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红豆歌词的意义?

王菲的红豆歌词的意义?,第1张

“还没好好地感受 雪花绽放的气候

我们一起颤抖 会更明白什么是温柔

还没跟你牵着手 走过荒芜的沙丘

可能从此以后 学会珍惜天长和地久”

这段描写里女性的细腻敏感很明显。相拥看雪,牵手漫步,都是爱情中的美好画面,但“还没”一词瞬间让这些画面变成了虚幻。实际表达了悔与憾:悔过去没有珍惜时光,去认真体会爱情里的温馨细节。憾这看似无比美好的爱情已没有继续的机会。前面也提到,词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日剧中两人即将分手的情景。在即将分开的时候,想起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悲伤。

一般人面对不利的结果时,最易产生的情绪就是遗憾与后悔。考差了想着假如努力点,超重了想着要是吃少点,离家去了外地又想着为何要如此任性,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自我安慰。可如果真的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你真的会改变自己的做法吗?未必。所以林夕在词尾用了“可能”,告诉我们,过去的你不是现在的你,如果真的那么容易就领悟一切,那世上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从此以后才学会珍惜天长和地久”,这是人生的注定,这也印证了那句听了无数次的话:人总是失去后才知道珍惜。

“有时候 有时候

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

“有时候”可能是说分开前,也可能是分开后。连续两个“有时候”除了可以配合歌词的旋律起伏,也在词意上表明:相信道理,接受事实的不易。《后会无期》里有一句台词让许多人感同身受:“听过许多道理,可依旧过不好我的生活”。原因有两个,一是不明白,二是不愿接受。那明白或接受道理后就能过好生活吗?也未必,世界上有无数种对生活的定义和追求,不是几句道理能概括完的。

所以,只在有的时候,“我”会愿意相信一切有尽头,如果无力改变,就豁达地看开。相聚分离,本来就是一个循环,有过相聚就不能拒绝离别,好聚好散,才算有始有终。也有可能我会感到无力承受,如果那么简单就做到释怀,岂不显得自己当初的全情投入是多么可笑和可悲。所以才假装看穿一切,告诉自己一切都要失去,走向悲剧,又何苦在意发生的早晚?这样想至少获得了自我的超脱。

想起日剧《最完美的离婚》中,奶奶在劝说男主光生不要和妻子离婚时曾说:“有结夏在,真是太好了,奶奶已经不能在你哭的时候背着你哄你了。”没有任何人和事能一直陪伴左右,最后都要孤身一人,这大概就是人生的宿命。离开的“你”,可懂“我”这种“认命”的悲伤?

“可是我 有时候 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

等到风景都看透 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

这段与上一段副歌形成对比。“留恋不放手”不是要纠缠不清,而是放对方离开自己心存念想。“也许”一词则令这种等待多了不确定和无力感,说明“浪子回头”并不是一件能轻易做到的事。很多人为这种等待而感动,原因在于,它包含着对感情的原谅和坚持。

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都渴望能得到原谅。“你”要离开,就宽心地相信“你”厌倦了漂泊就会回来,这样成全了别人,也解脱了自己。而天长地久本就难得,用苦心坚持来得到它,看起来真的是世间最美好的事之一。只是,单纯从词中“我”的感受来看,一方面相信没有永恒,同时却又追求长久,如此的矛盾反差足以说明“我”的苦痛挣扎。也把分离的悲伤残酷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怎样,爱情再让人受伤,也是人生里不可获取的部分。多怀着一点希望去面对,总不是坏事。

“还没好好地感受 醒着亲吻的温柔

可能在我左右 你才追求孤独的自由“

什么是“醒着亲吻的温柔”,从现实角度来看,也许感情中保持坦诚,全心对待,而不是模模糊糊,若即若离,分不清爱或不爱地继续一起。这样的“亲吻”才有“温柔”可言吧。然而这也没有机会实现了。

这时“我”才想到,你离开的原因。也许是你我不够相爱或爱得不深;也许“你”想要那种理想或更好的爱情;也许尝试过后,相比两个人相处,“你”更喜欢一个人。可我应该猜得到,不久“你”又会怀念,我的或他人的“左右”。“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是最好的概括。

