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同是什么概念

心理学认同是什么概念,第1张

一、“认同”从社会心理学讲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自我认同,是个人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工作状态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亦即追求自我统一性及连续性的感觉。

二是社会认同,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亦即个体身为一个群体成员这方面的自我观念。每个人将他的社会世界区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社会类别,社会身份涉及个人将自己或他人定位为某一社会类别的体系。个人用来定义本身社会身份的总合就是社会认同。随着个体发展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一生可能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认同型式:在个人方面,如自我认同、性别角色认同;在群体部分,如阶级认同、文化认同等,所以族群认同是个体可能发展的众多认同之一。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看,认同多是指对父母行为的认同,从而按其行为模式成长。

二、接受、认可朋友的行为方式是社会心理学概念中的认同;而其模仿同伴的行为属于“自动归顺”或者说“顺应”

第六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态度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①态度的三个成分是相互依赖、协调一致的。②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③态度与实际行为只有在某种情况下才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评价的单纯性,如你对一个人了解多少,你在评价的时候都是十分简单的: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态度形成的条件:①态度是在满足个人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②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外界环境。③态度是经验作用的结果。

 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

 内化:是态度形成中最重要的阶段。

 态度的形成是学习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其具体过程是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个人因素,包括知识、需要和个性。(2)人际因素。家庭、同伴和社会群体都在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作用。

 纽科姆1935年做了一项有关女大学生态度的研究。

 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学习论的基本假设是:态度与其它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

 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联想、强化、模仿;因此,有关态度形成的研究主要受学习论支配。

 诱因论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对利益或损失的衡量过程,并在衡量的基础上选择方案。诱因论的具体形式有:认知反应论和预期价值论。

 认知反应的主要假设是:人们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他对信息产生认知反应,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预期价值论强调人们的主观效用,而这种效用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每种结果的价值和采取这种立场时对各个结果的预期。

 关于态度的理论主要有:学习论、诱因论和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论又包含:平衡理论、认知-情感一致性理论、失调理论、归因理论。平衡理论:海德1958年提出的的平衡理论的假设主要有两个①强调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趋向平衡的压力”,这一观点源于格式塔的“完形原则”。②不平衡结构趋向于转变成平衡结构,这个假设是平衡理论的核心。

 失调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为认知失调理论,失调理论最早由费斯汀格1957年提出。

 认知失调理论的重点在于讨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两种来源:决策及从事违反态度的行为。

 归因理论由贝姆(1965,1972)提出,他指出:人们并不是通过检查或反省自己的内部来了解自己的态度,而是从自己的行为及对当时情境的知觉推论出自己的态度。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

 态度改变既存在着可能性,也存在着必要性。

 霍夫兰德提出一个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西尔斯对这和模型进行了简化与补充,整个说服模型由4部分组成:外部刺激、目标对象、作用过程及结果。

 伊格列等人(1972)得出了差距与态度改变量之间关系的结论:在某一限度内,态度改变随着差距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这一限度后,如果差距继续啬,态度的改变反而减少。

 贾尼斯对信息唤起的恐惧感研究结果认为:被唤起的恐惧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恐惧越高所产生的态度改变愈大,超过某一限度后,由于唤起的恐惧太强烈反而会引起防卫作用,因此所产生的态度改变反而变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倒U形曲线关系。

 第四节 态度与行为

 论述: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及减少失调的方法。

 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并成为以后许多理论的基础。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因此不需要改变态度与行为。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通常有4种:(1)改变认知。如果两个认知相互矛盾,我们可以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它与另一个相一致。(2)增加新的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由增加更多的协调认知来减少。(3)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必须根据其重要性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4)改变行为。认知失调也可通过改变行为来减少,但一般情况下,行为比态度更难改变。

 决策后失调 当决策后失调与购买行为相联系时,又称为购买后失调。

 怎样减小像这种购买后失调呢?人们在决事常倾各于增加对所选事物的喜爱程度,而减少对没选择事物的喜爱;人们认为被自己选中的方案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没有被选择的方案更缺乏吸引力。

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到行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情感认同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促使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推广实际上是一个认同过程,由理论认同到实践认同再到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过程,实践认同是反馈教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认同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社会成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传播者,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尤其是情感认同极具现实意义。

