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当代中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列出原因,并谈补救的措施.

列举当代中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列出原因,并谈补救的措施.,第1张

  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环境

  中国为了控制总量过多的人口,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实行了近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

  意义上确实起到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达到了“少生优生”的目的。无疑,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是明显的。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计划生育政策也有它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效应也正逐渐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走上讲台,放眼望去,坐在老师面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大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少生优生”的好处。在我国较发达地区,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一般都较为富裕。一个三口之家,吃穿当然不用发愁,住房条件优越,拥有汽车家庭的数量正逐年增加,相当一部分家庭雇有保姆或钟点工操持家务,学生在家的吃喝拉撒睡一切由旁人代替。真正享受着“皇室”家庭般的“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留给学生的唯一的任务便是学习。就济南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早晨七点多钟上早读,然后正常上课时间为八小时,晚饭后上一到两个小时的晚自习。一天从早到晚,学生在校时间达到九到十个小时。此外,星期六学校还得补课一天。学生们奔命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 之间。星期天休息时间,低年级学生还得寻找各种老师接受琴棋书画等各类特长教育。高年级学生要进入各种文化辅导班或请家教补习各科文化。

  由此看来,学生除了吃饭睡觉以外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根本没有完全属于自己并供自己支配的点滴时间。学习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的家务劳动为零,体育锻炼几乎为零,社会实践活动为零,……。因此造成了普遍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创造力低下,思维不够敏捷。试想一下,在上述社会生活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学生怎么会有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呢?这种单调枯燥的生活又怎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何能引导他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又怎样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青年一代呢?在重重重压之下,学生们心中的那一抹彩虹则只能化作光怪陆离的幻影罢了。

  当代的学生,虽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优美,物质条件极其优越,但生活在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重压迫下的学生怎么会健康成长。在高度压力下他们会产生厌倦学习,厌恶生活,抱怨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的愤世嫉俗的情绪。他们根本没有快乐可言,有的只是抱怨作业太多,成绩太差,家长老师太凶。难怪家长老师与学生总是格格不入,他们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久而久之,学生的不满情绪会爆发出来,他们不完成作业,逃学,去网吧上网聊天,考试成绩不好不敢回家甚至离家出走。更有甚者,有些学生与不良人员结伙犯下罪行等等。试问一下,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在哪儿呢?

  伴随着上述现象和问题的存在,应试教育又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发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优等生的成绩越来越好,问题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成绩的好坏还在其次,由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带来的成绩两极严重分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优等生与问题生的心理问题。广大教师几乎自觉不自觉地犯着同样的错误:把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一律视为优等生,并且他们自身存在的所有问题与不足都被优良成绩的光环所遮掩了。而对于成绩差、不驯服的学生,我们把他们一概视为问题生。问题生当然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自身所拥有的一切闪光点往往也容易被忽略不计了。而此时,“金无足赤,人物完人”的古训也就丝毫不起作用了。事实上,广大老师没能站在公平的角度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公正到位地给予评价。所以,优等生时时受宠,被视为“天之骄子”。而问题生处处早白眼,被看作班级学校里的“克星”。我们想过没有,优等生就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生就存在某些闪光点吗?事实证明,在应试教育阶段,社会、学校、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学生都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当代中学生心理特征的共性

  生活在上述物质条件、文化氛围中的学生,他们的理想、观念、价值取向与父辈有着天壤之别,他们

  一方面得到很多,但同时又失去很多:得到的是物质的充分享受、社会和学校的关爱、家庭的呵护备至;失去的是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的是智商的极大提高,失去的却是情商的极度低下。而情商却是一个人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保证。综合来讲,失去与所得相比较,失大于得。这就使得当今的学生存在着以下的共同弊病:(1)做事独立性差,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凡事过分依赖家长。(2)极其懒惰,不善于动手动脑,一切坐享其成。(3)自私自利,性格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的利益与感受,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甚至排斥他人 。(4)缺乏吃苦精神,遇到困难时轻易退缩。(5)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经不起挫折。只爱听表扬的话,不愿接受批评。(6)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急躁心理,动辄发脾气。(7)虚荣心强,攀比家庭优越程度,比吃穿。(8)上进心不足,情感脆弱,容易撒谎。(9)自我封闭,集体观念淡薄,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帮助集体或他人。(10)缺乏必要的同情心,对于别人的困难,往往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11)心胸欠宽广,容易斤斤计较。(12)做事情不彻底,往往虎头蛇尾或一遇到困难半途而废。

