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行音乐的感受?

对流行音乐的感受?,第1张

什么是伟大?我的答案是:能够打破时间的阻碍。音乐,正是这样一个活跃在时代中间的伟大。它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它没有任何的约束,就像一个精灵,每时每刻,跳动在每个人的耳畔,诉说着美丽的传说。

如今的世界被网络和信息所主宰,在超快的生活节奏中,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从而,流行歌曲便逐渐的走进人们的生活,逐渐的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烙印,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新的,并且日益庞大的市场。不过,事物的发展一定是伴随着矛盾,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的市场并不完善。在我的眼里,这个市场仿佛是一潭死水,缺少活力,缺少健康。我希望大家借我的眼睛,理性的看待流行音乐。

一、音乐与哲学

“音乐是上帝的语言!”这短短的一句话表达出了“乐圣”贝多芬对音乐的深刻理解。没错,音乐就是一种语言,一种蕴涵着丰富情感的语言。人们之所以对音乐如此喜爱,就是因为人们在欣赏乐曲时,从中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就像是听作者在为你解释你的心扉。那是一种境界,一种完全放松的境界,即便是你在听一段比较劲暴的音乐也是如此。

相对于纯粹的音乐而言,歌曲的优势在于,它带有歌词,带有歌手们富有感情的演绎,它综合了至少三方面的情感,最终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才是能被六十亿人接受的艺术。

“梦想中国”与“超级女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把两个栏目综合一下,那就太完美了。

我想提前说一句,只有“梦想中国”才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的舞台,只有他的舞台才是最“美”的。

我想了很多、很久,我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具有说服力,我只有把它说给别人听,我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说对了。“梦想中国”的策划方面,我认为是有很大漏洞的,当我和“超级女声”进行对比时,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说一下比赛的时间。“梦想中国”的比赛日期是十月的一号到十号,比赛安排得十分紧凑,想想,一天排练出一首歌,怎么能保证质量,并且这对歌手心理上的压力是极大的,即便是成名几十年专业歌手,也不太可能用一天的时间排练出新的东西,何况现在的这些歌手只是些初出茅庐的孩子。这与超女的七天准备、培训时间相比,太微不足道。

其次,我认为在选票方面有失公平。“超级女声”的比赛是一周一次,选票也是一周清一次零。而“梦想中国”则是一个多小时就清一次零。是的,最后出场的歌手的票数很有可能超过前面的选手,但这不代表被超过的选手就没机会翻盘,一个小时能证明什么?说点具体的,在9进6的比赛中,9个人被分3组,每组的得票第一的直接进级。我注意到,第一组得票第一多的人的票数,比第二组淘汰的选手的票数还少,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看第二组比赛的人多。为什么400米比赛的起点是一个弧,而马拉松比赛的起点是一条直线?我们不能追求表面的平均,绝对的平均对有些人是不公平的。有些优秀的歌手会以很高的票数被淘汰,这是完全不公平。为什么世界杯的比赛要求14支欧洲球队参赛,而只要求4支亚洲球队参赛?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追求平均,世界杯恐怕就没什么意思了。

同样的问题,咱们来对比一下“超级女声”。它会把全场所有的歌手的得票数进行排序,最后一名会和评委选出的最差歌手进行PK,决定一个人被淘汰,显然这样的规则公平了许多。

对比来看,我觉得“梦想中国”在歌手的训练上还是欠火候。“梦想中国”36强在比赛的时候,每个人只唱一首完整的歌,并且都是自选的,一点不具有挑战性,也不具有代表性,更证明不了歌手的综合能力。同时,更不应该的就是在后面的比赛,只唱一首歌就进行投票,小组票数最多的人直接近级,这恐怕也有些不公平,虽然其他的人也有翻身的机会,但这机会太牵强了,只是合唱一首歌,并且他们在演唱过程中没有过多的进行合作,只是在做“个人秀”,只是勉强完成几句歌词的演唱,我想,这样的机会已经是无意义的了,观众只能凭借第一印象去投票,而不是通过歌手的歌声。最后我想说,“梦想中国”就是“梦想中国”,不是加长版的“非常6+1”。

