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欢看自己的课本,特喜欢看课外书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看自己的课本,特喜欢看课外书怎么办?,第1张

首先,我想说恭喜你,孩子有喜欢读课外书的爱好,这是许多家长求而不得的好事。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孩子喜欢读书,这是对他一生都将有巨大受益的爱好。

我的女儿也非常喜欢读书,当然目前最喜欢读的是童话、故事和文学类的书籍。家里因为她喜欢读书,又额外购置了两个书架,来专门放置她的书。

同时,我们在图书馆办理了儿童借书证,定期借阅各类书籍给她看。可以说,阅读量很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小学开始,她大量阅读的效果已经开始展现出来。每次的作文成绩都名列前茅,阅读和理解能力也超过其他不爱读书的同学一大截。在这些学科中,语文是她最为稳定和我们最放心的科目。

老师对她的评价是,除了个别男生,我女儿的知识面是最为广泛的,这全得益于她大量的阅读课外书。

其次,我们家长一定要做好引导,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

不要怕孩子爱看课外书,我们只需要为他提供书籍和把控阅读方向就够了。

如何避免不 健康 的书籍呢?非常简单,去当地的图书馆借阅。我们处于省会城市,所以选择去省图书馆借阅图书。

另外,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推荐书目,我们可以借阅或者购买给孩子。

再有,针对孩子最喜欢的书籍类型,我们可以用搭配的方法来让他接触更为广泛的书目。比如孩子喜欢童话,那么我们借书的时候可以借两本童话和一本百科知识累图书、一本文史类图书。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正如上面林语堂先生说的这段话,读书除了汲取知识之外,读书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能让孩子感觉到更加的自信。

同时,能够提高眼界,提高格局,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也能对他人产生影响。你的孩子有可能因为大量阅读而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和偶像。

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书籍犹如朋友,益友让人进步,损友误人误己。

你好,我是瑧品轩。看到你的这个问题我就很感兴趣,因为我也有个爱看课外书的宝贝!

我认为孩子爱看课外书非常好,能够开阔眼界,学习到很多很多有趣又有用的知识。爱看课外书的孩子在语言组织能力和思逻辑维能力方面都比不爱读书的孩子要好。当然前提是我们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阅读适合孩子那个年龄段读的书,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至于孩子不爱读课本,这很正常。那是因为孩子觉得课本没意思,很无趣,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认为的,包括我的孩子。我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尽量的找出课本里面比较有意思的片段来读,然后再扩展到读整个课本。我还会常常告诉孩子,有些事情不是你喜不喜欢做,而是你该不该做,该做的事情,不喜欢也必须要做!希望我的方法能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特喜欢看课外书真是太好了,应该骄傲自豪,并小心呵护孩子的这种爱好。

我们现在想培养一些学生对课外书的兴趣爱好绞尽脑汁都收效甚微,所以你还是偷着乐吧。课外读物对孩子人格的形成、知识的积淀、性情的陶冶、世界的认知等等有很大的帮助,只要选准了课外书,有百益而无一害。所以,对于孩子的这种兴趣爱好要采取保护的态度,让其继续。家长还可参与讨论,使其收获更大。而且,课外读物看得多,领会得深,对于课本的学习也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得益彰。

不喜欢看自己的课本,只是家长的觉得,只是孩子在课余的表现,并不意味着孩子对课本学习理解得不好。而且课本本身主要就是用于课堂学习,在学校有老师指导学习理解,应该学得差不多了,不需要课余、特别在家里还要看。让孩子课余时间多看课外读物,反而有利于其成长。

题主可能觉得课余孩子只喜欢读课外读物,担心成绩不理想,这可以理解的。但要相信孩子,既然孩子特喜欢课外读物,相信孩子会安排好彼此的时间,处理好课外和课本的关系的。再不济,家长还可以引导。

不用担心,特喜欢看课外书(适合孩子的)的孩子没有谁不是优秀的。

看课外书才长知识,我从小到大就大量看课外书,对我启发甚大。

孩子喜欢看课外书应该是好事呀,不过也应该分阶段和分年龄段。你感到焦虑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课外书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直观的显著的提高呢,而且鉴于您这个问题,我猜测您的孩子年龄还是不大的,学业可能也还没那么重,因此阅读课外书还是很有好处的,多多益善!

