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月光曲》一文让我们欣赏到了各种美人性美表现在什么和什么环境美表现在什么音乐美表现在什么?

学习《月光曲》一文让我们欣赏到了各种美人性美表现在什么和什么环境美表现在什么音乐美表现在什么?,第1张

表现在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侧面对人物的描写,环境美表现在贝多芬弹琴时渲染的环境音乐美表现在人们喜欢听贝多芬演绎的钢琴曲。

原名《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传说在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从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扩展资料

本文主要讲了在两百多年前,贝多芬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演出,晚上散步的时候,他被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吸引,来到了一所茅屋前。他听到茅屋里兄妹的对话,情不自禁地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首自己的曲子,又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产生的联想,他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随着景象的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丰富的联想!作者通过皮鞋匠的联想赞扬了贝多芬高超的技艺。

谢邀:

开篇明义,被誉为“一代文学”的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因为宋代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词人,他们谱写出的一首首优秀的词作。可以说,宋词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明珠,宋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和唐诗双峰并峙的两座高峰。

其实词并不是宋代就产生的,只是在宋代才繁荣起来的,词在南朝末年至隋朝初年这一段时间就已经产生了,当时是配合音乐演唱的。从本质上说,词本身是一种具有娱宾遣性功用的音乐文学。

不管是文学性还是音乐性,宋词都呈现出了时代美,这种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宋词的音乐美

除过以上说的这些之外,宋词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今存的唐五代词不足两千首,而今存的宋词将近两万一千首,从唐圭璋编撰的《全宋词》来看,收录的宋代词人就有一千四百三十余人。从这一点上来说,作为音乐文学的词,在宋代达到巅峰状态。

宋词也具有这样的音乐文学性质,宋词的音乐性更加具有独特性,而且宋词更讲究文字的协律,所以宋词的音韵更谐美,音乐感更完善。

据当代学者统计,宋词中有一千多种词调,也就是说,每一种词调都代表着不同的音乐形式。如《水调歌头》高亢悠扬,常用作凯旋的军乐;《水龙吟》是清彻嘹亮的笛曲;《念奴娇》是响遏行云的高调;《贺新郎》音韵洪畅,歌时浩唱;《沁园春》是清美的旋律;《雨霖铃》又极尽哀怨,《暗香》、《疏影》乐节谐婉。

有了这么多的词调,所以宋代的填词人就可以依乐段分片、依词腔押韵、依曲拍为句,依乐声的高低升降选择确定字音的平仄四声,因而词的节奏、 韵律更加灵活多变。所以,词人在填词时,选择不同的曲调,也就能给人以不同的音乐美感。

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词在宋代不光流行于民间和士大夫阶层,甚至宋朝的皇帝也是词的爱好者,比如宋徽宗,他还专门设置了一最高规格的国家音乐机构大晟府,任命精通音律的音乐家制定大乐令,还有专门从事协律、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音乐家。

北宋著名的大词人周邦彦就担任过大晟府这个最高音乐机构的领导,周邦彦《忆旧游》中的“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螿夜泣,乱雨潇潇”就将宋词的音乐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词中像这样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可以说不胜枚举,再比如“凡有进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著名词人柳永,他的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也是很多。

二、宋词的画面美

宋词除过独具特色的音乐美之外,还有词的境界带来的画面唯美感。词是感性的文学作品,总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的画面。当你入了情境,便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完整的画面,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深意。

宋词的画面唯美感,不光表现在形体上,还表现在色彩上,如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中“人比黄花瘦”之句,以人比黄花,不但有形,而且有色,既描绘了憔悴的面色,又刻画了娇弱的体态。用黄花的形色作比,把词中人憔悴、娇弱、病态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词人把“形”与“色”统一于一体,创造了浑然一体的词境和唯美的画意。

三、宋词的婉约美

宋词的整体基调是比较感伤柔婉的,感伤是宋词的基调。在两万多首宋词中,给人最清晰、最突出的印象是:充满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宋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大多是各种各样的伤心人伤心事

