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感恩的古文名句大全
1、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感恩的名言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关于感恩的名言警句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6、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8、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9、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苏联谚语10、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11、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肖楚女12、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1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日本谚语14、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16、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日本谚语17、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中国谚语1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1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20、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1、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2、知恩图报,善莫大焉。23、借得大江千斛水,研为翰墨颂师恩。
24、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25、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27、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28、可怜天下父母心。29、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30、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3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3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3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34、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35、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鲁迅36、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37、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3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39、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40、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
41、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宝贵机遇。42、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
43、感恩,不是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闹的片刻答谢,而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44、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45、感恩,是结草衔环,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46、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
4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4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庐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5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5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5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53、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54、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
——莎士比亚55、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56、茄子花朵朵结果实,父母话句句是真话。
——日本5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5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59、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60、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61、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62、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
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63、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英国6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65、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狄更斯66、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67、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法)罗曼·罗兰68、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69、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70、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71、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惠特曼。
2 一句关于感恩的文言文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悠忽双鬓冷霜飘,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采纳哦
3 关于“感恩”的古诗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奉和仆射裴相公感恩言志 韩愈
文武功成后,居为百辟师。林园穷胜事,钟鼓乐清时。
摆落遗高论,雕镌出小诗。自然无不可,范蠡尔其谁。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皮日休
分明仙籍列清虚,自是还丹九转疏。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空惭季布千金诺,但负刘弘一纸书。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叙事感恩上狄右丞 郑谷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白楼陪写望,青眼感遭逢。
顾念梁间燕,深怜涧底松。岚光莲岳逼,酒味菊花浓。
寇难旋移国,漂离几听蛩。半生悲逆旅,二纪间门墉。
蜀雪随僧蹋,荆烟逐雁冲。凋零归两鬓,举止失前踪。
得事虽甘晚,陈诗未肯慵。迩来趋九仞,又伴赏三峰。
栖托情何限,吹嘘意数重。自兹俦侣内,无复叹龙钟。
行至严州寿昌县界得请许免入奏仍除外官感恩 陆游
晓传尺一到江村,拜起朝衣渍泪痕。
敢恨帝城如日远,喜闻天语似春温。
翰林惟奉还山诏,湘水空招去国魂。
圣主恩深何力报,时从天末望修门。 感遇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刘禹锡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遍看今日乘轩客,