内化于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作为意识的一种基本形式,情感是主体本身的客观心理活动,是人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其内在机制由内在感触、情境评价与反应选择构成。情感认同体现为主体本身情感上的心理应激响应能力,建立合理行动的前提便是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属于道德层面的教育,而道德行为的发生则取决于道德认知和情感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规范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与社会创造功能。情感是品德形成的动力,情感认同是一种肯定、满意的态度,道德情感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认同。二是情感认同会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促进作用。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方面存在可实现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满足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体现的是人民生活幸福以及国家伟大复兴的物质保障,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民主”则体现了社会成员的精神渴望。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它的包容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是其吸引力所在。

外化于行:强化群体积极情感体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强化群体的积极情感体验需要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

优化情感认同环境。积极健康的情感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与道德修养,提升社会成员的价值自觉与思想意识。情感认同在价值思想转变为价值自觉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异性与复杂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经济建设。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体变现为排斥外在观念的拒绝认同、被动接受的表层认同、随波逐流的盲目认同以及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接受的迟滞认同。因此,需要根据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特点,结合社会成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帮助社会成员解决自身问题,使社会成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榜样具有功能性价值,优秀的事迹与人物展现了道德的美好,能够激发社会成员对美好情感体验的向往。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引导,将价值引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榜样具有示范性价值,能够在精神上感染其他社会成员,能够在思想上引起共鸣,从而增强情感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民众文化素质,需要优化大众媒体环境与文化环境,充分调动情感认同载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社会成员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仪式可以带来情感共鸣,是某种社会关系与秩序的体现,而实践活动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创新实践形式与内容,通过主观感知的增强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激发,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其次,要以归属感承载情感认同,通过增强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将体验式教育融入文化建设,以亲切感凝聚情感认同,拓宽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途径。最后,要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教育、管理、服务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机统一。

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首先,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公益广告、文学作品、宣传画等触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敬畏感,激发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其次,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合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等载体的作用,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认同环境,帮助社会成员增强价值认同、提高思想认识。再次,要注重平衡各方需要,既关注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想群众所想,使物质利益驱动与情感激励相结合。

知行合一:强化情感认同,实现由“知”到“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的精神追求,而情感认同则是情感秩序与价值秩序的平衡点。情感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方面比理论灌输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重视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由认知认同向行为认同过渡的关键环节,强化情感认同能够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积极、正面的力量拓展到生活与工作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大众进行正确的选择,凝聚中国力量,维护国家稳定。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性,使社会成员形成自尊、自强的意识,将国家、社会以及他人联系起来,在个人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情感认同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实践认同为落脚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与感召力,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使社会大众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你好,我是熊猫君刘女士。

心理学里面的确有对自我认同的一些理论,在个人心理 健康 中,也很重视自我认同对人成长的意义。我从你的表达里看的出,你是一个对心理学有求知意愿的朋友。

这是值得肯定的。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一下自我认同的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我希望你能理解,这个词语是一个心理学的学术名词。一个学术名词的产生,是经过无数科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来的。

我们对一个词语的概念产生了好奇,那么严谨的做法,不是自己主观凭感觉去臆断其字面意思,而是要去理性的寻找答案。

“自我认同”是由美国心理学者埃里克森首先提出来的概念,也被称之为“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人的需要、 情感 、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一个人具有自我一致的 情感 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样人称为具备自我认同的人。

在更久远的过去,中国哲学家王阳明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即:知行合一。

拥有自我认同的人,有如下具体特征:

要理解自我认同的概念,把其融入自我心理学建设中,就要理解,自我认同的“反义词”。

这样我们才能在自我 探索 的中,规避自我混乱的消极影响。让自己成为更 健康 更快乐的人。

自我认同也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反面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混乱亦称“同一性扩散”。

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指:人寻求自我同一性过程中出现的同一性失败的一种现象。

一个人如果存在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则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自我同一性混乱是我们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心理矛盾。

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的人,如果不能及时认清自我,积极进行自我建设,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社交障碍等……

我们从出生到逐渐独立,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现过程。

没有人打从娘胎里就能够学会自我认同的。

也就是说,自我认同建立,从无到有,有一个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作为教育者抚养者能够清晰地知道自我认同建立的关键期,我们就能帮助下一代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我认同”概念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

我们总说“年少无知”“少年懵懂”,其实就是在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带着迷茫带着问题不断的成熟的过程。

