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有以下五种: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表现手法包括: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伏笔照应 托物言志 设置悬念 渲染环境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
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
至于表达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不知道你问的是哪方面的
下面是一个语文知识清单虽然不是特别全面,但是比较条理,可能对你有帮助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等(参考上文)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借喻、反语、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将_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论点 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有力地驳倒错误言论或证明中心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警句等证明论点 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论点
作者更有力地提出或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说明论点
用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或事实通过对比来论证突出文章的论点
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论点 用比喻的方式来证明论点
它使语言形象生动,它通俗易懂地论证了……[论点]
道理论据:深刻而有力地证明了……
[如果是警句,则说它具有警策作用,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事实论据:确凿而准确地证明了……
(三)句子含义的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七)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就这些吧,以后有不会的再说吧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等。
1、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2、现在可知的语文积极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常用的有八大类。分别是:比喻、比拟、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夸张3、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等) ;③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等。5、写作特点包括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多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记叙,说明,议论也是文学的三大文体。 扩展资料
五种表达方法介绍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语文表达方式有:1、记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这五种。
(1)记叙。
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 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 广泛。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 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 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 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 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 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
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
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
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
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
原理、技术等。
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从语言的运用上看,每种文体都有一种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事物;说明文主要用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介绍事物;记叙文常用叙述、描写的语言表达方式写景、写人、记事;议论文则以议论为主,发表作者对某事、对某物的看法、态度等;诗歌散文则以抒情为主要的语言表达方式,凭借某事物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一篇文章里常常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达效果。具有理想表达效果的言语可以是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形象而富于表现力的。要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还要善于修饰句子,用好形容词、修饰语,或者适当运用修辞格,使句子变得生动出彩。 例如:形容自己不变的的生活,有人说:“一贯如此”,有人说:“还是老样子”,还有人说:“涛声依旧”,三句意思一样,都表达了生活方式始终如一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则不相同。第一句不能明显传达一种情趣,第二句透露出悲观无奈、消极不满的意味,第三句却达观诙谐,积极向上,而且形象感强。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情与景的处理不单是诗歌的问题。其他的艺术,则小说、戏剧、**、绘画,也有这个问题。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拿**来说,情与景配合的例子如:当灾祸将发生时,**中常使我们看到雷电和暴风雨,为观众作心理准备,预感未来的灾祸。当**中男女二人热恋,或夫妇新婚,他们会在公园里散步,天气晴朗,春暖花开,一片令人欢喜的景色。这样的情景配合,在**或其他艺术中与写诗时相类似。这叫做“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
抒情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1、呼告式:情到深处,常常难以自禁,忍不住大声呼告:"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 顿悟式: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看到镇公所布告牌前有很多人围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当他走进教室以后,才慢慢明白:祖国沦陷了!这时,作家写到:"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以顿悟式的直抒胸臆,表达万分难过的心情。
3、反复式 :"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采用反复式语句,抒发"我"对北京大学的一往情深。
间接抒情有三种方式:
1、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两次写景表现人物心情:"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2、咏物抒情 (托物言志):在文中把"物"作为主体对象来写,而不是作为一般景物点缀其间,作者往往以浓墨重彩极力铺写某物,使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就是很好的例子。
3、叙事抒情:寓情于事,在叙述中抒发感情。魏巍在《我的老师》中,便是通过叙写蔡老师在课内教我们读诗,在课外教我们跳舞,带领我们观察蜜蜂等事例,抒发"我"对老师的爱戴之情。
再看议论:
所谓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来直接表明观点和态度的文字,它是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文章中,议论常常从叙述或说明中生发出来,同时又去深化叙述或说明的内容。议论常常缘事而发。或感触,或启示,或褒或贬,是非曲直皆为议论。
议论的笔法多种多样:
1、评述性议论。
针对某人某事某物,发表自己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或肯定、赞扬、或否定、批判,态度明朗,色彩鲜明。鲁迅的《藤野先生》,开篇便描述清国留学生留着长辫扭脖子的丑态,结尾一句"实在标致极了"便是评述性的议论。作者以犀利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附庸风雅。这种议论方式有较强的针对性。
2、哲理性议论。
语言含蓄,见解独到,令人深思,这种议论方式往往具有启发性。鲁迅先生在《故乡》的结尾处写到:"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含蓄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3、抒情性议论。
议论的语言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而也许少了一份灵气和生动,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其实,议论也是讲究文笔的,也是形象的。上文中所说鲁迅的《故乡》,便是将抽象的"希望",比作形象可感的"路",因而生发议论,形象生动。议论中饱含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便赋予议论以强烈的抒情性。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选用三个典型事例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之处,作者在叙述每一件生动感人的事例之后,不失时机,以抒情的笔调,议论生友,一唱三叹,既承上启下,又点明主旨。
在来看说明与记叙:
看概念,两者很好区分,难区分的是:说明文中的记叙与说明文的区分。
在说明文中,客观的记叙是必要的和必需的。只是,这种叙述与在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不同的。记叙文中的叙述目的是要叙述和描写一个过程或情节,而说明文中的叙述除了比记叙文中的叙述要简单得多之外,其目的仍然是说明,是为了说明一个事实或一种现象。比如《动物的远游》(见《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中的一段:“有人在德国不来梅捉了7只燕子,用飞机带到了伦敦附近再放出去。两地距离有700多公里,居然有5只燕子飞回不来梅的老家。”这是一段叙述,在这篇说明文中恰当地说明了燕子远游的本领。
现在你对这些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语文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络,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议论,议论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它要求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紧凑,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人生观以及思想感悟等。议论也是一种论证和评析,通常一段或是一篇完整的议论文由论点、论据和结论三部分构成。
3抒情,抒情是表达情感、抒发情思的一种行文方式,抒情通常是指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将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让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文意并置身于文章之中。抒情主要分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
4描写,描写可以拆分来理解,“描”就是“描绘”、“写”就是蓦写。描写通俗来讲就是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铺叙直白或是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人物、景物的状态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
5说明,说明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达方式,说明的意思是指讲明白、解释清楚。语文中对于说明的解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解释文章的话、解说明白、证明。
介绍: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而语文中的文章不仅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而且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