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如何在书法中表露内心情感?

苏轼是如何在书法中表露内心情感?,第1张

苏轼由于文人气质浓郁,情趣高雅,所以在书画鉴赏品评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了文学的元素、诗人的情性、文士的精神,而他的书画题材诗文正充分地体现着这些灵慧的艺术审美思想。不仅如此,还由书法作品影射到人生,从艺术层面上升到哲理高度,展示了极其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他就是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表露内心的情感。

当代著名中国书法形象塑造艺术家施政明在这一方面有很深研究。施政明经过二十多年对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融合统一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成功,2016年在海宁采遗书院举办“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融合统一全国首展——施政明意义书法艺术展”,取得了很大反响。施政明倡导书法创作应吃透内容思想意义,然后考虑采用什么样的笔画,什么样的结构,哪些字词需要突出,如何布局,如何融入“诗、画、舞、歌”等艺术创作手法和“喜怒哀乐”情感笔画元素塑造书法形象等等,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高度表现书法艺术的形象意义、思想意义和情感审美意义。对书法如何能表现悲哀的内容,他有具体的作品和构思。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记叙从军之苦。诗人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诗人对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哀多于壮。

书法创作选用了其中的两句诗“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两句诗表现出了战争给戍边战士所带来的痛苦悲哀。书法结构收缩、扭曲,如“胡雁”等词,笔画与笔画之间似乎抱在一起,扭曲在一起,比喻忧郁、哀痛;运笔艰涩、顿挫,如“哀鸣”等词(两句诗十四字基本上字字如此),比喻痛苦、悲哀。笔画以收缩为主,犹如人在痛苦悲哀时往往成蜷缩状,如“哀”、“夜”的撇画等。笔画臃肿,甚至笔画与笔画已堆积凝结在一起,仿佛喘不过气来,“哀”之形象跃然纸上。“落”字的最后一笔断断续续,似落泪状,增强了内容“哀”之意象。书法充分表现诗文的内涵意义。书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文字内容(美)相统一,意象鲜明,意境深远,神韵丰富,凸显高度有意义的中国书法艺术魅力。

——本幅书法突出表现“哀”之情感。

书法让我体会到了中国的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让我体会到了中国著名的书法家练习书法时的艰苦。

而且熟能生巧了以后看着自己的作品,你会发现每一次都有进步,总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书法不仅提升了我的意志力,锻炼了我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改变了我的气质。学习书法的感受是真的很多,说也说不完。

背景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

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如果你指的是楷、行、草、隶、篆这五种书体的话,就主要是看你本人擅长什么书体啦。你擅长哪一种书体写起来的时候就得心应手,当然就很容易表达出你的个人情感。按我们平常思维行、草书书写的自由空间大些,写起来笔走龙蛇,挥洒自如应该是比较适合表达情感的,而楷、隶等正书体比较严整、平正些,表现的空间不大。但实际上我认为不尽然,比如柳公权为人很正直,有骨气,他写出来的楷书就很遒劲、严整,很刚强的感觉;欧阳询为人很清廉、严谨,所以他写的楷书就很挺拔;而赵孟頫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他写出来的圆笔就比较多些,显得比较妍媚些。所以我认为呢,行、草书是比较容易表达些,但是那也是有一定的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水平达不到糊乱写一通别人也欣赏不出所以然,水平到家了哪一种书体都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个人情感。

综合起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水平。比较可行的方法是练一段时间的楷书,打好一定的基础,再开始练行、草书,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方式,写行、草书的人比较多。不过说实话,如果真想将来在书法方面有所建树的话,最好多花些精力在楷书上,因为楷书是根基,太重要了。我也是书法爱好者,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相互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691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