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交易过程中,我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当需要用钱的时候,我们需要赎回一部分股票,这时候往往会赎回已经赚钱的股票,而继续持有在亏损中的股票,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是人之常情,但是,长时间下来就会发现,好像并有赚什么钱。
这样的行为在金融理论中称之为“处置效应”。什么意思呢?
当赚钱的时候,更愿意卖出赚钱的品种锁定利润,当亏钱的时候,更愿意继续持有而不是认赔出局,这主要是对亏损的厌恶造成的。
那么,这样的行为在股票交易中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你是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之后,认为你所持有的在亏损中的股票未来价格涨上来的可能性很大,那么这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你只是在情感上对损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亏损,那么,你可能根本就不适合股票投资。
因为很多股票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可能是业绩暴雷,甚至临退市等利空因素导致的,如果还对这样的股票保持幻想,甚至卖出别的盈利的股票哎补仓,最终可能血本无归。
如果在投资期间习惯于卖出盈利的高价格的股票,持有或者买入低价格的股票,大概率会拖累整体收益。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努力克服处置效应的影响,比如说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在投资中做到心中有数,坚持优胜劣汰,抓住主要矛盾。敬畏市场,建立自己的纠错机制,不要抓住自己的错误死磕,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
公司金融理论的相关内容
11概念
公司金融理论这一概念源自西方国家,是研究公司资金流动与公司基本运作规律的科学理论。公司金融的英文是Corporatefinance,在我国被翻译为“公司财务”。从字面上可以知道,“财务”和“金融”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因为“财务”的主体活动是资金,它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公司资金活动,而“金融”所涉及的范围比“财务”更广。“金融”不再仅局限于公司的内部活动,还涉及公司的融资活动、公司的投资收益及收益的分配问题。这是由于现代公司的发展导致金融管理所涉及的方面变得更加广阔,所以金融的管理必须联系起公司与金融系统两个方面。
12分类
从广义上讲,公司金融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金融契约理论、战略公司金融、行为金融理论,以下分别对这三类金融理论进行详细阐述。
121金融契约理论
金融契约理论是在公司的金融活动之后,融资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资金最大化利用的过程。融资者对融资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之后,采取最适宜的契约形式对公司的金融进行一定的管理。在此过程中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契约理论是建立在公司和融资者两个方面之上的,这两个方面契约理论都要达到。而且,公司一定要采取最适宜的分配方式对公司的控制权进行分配,因为这会影响到公司资金的正常运转。
122战略公司金融
所谓战略公司金融,指的是公司金融进行正确并有效的战略部署。但是在公司金融理论中,很多专家认为不需要对公司金融进行正确的战略部署,他们认为只要对金融市场的结构有准确的分析,再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可以对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正是由于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战略失误,导致公司的资金运转受到竞争对手通过不同手段对公司金融造成的破坏,也导致战略公司金融的出现。
123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是人们在投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在认知上、情感上及行为态度上的心理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行为金融是很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体,想要了解行为金融学,就必须了解行为心理学、经济学、决策理论学等学科。另外,行为金融学与其他金融理论研究的方向不一样,可以说是反方向的,因为它研究的是人们在投资过程中或者金融市场中出现得比较反常的问题。
2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
青木昌彦曾经说过,离开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它的制度与习俗历史来选择哪种公司治理结构最适用于转轨经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确定转轨经济公司的管理制度时,经济学家必须根据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公司治理结构操作模式的具体情况,这些条件能否在转轨经济中得到,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都不能忽视过渡过程中逐步演化的路径。在这种背景下,在对我国公司管理的研究中,也不能离开我国的国情制度。
21公司金融理论研究中的两大因素
公司金融理论研究中的两大因素,即公司的管理结构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第一,公司的管理结构。在公司实际管理过程中,面对经济的转型,大多数公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融资难、经营偏差等。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影响之下,公司的管理结构不断向着高度集中的方向迈进,在权力集中的形势下,会导致利益关系失衡的现象,公司内部会出现有失公允的问题,对公司的正常经营管理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另外,由于平衡机制不完善,上述问题会非常严重,对金融系统环境、公司财务目标和金融行为影响巨大。因此,公司管理中要注意金融理论的影响。第二,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解决公司融资难,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旧存在功能失调的问题,相较国外先进的股票市场,我国,公司的实际利用率不高,在此基础上制定的金融决策往往会与实际产生较大的偏差。
22解决公司遇到的融资难问题