首先,多阅读课外书可以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其实现在你会发现许多高年级甚至成人参加工作了才发现自己阅读速度慢,磕磕绊绊,非常影响深入的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文字基础不好,没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其他的学科能学好吗?文字是基础,如果做一道数学应用题,在读都读不下来的情况下,怎样去理解题意,又何谈解题。很多父母都是认为用在课本上的时间越长,对学习成绩就越有帮助,反过来,成绩越提不上去,管得就越严厉,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怪圈,成了恶性循环。孩子需要发散思维,开拓视野,仅仅课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其实我表示理解这些家长,因为他们自身在学习上帮不了孩子,就只能让孩子把整个精力放到课本上,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成绩,他们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但是还是要注意方法!

其次,阅读课外书能开拓视野, 探索 你可能一辈子也难以触及的领域。世界万物丰富多彩,浩瀚的宇宙等待人类去 探索 。人类的世界很大,个人的空间却很小。作为成人可以有很多的途径丰富自己的生活,但作为小孩子,他们的世界需要大人们给予丰富。如果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那么最有意义的帮助就是给他们足够的书籍,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学习能力。

如今的小学阶段时间最长,时间上最富裕,是最应该大量读课外书的时候。一旦进入中学,时间越来越紧,读课外书的时间和精力就很有限了。读书对孩子的好处是潜移默化的,虽然短时间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帮助,但是读书绝对是有好处的。阅读课外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的是孩子的综合能力。

当然,喜欢看课外书固然是好习惯,但辨别看什么书好也至关重要,家长还要适当给予一些引导和合理的限制,尤其是在对应的年龄阶段,比如高中冲刺阶段,面对国内的应试教育,还是要回归课本的,但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可以适当阅读书籍的。

首先我觉得这是好事,这说明了孩子爱看书,能够专注于一件事。

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孩子的心理活动。

第一孩子喜欢课外书,在孩子的视角里可能是因为课外书有相比于课本更吸引他的东西,例如插画,在孩子的眼里这自然比课本有趣也更能抓住他的眼球。

第二,课外书也可以提供课本所不能提供的信息与知识,课本的知识有时候是枯燥的,固定不变的,但是,不同的课外书在不同的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拓宽自己的思维,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兴趣,现在的 社会 ,出人头地不一定仅仅靠读书,专精于一门技能也能带来成就,课外书就给了孩子思考与放松的机会,给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我认为孩子喜欢看课外书,不需要太过担心,毕竟世界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用课本把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牢牢地固定住,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发展适合自己的道路!所以,课外书孩子可以看,但是可以提出课外书与课本相结合的合理安排,帮助孩子形成较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上进的心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爱看课外书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会太差!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课外书会教给孩子很多我们在课堂上以及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既然课外书这么有用,那我们是不是就不用看课本,直接看课外书就可以了呢?当然不是!

首先,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课本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具有桥头堡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你连“大、小、多、少”都不认识,那你怎么能看懂课外书呢?难道只对着童话级的课外书上的傻笑?

其次,课外书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教给你这辈子你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所以我们才要博览群书,就像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再次,既然是学生,那就要说到考试!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我想每一位同学都很明了。要想把每一次的考试考好,学好课本知识是你必须的选择!

最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只有课本知识的陪伴,同时还要学会为人处世,多方面的发展,这些都是是课本上所没有的,需要从书海中汲取,所以要合理的分配时间,做到学习和看课外书两不误!

祝学习进步, 健康 成长!

嗯,这是很大的问题!