宋词中的伤心洒泪的词作也比比皆是,但他们的伤感,各有不同,有的是相思离别,思想怀人的感伤,有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伤,有怀才不遇、漂泊零落的感伤。

如秦观的《踏莎行》一词,这首词最佳之处在于虚实相间,互为生发。上片以虚带实,下片化实为虚,以上下两结蜚声词坛。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发了词人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读来凄婉动人。

四、宋词的豪放美

宋代词坛以南渡为界,又分为北宋词和南宋。南宋词人面对北宋的灭亡、南宋半壁江山的现实,词人们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收复山河和报国无门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这种情感更多地流露在词中,因而让宋词呈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也让宋词多了一种豪放的风格,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是很有特色的。

词中的“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结构不但在宋词中少有,在古代诗文中也很少见。也只有在宋词中才能看到这样绝美的词作。

这种艺术手法也正表现了辛弃疾词作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但是辛弃疾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不是故意卖弄技巧、追求新奇,这种表达手法正密切结合他的生活感情、政治遭遇。

由于他的恢复大志难以实现,心头百感喷薄而出,便自然打破了形式上的常规,这绝不是一般只讲究文学形式的作家所能做到的。

五、宋词的爱情美

爱情诗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宋词也不例外,而且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在全宋词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宋词中有描写与情人相会的,有描写新婚生活的甜蜜的,也有描写异地相恋的,有描写长相思的,也有悼念妻子的。

贺铸的《青玉案》,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因为词意的唯美,历来被人们赞誉有加。

苏轼的《江城子》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读来深婉感人。

六、宋词柔的意境美

就宋词的整体而言,其风格是偏于“柔”的,柔婉是宋词的主体风格。在词史上早就有宋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说法。宋词的情调是以柔婉为主的。

宋词中直接加以具体刻画的人物重于女性,她们的形象轻柔妩媚,柔婉细腻,是无可争议的柔婉。

宋词描绘的自然景物,大多是与水相关的。江水、湖水、溪水、池水,春雨秋雨,水中的荷花,汀上的禽鸟,岸边的杨柳等等。

宋词中的水景多是平和幽静、富于柔婉之美的。此外,由花草,娇杨垂柳,微风细雨,轻烟薄雾,斜阳淡月等意象构成的唯美意境,在宋词里也是俯拾皆是。

如北宋词人张先的《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一词,张先在去玉仙观的途中,与美女谢媚卿偶遇,在张先的眼中和笔下,谢媚卿是明艳绝伦、秀丽出于天然的美女。

但词人并没有花太多笔墨来写二人相遇如何的交谈或品乐,却通过相顾无言的描写将彼此的倾倒爱悦和相见恨晚的惆怅情绪表露得淋漓尽致。

再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词中的“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

“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全词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失平淡本色,和有艺术特色。

总结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代表,是“一代文学”。宋词是中国文学长河中一朵惊艳的浪花,宋词中豪放、悲壮、温婉、缠绵的艺术表现,都展示了汉语凝练的语言艺术。

而宋词的音乐美、画面美、婉约美、豪放美、爱情美和意境美则有机成了宋词至善至美的音乐与文学相得益彰的美。宋词与中国文学史上每一个时期的“一代文学”一样,都是汉语语言美的代表

谢邀:

开篇明义,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宋词的美是由内容美、形式美、情感美三个方面构成的。

而宋词的内容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与文字美中,形式美主要体现在伤感美与柔婉美中,情感美主要体现在爱情美中。

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词,本身是一种有娱乐性质的音乐文学。在以抒情为主的我国诗词长河中,词更是一种更典型、更纯粹的抒情文学。

词的最初形式发展之初,原是配合音乐、供歌女演唱的歌词。正是词体的这一本质特征,呼唤着人们的审美关注。到了宋代,词风为之一变,词人创作的视角和题材不断开阔,创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

一阕阕歌词如同文学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惊艳着世人的目光。一起走进宋词,体验宋词那惊艳了时空长河的美吧。

