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重感情的人容易为情所困,如果失去一段感情会很痛苦,花很久的时间才能走出来,这样其实对自己是不好的,比如一对男女朋友分手了,有一个恢复的比较快,但是另一个恢复的很慢,可能所有人都会觉得恢复的快的人肯定是爱的不如恢复的慢的人那么深,但是其实可能不是这样,所谓太重感情,就是把感情当作是生活的全部,精神的支柱,这样失去一段感情当然会很痛苦,很难走出来,但是如果你能明白,生活中除了感情,还有很多其他的事可以寄托,比如事业,比如梦想,比如爱好,感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有真正的明白这一点,不要把所有心思都放在感情上,而放在生活和学习和事业中,这样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其实女人对男人的要求最低的层面才是物质层面,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物质层面是最基础的一面,之后才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女人还想要你为她花钱,还想要你为她费心思,时时刻刻把她放在心上,为她考虑,而不是察觉到她不开心了一味地买个包包口红了事,女人需要的是关心和在意,是时时刻刻被放在心上的安全感。
当然,如果一个女人对你的要求只停留在物质层面,对你精神方面如何对待她毫不在意,那么可能对方只是在把你当做一个提款机,而不是交往对象。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他们看上去非常努力,上进,满满正能量的样子,可是当你真正地走进TA的生活,了解了TA真正的样子,却发现,原来,那些看上去很努力的样子,不过是TA给自己穿的一件外衣,掩藏自己,也在迷惑自己。
1、抵抗焦虑的努力,往往都是无效的
朋友小A是一个水瓶座的姑娘,思维非常活跃,经常是你正在跟她谈晚饭吃什么,她下一句就可以回复你说她在外太空遨游。
与她活跃的思维相匹配的是,她的看上去很努力,总是想到什么事情,马上就去做了。比方说,她想到要学画画,马上就会去某宝买一整套的画具回来;她想到要学音乐,马上就又会捧一个吉他回来……这效率堪比卫星发射。
不过,小A也经常因此让人大跌眼镜,譬如还没画上两幅画,画板就堆在了杂物房;吉他也还没有学会,上面就已经沾满了灰……而这时,她又尖叫着说,她发现了新爱好,现代舞!可想而知,半年过后你再见她,估计她又会说自己爱上了浮潜或者蹦极。
很显然,小A这样的努力,并不具有正面意义。一件又一件事情耗费了时间、精力、金钱不说,最重要的是,她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学会,人生依旧站在原点。
像小A这样的努力,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它在本质上还是为了抵抗内在自我的焦虑。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超我层面都会对自己有一些要求,比方说我们会要求自己有进步、会要求自己又成长,但是当生活陷入一成不变的方程式里的时候,我们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很焦虑。那怎么办呢?当然是主动给自己创造一些可以彰显我们进步和成长的机会。
于小A而言,所有的学习机会其实都是她给自己主动创造的机会,用看似在努力学习的仪式感,来缓解来自内在超我的焦虑。一旦这种仪式感停下来,来自超我的焦虑就会复发,所以小A真正在意的根本不是自己最终学会了什么,而是给自己一种一直在学习和进步的幻觉。于是,她就会停不下来地给自己找事情做,来避免体验自己内在的焦虑感。
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问一下自己,究竟是真心喜欢这件事,还是仅仅为了抵抗自己潜意识里的焦虑?
如果是后者,即便你有很强的行动力,也未必会带来正面的效果,因为你更在意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看上去很努力的样子,所以一旦事情进展不顺,你就会很容易放弃,从而换一个更简单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看上去在努力的虚幻感。
2、“看上去很努力”,源于你内在的匮乏感
你会不会很好奇,为什么小A只能“看上去很努力”,她就不能踏踏实实真正地去努力坚持好一件事儿吗?
小A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她的内心其实是匮乏的,她从来没有真正地被满足过,当然,这里所说的满足,是指情感上的满足。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本质上都是在寻找认同的过程。年幼的时候,通过父母和外界对我们的认同,我们知道了自己是谁,自己是健康的、活泼的、可爱的,还是生病的、调皮的、捣蛋的。
在小A的童年密码里,她没有从父母那里获得到足够多的认同,父母经常以苛刻的挑剔、批评等方式对待她,比方说:
小A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她的母亲可能会骂她:“你怎么长了一个猪脑子,考了这么点分数?”小A从的同学友情出现了问题,她尝试向父母求助,父母给的反馈却是:“你怎么那么娇气,和其他小朋友都玩不到一块?”小A很喜欢绘画和涂鸦,可是每当母亲见她绘画的时候,总是忍不住骂她:“成绩那么差,还有心思搞这个?”就这样,在原生家庭中,通过与母亲的互动,小A在自我认同上形成了这样的认知:我很笨、我很差劲,朋友们不喜欢我很有道理,我不配拥有任何爱好。
这个认知,就是我们上面说的——小A在情感上从来没有被满足过,也就是说,她从来没有体验过:“我自己是很好的,母亲是爱我的,这个世界是温暖”,而这,就是小A内心的匮乏感之源。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动力和愿望,即便小A在潜意识上认同了母亲对自己的评价,但她还是希望,“自己是好的,自己是值得的,自己是被爱的”。
对于这样一个愿望,怎么去实现呢?