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缺乏了对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培养,那么就会影响孩子在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事业发展、生活态度。

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在这个阶段对青少年的培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在青少年期的遗憾已经铸成,我们也不要因此而自暴自弃,而是要更加努力的建设自己。

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根据你的问题,小刘给出几个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我们在建立自我认同的时候,要警惕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所以,我们更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试问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又怎么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了解自己需要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你需要对自己充满耐心。

我建议你抽出一点时间,和自己进行一场坦诚的对话,你可以用纸笔进行书写。当年心无旁骛的和自己面对面的时候。

你所有的优势与短板就可以冷静的整理出来了。写下你的优点,写下你的缺点。回溯你整个成长的过程,和自己的对话会帮助你更好的进行自我的认知的建设。

当你能够理性的面对你自己的好与坏的时候,你才能完整的接纳你自己。

这是实现自我认同的基础。

缺乏自我认同感的人,往往会沉浸在对过去的各种遗憾之中,后悔自己过往的失败,不停的埋怨自己。

殊不知越是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越是容易画地为牢。

当生活的机遇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由于自己对自己深深的无力感和怀疑,又会错过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机会。

所以,学会放下,你才能重新开始。

给自己建立完整的生活目标。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从零开始一点点的积累自己的能力,不要被懒惰打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明明自己碌碌无为,却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人是 社会 属性的人。

我们自我的形成往往也离不开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所以,塑造自我认同绝对不能闭门造车。你只有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你才能够从他人的反馈中更好的了解自己。

自我认同缺乏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社交障碍,往往对于人际交往过度敏感,害怕他人对自己有负面评价。

所以,我建议你多倾听他人对你的评价反馈,多个别人沟通交流。不要盲从也不要封闭自己,去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培养一些自己的生活爱好。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而有意义。

不要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用包容而诚挚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候产生“我是谁”这样的困惑,我们会在心灵的迷宫里兜圈子,但亲爱的朋友,请你万万不要放弃希望,因为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成长中的一个考验,当你走出这段荆棘之路的时候。

你便真的长大了。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而信心和自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人通过形成自我认同知道自己是谁,在 社会 上应占什么地位。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青年时期所遇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简单说自我认同就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个体通过向内用力,通过内在参照系统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们由此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个体是依据个体的经验所反思性的理解的自我。“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但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

首先,关于“自我认同”与身体的关系。他认为自我当然是由肉体体现的。身体是一种客体,它是被自我意识赋予或注定要发生 健康 和快乐的源泉,但同时它也是疾病与紧张的温床。自我是感受对身体的轮廓和特性的觉知,是对世界的创造性 探索 的真正的起源,因为自我是自我价值的承担者。身体不仅是一种“实体”,而且是一种行动系统,也就是说,它被体验为应对外在情境和事件的实践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

其次,自我认同与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之间的关系。耻 辱感是行动者的 动机系统的消极面。尊严感和自豪感则对自我认同的叙事完整性和价值充满信心。这是因为,自豪感根植于 社会 联结,它持续地受到他人的反应的冲击,而耻辱感源自于对自己身体在旁观者的注视下的与自豪感的紧张关系的情境。耻辱感渊于无法实现建构自我理想的期望,而负罪感是一种只要超我的约束受到违背时就会引发的焦虑。显然无论是耻辱感还是负罪感的存在都是与自我预设理想自我密切相关的。

所以要要建立自我认同要做到下面几点:

首先,自我可以看成是个体负责实施的反思性投射。自我的反思性投射是个体的反身 意识作用的结果;没有自我的反身意识,自我就没有意义与价值。例如,这样自我不是完全空洞的东西,个体存在着自我塑造的效率过程和心理需要,并且它们为自我的重组提供参数。因此,一方面,个体的变化依从他!她参与的重构的努力;另一方面,个体并非为了仅仅了解自身,他!她服从于更为广泛、更为进步的目标,即建构与重构连贯的认同感。

第二,自我形塑着从过去到可预期的未来的成长轨道。个体依据(组织化的)对未来的预期而“筛选”其过去的生活经验,并沿用着过去的经验。自我的轨道具有连贯性,它源于自我对生命周期的种种阶段认知

第三,自我的反思是持续性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个体会在每时刻,或至少在有规则的时间间隔内,不断地依据正在发生的事件而要求实现自我质问。作为有意识询问的问题系列的开始,个体习惯问“我如何利用这一保护的时刻”?这是现代性的“反思 历史 性”,它是自我观察的实践化艺术:如,我正在做什么?我正在感受什么?

