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价值观六大类型有哪些?

感情价值观六大类型有哪些?,第1张

1、心理安慰型: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常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孤独,这种惆怅和孤独来自于生理心理的变化,如果周围环境,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则能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处于青春期的青年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他们缓解惆怅与孤独的最常用方式就是以恋爱的方式向异性伸出求助之手,以寻找心理慰藉,排除内心的孤独。这种类型的恋爱关系,因为随意性大,目的性强,或者性取向不明显,或者表现为不负责任的生理满足,后者对当事人双方都可能带来痛苦隐患。

2、友情型:中学同学或同乡或朋友的青年,有可能在原有的感情基础上自然发展恋爱关系;也有可能感情上缺乏共鸣,尽管一方有些美意,但最终难以发展为爱情。能够成为恋人的,关系发展稳定,成功率也较高。这种恋爱关系基本上能处理爱情或友情与学习、工作的关系,当事人双方性取向理性而水到渠成,使人身心愉悦。

3、理想型:这类青年把爱情理想化,感情比较脆弱。如果是女性盲目崇拜男性,双方较容易发生性关系,且性取向以一方无条件服从为特征,一旦双方感情遭受挫折,常常会令乐于奉献一方痛苦异常,有时易导致心理障碍。

4、志趣型:恋爱双方追求价值观的一致,更加注重交往过程中的感情融洽、志趣相投,关注彼此事业的成功。由于注视思想上的沟通,追求和谐的精神生活和事业成功,恋爱双方一般能较好地处理好感情、学业、事业的关系,性取向理性而和谐。

5、功利型:这是一种非常势利的实用主义恋爱类型。这类青年往往基于利益关系而谈恋爱,在此之前已把对方算计得一清二楚,把爱情当作谋取功利的手段,没有真实的爱情可言。恋爱中的功利一方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保持洁身自好、避免发生性关系,或者为了达到目的而献身、趋向于发生性关系,或者也可能被利用一方以己方优越条件为诱饵而诱惑另一方……总之,双方的性取向是为了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或是在某种功利性驱使下实施,既无愉悦也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达到目的后的胜利心态。其结果,势必给另一方带来痛苦。

6、情欲型:青春期性本能的性冲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由于现代社会获得信息的便利及各种传媒有关性爱描写的场景无处不在,削弱了青年的控制力,反而成为青年进行模范尝试、追求性刺激的模板,造成一些青年的恋爱以满足性欲望为目的,这种追求感官上的刺激满足、忽视或无视爱情内涵中应有的伦理因素的恋爱关系,对当事人双方都是一种伤害,尤其对女性伤害更重。这种不健康的恋爱类型追求单纯的感官满足性生活,其谈不上高雅,更达不到身心愉悦。

现实中诸如泰坦尼克号的爱情可遇不可求,更多时候,当物质与爱情掺杂了现实因素,便不可避免的成为对立面,且任何一方都经不起考验,孰轻孰重,还是要看当事人的选择。

因此我们还需要辩证看待,比如什么情况下物质重于爱情:

1、双方感情不够,没有信心建立深度亲密关系;

2、物质基础太差,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3、价值观本就如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比如什么情况下爱情也会比物质更重要:

1、单纯的年纪,年少的感情;

2、恋爱脑;

3、已经建立深层亲密关系,且双方步调一致,共同奋斗的意愿;

