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第1张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理智与情感》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1

当我轻轻翻开手中的《理智与情感》,心神便缓缓沉浸与一行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文字中并为之摇曳。书的作者是十八世纪末英国伟大的女性作家简·奥斯汀。如同简一贯的文学风格,作者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视角,精巧微妙的故事构思,以及其作为女性而特有的细腻睿智的文笔生动地向咱们展示了十八世纪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各色人群与他们的情感及日常生活场景。静静品读字里行间,书中的语句或许并不是那么华丽,甚至是朴实得有几分琐碎,但却清新隽永,似清风拂过心头,表面琐碎的叙述读来颇耐人寻味,更像是作者本人将文中的资料如儿时睡床前的故事一般向你娓娓道来,恍然间,其中的深刻情感已了然于心。

故事的情节围绕着埃莉诺与玛丽安姐妹俩的择偶活动而展开。文中不乏个性鲜明的代表人物:感情丰富,热情单纯的少女玛丽安;自私无情,道德沦丧的青年威洛比;品格高尚,真诚稳重的布兰登上校;虚伪势力的小人物约翰?达什伍德夫妇女主人公善良周到,成熟理智的埃莉洛。各色人物轮番上场为咱们上演了发生在十八世纪盛行着以情感、人权同金钱、地位做交易的丑恶时尚,当时的英国一个在追求爱的过程中也曾痛苦挣扎,但终在对自我灵魂、道德的理智、忠诚与对爱人、亲友的情感职责的指引下寻找到真爱的浪漫故事。

轻轻合上书本,无论是书中对于自由恋爱、人权平等的反抗呐喊,还是作品的睿智文笔对于真、善、美的歌颂及对假、丑、恶的鞭挞,都引发着我内心的欢呼喝彩。然而,更有一种思想深深触动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促使着我不断地思考、探寻,那便是恋爱的精神——理智与情感间的平衡。在感情中,尤其对于热恋中的双方而言,“理智”与“情感”看似矛盾却都是恋爱过程中的必需。若要经营好感情不能没有“情感”的投入,而这“情感”也应受到“理智”的制约,绝非仅凭一颗热恋中的心盲目地横冲直撞。一如书中的玛丽安,理智不足而情感有余。热恋中的激情蒙蔽了她的双眼,使她再也不能理智地看待一切,因此受到了感情骗子威洛比的欺骗,为此后的一系列不幸和痛苦埋下了导火线。作者在书中虽对珍重感情的人报以赞扬,然而对他们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时加以讽刺。

其良苦用心正在于告诫人们即使是应对着看似世上最热烈的情感也切勿闭上理智之眼,用心把握理智与情感间的平衡体味恋爱的精神。在文中最喜爱的当数埃莉洛,情感之余不忘理智,理智之中不乏情感。感情来临了,就勇敢的理解,不躲闪,不计较得失,这便是爱得起,是忠于自我情感的态度。在感情悄然而逝时亦能毅然地转身,再见面仍能以礼相待,从容应对,这是放得下,是跟随理智的选取。终究埃莉洛怀着这种“恋爱的精神”收获了感情失而复得的莫大愉悦。在“恋爱精神”支撑下的感情必定是恒远的,无须担心若有一天,当激情褪去留下的只有一具写满厌倦的冰冷空壳。这样的感情亦如同舒婷笔下那“橡树式的感情”——“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我;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我务必是你近旁的一棵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咱们都相互致意。

咱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咱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感情”这样的感情亲密有间,彼此信赖依靠,却又有着独立的人格与灵魂,不仅仅充满着真诚的情感,也闪耀着理性的光辉。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令人心醉的感情中仍持续心智的清明,这不仅仅是忠于自我的价值与性命,也是忠于感情本身。古往今来,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作为恋爱的的重要精神融汇于感情才散发出感人至深的动人光辉。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2