  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但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优点可言。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优点也是与其父辈们不同的。他们具有以下的长处:(1)聪明活泼,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2)善于思考,反映敏锐,敢于发问,对事物喜欢寻根问底。(3)表现欲望强,想象力丰富。(4)讲究卫生,讲文明,对人有礼貌。(5)身体、心理发展快,身体素质好。(6)兴趣广泛,接受新鲜事物快。(7)重感情,结交广泛,善于交友。

  通过以上对当代中学生优点与不足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心理特征与成年人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在实际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可以简单地用“好”和“坏”来判断一个学生。我们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新形势下青少年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全方位地研究学生。摒弃旧的眼光和观点,用新的观念和标准来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教育他们,特别是对优等生和问题生的心理研究,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必须把他们放在开放的活动的环境中来考察,而不应仅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它们。成绩优异的就是优等生,否则就是问题生。这样的评价太片面,太狭隘。那么针对现实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向的措施来实施素质教育呢?

  三、 反思与对策

  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

  质是人才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据权威部门对当代中学生调查表明,532%的形式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造成了学生情绪、性格、人际关系上的严重缺陷,影响到人们的社会适应及品德、个性的发展,甚至导致犯罪行为。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国内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尽相同,但大致可归纳出以下6种标准:(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2)自我调控能力;(3)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4)与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发展;(6)对生活有热情工作效率高。

  针对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所显示出的严重性,我们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言注重落实,重视效果。

  1 加强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生存意识的教育

  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必须认清形势,顾全大局,对学生加强个人生存教育,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必不可少的优良的心理品质。事实证明:一个缺乏竞争意识、忧患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我们国家当前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较为优越,基本上没有遇到过任何生活困难,所以他们的生存忧患意识相对淡薄。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告诉他们一粒米,一棵粮食都得来不易。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的美德。此外,还要时刻注意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自己用餐、收拾餐桌、刷洗碗筷。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拖洗地板、收拾房间、自己的衣物自己清洗等。平日里做事情要有条理,不要眼高手低或虎头蛇尾,而要善始善终。

  2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挫折是人生中常常遇到的,若不具备良好的耐挫折心理品质,走向社会难免不出问题。当代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从小生长在一个宽容到及至的环境里。他们受到家人的过分溺爱,从没有受到过任何的委屈。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情感会是多么的脆弱。因此,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增强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我们一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豁达开朗的而不是心胸偏狭的生活态度,一方面分析学生心理受挫的原因,引导他们正视挫折,使他们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 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了解社会,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 “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世界各主要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重视树立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能力。比如在美国,每一名中学生在完成中学课程之后,必须完成国家教育规定中的一定量的社会服务时限,学校才允许其毕业。这一点,即使美国总统的子女也不能例外。在香港,无论大中小学生每年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为社会服务。在日本,学校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农工商兵无所不学,衣食住行样样尝试。而在国内,这一方面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家长害怕学生能力不行,学校唯恐耽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影响升学率。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先进国家的做法,要使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因为一个人毕竟要走进社会生活的大熔炉中,所以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学生将来应对社会生活所具备的各种技能,为切实走上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4 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当代的学生由于缺乏劳动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的劳动技能素质几乎为零。马克思说:“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 所以,具有熟练全面的劳动技能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要素。在学校教育中,要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重要性的认识。要让他们认识到,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知识,而且要爱劳动,会劳动。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利用周围学校、社会上的环境和条件,给学生创造参见社会实践和锻炼自身劳动技能的机会,因为劳动技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得来的。同时,在劳动中,学生才可以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以致用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牢固的技能基础。

  5 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当代的学生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事实上,一个人心理依赖性程度越高,心理承受力就越低下。因此,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第一,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生活常识,逐步做到生活自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分类概括能力。第三,给学生主动权,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第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要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防止心理封闭;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品质,创造友爱融洽的人际关系。以此来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境

