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主要分心理的辅导和伦理、道德的约束。
心理的辅导主要是依照一个人言谈举止,来观察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的修养,来发现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及内心诉求。心理的辅导,重在遵循客观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对人加以正确的引导。要让人懂得在人生的路上权衡利弊,才会有利人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不能将心理的辅导与心理的安慰混为一谈。
伦理、道德的约束,注重于管理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告诉了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着重于维护公理、公平和公正,让人生为生命的生存而担责。情感,也来自一个人的理性和理智,而理性和理智都是伦理、道德约束的结果。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中学生的情感、意志及其培养
动机、兴趣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情感与意志则属于个性心理过程,它们都属于人的心理现象中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情感的作用与培养
情感是一种对智力与能力活动具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也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与情绪是两种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情绪是个体的生物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如:饥饿会使人产生痛苦、忧郁或愤怒的情绪,饥饿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满意、愉快的情绪。情感则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如:与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社会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与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理智感等等。此外,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经常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缺乏持久性。情感则有可能具有情境性,也有可能具有持久性与稳定性。但是,任何情感都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带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同时,情感的深度也大大影响着情绪的变化。情绪按照它发生的强度,可以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情感与人的社会认知(如:社会观念、评价系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级的社会情感可分为友谊感、道德感、美感与理智感。无疑,这些社会性情感是教师们必须关注,并且也应当纳入教学目标中的。
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呢
首先,依然是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教师自己的真实的社会性情感来。传统教育下的老师在上课时十分注意严谨认真的课堂气氛,教师自己也不苟言笑,课堂学习缺乏激情,道德感、美感与理智感很难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史地教学中,有丰富的知识与这些情感相联系,如:地理教学中,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等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让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
可能运用语言、图像或影音媒体来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道德感、美感与理智感。同时,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的言行,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
其次,应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情感与他们的社会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认知中,人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直接影响他们的情感。青年时代培养崇高的人生观、道德观,胸怀为国为民的志向,必然会具备高尚的情感。史地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本学科的优势,用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从小树立伟大的理想,将自己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再次,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感受自然美与社会美。美感可以给人以积极乐观、愉快满足、进取向上的生活情趣。美感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因此,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历史遗迹、地理风貌的考察,亲身感受自然、社会与人的美,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最后,教师应当重视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影响。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情绪的波动变化是他们这个年龄的特征,教师应当及时发现、理解他们,用自己积极饱满的情感带动学生们参与各项活动,交给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引导他们养成宽容、乐观的人生态度,并学会用理智去战胜不良的情感。
(二)中学生的意志特点及其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目的任务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决定阶段,这是意志行为的开始阶段,决定的行为发生的方向;二是执行阶段,是意志行为的完成阶段,决定着行为最终的结果,是意志行为的中心环节。因此,意志在智力与能力中,既能促使认识更加具有方向性、目的性,又能排除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和干扰,不断调节、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指向预定的目的。
中学生的意志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处于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有:1、激起中学生意志行为的动机发展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以近景目标为主,向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大多数初中生与一部分高中生虽然知道学习的目的性,但是,对目的性的理解是肤浅的,尚未将远景目标与自己的平时学习目标联系起来。二是以外在动机为主向以内在动机为主的方向发展。大部分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需要老师与家长督促,高中生的自觉性就强多了。
