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何其芳)这首诗中描写的意境有什么特点

秋天(何其芳)这首诗中描写的意境有什么特点,第1张

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天高气爽、层林尽染,风景宜人的季节。秋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别的意义,也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寓意,人们更愿意用素秋、白帝、金秋、三秋、九秋等美好含义的词汇形容秋天。

秋天也是一个让人感怀的季节。在传统文化中,描绘秋景,抒发感想,是古代文人墨客笔耕不辍的一个题材,历代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胜举。

屈原对匆匆逝去的时光无法挽留而感到悲伤,对季节的更替与变化无常而感到悲伤,他一想到草木不断地在飘零凋谢,就不禁担忧人会像飘零凋谢的草木一样日益衰老。

于是屈原在《离骚》中写出了文学史上最早的秋思赋词:“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可以说,自屈原开始,秋天颇具伤感的朦胧美就成为文人墨客渲染的意象。写秋天的传统被历代的文人墨客接力,西晋文学家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所以唐代诗人张籍看到洛阳城里的秋风吹动的秋景的时候,他给家里写信问候亲人,用一首《秋思》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元代马致远曾写下一首秋思的作品,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用越调《天净沙》吟唱的,这也是一篇悲秋的作品。马致远同时代的文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赞誉这支曲子为“秋思之祖”。

这首《天净沙·秋思》是写“秋思”的名曲,写秋思而如此出名,究竟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呢?

首先,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秋景的选择,以及景色中的行人

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精心选择的,这是最能表现“秋思”主题的。秋思指一种萧条、寂寞、悲凉的情思,这种情思之所以冠以“秋”字,就因为“秋”是触发人的内心 情感 的媒介。

宋玉的《九辩》一开头就阐明了这个道理:“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

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的外物是什么?钟嵘在《诗品》中解释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外物动的是“气”。

这是古人对自然的朴素的解释,他们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四季更替,所以夏天阳气最盛,草木峥嵘。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

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

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秋景是触发秋思的媒介,那么要写好秋思,就得选好秋景。

马致远的这首小令选择了枯藤、老树等最有特征性的秋景,最有利于表现秋思。这首小曲中,呈现出来的秋景画面是这样的:时已深秋,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还在天涯漂泊。他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在荒凉的古道上奔波,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

那纠缠着枯藤的老树上,已经有乌鸦栖息,又到黄昏时候了。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那边出现了人家。

然而那不是他的家,看到小桥流水人家,想起自己的家,也很想回家却怎么能回得了呢?过了小桥,叩那家的门,要求借宿行不行?看来是不行的,因为那不是客店!

于是他继续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忍着饥饿,在那荒凉的古道上颠簸。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仍然步履不停,仍然在天涯漂泊。

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不同心境的人对于同一景物有迥乎不同的反应。志得意满的人即使看见萧条秋景,内心里仍然充满春天的阳光。所以要写好秋思,还得选好抒情主人公 这首小令就选择了秋思满腹的主人公,他是一位远行的游子,正是小曲中所说的“断肠人”。

南宋词人吴文英在《唐多令》一词中写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那位“断肠人”当然也是一位天涯游子。

秋思是平常的,但天涯游子的秋思才可以称得上是愁。不管是吴文英还是马致远,他们起笔写羁旅秋思,酿足了愁情造成这些愁情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

其次就是这首小曲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

前三句只有十八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这九个名词可以说是特定景物的选取,而且都与秋的主题紧密相连。

这九种景物分别是:藤、树、乌鸦、桥、水、人家、路、风、马。而马致远给这九种景物又加上了具有秋意定语:枯、老、昏、古、西、瘦。

每一层秋意的叠加,愁思便增添一层,这是这位天涯游子对于景物的独特感受。在马前的这个“瘦”字,堪称全篇最精妙的一笔,妙在写人却偏不从人落笔,由以马的形象来衬托人的清贫、瘦弱的形象。

由此,曲中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他那路途跋涉的艰辛、求取功名的困苦、羁旅天涯的游子的情思,读来让人感动。

枯藤缠绕着萧瑟的古树,树上的叶子早已落尽,归巢的乌鸦在树枝上啼叫着,村庄外的溪水淙淙地流着,骑着瘦马的游子伫立在桥头,凝望着炊烟袅袅的村子,这时候已经是黄昏之际了,村子里人家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开始做起了晚饭。骑着瘦马,冒着西风的天涯游子,却依旧在荒凉的古道上奔波,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

特定的定语与特定的名词衔接,就构成一系列具有凄凉感的秋的意象,所表现的便不是客观的景,而是人与物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

最后一点就是这首小曲早时空关系的处理上,也最适于表现秋思

就空间说,那充满人物感受的景不是“断肠人”故乡的景,而是“天涯”的景。就时间说,那不是早晨或中午的景,而是日落黄昏的景。

如果是故乡的景,再萧条也不会增加“断肠人”内心的愁思;而远在“天涯”的景,情形就大不相同。如果是秋天的早晨或中午,“断肠人”还没有今夜宿谁家的问题;而日落黄昏之时,情形也就大不相同了。

通常说这只曲子之所以写得好,在于“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这当然不算错。但更确切地说,则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这幅图,是随着抒情主人公的脚步、视线和思绪展开的:

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

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愁肠百转千结呢呢?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尽管在结尾,但实际上是贯穿全局的主线。读这首曲,一开头就应该想到它,且跟着“断肠人”在“天涯”漂泊的足迹进入画卷。

秋思是抽象的,作者却通过那位“断肠人”的漂泊天涯以及他在天涯的所见所感,把秋思写活了。

为了对比,不妨看看白朴的《天净沙·秋》:“孤村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用秋日里斑斓的色彩,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白朴的作品里更多的是烟霞朦胧的秋景,却很少有秋思,甚至情味淡薄。

所以就不可能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那样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有景有人,景情交融,这也是马致远的这首小曲获得诸多赞誉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963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