 第一 ,自知意识。体现在对自身的相貌、体型、体质、生理特点、健康状况和心理动机、兴趣、态度、情感,情绪、能力、气质、性格、品德以及智慧等有比较全面的认知,能满意地接受自己,努力发展自我,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对无法补救的生理缺陷,能坦然接受,不怨天尤人,自寻烦恼。

 第二 ,自强意识。体现在有理想,有生活目标,确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对人类有价值,有意义。确立远大理想,为了实现理想,能给自己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三 ,自制意识。体现在有道德和法制观念,遵守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及法令,遵守学校纪律,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改正缺点,使行为规范化,社会化。

  第四 ,自尊意识。体现在乐于和别人交往,能和同学、老师、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对长辈尊敬、有礼貌;对同学信任、友爱。对儿童和残疾人同情、尊重和爱怜之心。

 第五 ,自持意识。体现在情绪稳定,乐观,不为一时冲动而违反纪律,不因学习困难而焦虑,心境保持活泼,开朗,充满朝气。

  第六 ,自觉意识。体现在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和掌握知识技能,不以学习为负担,自觉克服学习困难,努力争取优异成绩。

中学生交友标准问题的调查

高二(4)班 诸奇川、李忆俊、王 姗、潘晓静

一、引言:

我们小组作此项调查的目的有这样几点:首先,我们认为在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十分高,而人才便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于是,交际能力在未来社会的人才选拔中有重要地位。这也是在我们这个年龄段所要学习的,利用这次课程机会,做这样一个调查,来了解当代学生交友的准则和一些好的方法,同样知道一些不足之处来总结出更好的交友方法。不仅使我们自己得到一些经验,也与广大学生朋友一起分享。从而能更好地使学生处在学生这个社会角色中。

二、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和调查过程

调查方式:以问卷形式(见附录)

调查对象:初二、高二的在校学生

调查过程:经过老师的指导和组员的反复讨论拟定出了调查试卷。在修改后确定问卷并打印。然后,我们小组四人每人负责发放40份试卷,并收回。其中,我们讨论决定在两所初中及高中作调查,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科学、准确,同时决定男女调查对象各80人。(结果:各回收75份)

三、分析:

分析:初中高中选C答案的人较多。表明学生朋友们的自主性都较强,但不是一味盲目的自主,而是以父母意见为参考,加之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我们想这个选择可能体现出当今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也表示了当今学生们在交友方面是比较理智的。

第二题,从此题的反馈数据中,可以看出对于B选项初高中生有明显区别。高中生在人与人交往中更注重个人观点。而初中生容易更容易接受他人观点。说明高中生在心智方面较初中生而言更成熟。

第三题,这题中初高中生的想法较为一致,认为“正常、较正常”居多,我们认为这个现象在此年龄段中较为普遍。

第四题,我们认为当代学生对于人之间的交往更需要的是一种直面的感觉,都希望给自己一种真实的感觉交流。也许真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主要的。

第五题,在这题中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选择“无真心朋友”占一定比例,这便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竞争力渐强的社会中,如果连真心朋友也没有,那是多么的悲哀。在选择朋友中,标准是个问题。希望在未来的社会中,真心朋友是你随处可及的。

第六题,我们分析这一题表明高中生在选B、C项对于初中生。这个更涉及一个铭感的话题。虽然高中声比初中生思想较开放,不过这一点我们认为在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初中生是个被引导阶段,而高中生处于走向自主阶段。

第七题。

高中生最先:D F A, 最后:E B

初中生最先:F A D , 最后: E

在最先选择的几项中,初中生和高中生是同样的,但是高中生谈得最多的是自己的烦恼和快乐,说明高中生比初中生的心理压力更大些。

第八题,是可以反映做问卷者的交友的心态。值得庆幸的是对此觉得无所谓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他们认为每个人有交友的自己,只要大家过得开心就可以了。

第九题和第十题,反映了学生以什么标准来交友的。结果表明当代的学生们都有着很高的素质,在看待人时是比较客观,比较理智的。成绩虽然对学生很重要但是学生更看重和对方是不是有着共同的爱好,兴趣,以及对方的真诚。

最终分析:

在一些题目中,我们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存在着许多的共同点。如第3题中,初中生和高中生都觉得诸如弟妹称呼是正常的。通过我们讨论以及老师的提示,我们总结了三个造成初中生和高中生有些共同性的原因:

第一,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人比较孤独。希望有个兄弟姐妹可以与自己一起分担自己的开心与烦恼。所以学校就成了学生们结交朋友的重要场所。为了让彼此之间更加融洽,用弟妹的称呼来增进友谊,也使得自己感觉自己拥有了更多的“亲人”。

第二,家长和老师对于异性交往的教育方法,我们认为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毕竟两代人在某些方面是有一定的代沟的。一些强制的教育使得学生们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大人们越是想阻止什么,他们就越想干。但是怕被别人说成是一对一对的。于是就用弟妹的称呼。

第三,现在看电视成了学生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而在一些偶像剧中,学生们见剧情人物总是认别人做哥哥妹妹的,感觉挺新鲜的,有点想尝试一下。既然有一个人会有这想法,那其他的人也会有。所以“弟妹称”就成了一个“流行时尚”。其实弟妹的称呼并没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没有谁可以给它一个正确的定价。只要是以友谊为基础,那又何尝不可以呢?但对于那些动不动就认弟弟妹妹的,那是不行的。“兄弟姐妹”其实只要有几个就够了,无须有很多个。希望广大的学生朋友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对于和朋友,同学平时谈论些什么问题,初中生和高中生大多数谈的都是较为随意或快乐的话题,几乎全脱离了学习或强制性的问题。反映出学生们在学校中的压力及一些逆反心态。而这种心态在最后的选项中高中生较多的选择了最后谈的是学习。初中生选择的也不为少数。这便是一个担忧的问题。同学之间不谈学习,这是不是学生们不喜欢谈呢?但值得高兴的是无论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很少有人喜欢谈论别人。这是作为朋友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这个说明了学生还是很尊重他人的。而从其他的选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代的学生希望谈的是一些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话题。

而在面对自己对朋友的占有欲上,初中生和高中生就有了些区别。高中生中对于遇到这样的事会感到不舒服,无所谓的人持平。都有28人。虽然能够接受他人的只有很少的人但那两个28人也表示出一个问题。对于朋友的占有欲太过强烈。而这是不好的。而且这对于交友来说是会有点阻碍的。这个问题在女生方面更加突出。也许是性格问题吧。的确,自己的好朋友突然疏远了你而和其他的同学接近,心理是不会太好受,但是每个人交友是有自由的。朋友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他有权去交更多的朋友。况且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应该是件好事情,你根本没必要有嫉妒的心态。所以在这方面,大家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行。

每一个人都会交几个朋友。当然在选择交友方面就会有许多的不同。在高中生中大多数的人认为同性朋友只要兴趣爱好相同就可以了。对于异性朋友同样如此,他们认为对方要气量大,能够体谅对方。而初中生尽管也认为兴趣相投就行,但对于对方的品格,气量等方面比高中生看重得轻。这就说明了高中生比初中生更加理智,客观点。因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当然兴趣相投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好,即使和他有再多的相同爱好也是没什么用的。因此,希望同学们以后在交友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方面。

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选择朋友更是一件重要的事。在这方面和父母比起我们是没什么经验的,但我们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父母的意见,我们可以把父母的意见当作是我们选择朋友的参考,这样即不盲从也不抵制。而且我们要多注重朋友人品方面才行。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有嫉妒的不良心态产生。

朋友,在你有困难时,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在你开心时,和你一起分享;在你难过时,帮你分解忧愁,安慰你。有时候,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简单的话,就能相互传递无限的温馨。而这些只有你付出你的真诚和行动才会体会到的。你付出了多少就会有多少的回报。

参考资料:

1《透视爱心的世界——家长心理学习》,复旦大学出版社

2《青少年心理知识丛书——成长篇》,文化艺术出版社

3《中学生社会交际心理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

4《卡耐基社交训练教程》,中国物质出版社。

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水平上,而且要能够解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心理压力 厌学 人际关系 青春期 挫折 对策 诱发因素

 正文: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那么,常见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有那些呢?其影响因素有那些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这是我们现阶段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学时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常见的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增大,并造成诸多生理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也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导致心理压力加大。