对于一个刚刚上市的公司或者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而言,充足的资金是公司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能够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地发展。但是,在现代的经济市场上,很多刚刚上市的公司或者刚刚起步的公司,面对经济市场的压力都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这就要求一个上市公司的***要有足够高的眼界,要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减少市场外部环境对公司发展产生的经济压力,使公司的资金能够正常运转,最好使公司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运用。那么,我们所说的公司金融理论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使上市公司或者刚刚起步的公司的资金进行很好地管理,使公司的融资不会出现短缺的现象。以下对公司的融资环节进行具体分类。
221股权融资
通过研究可以知道,股权融资是成效最高的方式,给公司的财务方面带来的风险也是最小的,但是股权融资也有缺点,相比其他融资方式成本而言,股权融资的成本更高一些。当股权融资的成本比较高时,公司的股权控制会有一定的变动;反之,当股权融资的成本较低时,会使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从而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222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最大的优点是公司需要投入的资金少,换言之就是融资成本比较低,与此同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较大的,债务人可以通过债务融资控制公司的股权。
223公司的内部筹资
在公司进行内部筹资时,公司需要平衡资金各种方式的优点与缺点,以及融资时需要的资本,这些都需要公司进行系统分析。
23评价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
因为金融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金融理论在对公司进行管理的同时,也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评价。其中,财务状况主要包括公司偿还债务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下面分别从这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
231偿还债务能力分析
确定公司偿还债务能力,需对公司的资产与负债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公司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指的是近期公司的流动资金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如果差额是正数,就证明公司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比较强,流动资金能够偿还公司的债务,这时公司可能发展比较好,前景比较明朗;如果差额是负数,说明公司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比较弱,流动资金不能满足流动负债的需要,此时公司很可能在走下坡路,经济比较萎缩。
232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的盈利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公司这一年度的利润增长数与上一年度净利润的比值。一个公司的经济发展能力可以通过公司的净利润充分表达出来,公司净利润的高低也说明了公司经济实力的强弱。如果一个公司的净利润比较高,就证明该公司的收入是稳定增加的,而且整个公司的走向呈上升趋势;如果一个公司的净利润比较低,就证明该公司的收入可能是一个负数值,该公司这一年度的发展不是很好,有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公司的净利润是公司最为关注的,所以公司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公司的营收管理,运用正确的、适宜该公司经济发展状况的方法来推动公司经济的发展。
233成长能力分析
公司成长能力直接反映着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成长能力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体现的,增长幅度平稳,则公司的成长速度较慢。这就需要公司管理者不断优化公司发展方向,不断转变和调整公司经营目标,从而突破瓶颈,与经济市场的发展保持同向。
24衡量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公司金融理论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衡量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当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先要对现金流进行分析,由此对公司盈利能力、回报率等进行判断,对资金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准确提出公司合理的投资标准,即净现金流量大于零,为公司决策提供标准的依据。在应用金融理论时,需要对很多方面进行一定的衡量及预算,所以公司金融理论可以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衡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潮中,公司金融理论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得到了完善和优化,也更加符合公司管理的要求。所以,对公司管理层而言,在对管理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正确应用公司金融理论,通过先进的理论引导和调整公司管理方式,以解决公司管理中面临的经济问题。另外,必须结合公司经济发展状况,采取适宜的方式,对公司金融理论进行有效利用,最终助力公司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1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
2方法论会对一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一般性的原则。
3方法论也是一个哲学概念。
4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
5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成就了方法论。