4、无重大经济压力,进入马洛斯需求理论第三层。

所以你看,爱情与物质,归根到底还是双方三观是否一致的问题。

男女双方对理想婚姻生活的理解是否相似,精神生活上是否平等,相处是否合得来,都会影响那遇到的物质问题都有足够的余地克服解决。

反之,如果两方相处不舒服,也就是不合适,再小的问题也是分手的引子。与其恋恋不舍,我更相信你值得等候更合适的人出现。

开放的教学目标,按新课程理念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新的课程改革一大亮点就是学科教学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品德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要关注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下面我就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几个小片段,谈一谈自己在落实德育目标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提供给各位老师一起探讨研究,不足之处,敬请指教。一、现身说法,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思想品德课程中最基础的目标是: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而在座的各位骨干教师的人格形成过程就是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宝贵教学资源。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学习过过程中,如果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点,相信离我们德育目标的落实也就不远了。关键是如何做到“亲其师”?我在这方面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与学生一同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故事,也就是“现身说法”。每位老师都有过自己的中学时光,回想那时的我们,有着和学生们类似成长的快乐和烦恼,也有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那么就将自己的这些故事、这份感悟再加上成人的理性的思考来引导我们的学生,它比起一些名人的事例,来得更加亲切,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平等、信服,。比如在学习《生活处处有情趣》这一项目时,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大部分学生此时对“什么是情趣”,只是从资料中查来的一些抽象语言,了解得不是很透彻,更不要说德育目标的落实了。针对这一难点,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收集树叶标本。于是就将自己这些年来收集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树叶标本以及利用这些树叶做的卡片拿到了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讲述自己在每片树叶和卡片背后收获到的快乐、亲情和友谊。但丁说“一看见花,我就放慢了脚步”,对于美的事物大家是相通的。看着一片片普通而又美丽的叶子,听着老师成长的故事,聪明的学生马上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情趣”,用学生自己的话来总结,那就是:通过做这些事情,让自己体验到快乐。学生们的思维也就豁然开朗起来:有的学生谈到了父母的生活情趣,有的学生说到了自己。在学生们的畅所欲言中,很多同学感受到高雅情趣的熏陶。最令大家感触的是,在谈到庸俗生活情趣时,有一名学生勇敢地剖析自我,也来了个现身说法。他讲道自己在小学四、五年级时沉迷于网络游戏,连续在网吧呆了三天,花费了两千多元钱,身心疲惫,自己的手也变成了“鼠标手”。在大家看着他的“鼠标手”发出笑声的同时,更发人深省,有些同学不自觉地偷偷看了看自己的手,相信那一刻“摒弃庸俗情趣”的课标要求已经深入到学生的内心。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同样的,教师用自己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引导我们的学生,学生也会“随”老师的。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最喜欢老师给我们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老师同我们交流的是表情,是心灵,我们感到可以敞开心扉与老师平等对话,也受到了教育。”二、课堂教学与主题班会相结合,拓展德育空间所谓主题班会,它主要是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组织领导、采取各种形式,充分发挥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依靠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开展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一些有着班主任经验的老师或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很多时候,班级召开的主题班会内容和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异曲同工,甚至于有时班会内容就是我们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拓展,所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就是一致的。有时思品课一个项目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课堂学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较好地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可能就对德育目标的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这时,与之相对应的一堂好的主题班会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提供了拓展的平台。例如:“关于交往问题”“如何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是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迫切需要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的教材设计了《友谊伴我行》这一单元,其中《让友谊之树常青》这一项目着重从平等、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这七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学会交往。应该说这七个方面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大有文章可做,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还有很多话要说,还有一些困惑没有解决,产生情感上的迫切需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一次名为“友谊之树常情”的主题班会召开了。首先是一段诗朗诵和小品表演,学生们以自己的各种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明他们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交往中所遇到的具体困惑和烦恼;然后进入全班活动的中心环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大讨论,针对刚才呈现出的具体问题,寻找各种解决的具体方法,由学生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接下来的“我想对你说”,通过好朋友间的互相倾诉,巩固了友谊,化解了矛盾,使整个班会进入;最后主题班会在周华健的《朋友》中结束。这堂班会正是对我们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解决了学生们交往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拨动学生的心弦,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三、创设课堂情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优化德育环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不可缺少的部分。”让学生到广阔天地去,通过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提升生活经验,在宽松、平等、愉悦的情景氛围中去感受、去思维、去认识、去实践,是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我们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所向往的教学方式。但是现实又往往制约着我们:到企业去参观访问吧,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企业接待问题、时间问题等等,不是我们一名普通思品课老师所能决定的;布置一次社会调查活动,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做到,但很多学生以“作业多”为理由就搪塞过去了……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一方面在尽力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的同时,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将实践活动搬到课堂上来,进行模拟体验,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体验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探究,并通过有效组织和适时点拨,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如何创设体验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在座的各位骨干教师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可以运用故事铺垫、音乐渲染、小品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智,促进学生感悟,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角色,为他们创造选择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机会。曾经观摩过临沂三中 孙桂松 老师执教的一堂《模拟法庭》效果就很好。通过模拟对一件典型案例的审理,再现庭审的过程,使学生真实体验到正义战胜邪恶的力量,更加深刻体会到法律的威严,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感觉不只是这堂课本身,就是学生们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达到实践活动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四、善于发现利用教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思想的火把熊熊燃烧?很多时候我们要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创设特定氛围,以唤起学生的热情。而教育资源的获得,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开阔思维,做一个“有心人”1、关注学生有人说:十几岁孩子的心扉是一扇玻璃做的门,里面的人在好奇的看着外面的世界,而外面的人也可以通过玻璃看到里面的人。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善于观察、关注学生,从正在发生、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总结这个年龄段孩子共性的东西,提炼成典型的案例资料,结合教材内容,用于平时课堂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拨动学生的心弦,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2、关注时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不仅是思想品德课的要求,同时也为优化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大的环境。比如八年级教材中的《养成亲社会行为》一项目,一直是学习的难点,但结合“汶川地震”中志愿者的行为,学生们自发为灾区捐款的行为,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而且每个学生实际真正理解,也做到了亲社会行为,接受了一次爱的教育。正在的会更是宝贵的教育资源。3、善用资料丰富的教育资源来自很多地方。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要用好教科书。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些操作性较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栏目不可丢,它可以让学生在动与练的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要善于发现我们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拓展教材。比如说七、八年级的《实践活动》教材,里面的很多活动,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设计环节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有很大启发。 当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中,有一些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首先是德育目标落实的性。众所周知,一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中,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学生能够有所思、有所悟,心灵有所触动,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而这点滴的感悟终会汇总成涓涓细流,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其次,三维目标的落实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理论素养;具备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平时要注意点滴的积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携起手来,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在新课标要求下,把思想品德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相信我们的学生终会成长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用之人。将来有一天谈论起我们,学生们也会由衷的说一句:那是一位好老师。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了全新的定位,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然而,不少教师对于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认识出现模糊和偏差,为此,有必要对其内涵、达成的策略,以及与其他两个目标维度的关系谈些个人见解,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