李咏在歌手演唱完后,会有同观众的互动,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可以听听观众对歌手的评价。

“请问您投了谁的票?”李咏问。

“我投了08号吴文景!”观众回答。

“你为什么投他的票?”李咏又问。

“因为他张得帅!”观众又回答。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快疯了,什么时候长相成为评价歌手的标准了?更让我无奈的是,如此的问题问了一百遍,有80个人这么回答,很少有人会从自己理解出发,理性的去评价歌手。这不是“梦想中国”的错,也不是帅哥的错,这是人类的悲哀!我再说一句,“梦想中国”不是在选美。

“梦想中国”在策划上还有其他亮点的,比如,他们在每场比赛会邀请一些实力派歌手观战,对观众的投票做出指点,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事。它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观众的眼光,使他们不会凭借主观愿望去投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比赛的公平程度,也增加了歌手的信心,使他们能够坦诚面对任何结果。

“梦想中国”是这类活动中,最没商业味的,它向最普通的百姓们敞开了胸怀,让他们圆上自己的音乐梦。这与“超级女声”也形成了反差。说实在的,我最相信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我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相信他们对艺术的追求是高尚的。真的,进入复赛的选手都非常棒,这正是“非常6+1”几位老师的功劳。我们不需要计较谁是第一,也不需要计较谁张得漂亮,我们只需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目睹丑小鸭变成天鹅的过程。

我没有资格去批评,我只是发表个人意见。我非常支持中央电视台,我也非常支持“梦想中国”,正因为我支持他们,我才要说我的看法。当然我说了那么多,其实我非常体谅中央电视台,因为那毕竟是国家电视台,它没有理由为一项普通的活动耗费很多的经历和时间。那是比赛,不是娱乐活动,我们需要的优秀的歌手,而不是偶像,如果一位优秀的歌手被挖掘出来,那其余的就不重要了。

我还没说完,“超级女声”、“梦想中国”都结束了,到底谁更成功?超女们几乎占了所有媒体的视线,她们的暴光率是绝对高的,就连上届从“超级女声”出来的安又祺、张含韵,如今仍是时尚的宠儿。而“梦想中国”呢?金蝶奖获得者吴文景,银蝶奖得主张晨磊、郑凡,有谁知道?还有谁记得?上届“梦想中国”的冠军王思思你们知道吗?

当然暴光率是可以骗人的,我们不能够从结果去评价一个节目,总之我之前只是对两个节目做了对比,至于你喜欢什么那是你的事,不过,明星不是好当的,歌不是容易唱的,只要是哪个栏目选出了优秀的歌手,它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别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我的立场:不知大家是否留意,从年初到年末,从正月的腊月,中国的各种音乐颁奖典礼,层出不穷。比比看,谁想起来的多,我知道:“音乐盛典”、“超级盛典”、“华语榜中榜”、“百事音乐风云榜”、“TVB8”……好多!你还知道几个?

在欧美地区,评价一位好歌手是否优秀,就看他是否获得过葛莱美奖或是获得几个葛莱美奖,在中国呢?

一年到头,各种典礼不厌其烦的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但没有一个像葛莱美奖或是全英音乐奖那样具有代表性。你是最佳,我也是最佳,8个典礼出了七个最佳歌手,那到底谁是最好的?其实我最想问,这东西到底是怎么评出来?

刘欢曾因为拒绝领某组织的奖而没出席颁奖典礼,原因是刘欢认为评奖过程存在问题。这件事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实,我觉得该反思的人很多,中国人口众多,与歌手的数量也是成正比的,不过,与我们的音乐质量可不成正比。如果你听欧美音乐听得多,你不难发现,别人是对待音乐的态度是如何的认真,别人对待音乐的态度是如何的尊重。相比之下,我们则是照着别人的葫芦画瓢,什么都想试试,弄得我们的音乐市场非常尴尬。如今,又来了那么多的颁奖典礼,本来就都不怎么样,还非要在矬子中找出高个的,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还是老话题,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的颁奖典礼不但具有安慰的性质,还带有更重的商业味。为什么不同的典礼选相同的奖会千差万别?评选方式不同?不仅仅吧?到底是谁在操纵这一切,到底谁才是优秀的?

