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需求感?
大概可以这样形容:
因渴望得到对方的爱,进而抑制不住的情感。
急切需要得到对方的感觉。
没有ta,我会去世的。
需求感太强的表现,需求感太强会导致什么?
上文的那几则对话,一来说明了在喜欢的人面前,大多智商不太够用。
二来也非常明显的反应了:需求感的增加,毫无疑问会降低吸引(让对方排斥你)。
当对方不回你的消息了
当对方对你开始敷衍了
当对方开始刻意躲避你了
就说明对方不喜欢你,同时,你的需求感也暴露了。
这也是AFC(平庸的大多数)的一个重要体现。
需求感很强会导致太过渴望得到的心态,进而让自己的心态和行为都产生变形。其背后的本质是贫穷和稀缺,是一种很low、很低端、很屌丝的行为。
但也不必太过悲观,因为所有人都会在特定的情况下暴露需求感。
人的魅力值和吸引力并不总会维持在一个高位。
接下来再谈:
暴露需求感后如何补救
需求感的暴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儿,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需求感控制的完美无缺。
更何况,适当的体现一些需求感,也是推进关系的一种重要的办法。
如果你的示好(暴露需求感),让对方感觉不太舒适了,从而不理你,不回你消息。
那么之后的操作,就跟挽回的步骤差不多了,大概有:
1、加大你们的距离
假设因为学习或工作的原因,你们经常保持在10米以内,你也可以毫无顾忌的发送消息表达你的心情。那么记住了,除非对方很乐意或至少不反感你做的这些举动。
否则,从现在开始,你需要克制住自己了。
你不要每天都跟ta距离过近,请离得远一些。也不要每天发送消息给ta,不要让ta知道你在干嘛,请保持一些神秘感。
2、增加可能的磁场引力
加大距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毫无交集,你可以让你的好盆友王二溜告诉ta,你好像最近有了新的约会对象。或者你花费半月工资请你们学校舞蹈队的姑娘们吃个大餐(预选)。
你还可以在朋友圈发一发你去年在高原上拍的惊人的照片,同时引入美图秀秀的8级美颜。告诉所有人:你是很棒的。当然也包括那个ta。
你还可以晒你刚提的新车,刚创业起步的决心,减重必达的毅力。任何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举动,都可以增加你的磁场引力(吸引力)。
3、心态 心态 心态
这并没有什么,需求感暴露没什么大不了,它不会让你突然变肥,也不会让你的上级fire你。你的父母依然健康,你内心的欲望依然饱满,你楼下的花在暖风下依然会开。
在两性吸引这个角度,接受任何可能的失败,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修炼的。这种能力会让幸福更加深刻。
最后,我想说,需求感并不是一个负面名词,万可不必谈需求感色变。以前很多pua团队都喜欢把这个词说的过于重要,好像只要暴露了需求感就没救一样,从而造成很多聊天和后续接触都相当变扭和不自然。这也是泡学中毒的一个典型表现。
我们要明白:在适当的情况下,偶尔暴露需求感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比如情侣之间或互有好感的双方)。
暴露需求感错误的地方在于情感越界:你跟ta不是这种关系,但你却要硬生生的越界。
这,肯定是不合适且不应该的
情感缺失就像是灵魂被劈成了两半,冷酷无情地剥离开来。其中一半流露于体外,它们一般是冷静、理智加以无穷无尽的思考,另一半沉于体内,是细腻的感情、关怀、爱和情绪以及执行能力。
对于情感缺失的人来说,非常想去爱别人,却十分吃力。常常拼尽全力付出,既换不来他人善意的回应,也很难让自己感到满意。
他们非常用力地去爱人,但很难觉察到,这样的爱并非是出自于情感表达,而是一种自己内心获得安全的需要。这样看起来很纯粹的爱,实际上却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
情感缺失的人常常是不争不抢,对生活丧失信心和激情,即使偶尔三分钟热度打鸡血也一般比别人去得更快,并在在这种心血来潮过去之后,情感缺失的症状会变得更加严重。
这种人体会不到正常人的情绪,就算发生了什么好事和坏事,情感流于表面的程度也远远低于正常人,微微一笑和撇撇嘴估计就是情感缺失者表露真实感情的上限了。
他们善于模仿和揣摩别人的心思,通晓世故,故而对外伪装出出一副“我很开朗”“我是个正常人”的样子来维持正常的日常生活,实则全是演的。往往在人走后,立刻就会流露出自己冷漠的面孔。
其实情感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属于一种自卑感的表现。如果小时候收到了刺激或者打击严重可能这辈子都会有一定的阴影,无论长大后怎么去弥补或者掩藏,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影响。
一种自我情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期待的情感通常被称为自信。
自信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能力、价值和未来的肯定和自信。具有自信的人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更容易保持冷静和应对,而且在实现个人目标和成功之路上更为顺利。相反,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容易焦虑、犹豫不决、胆怯退缩,从而影响其个人表现和成就。
自信通常是可以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自我肯定来培养和提高的,例如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进行身体锻炼、发展个人爱好等。
断舍离是最近的网络流行语,而断舍离是什么意思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断舍你的意思是把那些不舒服,让人感觉到难受,不合适的人或者东西斩断,通通抛去脑后,实现自我情绪的独立,切断对这些让人不舒服的情绪的眷恋。通过断舍离,我们可以收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陷入悲观复杂的情绪里,在收拾自己的情绪过程中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不开心的原因,了解自己内心的混沌,断舍离,必须的一步是收拾,我们在收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与物品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