简·奥斯汀以反讽刺的手法写了她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但写作技巧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人物个性描述的都非常真实细腻,让人由衷地感叹简·奥斯汀对人性的洞察。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揭露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一种风俗,重门第而不顾儿女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如同书名展现的那样,整个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

玛丽安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约翰·达什伍德夫妇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威洛比是感情上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实际上却冷漠无情,自私透顶。简·奥斯汀在故事里对珍重感情的人物加以赞扬,尽管对哪些人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时加以讽刺;然而对缺少感情仅有理智或是在感情上虚伪的人,却表现出极度鄙视的态度。简·奥斯汀最赞赏的是埃莉诺,因为她即重感情又有理智。这里也阐述了简·奥斯汀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即不能没有感情,也不能过于理智。故事的女主角均追求与男士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选择伴侣的自由。这在当时的英国,应该是一种叛逆的行为。

理智与情感好比一把双刃剑,坚持理智,可能会伤了情感,照顾情感,可能又失去理智。能很理智地处理情感,能在情感的一定范围内保持理智,当然最好,这是运用这把双刃剑的最好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面临着取舍时,你是理智多于情感呢?还是情感多于理智?或是像威洛比先生哪样,表面上很有情感内心却很自私自利。所以,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驾御自己的理智与情感,而不是被它所奴役。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3

读完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确切的说应该说改写版本的。但却足以让我对本书的总体故事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这是一本充满趣味的关于爱情的小说,而戏剧性的结局,更让人浮想联翩。

故事的主人公,无论是充满理智和自制的埃莉诺,还是感情丰富而活泼可爱的玛丽安娜,在爱情的征程中,都经历了很多,而最终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的爱情和婚姻。而围绕主人公身边的各色人物,都性格鲜明,而又多多少少掺杂着让人不悦但却真实的人性的弱点,他们所扮演的各种婚姻角色,加之最后看似大圆满的结局,为我们解开了世间婚恋的面纱的一角。

爱情和婚姻,在现实的天平上并不是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和谐共处。婚姻的背上,驼伏着各种不同的砝码,而爱情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爱情、财产、地位、前途……而它们的差异,也许就在于各自在婚姻的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戏份不同罢了。当爱情占据主导地位时,这样的婚姻似乎近乎童话中的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偶然的意外之喜会让这份幸福和甜蜜更加长久和稳固,从而成为世人美好爱情理想的寄托和典范,就像埃莉诺和爱德华这一对儿!

而其他砝码扮演主角时,人们也会以世俗和现实的眼光,以存在即合理的理论给予一定的理解,甚至会施舍一丝同情。而这样的局面也往往应验了那句老话:“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可以说是婚姻场上的共赢,只是相对于郎才女貌、阳春白雪般的共赢来说,这样的“共赢”显得下里巴人了点儿罢了,但也够不上卑劣坏名。而这样的搭配却是更为现实而普遍的,所以能够得到普通人的理解和默许,否则,很多人无疑是在搬起石头砸了别人又砸了自己的脚,正如故事中的威洛比与格蕾**,威洛比觊觎格蕾**的财产,而格蕾**则着迷于威洛比的俊美。当然这是在一般层面上的“乌龟看上了绿豆”,而更高层次上的是性格、脾性的臭味相投。之所以用“臭味相投”这个词儿,当然是指人性的弱点和瑕疵的相合,就像约翰·达什伍德和范尼·达什伍德这对夫妇,同样的吝啬、势利和自私自利,只不过前者含蓄而不外露,后者则色厉内荏、露骨于形色而又自以为是、沾沾自喜。