事实就在眼前,你会否定吗?一年内,出了那么多的最佳歌手,但他们真正的实力是什么?这想起来很怪,你是最佳,我也是最佳,难道真的是关公战秦琼?回过头来,到底谁是最优秀的,我们还是不知道。

一个好的颁奖典礼是流行乐坛的风向标,他不但可以鼓励好的歌手,也能激励没获奖的歌手;一个好的典礼对歌迷来说,那是一次忘我的享受,一次艺术上的洗礼。在我们这,它成了什么?赚钱、制造新闻,还有消磨时间。

这好象一个人结八次婚,以此来骗财礼一样,所以说,我们的颁奖是没意义的。我可以简单的说,斩钉截铁的说,中国任何一个颁奖典礼,都是失败的,因为它们没有一个具有权威性,没有任何一个颁奖典礼是公平的,没有任何一个颁奖典礼能够起到风向标的作用。面对欧美的音乐市场,我们要学的不是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创意,而是他们的经营方式。

其实,还有让我更看不下去的,就是每次颁奖典礼前,都要做大规模的宣传,谁都说自己是权威,都说会有大明星到场。我们看的是颁奖典礼,不是演唱会;我们想知道客观权威的结果,不是看那些已经厌烦了的节目。再说,到底谁是权威,不是商家说了算的,而是要求时间去检验的。这么自夸下去,不乱才怪!

这只是我的立场,我没征求任何人的意见,因为这一部分是我最有底气去评论的。事实就在我们眼前,你可以否定我,但你不能否定事实。

四、集合

熬夜写这东西真够累的,我真的没有预料到自己写了那么多。也许,是该做总结的时候了,我的工作马上就结束了。

我是个最纯粹的歌迷,我也是个最纯粹的人,所以我说话非常直。我爱音乐,我无法形容他所给予我的力量。在心情最差的时候,我会找来郑智化的歌,在他的歌声中,寻找安慰;当我开心的时候,我听的东西很多,我都不知自己会听什么,总之,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我可以减轻压力,我可以延长幸福。

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正因为我想挑战自己,我决定写《豹眼》,决定把我多年积累下的东西说出来。坦诚的说,我不指望我可以改变什么,我也不可能改变什么。我是个年轻人,比别人稍微成熟点儿的年轻人,我也正是从年轻人的身上发现问题的,而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出在年轻人的身上。音乐是感情的产物,所以我不想让听音乐的人处在麻木的状态下。最开始,我说过,中国的音乐市场是死水,想想看,我坚定了自己的观点,因为太多的东西都失去了灵魂。

我不知道有谁会看我的《豹眼》,我不知道看过的人会有什么反映,总之,我的观点已经阐述完了。我不介意有人反对我的作品,我不介意谁骂我,只要你在说话前,脑子是清醒的,我就接受。

在前面的几个部分,我已经做了详细的总结,最后,我送所有看过《豹眼》的人一句话:

“我绝望的泪水不再等待的奇迹

如同黑暗的青春点缀孤零零的星

当封闭的角落蒙上窥探的眼

仿佛天使般的贞操扑向邪恶的火”

——郑智化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人们乐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曰 " 乐者 ( 快 ) 乐也 " 。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人们精神的营养品之一。缺少它 , 就会元形中影响人的精神健康 , 或者会使人心理健康不全面 , 甚至会无形中影响人的寿命。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 , 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 。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 " 艺术语言 ", 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 , 并且 , 它始终与美感结合在一起。它不受人种、民族、国家、 地域、时代、阶层、职业等的限制 , 但存在一些微小的 个别差异及各自特色。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用声音作原料的 , 一听即逝 ,因此 , 它又是时间性的表演艺术。

