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二十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将形成影响你一生的价值观。而在这样关键的年龄读到关键的书,对成长而言,无疑是最为有益的。推荐书小编精挑细选了10本经典成长小说,相信这些书会让你一生受益无穷。
1、《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J D 塞林格
内容简介|
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推荐理由|
这世上有许多名篇巨著,在文学史上有伟大的地位。但也有些小书,给我们提供永久的心灵慰藉。每一个少年,在年轻的时候都应该读一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 苗炜
2、《少年维特的烦恼》
作者:歌德
内容简介|
一代德国文豪歌德以自己的初恋经力为原型,倾情缔造了一座恢弘而细腻、震撼而朴实的情感城俸,深刻地表达了一代青年内心的爱与恨、梦想与现实的痛苦挣扎。
推荐理由|
歌德可以代表整个德国文学,这倒并不是因为在某些方面没有比他更高明的作家,而是他是唯一能把全部德意志精神的特点汇聚于一身的人。——哲学家 别林斯基
3、《柑橘与柠檬啊》
作者:麦克·莫波格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孩子如何在困境和希望中长大的故事,而我们——经过了无数欢乐、哀愁、恩怨、挫折、沮丧、寂寞、谎言、猜疑的大人们,也在这里,看到始终存在于自己内心的——那个儿童。
推荐理由|
一本以轻盈朴素的态度来打动人心的书。有关爱,温暖,困境,和坚强。涓涓细流中的大气磅礴。——资深书虫 Keko
4、《布鲁克林有棵树》
作者:贝蒂·史密斯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
推荐理由|
如果错过了《布鲁克林有棵树》,你将失去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这是一个深刻理解童年与家庭关系的动人故事。 ——《纽约时报》
5、《安琪拉的灰烬》
作者: 弗兰克·迈考特
内容简介|
以幽默生动的笔法描述了一个贫民窟孩子成长与奋斗的感人经历。面对贫穷、挫折、苦难,作者迈考特则选择以乐观进取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美国青年一代心目中自强奋斗的偶像。
推荐理由|
一座关于人类不朽精神的纪念碑,一段震撼人心的童年故事。——《迈阿密先驱报》
6、《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狄更斯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
推荐理由|
我少年读的第一部成长小说就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到今天,我依然认为这是狄更斯最好的作品……狄更斯最宝贵的意义在于,他不仅直面了现实,用非凡的洞察力描绘了疼痛,同时他仍然相信爱,相信善良,相信最纯朴的对未来的乐观。——作家 铁凝
7、《奇风岁月》
作者:罗伯特·麦卡蒙
内容简介|
一根绿色的羽毛,带着主人公一路追查凶手,探索神秘的奇风世界,探索生命的真相,探索人性中交织的善良与邪恶,探索生与死的意义。
推荐理由|
有个学生亲口告诉我:“这本书让我开始了解了什么是人生。”没想到一本文学作品竟会让学生迷恋到这种程度,一读再读,百看不厌,真是闻所未闻。这本书让很多痛恨读书的学生变成嗜书如命的书虫。这真是全天下老师毕生的梦想。——马克·凯利 美国休斯敦中学教师
8、《风之影》
作者:卡洛斯·鲁依斯·萨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因追索书中潜藏的灵魂而展开的传奇旅程。在巴塞罗那的光与影中,人性、爱欲、仇恨重重交叠,飘荡如风中的幻影。
推荐理由|
《风之影》是一部醒目、耀眼、声势惊人的作品,弦外之音里另有弦外之音,读起来真的很过瘾!有了这么一本精彩的小说,谁还需要看电视?——作者 斯蒂芬·金
9、《猜火车》
作者:欧文·威尔士
内容简介|
四个一起长大的狐朋狗友,在经历了好友死亡、患艾滋、以及失恋、家人去世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决定联手干一票大买卖,用分赃的钱去满足各自的欲望,没想到最被信赖的朋友瑞顿,为了摆脱这种糜烂的生活,在最后时刻选择了背叛……
推荐理由|
激烈又生猛的趣味,别因为你看过了**,就错过了阅读这本书。《猜火车》非常值得一读,不仅因为很少有作家尝试涉猎独特的英国年轻人文化,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作家能像本书这样,对此领域探讨得如此深刻。——《纽约时报》
10、《芒果街上的小屋》
作者: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内容简介|
生活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区芒果街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来就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和对美的感觉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围的世界,用诗一样美丽稚嫩的语言讲述成长、讲述沧桑、讲述生命的美好与不易,讲述年轻的热望和梦想。
推荐理由|
这本书所记录的,是从女孩蜕变为女人的过程,是少女时代的最后的一段光阴。它像熟透的芒果一般,饱满多汁,任何轻微的碰撞都会留下印迹。——作家 张悦然
恋爱也需要学习的,看书可以增长这方面技巧。
从我个人经历来讲,这类书籍最好是要读一读的。恋爱或者说情感这件事情,很少有人会去给你传授什么经验或者告诉你应该是什么怎么做,就只有看书学习,理论加实践。
下面给大家推荐五部恋爱方面的籍,去活学活用啊~~~
1、《恋爱心法》
作者: 杨冰阳
内容介绍
男友总是吃醋你和男闺密,却又不肯和他的红颜知己保持距离一直说爱你,却迟迟不肯主动走入婚姻虽然嘴上对你好,对你花钱却不那么大方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问题,其实都是亲子不确定性、生殖利益、伴侣价值……。
你从小就被教导要像男人一样奋斗,为什么在恋爱中却不受欢迎男人事业有成就一定不缺女人,为什么女性职场精英却往往事业和爱情难两全为什么有些女人能柔情温暖,有些却怨气满满搞清楚女性性别优势的运作规律和生效机制,你就能从根源上理解这些问题。
为什么看得越紧的男人越容易出轨为什么你越怕伴侣会家暴、出轨和欺骗,他往往就越容易这样做为什么你的每一任男友,都会做同样的你无法接受的事情这是寓言还是诅咒当你了解了"自我实现的预期"心理机制,这一切问题将不再困扰你……