多是昔年呈卷人。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4 关于感恩的古诗文140字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 ——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 徐熙《劝孝歌》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 ——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 —— 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 徐熙《劝孝歌》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 李白《行路难三首》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 李建勋《离阙下日感恩》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 李商隐《华清宫(天宝六载,改骊山。》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 魏徵《述怀(出关)》
望采纳,谢谢
5 关于感恩老师的文言文感恩老师的文言文没有古代,有现代的一篇。
千禧八年,辛酉之月。余有广大中文十又一学子叨扰六十七中,时近月余,有感于受师长育教之恩,是以为情造文,铭而致谢。
六十七中,肇于国立,锡名棠溪。临白云山之灵气,承三元里之英华。樱木掩路,桂树当庭。五十二载风雨,历经沧桑。七十二门子弟,遍布华夏。弦歌继响,薪火相传。
吾等自入贵校以来,累受众师长教育之恩,没齿难忘。忆往初,吾等皆初登台传道解惑,以生转为师者,居讲台之高,心惶惶然也。所幸众师长循循善诱,发蒙启蔽,苦心孤诣,鱼渔双授。于之修身,众师以身作则,行端表正,不言之教,桃下之蹊。于之日用,师更备极关怀,以便利于吾等。何以述众师教育之功?艟艨巨舰,非桨舵导引之助不能乘风破浪;北溟鲲鹏,非长风托举之力不能奋翼九天。
更欲备述余之垂教之恩,然恩长笔短,述之则挂一漏万。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六十七中之生,敏而好学,各擅所长,材称栋梁。一月之余,诸生与吾等朝夕相处,情之甚洽。巍巍云山,滔滔珠水,菁菁校园,莫不尽染余等之芳华。
嗟乎!时若白驹过隙,目之闭合间,吾等践习已至,杨柳依依,顿生不舍之情。今吾等怀感激涕零之心境,谨祝六十七中登高望远,又上一层楼。
知识延展:感恩老师的古诗市有哒~
苏轼怀念恩师欧阳修,读罢潸然而泪下,方觉人世间师生之情亦能超越古今天地。
苏轼醉翁操 · 琅然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唯有醉翁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篑过山前。曰有心哉!此弦。醉翁啸咏,声如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同巅,水有时而回渊,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曲在人间,试听徵外两三弦。
苏轼的《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在苏轼的恩师欧阳修去世十年之后,他第三次路过扬州,到为纪念欧阳修而修的平山堂去,看着欧阳修的手迹,唱着他填的《杨柳》《春风》,静静地,孤独地在茫茫世界,沉浮世事中怀念一个人。
6 关于感恩的古文名句有哪些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肖楚女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
——日本谚语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堂恩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 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萨克雷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7 有没有关于感恩的古文《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飞 得免诛戮,感恩无地,岂肯走乎!”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悠忽双鬓冷霜飘,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卅二年风雨浪浇,雨霁云消,心事如潮。
念慈母半世辛劳,跪乳羊羔,还报今朝。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汉〗刘安。
8 有感恩的古文吗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应该算吧,主要集中于感亲人之恩: 项脊轩志 归有光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积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
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
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四部备要》本《震川先生集》 项脊轩志 归有光译文 项脊轩就是旧日的那间南阁子。
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容得下一个人居住。这是间历经百年的老屋,泥浆渗漏,由小孔滴下,积聚的雨水,透过缝隙直往下淌。
我常想挪动一下桌子,但左看右看也没个可以安置的地方。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进阳光,一过中午,室内就昏暗了。
我略为修补,使它屋顶不漏,前面开了四扇窗,在庭院的四周筑起了围墙,用来挡住南射的阳光,借助阳光的反射,室内才透亮起来。又在庭院中栽种了兰花、桂花、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加了光彩。
书籍放满了书架,大声吟诵,晏安自得,有时则默然端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可庭院中显得特别寂静,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它也不飞走。
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投影,纷杂错落,随着风的吹拂,影子也在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然而我居住在这里,可喜的事多,可悲的事也多。
在这之前,庭院南北贯通,是个完整的院子。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庭院内外开了许多小门,隔墙垒得到处都是。
东家的狗冲着西家叫,来了客人得穿过厨房去吃饭,鸡都栖息在厅堂上。庭院中先是扎下篱笆,后又垒起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我家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间屋里住过。她是已经去世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奶娘,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
屋子西面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来过,老婆婆常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的地方。”她又说:“你姐姐在我的怀里,呱呱地哭着,娘听到哭声用手指敲敲房门说:‘女儿冷吗?是想吃东西吗?’我隔着门板应声回答”。
话还没说完,我就哭了,老婆婆也哭了。我从儿童时代起,一直在这项脊轩中读书。
有一天,祖母来看我,对我说:“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的人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像个女儿家呀!”等到离开的时候,用手关上房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一会儿,祖母拿着一块象笏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的,将来你用得上它。”回想起这些往事陈迹,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叫人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项脊轩的东面,以前做过厨房,人们到那里去,要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凭脚步声辨别出行人。
项脊轩共四次遭受火灾,却能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
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写完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她时常来到项脊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桌子学写。
9 感恩老师的古文千禧八年,辛酉之月。余有广大中文十又一学子叨扰六十七中,时近月余,有感于受师长育教之恩,是以为情造文,铭而致谢。
六十七中,肇于国立,锡名棠溪。临白云山之灵气,承三元里之英华。樱木掩路,桂树当庭。五十二载风雨,历经沧桑。七十二门子弟,遍布华夏。弦歌继响,薪火相传。