第四,自我认同作为一种连贯性发生的现象,它被设定为一种叙事,为了使这种叙事变成鲜明的记述,也为了维持完整的自我感,日记、自传的写作与阅读成了处于现代 社会 生活中的个体寻求与建立自我认同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成长中的自我,需要在名人或成功的人士那里找到自我的影子,并召唤自己去进行创造性的投入。

第五,自我实现蕴含着对时间的控制。与“时间保持对话”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因为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它是 使生命趋于圆满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对未来可能的生活轨迹的预期。或者说,它表现一个体如何把握其生命进程的自我设问的过程。这是因为,时间乃是自我意识生成的起点,人的生命必须在时间中展开,人的 生命意识就是在时间中体验而升华出来的。人的自我发展、人的各种需要总是在时间中不断生成的,人的成长须经分离时期(肉身我从母体中分离出来而走向独立)、镜子时期(透过别人像镜子般地观照自己)、性别时期(确立做人或人生的 游戏 规则)、理想我的不断生成时期,这些自我成长的扩展都是在时间中推进的。因此之故,大凡能自我实现的人又大多是“对时间控制”和“与时间保持对话”的人。这正是自我实现的现实,因为时间总是使生命趋向于圆满的基本条件。因此,有自我实现感的人不应浪费那属于自己的美好光阴,也只有于此,面向未来尽可能地通过时间控制和积极互动的主动过程而秩序化,在此基础上,自我叙事的整体性得以建立。

第六,自我的反思性也拓展到了身体,身体也成为了行动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被动的客体。因为对身体的体验是把自我连贯成整体的手段,只有获得这种手段才有可能说:这是我生命的地方

第七,自我实现可以理解为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平衡。由于自我实现乃是机遇和风险的平衡,所以在这种平衡的两端,一端是抓住机遇,另一端是回避风险。现实中,无数个个体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对你如何曲折和充满磨难,只要你想使自己的命运有好转,你必须超脱你的常规,结识新人, 探索 新观念,尝试陌生的路径。在某种意义上讲,自我成长所包含的风险,就是进入未知领域和未知地。可见,正是风险与自我挑战提升了自我的价值,行为使你的自我实现价值理想更进一步。

第八,自我实现的道德线索就是可信性,它的基础就是“对自己的诚信”。能够可信地行动不仅仅是依据尽可能有效和完善的自我知识的行动;它也意味着使真实的自我脱离虚假自我的困扰。因为对自己真实就意味着去发现自己,就有助于去主动地建构自我

第九,由于生命可看成是一系列的“过渡”。那么协调这些不断“过渡”之间的转变,对付这些不断“过渡”过程中所蕴涵着希望的风险,以求得个人危机所敞开的新机遇。面向生命的一系列的“过渡”,个体应适时地进入自我实现的反思性动员的轨道之中,并且依据这种轨道才得以跨越

第十,自我发展的线路是内在参照性的:唯一显著关联的线索就是生命轨道自身。作为可信的自我的成就的个人完整性,来源于在自我发展的叙事内对生活经验的整理。这是一种个人信仰体系的创建,它为个人把“第一忠诚给予自身”提供了手段。从个体建构与重构其生活史的方式来看,关键的参照点“来自内部”。

自我认同可以简单的解释为在认知了自己的相貌、体型,性格、爱好、追求、行为、缺点等等特征的情况下能够欣然接受自己,不因某些缺陷而抱怨自己。对生活热爱追求,能够独立自主的在 社会 实现自我价值,肯定自我成就。

自我认同一般要到成年以后或者独立步入 社会 时才会有较明显的显现。

在未成年或独立步入 社会 之前,自我一般都是在学习中或者父母的帮助保护中生活。没有过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坎坷。同时忙于对 社会 各种信息接收与分享、运用,少有人会静下心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认同自己。

一但到了要独立面对生活、 社会 的时候,自我就会产生恐惧,迷茫,空虚,焦虑。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好自己。自己有什么专长,应该去从事什么职业,去往何地,寻找什么样工作。而这一切的特征都需要自我一边带着惶恐步入 社会 ,一边学习修正自己的认知。

