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情绪、情感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第1张

情绪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其根源就是需要和动机。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情绪和情感,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和情感。不论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都会引起心理紧张,但并非任何心理紧张都能致病。如人们对工作和学习的高度责任心就是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它不但对身体无害,反而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又如,日本东京有一位老人,1965年妻子病故后与女儿相依为命。但流氓集团勾引其女儿,乘老人不在家时,把财物洗劫一空离家出走,下落不明。这场浩劫使老人一贫如洗,从此一蹶不振,只有好心的邻居为老人安排一日三餐。1972年冬天,邻居见他一人坐在冰冷的房间,脚上裹着破布片。在他的心中,对抛弃他的女儿怀有强烈的仇恨。愤怒和仇恨支持着他,使他得以顽强地活下去。上述情况屡见不鲜。为了某一目标、信念,机体一直维持着紧张状态,身体尚很健康,一旦任务完成,问题解决,身心一松,倒会生起病来。

消极情绪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心理活动,不一定能成为致病的因素。如,愤怒这种情绪总是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因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等。这一切反应都在于动员全身的潜在力量来对付面临的遭遇,人若没有这种情绪反应,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也就达不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此,“喜怒不形于色”也未必值得提倡。人遇到悲伤时,大哭一场会感到更痛快些。因为人们可以抑制声、泪、表情、动作等,却不能控制生理活动,如血管、汗腺等。表面上看来消极情绪得到了控制,实际上它会转入体内,人们称之为“体内的定时炸弹”。因此,强行关闭感情的闸门,不让其发泄将是灾难性的。

情绪是要发泄的,但要知道如何发泄。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诗泄怒。李白对当时朝廷里奸佞得意,贤才落魄的局面,气愤填膺,怒气难消。他在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但也有人在愤怒时大发雷霆。其实,大发雷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有伤身体。心理学家认为,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的人只会越来越易于发怒,而过度发怒,不管气泄了没有,都会增加患病的危险。那些爱发怒的人患心脏病和死亡率都比少发怒的人高五倍。另外,亲人惨死,骤然惊吓等都会导致焦虑、头痛、血压升高,进而会出现抑郁及严重的神经症、精神病和躯体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消极情绪并不是对健康无害。因为事物都是有限度的,如果消极情绪反应过于强烈,超过自我调节的功能,也会使人致病。

消极情绪能致病,而积极情绪却可以防病治病,有51%的患者可以通过自体机能调节而获痊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因此,要体现和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就要重视语文课对学生在文学、情感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依托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教材是教学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形神俱佳,文质兼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情感满溢的海洋。这些课文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为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披文以入情”,把握住跳动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搏,激发学生去体验、去思考,感悟思想情感的真谛。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直以来都被选作中学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读罢让人泪眼朦胧,就在于它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子之情。在学习中教师紧紧抓住最能体现“背影”的情感因素――“蹒跚”、“探”、“攀”、“缩”等几个饱含深情的字眼,引导学生仔细品味父亲对儿子真挚、深厚的情感,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体悟父亲对自己关心的点点滴滴,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真情。这样,就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开启学生的情感世界,给学生以亲情的启迪,进而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融入感情,营造和谐人文的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倾入感情,进行情感教学,让特定的情景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诱发学生的激情,撞击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也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得到体验。比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教学生学习《最后一课》的最后一个场景时,不是一般性的朗读、讲述,而是声像并举,充满激情。“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就在这一位学生满带感情的朗读刚停,寂静笼罩课堂的刹那间,录音机里骤然响起“当、当……”12响沉重而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惊又诧,全神贯注。趁学生惊诧之际,她出示一张韩麦尔先生写完“法兰西万岁”五个大字的彩色,要求学生图文并照,仔细观察,仔细阅读,要求他们在认真品读的基础上用自己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当时课堂上庄严肃穆的场景,描述韩麦尔的神情、语言、动作以及他内心的痛楚和期待,描述此时此刻小弗朗士的心情和感受。学生观察、阅读,沉醉于文本之中,情不自禁地朗读,畅所欲言地谈起了自己的看法。于老师大加赞扬,并加入他们的行列,深情地谈起了她自己在抗战时,家乡的小学即将解散,音乐老师教唱《苏武牧羊》的一段亲身经历。她说,从此这首歌不断在胸中激荡,构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学生聚精会神,在心中弹奏爱国主义的最强音。融入了情感的语文课堂是充满诗意的世界,也惟有用充满激情的教学才能唤醒、激励、鼓舞学生,感动、感染、感化学生。