音乐美与文字美

注重音乐美,是中国古代诗词乃至整个文学的传统特色。但宋词的音乐美是具有独特性的,是“文字之声律助音乐之谐美”的艺术表现,从而产生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宋词所配合的音乐是“燕乐”。“燕乐”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又称宴乐。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

宋词在演唱时,配合抑扬顿挫、旋律多变的背景乐音,能够给欣赏者带来多重的视听享受。事实就是这样,宋词的本质是音乐文学,脱离了音乐,宋词的美也就无从谈起,宋词讲究文字的协律,是配合词调歌唱的,所以宋词具有音韵谐美的特性。

因为有着音乐层面的要求,所以各种不同的的词作就有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词牌名也就应运而生,所以,词人在填词时,会根据创作内容选择不同的词调,这就能给人以不同的音乐美感。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音乐效果。

宋词中像这样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可以说不胜枚举,如著名词人柳永,他的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也是很多。

词在宋代不光流行于民间,而且在士大夫阶层中非常流行,甚至宋朝官方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最高规格的国家音乐机构大晟府。大晟府专门掌管音律,任命精通音律的音乐家制定大乐令,还有专门从事协律、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音乐家。

说完了音乐美,再来看一下宋词的文字美。诗词的声律美主要体现于语言的节奏感和音调的和谐上。 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是靠音节之间的“顿”、“逗”以及押韵造成的,而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

除此之外,还常常借助于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因而词依乐段分片、依词腔押韵、依曲拍为句,依乐声的高低升降选择确定字音的平仄四声, 因而词的节奏、 韵律更加灵活多变,呈现出与诗歌不同的音律美。

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宋词的伤感美与柔婉美

感伤是宋词的主旋律之一。宋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大多是各种各样的伤心人伤心事。伤心洒泪的词作也比比皆是:但他们的伤感,各有不同,有的是相思离别,思乡怀人的感伤,有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伤,有怀才不遇、漂泊零落的感伤。

如柳永与恋人分别时,他会将伤离别的情愫寄托在自然景物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如女词人李清照,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将饱经沧桑的情感和内心的难言之苦寄寓在一朵朵梅花中:“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如辛弃疾在赋闲信州铅山期间,会将自己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就宋词的整体而言,其风格是偏于婉约的,柔婉是宋词的主体风格之一。在词史上早就有宋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说法。

宋词描绘的自然景物,大多是与水相关的。如欧阳修笔下的阜阳西湖是“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的迷人景象。

柳永笔下的杭州西湖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景象;王观笔下的江南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的动人景象。

宋词中的水景多是平和幽静、富于柔婉之美的。一些花草,如娇杨垂柳,微风细雨,轻烟薄雾,斜阳淡月等,在宋词里也是俯拾皆是。

品读宋词,仿佛可以感受古宋朝的文化风貌,仿佛可以体会宋代词作家的思想情感, 那一阕阕长短句,或豪迈、或悲壮、或温婉、或缠绵,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作者的特有情感,也展示了宋词那种凝炼的语言艺术。

宋词中的爱情美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宋词也不例外,而且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在全宋词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宋词中有描写与情人相会的,如欧阳修《生查子》中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描写长相思的,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还有描写新婚生活的甜蜜的,如无名氏《贺新郎》中的:“同共入、蓬莱仙岛。鸾凤铿铿风缥缈。算一双、两好真奇妙。天上有,世间少。”也有悼念妻子的。如贺铸《半死桐》中的“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小结

作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一种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宋词丰富而真实。宋代历史、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经过宋词的表达,得到多角度的再现。而宋词的美,则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艺术成就,宋词的美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况,也代表着一种音乐成就,更代表着宋代词人的一种态度。

谢邀:

开篇明义,宋词被誉为“一代文学”,宋词是我国古代汉语的优秀代表,宋词也是中国文学长河中一朵惊艳的浪花,宋词中豪放、悲壮、温婉、缠绵的艺术表现,都展示了汉语凝练的语言艺术。