断舍离要求我们要舍,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房间里。就像整理房间一样,把不好不需要不合适的东西全部扔掉,留下精华,升华自己的心灵,将有用的东西留在身边,那些不愿意加将不好的东西都扔掉的人,会活的很混沌,很迷糊,很累慢慢的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每天都处于一种悲观很丧的情绪里,我们要避免让物品当成主角,把主语换成我,物品原本是因为"我用"才有价值。 所以要实现断舍离必须要将坏的东西扔掉,还要从观念上先改变自己,要抛弃那些舍不得过去的想法,所有没用的不需要的都要断掉,并且要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人都放下,当断就断,这样才会摆脱困苦的处境,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人有两种属性,
一种是社会人,也叫做社会属性,就是在社会关系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好的和不好的,比如要面子,迁就照顾别人而自己不开心等等。
一种是自然人。也就是按自己的本性来,自己高兴就笑,不委曲求全,不迁就别人。
剥离人的社会属性回归本我
意思就是回归自然人,活出自我活出真我来。
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爱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爱情,感觉很多时候都是很枯燥无味的,有了伴侣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会大大增加,人生在世,就应该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定好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能真正把所有的情感都剥离吗?为什么呢?我认为很多时候一个人都不能真正把所有的情感都剥离,因为很多时候总是容易心软,看到熟悉的场景,就会回忆起自己的一些往事,很多时候都很难做到断舍离。
一一个人不能把所有的感情都剥离
大家都知道人都是有情感的,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情感,比如爱情,友情和亲情,其中让人感觉琢磨不透,但总是想去尝试的感情就是爱情。实际上,一个人不能把所有的情感都剥离,人都是有情感的,当自己变得狠心的时候,也会发现只是自己表面变得比较坚硬,内心还是比较柔弱的。没有人能够做到实际意义上的没心没肺,只要是个人都是有情感的。
二正是因为有了情感,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如果我们连基本的情感都没有,那么,我们和其它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拥有最高级的情感,最高尚的智慧,我们都是有属于自己的情感的。也许在人生中,我们会遭遇很多的失望和绝望,想要下定决心舍弃一切情感,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还是非常重视自己情感的,并不能做到实际意义上的情感剥离。正是因为有了情感,我们的生活也变得温暖许多。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看法,那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即使在那些被精心照料的儿童那里,也会留下心灵的创伤。
每个人都有创伤,每个人多要面临伤痛,所以国际著名两性和婚姻关系治疗师, 莎兰•汉考克 在一次工作坊中提出 的问题:当你感觉到伤痛时,你怎样保护自己?
你可以花点时间思考一下。
第一种方式:好人模式。
有的人会把“好”当成是自己的保护方式。因为自己都那么“好”了,所以当有问题发生时,都会自动认为是别人有问题,而别人在和他相处时,也很容易变成“坏人”。
例如我的一个女性朋友,给老公和孩子都是买品牌商品,而自己就是在淘宝上随便买点廉价货,家务活自己全包,对待公婆比自己爸妈都尽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女人”,却被老公说和她在一起生活太累了,任何时候都觉得对不住她。
他老公讲了一件事情,本来他老婆已经发现了他和一个女人在微信里搞暧昧,然而他老婆的反应竟然是黯然神伤之后变本加厉的对他好,这位男士讲,他宁可他老婆破口大骂或者对他拳打脚踢。
长时间用“好人模式”来做自己的保护层,会让一个人积压很多的委屈或者愤怒,最终让这种伤害等级加重。
第二种方式: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是我们最常采用过的方式,日常表现为面临伤痛时的麻木感。当一个人太痛苦而又不能逃离或者反抗,就会选择麻木,试着将情感与事件隔离开来,当事件继续发生时,自己就没有了情绪反应。
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的个体应对焦虑和痛苦的一种方式。
例如有个学员讲到,他的爸爸常有家暴,而妈妈冷漠又控制,而他在成长过程中在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关系模式,例如读小学五年级时,班主任基本上天天都会体罚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发展出了一个策略——麻木。他让自己变得很麻木,这样好像有一道墙挡在中间,天天挨打就变得可以承受了。
情感隔离可能具有许多实际价值:外科医生如果时刻挂念患者的痛苦,或在手术中产生厌恶、怜悯的情绪,就无法有效抑制冰环;将军如果瞻前顾后,就难以制定决胜的策略;警察如果不能杜绝情绪化,也很难将暴徒绳之以法。对于适应极端环境,隔离更为有效。
然而如果个体把隔离作为基本防御,生活中注重思维而忽视感受,那么很可能具有强迫性人格。
第三种方式:他人的帮助
有的人遇到一些问题时,会通过寻求他人的帮助来帮助自己化解,这种帮助或许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是一本书上的一个观点。
例如有个学员讲到,她在初中时很痛苦,那时特别喜欢做哲学思考,有时会进入状态,觉得整个世界只有自己一人,独自面对地球和星空。那时,就会觉得自己一个人像一粒尘埃那样渺小,而自己的痛苦就更微不足道了,于是有了一种解脱感。
如果总是持有“他人的帮助”这样的保护方式,其实有时候是“我没有价值”这样的想法美化版,一个人如果长期人为“我没有价值”,那么成长之后的心理自卑倾向就会越多。
第四种方式:指责别人
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很是常见,也是很多人采用的自我保护方式。指责别人是通过把责任转移给对方,从而减少自己内心的伤痛。
例如有个学员说有一次,她的男朋友给她电话问:“吃饭了吗?”听到这句话,她竟然被激怒了,回应道:“你怎么这么笨啊,都晚上十点了,你还问我吃饭了吗?”
