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山的古诗

关于登山的古诗,第1张

关于登山的古诗如下:

1、《饭罢登山》宋朝·杨万里树远通鹦响,花晴带雨痕。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2、《雨作妨登山·莫笑林宗折角巾》宋朝·刘过莫笑林宗折角巾,雨师坚壁助愁城。菰蒲乍冷横烟淡,鸥路惊秋立水轻。山势欲穷犹有路,溪流似断又闻声。好怀聊拟携筇去,政惬农夫荷笠耕。

3、《登山顶》宋朝·高辅尧由径寻山路,登临步步疑。纵高终带险,任达亦须危。况是多防地,那堪独力时。荆榛方栉比,直道拟奚为。

4、《自西园登山·日光射崖冰雪色》宋朝·张栻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5、《登山却立府视一村风物殊可人意二绝·竹树谁家跨小桥》宋朝·陈文蔚竹树谁家跨小桥,清溪一逞抱山腰。不须更倩王摩诘,水墨平铺百尺绡。

6、《和史少庄登山韵三首·毋谓支山险》宋朝·魏了翁毋谓支山险,此山能几何。崎嵌十年梦,知历几蹉跎。

9、《饭罢登山》宋朝·杨万里树远通鹦响,花晴带雨痕。登山偶回首,隔水见前村。澹往孤无伴,清归笑不言。还家更迟著,松菊未应存。

10、《妙觉山用老溪宝叶二僧韵·登山无杖策》宋朝·胡仲弓登山无杖策,元不事依凭。斜照空林影,行云碍石棱。鸟啼悲宿草,猿饮挂枯藤。曾着高僧住,何人为续灯。

这句话的意思是:

站在山头上,感情就好像弥漫了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的澎湃。出自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指我们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什么事情都要全身心的投入。

原句如下:

《文心雕龙.神思》:“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译文:在作家开始构思时,无数的意念都涌上心头;作家要对这些抽象的意念给以具体的形态,把尚未定形的事物都精雕细刻起来。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色;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

不管作者才华的多少,他的构思都可以随着流风浮云而任意驰骋。在刚拿起笔来的时候,旺盛的气势大大超过文辞本身;等到文章写成的时候,比起开始所想的要打个对折。为什么呢?

相关内容介绍:

《文心雕龙·神思》阐述艺术构思的特点和作用。为了做好构思工作,强调作家要注意积累知识,辨明事理,善于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训练自己的情致。

第二部分以过去的作家为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不同类型。但无论作家构思的快慢难易如何不同,除都需要经常练习写作外,更要努力增进见识,在构思中抓住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创作的成功。

第三部分提出艺术加工的必要性,说明艺术构思的具体复杂情况,本篇不可能完全说清楚。

《神思》是古代文论中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艺术构思的一篇重要文献。它所提出的“神与物游”的构思活动,初步总结了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

刘勰所讲的“物”,虽然主要是自然景色,而未明确提到社会生活,这是他的不足之处;但他所强调的“研阅”、“博见”等,不仅包括社会现象在内,也说明刘勰对艺术构思的物质基础是相当注意的。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9、《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登泰山记》抒发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的一篇散文。作者写登泰山时遇雨,观赏到烟雨变幻中泰山的奇特风光。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现了写登山的“雨趣”和雨中赏景的感受,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登泰山证》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心突出,繁简得当。山水游记写景、状物都有明确的中心。此文的中心是登泰山观日出,作者便以此为主线贯穿全文,使所有描写都不至于散漫无归,因而组织结构主次分明,繁简适当。此文第二段开头写登山前的情况,因与登山观日关系不大,笔墨就非常简省。

虽然京师至泰安路途迢迢,行程非止一日,作者仅用了二十来字交代,而把登山的经过和观日的情景写得很详细。至于如何下山则不加详述,只略提道中所见的名胜古迹。桐城派散文崇尚“雅洁”,反对“芜杂”,尤其是姚鼐的此类游记,晶莹澄澈,明润无疵。这种特色,于此可见一斑。

扣住时令,景物鲜明。作者是在深冬岁暮乘风雪游览泰山的,因此通篇描写都紧扣住景物的时令特征。如写登山则“道中迷雾冰滑,碰几不可登”;山顶所见之晚景则“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在日观亭坐待日出,又感到“大风扬积雪击面”;日出前后的山巅、群峰等等。

无不扣住作为时令特征的白雪。作者采用这种写法,寥寥几笔就使鲜明、壮美的泰山冬季景物跃然纸上。语言优典,和谐流畅。《登泰山记》文章短小,文字精炼。如叙述自京师至泰安的行程,连用“乘”、“历”、“穿”、“越”四个动词,自然贴切而不雷同。

作者还能细密、深刻地观察景物,择用最富表现力的词语,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句中的一个“负”字,就准确地反映出白雪覆盖泰山的景象;一个“烛”字,又表现出雪光与日光争相辉映的奇景,语言精妙之至。在句法上,此文以单句为主,又杂以对句;多短句,也适当运用一些长句;因此读起来抑扬起伏,和谐流畅,犹如优美的散文诗。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07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