所以,夫人毫不掩饰的自私自利的提议,都会马上得到夫君的高度而坚定的赞同,真是“妇唱夫随”的“模范夫妻”。但这样的婚姻却并不缺乏感情,虽然感情扮演着次要的配角,像仆人一样调试着鸡尾酒,但偶尔给紧张的婚姻加入一点激情和暧昧的气息。但如果婚姻使得双方的目的都是得以满足,双方的心情和身体都得到舒适的安抚,在百无聊赖中履行一下婚姻中爱情的使命和义务,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爱情可以在婚姻中慢慢培养。”虽然它产生于中国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绑架式婚姻,虽然它与现代科学研究的关于爱情力比多递减规律结论有些相悖(或许这两者谈论的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东西,但我相信一定有交集的部分),但世间许多自由恋爱的果实和共同培植这个果实的双方,都义无反顾地践行这这句古老的箴言。从中,我们不得不惊讶的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人们的爱情和婚姻为外力绑架时,所有人都一致的做着顽强不屈的抗争,而当人们重获爱情和婚姻的自由选择时,大多数人突然陷入迷茫,不知爱的归路。在混沌迷茫的“游龙戏凤”一番之后,又心甘情愿地扑到名利的绳索上,自我束缚。

如果有人说:“我所经历的每一段感情,都是真心的,都曾经以为怀里拥抱着的这段感情就是生命中唯一,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天长地久、地老天荒、海誓山盟、海枯石烂的爱情,可是……”我相信,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可是”,就像他话语中的转折一样,我可以用一个世俗之人的思维给予理解,但是绝不会对这样的爱情高歌颂扬一番。并且,我想说的是,请不要弃离爱的天堂太远,否则,婚姻也培养不了爱情,最后收获的很可能是罪恶的苦果。

也许爱情与婚姻的完美结合或者两者的相背离的苟合,都是世间情爱故事的极少比例的极端事故,即使万能的辩证法也不会承认两个极端的合法性,所以大多数情形下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情形。一旦步入婚姻的围城,就必须想方设法为巩固和捍卫共同的城池而添石加料,而要完成这项工程,则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即所谓的经营爱情和婚姻。除非爱情和婚姻并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耍流氓。

经营婚姻,保卫爱情,是每一对恋人未曾尝试却不得不去计划,每一对夫妻已经面对却要真诚探索的永恒话题。世间所有的婚姻教案都会若隐若现的向你表明:婚姻需要激情和情感,更需要理智和智慧。前者是润滑剂,后者是稳定剂。爱情可以是二人独享的,而大多数婚姻却远远超出二人世界的范畴(这里用一个三段论式的推理予以证明:爱情至少是两个人事情,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爱情或者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正因为婚姻的特殊性和现实性,所以才需要更多的理智和智慧。这种理智和智慧,就是在生活的磨合中,在时空的维度里,尽量将爱情拉长、拓宽,将最初的激情和热烈转化为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扶持和托付,将曾经擦肩而过的美丽邂逅沉积成血浓于水的永恒亲情。爱情谋划了两人的相遇、相识、相爱,而婚姻则真正将这份缘与情凝结为永恒的相亲相爱。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本性中可爱的孪生姐妹。在婚恋中,无论你的性格中更多的拥有哪一方面,无论是在热恋中,还是婚姻中,理智和情感都将永远陪伴你左右。似乎在现实生活中,情感总处于弱势,因为生活教会人们理智的抑制自己的情感,但也许这是一种误解,生活的真正目的是期望达到二者的平衡,或者适度发挥。而我们需要修炼的正是要学会以恰当的理智和情感应对相应的生活场景。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4

这天最后把《理智与情感》看完了,怎样说呢,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有点失落。就像一个人一向在追赶某样东西,而突然之间那件东西又不见了,此时的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再来说说这部小说,它将感情,亲情,友情,人心丢弃在那个社会的大背景下。虽然是喜剧的结局,却也给了人不少的`压力。小说围绕埃莉诺与玛丽安两姐妹各自的“三角”感情展开,埃莉诺爱慕爱德华,却受到嫂子的阻挠,认为他的弟弟要娶一个有财产的贵族**,在听到爱德华与地位甚至不及埃莉诺的露西订婚时,气的晕倒。这就是那个社会,人的价值就是用金钱衡量,感情什么也不是。约翰夫人,明显就是一个理智有余,感情不足的典型代表。而约翰先生,更是亲情寡淡,答应亡父照顾寡母和两个妹妹,最后却为了省下金钱,将他们赶出去。张口闭口就是“钱”。