除了爱情,其他方面也处处有“围城”:入学时想尽快毕业,毕业后又怀念年少时光;创业时感到万事艰难,功成后感慨无所追求;在位时总是高不胜寒,退位后叹息人走茶凉。人生,真的是充满矛盾。

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自由,而是欲望的满足,这种满足是没有止境的,要“把风景都看透”后,我们才明白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对自己最珍贵的。这个经历的过程很漫长。而要想减少暂时的烦恼其实也很简单,明白“有得必有失”即可,反正得到或失去,一切有尽头。

《红豆》由红豆起兴又不拘泥于此,语言流畅,结构明了,用平凡的意象和简洁的句式写出爱情中的深切悲痛和人生中的哲理宿命。全词不长却饱含深意,分离的哀伤和人生的宿命无处不在,是一首出色精致的国语作品,相较林夕那些大红大紫,脍炙人口的粤语词作也毫不逊色。在听这首歌时,除了欣赏王菲优美的声线,仔细去分析词中的意味的话,相信会有许多的共鸣和启发,对这首歌也会有新的认识。

创作背景

《红豆》的作曲人柳重言在创作《红豆》时,根据王菲的声音想象她会怎么唱,于是曲子几分钟后就创作出来。 《红豆》的作词人林夕在创作的时候看到电视上播放日剧,剧中女主角煮着红豆,因为心里想着要说分手,就把红豆煮糊了。于是,林夕一边跟着剧情一边想歌词,从而创作出了《红豆》这首歌曲。