“课外书”是个笼统的称呼,小说、漫画、 科技 读物、世界探究都能包含在里面,良莠不齐。

说孩子喜欢看课外书,哪天家长也拿这些“课外书”来看看,就知道是否应该支持了。

单单小说就有名著、言情、武侠、科幻的区分,照样能让人沉迷。

我所不屑的“课外书”,是那些空洞无物,仅看书名就知道其龌龊程度的书;还有那些迎合低级趣味,为了销量而出版的没有灵魂的书。没有营养,只会害人。

若是能看些“高大上”的读物,家长和老师做适度引导,这才是有益的。

孩子不喜欢课本,是因为从中找不到成就感,试试多鼓励,甚至奖励都行,又或者把课本知识做成 游戏 和孩子一起玩(这是老师照顾不到的),或许能有所转变。

可以理解这位家长是怕孩子不看课本会影响学习,在很多家长眼中,知识都在课本里,但其实不然,现在学校都在鼓励孩子带课外书去与同学一起交流阅读。孩子爱看课外书其实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多看课外书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好词好句的积累。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沉迷课外书影响学习,可以先留心观察孩子阅读书目的类型。 不同的年纪段阅读的书籍种类是不一样的,小学的孩子阅读都市言情类的书籍那家长就要警觉了,这个年纪段的孩子读这些书会过度沉迷,并且这类书不仅不会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甚至还会影响孩子的三观。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千万不要用激进的办法,应该与孩子沟通,告诉他这个书不适合他这个年纪看等你长到多少多少岁了就可以看了,然后可以到书店让孩子挑选他感兴趣的并且适合他这个年龄该看的书。

当孩子看的课外书是不会对孩子成长起到负面影响的书籍,那家长就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我们只需要为孩子规定一个学习计划,当孩子把课本的内容学习完毕后,我们就可以支持甚至鼓励他去看课外书,毕竟看课外书可比玩手机 健康 多了。我们还可以有意的发展孩子的这一兴趣,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所以这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没有沉迷于不 健康 的课外书中,那你就可以放宽心甚至偷偷乐了,因为你的孩子是一个爱阅读的孩子。

从这个问题,可以体会到宝妈你内心的焦虑。孩子不喜欢看自己的课本,特喜欢看课外书,怎么办呢?这个习惯是否要制止吗?毕竟考试是考课本的呀,宝妈,请听我速速道来。

首先,喜欢看课外书,这是个很好的习惯,家长应该支持和鼓励。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好的孩子,往后不管学什么都很容易上手。

其次,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

再者,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课外书刚好补缺这个口。

最后,课外书虽好,但课本还是要看的,毕竟考试是考课本。我们家长要好好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刀切把课外书制止。现在孩子都比较叛逆,你越不让他做的事他越要反着来。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是因为老师教的导致孩子不想看课本,还是因为孩子觉得课本无趣。先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最好的方法是,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看课本,一起探讨书中知识,然后再规定一个课外书时间。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无聊,不要以为孩子就是不想学习,其实孩子厌学不仅仅是某些原因造成的,这其实是一种病,所以家长还是要注意它。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终能爱上学习。

如果孩子对学校感到无聊,该怎么办?

1、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不良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如:家庭不和、同学不和、老师不和等,这些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使他们不想学习。因此,要让孩子学得好,就必须改善孩子生活的学习环境,要求学校老师和家长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因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的无聊感。

2、多给孩子鼓励,少打击。很多家长经常要求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要考到全班第一,这给孩子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还是不好,家长就会拿自己孩子的成绩和其他孩子做对比,所以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想学了,甚至有时候父母会说一些话,孩子会直接顶嘴给父母,逐渐变得叛逆起来。父母应该做的,不是用成绩来讨论孩子的成败,而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相信自己的孩子只是这次没玩好,等下一次就可以了好好测试。家长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应该责怪孩子,孩子考得好要学会奖励孩子,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家长应该再学着鼓励孩子,争取让孩子下次再来好好测试。家长要多鼓励,少批评,才能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心情就会苦涩,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就会下降,最终成为厌食症的春树。家长需要观察和沟通,了解孩子的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学业受挫、缺少玩伴等,并找出原因并给予补偿。

对于厌学的孩子,家长需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对于患有严重厌食症的儿童,寻求专业治疗很重要。通过专业的辅导和培训,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孩子的反感。

孩子上小学,不爱阅读,该怎么帮助她呢?

从富兰克林读书会多名孩子的经验来看,当孩子讨厌上学念书时,家长应先检讨一下自身有无以下行为:

1、容易生气,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2、从不称赞孩子;

3、总是要求孩子考试得第一名或100分;

4、不给孩子娱乐的时间,只要孩子一开启电视,他们便会问:“功课做好了没有?为什么看电视?”