爱德华明明已经与露西订婚,却又与埃莉诺暧昧,在之后给埃莉诺带来极大痛苦。而露西却又是一个狡诈的女生,在听到埃莉诺爱慕爱德华的消息时,故意与她交好,又装作对她的信任,告诉其与爱德华订婚的事实,这无疑是在埃莉诺的伤口上撒盐。露西打着友情的幌子,在埃莉诺的面前极度炫耀。而同时她也将自我的无知,势力,巧言令色展露无遗。埃莉诺固然是一个理智凌驾于感情之上的的人,她将自我的情绪控制的很好,没让家里担心,但是自我无疑是痛苦的。因此说太过理智的女孩子是很难让人心爱的,正因她令人心疼。

相反,妹妹玛丽安,一个对感情充满着浪漫的幻想,认为人生如果没有一场浪漫的感情是不圆满的。在她与威洛比的感情中,她把自我所有的感情都给了他,在得知自我被抛弃后,她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中,整日避开人群,躲在角落里。对于一个浪漫的女孩来说,现实无疑能使她快速成长,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她心中的象牙塔。威洛比这个人一向游手好闲,大手挥霍,最后迫于破产的压力,娶了一个有财产的姑娘。他也只但是是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内心却是空乏的。

故事里的所有人的人生,都是自我选取的,而他们的价值观却是在这个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中渐渐构成的,咱们是该谴责他们的无情与虚伪还是该同情他们呢?理智与情感,到底该如何选取的?

英国学者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杯具。”单就这部小说而言,它无疑是切合主题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却是无法苟同的。如果生活只能靠理智的约束,缺乏一时冲动的激情,那么生活会失去很多乐趣。人的性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三毛也说过,“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个拾破烂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场是世界上最抚媚的花园。正因这种职业,不但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能够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愉悦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能够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这样洒脱的人生与心态,是一个理智在先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理智与情感》读后感5

《理智与情感》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独特的个性,然而就读者接触最多和作者想要着重表现的,那就要数达什伍德家的两姐妹了。

埃丽诺,是达什伍德家的大女儿,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富于理智的姑娘。从故事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她比她的母亲和妹妹更加有头脑与理智。埃丽诺办事缜密,思考周全,谈吐智慧。不论是对他所爱慕的爱德华还是厌恶的露西,在众人面前,她都能以礼相待。而且,不论是埃丽诺好奇,喜爱或是厌恶的话题,大家共同讨论时,她总能持续必须的冷静与思考的头脑,既不显示出异常的过分的关注,也不让大家感到自我是个扫兴的主角。任何事,埃丽诺总是拿捏得那么有分寸,那么适宜。

此外,埃丽诺还是个善良的姑娘,善于从他人身上发现优点,善于替他人着想。对于詹宁斯太太,虽然她的行为充分说明了她缺乏大脑,但埃丽诺却总在自我的兄弟姐妹与妹妹面前谈起她的热心,慷慨与正义。并且为了詹宁斯太太在伦敦自我家中的时光能舒适的度过,而不受玛丽安的嘲讽与冷漠,也为了玛丽安不做出过火的事儿而使自身受到伤害,即使自我并不心甘情愿,还是同意理解邀请,陪妹妹一道前往。以上的一切都显示了埃丽诺理智的头脑,但并非说明她是一个缺乏感性的人。