吾等自入贵校以来,累受众师长教育之恩,没齿难忘。忆往初,吾等皆初登台传道解惑,以生转为师者,居讲台之高,心惶惶然也。所幸众师长循循善诱,发蒙启蔽,苦心孤诣,鱼渔双授。于之修身,众师以身作则,行端表正,不言之教,桃下之蹊。于之日用,师更备极关怀,以便利于吾等。何以述众师教育之功?艟艨巨舰,非桨舵导引之助不能乘风破浪;北溟鲲鹏,非长风托举之力不能奋翼九天。
更欲备述余之垂教之恩,然恩长笔短,述之则挂一漏万。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六十七中之生,敏而好学,各擅所长,材称栋梁。一月之余,诸生与吾等朝夕相处,情之甚洽。巍巍云山,滔滔珠水,菁菁校园,莫不尽染余等之芳华。
嗟乎!时若白驹过隙,目之闭合间,吾等践习已至,杨柳依依,顿生不舍之情。今吾等怀感激涕零之心境,谨祝六十七中登高望远,又上一层楼。
10 关于感恩的古诗文一整首150字左右一世不忘有两恩,双亲先生大恩人。
父母迎我到凡界,滴滴血乳哺儿存。
婴幼体弱常患疾,风雨无阻害母身。
足下生风气喘吁,寻医问药大汗淋。
教子学步亦蹒跚,人高随矮鞠躬倾。
待到七岁穿牛鼻,先生启蒙开浑沌。
识字数数教文盲,讲台话出新乾坤。
顽童开窍鱼得水,红烛光照前程奔。
每逢征途多有思,知书达理难忘本。
如今双亲成考妣,师逝健者亦霜鬓。
吾终明白神龛意,天地君亲师海恩!
黎绍峰爱的是青萍。
他也是个悲剧人物,虽然他很可恨也很可悲。他对雪梅有喜欢是被雪梅感动的,只有雪梅对他不离不弃,爱得那么盲目和自私,所以有后来的苟合,主要是利用雪梅多一些。
《烽火佳人》是由安徽广播电视台、紫骏影视传媒集团出品的一部年代情感剧,由袁英明执导,舒畅、陈键锋、乔振宇、李智楠、吴谨言、石筱群、谭凯等联合主演。
该剧改编自瞬间倾城的小说《烟火阑珊》,主要讲述了一个清末的格格在经历家族落魄后,在坎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商场女强人的故事,该剧融合了家族对抗、复仇等因素。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上世纪20年代,出身没落皇族之家的新女性佟毓婉,因救命之恩寄情于勇士周霆琛,却被迫奉父母之命嫁给实业家杜瑞达之子杜允唐。佟毓婉埋下心中苦楚,在杜家复杂家境 中逆境求生,成为上海商界呼风唤雨的女大亨。
丈夫杜允唐看似纨绔不羁,实则城府很深,表现给世人看的都是假象,但却是毓婉生意上最佳搭档。周霆琛投身革命。霆琛少时伙伴黎绍峰以乞儿之身冒充黎家独子,后将妹妹黎雪梅献给军阀沈之沛,又投靠日本洋行,与杜氏实业争夺码头开发。
佟毓婉与恋人周霆琛,丈夫杜允唐,友人黎雪梅,仇人黎绍峰,孪生姐妹青萍、红羽之间产生了一系列情感纠葛。
-/烽火佳人
《陈情表》
一 虚词
1 以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因为)
(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
(3)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2 于
(1)急于星火(介词,比)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介词,对,向)
3 之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2)臣之进退(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4)四十有四(通“又”)
(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2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
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3 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察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2)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4 一词多义
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小矜名节(动词,自夸)
悯
夙遭闵凶(名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
悯臣弧弱(动词,悲痛,怜惜)
(3)薄
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
日薄西山(动词,靠近)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
(2)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2 变式句
(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3 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2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进退两难,处境十分狼狈。
3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4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5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
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6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7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项脊轩志》
一 虚词
1 以
(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可译为“来”)
(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4)以手阉门(介词,用)
2 而
(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
3 之
(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
(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
(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
二 实词
1 通假字
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
古今异义
(1)人至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2)吾妻来归
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还给
(3)墙往往而是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4)比去,以手阉门
古义:及、等到、并排的 今义:较量、紧靠
2 一词多义
得
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
得不焚(助动词,能,能够)
日
日过午已昏(动词,指时间超过)
不能得日(名词,阳光)
过
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看望)
人往,从轩前过(动词,经过)
归
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书
借书满架(名词,书,书籍)
或凭几学书(名词,字,文字)
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自,由)
从余问古事(介词,向)
自
余自束发(介词,从,由)
自语曰(代词,自己)
置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
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
当
以当南日(动词,挡住)
他日汝当用之(副词,理当,该当)
3 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的前面)
(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朝西)
(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
(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
(5)明月半墙(名词作动词,月儿明亮地照着)
(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
(7)垣墙周庭(形容词作动词,围绕着)
(8)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
(9)时至轩中(名词作状语,时常)
(10)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吃饭)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直接表示判断)
2 省略句
(1)(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去主语“余”)
(2)日过午(室内)已昏(省去主语“室内”)
(3)使(之)不上漏(省去动词宾语“之”)
(4)读书(于)轩中(省去介词“于”)
3 变式句
(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于此居,介宾后置)
(2)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稍异,介宾后置)
4被动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不焚”,即不被焚毁)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枝影摇动,煞是可爱。