6方法论是普遍适用于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并起指导作用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7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经常提到方法论这个概念。
有关金融消费者一权益保护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其中,反对者一从理性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理性选择理论起源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持该理论者一认为没有完全自由市场是最有效的市场,可以实现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持公共选择理论者一认为政府介入并非必然有效,特别是当政府受到个人或团体利益影响时,公共政策的制定大多以局部和特殊利益为出发点,这往往会使公众利益受到损害;还有学者一认为加强消费者一保护可能会使投资者一主观上放松警惕,失去主动认识投资风险并进行相关信息搜集的动力,投资者一可能会进行逆向选择,盲目投资高收益产品。
支持加强金融消费者一保护的学者一则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表达了不同的意见。首先,他们认为从投资者一的行为习惯看,存在普遍的理性偏差,即使是完全的信息也不能纠正投资者一的非理性行为。其次,金融行业具有较强的令业性,普通投资者一的金融知识不足。有学者一调查显示,投资者一可能会在非理性或缺乏认知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决策。最后,在任何中介参与的交易中,中介机构都会参与收益分配,互联网金融投资者一在寻求中介机构的帮助时,必然面临相关金融机构对利益的瓜分,收益分成取决十他们的相对地位。比如当金融机构拥有用十决策的所有信息,而投资者一由十对风险信息的未知,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投资者一利益受损。另外,学者-还指出,金融监督较强的外部性导致市场监督不足,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府失灵确实存在,但市场失灵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大,金融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可能会破坏公众对市场的信心,只有依赖政策约束才有可能使之得到遏制。
以下主要从互联网金融相关投资者一的理性偏差和信息掌握不对称角度出发,分析实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和现实原因。
(一)普遍存在的投资者一有限理性行为
投资者一有限行为的相关理论纷繁多样,大多认为这种行为源十认知偏差。根据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的差别,将其分为启发式简化自我情绪和自我控制社会的交互作用四种类型。王冀宁和干甜[A]基十中国投资者一的行为特点,从投资心态、决策方式、信息获取等方面对认知偏差进行分类阐述,发现由信息获取产生的认知偏差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最大。信息获取产生的认知偏差包括可得性偏差(投资者一习惯参考已获取的信息或已知的事件)、锚定效应(投资者一在衡量某问题时,会受到起始定位值的影响,且其后的调整往往不够)、趋同性效应和保守主义。
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服务了大量原来不被传统金融所覆盖的客户。因此,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的非理性特征可能会更加显著。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多样,但要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用十决策的令业信息,却是对投资者一相关知识积累的考验。投资者一在有限的时间里搜集信息并作出决策,很可能会出现信息获取方式的认知偏差和锚定效应。例如,P2 P平台主要针对个人进行放贷,将产品进行足够的分散化后,面向普通投资者一销售,由十资产的整体风险水平很高、系统性风险仍然存在,使得普通投资者一购买的产品具有高风险性。即使平台进行了充分的风险提示,投资者一仍然认识不到投资失败带来的影响。
此外,互联网金融还存在集体非理性的特点,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比如类似余额宝的“第三方支付+货币市场基金”产品,投资者一可以随时赎回投资资金,货币基金的投资端却是较长期限的,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问题。因此,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很可能会引发其他相关基金的挤兑。
大数据推动了互联网金融行业各个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比如京东利用对供应商的了解,对相关数据进行筛选,实现了对融资方资金的风险控制。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京东可以在供货商这一特定融资市场中实现更小的风险。在传统银行机构中,一笔贷款的业务成本一般为3000 ;,而优良的阿里生态圈使阿里金融的业务成本最低可降至6 7 。但在为某些互联网金融主体提供无限成长空间的同时,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充分运用也存在着数据封闭和数据苹断的巨大障碍。
目前我国数据存储的主要特点是总量大、分布散、沟通难。其原因是大量社会化的经济数据分别由政府、公共机构和私营企业持有,且相互之间缺乏联系,相互孤立,形成数据封闭的现象。数据封闭表现为数据存储方式不同、产权界定不清,导致数据割裂和短缺。数据封闭使得大量数据无法有效地发挥现实作用、实现经济价值。
数据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的紧密结合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了众多可能,但是由十缺乏基本的法律制度,大数据产权不清晰,使得大数据主要在企业内部应用,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拥有数据资源渠道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其生存空间。比如阿里巴巴凭借电商平台获得绝对的数据优势,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支付宝原本只是单一的支付土具,后来发展为利用沉淀资金提供投融资服务的余额宝,目前其业务已经涉及小额贷款、理财账户、保险和银行等领域。数据垄断形成的行业垄断很可能成为垄断企业瓜分利润的有力土具,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垄断地位,掌控相关产品的定价权,在开展业务时损害松咨者的利益。
因此,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虽然可以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同时,数据封闭和数据垄断又可能因为信息垄断引发更严重的逆向选择。