相反,埃丽诺同她妹妹一样,拥有一颗富于情感的心,只但是她更善于控制这种情感。她对爱德华的倾心,无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状况都从未改变过。她没有因爱德华的不善言谈,行为呆板忧郁以及众人对他的指责而遗弃他,她看中他的正直,诚实,稳重,宽容的人品,为他在家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表示不平,为他不幸的第一次订婚表示同情。并且无时无刻不在为爱德华着想,为能使他的境况有所好转而发奋。甚至在听说了爱德华早已订婚的消息后,埃丽诺依然钟情于他。得知这消息后即使她极力掩饰,还是不难看出这个消息对她的巨大打击。可见,她对爱德华的感情是强烈的,忠实的,实际的以及是一成不变的。这证明了埃丽诺不仅仅理智,同样有颗富于情感的心。并有一个清晰而理智的头脑来时刻提醒她去制约一些无谓的感情冲动。理智,善良,机智是她特有的魅力。

同理智思维发达的埃丽诺相比,她的妹妹玛丽安则要显得感性许多。拿中国名着《红楼梦》中的两个女主角与之相比,若把埃丽诺比作八面玲珑的薛宝钗,那么玛丽安当之无愧的要数林黛玉型了。聪明伶俐,却又过于多情善感。看到秋日的落叶与萧瑟,玛丽安会觉得有种悲伤萦绕心头,正如当初葬花的黛玉一般。玛丽安对待感情总抱着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总想嫁个“人品出众,风度迷人”的如意郎君,对待感情总追求来的轰轰烈烈,浪漫传奇。对感情的表露也是十分的直白明显,以致于多次被詹宁斯太太拿来取笑。与埃莉诺不一样,玛丽安在社交上同她的感情观十分相似,对待自我钟爱的人热情十分,关怀备至,对待不钟爱的连最起码的以礼相待也难以做到,总是冷潮加热讽,给予一副冷漠的面孔。

这种情感或许是当时那个时代最推崇的情感观,但简借助玛丽安充分说明了这种情感观的不妥。玛丽安最后被威洛比抛弃,在他们所引以自豪的情感观的支配下限入痛苦的深渊,无法自拔,差一点丢掉性命,也给兄弟姐妹和家人带来了不可摆脱的痛苦。这就是过于感性的弊端。但抛开玛丽安“感情有余,理智不足”的缺点,她也是个十分优秀的姑娘,玛丽安聪明机智,有正义感,对于自私狡诈的势力之徒的攻击,总是立即给与不客气的还击。她酷爱读书,头脑充实有思想,不一样于缺乏常识的平凡之辈。玛丽安十分爱自我的母亲和姐妹,无论是感性过头的她,还是之后受到教训,最终变得理智的她,都不愿让自我的兄弟姐妹,尤其是亲人正因她而感到痛苦和不安。并且,在变得理智后,尽力去弥补自我因过于感性而带来的损伤。像故事里说的“一但玛丽安意识到自我做错了,他会用一切行动来弥补自我的过错。”他的确是个好姑娘,不是吗?

说完了故事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再来谈一位同样生着俏丽面容,拥有理智头脑的姑娘把,她就是露西。斯蒂尔,詹宁斯太太的亲戚,爱德华的第一个订婚对象。这位**既不一样于玛丽安,有丰富的情感,也不一样于埃莉诺,有理智善良的心。她在感情上可谓是一贫如洗,“理智”上也只能仅仅被称作富有。她是个冷漠自私的人。行事上机关算尽,貌似很有理智,很有情感,实际上满脑子歪门邪道,虚情假意。她财产不多,为了生活的富裕,先与爱德华订婚,当爱德华正因她被剥夺了财产继承权之后,又将其抛弃,转而嫁给爱德华的弟弟。在这同时,还总是对埃丽诺进行恶意中伤,以满足自我的妒忌心理,表面上还装得无比可怜无辜。好在埃丽诺每次都能给予不卑不亢的还击,让露西无法得逞,看时真是大快人心。露西善于拍马奉承,为此赢得了许多人的欢心,被视为掌上明珠。但要问她究竟钟爱谁,爱慕谁,我想出了金钱也别无他人了。

