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别人的思想影响我的感觉,为什么?

我怕别人的思想影响我的感觉,为什么?,第1张

首先,感受到别人的思想影响自己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我们与他人交往,我们的想法和情感受到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例如当我们与朋友聊天时,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幽默感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放松。但这种影响也可以是负面的,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抱怨的人时,他们的消极情绪和不满可以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沮丧。

其次,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我们的个人经历、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当我们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可能会受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情感状态发生变化。

另外,我们的大脑是社会性动物的产物,它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进化的。因此,我们的大脑对他人的想法和情感非常敏感。我们的大脑会通过镜像神经元系统来模仿他人的情感表达,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但是,这也可能导致我们自己的情感状态受到他人的影响。

最后,我们的情感状态可能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认知偏差是指我们在处理信息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准确的方式。例如,我们可能会出现选择性注意,只关注与我们自己的观点相符的信息,而忽略与之相悖的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情感状态受到他人的影响,因为我们只关注与他们的观点相符的信息。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意识到自己的情感状态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当你感到情感状态发生变化时,问问自己是否是因为与他人交往而受到影响。

2 学会区分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当你感到情感状态发生变化时,问问自己这是你自己的情感还是他人的情感。

3 学会独立思考。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不要盲目接受他们的观点,而是要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4 学会调节情感状态。当你感到情感状态发生变化时,学会使用调节情感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冥想等。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感到自己的情感状态无法控制,可以寻求专业帮助,例如心理咨询或治疗。

总之,我们的情感状态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意识到这种影响、学会独立思考和调节情感状态等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这种感觉可能是由于对异性的过度紧张、不自信、害怕被拒绝等情绪引起的。

1 自我意识过强:自我意识过强是一种情感困扰,它可能让人对自己的表现和言行过于担心,这样可能导致人们在和异性接触时感到自我压抑或不自然。当我们在与异性交往时,我们常常会自我检查自己的言谈举止,从而产生紧张和不安。

2 过于关注对方感受:在跟异性接触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过于关注对方的感受,即使事实上对方的情绪也并非如此。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陷入不自然的交流中,不知道如何继续交流下去。

3 恐惧拒绝:在与异性交往时会出现拒绝的可能性,这种想法可能会给人带来恐惧。因此,我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样就可能影响我们在交往时的表现和对对方的关注。

4 缺乏自信: 在异性面前,有些人会感到自己不够完美或者不够有魅力,缺乏自信心,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精神上的内耗。

5 恐惧拒绝: 有些人对被异性拒绝感到害怕,担心自己可能会被对方否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也会导致精神上的内耗。

6 社交焦虑: 有些人在处理社交互动时可能会感到不舒服,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或者不自在,并因此而陷入内耗的状态。

7 有过多的期望: 受**、小说等媒体的影响,有些人对恋爱抱有过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导致他们在接触异性时越来越紧张。

8 不会表达情感: 有些人可能会遇到难以表达自己的障碍,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与异性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从而导致精神内耗。

9 之前遭遇过创伤: 在曾经经历过恋爱期对自己产生过伤害或损失的情况下,某些人可能会进入一种心理防卫状态,导致他们害怕接触异性,面对情感认真,可能产生精神内耗。

怎样面对爱情恐惧?生活中有一些人面对爱情会有一些恐惧,他们害怕婚姻带来的伤害,怎样面对爱情恐惧?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

怎样面对爱情恐惧_面对爱情恐惧方法

生活中有一些人面对爱情会有一些恐惧,他们害怕婚姻带来的伤害,或者害怕面对婚姻出现的问题,于是迟迟不敢向爱情迈进,只在远处围观。说真的,爱情并不都是令人感到害怕担心的,有一些是很美好的。那么,面对爱情恐惧,你该怎么做呢?

一、怎样面对爱情恐惧

1偶尔去掉自我保护的壳

爱情本应是美好的,让人期待的,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恐惧爱情呢?恐惧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即个人亲身经历和他人替代经历。有些人经过一次或者几次爱情挫折后,就会把伤痛铭记于心,在日后的生活中,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便不敢再次投入恋爱,更不愿意付出真情。这类人的典型症状是对爱情感到悲观失望,感觉人不可信。他们可能常作“恋爱军师状”,但在爱情的色彩中,他们看到的却是乌云密布,而不是天蓝水绿。还有些人对爱情的恐惧感可能是源于他人,这种替代经历作用于自己,对恋爱产生了一种害怕心理和不信任的感觉。

