共计5人。我们生产小队的知青同学有几位抽调回城后,仅剩有4个女生,唯有我一个男生。下乡时,处于寒冷的冬季,刚开始干农活就是刨粪堆,一镐刨下去,使大劲也是刨个白印出来,没有效果,手麻腿软,腰酸背痛,泪洗满面,农民兄弟还暗中嘲笑我。在有就是冬天加固河渠坝提,刨冻士块,用独轮车运至坝顶,两人一个小组,刨不动土块,推不动车,只好用绳子拉车,手掌起泡,两肩磨破,一天也不出多少活,只给半个工分钱,苦不可述说,男人吗!含泪坚持。

天气逐渐转暖了,生产队队长杨俊左,知青称为三叔,50多岁,行动敏捷,干活利索,他对我非常关照,时常关心我,体贴我,有一次上工派活时,让我独自赶牛车去大队粮米加工厂去磨米面,轻闲自在,我躺在牛车上穿件被衣服,身糸一条麻绳,草帽掩盖脸上,回味无穷,似乎老牛认识路,往返都自然顺利到达。时隔不久,大地变绿,玉米地该铲头遍地了,有一次,太阳刚刚升起,我随乡亲们扛起工具去铲地了,到地方,一眼望去,地头无边,听说,一上午只能铲二条垄,我跟不上队伍,落后着急,成了除苗高手,打头带队的工头,告诉了老队长,不客气将我拿下,拒绝我铲地了。

第二天,一大早,分配我和几位年龄大的老年男女社员,去香瓜地拨尖,这次又让杨队长失望了,我把带花主干的尖都拨掉了,影响香瓜生长成熟,多次受社员们的指责!

竞管如此,干了几次不争气的农活,对我的磨练还是很大的,我不会忘记暂短的生产队干农活的那段经历。

   春天,稻田插秧的季节到了,每天要徒步行走十几里的坑凹不平的乡村小路,往返稻田地插秧,除草,稻田地面积很大,四处干活的社员,人来人往,也没有厕所,农民随地大小便,我们刚下乡还有些不习惯。没有水喝,就在稻田旁边低洼处,挖个坑,将水渗透浮上来,沉淀一会,然后用手取水捧着饮用,那时,田园里没有农药,水源无污染,水质相对还是干净的。尤其,每当耙地插秧除草时,我有三怕:一怕稻田地里的鳝鱼,当地人俗称王八公子,在稻田地里多的惊人,横冲乱撞,万万没想到,现在己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二怕蚂蟥爬在腿上吸血,钻进腿脚里,三怕遇有薄冰水中,下稻田里干活,多少也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艰苦磨练,尝试了苦与累的考验,连想起来,还有些回味!

刚下乡时,青年点的生活十分简朴,居住条件和环境非常差。青年点,仅有不足300平方米的面积,内设七个房间,含一间库房储存粮食,一个走廊门厅兼厨房,其余二间为男生宿舍,另三间为女生宿会,20多名男女知青同学都容纳这个狭窄的空间里面。当年,正值冬天季节,最难以度过的,就是漫长而寒冷的日子,晚上,暗淡的灯光下,知青们非常无聊,哭的,唱的,低头思乡念亲人的,天天可见,宿舍里,无书报读阅,无收音机收听,屋内安装的喇叭,时而,出现敲打的声音,有时会听到大队传达的通知的噪音。我们青年点邻近大队部,每天晚上,我经常和几个知青同学跑到玉米杆子堆放的柴火垛内,找出来似乎发酶的玉米棒,扒成粒在火炉上烤一烤吃,用来消磨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大约在秋季,老大队部和青年点,要改建为村小学校,大队部和青年点同时要迁移到,在文革初时,拆除的破旧庙遗址处,青年点重新构建几间瓦房。因为急于搬迁,泥土未干,房间阴凉潮湿,四周墙壁上冰霜耀眼,晚上生火取暖时,屋顶开化,如雨水般的下落,四壁墙面,墙角也流淌着溶化的冰霜溶水。第二起床时,发现覆盖的被子湿透后,结成冰体,无法叠起,只好拿到室外太阳凉晒,冬天的太阳照耀时间短,化了又冻,只好,稍干一些,晚上还得继续拿到宿舍使用,男生戴棉帽子睡觉,早上起床,人下床了,帽子还冻贴在墙上,扯下来还要戴头顶上,因为,冬天太冷了!