三、超越教材,让学生在体验中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多元价值又会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辨别,但学生因知识、经验、年龄的影响,很容易受错误价值观的诱导。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理念为指导,让学生在直接的思维碰撞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把自己体验后形成的观点与教育和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用共同价值来对自己的选择作适当的修正,使学生对价值取向进行自我判断,同时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教育、情感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著名特级教师窦建梅在教授《难忘的一课》时,就很好地将学生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选择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深入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课堂上,窦老师要求学生随着课文人物的需要一遍又一遍高声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给学生以深度的触动,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此时,窦老师又用低沉而有感染力的声音朗读了席慕容的《乡愁》一诗,将学生的感情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当学生再自己品读这首诗时,感情的闸门被打开,情感得到升华,不禁泪流满面。此时学生不是在用嘴读,而是用心去读、去体验、去感悟,台上台下已融为一体,都在心里翻滚着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不知不觉中学生已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熏陶。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突破单纯地注意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局限,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把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充分调动起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并最终积淀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品位的审美情趣。

抒发感情的几种方式

河南省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    刘西峰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为人称道的好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感情。我们作文时,倘能以情组文定能使文章产生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引起读者感情共鸣的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情感表达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一、    呼告式

作者在抒发感情时,对没有知觉的物象(自然界)以及不在面前的人(多只死去的人)直接呼告,从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作者的感情同被叙述的对象进入了同一境界,大大增强了作者抒发感情的空间,这样不仅显得亲切感人,也有利于抒情和组织材料,给作品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鲜活片断一……然,你还记得吗?就是在绒绒白雪的冬天,你与我分离。依然是那条小河,依然是河边的那片小树林。然而,我却觉得它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还记得那天我们一起合一张影,你对我说:“要笑,笑笑好吗?以后我只能从照片上看见你了!”于是,我笑了,可眼里却含着泪,虽然我拼命想忍住它,它还是不争气地落在了我的衣襟上。

——《留在照片上的记忆》

文思简评此文作者敞开感情闸门,用呼告手法喷射激情,抒发了对朋友“然”的刻骨铭心、昼夜思念的真挚感情真是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如此表达情感,又怎能不引起读者的共鸣呢?

二、    奔放式

作者抒发感情时,将自己强烈的感情不受任何拘束地倾泻而出,这是一种长江大河汇流于东海、抑制的岩浆迸发成火山的感情,风格外露,奔放而明快。

鲜活片断二……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秽,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郭沫若《屈原》

文思简评这是剧本《屈原》里著名的独白《雷电颂》中的一节。文中作者那炽烈的感情犹如江河一泻千里,无拘无束,无遮无拦,尽情地宣泄,把对光明、正义的热情赞颂,对黑暗、邪恶的愤怒声讨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阅读这样的文字时,又怎能不被这烈火一样的激情、大海一样的气势所震撼呢?

三、    咏叹式

采用咏叹式的抒情方式,可以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更能集中地抒发感情。

鲜活片断三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文思简评作者在叙述完三个典型事例后,采用反复咏叹的方式歌颂志愿军战士是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是人民的优秀之花,是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句句赞叹,步步深化,既从情感上打动读者,又揭示了所叙之事的意义。

四、    曲折式

这是一种间接的抒情,它是一种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的抒情,也就是通过叙事、议论、描写的方式抒情。