透过这三个人,想必作者已经把自我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了。人要有丰富的情感,但不能感情用事。必要的时候应受到理智的制约。简认为谨慎行事和内心冲动应持续平衡。她对金钱能够买到高雅生活的观点表示尊重,但对简来说更重要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这部作品是围绕着理智与情感而展开的,实际上也是为绕着持续自我的完整与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一主题而延伸的,重在说明人固然是一个情感个体,但也需要融入社会。做一个具体的社会人,既有自我独特的情感与个性,又有必要的理智加以制约,使其能与社会融洽,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愉悦。

这是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在理智战胜情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愉悦……

1小说的影响

《理智与情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小说,它的出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资料得知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头十年,菲尔丁等大师开拓的英国现实主义传统几乎完全中断,英国小说被淹没在一派家浪漫主义的感伤泪水之中,几十年间没有产生任何重要作品。而18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无疑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

2关于作者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她于1775年12月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共有兄弟姐妹八人。父亲是一名学识渊博的牧师,担任了数年的教区长。母亲出生于比较富有的家庭,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虽然简·奥斯汀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优越的教庭教育和环境,无疑给她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她从十三四岁便开始写东西,具有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各种原因,简·奥斯汀及家人曾几次改变住址。这些经历无疑给她的写作创作了条件,也为之后几部经典小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关于书名

这本小说最初名为《埃莉诺与玛丽安》,数年后才改为以第三人称叙述的长篇小说《理智与情感》。从小说的书名不难察觉这部小说主角是埃莉诺和玛丽安,小说是围绕她们姐妹俩的感情线缓缓展开的。小说中出现了多个人物,个性鲜明,引人深思。其中埃莉诺和玛丽安面对感情的表现也形成了鲜明对比,理智是用来形容埃莉诺的,而情感无疑说的是玛丽安。

4故事梗概

事情源于达什伍德家族,位于萨塞克斯郡的诺兰庄园,因为已故庄园主是个单身汉,所以遗产给了亡故妹妹的儿子亨利·达什伍德。亨利同前妻生了一个儿子约翰,同现任妻子生了三个女儿,即埃莉诺,玛丽安及玛格丽特。亨利亡故后,便涉及到财产分配。虽然亨利让约翰好好照顾三个妹妹,但在约翰妻子范妮的劝说下,约翰把本来打算给妹妹的财产抛之脑后。居住在诺兰庄园的这段期间,埃莉诺结识了范尼的弟弟爱德华·费拉斯并互生情愫,妹妹还经常打趣他们。

后来因为无法忍受范妮的冷嘲热讽,又在达什伍德太太的一个亲戚的介绍下,他们搬到了位于德文郡的巴顿乡舍。条件虽不如诺兰庄园,但他们过得很开心。也是在这里玛丽安结识了威尔逊,他英俊潇洒且浪漫。很快他们两便坠入了爱河,并且不懂节制,高调。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很多人怀疑他们已私定终身,步入婚姻是迟早的事情。机缘巧合,他们两姐妹到邻居家做客,无意间认识了单身的布兰登上校,三十五岁左右。布兰登对玛丽安一见钟情,大家有目共睹。但对于布兰登上校对自己的迷恋,玛丽安却快言快语,和姐姐表达了对布兰登上校的厌恶,并表示自己绝不会看上他。这期间,爱德华也短暂地拜访过他们,但却显得心事重重。

不久之后,威洛比便匆忙地向他们告别,去了伦敦。很快,布兰登上校也慌忙地离开了。威洛比离开的这段期间,玛丽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她们一如既往地去邻居家做客,接连认识了邻居的朋友詹宁斯太太及她的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帕尔默太太还邀请他们姐妹两到她位于伦敦的克利夫兰庄园做客,但她们婉拒了。

不久之后,玛丽安和埃莉诺也结识了斯蒂尔姐妹两。虽然不太喜欢她们,但出于礼貌和善意,埃莉诺常听露西向她分享心事。也因此,她得知自己的心上人爱德华四年前便与露西私定终身,而且他们互相通信。对此,她感到怀疑加震惊,但他努力克制自己动荡的心,保持平静。之后詹宁斯太太邀请埃莉诺和玛丽安到自己位于伦敦波特曼广场附近的住所做客,埃莉诺本想拒绝,但妹妹急切想知道威洛比的事情,所以便欣然答应了。后面包括斯蒂尔**姐妹两也去了伦敦。