夏天麦收季节,天气炎热,正值夏收繁忙的季节。记得有一次,几位女知青同学,拔麦子返回青年点时,手掌布满了血泡,迈着艰难的步伐回到宿舍,失声痛哭。当时,我在男生宿舍休息,听到后,心里酸酸的,顿时,了解一些情况后,会同三个男生跑到大队养鱼池,跳进养鱼池里,混动水中杂草,围捕几个鱼回来,为她们改善了生活。虽然,行为过激,但觉得心里很高兴,都是少年,男生相对比女生要坚强一些,吃苦受累,并不屈服。当年的知青生活特别艰苦,上顿下顿清水没油的白菜汤,玉米面锅贴大饼子,现在叫一锅出,锅帮上贴玉米饼子,锅底是菜汤,如此生活,在家里从未有过,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天天几乎都在含泪吃饭。每逢听说乡亲谁家杀猪了,我们男生AA制,买几斤猪肉,拿到厨房做好,找几个女生品尝一下,那就象开荤过大年。

72年12月份冬季征兵工作开始,我随大队书记田树礼,前去公社开征兵会议,我负责记录,整理材料。会议确定我们大队有三个当兵名额。这也是我首次遇有离开农村的寻找工作的机会,散会后,我主动接近部队带队干部,边做大队书记工作,我想应征入伍。部队首长和接兵干部都认可我,曾有两个部队接兵之争,都愿接收我,到他们所在部队去。可是大队田书记不同意我当兵去,他亲自对我说,现在我培养你入党,以后接我班,我一听,心里有些发慌,入了党何时才能抽调回城,还培养当农村干部,那时也不懂事,心里十分焦虑不安,并且,软磨硬泡,反复做书记工作,最后,还是应征入伍到部队了。

五十年来,我曾四次重回故里,前往我下乡插队时农村,探望仍然居住在那块沃土上父老乡亲。1974年,借我部队公出的机会,第一次返乡时,刚进村子里,就巧遇一群老乡,在聊天咨询过程中,竞然,有几位老乡还清楚的记住我,喊出我的名字,我深感非常的欣慰,这里的父老乡亲还记得我,令我终身难忘!

通俗文案类

1、年小下乡来挿队,念念乡情,今又重逢,欢聚一堂笑盈盈。

2、一去时光瞬眼前,相随往事绪童年。春风再绿花红蕊,夏雨思乡果满园。

3、年年岁岁人相假,岁岁年年人不问;不知不觉中,我们却已过了知天命之年。

4、忆往昔同窗数载书生意气,看今朝欢聚一堂各路精英。

5、弹指一挥廿四秋,同窗欢聚语不休。

6、我们带着多年的怀念与喜悦,重新汇聚到一起。

7、情同手足的同学情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回味无穷,欢歌笑语。

8、当年韶华春拂面,今日微霜秋染头。

9、同窗友,非等闲,肝胆相照话无边,心事总相连。横十年,竖十年,各奔东西难相见,惟有情连绵。

10、约定来年相聚处,春光斟满望乡楼。

写作思路:把知青下乡经历的一些事情写下来。

今天我们迎来又一个9月24日这个特殊地日子,这个在别人眼里是个很平常日子,而对于我们在座的各位战友却是个极为特殊而又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前的今天下午三点整,尚未成年的我们响应国家号召屯垦戍边,告别了天津,告别了海河,泣别亲人义无反顾登上火车来到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畔的引龙河农场第七分场。

用我们稚润的肩膀挑起艰辛生活的重担,在哪里开始了我们新的人生旅程。在哪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别无选择没有其它的出路,我们斗严寒战酷暑克服了种种困难。战胜了夏天的蚊虫叮咬、冬天的冰雪严寒,掌握了各种生活手段,我们艰难地生存了下来,当年的种种磨难,也同样锻练了我们的意志和精神,我们不怕任何困难,十年的磨难,使我们拥有了更加良好的心态来正视现实和面对现实。