 2厌学是目前学习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例如: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表现出的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于是就出现了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在现行的教育状态下,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普通中学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然而,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考试上,就出现考试焦虑。

 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等,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四)、挫 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来自多方面的,包括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三、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来说,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功能来说,可以分为本体因素与诱发因素两大类。

 (一)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第一,遗传因素。一般讲,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根据调查和临床观察,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疯发作、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的人占相当比例。例如,对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发病的原因确实具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而这正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二,病菌或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它可以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第三,脑外伤或化学中毒。由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健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由于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亦可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第四,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内分泌机能障碍中,最突出的如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时,往往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症,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症等。

 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个性因素等。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涉及的范围极广,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每一个体都具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自身的发展和各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于是想极力减轻或消除。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不能实现,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

 第二,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负性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因此,培养良好的正性情绪,排除不良的负性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第三,个性因素。个性因素亦可称人格因素。个性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和个性倾向性等因素。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后悔、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如,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病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对中小学儿童的身心健康来说,家庭的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总之,上述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务必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查,逐一排除,全面正确地作出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适和治疗。

 四、 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中,学校教育很重要的。那么,该如何进行呢?具体做法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在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就新生入校时的适应不良,旧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升学填报志愿等心理冲突与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等问题进行个别与团体咨询、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专栏咨询、现场咨询,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同时要注意自身形象,真诚关注学生,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对此,我们帮助分析考试不好的原因,让其认识到成败乃是常事,提高自我认识,鼓励其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同时,我们指导他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多听轻快的音乐,多活动,多与人交往等等,从而使之克服抑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优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是促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对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起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才能发现开拓自身的潜力。第二课堂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学校班级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以举办各种形势教育类、社会生活类、心理卫生类、阅读类、审美类、信息处理类等指导性讲座。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访问。可以建立多种类型课外活动小组,阅读小组。总之,第二课堂应当努力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艺术性、实践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5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正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五、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1 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

 2张承芬 孙维胜主编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3宁鸿彬主编 《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4、沃建中主编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是长知识,求上进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是要求被人理解,要求摆脱被支配而谋求人格独立。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欢乐,有苦恼,成功与失败,斗争与冲突。他们需要倾诉,需要理解,需要帮助。渴求寻求友谊,成为一种自然现象。而本身已步入青春期,随着性意识的觉醒,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异性交往被视为“神秘”话题,其实男女间的健康交往,对中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生理、心理、社会及个人发展角度有积极的意义:

1、中学生正常异性交往的积极因素

中学生会普遍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情感体验,那便是对异性的向往。

①智力上取长补短。

男女有别是千真万确的。除生理上巨大的差异外,比如性格与气质方面,男性刚强、坚毅、豁达、粗犷、豪壮激烈、暴风雨式等,女性端庄、文静、温柔;情感丰富细腻,体验敏感,易同情人等。

男性粗心、果断、有独立性、大胆决断等。

女性细心、敏捷、有耐性,易受暗示,缺乏决断等。

因此,男女交往取长补短,互相提高。比如女性善于具体形象思维,男性较擅长逻辑思维。

②心情上愉悦,互相激励前进。

中学生异性交往中对异性产生神秘、好奇、向往的心理感受,同时,也自然产生接近异性的心理倾向,因此满足这种心理,会使人增加愉快、轻松、美好、和谐的关系,使男女双方精神焕发,感受到激荡心灵的愉悦感,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③性格的培养与发展。

生活中,既与同性交往,又与异性交往,则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便会是豁达开朗,情感体验较为丰富,个人意志较为坚强。交往对象多会有个体差异,故应取长补短,从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④增进性心理健康和日后处理婚恋问题的能力。

男女生交往,可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达到性心理平衡。在正常的交往中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为今后进入婚恋期打下基础,便能较好地区分友谊与爱情,更稳妥地把握好自己的情感,从而严肃、认真、负责地择偶,缔造幸福的婚姻。

2、坦然面对异性交往。

高中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接近和爱慕异性的心理需求是很自然的,也很正常,即对异性的爱慕期。

异性交往容易陷入的误区:

①从单纯、外露的情感转变为含蓄而内向的感觉。

②从融洽的异性交往转变为敏感、多疑、微妙的“被爱的错觉”。

③从直白的语言沟通变为书信传情或语言及表情暗示。

以上使不少中学生处于暗恋中,因此,对异性同学的爱慕与无奈的自我约束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了暗恋中的强烈的自责感,甚至罪恶感,并进一步给正常的异性交往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力争做到: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其次,要广泛接触,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好的异性,对异性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

第三、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第四,要把握好“自然”与“适度”两个原则。

所谓“自然”——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举止、情感流露、以及所思所想做到自然顺畅,既不盲目冲动,也不娇柔做作。

所谓“适度”——指与异性交往的程度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应为大多数人接受。

异性交往的行为准则:男女之间的交往,要相互尊重,明确责任感,这是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少男少女要遵循的行为准则。

3、青春期男女要正确认识:男女有别。

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自己适应社会对两性角色的要求?如何看待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

①发掘女性自身的优势。

优势: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女性有交往能力优势,较强的管理能力;女性比男性更细致,遵规守纪方面做得更好等。

女性注意:转变依赖心理,娇气心理,要自尊、自爱,不断提高充实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适宜的位置。

②正确认识男性的社会地位。

优势:往往是一家之主,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某方面享有特权;交往面较广,承担更多的责任,心理压力较大。

男性注意:克服“大男子主义”,不强求男人做到的女人一定能做到,有事业心,责任感,体贴别人,做生活中的强者。

③培养刚柔相济的人格。

刚柔相济的人格,既不是要求女性“男性化”,也不是要求男性“女性化”,而是强调“弹性”和“整合性”。也就是指男女应该有的特质。

这种意识从小培养,从而建立平等的两性关系。独立自主,积极进取,有责任感,有爱心,乐于为家庭付出等健康人格。

4、过早陷入“早到的爱”。

所谓“早到的爱”主要是指学生(高初中生),在没有任何心理与思想准备和接受爱的能力的情况下,便接到来自异性的爱的信息。

这是青春期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情感与心理需要。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成长,掌握知识的最关键的时期,又加上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发展不同步,所带来的异性交往及恋爱时所带来的各种困惑,使他们感到,无事所从,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空间,没有物质基础,没有未来的发展保证等等,所以中学生没有接受和拒绝爱的能力。

如今中学生的恋爱现象已成普遍现象,据调查统计,我国中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恋爱现象的占总人数的30%以上,高中生高达60%以上,其根据与背景并不复杂。

首先,青春期身体一系列变化,心理出现渴望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加上流行文化,因趁机充斥了思维想象空间,对许多学生的影响很大。

其次,青春期,自我克制能力,鉴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又加上父母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以及传统思想的束缚,很难找到自身价值,对家庭、学校失望、失落感增强,进取心下降,加大对异性的目光投入。另外,攀比与虚荣心也是造成早恋的因素。

再次,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不经调查怀疑,以单纯的,粗暴的行为加以制止,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孩子追求异性同学的速度。

最后,青少年升学压力过大,思想空虚,不知所措,同学间的相互慰藉,产生同感,认为“世界上只有你能理解我”,而陷入情网,不能自拔!

怎样才能避免恋爱现象的发生呢?

首先检查自己的对异性的意识和态度,不能因为家庭、学校给自己的“温暖”较少,而去寻找所谓的抚慰,使自己弥补上这一点,于是尝到“爱情”的甘甜后,自我感觉良好,喜欢炫耀自己,去博取异性注目。

在家长与教师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自尊自爱的道德情操。积极听取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正确进行异性交往,避免早恋的发生。

如果有冲动或对异性与众多异性有异样的感觉,应提醒自己注意,控制冲动,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端正性观念和批判“性解放”的思想,本着对本人和对方负责的态度,慎重交往。

应该明白,爱情绝不是简单的男女私情。它是人类最高级,最美好,最神圣,最纯洁的一种情感。它需要相爱的双方以无私奉献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它。它是成熟(包括生理、心理和思想)的男女作出的严肃的负责的选择,如果没有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和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很难享受爱情甜美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指标都包括了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学习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概念、动机等几个维度,而每个维度实际上又包括了几项具体内容。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就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中学生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向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情感上,中学生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异性感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们在看待学生早恋的问题上,应该是积极而开放的,应把避免严重行为后果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恋爱本身看作问题的关键。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种处理方式: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对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上述情况。但初三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中学生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