从网络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认为金融交易与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网络特征,表现出显著的正网络外部性,即市场规模的扩大会引发流动性的大幅提高。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将网络外部性进一步放大,并因此增加了客户
的转换成本,对客户形成“锁定,。‘锁定”造成的成本有沉没成本、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即当客户熟悉某个平台之后,从情感和行为上拒绝变化。其中,更换平台的成本包括资金占用、平台熟悉时间等成本。由十“锁定效应”的存在,互联网金融可能对消费者-实施隐蔽欺诈行为,并且由十转化成本的存在,导致消费者一发现被欺诈后也不会转换平台,因此“锁定效应”下的欺诈行为在市场竟争中不易消除。
旧教材试题:
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己进入到最关键的环节,全面的利率市场化指日可待。根据已实现利率市场化国家的经验和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一般会加大,这就可能增加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由于国内长期以来实行利率管制,导致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缺乏相应的利率风险衡量手段和工具,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和经验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在和外资银行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阻碍了中国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和探索中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意义深远。在结构安排上,这篇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文章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理论以及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为下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国家的改革实践,从中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启示以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然后探讨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将要面临的风险。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几种利率风险的测度方法和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从而给我国的利率风险管理给出启示。第五部分,以我国几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年度报告数据为基础,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明显存在利率风险,在管理方面虽有进步,但仍思想保守,有待进步。第六部分从利率风险管理内部管理体系和宏观的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针对我国利率风险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遇到的阻力大、动力不足。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中后期, 在改革初期,改革的结果使大部分人都受益,所以改革的动力和决心很大。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市场化改革必定会使大部分人收益,而部分人利益受损。因此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各种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时会抵制改革,使改革进程受阻。
(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多个金融领域的改革,因此需要这些改革方案和进程相协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改革,而是伴随着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货币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金融业监管制度的改革、证券市场的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到其他金融领域的改革进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3)中国对银行业实行的是隐性的保险制度,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目前中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政府不允许商业银行倒闭。为了冲销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政府也多次对银行注资。政府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有义务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但是政府充当银行的最后担保人,会使银行风险和收益不对称,可能激励银行高风险经营,当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时,政府又会成为银行高风险经营行为的最后埋单者。这样的隐性保险制度,不仅会导致银行的道德风险,而且当银行经营不善、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出现时,政府和银行都会去掩饰这些问题。
(4)尽管中国货币市场快速发展,但是国债(尤其是短期国债)市场和票据市场仍然发展不充分,制约着央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来有效地调节利率,执行货币政策。首先,货币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市场发展不够均衡。交易规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其次,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较为单一。我国货币市场交易客体品种较少,且除了同业资金拆借之外,其他货币市场工具都规模较小,债券市场中,短期国债的发行量太小。票据市场的主要工具为银行承兑汇票(占95%)。