5、给孩子许多补充练习。除了学校的作业外,孩子还要做爸爸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在上小学前提高他的阅读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爱玩不爱看书是正常,作为一名家长,想要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需要做好引导工作。

第一要给孩子做好表率,多抽出时间在孩子面前读书、陪孩子一起读书,甚至让孩子读给自己听,孩子读完之后,多夸一夸孩子读的很棒,并和孩子讨论刚才读的内容。

第二可以送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像之前比较忙把儿子送去了家对面的巧问教育。通过专业的阅读指导,孩子学到不少东西,回到家后经常会跟我复述故事,说完故事还喜欢表演故事。我发现儿子从幼小衔接班回来后,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同时,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日益增强,现在上了小学老师经常夸他的做题思路清晰、想象力丰富

孩子上小学住校,我该怎么鼓励她

告诉他这样的好处,然后鼓励他要勇敢一点。也要让她知道平时父母也很想他,然后就是周末多陪陪他吧,听听他在学校的一切喜怒哀乐,也要讲讲父母在家的时候发生的一些事吧…

我小学后来也是住宿,这些都是我的感受,还有就是如果周一到周五期间能联络上孩子的话,多跟他聊聊也是不错的,我原来的那个学校全军事化管理,平时除了打给老师是根本不能直接联络上孩子的。你应该每天或至少每周数次念书给孩子听,并形成定时读给他听的习惯。选择有趣味性的书给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图的惹人喜爱的图书。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

我的孩子上小学2年纪了,可不喜欢阅读,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培养起她的阅读兴趣?

其实,阅读习惯不是小孩子生来就有的。我也是有孩子的父母,与你交流一下心得。

1、作为孩子的父母,你们有过阅读的习惯吗?家里有书架和藏书吗?晚上吃了饭是看肥皂剧还是陪孩子一起阅读、游戏、讲故事?我们家很少看电视,家里都在饭后阅读、游戏、写字、绘画(无论日后能否成为“大家”,至少孩子内心“接收到了”)。——父母是孩子潜移默化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孩子一双慧眼每时每刻都在观察你们的行为,效仿你们的做法的。

2、练习孩子讲故事的能力,也可以促使他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因为看书才能有故事可讲。

3、慎重选择适合孩子看的好书,很重要。可以带孩子假日去大型书店,席地看书,好的就买。

仅供参考。

孩子上小学,家长应该怎么做

好的习惯是孩子最为重要的品质。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除了要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好的听课习惯(包括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等)、作业习惯(包括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不拖欠作业,有正确的写字、握笔姿势等)、卫生习惯、纪律习惯等。 可以说好的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孩子上小学后到底应该怎么要求她

寄语是寄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的,如果是给孩子看,首先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话来说,其次要对孩子现在的表现给予肯定或者表扬,最后提出他能实现的期望

如何让刚上小学的孩子独立阅读

新课标提出全面提高孩子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阅读。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新课标对于低段学生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就阅读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低年级这一点尤为重要。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从小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其受益终身。如何让一年级孩子对阅读感兴趣,让孩子学会阅读呢?

一、让孩子学会专心读书。

阅读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还在于阅读时有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不懈地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心读书习惯的形成。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进行。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肢体语言的应用,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美的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对一年级孩子,就应细化要求,教育他们听课时专心、预习时专心,阅读课外书时专心。有目的地安排孩子进行阅读,指导阅读,如“每天一诗”、“每周一故事”等。同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想像画面,也就是使阅读内容能迅速地联络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视觉、形象、触觉、听觉等感官印象和语感能力,唤起再造现象。这样有利于加强阅读材料的感染力,唤起再造想象,又易于集中阅读的注意力,让孩子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

(二)、让孩子学会勤学好问。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是靠勤学好问得来的。因此,对一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还是辅导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当学生遇到不懂之处,孩子提出后,老师要引导解决,而不要抹杀孩子的求知欲望。 如在阅读《四季》一文时,有个孩子问“谭老师,谷穗是什么呀”现在好多孩子的确不知道什么是农作物。老师可因势利导,给孩子讲讲相关知识。还有孩子说:“老师,为什么不说‘苹果红著脸说,我是秋天’呢?”老师可顺势讲解四季的特点,让孩子放开思维,进行说话训练。在我们认识“只有”这个词时,“只”的读音是三声,有个小朋友举手了,他说这个字为什么又读一声呢(一只)?我借机给孩子们讲了什么是多音字……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闪光点,适时点拨启发,让孩子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三、让孩子学会广泛阅读。