音乐是什么 音乐并不从属于某一政治或宗教 , 只是在人们心灵上、感情上 , 会对它 们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更不是道德信 条背诵记忆的载体。

音乐是什么 音乐是通过人的感官刺激 , 才使人感知到美。并产生了 生活联想及艺术想象 , 从而又发展了美感。

音乐是什么 音乐不以说理方式来传播 , 而是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 , 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 , 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音乐是什么 音乐与人的生活情 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 等等 , 有一定的关联。故高洁的音乐 与低俗的音乐其对人们的影响是大 不相同的。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 情、寄托感情的艺术 , 不论是唱或奏或听 , 都内涵着及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即使以叙事为主的歌唱 , 音乐也并不全依靠语义来传达内容 , 而必定会用赋有感情的 " 音乐语言 " 和赋予美的因素, 来表达或烘托或寄托感情 , 即使是附有歌词的声乐曲 , 其表达感情主要的仍是音乐本身。在综合艺术中 ( 如戏剧、舞蹈、影视等 ), 也总是当需要抒发感情之时 , 就常常让音乐来负担 , 借音乐的抒情性能 , 把情感表露出来 , 并有所渲染、强调、夸大。

为什么音乐能表达人们的感情呢 因为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 , 就产生了高低、疏密、强弱、浓淡、明暗、刚柔、起伏、断连等等 , 它与人的脉膊律动和感情 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人的心理 , 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作用。语言和文字尚需通过符号 , 或带感情起伏的语气语调讯号 , 来传达感情或思想、内容 , 且语言及文字有时因民族不同而尚须翻 译 , 那就麻烦了。而音乐 , 它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们内 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 , 且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等限制。 因此 , 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 阶层的人民 , 虽语言不通 , 却都能通过音乐 , 直接感受 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因此 ," 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 ", " 音乐是感情的语言 "," 音乐无国界 ", 这些近百年来 , 己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 即 " 乐与情通 " 。

近年发现的我国二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残简中 , 有 " 诗毋离志 , 乐毋离情 , 文毋离言 " 的记述。说明 大约二千年前 , 古人对音乐 , 己认识到是擅长于表现和抒发人们感情的。 在欧美也一样 , 许多人总是把音乐作为表现情感的手段来看 , 即使是描写景物风光的音乐作品 , 也多是借景抒情。 例如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 有很多是借了大自然的音响化成音乐 , 他自己也 说 " 情感多于写景 " 。至于单纯模拟大自然中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音响 ( 如鸟鸣、兽叫、风雨声、机械运转声 等等 ), 其品位及艺术价值 , 则并不会太高 , 但易于被 音乐欣赏水平不高的人所接受。

音乐的另一功能是给人以美感。它是通过美感 , 给人以精神愉快 , 来达到心怡情悦的目的。因此说 , 它又有一定的娱乐消遣作用。我国古籍《乐记》中也就有 这样的记载 :"( 音 ) 乐者 ( 快 ) 乐也 " 。所以 , 音乐艺术的最谱遍的社会功能 , 就是娱乐消遣 。在娱乐之中 , 给人以美的享受 , 美的滋润 , 美的陶冶。同时 , 在接触正派、 高尚、净洁的音乐中 , 又无形中会促使人的心地善良起来 , 精神境界高雅起来 , 或振奋起来 , 或起着陶冶性情、鼓动情绪的作用。这对社会安定、社会风尚高雅、 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等 , 又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和促进作用 , 但它是 " 春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即潜 移默化式的。

对于美 , 各人自有各人不同的标准和趣味 , 要求划一是不可能的。因为各人的学历、知识、修养、阅历、 情趣、习惯等不同 , 以及受传统文化、周围环境、人际 交往 , 人们的互相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于是 , 各人对于美与不美的感知 , 也是不相同的。 百货卖百客 , 故要求 艺术上的题材、体裁、形式、风格尽量多样化 , 以适应不同人们的需求 , 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 和心灵。故 2000 多年前成书的《孝经》中 , 又有 " 移风 易俗 , 莫善于乐 " 的阐述。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 " 原料 " 的 , 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 ( 也可在乐曲中组织进极少量音乐专用的噪音 , 来烘托音乐 ), 用以表达及抒发人们的内心感情 , 使昕者 在一刹那之间 , 迅速地有所感知及激起内心共鸣。 因 此 , 音乐又是富有表情性的 ,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 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艺术。