对商业一行的影响:
在利率管制下,商业银行统一执行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政策,除了拥有有限的浮动权外,基本上没有定价权。但利率市场化后,资金价格的定位涉及到商业银行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市场决策等宏观和微观层面,这是商业银行的新课题。由于缺乏在市场中进行资金定价的经验,定价必须遵循的原则、影响因素等诸多问题有待于在市场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一)有利条件
1.中小企业资金可得性增加。
2.中小企业将会获得更多金融机构服务机会。
3.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投融资工具、产品选择。
(二)不利影响
1.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可能增加。
2.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将加大。
3.中小企业投资将面临更大风险。
4.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
5.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
6.金融服务机构和网点整合归并对农村、分散的中小企业造成不便。
新教材试题:
资产价格泡沫崩溃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摧毁市场信心,导致经济停滞,侵蚀企业资本,引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紧缩等。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崩溃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应强化经济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健全金融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货币政策的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等。
国际经验显示,高增长低通胀环境滋生资产价格泡沫具有普遍性。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于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显示,20世纪当中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也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但是,随着之后通货膨胀的出现,货币当局不得不加息,最终刺破资产价格泡沫。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资产价格大幅上升,1986年开始通货膨胀从负值开始上升,没有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当时日本央行非但没有加息,反而在政府的压力下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以冲消汇率升值对企业的压力。3年内通货膨胀逐渐上升,到1989年接近4%,这时日本央行开始加息,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将利率水平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最终刺破了资产价格泡沫。其他主要工业国也有类似情况,提供给我们的重要经验教训是,当局的货币政策在泡沫形成的时期过松,而当泡沫已成规模之后不得不追赶性地提高利率,让泡沫在高位破裂,结果造成金融市场乃至整体经济的动荡。
我国当前面临着资产价格从高位滑落的现实。A股市场从2007年的最高点位6100点迅速下跌,股市泡沫受到挤压。房地产市场也同样面临着同样的处境,进入2008年以来各主要城市房价出现明显下跌的压力,成交量更是跌入谷底。预防资产价格泡沫崩溃给国内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我们应吸取世界历史上多次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一、资产价格泡沫崩溃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1摧毁市场信心,导致经济停滞。资产价格泡沫形成过程中种种扭曲的力量均要在泡沫破灭过程中释放和纠正,资产价格的迅速下跌摧毁了市场交易者的信心,悲观情绪成为主导市场的情绪。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期间,经济活动大范围减少,经济活力下降,生产力下降,经济增长停滞。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企业设备的经济价值迅速下降,投资性支出减少,供应能力随之迅速萎缩,结果,资产价格泡沫膨胀期间的资源错误配置导致了未来经济增长的停滞。
2侵蚀企业资本。企业资本是应对未来风险和损失的缓冲器,资本实力越雄厚,企业更愿意也更有能力进行各种创新性的投资。但是,资本这种缓冲器的作用在经济平稳扩张期间表现得并不明显,一旦关于未来的乐观预期出现反向变化,资产价格迅速下跌,借款人和贷款人资产质量受到冲击,信贷供给大幅减少,资本作为缓冲器的作用便会凸现出来。可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会造成企业资本的萎缩,破产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受到泡沫破灭侵蚀的经济主体,面对风险选择投资对象和合作伙伴时必然小心谨慎,从而导致经济活力的下降,影响资本缓冲器作用的发挥。
3引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紧缩。资产价格泡沫通过债权债务结构的变化效应会引发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紧缩。所谓债权债务结构的变化效应是指股市泡沫破灭前后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如果在股市里,所有的交易主体都是以自有资金进行交易,那么就不存在债权债务结构的变化效应。资产价格泡沫膨胀期间,金融机构作为金融活动的枢纽,必然深深卷入其中。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猛涨时期,任何投资于这些资产的项目都看似利润丰厚,用其作为担保品的贷款也看似非常安全,再加上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出现金融机构放松对贷款的限制,争相对与这些资产经营有关的项目扩大信贷放款的现象。为筹措足够的资金,金融机构还会以高利率从国内吸收存款和向国外金融机构融资。但一旦股市泡沫破灭,股价大跌,借入者无法获得收益偿还借款和利息,金融机构的资产缩水,金融体系便首当其冲,结果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和资产增加,其账目上必然出现大量呆账、坏账。为了化解不良债权,金融机构不得不收缩信用,一方面追收贷款,一方面紧缩借贷,使得大量的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而面临困难,失去应有的发展机会。如果金融机构介入程度较深,还会有支付危机,造成信用链的断裂,从而导致经济萎缩和整个金融的不稳定,进而引发经济紧缩。