小学生都富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不甘心禁锢在枯燥的课本之中,而愿意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训练一年级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他今后阅读习惯的形成,起著奠基作用。阅读兴趣是对自身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内容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态度。而阅读兴趣的产生,首先必激发学生有阅读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如“儿歌朗读秀”,看谁朗诵的儿歌多又好。“古诗表演读”看谁记得古诗多。老师还可以有声有色地跟学生一起背《三字经》,还可以教孩子背《安全教育十字歌》等。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视窗,视窗外还有许多精彩,以激励孩子阅读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阅读的欲望,让孩子学会广泛阅读。

四、让孩子学会阅读积累

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就学不好语文。那么语言的积累就必须从大量的课外书中去扩充。从一年级开始就该注重阅读的积累。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记忆的高峰,古诗背诵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其次积累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本《摘星星》,把课文中、平时看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记到这个本子里,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并定期检查,比一比谁摘的好词好句多,谁又能把这些内容记到自己的脑子里。记得多了,学习材料储存于大脑,成为学生终身营养,构成了语文素养。孩子们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了文化,积累了精神,打好了文学底蕴。

适合刚上小学的孩子阅读材料?

你可以去书店参谋下

有很多书籍现在上面都有缀著小学生读本的

孩子上小学五年级,不爱看书哪些书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您好,这个要先看孩子对哪方面比较感兴趣,然后可以葱这方面入手,给他看相关的书籍就可以了。

帮孩子爱上阅读,你该怎么做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阅读是孩子增加知识、提升视野必不可少的途径。可孩子总不爱读书怎么办?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50个培养技巧,总有一种能帮孩子爱上读书!

1、为孩子读书,坚持每天读书给他们听。

2、营造读书氛围。建立属于孩子的家庭阅读区/阅读小馆,孩子能够轻松愉快的在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区域范围内读自己想读的图书。

3、给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摘抄,包括阅读建议、有趣的阅读文字,甚至包括你认为的一些有意思的笑话和诗歌,隔三差五给孩子创造一些惊喜,他们的文具盒里、书包里、餐盒上、早上起床后的枕头上,只要你想任何地方你都能为孩子创造这种阅读带来的惊喜。

4、和孩子讨论阅读这件事,包括如何建立阅读习惯、生字词表、一起阅读他们的课文。

5、给孩子准备有趣的小便签本,把便签本当成孩子的日记本,孩子能够方便随身携带、随时观察随时记录,随时写任何想写的东西。

6、经常访问图书馆,去图书馆借书、买书、和朋友们一起看书。

7、父母自己也要看书。父母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最好父母每天能抽出时间入下手机和电脑,陪孩子一起阅读。可以是亲子阅读,也可以看孩子看绘本,父母看自己的书。

8、给孩子准备便利贴,帮助孩子学会贴上便签或者建立阅读索引卡。用便利贴为标签的形式就是帮助孩子梳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也是帮孩子提纲挈领的过程。

9、把阅读和有趣的户外活动联络起来。带着孩子到户外玩耍、在帐篷里读书、在吊床上读书、在小船上读书,一切能给孩子新鲜有趣体验的阅读活动都是孩子想要的。

10、让孩子给宠物、孩子心爱的玩具读书。如果家里有兄弟姐妹,让孩子给他们的兄弟姐妹读书。

11、带着孩子多参加各种和阅读相关的群体活动。如今全国各地绘本馆、图书馆、社群故事点都会定期举办各种和阅读相关的活动,阅读会、故事大赛、朗读故事、绘本表演……带着孩子去折腾吧!

12、把图书作为生日礼物。在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建议孩子把图书作为送给小伙伴的生日礼物,孩子生日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礼物,但是图书一定要在其中,这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使他们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13、通过视讯/语音分享阅读感受。孩子通过语音、视讯通话等方式与好朋友分享在阅读的图书/诗歌,或者任何他们想要分享的内容。分享的物件从爸爸妈妈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有分享的过程,这多有趣。

14、给孩子选择性的阅读图书中的一部分内容。给孩子读一部分,重点的部分、情感描写丰富的部分、孩子喜欢的部分,或者孩子觉得无聊的自己又不想读的部分,你给孩子读。把孩子对阅读的讨厌程度降到最低、参与度提到最高,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爱上阅读,自己读,慢慢读!