鲜活片断四……她一咬牙,把裙子掖起来……,她急于放开抠石缝的手,双手把我往上一拖,上边的同学趁势拉住了我的手,可她却因用力过猛,脚一滑,掉下了悬崖,我们朝崖下望着,哭喊着,可是看到的只是缭绕的轻烟,听到的只有哗哗的水声。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粉红色的连衣裙,那和蔼可亲的面容了,再也听不到那欢快的笑声,那暖人的笑语了……

——《山那边飘来一朵云》

鲜活片断五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杨朔《荔枝蜜》

鲜活片断六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

——朱自清《绿》

文思简评“片断四”依附于事抒情,通过对当年采花事件的追叙,抒写了对一位因救自己而跌入悬崖丧生的小学教师的真挚怀念之情,文章如泣如诉,感情深沉凝重。读罢此文,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在与作者一同哀思,一同落泪。“片断五”是依附于理抒情,这是对蜜蜂的赞扬,也是对蜜蜂的议论。作者通过这种赞扬和议论,抒发了对蜜蜂这种小生灵强烈的崇敬、感佩之情,不仅真挚,而且感人。“片断六”则是依附于景抒情。一潭绿水在作者的笔下,俨然一位美丽的姑娘,似乎对作者有着无限的情意,作者张臂欲与她拥抱,掬口犹似接吻。这种独特的抒情,真是令人遐想不已。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宣泄,是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时,只要拨动情点,以情组文,文思就会潮喷涌而出,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动人心魄,感人肺腑。还有什么样的写作技巧能抵得上以真情编织出的文章更能打动读者呢?可以说,感情可以掩盖任何技巧!

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的热爱和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细数青山”,暗用“买山”之典,本意指归隐,作者在这里则借纠表达超脱情怀。“一望问”谓作者之心境实与仙境一脉相通。求超脱是元代文人一种普遍的心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有“回首是蓬莱”之句,乃是此心境更明确的表露,可作此句的注脚。

而“鹤背骑来惯”则是诗人正以王乔自喻。一“惯”字,下得极洒脱,表现了超脱尘俗之念,遨游于无羁无绊的天地问乃是作者一贯追求的人生至境。表达作者对那种如同神仙般自由生活的钦羡。

末二句写作者感觉自己直上天坛,得道成仙。作者以“举头长啸,直上天坛”把这种仙境推向全曲的归结,收束了全篇。它与“浩歌惊得浮云散”在意脉上相呼应:摆脱了人间“寒”气,摆脱了“浮云”的缠绕,诗人的身心便似乎进了“天坛”。从“举头长啸”四字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作者心中无法释怀的愤懑之情,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要摆脱世俗的烦心之事,到达自由之境。

全曲充满了一种与前代“登楼”之作所不同的意趣,正是这个总格调的典型体现。所以曲子深沉,但不悲切;慷慨,但不凄凉。从此曲的酣畅豪爽中,体验到一种渴望自由的生命之力。然而,乔吉的这种豪放之情,也让人感到一丝“雾花吹鬓海风寒”的冷气。