到达伦敦后,玛丽安迫不及待地给威洛比写信,但却音讯全无。对此,她焦灼不安,无心他事。这段期间威洛比来过一次,但他们碰巧外出。为此玛丽安遗憾不已,以后便不再外出以免错过威洛比。后再舞会上巧遇威威洛比,她欣喜若狂,但威尔逊却对他冷漠淡然。她百思不得其解,闷闷不乐。不久之后,玛丽安便收到了威洛比的信以及自己的发丝及之前写给她的书信,得知他即将和富家女成婚的消息。她痛苦不堪,将自己封闭于卧室,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只想赶紧回家。

在这段期间,布兰登上校时不时地前来看望他们姐妹两,关心备至。在聊天中埃莉诺得知布兰登上校是一个负责任却专一的人,他与初恋心心相惜,但因为家人的阻挠,将初恋嫁给了自己的哥哥。他悲痛不已,离开了一段时间。待回来时,发现初恋过着悲苦的生活,待产女之后,便去世了。布兰登上校受初恋之托,收养了这个孩子。谁料这个孩子同她母亲有着一样悲惨的命运。偶遇威洛比,生下一女,却惨遭抛弃,这也是他之前急忙回伦敦的原因。

这期间约翰曾邀请埃莉诺姐妹去他们那里暂住一段时间,但遭到范妮的说服,最终邀请了斯蒂尔姐妹二人。对此,露西欣喜不已并将这份欣喜和埃莉诺分享了。因为露西自身的条件,她觉得会遭到爱德华家人的反对。但这件事之后,她认为她与爱德华成婚的信心便足了些。住在那里时,露西姐妹无意间将露西与爱德华私定终身的事告诉了范妮。范妮一气之下,将斯蒂尔姐妹赶出了他们的住处。

另一边爱德华也拒绝了家人给她安排的和富家女的婚事,决定遵循之前与露西的约定。此事激怒了爱德华的母亲,她狠心的将给爱德华的财产给了他游手好闲但却深受母亲爱戴的弟弟罗伯特,并将他逐出了家门。埃莉诺虽然伤心,但面对爱德华的做法,她却对他表示同情及赞赏。而爱德华的这一举动也赢得了好多人的赞赏,而布兰登上校便是其中之一。

布兰登上校决定将空出来牧师的职位赠予爱德华,以缓解一下爱德华的燃眉之急。对此,埃莉诺对上校感激不尽。因为上校与爱德华尚未熟悉,所以此事便落到了埃莉诺的肩上,由他将此事转告爱德华。埃莉诺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欣然接受了。碰巧爱德华来访,她便借机将此事告知。爱德华感激不尽,尴尬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面对爱德华与露西的婚事,埃莉诺表示了衷心的祝福。

在此,爱德华对此类事情的处理方式无疑与威洛比形成了鲜明对比。之后埃莉诺也接到了她曾写给母亲的回信,不久之后,她们便要回家。面对姐姐的遭遇,玛丽安心痛不已,表示自己忽视了姐姐的感受,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了,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反思。很快他们开始启程,应詹宁斯太太的请求,他们先绕道去了位于伦敦的克利夫兰庄园,帕尔默太太的家。不幸的是,在那里玛丽安病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埃莉诺细心照料妹妹。最终布兰登上校前去接达什伍德夫人,好在这段时间玛丽安病情好转。

而此时威洛比突如其来,表明了之后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对玛丽安态度转变的前因后果。埃莉诺起初很是抗拒,但看到他对妹妹的担忧,便决定接受他的诉说。说完之后,埃莉诺对他的厌恶少了几分而且生出了同情。想着威尔逊即将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度过一生,这或许就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威尔逊希望埃莉诺能将这些告诉玛丽安以减轻玛丽安对自己的憎恨,求得宽恕,埃莉诺同意了他的请求,然后他便匆匆离开了。