15、设定你和孩子的阅读目标。孩子的阅读目标你来检查,你的阅读目标孩子来检查,公平公正相互监督、相互提高。

16、将读书融入生活经验。如果你和孩子在读一本关于公园的图书,请带着孩子到公园进行一次实地考察,把你知道的所有公园的知识告诉孩子,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亲子互动。

17、制定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放下手里的手机,拿起一本书和孩子一起读书。

18、让你的孩子拥有借书证。不管是学校的图书馆、社群的图书馆、大型的图书馆还是各种绘本馆,孩子拥有借书证是家长在心态上和行为上对孩子阅读的鼓励和肯定。

19、停止关于阅读的任何不积极的语言及心理暗示,相信孩子在一点点进步,多鼓励和赞赏。

20、要学会在阅读中表演。当你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适当地加入情绪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让阅读过程生动起来。

21、用心倾听孩子不爱阅读的原因。当孩子说我不爱读书时,请耐心地听孩子说完,让孩子有机会倾诉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次沟通进步。在他们的表述中,一定会有他们为什么不爱阅读的具体描述,当孩子表达了,我们才有机会对症下药。

22、不要强迫孩子阅读。阅读应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不要逼迫孩子去阅读我们在网路上看到的各种主题书单,也许并不完全适合你的孩子。

23、给孩子准备一组彩色记号笔。从小形成阅读习惯,在生活中不断训练,找到自己理解的阅读方式。特别是对于阅读有困难或不爱阅读的孩子,利用好这些彩色记号笔,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聚焦自己的注意力。

24、学会坚持阅读。养成一个习惯很难,毁掉一个习惯却很容易。一旦孩子开始阅读,就要警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持续做一件事,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而言,终将受益无穷。

25、耐心听孩子为我们读书,鼓励孩子大声的读。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你大声的读,我认真的听。你带着感情读,我微笑着看着你、配合你。在轻松、愉快、默契的亲子互动中,在每天孩子给我们读书的那些时间里,都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语言学习习惯。

26、不要计算阅读时间。在孩子阅读时,你会发现他们会在感兴趣的一页凝视三分钟,而对无趣部分会飞快翻过,此时请你一定给予他们掌控权。

27、学会经常“演”绘本。“演”真是个好魔法,重点演某本书的某个表情、某个动作。

28、拥有专门的读书时间。在晚上晚餐后也可以,关掉你的电视和网路,用专门的一个小时来读书。

29、设立一整天的读书日也是一个好主意,叫家人都来参与吧,这样的习惯会自然延伸到孩子身上。

30、书本补贴。可以设立“书本补贴”制度,也可以给孩子开一个读书户头,每月存入一些零花钱,宣告只能用来买书,过期作废。

31、学以致用。当一个与全家有关的主题出现时,比如即将到来的一次旅行或假期,和孩子寻找一些与此主题相关的书本,与家人分享,会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32、让孩子意识到知识的作用。当你们一起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比如修理电视机,让孩子念出指导说明,会比工具箱用起来更顺手。

33、为孩子订阅杂志。单独为孩子订阅一份纸质杂志的办法也不错。

34、定期和好朋友进行旧书交换活动。节约阅读成本,让孩子有机会了解其他小朋友的阅读内容,扩大阅读量。

35、多让孩子读经典。不要低估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36、利用孩子对电脑游戏的喜爱,买一些需要经过大量阅读才能玩的游戏软体。远离那些简单的电脑游戏。

37、在孩子的床头,做作业的书桌上,客厅的沙发上,随意翻一些适合孩子看的儿童读物,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看。

38、家长给孩子将一些有趣的故事,孩子有兴趣时,你告诉孩子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这样,孩子就会自己找书看,慢慢就会对书产生兴趣。

39、不要过分强调看书的姿势,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40、为孩子买一盏床头灯,或者一盏小小的读书灯。他可以选择睡觉或者看书。

41、不要打压甚至讽刺孩子,想着如何去帮助他们。

42、帮孩子选择有趣的杂志,把快递的地址写成孩子的学校,他们会享受收图书/收快递/信的感觉。

43、介绍适合孩子的书目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由于年龄小,对于一些书的好与坏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加以引导。

44、父母能够提前看看孩子要看的书,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提高孩子阅读的目的性、针对性。