我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大跃进我们赶上过、三年自然灾害我们赶上过、十年文革动乱我们赶上过、回城后没有工作我们赶上过、结婚没有房子我们还赶上过、改革开放初期的下岗我们又赶上过,我们的生活并不富有。

但是我们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我们没有抱怨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不公平。我们仍然无怨无悔地挺起胸膛迎接生活的考验。我们团结、我们坚强、我们奋进、我们荣辱不惊,我们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我们就叫知识青年。

五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并不年轻地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让我们为今天的相会欢呼吧,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语言又把我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以更加良好的心态面对今后地生活吧。

和我们一起下乡的同学们,已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我们,逝者已去,我们追忆他们,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的更好。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知青的潮 》

知青集结号,

激荡心中潮。

今朝再相会,

放歌挥情毫。

《 青春之憾》

洒下的是滚烫的汗水,

流下的是遗憾的泪水;

播下的是苦涩的恋情,

留下的是无限的深情。

《 知青之情 》

诗歌画意表心情,

叫我怎能不动情。

凝望漫天不了情,

人间激荡知青情。

《赠知青茶座挚友》

龙城茶座昼夜纷,

知青荡起吟春风。

情歌对眠九宫曲,

借问君生几回闻。

《 咏 蝉 》

渴饮清露浆,

栖居翠柳乡。

吟唱抒情长,

声高自远扬。

      我是1968年12月7日,下乡到高桥公社石湾大队杨家洲生产队的,真正开始挣工分,是69年元月份开始的。刚刚下乡到农村,对农活什么都不懂,生产队对我们也都不了解,城里下来的学生伢子能干什么呢?开始一段时间,都是让我们干一些比较轻松的活,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生产队给我们定底分了。我记得给我定的是9分工一天,全劳力是10分工一天,这也是生产队对我的劳动一个肯定 ,算是比较照顾我的了。

    我们当时刚下到农村,对农村的一切事物都是特别感兴趣,什么农活都是抢着干,从不怕苦叫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特别是农忙季节,出勤率更是高,这是因为刚下乡都想有一个好的印象,所以特别积极。再有就是知道下乡在农村衣、食、住、行什么都要靠自己了(因为我父母弟妹69年也全家下放回老家了)。生产队什么活最累,什么活最能挣工分多,我都抢着干,只想着能多挣一点工分。在农村我也虚心、诚恳向老农民请教学习,一年下来,农村的各种农活我大多都做过。

    “  用牛 ”这是我们当地农村利用耕牛来进行农活的一个名词。犁田、耙田等农活都离不开用耕牛。我第一次用牛是生产队长“胡满”(西乡的习俗称叔叔一般都叫“满满”)教我的。

    初次从队长手中接过缰绳,手扶犁耙心里特别紧张,牛又不走,犁又钻夹真的不知所措,很不得要领。后经过队长的耐心指教和摸索,我才慢慢懂得牛的脾气和扶犁巧门,一点一点开始走上正路。

    开始用牛是进行春耕倒草,那时农村都会在收割晚稻后的初冬,在田里撒播一种叫红花草的种子(也叫紫云英),到来年开春,红花草长得特别茂盛,开满红花的时候,把它犁翻怄烂做肥料,是真正的有机肥。开始几天用牛都还顺利,但是有一天,我在用牛倒草的时候,这丘田的红花草长得特别深,犁田的时候,犁壁总是被长长的红花草缠住,我一是没有经验,二是心情急燥,直接就用脚去拨弄附在犁壁上的红花草,这下悲剧发生了,这铁犁通过田土的磨擦后,变得锋利无比,生生的将我的脚底削去一大块皮肉,鲜血直流疼痛无比。至今想来都后怕,这也把生产队的干部吓住了。再以后,我就没有犁过田了,而只是做用牛打滚子耙田这样没有危险的“用牛”活了。“用牛”打滚子,也还是蛮好玩的,站在木滚子上,缰绳一拉,赶着牛一圈一圈地碾压着刚收完早稻的水田,直至把田里的禾蔸水草泥块碾压成泥。一天下来,我和牛一样混身全是泥浆和汗水。