音乐并不擅于状物描形 ( 状物措形是绘画、雕塑、 摄影等造型艺术的擅长 ) 。至于昕乐时脑海中 " 似看到 什么 "," 似听到什么 "," 似感到什么 "," 似接触到什 么 ", 那是人们受到音乐的音响激发及启迪下 , 所产生的生活联想或艺术想象。是一种听乐时的心理反映。 并可以从不确定性 , 逐步达到主观的确定性。同时 , 因为听音乐时发挥了生活联想和艺术想象作用 , 久而久之 , 习惯成自然 , 能力可迁移 , 思维也会由此而更活跃、更灵敏、更多样 , 想象更丰富。于是 , 人也就无形之 中趋向更聪明 了,但这种迁移也是潜移默化式的。这是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打动了人,使人的内心也发生共鸣 , 这正是音乐的主要功能,即是用音响表现出来的 " 情态 "( 喜、怒、哀、乐、忧、思、惊、恐、恋、狂等等),来唤起听者内心的感情。有时还与人们在音响中感知到的 , 或想象中的形象、动态、声态、色光态、环境态等联系着 ,( 如 " 音画 "体裁的乐曲)。当然,他与听者的阅历、修养、理解能力,或听乐时的心情有关联(如"喜者闻哀乐而不知其哀;哀者闻喜乐不知其喜")情况是复杂的。研究这方面的学科,称:音乐欣赏心理学。"

音乐是意识形态的一种 ,有世界和人类的共性;也有民族的个性 , 地域的个性,流派的个性,作者的个性。并且有它一定的时代特点、群体特点、地方特点、环境特点、个人特点等等,更有一定的风格特色,虽是微小的或点点滴滴反映在具体音响之中 ,诱人去爱好它, 或去迷恋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任何艺术都要讲究个性和特色,缺少个性特色的艺术,大多是日常称" 一般化 " 或 " 共性化"或"原始性",或"模仿之作",其感染力就不大 , 音乐艺术也是一样。

音乐艺术的发达与否 ,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程度高下的标志之一。中国自古来就有"文明古国"及" 礼乐之邦 " 的称誉。故今日,普及和发展音乐文化,也是人人都应该关心的事,并且希望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有马克思说的有"听音乐的耳朵"。我们不愿再听到某城市的垃圾车及洒水车,大摇大摆、招摇过市,成天播放着音律不准有使人啼笑皆非和文不对题的《圣母颂》 ( 舒伯 特曲)、《婚礼进行曲》(瓦格纳曲),这是对伟大的作曲大师的侮辱,更暴露了某些人的无知 , 缺乏最起码的音乐知识和修养 , 是有损文明国家形象的。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

 流行音乐的概述

流行音乐是根据英语Popular Music翻译过来的。按照汉语词语表面去理解,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这些乐曲和歌曲,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但是,这样的界定有可能使那些本不属于流行音乐的音乐如《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洪湖水浪打浪》、《歌唱祖国》、《东方红》《南泥湾》等,仅仅因为它们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而都可被划归为流行音乐。另一方面,又把那些分明是流行的音乐,由于它们流传不开这在流行音乐中也为数不少而排除在流行音乐之外。显然,流行音乐不一定都流行,流行的音乐也不只是流行音乐。

准确的概念应为商品音乐,是指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见前苏联《音乐百科词典》1990 年版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