其实有爱情恐惧症并不一定是坏事。“恐惧”是一种避免伤害的情绪,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只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将这种恐惧情绪扩大化了。为了避开爱情的伤害,很多人往往表现得很“警惕”。他们对爱情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恐惧,害怕在爱情中受伤害,也害怕遭到别人的拒绝,甚至不敢去表白等。在这种矛盾中纠结,终将错失良机。

2恐惧爱情与心态有关

比起快乐积极的情绪,人更容易吸收消极低落的情绪。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这与个人的关注点有关,那种越是恐惧爱情的人,越是容易看到爱情不好的方面。生活中要学会多发现积极正面的东西,避免盲目的恐惧心理。

二、如何应对爱情恐惧症呢?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不能因为害怕就躲避感情、逃避婚姻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不能因为害怕而选择放弃或者一直退缩。与其盲目逃避,不如勇敢地去面对和追寻。

2及时调整心态很重要爱情恐惧往往会造成失败的恋情甚至婚姻,但因为害怕而一味地逃避感情,也终将会让你错过黄金年龄,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年龄会成为你感情的瓶颈。

3 掌握必要的恋爱技能情感是需要经营的,消除爱情恐惧心理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经营爱情,学习必要的恋爱技能,在感情的处理上要有自信,这也利于调节恐惧情绪。

这些爱情恐惧者害怕爱情,将爱情拒之门外,这样的人就是爱情恐惧症的受害者。这种人面对爱情时就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恐怖感,以致会千方百计地躲避这种环境,因为她害怕自己无法逃脱。

三、如何面对爱情的高低谷

阶段一:完美的高峰

恋爱症状:当你刚刚堕入情网的时候,就像飞到一个乌托邦星球——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讲的笑话总是那么可笑,每一顿与他共进的晚餐都是绝顶的美味,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的幸福。你总是魂不守舍,你愿意全身心地投入。你可能会认为这种感觉不可思议,事实上,科学家的解释就是:荷尔蒙,荷尔蒙,荷尔蒙。

当你真正爱上某个人的时候,你会感到神魂颠倒。这是因为你的身体里产生一种荷尔蒙。在你和他交往的前3到6个月间,每次见到他时你都会兴奋异常,你会毫不在意他的缺点。人类学家的调查显示:在热恋时期80%的女性都会记得男友做过或说过的每件小事,而90%的人经常会想入非非。

如何度过:尽情享受吧!这样可能会使你筋疲力尽,可能会冷落朋友,也可能会影响到工作,但既然机会摆在你面前,还是不要考虑太多吧。

阶段二:面临冲突

恋爱症状:3-6个月的热恋期过后,爱情不可避免地会趋于平淡。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因为你的负担过重,由于长期兴奋过度,使大脑无法适应。这时你会想到他的种种不好,你也不再在蛋糕上写他的名字了,你还会突然发现更愿意自己一个人睡觉。

如何度过:别胡思乱想!冲过去!在神魂颠倒之后,你肯定会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适合你。这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度过这一阶段才可能与他保持长期的关系。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而要把它当成是一个跳出误区的机会。

阶段三:快乐并幸福着

恋爱症状:在恋爱关系保持半年到一年时间后,你会发现你们已经进入一个非常平和的时期。渐渐地,你不会因为他不够完美而烦恼了,因为你也不是完美的,而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减轻一点点对你的爱。让他看看你穿睡衣的样子,和他度过消魂的一夜——以前可能认为这样很傻,现在想想,其实挺可爱的。

如何度过:当你觉得幸福而安逸,并对你们的关系非常满意时,不要有丝毫的放松。你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即使你不经常陪他或不对他表达爱慕,也不会影响你们的关系。事实上,如果你不与他充分享受这段幸福的时光,很可能会毁掉你们的感情。

分析兼忠告:在他生病的时候,你的细心照顾会缓解他的病痛;在雨中与他度过浪漫的一夜;在他工作不如意的时候,没有什么比你的轻轻一吻更让他感到宽心的了。

阶段五:新的顶点

恋爱症状:当你们的交往超过2年,你会觉得你们之间再也没有什么隔阂了。在共同度过挫折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爱情了——到了低谷之后,它总会浮出水面,直至攀向另一个高峰。

如何度过:过于自信也会出麻烦的,为了避免苦心营造的爱情毁于一旦,你做了很多选择,但难免会迷失方向。当然,结婚是个大方向,但是你们也可以谈谈养宠物、攒钱出国旅游等一些小目标。