      打农药本不是一件特别值得一提的事,特别是现在农村,都是使用无残留农药,有专门的防治人员来治虫。但我对那时的几次打农药的过程却是永世难忘。

      每年的晚稻做苞的时候,就是一种叫二化螟的害虫开始活跃的时候,它专吃禾苗的嫩芯,危害性特别大,如果不及时防治,一大片一大片稻田面临绝收。这种二化螟特别难治,因为它是寄生在禾苗里面,当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六六六粉拌黄土点篼。69年,农业部门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治虫机具,六六六喷粉机,就是将六六六农药原粉装入喷粉机的罐子里,用手摇动把柄,让风力把六六六粉喷撒在禾苗上,二化螟吃了沾有农药的禾苗就会死去。我们生产队将这种活安排给我们几个知青和队上的青年做。秋天的清晨,微带凉意禾苗上沾满了露水,这是治二化螟的最佳时机,我和队上的几个青年一起,身背治虫的喷粉机来到田间开始治虫。治虫要让喷粉器在前面喷撒,为的是能让六六六粉充分沾附在带露水的禾苗上。这样就造成我的整个人身体,都在刚喷撒过六六六粉带露水的禾苗中行走。尽管我穿着长衣长裤,但全身上下都被含有六六六粉的露水打湿,全身从里到外都沾满了六六六粉。由于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头发、眼睛、口、鼻、耳朵身体的皮肤上,全是六六六粉。一个早晨下来,全身都被六六六粉刺激得发热,发痛,讲一句不雅观的话“卵坨子”都痛得受不了。收工后急忙跳进水塘里,浸泡在水中好一段时间,才敢上岸回家换衣服。后来听说,均楚公社那边就有知青因为喷撒六六六粉中毒的。

      我们生产队,全队老小只有50来个人,有一百多亩水田,几十亩旱地,是一个人少地多的生产队。而且生产队还保留着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习惯,女人40岁以上基本都不出工干农活,所以劳动力更显缺乏。生产队春耕,双抢劳动力就显得特别紧张。(双抢的时候生产队,每年都会请永新县的扮禾佬来抢收水稻)我们生产队在这段时间基本都实行计件,多劳多得计工分。所以我也利用这个繁重的农忙季节,拼命干活,多挣点工分。

    我刚从城里下到农村,根本不知道在干农活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也没有谁会提醒我,整个双抢期间就是背心短裤,草帽也不带烈日下把自己晒成一个黑乌龟,身上的皮肤脱了一层又一层。每天一身汗、一身泥,收工后就跳到水塘洗一下了事。结果到了秋天,我的大腿上东一个西一个长出了很多热毒水泡,真把我害惨了,现在还留下很多疤痕。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敢这样暴晒了。

    插田扮禾,是一个很好挣工分的农活,我扯秧插田还是很得要领,手脚也蛮快。早晨天刚刚亮,也不洗脸刷牙,拿起准备好的稻草就来到秧田,把梱秧苗的稻草梱在自己的腿上,就开始扯秧。扯秧是按数量来计工的,所以都是各显神通,怎么快就怎么来,我基本上是三下就扯一只秧,一早上也难得伸几次腰,总是要扯几百只秧,才收早工回家做饭吃。插田插得最快的一次,是我一个人自己扯秧自己插,四六吋的规格,我一天插了一亩一分田,挣了三十多分工。为了拼抢工分质量就不咋的,插了很多烟筒篼,一放水禾苗就浮在水面了,好在也没质检验收的,要不就得扣工分了,现在想想也好笑。