50年代的作家基本无法挣脱政治意识的束缚,无法跳出“爱情+革命”的枷锁,而宗璞的《红豆》却能够真正从爱情本身出发,真实地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真实情感生活,写出了丰富性和复杂性,反拨了传统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模式,体现了作家对爱情、对人性的一种关怀。 读宗璞的《红豆》,满眼的兰芷,宗璞在小说语言的运用中描摹真切、语言简约,纯净沉郁,以质朴无华的文字传达爱之深,痛之切的情思,真实而感人,字里行间充满雅韵逸致,文化气氛浓郁。 可以说宗璞是一位沐浴在西方艺术之中,又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化”过的知识性女作家。宗璞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于北京。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抗战胜利次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工作。又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正是有着这样特殊是文化气息,使她在后来的创作中流露出一种真实的创作风格。 她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1953年毕业后,大部分时间在《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新时期她开始大量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近年来又抱病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命运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世事纷争,岁月留下了一些难以忘却的记忆。当江玫不期然而面对那两颗色泽依旧“十分匀净而且鲜亮”的红豆时,一段不寻常的往事如潮般涌上心头。宗璞的《红豆》是运用倒叙的方式描写全国解放前夕女大学生江玫与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艰辛而曲折的心灵历程。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悲剧,表达了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这篇作品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激情,远远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它在短小的篇幅内可贵地表达了知识分子自己的叙事视角,虽然浮光掠影,却隐晦地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突现出作者在当时特殊年代对青年的爱情观和心理活动的人性关怀。 然而,《红豆》面世以来,由于当时读者对《红豆》理解的视角和主题的切入点不同,以及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了读者的解读产生了分歧,并且有许多纠缠不清的政治问题,在1958年“反右”的大风波中,难免受到严厉的批判。令人遗憾的是,生活在当时环境下的作家没有重视《红豆》发表后所引起的读者的注意和知识分子的共鸣与欣赏,而一味地站在政治的角度上看《红豆》。具体的说,《人民文学》10月号上刊登了孙秉富的《批判〈人民文学〉七月号上的几株毒草》和《这是什么样的革新——本刊编辑部整理》两篇文章,无疑将《红豆》一棍子打进了死胡同。孙在文中明确指出“小说《红豆》也是一株莠草,受了党的六年教育的女主人公江玫在回忆她过去的那个极端仇视人民革命,在解放前夕怆惶逃往美国的贵族大学生的时候,是多么惋惜,怅惘和悲痛。”让人更加痛心的是,1958年7月,北大海燕文学社召开了题为“《红豆》问题在哪里?”的座谈会更把《红豆》往死里送。几乎全部与会者都义无返顾或者言不由衷地判定《红豆》是一个宣扬小资产阶级恋爱至上,暴露了作者思想改造不彻底的坏作品。 其实,为什么会出现当时这种恶劣的批判情况,应该是当时的作家在“双百”方针提出来的一个历史性的错误理解。结合当时作家的革命心理,我们不难发现,主要是当时的作家将“文艺为社会服务”错误理解为“文艺为政治服务”,然后片面地强调政治的重要性,演绎着“文艺为社会——社会为政治”的怪圈。谢冕先生曾说:“中国特有的社会忧患总是抑制文学的纯美倾向和它的多种价值,总是驱使它向着贴近中国现实以求有助于改变中国生存处境的社会功利方向。”整体上说,当时文艺界存在的目的就是歌颂无产阶级英雄的纷纷涌现,而不是为探索人性奥秘、表达真情实感,挖掘并感染人性中真切存在的爱情、亲情等元素。所以出现了这种政治意识形态深刻影响创作主体的荒诞现象,并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泛滥成灾。有些文章尖锐地指出:“这篇小说特别突出的陈旧恋情的痛苦回忆,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值得党的工作者江玫如此痛苦的怀念?”这些指责完全歪曲了文本误读了作家,是毫无道理的恶意攻击,在今天看来是极为荒谬可笑的。事实上,当时许多作家仍然没有跳出“爱情+革命”的枷锁,而宗璞却能够正视现实,正视具体的人生,写出了江玫、齐虹这样生活在充满了复杂矛盾是世界中活生生的人,真切而生动。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 其实作家宗璞在真实地将这对恋人恋爱中的欢乐、痛苦、缠绵描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肺腑的同时,就是要激起当时在爱情上的种种正确观念的产生。让这种对爱情如泣如诉的抒写能够在那个以歌颂为主的“文学独白”的年代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特别的作家更多地去思考人的思想,人的内心活动,以及人的价值观念等因素,让中国的文艺界多生产一些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作品。可以说《红豆》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小说,它不仅讲述一个爱情故事,而且表达了一种爱情观念。所以小说中齐虹与江玫的三次冲突中表现出来的“凶残”本质,可以理解为青年人对爱情的痴迷、深情。 可以肯定,宗璞的《红豆》是一部真真切切的爱情小说,它通过江玫与齐虹的一场恋爱表明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爱情观念。同时,作品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刻刻画也正表明了《红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的痕迹,这是一种文艺界真实美的启明星。 24 回答者: 淮

红豆产于南方,鲜红圆润,晶莹似珊瑚,南方人常来镶嵌饰物。相传古代有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而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后来人们把红豆又称为“相思子”。唐诗中经常用红豆来表示相思之情。相思既包括男女之间的情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友爱,本诗就属于后者。诗中语浅情深,物轻情重。小小的红豆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思念。

宗璞 《红豆》的主要内容简介:

1956年,作为新来的干部,江玫回到了阔别六年的大学母校。总务处为她安排的宿舍恰是她上学时住过的房间。房间内一切如旧,她在耶稣像后找到了自己当年放的小盒子,里面是镶着两粒红豆的银丝指环。她拿起这两粒依然鲜亮的红豆,往事像一层烟雾一样从心上升起,泪水遮住了她眼睛。

1948年,江玫上大学二年级,她的生活中闯进了两个人。一个是她的同屋、物理系大四学生萧素,另一个是萧素的同班同学齐虹。萧素以渐进引导的方式,启蒙了江玫的革命思想,鼓励她加入歌咏团唱《黄河大合唱》,在新诗社读艾青和田间的诗,带她阅读革命书籍,邀请她在诗歌朗诵会中扮演《火把》中的唐尼,让她参加墙报抄写、游行救护等工作。江玫从萧素的身上看到革命的力量,意识到萧的生活是和千百万人联系在一起的,非常炽热,似乎连石头也能温暖,从而产生了对***的认同。