“我跟他刚认识的时候,谈到了我们的理想,我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去国外工作,”27岁的素素这样说,“几年之后,我们觉得应该实现这个愿望了,我们都跟老板打好了招呼,并开始留意转租房子的信息,我们甚至还研究了到哪个国家生活更合适。有了这个计划后我们都非常兴奋,我们会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分析兼忠告:请记住,感情再好也要走过这些阶段。好消息是,每当你经历过一次反复之后,你们的关系就又亲密了一层。经过了这些风风雨雨之后,你会发现你到达了一个新的顶点,甚至比刚堕入情网时的感觉还要好。

四、为什么对爱情会恐惧

1 真爱的未知性让我们脆弱

一种新关系就是一个未知领域,大多数人都对未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恐惧。让自己坠入爱河,意味着要承担真正的风险。我们对另一个人高度信任,让他影响自己,让自己完全暴露,对此我们会深感脆弱。在亲密关系中,自我的独立性被打断了,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和互融,所以爱得越深往往就会伤得越重。

2 新感情会唤醒过去的伤害

当我们开始一段新感情时,通常都会被过去所影响。从童年开始,我们在以往人际关系中受到的伤害,都影响着新的恋情。为了不让伤害、失去、愤怒、拒绝等痛苦的感觉重现,我们会选择不再和别人变得亲密。当你越渴望某样事物时,就证明你在这一部分越是缺失,这正是你的痛苦点所在,也就是说其实越是深爱就越容易勾起人的痛苦。

3 爱情会挑战旧身份

许多人都觉得自己不可爱,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不相信有人真的在乎自己。我们的头脑中大都有一个残酷的教练,告诉我们自己是能力不足的,是不够出众的。这个教练来源于童年经历和曾受过的创伤,以及父母对自己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看法可能已经成为我们对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内心的声音。如果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同,爱我们、欣赏我们,我们可能反而会产生防御心,感到无所适从,因为这是对长久以来自我身份认同的颠覆。

4 巨大的快乐容易引发悲伤

太强烈的快乐和满足之后,我们的情绪就会从高潮处跌落下来,失落在所难免。我们不可能永远待在兴奋的高潮处,繁华过后的落寞,绚烂之后的冷清,这是事物的两面性,无法回避。于是,当真爱来临时,我们可能会犹豫,不敢全身心投入,害怕快乐消逝和随即而来的悲伤。

5 爱情经常是不平等的

很多人对感情很犹豫是因为对方太爱自己了。他们担心,如果开始了这段感情,自己对对方的感情没有与日俱增,对方就会因此受到伤害。事实是,爱情往往是不平衡的,我们的感情也是不断变化的,不妨就顺其自然吧。当一份感情过度失衡时,它其实是无法长期存在的。

6 恋爱会减弱你和原生家庭的情感联系

恋爱可能是成长的终极象征。这代表我们已经成长为独立的、自主的个体。这一发展代表着我们要从家庭中脱离。和脱离一种旧身份一样,这种分离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层面的。不是说彻底放弃了家庭,而是在情感层面放手,我们不再是孩子了。

7 爱激发了生存的恐惧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越重要的人,越害怕失去。当我们恋爱时,我们不仅害怕失去恋人,也越来越害怕自己的死亡。为了掩盖这种恐惧,我们可能不会和对方更进一步交往,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分手。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抵御这些客观存在的恐惧,甚至可能试图用一万个理由将自己不该恋爱合理化。然而,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害怕失去。

你对小树的那种感觉我能体会,就是一个没谈过恋爱的女孩很向往想尝试下到底真心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开始会怎么样、结果又会如何的青春期很正常的朦胧感。

之前你看待爱情的观点很单纯的就是你所说的:“恋爱无非是两个人牵手一起走、一起学习、吃饭,互相帮忙、互相鼓励,一同进步。”从我看来你一个是很单纯很单纯的女孩,但应为你往往看到的只是表面,也许在你眼里其他的恋人是这样,但你有没有想过在你看不到的另一面的他们又是怎么样的呢!?而恰恰你正面对的是这一面,要知道每个男人的占有欲都是很强的,和一个女孩子谈恋爱远远不止这些你所想的所能给她的,只想占有你的全部,也希望你是他的心里也只有他。你喜欢他的大家都所能看到的一面也就是一般来说的表面,而每个人都有2面性的所以有死党、有朋友,因为他们是我们所抒发最真实情感的人,能成为死党也肯定有很多大家相同点能达成共识的,当你在你死党面前的一面才是最真实的你,最真实的样子。

