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唐˙白居易˙柳公绰父子温赠尚书右仆射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向无显扬褒赠之事,则何以旌先臣德,慰后嗣心乎?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十七出:孔子听得皋鱼哭啼,问其故,皋鱼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或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息而风不停。
感情方面与:“落花有意,流水沅情”有近似。
“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yùjìngérfēngbùzhǐ。谓树要静止,风却不停息地刮得它摇动。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这句话常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停”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造句:
1、树欲静而风不止,敌人又破门而出,公开地来同人民较量了。
2、人民渴望和平,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总是企图制造混乱。
3、树欲静而风不止,杀戮造就了历史,历史造就了杀戮。
4、人民饱尝了战乱的苦,渴望生活安宁,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反动派总是要兴妖作怪。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树想要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止;子女想要赡养父母,可父母却已经离世了。这句话常用于比喻丧亲之痛,在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也用于比喻客观形势与自己的主观愿望相违背。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出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孔子家语·卷二》,原文如下:
孔子行,闻哭声甚悲。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译文: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快,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先生家是不是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出去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照顾到亲人,这是过失之一;自视清高,不愿为君主效力,没有成就,这是过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过去了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后想见而见不到的,是亲人。就让我从此离别人世吧。”说完就辞世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大家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有许多弟子辞行回家赡养双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意思: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拼音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zǐ yù yǎng ér qīn bú dài
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用法
用于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是痛失双亲的无奈的情景。
三、出处
汉代班固的《孔子家语卷二 ·致思第八》
原文
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译文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出去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照顾到亲人,这是过失之一;自视清高,不愿为君主效力,没有成就,这是过失之二;朋友交情深厚,可很早就断绝了联系,这是过失之三。
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吹动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的时候老人却已经不在了!过去了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后想见而见不到的,是亲人。就让我从此离别人世吧。”说完就辞世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