2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译文: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动静)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3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成就功名)了。
4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文: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5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像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报任安书》
一 虚词
1 以
(1)及以至是(通“已”)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
(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2 为
(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
(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
(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
(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3 且
(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
(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
4 于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5)无益于俗(介词,对)
5 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3)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6 然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
(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及以至是(通“已”,已经)
(2)其次剔毛发(通“剃”,剃光)
(3)被棰楚受辱(通“棰”,木杖)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
(5)见狱吏则头枪地(通“抢”,碰撞)
(6)幽于圜墙之中(通“圆”)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
(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佚”,散失)
(9)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
(10)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
2 古今异义
(1)所谓强颜耳
古义:厚颜无耻 今义:勉强装出笑容
(2)下流多谤议
古义:负罪受辱的处境 今义:下游;卑鄙龌龊
(3)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立身处世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4)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配偶
(5)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诚恳,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6)南面称孤
古义:面向南
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
(7)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义:落入,沉没
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8)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自己的心愿 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不一般
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10)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义:言论
今义:谈话时所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3 一词多义
就
卒就死耳(动词,接近,趋向)
草创未就(动词,完成)
用
而用流俗人之言(动词,采用,引申为“附和”)
用之所趋异也(介词,因为)
重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形容词,慎重)
重为乡党所笑(副词,更加)
通
通邑大都(动词,畅通,没有阻碍)
通古今之变(动词,通晓,精通)
通其狂惑(动词,达,这里指抒发)
4 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
(2)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名词作动词,这里指囚禁)
(4)太上不辱先(动词使动用,使……受辱)
(5)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为动用,为……而死)
(6)韩非囚秦(动词被动用,被……囚禁)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也”表判断)
(2)李斯,相也(“也”表示判断)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乃”表示判断)
(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 疑问句
(1)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
(2)与蝼蚁何以异(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安在其不辱也(疑问代词“安”,表示疑问)
(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5)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宁”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
(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3 省略句
(1)(书)草创未就(省去主语“书”)
(2)(先人职位)近乎卜祝之间(省去主语“先人职位”)
(3)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去宾语“之”)
(4)声闻(于)邻国(省去介词“于”)
(5)韩非囚(于)秦(省去介词“于”)
4 变式句
(1)不得通其道(其道不得通,主语后置)
(2)灌夫受辱于居室(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
(3)无益于俗(于俗无益,状语后置)
5 被动句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
(2)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
(3)韩非囚秦(“囚”,被囚之意)
(4)文王拘而演《周易》(“拘”,被拘之意)
(5)流俗之所轻也(省去的“为”与“所”,表被动)
四 重点语句翻译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应用死节的地方不同的缘故。
2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文:猛虎在深山(的时候),所有的野兽都非常害怕它;待到被关进笼子里或落入陷阱之中,(却)摇尾(向人)讨吃的,这是(人)以威力逐步制服了它的结果。
3 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译文:落入微尘一般轻贱的境地,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怎能不受侮辱呢
4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译文:我之所以含垢忍辱,苟且偷生,情愿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狱之中,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耻于默默无闻而死,而文采不能显露给后世的人们。
5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译文:《诗经》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贤们为抒发郁愤而写出来的
6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
《渔父》
一 虚词
1 之
(1)渔父见而问之(代词,代屈原)
(2)安能以身之察察(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助词,的)
2 于