与此同时,出身于资本家的家庭、有着一张清秀的象牙白色面孔的齐虹,以他在音乐和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赢得了江玫的爱情。二人爱得如痴如醉。但是,江玫日益感到两人的思想差距,其实早在爱情的初始,江玫就隐约感到某些方面她和齐虹的看法永远也不会一致。

逐渐的,除了自己的疑问之外,母亲和萧素的看法,也使她爱情心灵里的“空隙”更无法填满。无止境的争吵和哭泣,让爱情成为两人的折磨,她陷入无法取舍的挣扎,他不知么就闯进了她的生命,她也永远不会知道该如何把他赶出去。而一心想要独占江玫的齐虹更加焦躁,举止越来越专横。

北京解放前夕,萧素突然被捕,齐虹的反应让江玫清楚地意识到两人间的鸿沟无法跨越。与此同时,江母告诉了江玫她父亲死亡的真相。原来,十五年前,江父也是因思想罪被抓走,不明不白地再没有回来。父亲的屈死和母亲的眼泪,切身的家庭悲剧,让江玫更清楚自己的人生选择。最后,在国仇家恨的交错下,她坚定地拒绝与齐虹一起去美国,以“我不后悔”为两人的爱情画下了句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作家宗璞从大学开始创作小说,1950年后以她感到文学的范围越来越窄,只能写工农,而且有模式。她认为与其写一些公式化的东西,不如不写。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她觉得可以依个人意愿写东西了,于是,结合平素的所见所感,她以自己熟悉的知识分子和校园生活为题材,创作小说来表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的十字路口的内心搏斗。在当年的年底,她完成了小说《红豆》。《红豆》送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后,编辑们无异议通过这篇小说 ,将其作为“双百”方针的创作体现,发表在1957年7月《人民文学》“革新特大号”上 。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宋如珊对这本小说的评价:

江玫、齐虹、萧素都是大学中的知识分子,但他们的家庭背景、处事态度、人生追求却不相同,三人聚合迸出的生命火花,交织成江玫的成长历程,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江玫的喜怒哀乐情绪起伏。而这种共鸣不仅来自宗璞小说展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来自她坚持的“诚”和“雅”的创作主张,这些正是《红豆》迥异于1950年代概念化、公式化主流文学之处 。

《红豆》讲述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男女主人公江玫和齐虹的爱情与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 因其情节,《红豆》一度被人当作是爱情小说,但当人们感受到江玫站在在人生十字路口要作抉择的矛盾与挣扎时,就是要决定一个知识分子的未来命运时,她是要救国还是要个人的爱情,在那样的情况下,个人的感情是渺小的,而江玫明白了这个道理,这就是《红豆》要表达的时代意义,最后被认为是一篇“革命历史小说”。《红豆》面世以来,由于当时读者对《红豆》理解的视角和主题的切入点不同,以及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等因素,造成了读者的解读产生了分歧,并且有许多纠缠不清的政治问题,在1958年“反右”的大风波中,难免受到严厉的批判。令人遗憾的是,生活在当时环境下的作家没有重视《红豆》发表后所引起的读者的注意和知识分子的共鸣与欣赏,而一味地站在政治的角度上看《红豆》。具体的说,《人民文学》10月号上刊登了孙秉富的《批判〈人民文学〉七月号上的几株毒草》和《这是什么样的革新——本刊编辑部整理》两篇文章,无疑将《红豆》一棍子打进了死胡同。孙在文中明确指出“小说《红豆》也是一株莠草,受了党的六年教育的女主人公江玫在回忆她过去的那个极端仇视人民革命,在解放前夕怆惶逃往美国的贵族大学生的时候,是多么惋惜,怅惘和悲痛。”让人更加痛心的是,1958年7月,北大海燕文学社召开了题为“《红豆》问题在哪里?”的座谈会更把《红豆》往死里送。几乎全部与会者都义无返顾或者言不由衷地判定《红豆》是一个宣扬小资产阶级恋爱至上,暴露了作者思想改造不彻底的坏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12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