推荐原因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有代表性的,读一读,然后提醒自己。这很公平,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在25岁之前看这本书应该应该会少走些弯路。
读后感悟
丰富自己的生活,学着信任对方;给予对方关注和爱护,让对方有更多安全感挑剔的人都在投入前就打算做更多投入,挑剔的特质是单偶的长久的、细水长流、伴随着婚姻承诺和对后代进行抚养的爱,俗称负责任,长择互惠利他赖以生存的基础牢固,而自私即使一时成功了,后面很大概率被淘汰。保持亲子确定性,就是利用“一报还一报”获得想要的;不是不想娶你,是等你降价大甩卖。逼婚的最好方式,就是马上离开他!
2、《让我做你的心灵捕手》
作者: 黄之盈
内容介绍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匮乏感,或来自于父母的教育方式,或来自于家庭其他方面的局限性。长大以后,这些匮乏感会变成我们潜意识里的声音,让我们不够自信,不够有安全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只会不断责备自己“不够优秀、 不够坚强、不够争气”,但其实错并不在你。
时间虽然会让你淡忘,但不会帮你痊愈。在这本书中,黄之盈心理师化身心灵捕手,仿若一位最亲切的老友,又像智慧的导师,给你27次情景重现,全面还原你被情绪加工过的成长记忆,轻轻拂去你心灵上的尘埃,给你破碎重生的契机和勇气。因为困扰你的不是那些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和记忆。
推荐原因
我们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孩子,在与孩子内心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表现出心理上的问题,也许我们曾经被温柔的对待过,可以最真实的表现自己。
书中有很多案例,其中有一个与我自己的家庭非常相似。我和我的父母以及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相处得很好。通过这本书,我对自己和父母有了新的认识,知道如何找朋友,如何恋爱。
读后感悟
书中的故事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很多父母还是霸王式教育,嘶吼式教写作业,很容易被激怒,总是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撒完气还后悔,有的父母甚至痛哭流涕的给孩子道歉,即使这样孩子还是胆战心惊,越来越懦弱,可见不良的做法对孩子影响之大。
有些父母总是以为自己做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真的是这样吗?为人父母们是否曾自我反省过:都教会了孩子什么?你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他(她)的父母、知心朋友、玩伴还是老师
3、《写给没有男朋友的你》
作者: [日] 岩月谦司
内容介绍
全书用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和直白、具体的解决办法,从单身现状、爱情本身、恋爱基本要点、爱与性、完善自我性格、寻爱策略等角度出发,为广大渴望恋爱的女性们出谋划策,直击单身真相,赢得完美爱情。作者独创的三天恋爱日记法,以及新颖的图表形式,充满趣味的版式设计都将提升本书的实用价值和阅读时的心情愉悦指数。
本书以"剩女"为核心对象,通过众多实例分析了当下"剩女"们爱情不美满的现状,深入研究她们一直交不到男朋友的诸多原因,抛弃长篇大论的道理,对症下药,以具体的解决方法为"剩女"们治疗各自的"爱情病"。告诉她们应该如何面对情感生活,寻觅自己的另一半,并最终走向美满的爱情和婚姻。
推荐原因
《写给没有男朋友的你》就像一个关心你的老朋友。它了解你所有的需求和困惑,告诉你所有你已经发现和尚未发现的秘密。它会告诉你各种问题的原因,并耐心地为改变现状提出建议。
读后感悟
能够给予支持。“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关键在于肯定和支持男人。”
能够享受自己的生活。“要想获得一场完美的恋爱,首先要做的是使自己具备享受完美的前提条件。
4、《男人那点小心思》
作者: 佟茗茗
内容介绍
本书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世上的女人无不梦想拥有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男人那点小心思》站在女性的角度,对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之路上出现的众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结合男性心理,提出了男性对女性的诸多要求,在对男女不同诉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幸福女人的秘诀: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男人,像爱自己一样爱男人。书中阐述的关于女人获得事业成功、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方法和技巧,对所有的女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推荐原因
爱上一个人是命运,离开一个人是命运。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数不清的匆匆来去,也许你们之间会有难忘的故事,但有幸陪伴你一生的人,一定是那些来得既不太早也不太迟的人。一段爱情走到尽头,勉强也不会得到幸福,放手也不如潇洒,勇敢地去寻找下一段幸福。
读后感悟
喜欢看美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重要的不管什么样貌之下的那颗心。有内涵的女生,即使不是美的惊艳,却也能自信满满,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我可以享受男朋友送上车站的照顾,可以把自己不太吃他却觉得津津有味的猪蹄交给他,也可以在偶尔为了工作考试焦躁不安对他倾诉,但是独立自主也很重要。离开他的日子,虽然也有思念,但我还是能过好属于自己的生活。闲暇时光,给阳台上种的花花草草浇水,读一本好书,和好友三三两两逛街购物,亦或是摊开字帖,练习颜真卿,让墨香伴随自己沉淀。
5、《依恋与亲密关系》
作者: [加] 苏·约翰逊
内容介绍
一旦恋爱中的两个人步入平淡期,互不理解,甚到争吵冷战便不期而到。事实上,此时伴侣之间的爱恋依旧是主旋律,只是熟悉的两个人,期待对方更多的理解,才造成了关系的紧张。