(1)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对)
(2)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介词,在)
(3)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3 而
(1)渔父见而问之(连词,表承接)
(2)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3)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二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
2 疑问句
(1)自令放为(疑问语气词“为”,表疑问)
(2)何故至于斯(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代词“安”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
(4)子非三闾大夫与(“非”与疑问语气词“与”,表反问)
3 省略句
(1)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
(2)(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前省去主语“渔父”,后省去介词宾语“之”)
4 被动句
(1)屈原既放(“放”,被流放之意)
(2)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三 重点语句翻译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译文:普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2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真正贤明的圣人不会拘泥于一事一物,而能随世情流转相应地改变。
3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文:怎能让洁净光明的纯白之质,却蒙上世俗的尘埃
4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译文:(湖上的)碧波清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湖上的)碧波混浊,可以洗我的双足。
《逍遥游》
一 虚词
1 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而莫之天阏者(代词,它)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往)
(8)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代词,他,指宋荣子)
(10)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词,他,指彭祖)
2 而
(1)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3)决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4)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并列)
(6)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3 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2)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5 以
(1)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6 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而且)
(2)彼且恶乎待哉(连词,还)
(3)且适南冥也(副词,将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词,对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2)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3)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而徵一国(通“耐”,能)
(5)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 古今异义
(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用于上一个分句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
(3)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
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4)之二虫又何知
古义:泛指动物 今义:虫子
(5)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
古义:寿命短的
今义:农历腊月;节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
四日,旧俗就在这天祭灶。
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农历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节
3 一词多义
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
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 词类活用
(1)彼于致福者(使动用法,使……到来)
(2)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
(4)德合一君(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5)而徵一国者(使动用法,使……信任)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2)《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2 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
(2)且举世誉之而(宋荣子)不加劝(省略主语“宋荣子”)
(3)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于”)
(4)众人匹之,(众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语“众人”)
3 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疑问语气)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问语气)
(3)彼且奚适也(“奚”,表示疑问语气)
4 变式句
(1)而莫之夭阏者(夭阏之,宾语前置)
(2)彼且奚适也(适奚,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宾语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于>蓬蒿之间翱翔,介宾短语后置)
《兰亭集序》
一 虚词
1 为
(1)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作)
(2)已为陈迹(动词,成为)
2 于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3)暂得于己(介词,对或在)
(4)终期于尽(介词,到)
3 以
(1)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
(2)亦足以畅叙幽情(连词,用来)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
4 之
(1)暮春之初(结构助词,的)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结构助词,的)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结构助词,的)
(4)夫人之相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不知老之将至(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往)
(7)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代词,它)
(9)仰观宇宙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5 所
(1)或因寄所托(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2)当其欣于所遇(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3)及其所之既倦(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二 实词
1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2)趣舍万殊(通“取”)
2 一词多义
修
修楔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一
其致一也(统一,一致)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4 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