    我们生产队油茶山很多,每年都要上交国家任务一千多斤茶油。

  霜降节气一到,我们生产队就开始摘茶籽了,我第一次摘茶籽,不知道摘茶籽也有门路道道,只知道进山看着社员怎么摘我们也怎么摘。但是一天下来,我就是比社员摘的少好多,我也就琢磨着为什么我摘不赢,结果是社员们早就对哪片山的茶籽结的多,哪些茶树便于釆摘了然于心,所以,一开始好的地方就让社员占去了,我也混然不知。不过,我那时一天也能挣二十多分工。

      摘茶籽七八天也就摘完了,好玩的还是生产队,榨油的日子。我们生产队傍边有一条小河,河的上游,是株洲县的一个生产队拦河建了一个油榨坊,利用流水为动力碾压茶籽。生产队每次榨油都会派我去,主要是我们都年轻,又是单身,油榨坊榨油要求先把茶籽烘焙干,所以一天到晚都要有人守在烘房,隔一段时间就把茶籽翻一遍。这样的好事,就自然而然落在了我们这些单身汉身上了。在油榨坊一般都有好几天,每天有肉吃,有糯米饭吃,有油淋出来的蔬菜吃,挣的工分也不少,这可能就是我在农村最好玩最开心的事了。

           

      “年终找补”,突然这么一说,现在很多年青人都不知道它的内涵是什么。它是那个年代,生产队集体经济年终决算中,针对社员个人的一年劳动所得的一个分配过程。

      进入腊月下旬,生产队把该交的公粮,油料和其它的农副土特产品都变成收入后,生产队每一个人都期盼着,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后能有一个好工值,能够分到一些钱和实物来准备过春节。我的心情也一样,下乡的第一年,自己远离父母亲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从什么都不懂的城市学生娃,变成一个什么农村活都要干,什么家务都要自己动手解决的农村青年。我拼尽全力从学习农活,到熟悉农活,再到知道怎样多挣工分,通过挣工分来自巳养活自己。这是辛苦的一年,也是改变自己在人生旅途,实现自我的一年。

      1969年的年终找补方䅁出来了,这一年是我们生产队收入最好的一年,生产队这年的工值特别好,每十分工有8角3分钱。(这以后每年每况愈下,到74年,我离开时工值只5角多了)

      这一年,我挣了2700多分工。扣除全年分配的口粮,茶油农副产品实物开支后,我还分到70多元钱的现金,当时的心里真是高兴无比,因为,这是我下乡第一年流血流汗所得到报酬。我知道当年高桥公社很多知青都没有这么多的收入。

    我怀着这喜悦的心情,怀揣着这一年辛苦挣来的70多元钱,加上生产队分的茶油、猪肉、鸡、鱼、糯米,挑了一担高高兴兴的回到我父母弟妹下放的农村老家(攸县皇图岭)。我把自己第一年的劳动成果50元钱和过年物质,分享给了我的亲人。

               

 

《蹉跎岁月》读后感:

《蹉跎岁月》是一部描写下乡知青生活和爱情的作品。本部小说深刻让人体会到在那个特定年代一个人的出身给人造成的影响,竭力鞭挞了血统论。故事发生在1970--1976年间。这个时期,我国的政治生活风云多变,每个人的命运都像一只疾风暴雨中飘荡的小船,忽沉忽浮,不知驶向何方。

就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出身不好的知青柯碧舟不顾生活的磨难和重重地政治压力,仍然坚定执着,于逆境中奋进,于痛苦中进击,为他插队落户的山区人民发掘资源,建立了小水电站。女主人公杜见春,军干家庭出身,性格直率,泼辣。

她心中的血统论让她在柯碧舟纯洁爱情的追求面前怯了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夜之间,杜见春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派,红五类出身的杜见春一下子成了黑九类。面对政治地位的急剧变化,杜见春的灵魂经受了一场严酷的洗礼,在她父亲被平反后,她执着的爱上了柯碧舟。

特定的社会,特殊的年代,人们无法选择出身,甚至无法选择出路,“蹉跎岁月”成了人们对那个特定年代知青的代名词。

多变的政治环境,严峻的社会形势,残忍的不幸遭遇,支撑主人公顽强生活下去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世间的爱,纯洁的爱,无私的爱,爱能让世界转动,唯有真爱让人感到温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854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