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象征什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象征什么?,第1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述了自己对好友王昌龄的惋惜之情。诗的最后两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常常被人们引用。其中“中杨花”则是诗中的象征

在古代诗歌中,杨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忧伤、离别、思乡等情感。在这首诗中,杜甫描写了“中杨花远信来,寂寞开无主”的场景,象征着寂寞、孤独、远离家乡、无人关注的王昌龄。而最后一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意思是情人或好友在离别或分手后,各自抒发思念之情,即使双方想念一同的时光和回忆,也无法阻挡时光的流逝,在彼此心中留下的只是一寸相思和一寸灰烬。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深刻而真挚,富有诗意。

“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离散、漂泊,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677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