45、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爱惜图书。保持图书整洁,不撕书,不折页。鼓励孩子储存看过的图书。

46、鼓励孩子记笔记。随便写什么都可以,写个简单书名也好,可以培养孩子从阅读中获取一些东西的习惯。

47、孩子在生活中常会问为什么。抓住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自己看书、上网找答案。

48、不要用故事音讯来取代亲子阅读。因为孩子喜欢看到我们的表情,喜欢听到父母的声音。

49、看书时提醒孩子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眼睛健康。

50、改变自己,给孩子时间。让一个孩子从不爱阅读到爱上阅读,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的环境,没有压力,没有抱怨,没有强迫,给孩子喜欢的图书型别。喜欢的方式他们就能改变。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阅读,孩子不喜欢阅读怎么办?  90% 的父母实际上并不知道这件事。 孩子不喜欢看书,很多时候都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根据孩子不喜欢阅读的点,对孩子进行改进,引导孩子喜欢阅读。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阅读:

  1没有好的阅读环境

  家里没有阅读环境。 家里书架上的书很多,但是家里没人看书。 家长在命令孩子看书的同时,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刷手机,容易被孩子反感,失去阅读兴趣。

  2孩子对书不感兴趣,但家长感觉不错

  许多父母强迫孩子读书。 他们只能阅读对学习有用的书籍。 他们认为故事书、小说、漫画和搞笑书都是坏书,买不到。 这样的权威控制只会引起孩子的焦虑。 抗拒心理,越想让孩子看,越不想看。

  3、目的性太强

  很多家长在孩子读书的时候一直在问: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你学到了什么? 你知道多少字? 这样的做法会破坏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乐趣,也会让孩子在父母提到阅读时感觉自己受到了惩罚。

  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1 设定时间,养成习惯

  在固定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孩子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坚持下去,孩子就更容易养成习惯,所以家长不妨给孩子规划一个时间段,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工作,阅读段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读书的习惯,自觉地读书。

  2先听后读

  有些孩子不喜欢读书,但喜欢听书。 家长可以使用智能音箱或音频应用等智能设备,给孩子听各种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的兴趣。 这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不喜欢阅读,你应该鼓励孩子多听,从听故事中慢慢挖掘孩子的兴趣。 因此,让孩子在不阅读的情况下听有声故事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好方法。

  3激发孩子阅读的好奇心

  想要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除了告诉孩子阅读的好处外,还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和孩子一起选择。 您的孩子根据您孩子的喜好和兴趣。 感兴趣的书。 用孩子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阅读的灵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从心理角度看孩子不上学,厌学拒学的儿童和青少年已经成为个大、中城市人数不断增加的事实。

家庭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从不喜欢学习到讨厌学习,从不想去上学到拒绝上学,父母再凶狠的责骂、老师再充分的道理、同学在热情的呼唤也无法打开这些孩子的心门,厌学拒学已然成为摆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

那么孩子的厌学是如何开始的呢?

01  从父母的焦虑开始

进入小学,孩子成长的比拼正式拉开大幕,起跑线的高低之争让父母们不得不尽责尽力:每晚盯着孩子的功课,对开小差、写错字、算错题这些行为立即纠错指正,布置额外的课外练习,严格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对各种课外辅导班格外热衷,和学习相关的道理经常灌输,孩子的成绩和表现俨然成为了父母情绪的晴雨表……被教育控制的父母们逐渐失去了对孩子原始的爱。

父母们如此焦虑,那么孩子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我讨厌做功课,妈妈每天坐在旁边监督我,还总批评我,一会儿说我慢一会儿说我不认真,烦死了!”

“每次测验考试,一看到我就问:考了怎么样啊?她们根本不关心我这个人,只知道关心我学习!”

“学习不就是不停地做功课和考试!考得好,他们就高兴,考得不好,他们就不高兴!”

“我总是不能让他们满意,考了99分,妈妈会说你怎么不考个满分啊!”

“我觉得学习好像是爸爸妈妈的事,不是我的事,反正什么都由他们安排、决定,我只要做就好了!”

“考试成绩出来了,妈妈就会问,谁谁谁几分啊,有几个100分啊,就知道比来比去,真讨厌!”

“我跟妈妈说我好累,妈妈说累什么啊,你这个年纪不就好好学习吗,现在轻松以后你后悔也来不及!”

