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1对待科学学习,2对待科学,3对待自然,4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的四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标准:
1对待科学学习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11 想知道,爱提问。
·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谁提的问题好。
·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
12 喜欢大胆想象。
·编科学幻想故事。
·画科学想象画。
13 尊重证据。
·讨论外星人的存在是科学的假设还是科学的结论。
·讨论迷信为什么站不住脚。
14 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如观察月相、培育花卉、饲养小动物等。
15 愿意合作与交流。
·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16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科学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21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搜集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猜测10年以后会有哪些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
22 不迷信权威。
3对待自然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31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讨论建立自然保护区、饲养广场鸽、从伐木英雄到植树英雄、建立野生动物园等问题。
32 珍爱生命。
·饲养小动物,栽培花草。
·观察、研究小动物后放回大自然。
33 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
·参加欣赏、赞美家乡美的活动。
·用图画、诗歌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感。
4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41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调查家庭生活中有哪些不科学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4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搜集有关科技新产品的信息资料,并与同学分享。
·调查工厂、农村、社区中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实例。
43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从自己家中一周用掉多少个一次性塑料袋,估算其对本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化肥、农药、杀虫剂的使用情况,并作出评价。
一、语文
1、增强学习知识的趣味和自信心。
2、领略自然界的和谐和奇妙,养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4、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5、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
6、体会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养成爱国意识。
7、文字间中感受XXX事物的美丽;
8、认识祖国语言的魅力,爱上语文;
二、数学
1、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2、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5、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6、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7、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8、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扩展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和政治学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凸显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视。
而且,从新课改的精神来看,强调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评价,强调学生的探究和思考等,都从多个方面说明了,新课改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认知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3、继续增强学生将网络成为自己学习伙伴的意识。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能力目标:1、能自学或是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网上合作能力。2、能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进行交流。3、能用留言板进行网上交流与学习。
一般目标是制定具体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情感教育理论的核心。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包括三个内容:
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提高他们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对自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三个方面最后均指向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这也是情感教育的终极或最后目标。
幼儿情感教育内容包括:
1、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幼儿生活,使幼儿经常保持朝气蓬勃、积极愉快的情感;
2、逐步发展情感的社会性、稳定性、深刻性,在各项活动中,促进幼儿对教师的尊敬、对同伴的友爱感和对班集体的荣誉感等,提高幼儿控制、调节情感的能力,自觉克服胆小、自卑、恐惧、妒忌、骄傲等消极情感的影响。
3、经常让幼儿欣赏富有感染力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陶冶幼儿的高级情感;
4、幼儿园与家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健康情感和鲜明的爱憎态度。
扩展资料:
情感价值的作用:
对人的生存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德;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
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
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本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情感教育
——幼儿情感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特点有以下科学认识: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实施目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按照课时安排,《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每周两课时,已经不是基础教育阶段所谓的“副科”了。并且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要上好这门课程,应该要树立以下新的观念:
1、教材观。新的教材观应该是:教科书不只是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更重要的功能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教材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是开放的,给教学留下空间,使教师能够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教师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我是你的一个旅伴,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造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3、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个人的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修炼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人格。
4、教学观。教与学的新观念是:首先要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灌输。要善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态度和能力。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与人相处。教学不是偏重单纯的学术能力的提高,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整体性发展。第三,教学要有开放性和活动性。知识的来源并不限于课本,学生周围的人,学生身边的事物都是学习的资源。要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种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新的教学观念,新就新在,不是为了教而教,是为了学而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过程中,要思路清晰,概括到位,做到一方面以儿童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媒介,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另一方面将儿童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不同事件进行综合,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充分体现出品德课程的综合性
情感目标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统称。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要素。
感情本身是没有目标的,但是我们是人,会贪心,也就使我们面对感情时,不断索取,以此来达到我们所谓的满足。喜欢时,想要得到,得到了,想要永远,这辈子,下辈子,说不定还会把前生牵进来,对于每个人,得到的的答案都不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