还有一种感觉就是每个人在完全得到一样东西,并且能在自己想要的时候出现、不想要的时候消失的时候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你看到了他的另外一面太了解他了,就失去了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而恰巧这时小Y出现了然后又找到了当初你喜欢小树时的那种朦胧的神秘感,你在一次一起出来玩的时候注意到了他开始关心他对你的看法,开始厌烦一个熟悉的人走向陌生的具有神秘感的另外一个人的身边,但介于客观的原因没成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男生给女生感觉很坏的原因,因为女的比男的要花心占有欲更强,使得男生不得不坏坏的进入成熟的离开。) 因为你也知道就算你抛弃小树,就算小丫有一点点喜欢你也不会背信弃义的和你在一起。

之前你说的“恶心”(我想应该指的是接吻,用手抚摸你之类的吧)这个就是之前说到的男孩对女孩的占有欲很强,就想得到你的全部甚至想和你做爱。就是喜欢很表面的那种在别人看的到的那一面样子,在你心目中他是无暇的是一点缺点也没有的也不容许他犯任何错误,因为不管他犯什么样的错误都会改变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当你和他接触了和他谈了却发现他不是你心目中想象的那么的无所不能;你在和他只是同学在默默的观察他的时候的那种感觉和谈起来的那种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他很多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他的脾气、他的言谈举止、他的待人处事,而很多人接受了这一面发现还是很不错的,而你就是属于还在接受他另一面的时期。

所以,你现在首先当务之急要搞清楚的是你对小树和对小丫这2个人的感情那个才是爱那个才是喜欢,别一味的追求新鲜神秘感。想想你和小树在一起是什么感觉,和小丫在一起又是什么感觉,分清楚这一点点的甚至一丝的区别,都要好好的想清楚。

祝你早日走出这个低谷吧。。。。。。。。。

哎 一样

害怕是因为看到现在大家的状态都不稳定,这个社会呢,谁对谁是用真情,谁对谁是付出真心,对社会的情感持怀疑,还有很多疑问,每个人也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怎样经营自己的感情,怕吵架、怕失恋、怕痛苦、怕让家人担心、怕自己孤独终老我怕的就有很多很多。

在说期待,真的很希望找一个真正能厮守一辈子的人,不分开,我信每个人都是这个想法,所以就有了等待。

每个人其实应该放低眼光,找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人,不要好高骛远,要求太多。幸福美满才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人只要活着就会充满矛盾,充满纠结,事态都是有两面性的,所以你不必觉得奇怪,平常心态就好,继续等待你的爱情。

  首先我告诉你你根本没得病 不要担心啦 一切让它顺其自然吧 我的QQ 806795210 再给你发篇文章 尽管很长 也希望你耐心的读下去

  森田疗法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杨晓琴 发布时间:2006-8-21 阅读:89次

  [概述]

  森田疗法(Moritatherapy)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几十年来,经森田的后继者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一种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并被国际公认的、一种有效实用的心理疗法。

  [适应症]

  神经质、强迫症、疑病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

  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治疗神经症、植物神经失调等身心疾病。森田疗法专家高良武久认为,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经症,只有神经质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

  [理论基础]

  森田对神经症的发生机制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表现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过分注意、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生存欲强,求全欲也强。他们经常把人们司空见惯了的正常生理反应或轻度不适感视为病态,精神过度紧张、忧心忡忡,久而久之,导致疾病,并于身心之间造成恶性循环。使病症愈演愈烈。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质”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换句话说,疑病素质是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焦虑发作、各种恐怖症等神经症发病的基础。具有疑病素质的人自下而上欲望强,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的精神安宁担心。他们常把一般人在某些场合可能产生的感觉,如过度用脑时的头昏,紧张时的心悸等,误认为是病而恐惧、紧张。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在其影响下,患者陷入内心冲突状态,形成神经衰弱和发作神经症。森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症状,12岁时还尿尿,16岁以后时常头疼、心跳快、容易疲劳,还有其他神经衰弱症状,中学时曾思肠伤寒病,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老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直至他上大学一年级时因受其症状的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考试将至,感觉难以应付,抑郁气愤之下,产生了自杀的念头,遂放弃一切治疗,彻夜不眠地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乎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各种症状竟不治自愈。由此,他悟到以前的病都是假想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病。因此森田正马认为,由神经质导致的神经症可以通过“听其自然”的办法切断心身之间的恶性循环,指导病人把对病的过度重视的焦虑态度转变为“听其自然”的无视态度,情绪就自然得以放松,使各种不良感受自消自灭,直至病愈。