目前,许多书刊上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目标维度的阐述并不一致,有的只简缩成“情感”二字,有的表述为“情感与价值观”或“情感与态度”,我想这些提法是有偏见,对这个目标维度的真正内涵有误解,甚至弱化了其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从整体上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从心理学上来理解,这三者的意义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表现为:

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2、态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指向,包括对事情的基本观点和采取的相应行动,具有较强的情感倾向性。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种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较为稳定和深刻的情感现象。

3、价值观:是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人们判断客观世界的标准。罗克奇的定义是:个人关于行动的理想模型和理想的终极目标的信念。(1997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第673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课堂就是素质教育的课堂,诸如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精神,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等,都是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内容的展现。这些素质是可以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来培养的。

1、使学生保持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它可以使一个人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得到发展,还可能使一个人走进科学的殿堂;反之,则会使一个人不求上进,终身碌碌无为。义务教育的数学教育不企求所有的学生都热爱数学、为学习数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它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如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向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观察宽阔的生活情境,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发现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还可以通过列举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及一些奇妙数学问题的例子,培养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

2、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多地强调数学学习的艰苦性,甚至特意制造困难与障碍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长期使学生屡次遭受失败的挫折,必定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更谈不上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我们应当关注两件事:一是向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克服困难的活动;二是让他们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是解决了相关的问题,或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或是解决了部分问题,或是得到了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为此,教学时所设计的问题情境应当尽可能提供一种“阶梯”式的问题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面临挑战的机会和经历,从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

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的价值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很多事物与活动都存在着数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的机会,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和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知识背景,适时介绍一些当代科技的数学应用、著名数学家事迹、经典案例、数学故事、数学名著等,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

4、使学生在探究、反思与交流中学习

基本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理性精神是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责任。只要我们头脑里有这样的观念,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创造很多机会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如,当学习新知识时,鼓励学生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的努力或同伴合作而获得,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也应当首先对其尊重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现象或问题的讨论,对不同意见提出疑义,分析、寻找自我或他人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提出修改建议,使他们敢于和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与理解他人意见,充分地与他人交流。健康、宽松、平等、民主、自主、自信的数学学习活动情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都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其他两项课程目标的关系

1、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

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一,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课堂中的数学教学活动,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应当将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不能仅仅关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或是将其中的某一个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实现其余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

2、三个维度之间相互支持,有机整合,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这个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过程来完成的,不需要也不可能设置专门的课程和教学内容。

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与体验,也离不开工科学方法的指导与运用,如单纯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够熟练地做复杂的代数运算”、“能够证明繁难的几何命题”未尝不可,但从整体上考虑学生的发展,问题就产生了:这些技能的获得需要经过大量的操练,这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吗?这些知识是全体学生将来都必需的吗?