二、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崩溃的政策建议
1强化经济基础,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资产泡沫问题是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泡沫不可能长期持续地存在下去,一旦破灭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危害,并且持续时间越长,对经济的危害越大,治理起来越困难,所以对资产泡沫问题应该是防重于治。在当前我国外资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政府应调整产业结构,适当引导资金的流向,防止资金流入结构的不合理而引发泡沫。同时政府的决策应着眼于帮助投资者避免错误和提高市场效率,通过加强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管理等手段来尽量减少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国家应注重增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美国很快从2000~2001年的资产价格泡沫中恢复,还是因为美国的经济结构更能抗击冲击。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企业投资特别是高新技术投资持续增长,大大提高了各行业劳动生产率,造就了国民经济中新的主导产业群,在全球率先实现了信息化产业升级。这种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经济结构,其发展依靠的是知识、人才和创新力的作用,而对资金的依赖性明显低于传统产业经济。日本却是另外一种情况。日本模仿型技术创新模式只注重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现实应用,不重视基础研发能力的培养,政府研发经费严重不足,特别是在泡沫经济时期,企业界为经济的景气所陶醉,将大量资金用于收购美国企业和不动产上,在产业升级方面投入严重不足。所以日本产业结构一直未能成功升级。加上银行与企业之间相互持股,资产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加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恢复。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一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各种泡沫的冲击。
2健全金融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资产价格泡沫崩溃必然导致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呆账、坏账,金融机构很可能被泡沫拖垮,进而出现全面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各国资产价格泡沫的历史经验上看,后果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同,有的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有的国家和地区则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幸存下来。金融体系健全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金融体系健全国家和地区引发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吴立源(2006)在分析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提到:当时香港和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表现最好的地区和国家,虽然香港和新加坡都有严重的房地产价格泡沫,银行体系面临的房地产担保风险和其他国家相比也相对较高:1997年末,香港银行体系房地产占其资产价值的40%~55%,新加坡银行体系房地产占其资产价值的30%~40%,而韩国为15%~25%,印度尼西亚为25%~30%,马来西亚为30%~40%、菲律宾为15%~20%,泰国为30%~40%。危机来临时,香港和新加坡的资产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但并没有出现整体性的经济金融危机。香港房地产价格下跌六成,恒生指数最严重时下跌了10000多点,经济在1998年甚至出现了几十年来绝无仅有的负增长,但是,香港资产价格泡沫的崩溃没有引发香港全局性的金融危机,香港维持了汇率的稳定,并保住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新加坡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它的货币贬值15%,股价下跌35%,经济虽然受到明显的影响,但并没有出现银行或金融公司破产等混乱局面,1998年整体经济虽然出现了负增长,但金融业还保持了31%的增长率。这些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强有力的金融监管。相比之下,日本金融机构缺乏这种抵抗力。在上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日本银行把扩大经营业务和提高知名度作为首要任务,争相发放房地产和股票抵押贷款并参与直接融资市场, 大量资金涌入股市和房地产。随着泡沫的崩溃,日本银行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一批银行因此倒闭。十几年来银行业深陷坏账泥潭不能自拔,根本无法向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以至于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因此我国应对金融体系严格实施审慎监管,确保金融体系健康运转。金融体系的健康能保证在面临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时,仍然能够持续运行。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金融甚至经济危机。加强银行的监管,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仅可以使银行参与泡沫资产交易的动机减少,而且可以使银行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后的不良后果最小化。