指责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什么呢?这个学员反思说,她很渴望亲密,而“你吃饭了吗?”这样的问候,应该是普通人之间用来寒暄的,但恋人之间使用,就好像在说我和你很疏远,我们是蒲绒人,再加上是晚上十点就更像是在传递这种信息,这刺伤了她,于是她使用了指责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使用指责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会让身边的人越来越不知道你真正在想些什么,他们也会很受伤,有可能就会选择离开。
第五种方式:展示更好的自己
为了避免受到伤害,有的人干脆就用“展示更好的自己”来保护自己。这时候那个“更好的自己”其实不是自己,而是伪装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把别人压倒,从而避免自己受伤。
例如在上次培训时就遇到一个学员,当有小组讨论是,他都是“抽离”在外,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然而每当他试图进入时,很容易会讲一些“更好的道理”去展示自己,而其他人感觉到被贬低了。
一个人长期持有“展示更好的自己”不但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而且会让周围的人感觉到巨大的压力。
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保护方式,当有这些保护方式在时,你会发现谈话不容易深入,很难尽兴,因为这些保护方式都隔离了感受,切断了链接。
但保护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在我们幼小或者无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保护方式减轻痛感,从而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莎兰•汉考克曾说,我们的心有三层:保护层、感受层和真我。 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感受层,而最深处是真我。感受层也可以说是伤痛层,因为“即使在那些被精心照料的儿童那里,也会留下心灵的创伤。”
因为有伤痛,所以有保护层,但是,因为有保护层组成的墙,所以真我深藏着,令我们自己碰触不到自己的真我,别人也触碰不到。
我们都渴望组建和拥有亲密关系,而真正的亲密关系是真我与真我之间的链接感,但是因为保护层和伤痛组成的墙太厚,两个人的真我就不可能相遇了。
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关系,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
�
霍夫曼在大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勾画了如下的道德移情发展的四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普遍性移情(globle empathy)。约在个体出生后第一年的婴儿期。个体不能意识到别人是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一个人,但通过最简单的情绪唤起方式仍能体验到他人正在遭遇的不幸,并显得就像自己也在遭遇不幸一样。例如,在研究中观察到,看到有个孩子摔了一跤而哭泣时,一位11个月的女孩似乎也马上要哭出来了,接着她一面咬着自己的大拇指,一面把头往母亲怀里挤,似乎是她自己在遭受伤害和经受痛苦。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移情(egocentric empathy)。约在2 岁左右。儿童能区分自我与他人,能分别形成自我的表象和他人的表象,这使普遍性移情发生变化。这时,儿童己意识到他人的存在,意识到是他人而不是自己遭到了不幸,但对他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不清楚的,并认为是与自己一样的。如在研究中观察到,一名1 岁半小孩看到自己的伙伴哭泣时,会拖着自己的母亲去抚慰他,尽管伙伴的母亲也在旁边。
第三阶段,对他人情感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feeling)。约在2~3岁。儿童开始能承担角色和使用语言了,开始能意识到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情感、需要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使个体能更多地对涉及他人真实情感的诸多线索作出反应,用语言表达各种日益复杂的情绪。这时,儿童在关注受害者不幸的同时会重视其因丧失自尊引起的、甚至为维护自尊不愿受助而引起的内心焦虑,最终即使受害者不在现场也会因获悉关于他的不幸信息而唤起移情性情感。
第四阶段,对他人生活状况的移情(empathy for another's life condition)。个体进入童年晚期, 认识到自己和他人各有自己的历史和个性,不只能从当前情境,而且能从更广阔的生活经历来看待他人所感受的愉悦和痛苦。个体对他人当前不幸不仅仍会作出移情反应,而且当认识到这种不幸是长期而不是暂时的时候,这种移情反应就会变得强烈起来。这时,个体唤起的移情性情感会与他人遭不幸或被剥夺的心理表象相结合,随着各种社会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它还会与反映整个群体或阶层(如贫困者、受压迫者、流浪者、发展迟滞者)的困境的心理表象相结合,促使人去重视减缓不幸者的困境。这样的移情水平对人尤其是青少年而言能提供一种促进其道德和思想理念发展并形成行为倾向的动力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