  森田还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也存在着一种类似屈肌和伸肌的互相调节的拮抗作用。例如:在某种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观念、情感和意向,同时也会产生与此相反的观念、情感和意向以调节人的行为。森田称之为精神拮抗作用。比如:恐惧时常出现的不要怕心理;受表扬时反而涌现内疚的感情;出现对某人不敬的念头的同时会想到,这个念头是错误的而加以否定,这个想法说出来会招来不幸而不再想它。这种拮抗作用的存在,可以保证人的精神安定和恒定的安全感。因此,与自己理性不符合的观念任何正常人都会有的,只是一闪即逝不留痕迹。而有疑病素质且拮抗作用过强的人,这些观念一旦出现,便固执地重复,同时又反复控制,形成拮抗对立。

  通过精神交互作用,产生强迫观念症。另外,森田认为,有疑病素质的人是“完善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在“理应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客观现实采取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症状越来越严重。

  (1)普通神经质:即神经衰弱,包括失眠症、头痛、头重、头脑不清、感觉异常、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乏力感、胃肠神经症、劣等感、不必要的忧虑、性功能障碍、眩晕、书写痉挛、耳鸣、震颤、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2)强迫观念症(包括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赤面恐怖、对视恐怖、自己表情恐怖等)、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全恐怖、学校恐怖、尖锐恐怖、高处恐怖、杂念恐怖等;(3)发作性神经质: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等。

  森田疗法专家高良武久认为,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经症,只有神经质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

  由此可见,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状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而造成神经质症状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事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根据上述理论,森田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原理与方法,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其治疗原理可概括为两点:

  1.“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森田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什么叫顺其自然呢?森田把它看作是相当佛禅的“顿悟”状态。所谓“顿悟”,就是让患者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平常的事,看得很严重而产生抗拒之心,结果使自己陷入了神经质的旋涡。这就与上述规律的第四条及第五条相符合,即由于集中注意于令其感到厌恶的情感,并不断压抑这种情感而使之受到强化,经多次反复而培养起他对人极度恐惧的体验,而这一过程又违背了上述第一、二条规律。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怕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2)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神经质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要改变这一点,就得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疾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这是人的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理智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还要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并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也不必拼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冲突之中。

  (3)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状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比如:对人恐怖患者见人脸红,越怕脸红,就越注意自己的表情,越注意越紧张,反而使自己脸红的感觉持续下去了,相反,接受脸红的症状,带着“脸红就脸红吧”的态度去与人交往,反而会使自己不再注意这种感觉,从而使脸红的反应慢慢消退。

  (4)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象代蘟e客观事实,来“理应如此”限定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森田指出:“人究竟如何破除思想矛盾呢?一言以蔽之,应该放弃徒劳的人为拙策,服从自然。想依靠人为的办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鸡毛上天、河水断流一样,不仅不能如愿,反而徒增烦恼。此皆力所不能及之事,而强为之,当然痛苦难忍。然而,何谓自然?夏热冬寒乃自然规律,要想使夏不热、冬不寒,悖其道而行之则人为的拙策;按照自然规律,服从、忍受,就是顺应自然。”针对思想矛盾,森田提出了“事实唯真”的观点,意即“事实即是真理”,并以此作为座右铭。他说:“吾人不要把情绪或想象,误认为事实来欺骗自己。因为不论你是否同意,事实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就是事实,所以人必须承认事实。认清自己的精神实质,就是自觉;如实地确认外界,就是真理。”只有使人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2.“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即“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森田疗法认为,改变患者的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且能见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都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例如:对人恐怖的人,不敢见人,见人就感到极度恐惧。森田疗法要求其带着症状生活,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是要见,带着恐惧与人交往,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这样做的结果,患者自己就会发现,原来想方设法要消除症状,想等症状不存在了再与人接触,其实是不必要的,过去为此苦恼,认为不能做,是因为老在脑子里想而不去做。而“为所当为”要求患者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面对现实,陶冶性格。森田疗法的专家高武良久指出:“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不可否认,一定的性格又会指导其做出一定的事情,但仅仅看到这一方面,则是一个片面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这一客观事实。正是这一点,才是神经质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