意志行为的第一阶段大于第二阶段,即决心大于行动。初中生的自尊心与独立性发展比较快,但是,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发展相对缓慢,这就导致他们的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矛盾失调,高中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学习行为,制定计划的时候,决心很大,执行起来困难重重。
3、意志的方向性不断明确。初中生易于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向,有不少学生今天想当科学家,明天又想当足球明星,表现出行为上的盲目性与冲动性,特别容易受同伴的影响,从众性强。高中生在这些方面有了明显进步,自我判断能力、控制能力都有所提高。
总之,中学生的意志发展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年、成年过渡的阶段,变化明显,发展迅速,正是教师、家长们应当十分重视引导的关键时期,史地学科的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利用学科知识特点培养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一般说来,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应当注意弄清意志的品质,把握培养的目标方向。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点,它是性格、个性的重要组成因素。它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意志的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人能够明确而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目的意义,使人独立地维持并调节自己的行为,以达到既定的目标。教师们都希望学生的自觉性强,但是,学生之间在自觉性方面的差异还是比较显著的,因此,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第二,意志的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人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作出决定,执行决定。它与人的自觉性、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它既表现在学习中,但是,地表现在生活中,应当尽可能创设各种情境,锻炼学生的意志的果断性。第三,意志的坚持性或坚韧性。坚持性也叫毅力,是人克服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困难,将预定的任务完成,达到最终目的的品质。常说的做事要“持之以恒”就是指这个品质。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重要作用。第四,意志的自制力。自制力是指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自制力强的学生善于控制自己不受环境的干扰,能抑制、调控自己的行为,是人的智力与能力成功地完成任务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教师明确了这四个意志品质,就可以在教学中处处留心学生的意志力的差异,并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他们成为意志力坚强的人。
中学生的性格、自我概念及其培养
性格是指人对待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它在个性中起核心作用,是人区别于他人,自立于社会的最鲜明的形象特征,它又是每个人自身历史的展现,它在人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不断渗透到个体的生活经历之中,形成了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独特态度和反应,逐步形成个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心理学家一般把性格形成的复杂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儿童所特有的、性格受情境制约的发展阶段,此时,儿童的行为直接决定于具体的生活情境,直接反映外部的影响,尚未形成稳固的状态。第二阶段,是小学与初中学生特有的、稳定的内外行动形成的阶段。由于稳固的行为方式正在形成的过程中,因而性格正在日趋完成其塑造,但是,对已形成的不良习惯需要进行教育才能够改变。第三阶段,是高中生所特有的、内心制约行为的阶段。此时,稳固的态度与行为已经定型,性格的改造就比较困难了。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稳固的性格特征形成之后,性格就成为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林崇德,1992)。因此,史地教师都应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一)中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培养
人的千姿百态在于其性格的丰富多彩,因此,性格也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性格的结构也十分复杂,它主要是由四个方面的特征构成一个有机体。
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与中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个性发展中的社会化问题有关。具体表现为:(1)中学生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中学生是否有集体精神,对社会是否有责任感,对他人是否具有同情心,待人是否友好、诚实,都是重要的态度特征;(2)中学生对劳动、学习的态度。对劳动能否吃苦耐劳,富有创造精神,对学习是否能够勤奋刻苦,严谨认真等等;(3)对自己的态度。对自己是否拥有自信,是否自尊自重等等。
2、性格的理智特征。这一特征是中学生的智力差异在性格上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思维与想象的类型不同。据此,可以将中学生分为三种:艺术型,其思维偏重形象思维;理论型,其思维偏重抽象思维;中间型,其思维处于形象与抽象之间的状态。思维类型不同,其智力活动的侧重点、方式及结果都会有所不同。(2)智力或思维的品质不同。中学生在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年龄差异与个体差异。这些类型或品质的差异使中学生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喜欢怀疑、探索、争论,有的喜欢想象,甚至幻想,有的表现出创造性强,但思维不够严密,也有的表现出思考严谨、推理能力强,但不够灵活等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这项特征是指情绪影响中学生的行为活动及受人控到之处制是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中学生的情绪起伏不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高中阶段日趋稳定。青春期生理变化是初中生情绪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到了高中时期,身心变化日趋稳定,情绪变化逐渐稳定,情绪的特征也日益显著。如:心境的起伏、开朗程度,情绪变化的强烈程度、持续程度,受外界的感染性等等都有所不同。
4、性格的意志特征。这一特征是指中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心理特征。上文提到的意志的四个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正是研究中学生性格意志特征的主要方向。