变得看上去很努力,变成了小A去实现这个“自我期待”的途径。
但问题是,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想要实现一个目标,必然会遭遇诸多困难,而内心匮乏感十足的小A,只要一遇见困难,就会主动知难而退,因为她内心没有足够的力量,相信自己可以战胜这些困难。
就这样,小A陷入了“看上去很努力”的恶性循环。
3、做你自己的父母,学会满足你自己
那么,如小A这样,她该如何打破自己这种“看上去很努力”的恶性循环呢?
前文说过,每个人的一生,本质上是寻求认同过程,但最终,这些寻求的结果,其实都指向自我认同。
假设,小A内心的自我认知变成:“我挺好的,别人也都挺喜欢我的,这个世界其实很美好”,那么她就没有必要为了证明“我很好”去做很多无谓的努力。与此同时,她一旦想要去做一件什么事儿,也一定不是为了证明“我很好”,而是因为“我真的喜欢”,那么她恶性循环的“看上去很努力”的链条就会不攻自破。
想要改变内在的自我认知,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做自己的父母,去满足自己曾经没有被满足的所有情感需求。
对于小A来说,她小时候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获的父母的爱和认同,但遗憾的是,她并没有获得到她渴望的这些,或许父母也会爱她的,但是这种爱的方式,还是让她体验到自己的匮乏感。
所幸的是,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已经成年、与父母完成现实分离的小A,其实可以学着做自己的父母,从自己这里获得想要的爱和认同。
或许,你会说:很难啊,怎么样才能从自己这里获得爱和认同呢?
其实,秘密就在于,你不和自己对抗,允许自己不努力,接受自己的小堕落。
试想一下,小时候的你像小A一样,很喜欢绘画,可是父母以影响学习为由,阻止了你对绘画的探索,这实际上就是强迫你去做了你不愿意成为的自己,这会造成你内在的匮乏感。
你喜欢囤积东西吗?
先看看下面这些问题,回答“是”的问题越多,意味着你的囤积倾向越强,你的生活环境也就越有可能杂乱无章。
我们许多人都有囤积倾向,但只要不断约束,事情就不会发展到影响你生活的地步。
其实,内心越是丰富的人,生活越是质朴。眼里不满是物品,也不害怕错过什么,把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做到极致——这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讲,囤积东西,哪怕并不需要,这或许会让他更有安全感,或者是摆脱匮乏感等等,说到底,无法做到断舍离的人,其实是心理层面的某种“执着”,比如他们会说:
桑佳亚·塞克森纳(Sanjaya Saxena)博士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治疗系教授,也是强迫症领域世界知名的神经临床心理学专家。
他的研究团队使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PET),发现,强迫性囤积症患者的大脑额叶更容易出现轻度的萎缩或变形,而这一部分大脑正与 执行功能以及决策 有关。
比如,留下来的坏处是否超过了好处,无法理性地决定把东西留下还是丢掉,整理个人物品时感到高度焦虑,拥有数量巨大的个人物品,这些都是强迫性囤积症患者的典型特征。它还会让你无法平静下来,完满地享受你的生活,同时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挫败感。
1 996年,心理学家兰迪·O福斯特和塔玛拉·哈特尔(Tamara Hartl)提出了强迫性囤积症的理论框架:强迫性囤积症患者的体验包括信息加工的缺损、对于物品价值的错误观念、情感依恋,以及有序组织的困难。
他们鼓励患者丢弃他们所珍视的物品,并直面随之而来的压力和焦虑,这种练习称为暴露练习,这是治疗强迫性囤积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首先会让某个患者评估一下,他认为丢弃一件物品的焦虑有多严重,然后当实际丢掉这件物品后,再问他的感觉是否真像之前所想的那样糟糕。大部分时候患者都会发现,他当初的预测是错误的,实际感受远没有那么糟。通过这种方式,他明白了他可以丢弃不需要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