在本书中,作者呈现了伴侣互动中经常会出现的种种恶性循环,并给出如何走出这种不良互动泥淖的良方。不断实践,便可以让爱情保鲜,让婚姻美满。原来我们不必煞费苦心地提升争辩技巧,也不需分析童年创伤,更不必为创造浪漫而大费周折;我们需要的是认清我们与伴侣之间的情感依恋部分,能够敞开心扉,懂得互相理解与回应。作者将伴侣需要做的事情归纳为辨识魔鬼式对话、寻找伤痛之处等七种对话方式。
推荐原因
从来没有哪本书告诉过我,成人的爱是一种附属品,成人的争吵都是为了终极的内在安全感。如果我早点读这本书,我的婚姻会更幸福。
读后感悟
当我们感觉失去情感联结时,到底是选择要求与批评,还是退缩与封闭,其中部分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但绝大部分则取决于过去和现在我们从某些重要的依恋关系中习得的经验。此外,由于我们会从每一段新关系中学到不同的经验,所以我们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会固定不变。我们可能在某一段关系中是爱挑剔的那个人,而在另一段关系中却变成退缩的一方。
小结
以上是我推荐给少男少女的恋爱方面的书箱五部,书很有意思,可以避免一些小错误,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但是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是术的范围。用的太多,可能会使目的失去意义。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在诗、文、词诸方面都有杰出成就,又兼精书法、绘画。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诗想象力丰富,清新活泼,富有情趣,开诗一代新风。他的散文,生动自然,有创造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清新劲健,风格豪放,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然而,苏轼让后代文人普遍热爱,受到他们景仰的主要原因还有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苏轼那样,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主要用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那么,作为一代名家的苏轼,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他深刻的儒家思想。一生的仕途生涯是其实现经世济民思想的重要过程。 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 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独生子砥励名节。当苏轼21 岁离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时候的苏轼,是怀着大用于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在此以后的仕途生涯,恰恰是他实现儒家经世济民的理想的重要过程。宋仁宗嘉祐二年()他22 岁中进士,26 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士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而且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为此,在王安石新法之初他上书反对,结果被谪至密州。密州之迁是他在仕途上的第一次挫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苏轼是如何对待的呢?我们可以从他在当时写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略窥一斑。 (一)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是他被谪贬的第一站,对此意外的失落,苏轼并没有颓废不振,相反,他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力求在生活寻找情趣,但就连出猎这一件小事,苏轼也并没有忘记报效国家,还依然把着眼点落在“射天狼”上。从百姓的“倾城随太守”我们不难看出苏轼在当地是卓有威望的。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为有所作为。他在上任时勤于政事,尽力为地方上多做实事。他曾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官,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他还捐助修桥二座。这正是儒家经世济民思想在他身上闪光的表现。 其次,坎坷的任途生涯又令苏轼的思想充满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自22 岁进士以来,苏轼一直在宦海中沉浮。神宗熙宁年间新法实施,苏轼虽然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反对,自请外任,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处地方官。后因作诗被指为“谤讪”朝廷,在湖州被捕入狱。又于元丰三年(公元 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年间,保守派执政,又因反对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绍圣初年,上台,被远贬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儋州(今海南岛),与黎族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后遇赦北归,病死在常州。可以说苏轼的一生受到两次严重的,第一次是在45 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 59 岁时被贬往惠州,62 岁贬至儋州,到 65 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这虽然是其对事业的自嘲,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坎坷的仕途生涯。这样木 水调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比较突出地体现出了苏轼当时的心情,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以来对佛老思想的濡染使他难以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作出选择,是继续汲汲于仕途还是激流勇退。