性格特征的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这也是教师们在培养学生性格时应当注意的因素。此外,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性格的态度特征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看学生能否正确地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十分重要。第二,应当重视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教师的教育只是学生成长的外部因素,学生只有将外部因素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特征,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其成长的作用。因此,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重要,教师可以培养他们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逐步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为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因材施教,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俗话说:“人无完人。”尽管我们希望学生们都应具备良好的性格品质,但是,任何地方、任何年龄段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总有少部分学生的不良性格特征十分突出,教师们就应当运用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方法教育这些学生,并且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第四,要加强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给学生开设专门的讲座,设立心理辅导室,各科教师都要掌握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随时可以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服务,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渗透,将心理品质的目标纳入教学目标当中。
幼儿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 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幼儿最初的情绪和情感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幼儿的成长,情绪情感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因此,情绪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情感的发展过程。社会化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⒈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
幼儿情绪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爱姆斯利用两年的时间,对幼儿交往中的微笑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从1岁半到3岁,非社会性微笑的比例下降,社交性微笑的比例则有所增长。法国心理学家列鲁阿·布斯旺类似的研究表明,在同一情况下,8岁儿童比4岁幼儿在看**时的情感交往次数有所增加;4岁幼儿看**时主要同教师交往,而8岁儿童则主要同邻近儿童交往。
以上两个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幼儿与老师的情感交往多于与同伴的情感交往。
⒉ 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1岁以内幼儿情绪反应的主要动因。而1-3岁幼儿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了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需要有关的事物。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要求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如果成人对幼儿不理睬,或者其他幼儿不和他一起玩,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种惩罚手段,使他感到烦恼不安,甚至痛苦。同时,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
⒊ 表情的社会化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面部表情是情绪生理过程的一部分,但它又与社会性认知有密切的联系。掌握社会性面部表情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表情所提供的信息对幼儿和成人交往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解释面部表情和运用表情手段的能力都有所增长。黄煜锋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孩子已能辨认到别人的表情,对愤怒表情的识别,则大约在幼儿园中班开始。前苏联的雅可布松认为,婴儿的特点是毫不保留地表露自己的情绪。以后则根据社会的要求调节真实情绪的表现方式。幼儿从2岁开始已经能够用表情手段去影响别人,并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二) 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情绪日益丰富有两个含义:一是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分化主要发生在两岁之前,但在学前期也继续出现一些高级情感,如尊敬、怜惜等。二是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先前不能引起幼儿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后来引起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如亲爱的情感。首先是对父母或其他照顾婴儿的成人,然后是对兄弟姐妹和家中其他成员有了这种情感。进入幼儿园以后,先是对老师,然后对小朋友有了亲爱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范围也是逐渐扩大的。
情绪的深化,是指它指向的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例如,被成人抱起来,较小的孩子感到亲切,较大的孩子会感到不好意思;年小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主要由于父母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年长的幼儿则已经包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和爱戴等内容。
(三)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由于服从成人的要求而控制自己的情感。直到幼儿晚期(5-6、7岁),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成人经常不断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幼儿的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的要求,都有利于他们逐渐养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减少冲动性。
⒉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⒊ 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幼儿初期(3-4岁)的幼儿还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情绪完全外露,丝毫不加掩饰。随着语言和幼儿心理活动随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感及其外部表现,这一阶段的幼儿,从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到开始产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意识,但还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因此,情绪仍然是明显的外露。