“情感交流式”习作指导模式初探小学语文修订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受,不说假话空话。”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情感冲动,使学生心潮澎湃,情绪激昂,产生强烈的情感倾诉欲望,拿起笔来,找个谈心对象,用细腻的笔墨,倾吐情感,抒发情感,交流情感,让习作成为情感倾诉和交流的温馨的天地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情感交流式”的习作指导模式,其基本结构初探如下:一、创设情境──诱真情1.模拟“情场”,营造情感倾吐氛围。作文应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形式,应有一定的情感铺垫,切忌一开始就接受写作任务。因此,新课伊始,采用故事引题、谈话引题、情境引题等方法,创设并把学生带入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或模拟的“情场”(即富有真情实感的生活情境)之中,通过置身体验,以情动情,或换位体验,以情移情等方式,增强强烈的情感体验,引发澎湃的情感共鸣,营造一种浓郁的情感倾吐氛围,让学生产生想吐一吐心里话的情感冲动。2.适时点拨,指导情感交流方式。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铺垫和冲动后,要适时适度地结合有机载体,渗透和点拨情感交流方式和习作要求,为习作和情感表达作好铺垫。主要可以渗透:①真情表达方法。a、直接抒情法,即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b、借事抒情法,即通过一两件事例来表达自己产生如许情感的原因,借事抒发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情感;c、议论抒情法,即对某事某人直接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情感……②按一定顺序把心里话说清楚,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说具体,适当地把习作的要求(如围绕一个意思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等),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有机载体之中。二、追忆生活──燃真情1.翻阅日记,追忆往事,点燃真情。指导学生边翻阅日记,边重温“日记”梦,重温往昔的趣事、乐事、要事,重温自己所参观过、所置身体验过的美景,在头脑屏幕上再现出来,轻轻地“叙说”,慢慢地“品味”。2.闭目想象,追忆往事,点燃真情。让学生闭上眼睛(播放轻音乐),倒放“生活”带,重温往事,再次点燃真情,引发情感冲动。比如引导学生翻翻日记找一找,闭上眼睛想一想: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和他发生的哪一件事使你至今难以忘怀?为什么印象这么深刻?把当时的情形在头脑中过过“**”。这样,在追忆往事中重温旧梦,引发旧情,点燃心中的情感之火。三、开启心扉──诉真情当学生在回忆往事中,重温了往昔的情感体验,点燃了心中的情感之火,心潮澎湃,蓄满了情感冲动,引发学生倾吐心扉,打开情感闸门,拿起笔来描述情感,抒发情感已是水到渠成。1.少限制,多引导,在自由表达中倾吐情感。此时此刻,任何讲究形式、注重文体、不合时宜的指导,都是情感倾泄的障碍。其结果或是堵住学生倾吐之“口”,使学生有话说不出,或是转移学生的注意,淡化学生情感,阻断学生想象,使学生无话可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找个“谈心对象”(或是某人某物,或是自己),拿起笔来用书信或日记等适宜自由表述的形式,“面对面”地向他们细细地描述,轻轻地倾吐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正做到怎样想就怎样写,说真话,吐真情。2.说真话,吐真情,在真实表达中抒发情感。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人记事中说真话,吐真情,做到:①感情“真”,怎样想就怎样写,诚实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事例“实”,所选事例应是亲身经历的,不应凭空捏造,抄套范文;③表达“准”,要用恰当的词句,准确描述真实或想象的事物,正确表达真实的感受,做到人真、事真、景真、情真。四、自由交流──品真情习作的讲评是学生情感的又一次体验与交流。教师的作用是以一定的评价体系参照学生作文,引导、渗透作文写作方法和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以肯定优点为主,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理解他人的思想,尊重他人的情感。同时,根据自己表达情感的需要,考虑和自主修改文章,自由交流自己的感情。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在自由交流中评改。首先,选择写得内容具体、情感真实的作文由该同学在班上朗读交流(事先征得本人的同意),让全班同学参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如下)进行评讲,修改;其次,让学生自由选择要好的同学,互相读作文,评作文,自由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最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和方式,自主地修改自己的习作。(评价标准:①思想内容方面。淡化思想内容,允许学生怎样想就怎样写,真实地表达平常而又普通的感觉、看法与思考,抒发真实而又自然的情感,交流独特而又富有个性的思想,但应强调的是写“套话”、“假话”的,可算是思想性差的作文。②选材方面。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只要觉得有意思、有表达的欲望,能反映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都可以作为习作的内容。③语言表达方面。作文中朴实简明的语言与生动优美的语言同样应该得到肯定,对小学生来讲,重要的是如何用常用词汇确切地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④评分标准方面。只要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只要语句通顺连贯,意思表达清楚,有一定条理,哪怕是朴实无华的都是一篇好习作,都应给学生高分的机会,给学生一些热情的鼓励,给学生一份成功的喜悦。)2.在直接交流中评改。对某个人说的心里话,如果方便的话,可让学生直接交给他去看,即互相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又检验学生是否做到说真话,吐真情,是否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己的真情实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16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