既向往“琼楼玉宇”的纯洁又嫌其寒冷,既憎恶现实社会的恶浊又留恋人世的温暖,在词里我们可以感知这一层深切的矛盾,激流勇退是好事,如“琼楼玉宇”般,但却是“高处不胜寒”。只能以月下起舞为胜境,千里婵娟为祝愿。从少年时就饱受濡染的儒学入世思想站了上风,不可能放弃长久以来的理想,于是倾向了“人间”,选择了仕途,只是在这当中又加强了自身的修养,即在个人生活中以佛老思想为主,采取一种宠辱不惊,名利身外的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对当前情状的无奈,也是一种劝慰。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一笔荡开,又用状似浅淡无意的祝福对未来作了规划。上阙中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下阙是理智与情感的交战,理智又战胜了情感。这也正是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的在苏轼内心猛烈的交锋。 第三浸染释、道的思想又令苏轼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 并非苏轼对苦难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也不是逆来顺受,他是在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这跟他读书的过程有莫大关系。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轼不仅对儒、道、佛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曾说“庄子盖助孔子者”,庄子对孔学的态度是“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他又认为“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三者原有矛盾,但在几次大起大落的仕宦经历中,苏轼却最终以“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宋代释智圆说:“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典也。”“故吾修身以儒,治心以释。”(《闲居篇 中庸子传上》)在宋代三教合一日益思想界一般潮流的情势下,对此濡染甚深的苏轼将其大大地具体化了:任职期间,以儒家思想为主;贬居时期,以佛老思想为主。他将这两件思想武器,随着生活遭遇的不同而交替使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尽心》)变得旨趣相通。“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命运的变幻。他不止一次地浩叹“人生如梦”(《念奴娇 赤壁怀古》)、“笑劳生一梦”(《醉蓬莱》)、“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地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伴随着仕途上的起起落落,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这一哲学就是“外儒内道”,他的内心痛苦,只在幽深的自我反省之中,只在对佛老思想的日益追寻中,只在对人生的善意自嘲中,而他的外在,却是极为恭谨,极为合乎儒家理念的。这不仅影响着他在各种境遇中的状况,也从另一方面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外儒内道”,苏轼不是第一个。如陶渊明,如王维,如白居易,几乎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有这一特点。但是在这些人里,苏轼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因为他的这种思想已经达到三者溶而为一的境地,不论是在做人还是做官,或是做文上,都已经形成自己独一的风格,在文学作品中则造成一种笔力纵横、挥洒自如的气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作于黄州任上,表面上是谈古事,其实是借此抒发自己一腔感慨。贬官黄州,是苏轼人生中又一次重大变故。但这时的他,可以说对人生哲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定,并且影响着他的人生态度了。虽然心中一腔忧愤,却能够坦然面对,不再拘泥,于是才有了这气象豪迈、词气旷达的《念奴娇》。既写出了三国古战场的雄奇壮丽,又生动勾画了周瑜的形象,令人感受到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里不再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只是一种历尽沧桑后对现实的平静回顾,而这种沧桑豁达的美,就是儒道佛三家思想交融后的人生哲学的最佳体现。 第四。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是其人生观的最终表现形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也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写“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的心态,语极沉痛。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至潮州,柳宗元贬至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之二)及贬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 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衷疲颓唐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是苏轼从儋州遇赦北归时所作,诗中流露出战胜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宠辱不惊的阔大胸怀,气势雄放。又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这首词中,比较有代表性地体现出作者由积极进取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追求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随意吐纳,自成高妙。明快动荡,已超然世俗之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