幼儿晚期(5-6、7岁)幼儿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能较多地调节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学前到学龄期间,幼儿情绪的发展成就惊人,他们的许多情绪技能例如控制消极情绪的爆发、表现出不同于真实感受的“表面情绪”或“情绪外壳”,尤其在3-12岁之间飞速增长,这时儿童在交往中掌握了许多情绪技能,并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情绪调节策略。儿童情绪逐渐内隐。
基础性情感和高级情感的区别是:基础情感就是喜怒哀乐,就是亲情,友情和爱情。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它是一种升华的爱。我认为它是在最基本的情感上的延伸,是一种大爱博爱。高级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三种基础性情
我们的亲情,亲情是我们人生之中重要的一种感情,当你很小的时候,就受到父母长辈们的无限疼爱,生病了,有人照顾和心疼,小小的你受人欺负了,父母第一个出来保护你,当你学习不努力的时候,父母耐心的指导,和教育,亲情总会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
我们的爱情,人生在世,难得遇到真心疼爱自己的那个人,如果,两个人在一起真心相爱,就要好好的珍惜眼前人,两个人组建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共同努力打拼出一个幸福的未来,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彼此之间甜蜜相对,幸福美满的过完这一生,
我们的友情,人生在世,难得遇见生活中的知心朋友,真心的朋友,会在生活之中,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共同在事业上,努力进取和发展,当一方遇到了困难,真心的朋友会主动的扶持和帮助对方。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要真心对待自己的朋友。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是个人根据社会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别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情感。道德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 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例如,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的求知的欲望、认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焦躁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快慰;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的热情;为真理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 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标准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对事物美的评价既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
人类社会做为一种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也存在着系统机制的运行原理——各系统有机地产生组合、谐调和发展,而这些系统往往都是以一种相互矛盾的形态存在,彼此不断地进行抗衡与转化的着。以此归结为寻着人性和社会控制等两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系统的实质性的东西,从其制约与反制约来实现机体的平衡运行。
正如生物系统一样,人类社会也经历着一个系统细胞的生成、分裂、转化、成长的过程,贯穿其中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个体性的选择和思考。人类社会遵循着自然的发展规律自我进行着系统调节,其中矛盾的对立双方互相控制、制约,是人类区别于生物系统的主要特征。在系统没有达到一种平衡的壮态时,一个功能需要产生的时候会生成一系列与其相适应又相互矛盾的社会组织、机构。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远没有达到充实、富裕的程度,围绕经济利益体现出来的矛盾层出不穷,资源的稀有促使人类的经济竞争加剧。 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意识。从原始社会以满足最基本的吃穿住行 等生活资料开始延续 至今,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由此繁衍而来的,从社会表面的组织结构、社会制度到内在的政治与经济、道德与文化、宗教与信仰等,社会系统的自我调节与约束实现了人类社会由单一的结构形式发展成为复杂而多变的庞大功能体。当人类社会分工一经形成,注定个人的生存要融入整个社会中去,在与自然抗争来维持生存的过程中,人类发辉了巨大的协作能力。然而,一切事物的矛盾因果关系证明,在脱离了个体为单位的原始生存形式以后,随着团队的生命力增强,由此引发的组织规模的扩大,集团利益的分配和社会秩序等因素的危机四伏。当社会经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民安居乐业,会导致人口的急剧增多,无生存之忧的各种需求引发社会关系的裂变;人口的增加使人均供给越发不足,而此时的文明和社会制度还远没有达到人类的自制,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来临;社会发生动乱和战争,政治力量参预其中,使国家政权、制度发生改变;过多人口随着战争的消耗削减,社会关系的矛盾得到缓解,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这一系列过程不无代表地说明:每一相关的社会行为都会引发着社会组织结构和制度的变化,每一过多或过少的社会系统元素都会在自我调节中达到平衡。人类的成长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成长,当人类素质达到高度文明和理智的阶段,也许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危机的壮况。从古到今人类的战争不断,表面上是一种利益的争夺,实质上是社会初级阶段必然发生的自然因素。战争的毁灭性固然延滞了社会生产与进步,但也同时缓解了人口的无限制的增长。人口的过多是造成资源紧张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在封建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的落后,致使社会财富的贫乏而使得阶级利益冲突、民不聊生引发爆动,自然法则则通过战争来平缓了有限的社会财富和生活资料的紧缺,在不觉中掩盖了人口增多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而在当时落后的科学发展观下根本不存在通过人口计划来控制经济的平衡;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生产资源变得越发紧张,权力和利益引发的战争不再是围绕着生产资料的分配不匀等社会矛盾,更多的是土地和资源的争夺,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又缓解了人口带来的资源压力。比以往不同的是,现在国家不再是局限于地理的狭隘和思维理性的匮乏,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沟通与协调,通过人口计划增长和合理开发等措施来缓解资源的紧张,从而避免了以战争形式来平衡生态的自然生存法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完全可以用自制的定律来代替无为壮态下的自然法则,通过我们不断进步的文明、理性使人类远离战争。展望未来,一种得到全世界共识的科学发展观——即国民建设的发展需要在全国以至全人类范围内达到政治、经济、环境、资源、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谐调、稳定、持续地发展,将会主导着人类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达到系统的最大效益和功能的组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