当孩子放学到家,父母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考几分啊?第几名啊?最高分几分啊?”这会让孩子也越来越关注结果,小小年纪就充满着竞争感和焦虑感,一旦没有别人好就压力山大;

当孩子状态不好父母还逼着写作业,孩子对学习仅存不多的兴趣也被磨没了;

当孩子碰到难题不知所措,父母却批评孩子不认真不努力时,孩子的委屈和愤怒转换成的是对学习过程的痛恨;

当孩子考得不好心情低落,父母却一脸嘲讽“谁叫你平时不好好学!”,父母阻隔了情感的流动,孩子已经无法体会到真切的爱。爱是人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当爱缺失,成长会变得没有方向和力量。

父母们的高焦虑和高期待转化成对孩子们的高压、高控,深怕自己晚行动,孩子就要落后,而这种弥漫性地焦虑也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把学习和痛苦联系在一起,日积月累后,也许孩子就会以厌学、拒学作为对学习无奈而沉重的回应。

02  从孩子否定自己开始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对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过度关注的社会大背景下纷纷倒下。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痛苦而无趣,父母们的倾力安排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感(一个人长期无法获得掌控感容易变得悲观抑郁);

孩子们感受到哪怕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考得已经很好了,父母们却依然不满意,学习结果带来的总是挫败感和自责感,似乎只有100分、前3名才能让父母们喜笑颜开,孩子们越来越体会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没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无法感受到自我价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评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们有条件的爱。

这份包裹了各种条件的爱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孩子去做让父母满意的事,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的内疚感和挫败感,从而让孩子失去积极的内在学习动力,进而开始不断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别人爱、自己笨、自己没有能力,甚至自己不是学习的料。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内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声音会转化成孩子长期低落的情绪、越来越糟糕的成绩、越来越疏离的同学关系,越来越多的掩饰和情感隔离。

一个小学期间年年都得第一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后,面对几次考试的失利变得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行了,其它同学都比自己牛。父亲对他说:“下降是暂时的,没关系,下次会考好的!”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内心压力更大了,安慰的背后,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到的是父亲对成绩、对结果的重视,孩子觉得下次可能还会让父亲失望。

在巨大压力面前,这位从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击垮了,他不愿再去学校,他用‘不愿学习’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03  从家庭缺失爱开始

有这样一个家庭:爸爸和妈妈长期感情不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是存在很大分歧,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不加控制地争吵,孩子有时因为害怕而大声哭泣,可正在气头上的父母却因为心烦而对孩子大发脾气,呵斥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恐惧。

有时候为了让自己想法在家里得到实施,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又都来讨好孩子,或是在孩子面前诋毁另一方。在这样忽冷忽热近似分裂的环境里,这个孩子到了小学以后,根本无心学习,成绩倒数,个性胆小懦弱,害怕人际交往。

后来,父母觉得孩子问题越来越严重才来咨询,可就算在咨询中,他们还再互相指责谩骂,都没有意识到就是他们共同营造的可怕的家庭氛围害了这个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希望父母无条件地爱自己。在爱温暖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可以安心地做自己、发展自己,而在爱无法流动的家庭中孩子充满着不安全感、不信任感和深深的恐惧感,试问一个长期心神不宁的孩子如何去好好学习?

原本应该是父母给予孩子积极稳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而在家庭氛围压抑冷漠、父母剑拔弩张的家庭里孩子根本不敢真实地表达情绪和感受,孩子带着超出年龄可承受的巨大负面情绪,如何有力量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一个孩子长期感受不到来自家庭最基本的快乐、满足和幸福,你要她/他如何去构想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又如何有动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会被强大的无力感拉进心灵的深渊,最后也许一根稻草压下来,厌学拒学可能就成为了孩子的一种呐喊。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放下焦虑,让孩子感受到无论是好的表现还是不好的表现父母都是爱我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们都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有能力、有潜力的、是值得被人爱的;

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充满舒服温暖的爱、充满欢声笑语。

那么,也许厌学就不再存在。

愿每一个人都能焕发出七彩的光芒。

在温暖的阳光下,每个生命都会焕发出内心七彩的光芒!我们内心拥有什么颜色,

我们眼中的世界就会焕发出什么色彩,我们的内心拥有七彩世界,我们的生活就有七彩阳光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0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