  神经质患者的精神冲突,往往停留在患者的主观世界之中,他们对引起自己恐惧不安的事物想了又想,斗了又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对引起其痛苦的事物却采取了一种逃避和敷衍的态度,事实上,单凭个人主观意志的努力,是无法脱神经质症状的苦恼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会使思维变得更加实际和深刻。实际行动才是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最直接的催化剂。对此,高武良久举例说,要学会游泳,不跳入水中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即使完全不会游泳,跳入水中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后再逐步学习必要的技术。与此道理相同,神经质症患者无论怎么痛苦,也会在别人指导下做到,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信的体验。要想见人不再感到恐惧,只有坚持与人接触,在实际触中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使恐惧感下降,而逐步获得自信。前面已经谈到,“为所当为”有助于使症状得到改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将精神能量引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内向型性格产生某种改变的过程。

  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其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拼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端的内省及完善欲。

  由此可见,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凭症状存在,不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治疗原则的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这活涌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疗法对意志、性感、行动和情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为人的行为来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治疗原则]

  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求生欲望强烈,内省力强,将专注力指向自己的生命安全,当专注力过分集中在某种内感不适上,这些不适就会越演越烈,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同时协调欲望和压抑之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操作实务]

  森田疗法的治疗分为: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无论是住院或门诊治疗,都应注意选择那些除表现为神经质症状之外,还具有某种程度的反省心、自身也在积极作着努力的症状,有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强烈愿望的病人,如仅有某些症状,没有强烈的求治动机,是不宜施行森田疗法的。

  1.住院治疗。在确定依断和适应症以后,要身病人讲明病的性质,并将有关神经质心理病理学说介绍给他们,告诉他们没有严重疾病,以消除他们不必要的担心的顾虑。住院治疗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1)绝对卧床期。一般为4—7天。病人独居一室,除了吃饭,人厕外,其余时间不得下床活动,禁止会客、谈话、吸烟、读书、写字等等。在此期间,病人自然会出现各种想法,尤其是对病的各种烦恼和苦闷,因而可能使病痛暂时加剧和难以忍受,对治疗表示怀疑,少数病人甚至要求中止治疗而出院,当病人把所有烦恼的事情都想过之后,就没有什么可以再想的了,就会感到无聊。所以,第一期又称无聊期。此后,病人自然要求下床做些什么,便进入第二期。

  (2)轻工作期。4—7天。仍然禁止读书、交际,每天卧床时间保持7—8小时,白天可以到户外活动。如在室外可做些诸如扫院子、擦玻璃等简单、单调的劳动,在室内可进行书法、绘画、糊纸袋等活动。一般从第3天开始,可逐渐放宽对患者工作量的限制,并要求患者开始写日记,不许写关于病的问题,只写一天干了些什么、有什么体会,施治者每天检查日记并加评语,引导病人避开对病的注意,关心外界活动。

  (3)重工作期。一般为4—7天。继续禁止会客、娱乐,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如除草、帮厨、清理环境卫生、做家务、木工活、工艺劳动等。在这一阶段,病人可以读书,主要是森田写的关于神经症学说的书,还可阅讯历史、传记、科普读物等,每晚要求患者记治疗日记。患者在医院里和其他病人一起劳动,互相不谈自己的病。此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努力工作,使患者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培养忍耐力。在这之中学会对症状置之不理,进一步将精神活动能量转向外部世界。

  (4)生活锻炼期,又称回归社会准备期。一般为1—2周。

  此期为患者出院做准备,要指导患者回归原社会环境,恢复原社会角色。此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允许他白天回到原来单位,或在医院参与某些管理工作等较复杂的社会活动。无论参加何种活动,都要求每晚仍回病房,并坚持记日记。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工作、人际交往及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顺应自然的原则,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以上各期的情况,是对一般治疗情况的描述,对每个具体患者而言,还要根据其情况来决定治疗的进程。治疗周期会因此长短不一,时间短的约三周即可,长的则可能需要60—70天,平均周期一般为40—50天。

  住院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对精神的自然流动及其演变有实际的体会,消除以前对病的臆断和误解,达到心理上的“自然流动、无所住心”的状态。因此,对卧床期可能流露出的心理状态,事前不能向病人说明,这点很重要。因为病人事前如果知道在此期间会产生无聊、悲观的情绪,会使之采取预期的态度,心理的自然流动就会被歪曲。当然,在采用住院疗法之前,施治者应先使患者对森田住院疗法的过程有一大致的了解,患者可自己作出是否入院治疗的决定。患者的求治欲望越强,越有利于治疗。

  2.门诊治疗。门诊治疗仍须遵循森田疗法的基本原则。但由于门诊治疗没有住院治疗所具有的特定环境,不能采用卧床及作出布置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具有与住院疗法的不同特点。