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忽略了过程与方法,许多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培养。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和操作性。

情感与价值观的联系与区别

  1、情感与价值观具有相同的层次结构,且每一个层次之间具有相同的逻辑关系。

  2、情感是对事物价值特性的间接反映,而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直接反映。

  3、情感是人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相对性认识,而价值观是人对事物价值特性的绝对性认识。

  4、由于事物的实际价值率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的情感通常是多变的;由于价值观所反映的事物的价值率通常基于基正常的环境条件或平均的环境条件,因此人的价值观通常是相对稳定的。

5、人的中值价值率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其情感系统与价值观系统通常“平行”、“同向”地运动与变化。

6、人的情感在平时是处于“沉寂”状态的,以便于节省能量与价值的耗费,只有到了事物的价值率偏离主体的中值价值率时,人的情感才开始激发,而人的价值观则一直处于“觉醒”状态。

7、人的行为驱动力是通过情感为直接诱因产生的,价值观不直接为主体的行为和思维活动提供驱动力,而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来间接地对行为驱动力产生影响。

思想:即理性认识,是相对于感性认识而存在。是对于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心灵(而非灵魂或精神),一个器官,是将动物在生物学的层面上与植物区分开来的分界线。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灵魂:指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责任: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情感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知到行的关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情感认同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促使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推广实际上是一个认同过程,由理论认同到实践认同再到情感认同。理论认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过程,实践认同是反馈教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而情感认同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社会成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与传播者,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对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尤其是情感认同极具现实意义。

内化于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作为意识的一种基本形式,情感是主体本身的客观心理活动,是人与周围世界建立联系的桥梁,其内在机制由内在感触、情境评价与反应选择构成。情感认同体现为主体本身情感上的心理应激响应能力,建立合理行动的前提便是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属于道德层面的教育,而道德行为的发生则取决于道德认知和情感共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规范功能、社会控制功能与社会创造功能。情感是品德形成的动力,情感认同是一种肯定、满意的态度,道德情感认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认同。二是情感认同会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促进作用。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求方面存在可实现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满足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体现的是人民生活幸福以及国家伟大复兴的物质保障,满足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民主”则体现了社会成员的精神渴望。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它的包容性、现实性与超越性是其吸引力所在。

外化于行:强化群体积极情感体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强化群体的积极情感体验需要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

优化情感认同环境。积极健康的情感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与道德修养,提升社会成员的价值自觉与思想意识。情感认同在价值思想转变为价值自觉的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异性与复杂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经济建设。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具体变现为排斥外在观念的拒绝认同、被动接受的表层认同、随波逐流的盲目认同以及从被动灌输转为主动接受的迟滞认同。因此,需要根据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特点,结合社会成员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帮助社会成员解决自身问题,使社会成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榜样具有功能性价值,优秀的事迹与人物展现了道德的美好,能够激发社会成员对美好情感体验的向往。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社会成员进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引导,将价值引领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榜样具有示范性价值,能够在精神上感染其他社会成员,能够在思想上引起共鸣,从而增强情感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民众文化素质,需要优化大众媒体环境与文化环境,充分调动情感认同载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使社会成员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促进仪式、实践活动等的社会互动。仪式可以带来情感共鸣,是某种社会关系与秩序的体现,而实践活动是社会互动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调查、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活动,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首先,要创新实践形式与内容,通过主观感知的增强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激发,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其次,要以归属感承载情感认同,通过增强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要将体验式教育融入文化建设,以亲切感凝聚情感认同,拓宽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途径。最后,要将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教育、管理、服务社会成员的过程中将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有机统一。

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首先,要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公益广告、文学作品、宣传画等触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敬畏感,激发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其次,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合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等载体的作用,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认同环境,帮助社会成员增强价值认同、提高思想认识。再次,要注重平衡各方需要,既关注经济发展,也注重民生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想群众所想,使物质利益驱动与情感激励相结合。

知行合一:强化情感认同,实现由“知”到“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的精神追求,而情感认同则是情感秩序与价值秩序的平衡点。情感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方面比理论灌输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重视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由认知认同向行为认同过渡的关键环节,强化情感认同能够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积极、正面的力量拓展到生活与工作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大众进行正确的选择,凝聚中国力量,维护国家稳定。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成员的创造性,使社会成员形成自尊、自强的意识,将国家、社会以及他人联系起来,在个人知识构建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认识情感认同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实践认同为落脚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与感召力,通过优化情感认同环境、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促进社会互动、合理运用情感认同载体等方式,使社会大众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74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