 流行音乐的起源

从根本上讲, 最开始的流行音乐应该从19世纪美国工业文明的兴起说起。那时大批农业人口进人城市, 构成一早期的产业队伍, 城镇市民的结构产生变化。来源于市民阶层中的新文化代表就是早期的流行音乐。那个时代, 反映怀念故土, 眷念家乡生活的通俗音乐作品, 正好表达了远离家园而来到陌生环境求生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纯朴的思想感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促使音乐的长足发展。

当时美国的流行音乐多来自于黑人音乐。70年代,迈克尔杰克逊横空出世,从此带领了流行音乐和MTV的发展,他们以口传心授及与异族之间的私人交往, 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音乐形式。不管是灵歌、索尔、节奏布鲁斯、摇滚乐, 甚至是爵士乐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由非洲传来的黑人音乐。特别是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 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 重新整理了听众的耳目, 轰动美国, 又很快传遍世界各国。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 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 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二战后又兴起了摇滚乐、蓝调和乡村音乐。其中摇滚乐成为主流。摇滚乐同样源于美国, 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反抗为主题且简单直自的歌词以及多样的表演形式、特立独行的装扮强烈地吸引著战后的新一代青年。很多的美国乐队等都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70年代以后, 音乐风格更加多样, 走向前卫和极端, 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乐器和效果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流行音乐的主要特性

通俗性

这是流行音乐的基本属性。与高雅音乐相比,流行音乐的歌词相当浅显易懂,没有任何理解的障碍,这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必要条件。相反,如果歌词意义隐晦、诘屈聱牙,那么这些音乐便很难在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大众层面广泛流传开来。从专业演唱的角度看,流行音乐音域较窄,也最适合未经过专门声乐训练的普通听众演唱,这又促成了“流行音乐”的流行。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它真正地走进了人们的内心,音乐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生活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

流行音乐很多作品都是抒发自我的真实感受,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是如同自己身边的氛围,听到的是如同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而唤起广泛的情感共鸣。流行音乐所表现的是真实的生活与生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音乐把艺术生活化了,同时也使生活艺术化了。

大众性

可以说“大众性”是流行音乐与生俱来最为关键的特点之一,也是流行音乐的社会基础所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形态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资讯社会大步迈进,精神文明建设也放在了重要位置,人们在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时候更多的是出没练歌房、歌舞厅、咖啡厅、酒吧等等一些娱乐场所,交道打的最多的还是流行音乐。因为其部分音乐风格的大众化而能够让人们参与到这种文化形式中来,流行音乐的自娱自乐已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一剂良药,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因而成为大多数人文化生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时尚性

既然流行音乐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最时尚、最流行的物质紧密相连,那么“时尚性”也就可以说是流行音乐具有的一个独特的美学特色。众所周知,古典音乐时期形成的乐队,从乐器到编制,几百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这个时期形成的演出形式与环境仍然原样地保持着。而流行音乐却以追逐时髦和最新科技音像效果来不断地装扮自己。如:电声乐器电吉他、电贝司等、效果器、合成器,以及MIDI制作装置等。这些“新元素”的灌入,使得流行音乐的创作、制作、表演等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除此之外,“时尚性”更多的还反映在流行音乐的创作理念上。许多的音乐人都在围绕“时尚性”来做文章,其目就是在于反映社会时代的发展,人类思想的进步。  

演唱者应根据不同歌曲中的不同内容与音乐中任用的形象,对音乐展现方面进行构思和设想。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作词人;歌词中的主人我那个就是自己;你是一个演员等等。

换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小伙伴们能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更加的很真实和生动了。

演唱风格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作品的风格,而是演唱者的个人特色。歌曲主题的不同,与之相应的音乐节奏与律动的不同,就形成了风采各异的音乐作品。大家要从音乐风格,歌词意境,咬字方式,律动,和声乐技巧等方面去呈现演唱中的风格。

扩展资料

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如一首歌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一般来说要突出高点,一定要把低点放低,一定要有铺垫的过程,否则一个劲儿地强或一个劲儿地弱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

在处理歌曲时,画龙点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点句、字。重点的词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以强调,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深下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演唱者必须按照自己的总体设计反复演唱攻克难关,直到自己的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4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