  门诊治疗主要通过施治者与患者一对一的交谈方式进行,一般一周一次或两次。施治者应注意对患者的共情并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施治者应在掌握患者生活史的基础上,尽可能理解患者的现实情况,不以症状作为讨论的主要内容,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生活,放弃神经质的抵抗症状的立场,认识到事物不以自己的主观愿望而转移,认识到接受症状的本来面目,不试图去控制,症状就会改观。最后鼓励患者要承担自己生活中应承担的责任。在治疗中,施治者应尽可能用提问的方式启发患者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过多地采用说服的方式。治疗的关键是帮助患者理解顺应自然的原理。

  门诊治疗的要点是:

  (1)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排除严重躯体病的可能,消除患者的顾虑;

  (2)指导患者接受症状,而不要试图排斥它;

  (3)嘱咐患者不向亲友谈症状,也嘱咐亲友们不听、不答复他们的病诉;

  我国学者曾采用门诊治疗方法,对16例神经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具体做法为初诊30至60分钟,复诊为15至30分钟,第一个月的治疗每周一次,以后为1至2周1次。治疗的主要方法为言语指导和日记批注。首先引导患者领悟其症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告之形成症状的有关因素,要求患者将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在每天的日记上,要求患者使用两个日记本,施治者在复诊时针对患者上次日记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批注,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言语指导,提出下一次的要求,与此同时,要求患者阅读森田学说的有关材料。专家们认为,由于门诊治疗中,施治者不能亲自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因此,让患者记日记,通过对日记的批注来对患者进行指导,是治疗的中心环节。施治者在治疗指导中特别要注意:第一,治疗始终要针对患者的人格问题,不能被其症状所纠缠,对症状应置之不理,让其自然淡漠;第二,在患者对治疗要点理解的条件下,着重要求其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去体验。

  [与其他疗法协调应用]

  森田疗法在某些时候,用的就是“非我”。非我疗法与森田疗法联用,操作起来会更简单,收效也会更大。

  [效果和控制]

  [评价]

  

参考资料:

Withboy的中国式新森田教程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是由已故日本东京慈善医科大学教授森田正马先生在1919年创立的,日本一直在使用,其价值已被充分证明和广泛确认,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评价。

  森田学说的理论体系不是出自某种理论的延伸或实验室的结论,而是来自森田先生自身的神经症体验和他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下面我们先谈谈森田先生自己的神经症体验。

  森田先生小时侯由于家庭强迫学习导致"学校恐怖"。森田正马先生1874年1月18日出生在日本高知县农村一位小学教师的家庭里,他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尤其对长子森田正马寄托着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从很小就教他写字,读书,5岁就送他上小学,一从小学回家,父亲便叫他读古文和史书。10岁时,晚间如背不完书,父亲便不让他睡觉。学校本来功课就很多,学习已经够紧张了,回家后父亲又强迫他背这记那,使森田渐渐地开始很厌倦学习。每天早晨,又哭又闹,缠着大人不愿去上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校恐怖,"这与父亲强迫他学习是有关系的。

  森田先生在7岁时,祖母去世,其母亲因悲伤过度,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语的状态,接着第二年祖父又相继过世。正当家庭连遭不幸时,森田偶尔在日本寺庙里看到了彩色地狱壁画之后,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地狱图中人死后下地狱的惨状,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进血池等等。这些可怕的场面在森田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这就是后来森田理论中关于"死的恐怖"一说的来源。

  由于经常苦于神经质症状,森田自幼就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他在《我具有神经性脆弱素质》一书中写到:其表现是12岁时仍患夜尿症而苦恼,16岁时患头痛病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容易疲劳,总是担心自己的病,是所谓"神经衰弱症状"。幼年时患夜尿症为了不弄湿被褥,总是铺着草席睡觉,有人故意问他"铺上草席干什么?"他生气的回答说"夜里不尿炕!"这种回答带有对大人的嘲笔挖苦的反抗,但其内心十分难岁,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到"不要谴责孩子的夜尿症,越是谴责挖苦孩子,就会越恶化",这大概是自己的切身体验吧。因有夜尿症而深感自卑,有强烈的劣感等。后来听说当地很有名望的板本龙马先生小时候也得过这种病,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中学五年级时,他在患肠伤寒的恢复期,学习骑自行车,夜间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在高中和大学初期,他经常神经衰弱,东京大学内科诊断为神经衰弱和脚气病,经常服药治疗,大学一年级时,父母因农忙,两个月忘记了给森田寄生活费,森田误以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学,咸到很气愤,甚至想到当着父母的面自杀,于是暗下决心,豁出去拼命地学习,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家里人看看,在这时期什么药也不吃了,放弃一切冶疗,不顾一切地拼命学习,考完试后,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绩,不知什么时候,脚气病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不知不觉也消失了。