宋词与中国文学史上每一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一样,都是汉语的巅峰代表。作为“一代文学”的宋词,可以说是宋代文学的代表,因为宋代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词人,他们谱写出的一首首优秀的词作,宋词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明珠。

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其次,我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每一个时期都有每一个时期的不同文学形式,宋词只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宋代繁荣兴盛起来的。

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词,本身是一种有娱乐性质的音乐文学。五代词人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说的“举纤忏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词人创作出歌词之后,歌女付诸于丝竹管弦,爱词的韵律歌唱,而且这时期的歌词大多具有娱乐性质,能为文人士大夫的酒筵歌席增添某种其乐融融的气氛。

到了宋代,词风为之一变,词人创作的视角和题材不断开阔,创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所以,一阕阕、一曲曲词作如同文学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惊艳着世人的目光。宋词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宋词的音乐美

宋词的本质是音乐文学,脱离了音乐,宋词的美也就无从谈起,宋词讲究文字的协律,是配合词调歌唱的,所以宋词具有音韵谐美的特性:高亢悠扬的水调曲,清越嘹亮的水龙吟,响遏行云的高调念奴娇,音韵流畅的贺新郎,清美协婉的沁园春,哀怨惆怅的雨霖铃,音节谐婉的暗香、疏影。

所以,词人在填词时,会根据创作内容选择不同的词调,这就能给人以不同的音乐美感。宋代词人不仅善于择声情,也很注重歌词的文字声律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和谐协调,以达到声情并茂的音乐效果。

宋词中像这样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可以说不胜枚举,如著名词人柳永,他的既有文字美又兼具音乐美的词作也是很多。词在宋代不光流行于民间,而且在士大夫阶层中非常流行,甚至宋朝官方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最高规格的国家音乐机构大晟府,专门掌管音律,任命精通音律的音乐家制定大乐令,还有专门从事协律、按协声律、制撰文字、运谱音乐家。

宋词的伤感美与柔婉美

宋词的整体基调是比较感伤柔婉的,感伤是宋词的基调。在两万多首宋词中,给人最清晰、最突出的印象是:充满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宋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大多是各种各样的伤心人伤心事。伤心洒泪的词作也比比皆是:但他们的伤感,各有不同,有的是相思离别,思乡怀人的感伤,有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感伤,有怀才不遇、漂泊零落的感伤。

就宋词的整体而言,其风格是偏于婉约的,柔婉是宋词的主体风格。在词史上早就有宋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说法。宋词的情调是以柔婉为主的。宋词中直接加以具体刻画的人物重于女性,她们的形象轻柔妩媚,柔婉细腻,是无可争议的柔婉。

宋词描绘的自然景物,大多是与水相关的:江水、湖水、溪水、池水,春雨秋雨,水中的荷花,汀上的禽鸟,岸边的杨柳等等。宋词中的水景多是平和幽静、富于柔婉之美的。一些花草,如娇杨垂柳,微风细雨,轻烟薄雾,斜阳淡月等,在宋词里也是俯拾皆是。

宋词的画面美

宋词除过独具特色的音乐美之外,还有词的境界带来的唯美动人的画面感。词是感性的文学作品,总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的画面。当你入了情境,便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完整的画面,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深意。宋词的画面唯美感,不光表现在形体上,还表现在色彩上,比如宋代著名词人陈与义的这首《虞美人》: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陈与义的荷花词具有如诗如画般的美妙意境,词意跌宕起伏,行文意境清旷,寓情于景,耐人寻味,尤其是词人对梦里水乡乌镇的期待之情真实感人、沁人心脾,词作的画面之美跃然纸上。在宋词中,与陈与义的《虞美人》一样具有画面感的词作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的。

宋词中的爱情美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宋词也不例外,而且宋词中描写爱情的词作在全宋词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宋词中有描写与情人相会的,有描写新婚生活的甜蜜的,也有描写异地相恋的,有描写长相思的,也有悼念妻子的。

如贺铸的《青玉案》,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因为词意的唯美,历来被人们赞誉有加;再如苏轼的《江城子》,词人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读来深婉感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208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