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有一部分的人在生活中会出现感情隔离的现象,这也是因为心里的情绪非常的复杂,很多负面的情绪包裹着自己,所以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也是不敢大声说出来的,感情隔离的人在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内心也是非常的纠结。其实在感情当中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世界这么大,两个人能够相遇是一种缘分,如果你喜欢的人也刚好喜欢你,那就是百年难遇的一种缘分。有些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和对方只是朋友,但是心里却一直暗恋着对方,不敢说出来,这种心理也是非常难受的。
一、表达出来如果对方也是喜欢你的,这段爱情,就一定要学会珍惜,如果对方对我们没有好感的话,也是不可能会一直跟我们保持联系的,只要对方还在联系你就说明对方对你是有好感的。你如果想要追对方的话,就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用正确的方式来追求对方,这样两个人也会有共同话题,能够继续的聊下去。
二、勇敢追求在追求对方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态度,这样别人才能够感受到爱意,如果不想要放弃这段感情的话。其实每一个人在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心理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有一部分的人很希望能够主动跟对方聊天,也能够希望对方注意到自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事件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喜欢的人。
三、喜欢但是有一部分的人喜欢一个人却是默默无闻的付出,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爱意,但是却任何事情都帮助对方,也是非常的令人感动,因为每一个人的喜欢都是非常纯粹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遇到了喜欢的人之后都能够大胆的说出来,但是这样也会很容易的错过对方,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如果真的喜欢对方就一定要说出来。
想找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调整心态。学会和平相处,互相理解包容,你会慢慢找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不了解我自己,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一些场合这么做,我不知道我所想的和我真正需要的有什么区别。作为创伤的自我保护机制,我隔离了自己所有的情绪感受,世界被拒之门外。当我隔离愤怒、恐惧和悲伤时,我也隔离了美好的情感,抑制和剥夺了自己感受快乐和爱的能力。筋疲力尽。我麻木了自己的情绪,但没有完全去除。压抑情绪需要很大的精力,常常让我感到疲惫不堪。破坏关系。越是和自己的情绪保持距离,就离别人和自己越远。我常常忘记时间的存在。像一个空心人,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吃饭,看别人嬉闹,自己却无法投入。
当你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时候,你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封闭、愤怒、评判自己或自暴自弃都会伤害自己。与其把你的痛苦归咎于伴侣,不如敞开心扉,学会如何拒绝和放弃自己。这就是导致你痛苦的原因。如果你的伴侣因为封闭、愤怒、指责或退缩而伤害了你,请同情我们所爱的人与我们断开联系时的孤独和心痛。与其指责伴侣伤害了你,不如善待自己,关爱自己,敞开心扉,这样当你的伴侣再次敞开心扉时,你们就能重新建立联系。在守护你的感情时,与充满爱和安慰的精神指引源发展个人联系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向这种爱和同情的源泉敞开心扉,可以帮助你保持对爱的敞开。你越能学会通过包容照顾自己的感受来爱自己,你就越能与你的伴侣分享更多的爱。
孤独感,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有些人因为内心的障碍而拒绝进行情感接触,总是用超出常识的理智和冷静来克制自己。情绪管理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远离情绪,甚至没有情绪。情绪隔离在工作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人越无情,越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职场中,冷静的人更有竞争力。只是在婚姻中,真正决定婚姻质量的是情感。在爱情里,谁也不需要战胜谁,爱情里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爱情需要的是冲动,超越理智的本能。过分的理由是让人敬而远之。再热的心遇到冰,也会凉下来。没有情感回应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
先走心讲一个故事。
36岁的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气场十足,颇有御姐范,她逻辑思维缜密,讲起话来铿锵有力,像一个天生的演讲家。
她的咨询目标是改善亲密关系,她不理解为什么丈夫对自己越来越疏离,她淡淡地说:“我们两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白手起家,共同创业,十几年来也没有太多矛盾,如今该有的都有了,他却对我越来越冷漠了。”
在初始访谈阶段,我在收集晟的成长经历时,问她小时候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小时候?”她微微仰起脸,尝试搜索记忆:“小时候也没经历过特别的事情……哦,对了,有件事印象比较深,在我八岁的时候,有次我爸突发心脏病,我妈刚好不在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我和哥哥两个人迅速把老爸送进了医院,我哥那时候十一岁吧,医生说还好送得及时,要不我爸可能就没命了。我哥都慌了,我都没慌。”晟将这件事陈述了出来,脸上挂着笑。
八岁的女孩面对父亲突发心脏病,一点慌张感都没有,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我问她:“你那时候什么感受呢?”
“感受?没有感受,就思考怎么把老爸送到医院。”
我轻声问:“你愿意再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感受一下当时的感受么?”
她安静了下来,尝试进入感受,过一会,她说还是没有感受,并表示这样专门去体验感受好尴尬啊。
看到晟还很不习惯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我不再勉强她继续在这个点上深入探讨下去,便继续收集她的成长经历:“小时候还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么?”