  这些个人经历,导致他后来提倡的神经质的本质论,包括疑病素质论。神经衰弱不是真的衰弱,而是假想的主观的臆断。神经质者本能上是有很强的生存欲望,是努力主义者,症状发生的心因性即精神交互作用,最重要的是森田先生在自己切身体验中发现"放弃治疗的心态",对神经质具有治疗作用。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这些成为森田疗法理论基础的内容,全都是他自己痛苦体验的结晶。然而仅仅是这些体验是不够的,更加重要的是,他多年来对神经质者的观察,把握其症状的实际表现,密切注意其经过转归,把这些观察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阅读国内外文献,将当时认为有较强的治疗神经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一一进行实践验证,最后,森田先生把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安静疗、作业疗法、说理疗、,生活疗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组合,提出自己独特的心理疗法。

  下面我们谈谈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1、疑病素质论。森田认为,神经质发生的基础是某种共同的素质倾向,称为疑病素质。所谓疑病素质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其表现是:

  (1)精神内向,所谓精神内向,是指经常把活动目标拘泥于自身,偏重于自我内省,对自已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特别注意关心,并为此而忧虑和担心,以自我为中心,被自我内省所束缚。精神外向,是指精神活动趋向外界追逐现实,目的明确。有时表现轻率,这种人热情,常因事业的追求,无暇关注个人身体疾病等。弗洛伊德也说过,“精神时常向内活动,从而封闭在自我身心内部的人,易成为神经症;精神经常向外活动的人,就不会得神经症。”

  (2)疑病症。所谓疑病症,即害怕疾病的意思,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倾向。其实这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神经质的人只不过是程度过强而已。森田认为神经质是一种先天性素质,是一种侧重于自我内省、很容易疑病的气质。

  2、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1)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力,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对这种精神活动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例如神经性头痛,由于过劳紧张会因头部有异常感觉而使本人的注意倾注于此,注意与感觉的相互作用越发引起敏感。即便是过劳或紧张情况早已消失之后,由于预期恐怖引起的注意固着状态,会遗留下痛苦的感觉,形成习惯性头痛。

  (2)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主要指应该如此和事实如此之间的矛盾,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里的事实也包括自身的自然现象,例如从理智上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鬼的,但夜间走过坟地照样会感到害怕恐惧,所以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成的,如果企图用理性来克服这样恐怖便会造成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

  3、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 森田认为生的欲望的含义至少有如下几类:

  (1)希望健康地生存;

  (2)布望更好地生活,希望被人尊重;

  (3)求知欲强,肯努力;

  (4)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

  (5)希望向上发展。

  这是人类本性的表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但是神经质的人想将自己生的欲

因为当人与人之间产生感情,我们总是容易失去理智,总是觉得很多事理所当然。

现实生活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从来都不好好出现矛盾,反而害怕产生感情。究其根本,产生感情之后的人际关系,总是很难让人用正常态度去对待,有时会让人特别为难。

在与人相处中产生了感情,我们就很容易感情用事。

之前我所在的公司当中,有几个老员工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他们上到厂长主任,下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人都很熟悉,也和老员工有了一定情感。

或许这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领导来讲,我却并不认为是一件好事。人总是有惰性,总是会凭借自己的依靠去谋求自己的利益,在我所在的公司当中,那些老员工也同样在这样做。

他们偷懒的理直气壮,他们犯错误后也没有人好意思去处理,这就导致他们比领导还像领导,整个公司氛围都是乌烟瘴气。

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感情之后,我们很容易习惯于别人的付出,感觉某些事理所当然。

我身边有几个相处了十几年的朋友,我们从初中就认识,多年感情沉淀下来,虽然不是亲兄弟,但是却胜似兄弟。

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生活中对我的帮助,他们也同样是如此。我一碰到什么问题总是习惯性的给他们打电话,如果他们拒绝,我会特别不高兴。

有时我也在反思自己朋友能帮忙是情分,不帮忙是本分,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生气的心情。

我想这就是产生感情之后的后果,我已经习惯了对方的付出,并且认为他们的付出理所应当。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与陌生人相处往往会很融洽,可是与熟人相处却总是有点别扭。这其实就是你们之间的感情在产生影响,让你有一些不习惯,可是不知道该怎样面对。

我们在人生路上需要朋友,可是也应该与朋友间保持一点距离,或许这才是友谊最好的维持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4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