不久之后,布兰登上校和母亲就来了。听到玛丽安病情好转的消息,大家如释重负。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对布兰登上校也有了一个好印象。再加上她了解的情况生出了撮合玛丽安和上校的想法。随着玛丽安病情的日渐好转,他们很快回到了自己的家。一切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玛丽安和埃莉诺都有着各自的心事。

机缘巧合,埃莉诺仆人偶遇爱德华和露西,猜测他们已经结婚,并将此事告诉了埃莉诺。埃莉诺当头一棒,觉得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但她克制住内心的动荡,尽力表现平静。对此母亲和玛丽安表现出了应有的愤怒。不久之后,爱德华前来拜访,场面有些尴尬,但大家还是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后面交谈中才得知爱德华与露西并未结婚,而露西嫁给了自己的弟弟罗伯特。听到这个消息,大家先是一震,但都表示很开心。

很快爱德华向埃莉诺表明了心意,终于开心的走到了一起,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久之后,布兰登上校也来到了埃莉诺家,对埃莉诺和爱德华表示了中心的祝福。除此之外,也传来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随着玛丽安心情见好,埃莉诺也将威尔逊的部分话语转告给了玛丽安。倾听之后,玛丽安心中的疑问也解开了,慢慢地也放下了她与威洛比的那段感情。

很快他们随姐姐埃莉诺去了爱德华任职的牧师寓所,这里离布兰登上校的住处很近。为此,他们也欣赏了布兰登上校的住所,埃莉诺忙着筹备自己的婚房,大家其乐融融。另一边,在埃莉诺的劝说下,爱德华和母亲的关系也得到了缓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家人和朋友的撮合下,玛丽安和上校最终也终成眷属,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到此,小说也到了尾声。面对这样的结局,书中人其乐融融,读者也为此兴高采烈。

5一点点小感言

实际上这是第二次读这本小说了,最吸引自己的莫过于刚翻开书页的那句英文句子:It is not what we say or feel that makes us what we are It is what we do or fail to do对应的中文翻译是成就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所言所感,而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或未成之事。

小说中无论是埃莉诺还是玛丽安面对感情的态度,表现及处理方式都值得我们深思。另外一方面威洛比和爱德华面对出现的问题及自己的感情的处理方式及态度也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除此之外,小说中的布兰登上校也是个不容忽视的角色。

“这部《理智与情感》已经盖上了李安典型的内敛导演风格不可磨灭的印章虽然这个埃莉诺比人们期待的要老一些,但艾玛·汤普森还是成功发掘出了这个角色感人的脆弱性,而在《罪孽天使》有过如此抢眼表现的凯特·温丝莱特,也完美在捕捉到了玛丽安理想化的浪漫受到背叛时的困惑。”——迈克尔·德怀尔(Michael Dwyer),《爱尔兰时报评》

《理智与情感》这部**在李安所有的**作品中或许算不上是最出彩,但却最坦诚地道出了他心中永远的主题: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在这部**中,李安最善于表达拿捏的人物当然是隐忍的姐姐埃莉诺。镜头中她在静静聆听露西跟她述说与爱德华的甜蜜往事时她眼中悄悄的闪过一丝哀怨,与爱德华在伦敦重逢时保持的陌生的礼貌,这样的隐忍压抑,正是李安东方式的思维最善于表达和捕捉的情感。李安用他东方人的保守含蓄,诠释了英国古典文化的优雅矜持。而片子的末尾,内心情感丰富但同时又理智清醒的艾琳诺最终收获了理想的爱情,是简奥斯汀对于理智与情感如何平衡所给出的答案。而对于李安,这个课题永不会结束。在他之前与之后的作品中,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并且每一次都迸发出了迷人的魅力。(林韵涛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496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