3增加货币政策的公信力,稳定市场预期。预期在资产价格泡沫形成和破灭中具有重要作用,正是由于预期的逆转才引起了价格的暴跌。而在理性预期假设下,只有意料之外的货币政策才是有效的,因此,长期以来,各国央行对货币政策坚持神秘的传统。但是,在不确定性和公众只具有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市场交易者可能对货币当局出人意料的货币政策做出有偏差的反应,而背离货币当局的意图,因此不确定性是市场交易者形成认知偏差的根本原因。所以,为使市场交易者形成正确的预期,需要货币当局实施稳定而透明的货币政策,通胀目标制就是这样一种政策框架。通胀目标制下,货币当局制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定量化的通货膨胀目标,承诺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定期进行公告,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胀目标制的优点在于可以为市场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它使未来收益更容易预测,有助于减轻市场交易者错误预期的程度,从而降低资产价格泡沫发生的概率。它将加强与市场交易者的信息交流放到了首位,可以避免、至少是能减轻市场误解货币政策意图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市场合理预期的形成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高。在市场信心动荡不安时只有能给市场明确预期的政策才是正确的政策。科恩等人(2003)的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声明对于形成公众预期具有重要作用,格林斯潘的国会证词对远期利率有着较政策声明更为显著的影响。RefetSGurkaynak等(2004)研究认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声明比行动对市场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可以说,政府政策的信用度、持续性、透明度是缓解有限理性预期的重要因素。如果政策信用不高,政策反复无常,政策晦暗不明,有限理性预期就更容易自我强化,那么政策在有限理性预期作用下的效力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不确定性造成有限理性预期的情况下,政府的政策规则很重要,只有按照稳定透明的政策规则行事,才能减少有限理性预期的形成和缓解其对政策效力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资产价格泡沫产生的可能性。
总之,要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产生的对经济社会的巨大伤害,首先是要强化经济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御各种泡沫的冲击。在此基础上,要加大改革力度,健全金融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从治理结构上入手,才能根本改变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而在采取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治理时,当局要确保政策的信用度、持续性、透明度,按照稳定透明的政策规则行事,减少有限理性预期的形成和缓解有限理性预期对政策效力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缓解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对经济的冲击力量,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按内容划分:小说;儿童读物;非小说类;专业书;工具书;手册;书目;剧本;报告;日记;书集;摄影绘画集。
书籍(英文:Book;拼音:shūjí;注音:ㄕㄨㄐㄧ_)是指装订成册的图书和文字,在狭义上的理解是带有文字和图像、纸张的集合。中国古代纸张推广前,书籍多用以火焙干的竹子编成。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_蔡邕_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1、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
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往往还会适得其反,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
2、鳄鱼法则
这是经济学交易技术法则之一,也叫“鳄鱼效应”,它的意思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有点类似虎怒决蹯。
由于人性天生的弱点,时时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操作,一次大亏,足以输掉前面99次的利润,所以严格遵守止损纪律便成为确保投资者在风险市场中生存的唯一法则。
3、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需要强调的一点,在某些企业中,由于一些官僚长期无所作为或者无力承担新任务新责任,鲶鱼性人才成为企业正向提升的动力。
4、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
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
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5、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蝴蝶效应
——鳄鱼法则
——鲶鱼效应
——羊群效应
——刺猬法则
有效市场假说(EMH)是描述资本市场的一个经济学理论,它认为各种信息可以迅速反映在股票价格中,因此随时可得到的公开信息已被充分地反映在当前的证券价格中。在有效市场中,所有投资者都能获得同等的机会去获取收益,因为所有可用的公开信息都已充分反映在当前的证券价格中。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金融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处理的机制,在这个机制内部参与者不断地共享和交流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已经通过竞争的方式塑造成当前的价格。因此,试图预测市场价格并利用这种方法使得高于平均收益率的投资表现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新的信息瞬间被反应在股票价格之中,导致不可能利用任何过时或衰落的信息来获取超额收益率。
然而,关于有效市场效应的存在和持续性的问题经常引起了争议。有些人认为金融市场并不总是能够反映所有可用的公开信息,因为人类的主观判断方式和情感状态也会影响投资决策。其他人则认为,某些特定信息可能只能通过不寻常的行为模式反映在股票价格中,而这一点使得市场并不总是完全有效。
尽管如此,EMH仍然被视为一个重要的金融理论,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评估股票市场的运作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