(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
(3)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
(4)所以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6)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7)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
(8)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三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3 变式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
(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
(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沈秋雪、周霆霄是小说《婚嫁》中的人物。
《婚嫁》描绘了沈秋雪与周霆霄之间发生的浪漫而深刻的爱情经历。故事背景跨越了几代人的时空,主人公在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之后,历经许多波折和考验,最终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爱情宿愿。
这本小说人物描述活灵活现,故事情节逻辑性强,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特别是中医知识很多,而且情节精彩,连贯性强让人看了爱不释手。作者以其优美的文笔、浪漫感人的故事和瑰丽壮观的场面,获得了一大批读者的喜爱和好评,值得一看。
类似小说推荐
1、《误入浮华》
作者是不经语,人物为苏沫和王居安,就像行走在不同坐标里的两个人,一个为了生计甘愿忍气吞声,默默积蓄力量,一个为了名利步步为营,心思深沉如海。他们碰触到命运毛糙而模糊的边缘,如同黎明时天空与大地之间的一片混沌。
2、《我的名字你的姓氏》
作者是青衫落拓,成熟的文字,细致的情感,实质的智慧,成就精致的阅读。该书讲述在平静地度过了两年婚姻生活之后,甘璐却发现,自己竟然完全不了解枕边人。女主在大结局才认清内心和正视两个人的爱情,决定和男主好好共度余生。
1, 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穿全文的意脉,将生活琐碎事串为一个整体。
2,原文:
《项脊轩志》
作者: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yú)庖(páo)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yù),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zǐ)在吾怀,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上教版高一第二学期第16课无此段文字)
(下文作者写了这篇志多年以后补写的)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3,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太阳过了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 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回忆起旧日这些事情,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4,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7-12-23]
不同点:
1、铭,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 辞精练,篇幅短小"志"通"记",可写人,记 事,写景,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理语言 风格:铭,用韵,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节奏 分明,琅琅上口,文辞简约,概括性强;
志, 长于描摹,多用散句,句法灵活,语言朴实, 感情真挚
2、语言上:《陋室铭》是韵文形式《项脊轩志》 行文自由,活泼
3、题材上:《陋室铭》写调素琴,阅金经,与鸿儒相往来,摆脱筵席应酬,免除公务纷扰《项脊轩志》 是描写,一些生活琐事,事件更加世俗化、家常化,也更走近我们也更走近我们
4、情感上:《陋室铭》通过写高雅之事抒发清高恬淡、孤芳自赏的思想情感《项脊轩志》则通过写生活琐事,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流露出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愧疚之情相对而言,这种情感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项脊轩志》 简介
原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这座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被阳光照到,白天过了中午(屋内)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这里不翻译成“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仰头高声吟诵诗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当作陌生人,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项脊轩的东边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出身陇中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无此段文字;沪教版课文原文无此段,其课后“思考与练习”第三题出现本段作为拓展练习;鲁教版无此段。)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赏析:
文章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
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的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重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多可喜亦多可悲”,家世之痛,思亲之情。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第三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第五、六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年)。明代散文家、文学家、古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自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其文被称作“明文第一”,有“今之欧阳修”的赞誉,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后徙居嘉定(今上海嘉定)。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卒于官,卒年六十六岁。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其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文风朴实自然,浑然天成,无故意雕凿痕,感情真挚,选材上多着眼于家庭琐事,以此表达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清淡朴素,自然亲切,感情真挚深沉,细节生动传情。
归有光生平坎坷,历经幼年丧母、科场八次落第、青年丧妻、家道衰落和叔伯不睦的挫折,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不事雕琢取自天然的散文风格的形成,不妨碍他被人们称为“今之欧阳修”,成为明代伟大的散文家。
《陋室铭》简介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富哦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赏析:
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定,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因此,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最后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等修辞手法。
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口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曾任检察御史,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晚年任太子宾客。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