自我的认同必须建立在自我对人生、道德、价值判定基础上实现。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学历知识,经历爱好都有所不同,造就性格的千姿百样。对追求的生活也有所不同。

运用自己从学校、 社会 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自己长处缺点,了解自己需求爱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各种评价。改正自己习惯、缺点。无法改正的就选择接受面对。多肯定自身决策、判断。勇于参加各种活动,尝试新工作,新事物,不怕失败、丢脸 人无完人,无论是自我的阴暗面,还是阳光面都应坦然面对。

例如去商场买丅恤,有圆口型T恤与v字型的T恤。在试穿的时候,朋友或导购建议你穿v型T恤比较合适。而你个人觉得圆形的更适合你。而且选择购买了圆形T恤,遵从了自己的意愿。这种现象就是一种自我认同。

再例如身为男人的你身高只有一米六三,同事、女友都嫌弃你矮。但是你通过对 社会 人群的观察比较。并不觉得自己很矮,也没有因为别人说你矮而产生自卑感。反而觉得这具身体很 健康 ,很有活力。这种心理现象就是一种对自己身体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肉体与精神相结合后,产生的各种需求变化,生理现象的认定与排除,满足与丢弃。不断的改正接受,提升自我。

自我认同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甚至终身的事情。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和 社会 环境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自我所需应对的人或事也在不断的变化。自我会不断地怀疑自己,也会不断的肯定自己。不断调整应对的事物的方法。

总之自我认同,就是不管在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生活坎坷。都能够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面对问题。

人生漫长,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否定自己。

我是百无忌论,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有所收获。

自我认同其实就是自我价值的不断塑造。而自我价值也是一个人自信心的基础,当你认为自己特别适合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自然就会有自信心。题主问到如何建立自我认同,换句话说,这就是变成了如何建立自信心。厄在我看来自信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就是在某件事情某个方面里的自信心,这其实是人在成年以后,他可以意识和觉察到的,还有一个就是根本的自信心,或者说自我存在价值感。生活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始终他不愿自己独立承担做决策的后果,在人群中他总是让自己蜷缩在最不起眼的那个角落,那么这样的人,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自信心其实来自于他的童年时候就没有构建好。

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 社会 的承认与赞许。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从而表现出的那种自然而然地自信态度。

建立自我认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第一:肯定自己。在自己选择做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及时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在心里面认同自己的表现。

第二:不要羞愧。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表现容易产生羞愧心理,其实没有必要产生羞愧心理,无论对于人还是对于物,都不要有羞愧心理表现。

第三:强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一番成就,相信自己能够成就一番伟业,相信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是最棒的,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定非常棒。

第四:多与人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的内心与人产生互动,从而容易接纳他人,让自己在他人的眼光中寻找到自己的本心。

以上为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我认同:自我确认,对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觉得合理,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如何建立:让今天比昨天更好

埃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 社会 角色的混乱(即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少年的重要发展任务。

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在 探索 并尝试去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认同感。会对“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这个人怎么样、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形成辩证统一的认识。是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将主体我和客体我达到统一的过程。

正确看待自己并接纳自己,如果你连自己都无法认同,那我们就没办法去认同他人,就会产生对他人的评判,那我们永远无法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

自我认同就是对自已本身的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才能正确处理相关的问题!

怎样才算是心,要知到心,古有一云:小小一只船,能装一包烟,两包落下水,一包做本钱。谁与做得到,万事自然消。

情感价值和情绪价值是与情感和情绪相关的概念,它们在心理学和人际关系领域有一定的使用。

情感价值(Emotional Value)指的是情感在个体或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积极性。它强调情感的影响和意义,包括情感的深度、质量和与他人的联系。情感价值涉及到情感的真实性、情感的表达和接受,以及情感对个体自我认同和亲密关系的影响。

情绪价值(Emotional Value)指的是情绪对于个体的重要性和效用。它强调情绪在个体自身心理状态和功能方面的作用。情绪价值涉及到情绪的正负性、强度和对个体认知、行为以及生理反应的影响。

这两个概念都强调情感和情绪对于个体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侧重点略有不同。情感价值更关注情感的意义和人际关系中的情感交流,而情绪价值更关注情绪对个体自身的作用和影响。两者共同强调了情感和情绪在个体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对于心理健康和人际互动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520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