她皱起眉头,继续搜索记忆,片刻后说:“印象很深的……哦,我大伯去世那天,我妈急匆匆赶到他家,她也把我带过去了,我当时很害怕不敢进去,也不敢一个人在外面等着,妈妈就骂我,怎么这么胆小,妈妈一骂,我哇一下就哭了。我妈就冲我脑袋用力拍了一下,说,不许哭,再哭你大伯就要把你带走了,当时吓得我就没再哭。好像从那之后,我就没再哭过,反正我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还哭过。”晟讲这段话的时候,脸上依然面带笑容,好像在讲一件很有趣的事。
“那时候你几岁了?”
“快上小学的时候,六岁吧。”
“这之前你爱哭么?”
“嗯,爱哭。之前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哭,每次哭我妈都骂我怎么又哭,再哭就要挨打了,有时候我能控制住不哭,有时候控制不住。”
“控制不住的时候,妈妈真的会打你吗?“
“会,总是拍一下我的头,我妈后来说她都是轻轻拍的,但我记得是很疼的。小时候我好像很怕老妈打我,但就是控制不住哭,大伯去世那天,我爱哭的毛病总算给治好了。大伯刚去世乱死了, 我再哭,我妈哪顾得过来啊 。”然后,晟拖长声音打趣笑道:“哎呀……不容易……那时候自己太弱了,哈哈哈哈。”
接下来,晟借着哭这个话题,抱怨起现在公司的小年轻们太娇惯了,说工作上遇到点挫折都能哭,她又讲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素养的人才,现今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等等……
她轻易控制了谈话的内容和方向,她远离了童年。
晟讲着这一切,有理有据,语速飞快,富有感染力,我在旁边完全插不上话。
我的大脑听着她鸡汤味十足的演讲时,我的心还停留在她六岁的时空。
眼前强势干练的晟与六岁爱哭的她,有一种分裂的感觉。
哪个才是更真实的她?
初始访谈之后,晟表示愿意进行一段长程心理咨询。
在我与她咨询前期,她谈话的内容多是围绕婚姻中或者工作上的琐事,每次她讲到应该很有感受的事情时,都给我一种感觉: 分明是自己的故事,但她总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淡漠理智地在陈述一件其他人的事。
好在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咨访关系更稳固,晟的自由联想渐渐走到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重新又折回到童年的话题。
在我们咨询进行到第二十多周的时候,晟再次触及七八岁时父亲突发心脏病的经历。
“那时候我大脑高度警觉,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急,老爸被抢救过来后,我妈夸我是小救星……当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好像不知不觉就把一件事情完成了,现在突然感觉,我那时候才多大啊,确实挺了不起的。”
“那时候你除了大脑高度警觉外,还有其他感受吗?“
“感受?”晟皱着眉看了我一眼,又茫然地看向对面的白墙,一两分钟后,她开口:“我刚才忽然感觉,其实,我很害怕,特别特别害怕。”
“怕什么?“我问她。
“怕爸爸死了,我很急地在想该怎么做,就觉得要快点要快点,我很怕爸爸会死掉,我真的好怕,大伯就是突发心脏病死去的。”晟讲到这里,眼泪突然掉了出来,她慌忙抽纸巾擦眼泪,有些尴尬地说:“哎哟,这么大的人了,居然哭了。”
原来,六岁经历的丧失,也是因为心脏病突发。
八岁的晟,唯有把所有感受系统都关闭,只留大脑高速运转工作,这样,才有机会救活爸爸。这是一个八岁女孩的应激反应,在那一刻,她也达到了妈妈期待的状态。
时隔28年,那些被关闭在身体深处的感受,总算被释放了出来。
自此,感受的主人也不必再紧绷着,不必再高度警惕着做一个看守人。
感受获得了自由,看守人不再是看守人,也获得了自由。
晟还是很不适应眼泪,她尴尬地猛擦眼睛,我忍不住说:“ 你是可以哭的。 ”
这句话她听进了心里。
她突然泪如泉涌,声音有些颤抖地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可以哭,我一直都不敢哭……”
在下次见到晟时,她告诉我说:“上周末我去了教堂,我坐在下面听大家唱圣歌,我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整整哭了一个多小时…… 我从来没有那么痛快地哭过 。”
又隔了一周,晟又告诉我:“前几天,我和我老公聊天,我聊到了自己和他相处中感受到的委屈,我忍不住哭了,我老公居然也哭了。他说认识我十多年,第一次看到我哭,他太感动了,那一刻,他感觉很欣慰,忍不住也哭了。”说到这里,晟又抽纸巾擦眼泪,同时又笑,但她这次笑得很由衷,是那种很开心,很有感染力的笑。
眼前的她,变得像个小女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里。
后来,晟表示她实现了咨询目标,她说:“以前我太强势,过于理智,从来都感受不到我老公, 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其实那个强大,好像一件华丽精良的盔甲,而盔甲下真实的我,好小好小,特别柔弱 。”
我接了一句:“ 柔弱的你,是你;强大的你,也是你。 ”
“ 没有盔甲,我可以强大,也可以柔弱。 ”她粲然一笑:“盔甲卸下来,感觉变得好自由,好轻松。”
晟的故事讲到这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晟的故事里,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爱哭的小女孩不被妈妈接纳,最终,她总算活成了妈妈喜欢的样子,还成了一个拯救者,自此她强大、理智、有超强的行动力。
强大、理智与超强行动力这些特质,帮助她度过应激事件,让她更好地适应了社会,更快地收获了现实层面的成功,但她也付出了一个代价,就是需要隔离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深锁在身体最深处。
晟特别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指一个人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以应对焦虑和痛苦,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情感隔离,在我们的文化里,无处不在。
中国人实在太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像魔咒一样,在我们文化里代代相传。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淡漠,往往会导致孩子不得不学会隔离自己的感受,孩子长大后又变成下一任情感淡漠的父母。
感受一下,你是否也是那个擅长情感隔离的孩子?