  2.人格偏离。人格也叫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偏离主要是个体人格发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中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偏离有:(1)自我意识偏差。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全面、不准确,因而抑郁、闭锁。(2)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只考虑自己,较少考虑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好表现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面对不容乐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我们必须开始分析原因并寻找出路。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在他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中发现,有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这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造成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育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第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第四是传统教育观念作怪,导致一些教师教学方式不当。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被欣赏与被淘汰的》提醒了我们,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我们还必须把日益增多的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而不是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而要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而对我校学生而言,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封闭式管理环境的不适应性和不配合性;二是学习压力、学习期望带来的苦闷和学习动力缺乏带来的疲软;三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配合导致的心理侥幸,也就是说家长和老师对待某一些事情的评价存在差异时,学生扮演了一个墙头草的角色,从而无法达到良好的自我评价。

  现在,一些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学生,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考不好,拼命准备,甚至夜不能眠,还有的甚至在考试前发烧头痛,以致于最后不得不中断考试。一名女生由于学习成绩下降,在交流中痛苦地说:“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如果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我们将背负太多的负疚感。

  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构成了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第三个直接原因。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暖的。而据调查,我国现在有70%的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要么对子女过分保护,要么过分干涉他们。“听话教育”、“分数教育”,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导致一些家长根本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当老师与其交流的时候,往往表示诧异甚至对教师的不满。另外,家庭关系不和,对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灵伤害。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关系不和,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我们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完全投其所好,只讲好的,不说问题;也不能不顾家庭特点,一味否定学生。对于心理过偏激的学生,我们更有必要与其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取得他们对我们的理解、支持与认可,并积极地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对学生培养的目标。

  

  计算机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计算机网络已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利用计算机方式教学,能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人以直接、具体、真实之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实际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上网总人数已超过2000万,其中学生上网人数日趋增加,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以上。经过我们的多次摸底调查,发现中学生的上网情况是:68%的人上网是为了玩游戏,39%的人上网欣赏文艺、体育,35%的人在找朋友聊天,26%的人上网发电子邮件,只有16%的人关心计算机软件,6%的人学习卫生知识及关注新闻。由此可见,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搞娱乐和交朋友。网络对中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和价值观念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有利的一面,也应该特别关注不利的另一面。

  首先, 影响新观念新意识形成。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大量的网上信息确实能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能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但是网络信息没有经过筛选,在任何观点都可以自由发表的网上,自私自利和实用主义的西方价值观,享乐主义和追求享受的腐朽生活方式,也会鱼目混珠夹杂而来。由于中学生时代的观念意识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不够成熟,这时如果大量地接受这样的各类网上信息,势必会影响中学生新观念新意识的形成,使他们逐渐接受西方民主、西方文化,从而歪曲我们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其次,威胁学生体质心理健康。中学生如果长时间上网,必然要挤占必要的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和体育煅练时间,还要挤占正常的学习时间,这样很不利于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也不利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中学生时代是人生中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如果这时长时间地上网,极易造成身体的疲劳及神经衰弱,从而造成体质下降,情绪不佳,严重影响身体各方面的成长发育。另外,形象化的网络内容,虽然能强化学生接受看的能力,但同时弱化学生思维的能力,经我们调查发现:长期迷恋网络的中学生,其书法写作、分析评论等许多方面的能力,明显要比接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学生降低。

  再次,影响现实社会人际交往。由于网络具有自由平等、虚拟间接等特点,而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的中学生思维活动极为活跃,他们十分渴望得到与成年人平等交流的机会,而网上虚拟的平等交流是可以自由选择对象的,这在现实社会中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学生十分乐于在网上就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自己关心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流露出他们的真实思想,可以在此完全发泄自己内心真实的快乐与痛苦,这样能通过网络的虚拟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由于中学生时代的性格尚未成型,如果长期只在网上交友,就会大大降低他们与社会自然人的实际交往能力,因为网络上的自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可以不用关心实际生活的冷与暖,不用关心别人的苦与乐,只管自己的心理感受,而这在现实社会是绝对不可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64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