如果是,在某个一瞬间,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亲爱的,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在谈某种心理防御机制时,不是在评判好或不好。
情感隔离陪伴你那么多年,几乎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当你认为它不好的时候,很容易会认为自己也不好。
我们首先要肯定,情感隔离也是有好处的。
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一个人都有保护作用。
情感隔离在晟的童年,很好地保护了她,并让她的命运避开了可能存在的更大的风险。
在情感隔离的机制下,晟在最危急时刻,立即封锁了感受系统,得以让她远离了恐惧与慌乱,得以帮助她与哥哥一起及时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这让她避开了一次更为严重的丧失创伤经历。
回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到底经历了多少苦难啊。
如果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充分地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在战争,饥荒和瘟疫面前,我们如何继续前行?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我们顽强地走过五千年,苦难没有消灭我们,反而让我们更睿智,让我们更勤劳,最终,我们华人的身份在世界各地节节升高, 情感隔离真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是要消灭情感隔离,而是要与其和解。
当你看见了自己情感隔离那部分的价值,你也就肯定了那些年,自己在隔离之下的价值了。
任何时候的你,都是有价值的。
然后,你觉察到当下的环境是安全的,你感到自己更有力量了,你希望今后可以更轻松快乐。
那么,你便可以回归感受了。
回归感受是一条苦涩与甜蜜并存的路,也是一条值得一步一个脚印、细细去探索的路,路的终点是与最自由的自己在一起,那是平和与喜悦。
在这条路上,如果你能找一位与自己匹配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起探索半年以上,会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还不愿意做心理咨询,或者还不够有条件做咨询,你也可以找到适合你当下的方式去一点点链接你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每天坚持正念冥想,多做瑜伽呼吸练习,每天睡前静静感受一下身体各部位的感受,也可以与自己的身体各部分做一下心灵对话。(因篇幅有限,这部分先简写,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如何回归感受”的文章。)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一年看看,一定会有些变化的。
是的,是一年,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个月。 因为感受被锁太久太深了,它需要时间才敢于重见阳光。
给它时间,慢慢来。
(备注:写作也是创作,文中案例已被360度改装。)
情感隔离,是指个体在情感应激状态的一种防御机制,这种自我保护,就如同我们的身体在感受到外部打击时,会自然而然地护住关键部位,头,胸,而情感在受到强刺激时,会选择逃离,封闭,自欺欺人, 麻木不仁等各种方式以保证不面对意想中的伤害或刺激。
人的精神应激或感受力是有迹可循的,喜新厌旧就是其中之中,楼主所讲述的小说情节,如果小说只是情节离奇,叙事立意无深处可挖掘,那么就只在初看时因新奇而引发短暂关注,之后就会在雷同的过程,乏味的铺排中失去再次阅读的兴趣,而长期浸*在类似的氛围中,开头知尾,就会失去对同类小说的兴趣。这也许就部分解释了楼主所说的无兴趣再读小说的原因,市面上大量粗制滥造的小说,的确令人扫兴,这也是为什么精品之所以被传承的原因所在,深度阅读,每一次都能使读者有新发现,这才是经典的本质所在。
至于创作力,那涉及的因素更多。通常而言,创作来源于感知,重在积累,也就是作者妙笔生花,行云流水是心灵的书写,是生活的感悟,是思想的分享。如果无法感悟,那作品就没有灵魂,无法用语言展现,那只能是私人的珍藏,不能拿来共享。写作,虽然不必非要撕裂自己,爆出皮囊下的小那种批判,但作者自身的感知与领悟就是作品的魂,因而作者自身迟钝或迷失时,作品自然是零乱的。
在浮躁中无意识地随波逐流才是迷失,而能保持自我意识地漂流就是伺机而动,这其间的区别就在于楼主自身是否认清自己。在阅读的代入感同样如是,沉迷式的无法自拔只是书痴,能进能出,物为已所用才是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